小麦条锈病测报调查规范.doc_第1页
小麦条锈病测报调查规范.doc_第2页
小麦条锈病测报调查规范.doc_第3页
小麦条锈病测报调查规范.doc_第4页
小麦条锈病测报调查规范.doc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小麦条锈病测报调查规范天马行空官方博客:/tmxk_docin ;QQ:1318241189;QQ群:175569632GB/T 157951995小麦条锈病测报调查规范(病虫害防治)1 主题内容与适用范围本标准规定了小麦条锈病的发病程度记载标准、病情发展系统调查、越夏区和春麦区调查和测报资料收集的方法等。本标准适用于承担系统测报任务的区域病虫测报站使用。2 发病程度记载标准发病程度主要用普遍率、严重度和反应型表示。秋苗和早春调查时,还用病田率、传病中心和单片病叶数量表示。2.1 普遍率普遍率为发病叶片数占调查叶片总数的百分率,用以表示发病的普遍程度。 2.2 严重度严重度指病叶上条锈菌夏孢子堆所占据的面积与叶片总面积的相对百分率,用分级法表示,设1、5、10、20、40、60、80和100八级。叶片未发病,记为“0”,虽然已发病,但严重度低于1,记为“t”(微量)。调查时需参照小麦条锈病严重度分级标准图参见附录A(补充件),目测估计严重度,记载平均严重度。平均严重度()(各严重度级别各级病叶数)/调查总病叶数。2.3 反应型反应型是根据小麦过敏性坏死反应有无和其强度划分的病斑类型,用以表示小麦品种抗锈程度,按0、0;、1、2、3、4六个类型记载,各类型可附加“-”或 “+”号,以表示偏轻或偏重。 反应型划分标准如下:0(免疫型):叶上不产生任何可见的症状;0;(近免疫型):叶上产生小型枯死斑,不产生夏孢子堆;1(高度抗病型):叶上产生枯死条点或条斑,夏孢子堆很小,数目很少;2(中度抗病型):夏孢子堆小到中等大小,较少,其周围叶组织枯死或显著褪绿;3(中度感病型):夏孢子堆较大、较多,其周围叶组织有褪绿现象;4(高度感病型):夏孢子堆大而多,周围不裉绿。2.4 病田率指发生条锈病的田块占全部调查田块的百分率。每块调查田面积不小于334m2,随机选取。2.5 传病中心和单片病叶数量小麦苗期条播麦田单垄15cm长度内,撒播麦田15cm见方内有3 张以上条锈 病病叶时即为传病中心。传病中心的病叶由初侵染病叶及其再侵染病叶组成。调查面积内分散而孤立出现的病叶称为单片病叶。传病中心数量用密度(个/667m2)、面积(m2)和中心内病叶数目等指标表示。单片病叶数量仅用其密度(片/667m2)表示。3 病情普查病情普查分别在小麦秋苗期、返青拔节期和生长后期进行。3.1 秋苗期3.1.1 调查时间小麦条锈病菌越冬区在越冬前调查。非越冬区和冬季繁殖区在秋苗发病盛期调查。同一地区各年调查时间应大致相同。3.1.2 调查田在测报站调查范围内依据小麦栽培区划和常年秋苗发病情况选定若干代表性区域,在各代表性区域内选感病品种早播和适期播种麦田调查。调查田块数量原则上依据距越夏菌源远近和常年秋苗发病普遍程度确定,距越夏菌源较近,秋苗发病较普遍,调查田块可少些,反之应多些,一般不少于1030块地。 每田块面积应大于334m2。3.1.3 调查方法若条锈病处于点片发生期,且田块面积667m2以上,则5点取样,每点实查67m2,田块面积不足667m2,则全田实查。实查采用低头慢步踏查(观察幅1m)和蹲下细查相结合的方法,检查传病中心和单片病叶发生情况。另外,每块田还需选取1m行长(条播田)或0.5m2(撒播田)代表性样点,计数叶片数目用以估算叶片密度(片/667m2)。若全田已普遍发病,则取5个样点,每点2m2,随机检查200个叶片的发病情况。3.1.4 记载项目按小麦条锈病早期调查表(见表1)的项目,区分调查田点片发病或普遍发病两种情况分别记载。表内传病中心密度和单片病叶密度据实查面积内的数量折算,传病中心平均面积和传病中心平均病叶片数取实查诸传病中心的平均值。另外,还需由发病田块数和调查田块总数计算病田率,记入小麦条锈病早期调查表的右下角栏内。表 1早期调查表调查日期田块编号地点品种名称播种期田块面积667m2点片发病普遍发病备注 (地势、海拔高度、灌溉情况等)月日实查面积667m2叶片密度片/667m2传病中心密度个/667m2传病中心平均面积m2传病中心平均病叶片数单片病叶密度片/667m2调查叶片数发病叶片数普遍率严重度平均 病田率,3.2 返青拔节期在小麦返青后1520d左右调查,若没有发病,则应间隔一段时间后再行调查。小麦无明显越冬现象的地区在早春条锈病情开始上升后进行。以外地菌源为主,春季发病较迟的地区,普查时间至拔节期进行,调查田块、调查方法、记载项目和表格与秋苗期普查相同。3.3 生长后期3.3.1 调查时间在小麦乳熟期或当年病情停止发展前进行普查。3.3.2 调查田主栽品种调查早、中、晚播各类麦田或具代表性栽培条件的麦田,田块数按品种的栽培面积酌定,一般不少于1015块地。栽培面积较小的品种只调查代表性麦田。3.3.3 调查方法每块调查田5点取样,每点2m行长或1m2,各点随机检查100个叶片(旗叶和旗下一叶)。计算普遍率()、平均严重度、判定反应型。3.3.4 记载项目按后期调查表(见表2)的项目分品种记载。表2中“类型田” 系按当地造成品种发病差异的主要栽培及环境因子(地形、地势、播期等),选取各类代表性田块。品种总平均的普遍率和严重度是该品种所有调查田块加权平均值。表 2后期调查表 调查日期 品种调查田块数生育期类型田1类型田2类型田3类型田4类型田5品种总平均备注(地势、海拔高度、播期等)月日 普遍率 严重度 普遍率 严重度 普遍率 严重度 普遍率 严重度 普遍率 严重度 普遍率 严重度 反应型 4 病情发展系统调查4.1 病点发展系统调查本项调查仅在小麦条锈菌潜育越冬地区实施。4.1.1 调查方法选取发病条件好的感病品种早播麦田作为调查田。秋苗期发现条锈病后即标定5个传病中心(传病中心周围至少2m以内无其他病叶)作为病点,每隔10d调查一次病点消长情况,直至春季田间普遍发病为止。若秋苗期无传病中心则不进行本项调查。4.1.2 记载项目按病点发展系统调查表(见表3)的项目统计记载。表 3病点发展系统调查表 调查日期 小麦生育期 病点1 病点2 病点3 病点4 病点5 备注 (地点、品种、播期、地势、锈病始见期等) 月 日 发病面积m2 病叶片数 严重度 发病面积m2 病叶片数 严重度 发病面积m2 病叶片数 严重度 发病面积m2 病叶片数 严重度 发病面积m2 病叶片数 严重度 4.2 传病中心越冬后潜育病叶调查仅小麦条锈菌潜育越冬地区确需本项资料作为早春预测依据的测报站实施调查。4.2.1 调查方法秋苗发病盛期至少标定5个传病中心,小麦越冬后返青前将标定的传病中心范围内全部麦苗移植于温室或塑料棚内,逐日检查连续显症的病叶,至不再出现新病叶止。每次检查后应将显症病叶摘除,以防止发生再侵染。4.2.2 记载项目按传病中心越冬后潜育病叶调查表(见表4)的项目记载。表中潜育病叶率为显症叶片数占移植麦苗叶片总数的百分率。表 4传病中心越冬后潜育病叶调查表传病中心编号地点品种播种期标定时状况移植后状况备注标定日期面积m2总叶片数病叶片数普遍率移植日期总叶片数显症叶片数潜育病叶率 平均 4.3 病田定点系统调查4.3.1 调查时间在小麦条锈菌非越冬区和潜育越冬区由春季发现病叶后开始定点调查。秋苗期至春季条锈病能持续发展为害的地区,由秋苗发病后开始定点调查。4.3.2 调查田选发病条件较好,发病较早的代表性感病品种麦田作为系统调查田。若当地普遍种植抗病品种,难以选定系统调查田,则应预先在发病条件较好,观察方便的地块播种感病品种,建立“测报调查圃”,用于系统调查。4.3.3 调查方法在系统调查田内或测报调查圃内标定3个调查点(调查点需有病叶),每点2m行长(条播地区)或1m2(撒播地区),每隔10d调查一次,至小麦成熟期或条锈病病情停止增长为止。发病初期,需检查点内全部叶片发病情况,当普遍率达5以上时,每点查200个叶片。4.3.4 记载项目按病田定点系统调查表(见表5)的项目记载。表 5病田定点系统调查表 调查日期生育期发病叶位调查点 1调查点 2调查点 3备注 (调查田类别、地点、地势、品种、播种期等)月日调查叶数病叶数普遍率严重度调查叶数病叶数普遍率严重度调查叶数病叶数普遍率严重度 5 越夏区调查本项调查仅在小麦条锈病主要越夏地区实施。5.1 调查时间依越夏地区不同可在各年8月下旬或者越夏寄主(晚熟春麦、冬麦,自生麦苗)发病盛期进行调查。5.2 调查田每年按一定的路线巡回调查,选晚熟春、冬麦感病品种代表性田块和滋生自生麦苗的麦茬复种田、休闲田作为调查田。调查田块数按各类型田块的实际面积酌定,但每个调查地点实查的自生麦苗田块数应不少于10块,总面积不少于5 667m2。5.3 调查方法晚熟春、冬麦调查田可目测估计条锈病发病情况,自生麦苗调查田采取踏查估计和取样细查相结合的方法估计自生麦苗密度和病情。5.4 记载项目按越夏调查表(见表6)的项目记载。表 6越夏调查表调查日期 地点 田块编号晚熟小麦自生麦苗备注(海拔高度、地势等)月日面积667m2品种播种期普遍率严重度反应型面积667m2前茬小麦品种当茬作物自生麦苗密度株/m2普遍率严重度 6 春麦区调查6.1 病田定点系统调查田间发现病叶后开始定点系统调查,具体作法按4.3.2、4.3.3和4.3.4办理。当地当年条锈病发病始期填入病田定点系统调查表的备注栏中。6.2 小麦生长后期病情普查于小麦乳熟期或条锈病发病盛期普查,具体调查记载方法按3.3办理。7 测报资料收集和调查数据汇总7.1 测报资料收集实施小麦条锈病预测预报,需收集下列有关资料:a. 小麦播种期和各期播种的小麦面积,灌溉麦田面积及其他必要的栽培管理资料;b. 主要品种栽培面积、生育期和抗锈性;c. 小麦条锈病发病面积、防治面积和防治效果;d. 越夏区晚熟春、冬麦栽培面积,自生麦苗发生面积;e. 当地气象台(站)主要气象要素的预测值和实测值。7.2 测报资料定期报告表各测报站需及时汇总调查数据和有关资料,填写小麦条锈病测报资料定期报告表参见附录B(补充件),分期寄送上级测报站。部分汇总资料分别在春节前和3月下旬用模式电报报上级测报站。7.3 调查资料表册本调查规范的调查表和有关资料统计表格编印制成农作物病虫调查资料表册小麦条锈病见附录C(补充件),供调查记载使用并作为正式档案保存。 附录A小麦条锈病严重度分级标准图(补充件)附录B小麦条锈病测报资料定期报告表(补充件) 表 B1小麦条锈病测报资料定期报告表(一)小麦栽培基本情况小麦播种面积:播种起止时间: 月 日至 月 日 早播麦田面积:灌溉麦田面积: 抗病品种麦田面积:粉锈宁拌种面积:主栽品种播种面积品种名称..秋苗期 普查结果面积普查日期:月 日至月 日调查 块田,共 667m2 实查面积: 667m2 发病田 块,病田率 传病中心密度: 个/667m2传病中心平均病叶数: 片传病中心平均面积: m2 单片病叶密度: 片/667m2 平均普遍率: 平均严重度:气象要素概 况主 要 指 标11月份实测值12月份实测值1月份实测值2 月 份上旬 中旬 下旬 全月上旬 中旬 下旬 全月上旬 中旬 下旬 全月预测值 累年平均值 气温, 降水次数 降水量,mm 积雪天数 春季发病趋势预测 当地气象台(站)对春季发病关键时期的长期天气预报或展望: 春季发病趋势预测: 注:此表在春节前寄农业部农作物病虫测报站1份测报站:负责人:填表时间: 年月日 表 B2小麦条锈病测报资料定期报告表(二) 条锈菌越冬 情 况 依据病点发展系统调查、普查结果和有关气象资料等作出简评并与常年越冬情况比较: 返青拔节期普查结果 普查日期: 月 日至 月 日 调查块田,共667m2 实查面积:667m2 发病田块,病田率 传病中心密度: 个/667m2 传病中心平均病叶数: 片 传病中心平均面积: m2 单片病叶密度: 667m2 平均普遍率: 平均严重度: 气象要素概况 主 要 指 标 2月份 3月份 4月份 5月份 上旬中旬下旬全月 上旬中旬下旬(预测值) 预测值 累年平均值 预测值 累年平均值 气温, 降水次数 降水量,mm 积雪天数 春季病情预测 预测预报要点和理由: 注:此表一般应在当年3月下旬寄农业部农作物病虫测报站1份。测报站:负责人:填表时间: 年 月 日 表 B3小麦条锈病测报资料定期报告表(三) 生长后期 普查结果 普查时间:月 日至月 日 调查 块田,共667m2 发病田 块,共 667m2 调查品种总数: 个 主要品种名称 1. 2. 3. 4. 5. 6. 7. 8. 9. 普遍率, 严重度, 反应型 本年春季发病实况 发病面积667m2,占小麦面积的 损失估计: 防治面积667m2,占发病面积的 主要防治措施和防治效果: 本年测报实 况 发布预报次数、时间、内容和准确程度: 越夏区调查结果(主要越夏)地区测报站填写晚熟春麦面积:667m2调查日期:调查块田,共667m2发病田块,共667m2平均普遍率:平均严重度:抗病品种面积:667m2晚熟冬麦面积:667m2调查日期:调查块田,共667m2发病田 块,共667m2平均普遍率:平均严重度:抗病品种面积:667m2麦茬复种地面积:667m2调查日期:调查块田,共667m2发病田块,共667m2平均普遍率:平均严重度:自生麦苗密度:株/667m2麦茬休闲地面积:667m2调查日期:调查块田,共667m2发病 田块,共667m2平均普遍率:平均严重度:自生麦苗密度:株/667m2注:此表在当年9月份寄农业部农作物病虫测报站1份。测报站:负责人:填表时间: 年 月 日附录C农作物病虫调查资料表册小麦条锈病(补充件) (一九年)测报站名_盖章测报站编号_站址_(北纬:_东经:_海拔:_)测 报 员_负 责 人_农业部农作物病虫测报站编制表 C1小麦条锈病早期调查表(秋苗期) 调查日期 田块编号 地点 品种名称 播种期 田块面积667m2 点片发生 普遍发生 备注(地势、海拔高度、灌溉情况等) 月 日 实查面积m2叶片密度片/667m2 传病中心 单片病叶数片调查叶片密度发病叶片数普遍率严重度密度个/667m2平均面积m2平均病叶数片 平均 病田率,表 C2小麦条锈病早期调查表(返青拔节期) 调查日期 田块编号 地点 品种名称 播种期m2 田块面积667m2 点片发生 普遍发生 备注(地势、海拔高度、灌溉情况等) 月 日 实查面积667m2 叶片密度片/667m2 传病中心单片病叶密度片调查叶片数发病叶片数普遍率严重度密度个/667m2平均面积m2平均病叶数片 平均病田率,表 C3小麦条锈病后期普查表 调查日期品种 播种总面积667m2调查田块数生育期类型田1类型田2类型田3类型田4类型田5品种总平均 备注(地势、海拔高度、播期) 月日 普遍率 严重度 普遍率 严重度 普遍率 严重度 普遍率 严重度 普遍率 严重度 普遍率 严重度 反应型 表 C4病点发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