省级生态乡镇工作计划总结_第1页
省级生态乡镇工作计划总结_第2页
省级生态乡镇工作计划总结_第3页
省级生态乡镇工作计划总结_第4页
省级生态乡镇工作计划总结_第5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省级生态乡镇工作计划总结各村、各单位:为了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进一步提升我乡知名度,努力改善全乡人民的生活环境质量,根据县委有关工作会议精神及以乡党委政府年初确定的20xx年底建成省级生态乡镇的目标,特制订如下工作计划:一、基本目标要求1、领导重视,组织落实,配备专门的环境保护机构和专职环保人员,建立相应的工作制度。乡党委、政府将环境保护工作纳入重要议事日程,每年研究环保工作不少2次。2、按照小城镇环境规划编制导则,编制新铺乡环境规划,并认真组织实施。3、认真贯彻执行环境保护各项政策和法律法规。工业污染源和规模化养殖场污染物达标排放,新建项目执行环境影响评价法和环保“三同时”制度;近三年内未发生重大污染事故或重大生态破坏事件。4、乡镇辖区内无滥垦、滥伐、滥挖现象,无捕杀、销售和食用珍稀野生动物现象。5、城镇布局合理,管理有序,街道整洁,环境优美,城镇建设与周围环境协调。(1)加强城建队伍建设管理力度,确保交通秩序良好,车辆按指定地点停放整齐,无乱设摊点,无占道经营。(2)加强环卫管理力度,门前“五包”责任落实,“五包”责任书签订率100;镇区垃圾箱、果壳箱定时保洁,定期消毒,垃圾日产日清,无垃圾乱堆乱倒现象;镇区禁止饲养家禽家畜,确需饲养必须圈养,并有严格的管理办法。(3)规范城镇建设,在集镇规划区内,住宅建筑物的临街面至少保证离公路硬化面边缘不得少于8米,且不得有突出的其他建筑和装饰,非集镇区按省道15米、县道10米、乡道5米、村级3米的有效距离予以建设。(4)加强公共场所卫生管理力度,从业人员做到“三证”领证率达100,卫生知识培训率、体检率、合格率和“六病”调离率达到100;公共场所有专用消毒设施,消毒合格率90以上。6、镇郊及村庄环境得到整治,全乡所辖乡村主要道路全部实行硬化,两侧无暴露垃圾,无脏乱差现象;“白色污染”基本得到控制,主要是指无一次性餐盒、塑料包装袋、废弃农膜随意丢弃现象;通过改水、改厕、改厨、改栏、建沼气池等基本消灭露天粪坑,确保污水横流现象不发生。7、乡镇环境保护社会氛围浓厚,群众对环境状况满意。乡镇及其所辖街道和各村有环保宣传的标语和橱窗,主要街道每公里不少于1个,群众对环境状况的满意率不得低于90。二、时间步骤要求(一)编制规划阶段:1月至6月各村、各单位对照创建省级生态乡镇考核指标要求,按照全乡编制的环境规划制定工作计划,采取有效措施,有重点、有针对性开展生态创建准备工作,达到或超过考核指标的要求。(二)宣传发动阶段:5月至6月1、召开领导小组工作会议,制定创建工作方案。2、掌握各项考核指标体系,对照考核指标,开展自查找出薄弱环节。3、召开全乡创建省级生态乡镇主题会议,部署创建工作,分解工作任务,落实工作责任。4、开展宣传发动工作,各村、各单位围绕创建工作主题,开展宣传和动员工作,做到家喻户晓,为整个创建工作打下基础。(三)整体实施阶段:7月至10月对照创建省级生态乡镇考核指标,结合自身现状,按照规划要求整体实施,对不符合指标要求的要及时整改,按规划实施生态创建,确保生态创建工作通过验收。(四)申报迎检阶段:xx月三、主要工作措施(一)加大宣传力度,营造良好创建氛围。突出宣传创建省级生态乡镇的目的和意义,提高该项工作的社会关注度,营造全乡上下积极参与创建工作的良好社会氛围。具体要求:以小村为单位建固定醒目宣传标语一处、固定小标语10条、健康教育专栏一个;创建领导小组、爱国卫生领导小组、除“四害”领导小组、健康教育领导小组、疾病防治领导小组名单要上墙。要层层召开会议,让创建工作家喻户晓、深入人心。(二)广泛开展卫生村创建活动。各村要常年开展爱国卫生运动,积极创造条件,对照卫生村标准,逐步达标。20xx年全乡23个村均是创建主体,其中新铺村、羊子垭村、岳家棚村、黄溪峪村、黄木岗村、真武殿村、中河铺村、黄家峪村、龙家坪村、土桥铺村、大柳树村、开化寺村、西溪峪村、毛家峪村、天池堰村、青狮岭村、营盘岗村、双堰堤村、永兴桥村等19个村达到省级生态村标准;河曲村、艾家山村、新堰口村、千斤塌村达到县级卫生村标准;黄溪峪村迎接市级卫生村的复检;新铺村、羊子垭村、开化寺村、西溪峪村迎接县级卫生村的复检。(三)强化溪河管理。对辖区溪河进行清淤疏塞,严禁向溪河倾倒垃圾,和直接排放生活、加工等污水,加强溪河卫生保洁,改善和提高水环境质量。(四)开展乡、村环境综合治理。开展公路沿线违章建筑、不规范设置招牌、占道堆放、乱停乱靠等影响公路畅通和影响乡容村貌的专项整治,杜绝脏乱差现象,消除白色污染。(五)扎实推进集镇建设。加大对集镇建设的投入,达到集镇亮化、绿化,落实门前五包制度,健全卫生保洁队伍,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