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通病理学实习报告.doc_第1页
普通病理学实习报告.doc_第2页
普通病理学实习报告.doc_第3页
普通病理学实习报告.doc_第4页
普通病理学实习报告.doc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5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资源环境学院植物病理学普通植物病理学实习报告姓 名:学 号:年级专业:指导老师:组 别:小组成员:实习日期:2013年6月目录前言一实习目的与要求以及内容二实习安排三实习过程四植物病害病原鉴定报告五病害调查报告六实习实验总结七外出展示九实习建议十结束语前言植物病理学是主要研究引起农作物病害发生的各种生物与非生物引子及其致病机制、病原物与寄主间相互关系和控制病害发生、减轻发病程度、减少病害所致损失的原理及具体措施的一个重要农业学科。学习基本的植物病理学、流行学知识,掌握常见农业病害鉴别和病原物采集、分离等技能,是对作为高等农科院校植保专业学生提出的要求。为巩固和印证所学的植物病理知识,增强学生对本地区主要作物及主要植物病害的直观认识,我校资环学院为植保专业安排了植物病理学课的实习,以加强学生理论结合实际,提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一实习目的与要求及内容(一)实习目的通过两周的课程教学实习,巩固和印证所学植物病理学基础理论知识,将所学的理论知识用于分析生产实践问题,学会灵活运用课程知识解决生产实践问题,使对知识的理解掌握和运用更上一个台阶,通过实际操作和训练掌握课程实践教学大纲所规定的要掌握的专业基本操作技能;通过室内外观察,认识本地区主要作物及主要植物病害的形态特征;加强理论联系实际,提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二)实习要求纪律是完成课程教学实习任务的保障,在校内要严格遵守学校的一切规章制度,在实习基地要遵守当地的各种规章制度和作息制度,生病或特殊情况不能参加实习的同学要提前像指导老师请假,在实习地点单独行动应先向带队老师报告,获准后才能出发。要培养集体主义精神,艰苦风斗精神,团结互助精神,不允许养成懒散的不良习气。实习期间要爱护农作物,病害调查和标本采集要尽量减少破坏性。(三)实习内容与方法1.线虫病害标本的采集、分离与鉴定;2.植物病害症状观察,病害标本的采集和制作及常见病害鉴定;3.植物病原真菌玻片标本制作及病原真菌鉴定方法;4.植物病原的分离与培养。二实习安排时间:2012年6月3日2012年6月14日地点:华南农业大学6月3日 华南农业大学跃进北植保农场采集病害标本及病害调查;6月5日 佛山市高明区采集病害标本;6月7日 广州市白云区采集病害标本;指导老师:刘琼光,纪春艳,温艳华,阮小蕾三实习过程(一)实习行程1、6月23日:上午8:30全班同学在资环院楼实验室227进行实习动员,实习老师布置实习事宜以及注意事项,领取实习工具,到图书馆借用工具书,病理学实习正式拉开序幕;下午3点在跃进北植保农场集中采集植物病害标本与土壤。2、6月4日:上午8:30开始在资环院楼实验室228、229,刘琼光老师和纪春艳老师分别指导我们进行细菌和真菌的分离 3、6月5日:上午8:15在东区芷园学生饭堂前集合,全体实习老师带领外出去广州市白云区采集病害标本。4、6月6日:下午3点在资环院楼实验室227,文艳华老师指导我们进行土壤中线虫的分离。5、6月7日:早上8:15在芷园饭堂前集合,全体实习老师和我们去佛山市高明区采集病害标本和进行田间病害调查。6、6月8日:上午8:30开始,全天在院楼228进行病害标本鉴定并观察细菌分离培养结果;下午,在老师的指导下制作玻片标本。7、6月6日:早上8:30开始全天在资环院楼实验室227进行蜡叶标本的制作与病原鉴定,并观察真菌分离培养结果;下午进行拨片鉴定。8、6月10、11、12日休息三天9、6月13日:在资环院楼229进行病原玻片标本观察。10、6月14日:上午9:00进行普病实验考试;各组实习以ppt形式进行小组实习总结,下午在资环院楼进行实习交流总结。(二)实习过程中主要的内容1.外出采集病害标本和田间病害调查: (1)主要有三个病害标本采集地:华南农业大学跃进北植保农场、广州市白云区、佛山市高明区。(2)采集标本应准备的工具和材料有:塑料袋、标签、笔、记录本、小土铲、小剪刀、相机等。(3)注意取样部位:病害标本上有子实体的应该尽量在老叶上采集;病毒病应尽量采集顶梢与新叶;整个植株萎蔫的植株可连根挖出,可连通根际的土壤一起采集;危害根部的线虫病害标本要采集病根和根围土壤。(4)田间病害调查:选取田间的重要病害作为调查对象,采用五点取样法进行对此病害进行田间病害调查,每块田根据地形选择五个取样点,每点调查10株,根据不同作物的不同病害调查方法和严重度分级标准填写病害调查表和总结病害调查报告。(5)采集病害标本时,应记录采集时间、采集地点、采集者、寄主名称等信息;田间病害调查时,应记录调查时间、调查地点、调查病害、调查面积、调查人、气象资料、调查小组、调查结果等信息。(6)实习摄影:通过摄影将标本病害症状的自然状况和我们的实习过程记录下来。(7)标本的保存:将采集的标本夹在书本中干燥保存,用以标本病害鉴定。2.实验室进行标本的整理及病原鉴定: (1)将采集到的病害标本带到实验室,在老师的指导下,制作玻片,在显微镜下观察,参考工具书,鉴定出所采集的标本病害名称和学名,描述病原菌特征,并绘出病原形态图。(2)整理已鉴定标本,选取其中病症典型的叶片,继续用书本夹保持干燥以保存。(注:在标本鉴定过程中,要将在显微镜下观察到的病原形态和所对应的寄主形态用相机拍摄记录下来)3.植物病原细菌(柑橘溃疡病病原细菌)和真菌(水稻纹枯病菌)的分离与培养;细菌培养基:牛肉膏蛋白胨培养基真菌培养基:马铃薯葡萄糖琼脂(PDA)培养基(1)植物病原细菌的分离(划线分离法)与培养步骤: 消毒:提前倒好牛肉膏蛋白胨培养基平板。并取3个小碟,分别加入一点95%的酒精点燃消毒。然后在其中依次分别加入半碟75%酒精、0.1%升汞、无菌水。选取一小片新鲜的柑橘溃疡病植株维管束病组织,用清水洗净;洗净后放于装有75%酒精的小碟中进行表面消毒30秒1分钟;将病组织加入到0.1%升汞中消毒1分钟;将病组织加入到无菌水的小碟中漂洗3次。 捣碎:滴12ml无菌水在一个灭菌小皿中,将消毒好的病组织捣碎在所滴无菌水中,搅拌后静置10分钟,用以制备菌悬液。 划线:用接种环沾取一环菌悬液,用划线分离法在准备好的培养基中划线4次,每划完一次在酒精灯下灼烧一次。 培养:将划线的平板倒置,写好标签(注明姓名和日期),置于2528培养箱中培养,35天后观察结果。要求及注意事项:a先倒平板,每2人一个小三角瓶,共倒4个皿,没人分离两个皿;b无菌操作,保持环境干净,减少人员流动;c分离时保持安静;d划线时动作要轻微,不要划破培养基。 成果展示:(2)植物病原真菌的分离与培养步骤: PDA培养基:在酒精灯火焰上方将PDA培养基倒在无菌培养皿中,倒的过程中应避免污染。 消毒:并取3个小碟,分别加入少许95%的酒精点燃消毒。然后在其中依次分别加入半碟75%酒精、0.1%升汞、无菌水。切取十小片新鲜的真菌性病害植株组织(取病健部位),用清水洗净;洗净后放于装有75%酒精的小碟中进行表面消毒少于40秒钟;将病组织用镊子夹到0.1%升汞中消毒不超过40秒钟;将病组织加入到无菌水的小碟中漂洗3次。 放置:选取十小片病组织中较合格的五片,用镊子夹起并轻轻放在培养基上。 培养:将划线的平板倒置,写好标签(注明姓名和日期),置于2528培养箱中培养,35天后观察结果。要求及注意事项:a无菌操作,防止培养基受污染b放置病组织于培养基时,为防止平板倒置时病组织掉落,可轻轻用镊子按下病组织,使之固定,但动作要轻微,不能弄破培养基。成果展示: (没有分离出相应的真菌)原因分析:1. 培养皿很干净:可能没有找到病原部位或者在制作过程中用了酒精灯加热;2. 培养皿受污染:在制作过程中让实验室的菌物进入培养皿。4.植物病原线虫分离与观察(寄生性线虫与腐生性线虫区别观察);(1)植物病原线虫的观察: 将小试管中收集到的物质倒入小皿中,在解剖镜下寻找线虫。 找到线虫后用胶头滴管将线虫吸到凹玻片中,盖上盖玻片,玻片在酒精灯上来回移动34次后,用显微镜寻找并观察、判断所分离出线虫。(有口针的线虫为寄生线虫,无口针的线虫为腐生线虫;有交合刺的线虫为雄虫,无交合刺的线虫为雌虫)(2)成果展示 这个实验还算成功,腐生型的、寄生型的都被我们找到了,而且,部分线虫可以很清晰地看到其内部结构。5.植物病害蜡叶标本的制作:(1)选取鉴定完成的病害病症典型的叶片,至少两片。(2)将选取的叶片置于吸水纸中,用熨斗加压烘干叶片至叶片完全干燥。(3)将熨干的病害叶片固定在一张A4白纸上(最好展示叶片的正反面),在白纸的右下角写上采集时间、病害名称、拉丁学名、采集时间、采集地点、采集人。成果展示6.植物病原真菌的玻片的制作(主要掌握半永久性玻片的制作):(1)玻片标本分类(按保存时间长短、浮载剂的不同而分类)临时玻片 保存时间:半天 浮载剂:水半永久玻片 保存时间:310年 浮载剂:棉蓝乳酚油 封固剂:中性树胶永久玻片 保存时间:永久 浮载剂(封固剂):中性树胶、加拿大树胶(2)制作方法:挑刮法(实验要求)、撕表皮法、粘贴法、盖玻片培养菌制作法、涂抹法、组织整体透明法、徒手切片法(实验要求)、冰冻切片法、石蜡切片法等等。(3)玻片制作:老师指导我们的实习要求是学习用挑刮法制作豇豆煤霉病(Pseudocercospora cruenta)和徒手切片法制作竹子黑痣病菌(Phallychora graminis)的半永久玻片。 .挑刮法制作豇豆煤霉病(Pseudocercospora cruenta)的半永久玻片:步骤:在载玻片上滴一滴浮载剂,用刀片沾取浮载剂后刮下豇豆叶表面上生长良好的粉状物,并将其点在已滴有浮载剂的载玻片上,盖上盖玻片;在显微镜下观察到煤霉菌的分生孢子梗上着生着串生的椭圆形或卵形分生孢子;完成后写上标签。 注意:a不能两种菌混杂;b浮载剂不能太大滴;c盖玻片要用手帕擦干净。 .徒手切片法制作竹子黑痣病菌(Phallychora graminis)的半永久玻片:步骤:选取小黑粒较多且明显突出的病组织,将病组织切成长1cm,宽0.5cm的长方形(横切或纵切皆可);在载玻片上连续快速切片;切完后滴上适量清水,在解剖镜下挑取至少3个能够观察到子囊壳中子囊的薄片;再挑到滴有棉蓝乳酚油的玻片上,然后封盖。注意:a切片时刀片和载玻片保持垂直;b切片要尽量切薄。 四、植物病害病原鉴定报告姓名:张静娴 学号:201130200325 专业:植物保护(农产品安全与检测)班级:植保安检一班 组别:第四组 项目病害名称学名病原菌特征描述病原形态图1、水稻纹枯病RhizoctoniaSolani病菌不产生孢子。菌丝,具分支,交角处呈直角形,隔膜出有缢缩2、水稻杆腐病Sclerotium oryzae Catt.与S.oryzaeCatt. Var.irregulareRoger菌核球形、黑色,直径0.150.25毫米。叶鞘病斑和菌核表面还可产生分生孢子(图3)。分生孢子新月形,34个分隔,中间两个细胞褐色,两端的细胞无色,有的顶端细胞细长如卷须。3、黄瓜白粉病Sphaerotheca.fuliginea闭囊壳内产生1个子囊;附属丝菌丝状4、丝瓜白粉病Sphaerotheca.fuliginea闭囊壳内产生1个子囊;附属丝菌丝状5、茄子白粉病Sphaerotheca fuliginea无性态分生孢子串生在直立的分生孢子梗上6、豇豆白粉病Sphaerotheca astragali分生孢子梗上串生许多椭圆形或卵圆形分生孢子7、空心菜白锈病Albugo bliti (Biv.)Kuntze很多散生的孢子囊,周围很多包囊梗。纵切会发现孢囊梗平行排列在寄主表皮下,孢子囊串生8、豇豆煤霉病Cercospora vignae分生孢子梗褐色,丛生,丝状,分生孢子针形、倒棒形、鞭形,无色,多隔膜9、黄瓜霜霉病Peronosporabrassicae孢囊梗二叉状锐角分支,末端尖锐,孢子囊卵形或椭圆形10、苦瓜霜霉病Pseudoperonospora cubensis包囊梗基部稍膨大,上部呈假单轴式二叉状锐角分支,孢子囊卵形,有乳突,萌发是产生游动孢子11、荔枝霜疫病Peronophythora litchi游动孢囊梗57微米,长152一l092微米,无色,有隔膜,顶部单分枝23次后在分枝先端再双叉,末小梗的顶端略尖,其上同时形成1个孢子囊12、番茄早疫病Alternaria Solani菌丝状有隔膜。分生孢子梗单生或簇生,圆筒形,有17个隔膜,暗褐色,顶生分生孢子。分生孢子棍棒状,顶端有细长的嘴胞,黄褐色,具纵横隔膜。13、辣椒疫病 Phytophthoracapsici包囊梗简单,菌丝状,无隔,较粗,淡色。孢子囊顶生,长椭圆形,淡色,顶端有乳头状凸起。14、黄瓜疫病Phytophthora drechsleri Tucker菌丝丝状、无色、宽3571微米,多分枝。幼菌丝无隔,老熟菌丝长出瘤状节结或不规则球状体,内部充满原生质15、柑橘溃疡病Xanthomonas Campestris pv.citri实验中细菌病原形态未做鉴定16、芒果炭疽病Colletotrichum gloeosporioides Penz菌丝初无色,后浅褐色,圆筒形;在病斑表面散生浅褐色扁平或隆起的分生孢子盘,盘内密生短小的分生孢子梗,梗上着生分生孢子。分生孢子单胞、无色、椭圆形或圆筒形、直立或稍弯17、茄子炭疽病Colletotrichum truncatum分生孢子盘大小不一,盘上具密集的黑色刚毛,刚毛具03个隔膜,下粗上尖,尖端色稍浅。分生孢子无色,新月形或镰刀状,一端尖锐,另一端较钝,单细胞18、辣椒炭疽病Colletotrichum.gloeosporioides外分生子盘褐色,具刚毛,分生孢子梗褐色,分生孢子新月形19、豆角炭疽病Colletotrichum lindemuthianum生孢子盘黑色,圆形或近圆形。分生孢子梗短小,单胞,无色。分生孢子圆形或卵圆形,单胞,无色,两端较圆,或一端稍狭,孢子内含12个近透明的油滴。20、荔枝炭疽病ColletotrichumGloeosporioides分生孢子梗圆柱形,在分生孢子盘内排列成一层,顶生分生孢子。分生孢子无色,长椭圆形或新月形。21、玉米炭疽病Colletotrichumgraminicola(Ces.)Wilson分生孢子盘散生或聚生,黑色;刚毛暗褐色,具隔膜37个,顶端浅褐色,稍尖,基部稍膨大,;分生孢子梗圆柱形,单胞无色;分生孢子新月形,无色,单胞,。22、玉米大斑病ExserohilumTurcicum无性态分生孢子梭形,有时稍弯曲,中部最粗,两端渐细,基部细胞尖锥形,脐明显,突出于基细胞之外,分生孢子驹4-7个隔膜,分生孢子梗丝状,褐色,上部多呈膝状弯曲,单生或2-6根丛生23、玉米小斑病BipolarisMaydis分生孢子梗膝状弯曲,不分支,褐色,多数有5-11个隔膜,端部稍细且色淡,基部较粗,色深,分生孢子进梭形,中间较粗,向两端渐细,两端细胞钝圆,脐点平截24、玉米褐斑病Physoderma.maydis休眠孢子囊扁球形,黄褐色,具有囊盖,萌发时释放多个游动孢子。25、花生褐斑病CercosporaArachidicola 分生孢子梗黄褐色,无隔或有1-2隔膜,直或略弯,上部渐细,有明显节状弯曲。分生孢子棍棒形,多具5-7个隔膜26、花生黑斑病Cladosporium personatatum梗座生于表皮下,近球形或长条形,褐色至黑色,宽75-197m。分生孢子梗极紧密簇生,青褐色至烟黑色,色泽均匀,宽度较规则,直立或稍曲,具曲膝状折点1-3个,不分枝,平滑,孢痕疤明显,厚而突出27、大豆细菌性斑点病Pseudomonas svrineae 实验中细菌病原形态未做鉴定28、玉米纹枯病Rhizoctonia solani病菌不产生孢子。菌丝呈直角分支,在分支处有缢缩,距分支不远处有隔膜29、菜豆花叶病Tomato aspermy virtus 实验中未做病毒形态鉴定30、节瓜花叶病Watermelon mosaic virus实验中细菌病原形态未做鉴定31、茄子青枯病Ralstonia solanacearum实验中细菌病原形态未做鉴定32、辣椒青枯病Ralstonia solanacearum实验中细菌病原形态未做鉴定33、丝瓜青枯病Periconia sp分生孢子梗浅褐色,直立,不分枝,具褐色子座34、黄瓜青枯病RalstoniaSolanacearum实验中细菌病原形态未做鉴定35、黄瓜枯萎病Fusarium oxysporum病菌的孢子梗数根丛生,褐色,顶端具次分枝,分枝顶端密生小柄, 其上生大量分生孢子。分生孢子圆形至椭圆形,单细胞,近无色,36、黄瓜锈病Uromyces setariae夏孢子单细胞,椭圆形,黄褐色,表面有刺,柄无色,具34个芽孔37、丝瓜锈病Uromyces setariae夏孢子单细胞,椭圆形,黄褐色,表面有刺,柄无色,具34个芽孔部分成果展示 五病害调查报告调查地点:华南农业大学跃进北农场 调查日期:2013.6.3调查病害:丝瓜霜霉病 调查面积:1020米气象资料:29左右,晴 调查小组:第四小组调查结果: 发病个体数样点号 严重度发病率(%)病情指数0级1级2级3级 4级5级第一点121530212320212430123410120130个体小计7881712018.5%0.1094第二点322410114510232200432131311410个体小计131011166120.3%0.0776第三点200123422654210121110236010032个体小计95210151620.3%0.1274第四点223301337311101521210051210041个体小计107111112519.9%0.0961第五点102031201220204633102245141511个体小计741015131021.0%0.1217合计46344269583220%0.1064注:发病率(%)=发病样本数/调查样本总数100病情指数=(发病级值各级发病样本数)/(样本总数最高发病级值)玉米小斑病严重度分级标准:0级叶片上无病斑1级叶片受害面积为叶面积的1/5.2级叶片受害面积为叶面积的2/53级叶片受害面积为叶面积的1/24级叶片受害面积为叶面积的3/55级叶片受害面积为叶面积的4/5以上6、 实习实验总结6月三号到6月14号,两个星期的植物病理学实习转瞬即逝。在实验室里面制作培养基,烈日下田野里采集标本,山上采集病样的场景历历在目,好像就在昨天一样。实习马上就要结束了,虽然时间行程早就被告知,但是依然恋恋不舍,意犹未尽。这两个星期,兴奋着、激动着、疲倦着、学习着、充实着.两个星期的时间,让我们都受益匪浅,感慨万千。首先最大的感受是热,累。植病实习是需要外出,一整天都在地里,山上采病样。中午的时候,烈日当空,我们还要在水稻田里,菜地里,山上,花场,或蹲下或踮脚,认真仔细的查看着农作物。汗水滴下来,热的头晕目眩,但是当提着满满的几袋收获回学校时,心中的喜悦是无法言说的。大中午在地里的时候,身边依然有很多农民伯伯、大婶在田里忙碌,他们晒得黝黑,戴着草帽,穿着长衫长裤,辛勤的劳动。我很感动。农业是我国的根本,我们能够吃到的饭菜,都是来之不易的,都是辛辛苦苦栽种出来的。在此,我更加感受到了作为植保人的责任巨大。我要认真学习植病知识,在以后踏入社会的时候能够多多为我国的农业发展作贡献。在实验室做病害鉴定的时候,有一种书到用时方恨少的感觉。看着这个也不会那个也不会,只恨自己平时怎么不好好听课,认真看书!我也发现其实实习病害鉴定和我妈平时的植病实验是有很大的差异的。植病实验的时候看永久玻片,虽然和课本上的图片不大相同但是还是可以辨别出来,可以找到特征。但是,植病实习中的病害鉴定就不同了。首先采样要采好,病样不能太烂也不能太嫩。其次,标本制作的时候,不同的病征要用不同的方法制作临时拨片。刚开始的时候我们一窍不通不知道从何下手,做出来的东西都观察不到。后来在老师的悉心指导下,我们渐渐地找到了方法,慢慢的越做越有经验,看到了很多病害。实习过程中给我最深印象的是徒手切割法制作竹子黑痣病半永久拨片。开始的时候我拿着病征不明显的叶子一直切切切,切了几百刀之后老师告诉我,你的没有一片是可以用的我才发现错误又重新找了黑痣躲得叶子来切割。这个实验很需要耐心和细心,要坐在解破镜下面一刀一刀的切到最细,速度还不能慢,切得过程不能讲话,连大气也不能出一口,因为你一不小心吹口气,你的细丝就会无影无踪。最后切了不知道多少片之后终于选出了三根有子囊的细丝,这个时候依然不可以掉以轻心,以为你盖玻片的时候也有可能把那无比纤细的小叶子弄断,然后就要重新切这个实验让我受益匪浅。我一直是一个浮躁没有耐心也不细心的人,所以我重做了很多遍。做实验时需要专心,耐心,细心的,这样才能高效率而且有收获。腊叶标本制作可以说是最轻松的了,我们可以选出最完整的叶子,偏出好看的形状做出漂亮的图案,女孩子最喜欢啦培养基的制作也很有意思,不过由于操作不当,我们组几乎全军覆没,大家都污染严重,实验失败。虽然失败了,但是大家一起讨论了实验失败的原因,反思了自己的操作过程,总结了经验,所以我们依然收获很大。在实习过程中,我们第四小组七个人互相帮助,齐心协力,让我感到了团结力量大的真谛。每个人各有所长,充分发挥每个人的长处能够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在实习过程中,我们组的关系也越来越好,增进了大家的感情,毕竟平时上课的时候完全没有实习时候这样朝夕相处的时候。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