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阅读5页,还剩14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产业组织理论是由市场结构、市场行为、市场绩效这三个基本部分和政府的产业组织政策组成,通常认为市场结构决定企业在市场中行为,而企业的市场行为又决定市场运行的效率,即按照市场结构市场行为市场绩效产业组织政策展开分析。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我国已经逐步建立以中国人民银行为中央银行、以四大国有商业银行(中国银行、中国建设银行、中国农业银行、中国工商银行)为主体、以股份制商业银行为增长点,同时与外资商业银行并存发展,有序竞争、统一协调的银行组织体系。近年来伴随我国国有银行进行股份制改革,银行业市场绩效逐步提高。然而在银行业的顺利发展过程中,由于外资银行的大量涌入,银行业的竞争日趋激烈,整个银行业的产业结构处在不断变化中。本文将以产业组织理论中的哈佛学派的SCP范式的基本理论分析我国银行业的市场结构、市场行为以及市场绩效,找出我国银行业中存在的问题,并针对银行业的发展提出改进策略。一、我国商业银行SCP范式概述SCP范式模型(S-市场结构;C-市场行为;P-市场绩效)是由哈佛大学贝恩、谢勒等人于20世纪30年代建立的,目前该理论模型逐渐成熟,成为分析企业竞争行为和市场效率的主要工具。该理论模型的基本涵义是: 市场结构决定企业在市场中的行为,市场行为进而决定企业市场中运行的效率,即S-C-P。贝恩认为新古典经济理论的完全竞争模型在现实中是不存在,只是市场运行的一个理想状态。企业之间不是完全同质的,不同的企业必然存在规模和产品等方面的差异,产业内由于各个企业规模的不同,将会导致垄断势力的形成。贝恩强调,不同产业对经济规模的要求不同,从而需要不同的市场结构与之相适应。垄断势力的形成是企业追求规模经济的结果,而企业一旦形成垄断,将会提高价格以获取超额利润,导致市场竞争低效,创新动力下降,市场运行效率下降,社会总福利受损。(一)市场结构分析市场结构是企业市场关系的特征和形式,从根本上反映市场竞争与垄断关系。从微观经济学的角度通常根据市场的竞争程度将市场分为完全竞争市场、完全垄断市场、寡头垄断市场以及完全竞争市场四种不同类型,决定市场结构的因素主要包括市场集中度、产品差异化程度、进退出壁垒、市场需求的价格弹性,短期成本结构等,本文我们主要讨论市场集中度、进退出壁垒以及产品差异化程度对市场结构的影响。1.市场集中度 市场集中度是用于表示在特定的产业或者市场中,卖者或买者具有的相对规模结构的指标,与市场中的垄断力量密切相关,衡量市场集中度的指标有绝对指标和相对指标,绝对指标包括市场集中度、赫芬达尔-赫希曼指数,其优势在于大规模企业的集中程度,但却忽略了整个市场上所有企业的数量以及企业规模分布不均的情况。相对指标包括基尼系数、洛伦兹曲线,虽然相对指标反映了市场上企业规模的差异程度,但是不能反映大规模企业的集中程度。市场集中度越高,垄断势力就越强,竞争程度就越低。集中率是反映市场中最大规模的几个企业的市场占有份额,用以下公式计算:其中X表示市场总量,xi表示第i个企业的市场占有量,Si表示第i个企业的市场占有率。以下数据是我国商业银行的市场集中率:表1 我国商业银行的市场集中率 年份总贷款(CR4)总资产(CR4)总存款(CR4)净利润(CR4)200765.39%65.56%50.96%65.40%200863.20%63.10%56.59%69.26%200962.77%62.70%56.87%69.13%201061.83%61.69%56.12%68.25%201160.01%50.87%55.22%66.00%数据来源:中国人民银行. 中国金融年鉴M.北京:中国统计出版社,2012:12.由以上数据显示可知,CR4指标值很高,这也就表明四大国有商业银行在我国银行业中处于高度垄断地位。国有商业银行的高市场集中度,可以使其在享受规模经济的同时,增强自身的综合竞争力,使自身规模更大,市场占有率进一步提高。另一方面,我们可以发现存款规模、贷款规模指标值逐年降低,这一现象说明了银行业的竞争力度在不断增强,但是,竞争力度还不够大。这主要是跟国有商业银行与股份制商业银行及外资银行的规模、实力有关, 这一影响是形成公平、有效竞争市场的最主要的障碍之一。图1 我国商业银行的资产结构 数据来源:中国人民银行. 中国金融年鉴M.北京:中国统计出版社,2012:23.表2 我国四大国有商业银行总资产所占市场份额 年份所占比重20060.534620070.525420080.523020090.519520100.510020110.4968数据来源:中国人民银行. 中国金融年鉴M.北京:中国统计出版社,2012.通过以上数据可以看出,四大商业银行的总资产是呈逐步上升的,也可以说明各大商业银行的规模在逐年扩大。但是,四大商业银行的总资产所占市场份额在不断的下降,这说明了各大商业银行的竞争在扩大,市场结构向着垄断竞争的方向发展。我国商业银行的市场结构具有明显的寡头垄断的特点。其中,以四大国有银行为主体的银行业的垄断现象将在一段时间里持续。2.进退出壁垒 (1)进入壁垒进入壁垒是指新的企业在进入市场是与原有企业相竞争所遇到的不利性障碍因素,主要由绝对成本优势、规模经济、产品差异化程度、政府政策与法律制度以及阻止进入策略行为。另外,商业银行法在资金方面的要求也很严格,商业银行的注册资本最低限额为10亿元人民币(对于设立分支机构的全国性银行是20亿元人民币),城市合作银行与农村合作商业银行分别为1亿元和5000万元。远远高出一般工商企业在注册资金的最低限额上的要求。(2)退出壁垒即企业在退出某个行业时所遇到的阻碍,主要包括资产专用性、沉没成本、解雇费用以及政策法律制度等。我国商业银行主要存在两个方面的推出壁垒:第一、沉没成本:通常银行业在固定资产方面的沉默成本较少,银行业的沉没成本主要来自于金融市场上交易的证券,其大小取决于证券的流通性和市场有效性以及利率水平的变动程度。另外,由于存在信息不对称的问题,银行贷款也会产生沉没成本。第二、政策性退出壁垒,在银行市场的进入上实施非常严格的审批制与许可制。对于我国商业银行的退出壁垒主要表现在政策法律上的限制,导致银行业缺乏退出机制。为了使中国银行业有效、多样化竞争,自20世纪 80年代末,多家其它的所有制结构的商业银行陆续建立。同时,越来越多的外资企业也开始陆续进入中国市场,但在组织形式、最低注册资本金方面都受一定的限制。自我国2001年加入世界贸易组织时承诺将在过渡期内对外资逐步放开金融市场,到2006年外资金融机构在我国开展业务将不再受币种、地域和客户群体的限制。整体看来我国政府对银行业的开放程度逐渐提高,进入壁垒逐渐下降,但政策性的进入壁垒的存在依然阻碍着我国银行业的高速发展。3.产品差异化产品差异化是指企业在其功绩顾客的产品上,通过各种方法造成足以引发顾客偏好的特殊性,使顾客能够在与其他企业产品相对比时有效区分的特性。它也是决定市场结构的一个主要因素。银行业的产品差异具体体现以下方面:银行业提供的各种金融服务,主要包括各类存款、贷款理财产品和其它中间业务,所以银行业的产品差异化程度并不是体现在产品本身的包装、质量等方面,而是表现在服务上面,服务的便捷程度、服务态度以及顾客对服务的满意程度、能不能为不同的顾客提供顾客所需的具有特色的金融产品。我国银行业的差异化程度明显不足,主要表现在以下两个方面:(1)业务差异化程度比较低。大多商业银行的顾客定位大体相同,像我国四大国有银行和股份制银行的客户群体主要是大客户、大企业和大行业。同时市场定位也极为相似,市场主要集中在大中型城市、经济比较发达的地区。相对比而言,美国银行业在服务范围、服务质量等方面更加专业,大多数银行主要经营自己具备比较优势的业务,集中于几项自己擅长的业务,细分市场后,根据不同的市场定位,按照客户职业、性别、年龄、收入、教育背景、家庭情况、风险承受能力等的不同推出不同的业务, 形成自己特有的竞争优势。(2)营销手段的差异化程度较低:我国商业银行的广告更加注重银行自身的形象宣传,以提高银行的知名度,并没有体现出各个理财产品以及银行业务的特色。顾客在众多理财产品中做选择的时候并没有特别能够吸引他们的特色,这就很难让顾客做出适合自己金融产品的正确性选择。 (二)市场行为分析市场行为是指企业为了实现其目标如利润最大化,更高的市场占有率等而采取的不断变化的适应市场要求的行为。企业的市场行为受到市场结构特征的制约,反过来,长期市场行为也对市场结构产生作用。市场行为通常分为市场竞争行为和市场协调行为。其中竞争行为包括定价行为、广告行为、兼并行为,最基本的协调行为形式是卡特尔和价格领导制。根据我国商业银行的发展特点,将我国商业银行的市场行为分为以下几种:1.计划行为2002年,中央在北京召开全国金融工作会议,提出国有银行进行股份制改革的政策,2003年10月,十六届三中全会进一步明确提出要选择有条件的国有银行实行股份制改革,加快对不良资产的处置,充实资本金,努力创造上市条件,走股份制改革道路,促进国有银行走出发展困境。2005年6月23日,交通银行H股在香港上市,同年10月27日,中国建设银行H股在香港上市;2006年6月1日,中国银行H股在香港上市,同时其A股于7月5日在上海上市;2006年10月27日中国工商银行A股、H股同步上市;2007年5月15日交通银行A股在上海上市,同年9月25日中国建设银行A股在上海上市。2010年7月15日和16日,农行A股和H股先后在上海证交所和香港联交所成功上市。柯健.我国商业银行市场结构和市场绩效的实证分析J.产经评论,2014(1):114.至此,国有商业银行股份制改革圆满完成。通过上市,银行的资产经营权和所有权分离,使得银行业的法人治理结构更加完善,银行市场因为更加规范,同时可以分散银行的存贷款风险以及资产管理风险,使社会同存款人、借款人以及投资人等来共同承担银行运作的风险。2.非价格行为新兴商业银行的崛起,使得商业银行市场的垄断行为减少,竞争加大。但是类似利用回扣、拉关系、赠物等形式的非正当竞争行为的出现,造成我国银行业市场运行的低效现象。非价格行为是指除价格行为以外的其他形式的竞争行为,主要有并购重组行为、营销行为、创新发展行为等,目的是增大银行的服务差异,提高市场占有率,从而获得超额利润。为满足不同客户多方面、多层次的需求,银行必须重视服务质量以及服务范围。创新行为主要是在产品和技术方面的创新,创造发展适应不同客户群体的金融产品,提升技术水平,用方便快捷、简单的操作技术吸引顾客,以便进一步提高我国商业银行的市场占有率和利润率。 3.价格行为企业市场行为中最重要的部分就是定价行为,从2000年9月21日开始,经国务院批准,对中国外币管理体制进行改革,首先是放开外币贷款利率,由金融机构根据国际金融市场利率的变动情况以及资金成本、风险差异等因素,自行确定各种外币贷款利率及其结息方式。通过存贷款利率的市场化改革,进一步优化金融资源配置。我国银行业也逐渐开始利用价格策略占领市场,特别是银行业在债券市场、外币市场等的利率已逐步放开。我国银行业的价格之战已经打响。同时,银行业在服务费用方面如跨行存取款、开户以及其他的中间业务的服务方面实行价格战。其最根本的原因在于银行服务差异化程度较低,导致客户有很广阔的选择空间,是影响制定服务价格的重要原因。如此恶性的价格竞争策略,必将影响我国银行业市场运行的效率。4.并购行为银行并购是由两个或两个以上的银行形成一个新的企业单位的行为,包括银行合并和兼并。通常,在发生经济危机的时候,小银行更容易出现资金困难的问题,此时大银行会选择兼并小银行,同时政府为避免小银行倒闭带来社会总福利水平下降,也会鼓励大银行兼并小银行,从而使得大银行的市场占有率进一步提高。企业可以通过并购、重组来扩展业务范围、提高盈利能力,同时增强自身竞争实力以达到提高市场占有率、实现规模经济的目的。但是由于我国银行业特殊的政策法规,目前尚未建立有效的市场退出机制,政府主要通过行政手段处理濒临破产、经营低效的银行。改革开放以来,运用市场化手段实现银行并购的案例不断增加,这种现象首先发生在股份制商业银行中。如 1998年12月中国投资银行与国家开发银行138合并;1999年3月光大银行与原投资银行营业网点合并,它们是我国银行业真正按照商业原则进行转让、重组的并购行为。面对外资银行大举进入的冲击,通过并购增强经营实力将成为越来越多国内商业银行的必然选择。对国有商业银行而言,由于内部运作系统存在着一定的问题,未来主要的发展方向是内部的兼并和收购,总体而言,是按照效率原则进行成本-收益分析,通过对经营布局与人员规模的调整,内部机构重新组合,管理机构撤销与合并等方式来实现国有商业银行的内部兼并。对股份制商业银行而言,如果不通过并购扩充资本,是很难与强大的外资银行竞争的,对银行业总体运行效率的提高也不利。(三)市场绩效分析市场绩效是指在一定的市场结构中,由一定的市场行为所形成的市场价格、产量、成本、利润、产品质量以及技术进步等方面的最终经济成果,它反映了特定市场结构和市场行为下市场运行的效率。绩效指标通常包括利润率、勒纳指数、贝恩指数,其中利润率越高,市场就越偏离完全竞争的状态,即市场垄断势力越强。勒纳指数值在0与1之间,其数值越大,市场竞争程度越低,垄断程度越高。下面根据我国商业银行运行过程中具体指标,分析我国商业银行的市场运行效率。 1.我国商业银行经营效率分析 表3 我国商业银行经营效率指标 资产利润率(ROA)资本利润率 人均利润(万元/人)200920102011200920102011200920102011工商银行0.040.520.651.4413.5944.410.629.3213.88农业银行0.050.020.212.571.3112.350.410.222.42中国银行0.490.580.7911.2313.1316.512.7514.4118.93建设银行1.251.030.8525.2520.9620.6219.2614.1314.57四大行平均0.460.540.6310.1212.2523.478.269.5012.45数据来源:中国人民银行. 中国金融年鉴M.北京:中国统计出版社,2012:28.通过上述数据我们可以看出,一方面,自2009年开始到2011年我国商业银行的运行效率逐步提升,资产利润率、资本利润率以及人均利润均有了很大上升。另一方面,我国商业银行的运行效率仍处于一个较低的水平,这与我国银行业的垄断型的市场结构有很大关联。 2.我国商业银行不良贷款现状 表4 我国商业银行2012各季度不良贷款指标 单位:亿元、%时间2012年一季度二季度三季度四季度机构不良贷款余额不良贷款率不良贷款 余额不良贷款率不良贷款 余额不良贷款率不良贷款余额不良贷款率商业银行43820.94%45640.94%47880.95%49290.95%大型商业银行29941.04%30201.01%30701.00%30950.99%股份制商业银行*6080.63%6570.65%7430.70%7970.72%城市商业银行*3590.78%4030.82%4240.85%4190.81%农村商业银行3741.52%4261.57%4871.65%5641.76%外资银行480.49%580.58%630.62%540.52%数据来源:中国人民银行. 中国金融年鉴M.北京:中国统计出版社,2012:45.从上述数据我们可以发现至2012年我国银行业的不良贷款率最高达到1.76%,而相比较而言,外资银行的不良贷款率较低。3.X-低效率X-低效率对银行至关重要,大约占其成本15%-25%, 而其中由规模不经济性和范围不经济性所造成的成本为5%。我国银行业只重视服务范围,不重视服务质量,员工自然就缺乏不断提高自身服务质量的动力,最终导致银行X 低效率的产生。而且国有银行产出金融服务的单位成本与其他非国有银行相比偏高。即国有银行本身在金融产品的产出上并没有遵循成本最小化原则,垄断型的市场结构造成银行业普遍X 低效率。二、我国商业银行SCP范式存在的问题(一)进退出壁垒的存在阻碍银行业的发展 由于进入壁垒的存在,市场上新的银行很难进入,而市场中已存在的银行控制着金融产品的价格,企业为了获取最大利益,按照自身收益最大来决定产量,以便获取高额利润,这将使得金融产品的价格远远高于市场均衡时的价格,导致资源配置低效,整个社会福利水平下降;目前,外部新兴商业银行的发展对于国有银行带来较大竞争压力。新兴银行难以进入,我国的银行业就缺乏竞争活力和创新发展的动力,任何一个行业,如果缺乏创新,将慢慢走向衰退阶段,所以进退出壁垒的存在严重阻碍我国银行业的发展。(二)国有银行市场结构过于单一 目前我国商业银行主要经营的资产业务有:发放贷款(包括短、中、长期);票据贴现;政府债券的买卖;同业拆借;外汇买卖以及中国人民银行批准的其他资产业务。从以上法定的商业银行经营资产,可以看出我国商业银行的经营范围较小,资产结构单一,而单一的资产结构是市场绩效低下的主要原因之一。张 杰.中国金融制度的结构与变迁M.太原:山西经济出版社,2015:34.(三)分业经营对银行发展的约束 由于政策特制的限制,我国银行业与证券业、保险业长期实行分业管理体制,资本市场与货币市场被人为的隔断。银行业的经营业务仅限于以存贷款为主的经营范围,在分业管理体制的限制下,各个商业银行在拓展业务的时候总是大同小异,没有什么创新。另外金融理财产品的可替代性较强,在营销模式、价格定位等方面极易被模仿,恶性的价格竞争也时有发生,必然会导致绩效不高,另一方面,金融管制也会导致银行业创新动力不足。证券市场属于间接投资,在一定程度上代替了直接投资。非银行金融机构给商业银行带来的竞争压力要求我国商业银行在金融产品的种类、客户服务方面要加强创新意识,完善风险监管,提高银行业盈利能力。(四)银行业存在组织结构和产权制度不合理因素目前,我国商业银行在风险管理方面处于弱势,不具备独立承担资产风险的能力,在产权主体方面也不清晰,同时也没有自身独立的经济利益,以至出现银行在成本控制方面、市场需求方面关注不够,对于盈利能力不关心,像这样缺乏激励、约束的产权机制,必将会导致商业银行市场运行效率低下的结果。同时,我国商业银行的市场结构特征是垄断性的,在组织结构的设置方面也并不合理,这两方面的原因造成我国银行业总体的市场运行绩效下降。从组织结构上看,我国国有商业银行主要实行总分行制,一般至少有总行、省分行、地市分行、县支行、分理处、储蓄所五个层次。这种冗繁复杂的组织结构,在空间分布上过度分散,当前全球化形势越来越严峻,信息时代如果组织结构过于复杂,将会导致信息严重滞后,进而阻碍管理层及时、真实反映内部系统运作情况,当然对于制定有效的绩效考核战略决策也有很大影响。商业银行的发展策略应体现在相应时期的各个层面具体的工作任务和计划,并根据实施情况进行及时的调整,同时细化到从总行到各分支行等最基层的目标体系,使所有考核单元明确其在全行的责任和目标,在达成目标的同时要注重实现价值增值,没有盈利能力的企业只是一个空壳罢了,战略计划要与资金分配有效联系起来,根据既定目标,努力实现资金的配置,并达到增值目的。(五)注重服务范围,忽视服务质量我国商业银行的市场现状表现在存款市场和部分贷款市场已成为卖方市场,各个银行从本质上来讲就是金融百货公司,所以都以客户需求为出发点,围绕产品的功能进行不断创新,在营销渠道、营销方式等方面加强创新,努力为消费者提供更加便捷、更加周到的服务以便提高消费者的满意程度,从而提高市场占有率。从消费者的角度来看,从任何一家购买金融产品所得收益和总效用是大致相同的,而在购买的过程中,对于消费者来说,购买任何一家银行的产品所获得的利益和产品的效用大体上是相同的,而各银行只能在服务上给与消费者不一样的满意程度,既服务的过程中,消费者所获的效用才有差异。因此,我国银行业应该更加重视服务的质量,搞好优质的、高效的服务。现如今这个信息与科技相融合并且不断发展的社会,服务竞争正在逐渐的取代产品和价格方面的竞争,服务竞争已逐渐成为市场竞争的一大法宝。随着市场和信息科技的不断发展,服务竞争将取代产品和价格竞争,成为市场竞争的法宝,如果企业想要增强竞争力,获取竞争优势,就必须从人员招募、员工培训、惩罚制度等方面加大投入以增强企业在服务方面的优势,这方面对于银行也是一样的。但是银行业的服务具有不宜储藏性、无形性等特点,所以对于银行服务质量好坏的评价标准是在于在顾客最需要的时候提供最适宜的服务,这样的服务才是好的,顾客的满意程度才是最高的。三、我国商业银行SCP范式的改进对策(一)优化市场结构 从我国商业银行业目前的市场结构来看,银行业的开放度仍然不够。首先,应该从对注册资本等的限制方面来降低进退出壁垒,对国内外更加开放银行业,鼓励和支持民营资本和外资银行的进入,使银行业处于一个完全竞争的状态。其次,应该对银行业的产权制度进行改革,进一步完善公司经营治理结构,降低国有银行的股份。再次,鼓励和支持一些盈利能力较好,经营管理效率较高的中小型银行的发展,逐步削弱商业银行的垄断势力,打破国有商业银行现有的垄断格局,以达到规模经济的要求,同时使得银行业的市场运行效率进一步提高,另外,对于中小型银行的可持续发展也不利,因此,必须对我国银行业的市场结构进行优化,使其进一步适应市场发展,提高市场运行效率。一方面, 要对国有大银行进行机制改革和机构调整, 撤并一些不具规模经济的分支机构, 并对分支机构的层次要重新建立,通过政策主张的改变,逐步打破行政性垄断,使国有银行的行为更为市场化。另一方面, 让一些效益良好的中小银行在明确市场定位的基础上与大银行展开有效的市场竞争, 而另一些规模过小,不具规模经济特征的中小型银行要根据市场需要进行并购与重组,从而达到规模经济的要求。与此同时要放宽新的银行进入市场时在注册资本、政府政策等方面的限制与约束。支持和鼓励民营银行和外资银行的发展,让新兴银行参与到银行的竞争中,提升整个银行业的竞争活力。(二)鼓励商业银行在中间业务上的创新目前,我国商业银行业的主要收入来源仍然是传统的存贷款业务,单一的利息收入不仅影响我国银行业的盈利能力,同时也存在着较大经营风险,因此,政府应该鼓励和支持商业银行发展新的中间业务种类。另外,从国外银行业的发展来看,手续费的收入是相当可观的,因此,我国商业银行应该大力发展金融衍生业务、代理业务、私人银行业务以及财务咨询顾问等中间业务。代理业务是非利息收入的主要来源,包括资产管理委托业务、结算汇兑业务等等,增加非利息收入将成为银行业新的利润增长点。因此,中间业务上的创新是商业银行提高盈利能力,提高市场运行效率的有效手段,应该得到高度重视。(三)提高产品差异化程度 作为一种有效的竞争手段,银行可以从金融产品主体、服务、促销渠道这几方面努力,尤其是在服务上,在注重服务范围的同时,更加注重在服务质量上的创新,使客户满意度大幅提升。在现在这个信息与科技交融的国际化市场环境,任何行业,任何企业都应该将服务(包括产品销售服务、售后服务等)作为增强自身竞争优势的一大法宝,注重服务质量,提高消费者的总效用。(四)降低不良贷款率,实现银行业高效运行 银行业在实现市场运行高效这一目标的同时,还要关注为银行创造利润的资产的质量,如果资产质量下降,将会是银行发展的潜在的、巨大的威胁。不良贷款越多,银行的风险就越大,对于银行的稳定发展相当不利。因此,我国的商业银行应该加强风险管理,尤其应该加强对不良贷款的管理,在发放贷款之前要做好贷款人真实信息的调查与了解,包括贷款人的经济状况、家庭意见、信用情况等方面都要进行严格的考察。在发放贷款以后也要对贷款人进行监督,加强风险管理。对于不良贷款要实施按月监管、持续监管的制度。银行要加强已核销贷款的管理,规范不良资产的处置行为,实现不良资产的“双下降”,公开上市以后,监管部门、广大投资者和社会各界也应当高度关注银行资产质量。降低不良资产的比率不仅是实现商业银行效率提升的必要要求,也是金融监管的重心。(五)放开金融市场,完善金融监管为了给各银行一个公平、公开的竞争环境,国家要继续加强和完善对我国商业银行日常行为的规范与监管,完善相应的法律法规,尽早营造一个良好的竞争环境。中国商业银行效率的提升离不开外部环境的改善,货币政策、财政政策、国内经济环境是影响商业银行的主要宏观因素。为了提升商业银行效率,政府应当制定合理的宏观经济政策,改善国内经济环境。有效的金融监管能够维持金融业健康运行的秩序,最大限度地减少银行业的风险,保障存款人和投资者的利益,促进银行业和经济的健康发展,在一定水平上提高社会总福利,同时可以向金融市场传递违约风险信息。因此,本着监管主体独立、稳健运行与风险防范原则,建立完善有效的金融监管体系,建立银行经营状况与信用状况的信息披露制度, 建立银行经营评价体系及信用评估体系, 建立并完善有效的市场退出机制是很有必要的,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那年夏天事件记叙文(7篇)
- 篮球培训基础理论知识课件
- 数学几何图形变换知识点梳理与习题解析:七年级数学课程教案
- 管道空气知识培训心得
- 大数据分析及运用服务合同书
- 小学一年级美术学习指导计划
- 2025年高考英语作文表达技巧范文
- 业务合同审查与风险控制工具
- 家电代理商协议合同范本
- 管道收入课件
- 《电梯企业介绍》课件
- 《风景区概述》课件
- (完整版)书籍装帧设计
- 汉字形旁分类及其组字表
- NY-T 4251-2022 牧草全程机械化生产技术规范
- 代建项目安全生产管理办法20191226
- YS/T 690-2009天花吊顶用铝及铝合金板、带材
- GB/T 26463-2011羰基合成脂肪醇
- 静脉治疗护理质量评价标准
- 连铸坯质量控制与缺陷控制课件
- 沥青混合料低温弯曲试验2002363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