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郑百文案例分析.ppt_第1页
组郑百文案例分析.ppt_第2页
组郑百文案例分析.ppt_第3页
组郑百文案例分析.ppt_第4页
组郑百文案例分析.ppt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4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案例分析 第24组 小组成员: 陈瑶 熊婉秋 吴寒 徐佳 于润芝 一、案例背景 二、郑百文上市涉及的违规行为 三、郑百文经营管理问题 四、郑百文被注册会计师出具拒绝 表示意见的审计报告的理由 五、郑百文的重组 六、郑百文的启示 一、案例背景 郑百文是郑州市的第一家上市企业和河南 省首家商业股票上市公司 ,主营百货批发 。 1996年4月,公司经中国证监会批准在上海 证券交易所公开上市。 曾经的辉煌 19861996年,销售收入增长45倍,利润增长36 倍。 按照郑百文公布的数字,1997年其主营规模和资产 收益率等指标在深沪上市的所有商业公司中均排序 第一,成为国内上市企业100强之一。 这些数字和这些第一,使郑百文在当时的证券市场 声名大噪,股价也从刚上市时的6.50元左右上涨至 1997年5月12日的22.70元。 当时的郑百文还被塑造成为当地企业界耀眼的改革 新星和率先建立现代企业制度的典型。 神话的破灭 1998年,郑百文即在中国股市创下每 股净亏2.54元的最高纪录,而上一年它 还宣称每股盈利0.448元。 1999年,郑百文一年亏掉9.8亿元,再 创沪深股市亏损之最。 由于郑百文的账目极为混乱,真实性和 完整性不能保证,1998和1999年度, 郑州华为会计师事务所和北京天健会计 师事务所连续两年拒绝为其年报出具审 计意见。 二、郑百文上市涉及的违规行为 郑百文上市前采取虚提返利、少计费用 、费用跨期入账等手段,虚增利润1908万元 ,并据此制作了虚假的上市申报材料。上市 后三年,采取虚提返利、费用挂账、无依据 冲减成本及费用、费用跨期入账等手段,累 计虚增利润14390万元;且存在股本金不实、 上市公告书重大遗漏、年报信息披露有虚假 记载、误导性陈述或重大遗漏。 郑百文上市前后虚增利润 单位:万元 年份公开披 露的净净 利润润 净净利润润 调调增数 调查调查 后 确认认的 净净利润润 上市前199425132842229 1995274016241116 合计计525319083345 上市后1996498911893800 199778439796-1953 1998-502413405-53646 合计计-3740914390-51799 三、郑百文经营管理问题 1、公司上市后高速膨胀、管理失控 郑百文从1996年起着手建立全国性的营销 网络,在没有一份可行性论证的情况下,大规 模投入资金上亿元,建起了40多个分公司,最 后把1998年的配股资金1. 26亿元也提前花完。 高速膨胀下的失控加速了郑百文神话的破 灭。 2、郑百文“工、贸、银 资金运营模式 郑百文家电公司曾与四川长虹 和原中国建设银行郑州分行之间建 立的一种三角信用关系,即曾被各 方广为赞扬被誉为“郑百文经验精 华”的“工、贸、银资金运营 模式 。 四川长虹 中国建设银 行郑州分行 郑百文家电 3、内控监督虚无 在1998年开始出现亏 损时,公司才进行全面的 内部审计。以前内部审计 比较少,内部整顿也是在 公司出了事以后。 1、公司内部控制制度不完善 ,会计核算方法不一致 从公司报告上反映出郑百文内部存在主 要问题是:“重经营、轻管理;重商品销售 ,轻战略经营;重资本经营,轻金融风险防 范;重人才引进,轻人员监管和培训”。 在会计核算中公司必须遵循一致性的会 计原则。如果会计核算随意性较大,前后期 不一致,就很难正确地反映公司的财务状况 和经营成果。 四、郑百文被注册会计师出具拒绝表示 意见的审计报告的理由 2、应收及预付款项数额巨大,资 金周转困难 郑百文的应收及预付款项已达139 836万元 ,其中,账龄在1年以上的金额为人民币28 950 万元,账龄在3年以上的金额为人民币3 328万 元。由于公司使注册会计师无法合理估计这些 债权收回的可能性。 公司流动资产为2169亿元,其中应收及 预付款项为1398亿元,占流动资产的64.5 ,公司到底能收回多少,很难合理估计;流动 负债23.04亿元,其中短期借款占流动负债的 86.1,而且在短期借款中“逾期承兑转入” 占短期借款的89.4。公司流动比率为0.94。 从上述指标分析来看,郑百文在应收及预 付款项中可能存在数额较大的坏账,而且又有 大量借款需要在短期内偿还,公司偿还能力较 低,资金周转困难,严重削弱了公司的融资能 力。 3、公司高额负债,利息负担 过重 长期以来,郑百文都是以厂商和零售 商中间人的身份出现的,而且为了扩大销 售额,该公司在取得金融机构支持的条件 下,大量采用赊销方式,因此其债务负担 沉重。仅短期借款就高达1983亿元,占 资产总额为2366亿元的838。公司 1998年度列入财务费用的利息支出高达14 267万元,另外,还有1998年度借款利息7 509万元未计入财务费用,这两项利息支 出合计为21 776万元。可见,公司已背上 沉重的债务负担。 4、公司经营出现巨额亏损,财 务状况恶化,持续经营陷入困境 从郑百文1998年度报告中,可知 公司全年度亏损50 489万元,每股净 资产由1997年度的2245 2元跌到0 221 4元,调整后的每股净资产为 负值。可以说,郑百文1998年度经营 亏损,让股东亏本了。 财务困境 五、郑百文的重组 1.重组方三联集团 三联集团是一家以家电批发与零售为主营业 务的商贸公司,是山东最大、全国名列前茅的 家电专营连锁企业 。 1.2. 重组过程 2. 经过三联集团与代表信达全权处理郑百 文资产重组事务的北京中和应泰管理顾问有限 公司长达5个多月的关于资产重组的谈判,2000 年11月30日,郑百文公布了经董事会通过的决 定其前途命运的资产重组方案。 3、重组方案的效应分析 自打郑百文董事会公告重组预案之日起 ,投资者从有关重组各方的嘴里听到的,只 有赢家,没有输家。 (1)对信达而言,重组使它有望收回6亿元债权, 其中包括从三联集团收回3亿元资金,从郑州市政 府得到对3亿元债权的有效担保; . (2)对三联集团来说,成功借壳上市,轻取大股东 地位,并廉价取得其他大股东难以得到的约5 000 万流通股,还频繁在各大媒体露脸; (3)对地方政府来说,可避免面对所辖企业破产、 开中国上市公司破产之先河的窘境; (4)对股东来说,股票缩水一半总比颗粒无收强得 多; (5)对郑百文而言,它得以脱胎换骨,赢得新生。 1、完善资本结构是我国上市公司发 展的当务之急 从郑百文案中不难看到资本结构合理与否的 重要性,而资本结构恰恰是相当多上市公司亟 待解决的问题。 尽管我国上市公司筹资渠道尚不完善,负债过 高问题的解决并非旦夕之功,避免过高的财务 杠杆仍是公司得以发展的前提。 2、提高会计信息质量的根源在于公 司治理结构的完善 郑百文案再一次提醒我们提高信息披露质 量的迫切性。单纯依靠证券监管并不能从根本 上提高信息披露的质量,只有从公司内部治理 结构人手才能做到“防患于未然”。 3、建立财务风险预警系统是公司健康 发展的必要 上市公司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