放射科入科教育.ppt_第1页
放射科入科教育.ppt_第2页
放射科入科教育.ppt_第3页
放射科入科教育.ppt_第4页
放射科入科教育.ppt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5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放射科放射科 入科教育入科教育 u科室概况 u科室相关的管理和要求 医德医风教育 人文关怀 放射防护 医师、技师职责 劳动纪律 u教学要求及考核 放射科简介 科室概况 科室概况-人员 全科现有专业技术人员47人,医师24人,其中正高职称3人、副高 职称2人、中级职称7人;医技人员14人,其中副高职称2人、中 级职称2人,护士9名,其中副高职称2人、中级职称3人,全科有 硕士研究生3名。 放射科带教老师情况 医师队伍一览表 姓 名性别年龄学历学位职称从事本专业年限 曾平女49本科学士主任医师14 段君华男52本科学士主任医师27 刘军女43硕士主任医师21 孙晓龙男38本科学士副主任医师13 王文静女34本科学士主治医师10 郑伟男34本科学士主治医师10 宋广存男33 本科学士 主治医师9 郭轶女31硕士研究生主治医师9 何成男29 本科学士 主治医生6 何昌银男29 本科学士 主治医师6 张德川男40工程硕士副主任技师17 舒楠男53大专副主任技师29 设备 目前放射科共有: DRX线摄影机 3台、CT 3台(GE16排、64排螺旋CT各1台、联影64 排螺旋CT1台)、MRI 2台(SIMENSE1.5T 1台、联影1.5T1台)、数 字胃肠机1台,移动 DR机2台,乳腺钼铑双靶摄片机1台, 平板大型 C臂血管造影机DSA 1台。 放射科设备 16层螺旋CT层螺旋CTLightSpeed 16美国 64排128层CTLightSpeed VCT美国 64排128层CTuCT760联影 核磁共振机1.5T Sanata德国 核磁共振机uMR560联影 全数字式心血管造影系统INNOVA4100美国 DR成像系统 岛津日本 悬吊式DRuDR770i联影 单板多功能DR成像系统DRX500国产 多功能遥控数字X线机DR-2000美国 移动式DRuDR360i联影 移动式XDRuDR370i联影 乳腺钼铑双靶摄片机Seno DMR stereotix美国 PACSAGFA 德国 教学场所(业务用房面积约3000m2) 多媒体教学 影像设备 影像设备 影像设备 相关法律法规教育及医德医风教育 1.不准将医疗卫生人员个人收入与药品和医学检查收入挂钩; 2.不准开单提成; 3.不准违规收费; 4.不准违规接受社会捐赠资助; 5.不准参与推销活动和违规发布医疗广告; 6.不准为商业目的统方; 7.不准违规私自采购使用医药产品; 8.不准收受回扣; 9.不准收受患者“红包”等。 一切以病人为中心,以临床为中心的服务原则。 人文关怀 对患者注意保护隐私,关心患者。 询问病史注意方式方法。 放射线的防护及相关规定 1对患者和受检者进行诊断、治疗时应当按照操作规程,照射时必须采取防护措施 ,严格控制受照剂量,对邻近照射野的敏感器官和组织应当进行屏蔽防护。 2对婴幼、儿童、青少年的体检,不应将胸透检查例入常规检查项目,对孕妇和幼 儿进行医疗照射时,应当事先告知对健康的影响。 3对育龄妇女的腹部及婴幼儿的X线检查,应掌握适应症,对孕妇,特别是受孕后8 -10周的,非特殊需要,不得进行下腹部X线检查。 4临床医生和放射科医师尽量以X射线拍片代替透视进行诊断。 5射科医师必须采取尽量适当措施减少受检者受照剂量。 6候诊者和陪检者(病人必须被扶持才能进行检查者的除外)不得在无屏蔽防护的 情况下在X线机房内停留。 磁共振检查前准备注意事项 磁共振检查实行预约制,对于非急诊病人按照当天病人预约表顺序进行登记和检 查 检查前对病人及家属进行磁共振安全性教育宣教 对病人及进入磁体间的家属、护工逐一进行检查前准备工作 进入磁体间之间再次对病人及进入磁体间的家属、护工进行安全性核实 主磁场 1、投射效应 2、对置入物的影响(移位、功能紊乱、局部体温升高及 金属伪影) 投射效应 1.铁磁性物质的投射效应一直是MRI检查时最重要的安全问题之一。因此 我们必须做好MRI检查前的准备工作。 2.铁磁性物质靠近1.5T的磁体所受的力相当于自身重量的50倍,而3.0T的则 相当于100倍。 工作中要求:去除病人随身携带的所有铁磁性物品,特别是一些 游离的铁磁性物品。 (推床、轮椅、呼吸机、心电监护仪、动态心电监测仪、药物泵 、金属支架、助听器、假牙、手机、手表、钥匙、磁卡、打火机 、硬币、小刀、发夹等) 游离的铁磁性物品 体内置入物 1、导致置入物的移位 因此对于弱磁性置入物(支架、螺旋圈、动脉导管未闭闭塞物)必须在置入术后68周 ,使其牢靠的嵌入周围组织中再进行MR检查。 对于部分强磁性置入物:人工眼球、人工耳蜗等禁止MRI检查。 2、局部温度上升产生热磁效应。 3、置入物功能紊乱(心脏永久起搏器、神经刺激器、主动脉球囊反搏等)。 4、金属伪影,影响图像质量。 安全性设备:无危害、有伪影 兼容性设备:无伤害、无伪影 磁共振检查前体位摆放注意事项 按照规范摆放体位,保护听力(耳塞、耳麦) 合理安置患者携带的治疗设备(氧气枕、静脉注射液体、胸腔闭式引流装置、尿袋 等) 按照检查需要安置呼吸、心电监测 固定检查部位防止检查中移动 放置、固定并连接线圈 准确定位并送入主磁体 (注意:切忌双手双脚相互交叉而形成电流回路造成灼伤。) (必要时家属陪同检查!) 减轻噪音影响 同时可以增加层厚,加大感兴趣区,增加重复时间和回波时间可以 减少噪声(但是扫描时间有所增加) 放射科诊断医生的责任 1、在科主任领导和主治医师指导下进行工作。 2、具有一定本专业理论和有关临床知识,掌握X线机的一般原理、性能、使用及投照技术。 3、负责X线诊断和放射治疗工作,按时完成诊断报告,遇有疑难问题,及时请示上级医师。 4、参加会诊和临床病例的讨论会。 5、担负一定的科研教学工作,做好进修、实习人员的培训。 6、加强与临床科室联系,不断提高诊断符合率。 7、负责本科医疗器材、物品的请领、保管、登记。 8、认真遵守各项规章制度,严防差错事故。 9、参加本科值班,保持室内清洁卫生。 放射科技术员的责任 1、在科主任领导和主管技师指导下进行工作。 2、负责投照工作,常规X线投照、C操作等工作,并帮助和指导技士、 技术员工作。 3、负责本科机器的安装、修配、检查、保养和管理,督促本科人员遵守 技术操作规程和安全规则。 4、开展技术革新和科学研究。指导进修、实习人员的技术操作,并担任 一定的教学工作。 科室管理制度及劳动纪律 遵照医院教务处规定严格请假制度,加强劳动纪律管理,每天上午、下 午上班后到科秘书处签到,如有事需到教学秘书处请假。 1、 首诊负责制度 2、 疑难病例讨论制度 3、 会诊制度 4、 查对制度 5、 值班、交接班制度 6、 报告制度 7、 审核制度 8、 随访制度 9、 医患沟通制度 放射科医疗核心制度 首诊负责制度 1、接诊医生为首诊医生,首诊医生应对所接病人的检查、诊断负责。 2、首诊医生应接诊病人时仔细查对病人的各项信息,作好登记,并根据检 查申请单进行相应的影像检查。 3、根据检查的影像资料,并认真查对病人的各项信息书写影像诊断报告。 4、急重症病人在检查过程中如发生意外,应积极实施抢救,并通知相关科 室。 5、对危急值、传染病病例应及时通知相关科室,并作好相应的登记。 学习计划和工作安排 科室为每位学员制订工作计划,大致安排如下: 3月制学习 :普放1个月,CT、MRI2个月; 6月制学习 :普放2个月,CT、MRI4个月; 一年制学习:普放4个月,CT、MRI8个月。 特殊学员按需求进行合理安排。具体安排见规培安排表。 教学要求 学习期间需参加科室的读片会、疑难病例讨论、业务学习和继教讲座, 并进行出科考核。 科内讲课:每周或半月一次(每周三下午),由高年住院医师或主治医 师主讲;规培生、实习生小讲座:每周1次,由主治医师主持,具体安 排见教学安排表。 工作 住培医生、实习医生应熟悉影像科的工作流程,了解或掌握常规摄片、扫描 程序,在学习期间应按规定完成相应工作量,在工作站书写各种诊断报告。 本专业住培生按要求在pacs系统上每日书写10份平片或CT报告,由带教老师 负责审签,后期要求完成骨骼三维2例/日,血管三维1例/日。 实习技术生:按规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