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阅读5页,还剩50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二单元 中华早期国家与社会变革 “夏有禹,商有汤。周文武,称三王 。夏传子,家天下。四百载,迁夏社。汤伐夏 ,国号商。六百载,至纣亡。周武王,始诛纣 。八百载,最长久。” 三字经 (公元前2070年夏朝建立 公元前221年秦朝统一) 夏、商、周时期,史称“上古三代”, 是中华早期国家产生和发展时期。 夏 商 周 (禹公元前2070年 公元前1600年桀) (汤公元前1600 年公元前1046年纣) 西周 东周 (周武王公元前1046年 公元前771年周幽王) 春秋 战国(周平王) 公元前770年公元前221年 学习任务: 阅读课文P10、P11和P13第二三段,写出夏、商、 周“三代”兴亡的时间和开国、亡国君主的名字 。 秦朝 一、早期国家与社会 1、夏朝的建立和文明 公元前2070年,禹建立起我国 历史上第一个王朝夏朝,标 志着我国早期国家的产生。 夏朝文明: (1)世袭制禹死后,启继位,世袭制代替了禅让制。 三字经中说“夏传子,家天下”,你是如何理的 ? 炎帝 黄帝 尧舜禹启 禅让制 世袭制 禅让制 世袭制 (民主选举父死子继) 天下为公家天下 (2)夏朝筑有城堡和大型宫殿,建立起国家政权机构 河南偃师二里 头夏朝宫殿遗 址复原图 发掘确认宫城平面略呈 长方形,面积约10.8万平方 米。宫殿区内已发掘的大型 建筑基址达9座。二里头遗 址宫城是迄今可确认的我国 最早的宫城遗迹。纵横交错 的中心区道路网、方正规矩 的宫城和排列有序的建筑基 址群,表明二里头遗址是一 处经缜密规划、布局严整的 大型都邑。开创了我国宫殿 建筑的先河。 2、商朝的建立和文明 夏朝国王桀残暴无度,激 起了平民和奴隶反抗。商 汤联合周边各部起兵,在 公元前1600年前后灭夏商。 商朝文明: (1)青铜铸造业发达 表现: 青铜器种类繁多,渗透到社会生活的各个领域, 使社会生产和生活质量大大提高。 司母戊大方鼎(最大) 四羊方尊(精品) 鼎在古代是权力和地位的象征 与鼎有关的成语: 一言九鼎、三足鼎立、问鼎中原 、鼎立相助、大名鼎鼎 (2)甲骨文 已经具备了文字结构的基本形 式,是一种比较成熟的文字。 特点: 意义: 我国有文字可考的历史,从商 朝开始的,为了解、研究商朝提 供了重要资料 甲骨文奠定了后来汉字象形、 表意的基本特征,推动了中国文 字的发展和文明进步 甲骨文所见商朝武器和使用情况简表 甲骨文所见商朝刑罚简表 (3)建立起强大的军队,制定了严酷的刑法(夏商周) 目的:为了维持社会秩序和对外征战 3、周朝的建立和文明 商国王纣奢侈残暴,失去民心。 公元前1046年,周武王联合其他 小国,讨伐纣王,与商军展开牧 野之战,灭商建立西周,定都 镐(今陕西西安西南) 【 武王伐纣】 周朝文明: (1)建立起强大的军队,制定了严酷的刑法 (2)实行分封制 观察三图,说说三朝在疆域上 有什么不同? 由此可以推断,西周为什 么要实行分封制? 为了巩固统治 受封的对象: 自己的兄弟和少量的功臣等 诸侯的义务: 服从国王命令,缴纳贡品,守卫疆土, 管理地方事务,保卫周王室。 从周王手中获得土地、人口等。 诸侯的权利: 天子 (国家最高统治者) 西周的分封制西周的分封制 土地和人民 朝 贡 和 征 战 诸侯 亲属 功臣 前贵 族 分封制确立了周王的权威,开发了边 远地区,成为对周围民族具有较大影 响的国家。 分封制的作用: 荀子儒效:“周公兼制天下,立七十一国 ,姬姓独居五十三人。” 溥天之下,莫非王土。率土之滨,莫非王臣。 西周诗经 小雅 北山 实行分封制度后,全天下的土地和百姓都归周天子管辖。 周王这样大规模地分封土地,时间一久,会不会 有消极影响?若是有,会是什么影响?为什么? 由于分封制是建立在宗法制的基础上,随着人类的 不断繁衍,大宗与小宗之间,周王室与诸侯之间的 关系越来越疏远。特别是那些在比较边远的地区的 诸侯国还由于经济发展的不平衡,与周王室的关系 更加越来越疏远。长此以往,本来就因为生产力发 展水平而存在不同程度的分散性,独立性的诸侯国 离心倾向越来越大,越来越不满足于做一个小小的 诸侯国君。一些势力较强的诸侯国更不满足于自己 的现状,互相侵占土地,掠夺财富,甚至是吞并小 国,战乱由此而开始,500多年争霸战争由此而产 生,从此人民将陷入战争的水深火热之中,给人民 带来了无穷的灾难。 依据血缘关系的亲疏来确定土地、 财产和权位的分配与继承。 (3)实行宗法制 宗法制是周代分封制的基础,分 封制是宗法制的具体体现。 最大的特点: 天子 诸 侯 卿大夫 士 平 民 奴 隶 层层分封的结果形成了西周怎样的社会秩序? 形成了森严的等级。宗法制实质上是一种等级制 周朝时一个人的社会地位和权利 是怎么决定的? 这与强调平等和奋斗竞争的现 代社会有什么根本差异? 是由其与统治阶层血缘关系的远 近决定的。 西周强调社会等级,现代社会 人们的社会地位要取决于个人 的学识、能力和才干等;在现 代法治社会中,公民拥有平等 的基本权利。 (4)实行礼乐制度 目的: 为了更有效地调节社会矛盾,稳定社会秩序。 表现: 要求贵族在衣、食、住、行等方面都要符合自己的 身份,贵贱长幼之间要有明显的区别。 礼贵族生活的行为秩序 天子用鼎 诸侯用鼎 士大夫用鼎 据史料载:周王可 用九鼎,诸侯用七鼎, 卿大夫用五鼎,元士用 三鼎,彼此不可逾越。 贵族的“死”(避讳) 天子驾崩 诸侯薨hng 大夫卒 士不禄 平民去世 祀天神“奏黄钟、歌大吕 、舞大夏”;祭地示 “奏太簇、歌应钟、舞 咸池” 王公贵族各等级在家里 悬挂编钟是有严格规定的, 所谓“王公四面悬挂,诸侯 三面悬挂,卿大夫两面悬挂 ,士单面悬挂。” 曾侯乙编钟 乐是周宗法等级制度下礼乐制的重要组成部分 不同等级的贵族使用的礼器,其组合与规格各不相同。 材料二:“天子建国,诸侯立家,卿置侧室,大夫有贰宗 ,士有隶子弟。”(左传桓公二年)严嫡庶之辨,实行 嫡长子继承制。周天子以嫡长子继统,众庶子封为诸侯。诸侯 亦以嫡长子继位,众庶子封为大夫。 材料三:王公贵族各等层次在家里悬挂编钟是有严格规定 的,所谓“王宫悬(四面悬挂),诸侯轩悬(三面悬挂),卿 大夫判悬(两面悬挂),士特悬(单面悬挂)”。哪个布衣百 姓若是挂起四面(宫悬)编钟,会招致杀身之祸的。 材料一: “封建亲戚,以藩屏周。”(左传僖公二十 四年) “(周公)兼制天下,立七十一国,姬姓独居五十三人 。” (荀子儒效) 以下材料体现了西周的哪一制度?史料分析 西周的分封制、宗法制和礼乐制共同组成了 西周的礼乐文明。 朝代 建国 时间 开国 君主 亡国 君主 文化成就 在中华早期 文明史上的 地位 夏朝 约公元 前2070 年 禹桀 世袭制、 大型宫殿 国家初创 商朝 约公元 前1600 年 汤纣 青铜铸造业 、甲骨文、 强大的军队 和严酷的刑 罚 文字成熟、 青铜铸造业 繁荣 西周 公元 前1046 年 周武 王 周幽 王 分封制、 礼乐制度 制度 形成体系 测一测 1. _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个王朝,它的建立标志 着我国_的产生。禹死后,他的儿子启 继位,从此世袭制代替了_。最后一任 国王:_。 2.商朝:_业发达:青铜器种类多,且 渗透到社会生活的各个领域,使社会生产和生 活质量大大提高。_是目前世界上发现的 古代最大的青铜器。 商朝出现了刻在龟甲和兽骨上的文字,即 _。(特点:它已经具备了汉字结构的基本 形式,是一种比较成熟的文字;意义:我国有 可文字可考的历史,就是从_朝开始。) “春秋五霸”历史上有两种说法: (1)政治上: 周天子王室微弱,诸侯实力强大,互相争霸 二、诸侯争霸与社会变革春秋与战国时期 材料:“管仲相桓面公、霸诸侯,一匡天下,民 到于今受其赐。”(论语) 齐桓公首霸的原因 位置:齐国处于中原东面 ,沿海地区,物产丰富。 个人:心胸宽阔,任用 贤能 实力:任用管仲为相,改 革军制和内政,发展经济, 齐国很快富强起来。 谋略:打出“尊王攘夷”旗号,在诸侯国中树立了威信。 齐桓公称霸的标志: 葵丘会盟,正式承认了他的霸主地位。 1、促进了民族融合。在少数民族袭扰中原和中原霸主的 “攘夷”斗争中,出现了民族大迁徙、大交流,华夏族 与少数民族杂居共处,打破了各族间原来的地域界限。 2、加速了新旧制度的更替过程。各国为了战争的胜利, 不得不在政治、经济和军事上进行某些改革,从而加速 了新旧制度的更替,结果是加速了奴隶制的瓦解。 3、加快了统一的步伐。春秋初年的一百多个小国逐步归 并成几个大国,实现了区域性的局部统一,为全国统一 奠定了基础。 消极影响: 争霸战争的影响: (一分为二的观点) 积极影响: 给人民造成了深重灾难,民不聊生,生 灵涂炭! 二、诸侯争霸与社会变革春秋与战国时期 东周 春秋 战国 (公元前770年公元前476年) (公元前475年公元前221年) 春秋时期的特点: (1)经济上: 使用铁农具和牛耕技术。 诞生了新的阶级:新兴地主阶级 和农民阶级 牛耕示意图 春秋时期铁犁头 影响:大大促进了生产发展 ,也推动了社会其他方面的 变化。春秋晚期,使社会结 构由此发生了深刻变化。 春秋五霸 战国七雄 齐楚秦燕赵魏韩,东南西北到中间 赵魏韩三家分中间,齐楚秦燕在四周 请对比战国形势图,指出它们相当于今 天的哪些地区。 齐:今天的山东一带; 楚:长江流域一带; 秦:在西边关中地区; 燕:在华北、东北一带; 赵:在今河北一带; 魏:在河南一带; 韩:在今山西,河南一带。 春秋五霸:称霸诸侯,做诸侯之长 战国七雄:吞灭他国、统一天下 战国七雄与春秋五霸征战活动在目的上有何不同? 春秋晚期,由于铁农具和牛耕技术的推广,大 量荒地被开垦出来,一些人将新开垦出来的田 地变成私有财产,成为新兴的地主。到了战国 时期,他们为确立统治地位,维护自己的利益 。同时,一些诸侯国(目的):为了适应社 会发展和诸侯争霸的形势,打着“富国强兵”的 旗号,先后在各国掀起了变法运动。 规模更大,更加残酷,对社会经济发展破 坏性更大 想在统一的战争中处于不败之地必须具备哪些 条件? 强大的经济实力;各方面的人才;一支强大的军 队 战争的性质有什么变化?直接导致了 当时社会的什么状况? 改革 使秦国成为战国中后 期实力最强的国家 商鞅变法秦孝公秦 国家强盛乐毅改革燕昭王燕 成为较强大的国家邹忌改革齐威王齐 取得一定成效申不害改革韩昭侯韩 军力强大学习胡服骑射武灵王赵 国力一度强盛 吴起变法,加强中 央集权 楚悼王楚 成为战国前期最强 大的国家 李悝变法,发展经 济,改革军事 魏文侯魏 成 效措 施国 王国 家 影响 最大 “立木取信” 这个故事在今天有何意义呢 ? 令出必行,取信于民。这与我们当今社会提 倡的“诚信”完全一致,说明了自古以来诚信 的必要性和重要性。 商鞅变法(公元前356年,秦孝公时期) 历史作用 商 鞅 变 法 主要内容 承认土地私有, 允许自由买卖 奖励军功 奖励农耕 建立县制 废除了旧制度 发展了经济 增强了国力 经济上: 经济上: 军事上: 政治上: 影响:秦国从此强盛 起来,成为战国中后期 实力最强的国家,为秦 的统一奠定了基础。 编制户口 建立县制 奖励军功,按军功授爵 奖励农耕 土地私有,允许买卖 分封制 村落散居 爵位世袭 土地国有,不得买卖 变法后变法前 经济 军事 政治 打击了奴隶主贵族的世袭特权; 发展和壮大了地主阶级; 有利于提高军队的战斗力; 发展了农业,增加了国家收入 商鞅变法为什么能够成功? 秦孝公的支持、得民心、诚信、符合历 史潮流,商鞅具有献身精神和顽强毅力。 材料一:春秋时,管仲改革使齐国强大起来,并使齐桓公最先称 霸;战国时,商鞅变法使秦国迅速强大,并逐步吞并六国,完成 统一。 材料二:清朝末年,中国贫穷落后,饱受帝国主义国家的蹂躏, 其重要原因之一就是清朝统治者盲目自大,不思改革进取。 材料三:改革开放前,中国经济发展缓慢,观念滞后,改革开放 后,中国经济飞速发展,并取得举世瞩目的成就。 以上三则材料共同说明了什么道理? 改革的启示:一个国家,一个民族要想强大,必须进 行改革,故步自封,固守传统只能落后于人。只有顺应 历史发展的潮流,应时而变,才能不被历史淘汰。 性质:一次比较彻底的地主阶级政治改革。 一鸣惊人(楚庄王) 奇货可居(吕不韦) 千虑一得(宴婴) 有教无类(孔子) 卧薪尝胆(勾践) 三令五审(孙武) 负荆请罪(廉颇) 老马识途(管仲) 围魏救赵(孙膑) 退避三舍(晋文公) 纸上谈兵(赵括) 图穷匕现(荆轲) 三迁之教(孟子) 有关春秋战国时的成语: 2.简述商鞅变法的相关信息: 背景:为了适应社会发展和诸侯争霸的形势,秦国 打出富国强兵的旗号,掀起变法运动。 时间人物:公元前395年,秦孝公任用商鞅变法。 内容+影响:内容:1.允许土地自由买卖;2.奖励农 耕,生产粮食和布帛多的人可以免除徭役;3.奖励 军工,理由军工的人,按功劳大小授予不等的爵位 和田宅;4.建立县制,把原来的居民聚落合并为县 ,由国家直接任命官吏管理。 (影响:与其他各国相比,商鞅变法更加全面、彻底 ,是秦国从此强盛起来,成为战国后期实力最强的 国家) 性质:一次比较彻底的地主阶级政治改革。 商鞅变法成功的原因: 深得秦孝公的重用;符合历史潮流;改 革者态度坚决获取了人民的信任;献身精神和 顽强毅力 测一测 1.春秋时期:公元前_年公元前_年. 2.春秋五霸:_、宋襄公、_、秦穆公和_ 3.齐恒公称霸:公元前_世纪中期,举行_会盟,周天子派人 参加,承认他的霸主地位。 4.战国时期:公元前_前_年 战国七雄:_ 5.春秋时期,我国出现_农具,并已使用_耕,这 大大促进了生产发展,也推动了社会其它方面的变 化;春秋晚期,_和_形成,社会结 构发展了深刻的变化。 中国历史上的第一次思想大解放 (春秋战国时期) 概念呈现 “百家”指流派众多,主要指儒家、道家、墨 家、法家、兵家等等; “争鸣”指各家学派纷纷著书立说,广收门徒 ,争相发表自己的见解。 “百家争鸣”是指春秋战国时期不同学术流派 之间形成的相互诘难、批驳又彼此吸收融合的 现象。 百家争鸣 春秋战国时期,伴随着社会动荡,一些贵族降 为平民,文化教育也随之传播到民间,并逐步形 成了一个拥有学识的文士阶层。 1、百家争鸣出现的背景和原因 在这个社会的动荡和变革的时代,他们为了实现 自己的治国理想,四处游说、讲学,并针对社会问 题提出不同见解,从而带来了人们思想的解放。 春秋战国时期主要学派、代表人物及生活时代、主要主张或著作 学派代表人物时代主要主张或著作 儒家 道家 墨家 法家 兵家 孔子春秋晚期 “仁爱”、“克己复礼”“有 教无类”、“因材施教” 孟子 春秋、战国时期 “仁政”“民贵”“君轻” 老子、庄子 战国时期 一切事物有对立面且可 互相转化、“无为” 墨子 战国末期 “兼爱”“非攻” 韩非子 战国前期 “法治”、加强中央 集权和君主权力 孙子春秋晚期 孙膑 战国时期 “事备而后动”孙膑兵法 “知己知彼、百战不殆” 孙子兵法 a、爱人:关心和爱护他人; b、要“克己复礼”。即加强个人修养,使 (2)主张以“德” 教化人民,以“礼”治理国家。(礼治思想) (1)提出了“仁”的学说。 主张“有教无类”,不论贫富贵贱,人 人都有受教育的机会。主张因材施教,对不同的学生 给予不同的教育。注重启发式教育。强调温故知新、 不耻下问。重视道德教育,主张克已复礼。 课文反映了孔子的哪些重要思想?在今天对我们有什么借鉴作用。 、教育上: 、政治上: “仁”是儒家思想的核心 影响:孔子的学说成为中国古代社会的正统思想, 对后世的思想文化产生了巨大影响。 孔子弟子整理的论语一书记载了孔子的言论。 孟子主张: 1、 2、 3、 宣扬“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 移,威武不能屈”的道德准则 “民为贵”、“君为轻”的思想 实行 “仁政” 主要观点: 1、一切事物都有相互矛盾的两个对立面, 对立双方可以互相转化; ( 福兮祸之所伏,祸兮福之所倚 ) 2、崇尚“自然”,主张“无为”,反对统治 者侵扰百姓。 老子 ,姓李,名耳, 又称老聃,春秋末期人, 道家学派的创始人。 辩证的思想 老子也称为道德经体现了老子的思想 老子认为最理想的社会 ,是百姓满足於原始简朴 的生活,不奢求物质的享 受。 “ “无为而治无为而治” ”,小国寡民,小国寡民 庄 子 战国时期,庄子 继承和发展了老子的 道家思想,著有庄 子一书,后人称他 为庄子,把他和老子 合称为老庄。 主张重视人的天性,顺其自然。 庄子说,放开四足自由奔跑是牛马的天性,给牛穿上鼻 环,给马套上笼头,这是违背自然的行为。 墨子 墨子的思想主张 “兼爱”、“非攻”,“尚贤 韩非子 法家思想集大成者法家思想集大成者 主张:主张“法治” 主张加强中央集权和君主权力,用 严酷的刑罚镇压人们的反抗,以维护 国家统治。 法家思想最能反映社会发展趋势 联系当时的社会形势,想一想,为什么法家在秦国 会受到重视? 战国时代各国纷纷变法图强,打击旧贵族,强化国 君专制权力;同时,为了应付战争,统治者向百姓征收沉 重的赋税,兵役徭役,阶级矛盾激化。 法家主张严刑峻法,中央集权的思想适应当时社会 形势需要,自然受到青睐, 对秦朝的作用: 使秦朝建立起了一套中央集权的君主专制制度 孙子的思想主张提出“知彼知己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森林防火救护知识培训课件
- 梯子使用培训课件
- 2025年音乐辅导员招聘考试高频考题分析与解答技巧
- 2025年艺术品经纪人职业能力考试模拟题及答案
- 2025年食品安全监管食品兑奖流程中财务审核笔试题目
- 2025年AI领域职位人工智能公司招聘笔试模拟题及答案
- 2025年注册验船师资格考试(C级船舶检验专业能力)复习题及答案一
- 2025年无人机行业入门指南初级装调检修工程师面试要点与模拟题
- 2025年注册验船师资格考试(B级船舶检验专业基础安全)全真冲刺试题及答案一
- 2025年监理工程师《案例分析(交通工程)》考试真题及答案(完整版)
- 2025年安徽省中考历史试卷真题(含答案)
- 初中教师教学基本功培训内容课件
- 《无线网规网优概述》课件
- 事业单位工作人员转正定级审批表
- 《中央企业合规管理办法》解读与启示
- 王洪图黄帝内经80课时讲稿
- 2023年山西日报社招聘笔试模拟试题及答案解析
- 国土空间生态修复规划与全域土地综合整治的衔接
- 糖皮质激素性骨质疏松症及其治疗
- 2022年省直辖行政单位政务中心综合窗口人员招聘笔试试题及答案解析
- YY/T 0127.11-2014口腔医疗器械生物学评价第11部分:盖髓试验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