药物设计的基本原理和方法.ppt_第1页
药物设计的基本原理和方法.ppt_第2页
药物设计的基本原理和方法.ppt_第3页
药物设计的基本原理和方法.ppt_第4页
药物设计的基本原理和方法.ppt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6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五节定量构效关系方法简介 (Quantitative Structure Activity Relationships) 定量构效关系(Quantitative Structure Activity Relationships,QSAR): 1868年,有人提出药物的生物活性与化合物的结构特征呈函数关系 : 是一种新药设计的研究方法,可以作为先导化合物优化的一种 手段。也是计算机辅助药物设计的一个重要内容 Af(C) 生物活性 化合物的结构特征 由于学科的限制,并没有成功地将此关系用于药物设计 Date1 20世纪 60年代 发展建立了三种定量构效关系的研究方法 使定量构效关系研究变为可能, 并在药物设计中发挥重要作用 定量构效关系: 并根据信息进一步 是指选择一定的数学模式 ,应用药物分子的物理化学参数、 结构参数 和拓扑参数 及生物活性, 对药物分子的化学结构 与其生物活性间关系进行定量分析, 找出结构与活性间的 量变规律, 或得到构效关系的数学方程, 对药物的化学结构进行优化。 Date2 分三种方法: 第一种方法: Hannsch分析法,1964年由美国Hansch和日本藤田建立 该法的特点是以热力学为基础,应用化合物的疏水性参数、 电性参数和立体参数表达药物的结构特征,分析结构与生物 活性的构效关系。 第二种方法 Free-Wilson法 用数学加和模型表达药物的结构特征,分析其定量构效关系 第三种方法 Kier分子连接性法 根据拓扑学原理将分子连接性指数作为化合物结构的参数 结构参数的物理意义明确,便于研究构效关系,设计并预测 化合物的活性,应用最为广泛 Date3 Hansch方法认为,药物能呈现生物活性,是药物小分子与生物 大分子相互作用的结果,这种相互作用,与药物的各种热力学 性质有关,而且这些热力学性质具有加和性,Hansch分析法又 称线性自由能相关模型。 Hansch方程的基本通式是: Log 1/C = a2 + b + c + dEs + +k Log l/C = a logP2 + blogP + c + dEs + +k 上述参数除电性参数外,大多数有加和性,便于计算 化合物的生物活性参数化合物的结构特性参数 结构的疏水多数 结构的电性参数结构立体特征参数 Date4 Hansch方程有时还使用I作为指示变量,I是一种半定量的参数 ,只有1和0两个值。 I用来描述不能用连续变量表达的药物分子特征 一、疏水性参数(Lipophilicity Parameters) 分子疏水性参数IogP,即分子的脂水分配系数(partition coefficient),表示分子的疏水性 化合物在有机相和水相中分配 平衡时的量(摩尔)浓度Co和 CW之比值,P=CO/CW P值一般较大 ,常用IogP表 示 当分子中有该取代基时I为1,当分子中没有该取代基时I为0。 Date5 logP的测定:用经典的摇瓶法测定,为最准确的数据 logP还能用HPLC的方法 对一些已知此合物,可以从Hansch的数据手册或计算机辅助药物 设计工作站的数据库查到logP的有关数据。 目前最快速的方法是在计算机工作站上建构化合物的二维结构, 通过分子动力学计算优化,得到三维优势构象,用CLOGP商业 软件模块计算,可自动得到logP的数据 研究对象是同源化合物时,由于具有相同的基本母核,可用取代 基疏水常数(Substituent hydrophobic constant)值作疏水参数。 更多的值可查Hansch的数据手册 取代 基 BrCIFNO2HOHNH2CH3 C2H5C6H5 值0.860.710.14-0.280.00-0.67-1.230.561.021.96 对氢来说,H=0取代基疏水常数的优点是可直接查表得到 Date6 值可直接作疏水参数,也可以通过加和的方法,计算化合物logP Logp = logPH +X +FX 母体化合物的lo g P 母体上各取代基为值的总和 需进行校正的各种因素之和 二、电性参数( Electronic Parameters) 可用查表方法直接得到的电性参数有:、 、 、 * 等 Hammett常数 ,表示芳香族 取代基的诱导和共轭效应之和取代基的诱导效应参数,对值 则是取代基的共轭效应参数 各种与电性性质有关的物化参数如仍极矩()、解离常数 值等也均是常用的电性参数 Date7 红外、紫外、NMR、MS等光谱数据,也可用来作构效关系研 究的电性参数 三、立体参数(Steric Parameters) 该类参数的种类也很多,主要是: (1)取代基的taft Es参数,这是从化学反应导出的立体参数 。 Es=logKx-logKH (2)摩尔折射率(MR,molar refractivity),近似代表分子体积 (3)Van der Waals体积,可直接描述取代基以及化合物的体积大小 (4)STERIMOL多维立体参数(verloop参数),是研究药物 与受体结合大有用的立体参数,它可直接描述取代基在三维空 间上的立体信息。 Date8 四、Hausch方法在药物设计中的应用 (Application of Hansch Method in Drug Design) 在新药设计中应用Hansch方法的条件: 1 所有化合物应是同源物,结构上具有相同的基本母核,与 同一个受体作用具有相同的作用机理; 2 所设计化合物的物理化学性质差异要大 所选择参数之间不能有相关性,要有比较大的差异,并 且生物活性数据的变化幅度应大于一个对数单位(即大 于10倍),否则得不到足够的信息; Date9 Hansch方程除了研究定量构效关系外, 还能用来解释药物作用机理,推测和描述可能的受体模型, 研究除活性以外的其他药代动力学定量关系 Hansch方法的一般操作过程分五个步骤: 第一,从先导化合物出发,设计并合成首批化合物; 第二,用可靠的定量方法测活性; 第三,确定及计算化合物及取代基的各种理化参数或常数; 第四,用计算机程序计算Hansch方程,求出一个或几个显 著相关的方程; 第五,用所得方程定任地设计第二批新的化合物,并预测活性 Date10 1 Hansch方法是二维的QSAR研究方法,该方法只考虑了化合 物与受体作用的位点,没有考虑化合物与受体(酶)的结合时构 象的变化 Hansch方法的主要缺陷: 2 只用于描述药物分子的二维结构,不能定量地描述三维结构 与生物活性间的关系。 3 只能优化先导化合物,不能发现先导化合物。 所有参数只能表达二维意义上的结构特点,不能研究与受体 三维空间作用的情况,不能研究药物构象和构型对活性的影 响,因此不能全面解释生物活性的本质。 Date11 第六节 计算机辅助药物设计简介 (Computer-Aided Drug Design, CADD) 三维定量构效关系(3D-QSAR)是以药物分子和受体分子的 三维结构特征为基础,分析结构与生物活性间的定量关系 20世纪80年代随着计算机辅助分子模拟技术(computer aided molecular modeling)的发展,计算机辅助药物设计( Computer-Aided Drug Design,CADD)得以迅速发展。 CADD是利用计算机的快速计算功能、全方位的逻辑推理功能 、一目了然的图形显示功能,将量子化学、分子力学、药物化 学、生物学科、计算机图形学和信息科学等学科交叉融会结合 ,从药物分子的作用机理入手来药物设计,减少了盲目性,节 省了大量的人力和物力。 Date12 从药物的作用机理,从靶点出发 ,考虑药物与受体的作用过程, 并要模拟药物在体内吸收、转运 、代谢等过程,比基于结构的药 物设计更合理,但目前该法不成 熟,还没有成功的例子。 CADD有两类方法: 基于机理的药物设计(Mechanism Based Drug Design, MBDD) 基于结构的药物设计(Structure Based Drug Design,SBDD) 研究方法较为成熟,广为应 用,本节重点介绍该法。 又分为两类 直接药物设计 间接药物设计 又称全新药物设计 Date13 一、直接药物设计(de novo Drug Design) 直接药物设计又称全新药物设计 受体靶点的三维结构是已知 该法的 设计思路 以生物大分子的三维结构为基础,根 据受体受点的形状和性质,研究药物 与受体的相互作用,设计新的药物 受体的三维结构可 通过X-单晶衍射得 到,或通过多维 NMR间接得到 用计算机分子模拟技术研究受体与药物结合部位的性质, 如静电场、疏水场、氢键作用多位点的信息,根据靶标分 子与药物分子相结合的活性部位的几何形状和化学特征, 运用数据库搜寻设计与受体作用部位的形状和理化性质相 匹配的分子。该法既能设计新的先导化合物,也能优化先 导化合物。 Date14 受体是生物体的特异性大分子,药物小分子称为配体(ligand) 。在产生药理作用时,配体首先要分布到受体部位,并与受体结 合(binding)。受体与配体结合的部位(binding She)是计算 机辅助药物设计的重点研究问题,药物与受体作用并不是整体作 用,实际是涉及受体中一部分重要的氨基酸残基。 直接药物设计常用的方法 分子对接法 (Docking ) 活性位点分析法(Active Site Analysis,ASA) 首先要建立拥有大量化合物的三维 结构数据库,用 DOCK程序,把 库中的分子逐一与靶标分子进行“ 对接”(Docking),通过不断优化小 分子化合物的结构,寻找小分子与 靶标大分子作用的最佳构象,计算 其相互作用能,并在三线数据库搜 寻与受体受点区域中心相匹配的最 佳分子。 首先要分析哪些原子和 基团可以和受体活性部 位有较好的相互作用, 把这些原子和基团作为 碎片,连接成分子 模板定位法 通过药效团 定出一个药 物与受体作 用的模板 Date15 通过生长、旋转等得到基本骨架,按照受体的腔穴,定出靶标 边界,这是一级结构的生成。从有关数据库搜索与受体受点结 合的原子或原子团,设计新的化合物 Date16 二、间接药物设计(Indirect Drug Design) 间接药物设计法 受体的三维结构并不清楚 以小分子的构效关系为基础,从一组 小分子化合物的结构和生物活性数据 出发,研究结构与活性关系的规律 该法的 设计思路 二维定量构效关系 是一种重要的间接 药物设计方法 三维定量构效关系是研究药物的三维结构, 以活性好的受体搞抗剂或激动剂为依据,通 过计算分子的优势构象来代替药效构象,推 测受体的活性部位形状及作用方式等信息, 得到虚拟受体模型,通过模拟药物与受体的 结合,设计新的配基分子。 20世纪90年代发展起来 Date17 三维定量构效关系(3DQSAR)研究的方法有三种 分子形状分析法 其理论基础是认为药物分子有多 种构象。每种构象视为一种形状 ,药物活性与这些形状对受体的 活性部位(空穴)的匹配性有关 。 距离几何学方法 药物与受体的相互作用是通过药物的活 性基团与受体受点直接作用产生,其活 性强弱与药物与受点的结合能大小有关 ,通过选择合理的受体结合点分布模型 ,建立药物活性基团和受体结合点类型 相关的能量参数。 先构造所研究药物的三维分子模型, 计算药物的优势构象,求出各原子间 距离的矩阵(S),用若干个矩阵表示 整个分子的模型。根据活性最高的药 物构象,设计一些“空”的结合位点 ,再根据活性最低的构象,设计一些 “实”的结合位点,从距离矩阵的上 下限出发,进行搜寻,利用结合能参 数,寻找药物基团与受体结合点的模 型 该方法的操作过程是,先计算 各药物分子的优势构象,一般 以活性最强者为模板,其他分 子与其合理叠会,求出分子形 状参数L0(重叠长度)、S0(重 塑面积)、V0(重叠体积)等 ,用分子形状参数进行QSAR计 算,分析受体活性部位形状, 并根据这些参数设计新的化合 物。 比较分子场分析法 See Next Slide Date18 可采用化合物周围的静电场、范德华力场、氢键场的空间分 布作为化合物结构特征变量,用数学方法建立化合物的生物 活性与化合物周围各力场空间分布之间关系的模型。 比较分子场分析法 (Comparative molecular field analysis,CoMFA) 当药物与同一受体产生相互作用时,主要通过静电作用、疏水 作用和范德华力等非共价键作用。 认为 分子与受体问的这些力场有某种相似性,活性与力场的大小 及方向相关。 可用分子力场模型描述受体间的相互作用。 Date19 CoMFA方法的一般操作过程 (1)逐一建造各化合物的分子,进行结构优化,研究药物的优 势构象,并计算各原子的电荷密度。 (2)按照合理的叠加规则,把优势构象重叠在一个能包容全部 化合物的空间网格上(lattice)。图3-9右是在药物设计工作站上 31个甾体化合物的叠合的显示。 对活性的影响 Date20 (3) 根据化合物分子与受体的作用方式,选择合适的探针(Probe),在空间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