氧气-课件(上课用).ppt_第1页
氧气-课件(上课用).ppt_第2页
氧气-课件(上课用).ppt_第3页
氧气-课件(上课用).ppt_第4页
氧气-课件(上课用).ppt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45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氧气有这么多用途,那么你知道氧气有什么性质? 一般指颜色、状态、气味、密度、 是否溶于水、熔点、沸点等。 1 1、氧气的物理性质、氧气的物理性质 想想比比 氧气的密度=1.429g/L 空气的密度=1.293g/L 思考:生物为什么能生活在水中? 一、物理性质 1. 色、味、态: 2. 密度: 3.溶解性: 4.三态转化:101kPa下 通常情况下没有颜色、没有气味的气体 比空气密度略大 不易溶于水 气体 无色 液体 淡蓝色 固体 淡蓝色 -183 -218 氧 气 贮 存 在 天 蓝 色 钢 瓶 中 2 2、氧气的化学性质、氧气的化学性质 (1 1)氧气可使带火星的木条复燃。(即)氧气可使带火星的木条复燃。(即 氧气能支持燃烧氧气能支持燃烧 ,有助燃性) 这一实验可以用来检验氧这一实验可以用来检验氧 气的存在气的存在 :将带有火星 的木条伸入集气瓶内,如 木条复燃,则证明瓶内装 的是氧气 【运用】实验桌上的两瓶气体,一瓶是 空气,一瓶是氧气,如何区分它们? 操作过程: 用一根燃着木条分别插入两瓶气体中。 现象及结论: 木条燃烧正常的这一瓶是空气 木条燃烧更旺的这一瓶是氧气 。 二、化学性质 (1 1)硫与氧气反应)硫与氧气反应 (实验23) 观察硫燃烧的程序: 反应物质的色、态、味,反应条件和操作,反应生成的物 质的色、态、味及伴随出现的现象,特殊生成物质的检验 。 在空气中燃烧 在氧气中燃烧 硫在硫在空气空气中燃烧中燃烧 【现象现象】1 1、产生微弱的产生微弱的淡蓝色淡蓝色火焰火焰 2 2、放热 放热 3 3、生成有刺激性气味气体生成有刺激性气味气体 硫在硫在氧气氧气中燃烧中燃烧 【现象现象】 1 1、发出明亮的发出明亮的蓝蓝紫紫色火焰 色火焰 2 2、放热 放热 3 3、生成有刺激性气味气体生成有刺激性气味气体 硫硫 + + 氧气氧气 二氧化硫二氧化硫 S S O O2 2 SOSO 2 2 现 象: (1)比在空气中燃烧更旺,发出白光 (2)放出热量 (3)生成一种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的无色气体 文字表达式: 碳 + 氧气 点燃 二氧化碳 CO2CO2 2.与木炭的反应 说明燃烧的剧烈程度跟氧气的 含量有关,氧气含量越高,燃 烧越剧烈。 不同。因为氧气的含量不同。 讨论: (1)碳在空气中与在氧气中燃 烧现象是否相同?为什么? (2)木炭和硫分别在空气里燃烧和 在氧气里燃烧的现象不同,这说 明什么? 现 象: 文字表达式: 3.与铁反应(实验 ) (1)在空气中只能发红 在氧气中剧烈燃烧,火星四射 (2)放出大量的热 (3)生成一种黑色固体 铁 + 氧气四氧化三铁 点燃 Fe O2 Fe3O4 (1 1)做这个实验时,为了实验成功,铁丝)做这个实验时,为了实验成功,铁丝 上为什么系一根火柴棒?还要将铁丝绕成上为什么系一根火柴棒?还要将铁丝绕成 螺旋状,为什么?螺旋状,为什么? 引燃铁丝。增大与氧气的接触面积聚热引燃铁丝。增大与氧气的接触面积聚热 使铁丝容易燃烧。使铁丝容易燃烧。 (2 2)实验前为什么在瓶底放一些水或)实验前为什么在瓶底放一些水或 铺一层细沙?铺一层细沙? 为了防止燃烧时溅落的熔融物炸裂瓶底。为了防止燃烧时溅落的熔融物炸裂瓶底。 【小结小结】 氧气氧气 性质性质 物理性质物理性质 化学性质化学性质 色、态、味、溶解色、态、味、溶解 性、密度性、密度 1 1、助燃性助燃性 2 2、氧化性氧化性 现象和结论现象和结论 总结总结:氧气是一种化学性质:氧气是一种化学性质比较活泼比较活泼的气体。它在氧化的气体。它在氧化 反应中提供氧,具有反应中提供氧,具有氧化性氧化性,是一种常用的,是一种常用的氧化剂氧化剂;可 以支持燃烧,可以跟很多物质发生反应。氧气含量越高 ,燃烧越剧烈。 讨论讨论 P35 P35 1 1、分析、分析, ,填写填写 实验实验 编号编号 反应前物质反应前物质 反应后生成反应后生成 的物质的物质 反应的文字表达式反应的文字表达式 实验实验 2-12-1 实验实验 2-32-3 实验实验 2-42-4 磷;氧气磷;氧气 五氧化二磷五氧化二磷 磷 磷+ +氧气氧气 点燃 点燃 五氧化二磷 五氧化二磷 P OP O2 2 P P2 2 OO 5 5 硫;氧气硫;氧气二氧化硫二氧化硫 硫硫+ +氧气氧气点燃 点燃二氧化硫 二氧化硫 S OS O 2 2 SO SO 2 2 铁;氧气铁;氧气 四氧化三铁四氧化三铁 铁铁+ +氧气氧气 点燃 点燃 四氧化三铁 四氧化三铁 FeFe O O 2 2 Fe Fe 3 3O O4 4 P2 7 找 规 律 1.铁+氧气 四氧化三铁 2.碳+氧气 二氧化碳 3.硫+氧气 二氧化硫 4.红磷+氧气 五氧化二磷 点燃 点燃 点燃 点燃 【思考思考】上述几个变化中,有什么共同的特征?上述几个变化中,有什么共同的特征? 1、 用线段连接下列物质燃烧时的现象: 木炭在氧气中燃烧 火星四射 硫在氧气中燃烧 发出淡蓝色火焰 细铁丝在氧气中燃烧 发出白光 硫在空气中燃烧 发出明亮的蓝紫色火焰 2、 写出上述反应的文字表达式,并在物质的名称下写化学式。 点燃 碳 + 氧气 二氧化碳 C O2 CO2 点燃 硫 + 氧气 二氧化硫 S O2 SO2 点燃 铁 + 氧气 四氧化三铁 Fe O2 Fe3O4 3、氧气是我们身边常见的物质,以下有关氧 气的叙述错误的是 ( ) A.通常状况下,氧气是无色无味的气体 B.氧气可以燃烧,燃烧时放出大量的热 C.化学性质比较活泼,能跟许多物质发生化 学反应 D.某些物质在空气中不能燃烧,但在氧气中 能燃烧 B 4、现有A、B、C、D四种物质。A是无色无味 的气体;B在A中燃烧发出明亮的蓝紫色火焰, 同时生成一种无色无味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C ;D是一种无色的气体,把D通入澄清石灰水中 ,石灰水变浑浊。试判断A、B、C、D各是什 么物质,将答案填在空格内。 A B C D 。 氧气硫二氧化硫 二氧化碳 超越极限,创造奇迹! 苏北医院高压氧舱 决定 反映 在通常情况下,氧气的色、态、味? 找出氧气和空气的密度值,你从中得到什么结论? 鱼儿在水中能自由生活,为什么? 市场上卖鱼,为什么过一段时间要 向池里舀一些水或通一会空气? 一 氧气的物理性质 标准状态下的气体密度表 气体名称 空气氢气氧气氮气氯气氨气 N(kg/Nm3)1.2930.089881.4291.2513.2140.771 气体名称氩气乙炔甲烷乙烷丙烷丁烷 N(kg/Nm3)1.7851.1720.71671.3572.0052.703 气体名称乙烯丙烯天然气煤气一氧化碳二氧化碳 N(kg/Nm3)1.2641.9140.8280.8021.2501.927 注:标准状态为温度0,压力0.1013MPa。 一 氧气的物理性质 颜色 气味 状态密度水溶性 物理性质 无无气 稍大 于空气 不易溶 通常情况 改变条件:改变条件: (-183(-183) (-218) (-218) ) 氧 氧气气 液液氧氧 固固态氧态氧 (无色)(无色) (淡蓝色) (淡蓝色) (淡蓝色)(淡蓝色) 蓝色钢蓝色钢 瓶瓶 二二、氧气的检验氧气的检验 (实验)(实验) 氧气可使带火星的木条复燃。(即氧气能氧气可使带火星的木条复燃。(即氧气能 支持燃烧支持燃烧 ,有助燃性) 这一实验可以用来检验氧气的存在这一实验可以用来检验氧气的存在 : 将带有火星的木条伸入集气瓶内,如 木条复燃,则证明瓶内装的是氧气 1、如何检验一瓶无色气体是氧气? 2、如何鉴别三瓶无色气体:空气、氧气、 氮气? 三 氧气的化学性质 用镊子夹持木炭,用酒精灯点燃,由上 而下缓慢伸入集满氧气的集气瓶中,倒 入少量澄清石灰水。 防止氧气因受 热膨胀而逸出 木炭燃烧实验步骤 实验探究一:木炭和蜡烛在氧气燃烧 将蜡烛固定在燃烧匙内,在空气中用火 柴点燃,缓慢伸入集满氧气的集气瓶中 ,观察现象,倒入少量澄清石灰水。 蜡烛燃烧实验步骤 ()碳与氧气反应()碳与氧气反应 碳在氧气中燃烧碳在氧气中燃烧 【现象现象】 1 1、白光白光 2 2、放热 放热 3 3、生成气体生成气体 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 碳碳 + + 氧气氧气 二氧化碳二氧化碳 点燃点燃 C CO O2 2 COCO 2 2 石蜡+ 氧气 点燃 二氧化碳 + 水 (1)硫在空气中与在氧气中燃烧现象有什么不 同? (2)在做这个实验时,为什么集气瓶底部要放 少量水? ()硫与氧气反应()硫与氧气反应 (实验 ) 【现象现象】 1 1、产生微弱的产生微弱的淡蓝淡蓝色火焰 色火焰 2 2、 放热 放热 3 3、生成有刺激性气味气体生成有刺激性气味气体 ()硫与氧气反应()硫与氧气反应 (实验 ) 硫在空气中燃烧硫在空气中燃烧 硫在氧气中燃烧硫在氧气中燃烧 【现象现象】 1 1、发出明亮的发出明亮的蓝蓝紫紫色火焰 色火焰 2 2、 放热 放热 3 3、生成有刺激性气味气体生成有刺激性气味气体 硫硫 + + 氧气氧气 二氧化硫二氧化硫 点燃点燃 S SO O2 2 SOSO 2 2 (1)铁丝在空气中能燃烧吗?如果给它提供 足够的氧气,能燃烧吗?怎么样才能让它 燃烧起来 (2)将铁丝绕成螺旋状并系一根火柴会怎样 ?集气瓶底放少量的水和细纱起什么作用 ? (3 3)铁与氧气反应)铁与氧气反应 (实验 ) FeFe O O2 2 FeFe 3 3O O4 4 【思考思考】实验前为什么在瓶底放一些水或实验前为什么在瓶底放一些水或 铺一层细沙?铺一层细沙? 铁铁 + + 氧气氧气 四氧化三铁四氧化三铁 点燃点燃 (3 3)铁与氧气反应)铁与氧气反应 (实验 ) 【实验现象实验现象】 1 1、剧烈燃烧,火星四射剧烈燃烧,火星四射 2 2 、放出大量热 放出大量热 3 3、生成黑色固体生成黑色固体 为了防止燃烧时溅落的熔融物炸裂瓶底为了防止燃烧时溅落的熔融物炸裂瓶底 【讨论讨论】 物质在物质在空气空气中燃烧与在中燃烧与在氧气氧气中中 燃烧现象一样么?这说明了什么?燃烧现象一样么?这说明了什么? 物质在空气中燃烧主要是物质在空气中燃烧主要是 与空气中的与空气中的氧气氧气反应,反应的反应,反应的 剧烈程度取决于剧烈程度取决于氧气的含量氧气的含量, 氧气含量越高,燃烧越剧烈。氧气含量越高,燃烧越剧烈。 实验实验 编号编号 反应前反应前 的物质的物质 反应后生反应后生 成的物质成的物质 反应的文字表达式反应的文字表达式 实实实实 验验验验2 2 1 1 实实实实 验验验验2 2 3 3 实实实实 验验验验2 2 4 4 磷磷+ +氧气氧气 五氧化二磷 五氧化二磷 点燃点燃 硫硫+ +氧气氧气 二氧化硫 二氧化硫 点燃点燃 铁铁+ +氧气氧气 四氧化三铁 四氧化三铁 点燃点燃 【思考思考】上述几个变化中,有什么共同的特征?上述几个变化中,有什么共同的特征? 红磷、红磷、 氧气氧气 硫、硫、 氧气氧气 铁、铁、 氧气氧气 五氧化五氧化 二磷二磷 二氧化硫二氧化硫 四氧化三四氧化三 铁铁 化合反应与氧化反应化合反应与氧化反应 化合反应:化合反应:由两种或两种以上的物由两种或两种以上的物 质生成一种物质的反应。质生成一种物质的反应。 FeFe O O2 2 FeFe 3 3O O4 4 铁铁 + + 氧气氧气 四氧化三铁四氧化三铁 点燃点燃 氧化反应:物质跟氧化反应:物质跟氧氧发生的反应发生的反应。 判断下列反应是否为化合反应判断下列反应是否为化合反应、还是氧化反应 硫硫 + + 氧气氧气 二氧化硫二氧化硫 点燃点燃 锌锌 + + 盐酸盐酸 氯化锌氢气氯化锌氢气 石蜡石蜡 + + 氧气氧气 二氧化碳水二氧化碳水 点燃点燃 镁镁 + + 氧气氧气 氧化镁氧化镁 点燃点燃 讨论:在什么情况下,一个反应既是化合反应讨论:在什么情况下,一个反应既是化合反应 又是氧化反应?又是氧化反应? 氧气的化学性质氧气的化学性质 氧气是一种化学性质氧气是一种化学性质比比 较活泼较活泼的气体,具有的气体,具有氧氧 化性化性,可以支持燃烧,可以支持燃烧( (助助 燃性)燃性),可以跟很多物,可以跟很多物 质发生反应。氧气含量质发生反应。氧气含量 越高,燃烧越剧烈。越高,燃烧越剧烈。 【小结小结】 按照剧烈程度不同,氧 按照剧烈程度不同,氧 化反应可分为:化反应可分为: 燃烧:发光,放热燃烧:发光,放热 缓慢氧化:进行得很慢,不容缓慢氧化:进行得很慢,不容 易被察觉的氧化叫 易被察觉的氧化叫 缓慢氧化。 缓慢氧化。 爆炸:比燃烧剧烈爆炸:比燃烧剧烈 原理:铁粉和空气中氧气缓慢 反应,持续放热。 食物腐烂产生的 黄曲霉素是一种致癌 物质 森林火灾产生的原因 之一:由于阳光的辐射强 烈,植物枯败或泥炭层发 生高热自燃 09年1月 阿里山 森林大火 物质具有两面性 氧气有利有弊 1、下列关于氧气性质的描述,错误的是( ) A.在通常情况下,氧气是一种无色无味的气体 B.氧气在低温、高压时能变为液体或固体 C.氧气极易溶于水 D.氧气是一种化学性质比较活泼的气体 2、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木炭燃烧后生成黑色固体 B.铁丝伸入盛有氧气的集气瓶中剧烈燃烧 C.红磷在空气中不能燃烧 D.硫燃烧后生成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 3、物质的下列性质中,属于化学性质的是( ) A.颜色、状态 B.密度、硬度 C.氧化性、可燃性 D.熔点、沸点 4、物质在空气中燃烧一定发生的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