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西地方标准《桂林毛尖茶栽培技术规程》(征求意见稿).doc_第1页
广西地方标准《桂林毛尖茶栽培技术规程》(征求意见稿).doc_第2页
广西地方标准《桂林毛尖茶栽培技术规程》(征求意见稿).doc_第3页
广西地方标准《桂林毛尖茶栽培技术规程》(征求意见稿).doc_第4页
广西地方标准《桂林毛尖茶栽培技术规程》(征求意见稿).doc_第5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ICS点击此处添加ICS号点击此处添加中国标准文献分类号DB45广西壮族自治区地方标准DB 45/ T XXXXXXXX桂林毛尖茶栽培技术规程点击此处添加标准英文译名点击此处添加与国际标准一致性程度的标识XXXX - XX - XX发布XXXX - XX - XX实施广西壮族自治区质量技术监督局发布DB45/ T XXXXXXXX前言本标准按照GB/T 1.12009给出的规则起草。本标准由广西壮族自治区农业厅提出。本标准起草单位:广西桂林茶叶科学研究所。本标准主要起草人:刘初生、蒋漓生、粱月超、林国轩、苏敏、李朝昌、刘玉芳、张凌云、罗小梅、于钟平、龙启发、卿燕。3桂林毛尖茶栽培技术规程1 范围本规程规定了桂林毛尖茶栽培技术的茶园建设、茶树种植、茶园管理、茶叶采摘和病虫害防治。本标准适用于桂林毛尖茶的栽培生产。2 规范性引用文件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所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GB 11767 茶树种苗NY/T 5018 无公害食品 茶叶生产技术规程3 茶园建设3.1 茶园的环境条件符合NY/T5018-2001的标准。3.2 茶园规划和开垦应符合NY/T5018-2001要求。4 茶树种植4.1 种苗要求种苗质量应符合GB 117672003规定。4.2 种植季节11月中下旬至翌年3月中下旬为适宜种植期。4.3 种植方式及方法采用单条或双条栽;种植大行距180-200cm;在50 cm深的种植沟内施足底肥,底肥厚度30-40 cm,回土10 cm后种植;定植前茶树苗应浆根;种植时将茶树苗按株行距要求摆入种植沟内,扶直,使其根系自然舒张;盖土厚度10 cm,压实并淋足定根水;再回一层3-5cm 厚的松土;回土后种植沟留有5-10 cm的深度,使其形成一个“凹”形槽,利于茶园的水土保持。5 茶园管理5.1 水分及土壤管理5.1.1 水分管理符合NY/T 5018的要求。5.2 茶园施肥5.2.1 施肥种类5.2.1.1 有机肥,指无公害化处理的堆肥、沤肥、厩肥、沼气肥、绿肥、饼肥及有机茶专用肥。5.2.1.2 矿物源肥料、微量元素肥料和微生物肥料,只能作为培肥土壤的辅助材料。5.2.1.3 茶树专用有机无机复混肥,应符合NY/T5018-2001要求。5.2.1.4 禁止使用含有毒、有害物质的城市垃圾、污泥和其他物质等。5.2.2 施肥方法5.2.2.1 基肥一般每667施农家肥10002000,或用有机肥、饼肥200400,必要时配施一定数量的矿物源肥料和微生物肥料,于当年秋季开沟深施,施肥深度20以上。5.2.2.2 追肥可结合茶树生育规律进行多次采用腐熟后的有机肥,在根际浇施;或每667每次施商品有机肥100左右,在茶叶开采前3040开沟施人,沟深10左右,施后覆土。5.3 茶园修剪5.3.1 幼龄茶园定型修剪5.3.1.1 新种植茶园不立即定型修剪,待幼苗成活后于第一年秋季留20 cm25 cm主杆枝进行定型修剪。5.3.1.2 第二年待秋梢成熟时进行第二轮修剪,在原来的剪口上提高5cm10cm。5.3.1.3 第三年修剪可按成龄茶园进行轻修剪。5.3.2 成龄茶园修剪5.3.2.1 修剪时间茶园修剪采用夏季修剪与冬季修剪相结合的方法,夏季修剪在春茶结束后5月中旬至7月中旬进行,冬季修剪在秋茶结束后11月上旬至12月上旬进行。5.3.2.2 修剪方法5.3.2.2.1 根据茶树的树龄、长势和修剪目的分别采用轻修剪、深修剪、重修剪和台刈等方法,培养优化树冠,复壮树势;生产茶园夏季采用深修剪修剪茶园,茶蓬高度保持在60cm70cm,夏修剪后冬季不修剪,夏季未修剪茶园冬季采用轻修剪,应保留当年新稍5cm10cm;采用重修剪、台刈改造的衰老茶园应在春茶结束后5月中旬至7月中旬进行。5.3.2.2.2 覆盖度较大的茶园,每年进行茶树边缘修剪,保持茶行间20左右的间隙,以利田间作业和通风透光,减少病虫害发生。5.3.2.2.3 修剪枝叶应留在茶园内,以利于培肥土壤。6 病虫害防治6.1 防治原则遵循防重于治的原则,从整个茶园生态系统出发,以农业防治为基础,综合运用物理防治和生物防治措施,创造不利于病虫草拿生而有利于各类天敌繁衍的环境条件,增进生物多样性,保持茶园生物平衡,减少各类病虫草害所造成的损失。6.2 农业防治6.2.1 换种改植或发展新茶园时,选用对当地主要病虫抗性较强的品种。6.2.2 分批多次采茶,采除假眼小绿叶蝉、茶橙瘦蜻、茶白星病等危害芽叶的病虫,抑制其种群发展。6.2.3 通过修剪,剪除分布在茶丛中上部的病虫。6.2.4 秋末结合施基肥,进行茶园深耕,减少土壤中越冬的鳞翅目和象甲类害虫的数量6.2.5 将茶树根际落叶和表土清理至行间深埋,防治叶病和在表土中越冬的害虫。6.3 物理防治6.3.1 采用人工捕杀,减轻茶毛虫、茶蚕、蓑蛾类、卷叶蛾类、茶丽纹象甲等害虫的危害。6.3.2 利用害虫的趋性,进行灯光诱杀、色板诱杀、性诱杀或糖醋诱杀。6.3.3 采用机械或人工方法防除杂草。7 茶叶采摘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