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安投资富通失败的原因及启示.ppt_第1页
平安投资富通失败的原因及启示.ppt_第2页
平安投资富通失败的原因及启示.ppt_第3页
平安投资富通失败的原因及启示.ppt_第4页
平安投资富通失败的原因及启示.ppt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0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原因分析 中国平安简介 l中国平安保险股份有限公司是中国第一家以保 险为核心的,融证券、信托、银行、资产管理 、 企业年金等多元金融业务为一体的紧密、高效 、多元的综合的金融服务集团。 回顾 平安投资富通大事记 事件后续! 中国平安海外投资遭受重创。根据中国平安的公告 ,此次计提减值损失将并不影响每股净资产水平,平 安集团的资本金和偿付能力仍是非常充足的。预计集 团偿付能力水平仍将保持在300%以上。集团计划对所 属寿险业务进行200亿增资以提高寿险业务的偿付能力 水平。根据中国平安的净资产总额810多亿人民币,即 使此次投资富通集团全部亏损,中国平安仍不会有生 存危机。 主 要 原 因 剖 析 l1. 领导层心态浮躁,急于对外扩张,缺乏海外 并购经验。 l2. 对风险的预测和可行性研究不够。 l3. 受国际严重金融危机的影响。 l4. 政治风险失控。 l5.收购信息获取的不对称或不真实 l6.收购目标的选择不适当或不实际 l7.收购决策的判断不正确或不合时 1. 领导层心态浮躁,急于对外扩张,缺乏 海外并购经验。 我国的金融企业大都有一股做大做强的冲动,表现 在行动上就是盲目投资,反映在口号上就是动辄世 界几百强或几十强。中国平安这样大的投资行动, 仅仅凭数月的所谓研究和评估就盲目动手,重大战 略行动形同儿戏,焉不失利?从深层原因上讲,这 也是中国平安领导层心态浮躁、急于对外扩张和缺 乏海外并购经验的结果 。殊不知,单单凭借主观愿 望实施外延式扩张,很难真正提升中国平安的国际 竞争力,中国平安也很难真正立于世界顶级企业之 林。 2. 对风险的预测和可行性研究不够。 决策依据可靠和内容真实是科学决策的前提和基础。尤其在当 今的信息时代,大量信息中难免鱼龙混杂,如果不认真地去伪存 真,就很容易被假象所迷惑。中国平安以 238.7亿元收购富通, 短短数月就深度缩水,这是盲目投资得到的惩罚。和中国平安一 样,我国金融企业投资决策失误造成巨额经济损失的例子并不鲜 见。中国平安投资富通失利 ,就是因为调查研究不够,没有真 正弄清投资对象的财务状况和经营情况。富通是国际知名的金融 机构,可在知名的背后 ,掩盖着因投资美国债券带来的巨大亏 空。据每日经济新闻报道,比利时晚报就曾发表过“富 通的弥天大谎”的文章,抨击富通弄虚作假,但这些并没有引起 中国平安的重视。凭虚假信息决策,岂能不上当。 3. 受国际严重金融危机的影响。 源于美国的金融危机自2008 年 全面爆发后,世界各国的经济状况 都受到了不同程度的影响,特别是 欧美一些国家的金融机构更是受到 了沉重的打击,有的甚至破产。中 国平安投资富通失利自然与此次严 重的金融危机有重大的关联,但是 这也由于中国平安在收购富通集团 之前对其资产结构缺乏透彻的了解 ,以致他国的金融危机被转嫁到了 自己身上。 4. 政治风险!失控! 富通集团卷入金融危机后,比利时、荷兰及卢森堡政府在 2008 年9 月 29 日宣布联合出资112 亿欧元持有富通集团下属富通银行在上述三地 49% 的股权。对于政府的这一注资挽救行为,中国平安等股东只看到了其积极 的一面,并未看到其隐藏的祸心,直到比利时政府、荷兰政府和法国巴黎 银行未经富通股东的表决,通过三次业务分拆,擅自出售了富通旗下的部 分业务,这时中国平安和广大中小股东才有所察觉。经过上述国家政府出 面进行一系列交易后,富通集团资产仅含国际保险业务、结构化信用资产 组合(公允价值104 亿欧元,比利时政府和法国巴黎银行分别占 24% 和 10% 股权)66% 的股权以及现金。从此,富通集团就由“银保双头鹰”解体 为一家国际保险公司,预测其盈利潜力将下降九成以上。从富通 2007 年 度年报和 2008 年的财务中报来看,富通的国际保险业务盈利仅占集团净 利润的6%左右,这意味着中国平安投资回报率可能大大低于预期。对政治 风险的防范意识不足,是中国平安投资富通失利的又一大主因。 5收购信息获取的不对称或不真实 尽管平安在收购之前进行了差不多一年的 考察,还聘请摩根大通作为独家财务投资顾问 进行评估,但获取的信息并不对称,正面的信 息多,负面的信息少,有些重要的信息甚至向 投资者隐瞒了。比如,富通集团本来有大量资 产涉及美国次级债务,包括12300万欧元的债 务抵押债券(CDO)和贷款抵押债券(CLO),但 富通却向所有人隐瞒了其垃圾债券的危害,直 到东窗事发,其40亿欧元的亏空才公诸于世。 6收购目标的选择不适当或不实际 平安集团向海外发展并没有错,但这次投资 收购富通的目标定得太高,想借富通投资这一 平台迅速成长为国际资产管理的集团公司,是 很不实际的目标。事实上,平安与富通之间并 不存在互补优势,富通集团本身的定位就混乱 ,它不会也更不可能成为平安的走向海外的平 台或者“垫脚石”。由于收购目标不切实际,失 败也是迟早的事。 7收购决策的判断不正确或不合时 平安之所以在2007年10月就动手收购富通,主要 因为看中了富通股票的“优质低价”。平安高层考察以 后。认为富通股价已经从40欧元降至19欧元左右,这 是一个已经没有泡沫的1.1倍净资产、5倍市盈率的优 质股,投资富通是绝对的“理性”选择,也是抄底收购 的最佳时机。事实上,当时正是富通危机形成的时候 ,因为2007年10月,富通银行决定联合其他两家银行 ,斥资710亿欧元收购荷兰银行,这样的巨额收购本 身就有很大的不确定性,但平安高层认为这是富通强 大的表现,前景一片光明,结果正是这次收购和全球 危机的爆发,导致了富通集团的四分五裂,平安收购“ 败局”的出现也就不可避免。 Qishi启示 l1. 管理层要端正心态,切忌盲目扩张。 l2. 走出去之前做好可行性研究,有 效防范风险。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