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水浒传〉的局限性(花家新).doc_第1页
浅谈〈水浒传〉的局限性(花家新).doc_第2页
浅谈〈水浒传〉的局限性(花家新).doc_第3页
浅谈〈水浒传〉的局限性(花家新).doc_第4页
浅谈〈水浒传〉的局限性(花家新).doc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浅谈水浒传的局限性花家新指导教师袁家岚 【摘要】水浒传作为中国四大古典文学名著之一,在中国的古代文学史上、在人们的心中,都有着很高的地位。然而再好的作品也会有其自身缺陷,水浒传也不例外。本文从内容和思想上对水浒传局限性进行了系统的分析,目的是全面地再认识这部民族瑰宝。【关键词】内容;思想;局限性;水浒传水浒传在中国的古代文学史上、在人们的心中,都有着很高的地位。它的地位绝对是不可动摇的。然而再好的作品也会有其自身缺陷,水浒传也不例外。然而现阶段对水浒的研究大多还只限于其积极的方面,对它的局限性却很少有系统全面的分析,这让人们对水浒的认识只停留在一个平面的层面。只有认真仔细地研读,实事求是地分析,才能更深入更好地理解它,发现这部民族瑰宝的真正价值所在。一、内容上的局限水浒传的内容丰富博大,涵盖面甚广。不过仔细品读就能发现,一方面它的内容很博大,但另一方面也存在着一定的局限。概括起来就是太多的神话妖术内容不合理以及逻辑上不合真实。(一)太多的神话妖术内容不合情理神话在中国的文化长河中成长发育,是古老的中华文明不可缺少的篇章,从口头的传说到书面的记载,种种方式,可以说神话是“民族精神的最集中最本色的闪光,是民族最悠久古老,最顽强的生命之根,也是民族文化的本质特征的所在。”潘世东,邱紫东、文学哲学视野下中、希神话之比较J、湖北民族学院学报、第 19 卷第 2 期正如尼采在悲剧的诞生中所说“没有神话,一切文化都会丧失其健康的天然创造力”尼采、悲剧的诞生M、周国平译、北京:三联书店、1987 年、第 100 页中国古典小说门类众多、各具特色,而其中的神怪小说以其独特的取材和表现形式充分显示了中国古典小说的丰富的内涵与奇丽的风光。尤其是在明清,随着小说发展到登峰造极的阶段,神怪小说也发展至顶峰,这个时期不仅出现了聊斋志异和阅微草堂笔记这样的短篇神怪小说,也出现了一些的长篇神怪小说,如西游记、封神演义、济公传和镜花缘等。神怪小说,又称神魔小说,本质上是娱乐性文化的产物,是古代文化“志怪”传统在明清小说领域的再现。鲁迅在中国小说史略中将神怪小说与谴责小说并提为明中叶后小说的两大主潮之一。神怪小说的一个最基本的特征就是志怪,伴随在这些神、仙、魔、怪身上的则是法术、仙术、妖术、道术。这就导致了神怪小说的一个大致相同的取向:斗法场景较为相似。在这些神怪小说中,封神演义的斗法场面算是稍微不同的,比如口中念念有词,天上砖瓦就会掉下来这些描写,增加了一层虚幻。神怪小说一直在发展着,在明清逐渐成为了小说的两大主潮之一。在中国的古典文学作品中,随处可以看见关于神话的描写,甚至在现代的作品里也是俯拾即是,这和人类古老的文化传统有着直接的关系,特别是古代的中国可以说是神话王国。因此,中国的很多古典著作都有关于神话妖术的描写,就拿与水浒传处于同一地位的文学巨著来说,红楼梦中有,比如神瑛绛珠的因果报应;三国演义中也存在,如诸葛亮借东风,关公显圣等。在明清时代以志神志怪为主的神怪小说中更是明显,比如封神演义,聊斋。如果是看这些神怪小说,首先想到的就是它的神幻描写,看的就是仙家法术,魔家妖术,因为它们是神怪小说。但是水浒传作为一部英雄演义小说,却对仙妖法术非常钟爱,到处是神化妖术的描写就有些弄巧成拙了。因为它是作为英雄演义小说存在的,当中大量的神话妖术描写与其类别并不相称。其实水浒传里有一些神话描写非常好,比如开篇那个神话,洪太尉误走妖魔,使得一百零八星怪降落尘寰,引出了后边的故事,将故事的发生托之于神,这确实是个很不错的创意,能给人耳目一新的感觉;又比如武大郎的阴魂显圣也与中国传统神话的精神契合。但是水浒传有很多像封神演义里的那种神话妖术场面以及非常虚幻且不着边际的神话描写,在其它非神怪小说的名著里,这样的写法并不多见,这便有待商榷。现选三处颇具代表性的描写来谈谈。一是第四十二回“还道村受三卷天书,宋公明遇九天玄女”,这是“仙”。宋江为躲避赵能、赵得的追捕而误入还道村,躲进了九天玄女庙,首先是在破庙里遇神灵相助,几番必死之时恰有阴风四起,飞砂走石,使得赵能、赵得怕神灵恼怒而不敢再入庙搜查,后来宋江梦见九天玄女称他为星主,邀请他赴宴,喝酒吃枣,梦醒后竟有梦中出现之事物酒香、枣核、天书,这实在是滑稽,梦到九天玄女就罢了,但宋江醒来之后得到的梦中之物就有点太不真实了。再来看第五十三回“戴宗智取公孙胜,李逵斧劈罗真人”,这是“道”。在这一回中宋江为了破解高廉的妖法,派戴宗去请公孙胜,但是公孙胜服从了罗真人的师命,不敢前往,于是李逵半夜上山想要砍死罗真人,谁知真人在作者的笔下是法力无边的,早已知晓李逵的预谋,于是做了两个葫芦人,从而使李逵被骗,“阴谋”没有得逞。后来罗真人只是把袖一拂,便把李逵一阵风吹到蓟州公堂,下到大牢,这段原文写得很明白:“李逵抢将入去,提起斧头,便望罗真人的脑门上劈将下来,砍倒在云床上,流出白血来只见一个青衣童子,拦住李逵,喝道:“你杀了我本师,待走那里去!”李逵道:“你这个小贼道也吃我一斧!”手起斧落,把头早砍下台基边去了罗真人问道:“我自是出家人,不曾恼犯着你,你因何夜来越墙而过,入来把斧劈我?若是我没道德,已被杀了,又杀了我一个道童。”罗真人笑道:“虽然只是砍了我两个葫芦,其心不善,且叫你吃些磨难。” 把手一招喝声:“去!”一阵恶风,把李逵吹入云端里。只见两个力士,押着李逵不觉径到蓟州地界”施耐庵、水浒传M、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81 年,第 713 页三是一百二十回版第九十五回“乔道清术败宋兵,宋公明忠感后土”,这是“妖”,先来看原文的描写:“乔道清又把剑望北一指,口中念念有词喝声“疾!”须臾间天昏地暗,日色无光,飞砂走石,撼 地摇天。林冲等将正杀上前,只见前面 尽是黄沙黑土,那见一个敌军,宋军不战自乱,惊坐下马乱窜咆哮宋等忙乱奔走,未及半里之地,前边恁般奇怪,适才兵马来时,好好的平原旷野,却怎么弥弥漫漫一望都是白浪滔天,天涯无际,却似个东洋大海,就是肋生两翅,也飞不过,后面兵马赶来,眼见得都是个死。鲁智深,武松,刘唐齐声大叫:“难道束手就缚?”三个奋力回身,向北杀来。猛可地一声霹雳,半空中现出二十余尊金甲神人,把兵器乱打下来,早把鲁智深,武松,刘唐打翻,北军赶上,也被活捉去了宋江等已擎剑在手,都欲自刎,猛见一个人走上前来,止住众人道:“休要如此,众人勿忧,我位尊戊己,见汝等忠义,特来克那妖水,救汝等归寨。” 众将看 那人时,生得奇异:头长两块肉角,遍体青黑色,赤发 裸形,下体穿条黄巾,左手执一个铃铎那人就地 撮把土,望那前面海大般白浪滔天的水只一撒,转眼间就现出原来平地后来吴用也以手加额道:位尊戊己,土神也,兄长忠义,感动后土之神,土能克水。”施耐庵,罗贯中著、金圣叹,水卓吾点评、水浒传、中华书局、2009 年,第 750 页乔道清的妖法已经是很怪诞了,但宋江感得后土之神现身则更是不可思议。这种写法在百回本第五十四回“入云龙斗法破高廉,黑旋风探穴救柴进”和九十七回“睦州城箭射邓元觉,乌龙岭神助宋公明”里也颇具代表。水浒传中像以上这些神幻道术比比皆是,但毕竟,水浒传也不是西游记,乌鸡国里唐僧梦见白玉珪,醒来就出现白玉珪;水浒传不是封神演义,用剑一指叫声“疾”,便有石怪等飞下来,用如此多的神幻妖术语言未免欠妥。前面说三国演义和红楼梦都有关于神化法术的描写,可这两部书中并没有像水浒传那样用神话来解释神话,把妖术介入到真实生活中。他们写的都是在中国古代的代代相传中已经被广大人民群众所接受的神话,是最“真实的神话”,比如死人显圣,因果报应等。比较起来水浒传中神话妖术的描写就很像封神演义中的描写了,可它毕竟又不是那样一部神怪小说,一部不是神怪小说的小说,神幻描写就该适可而止,像水浒传中如此多的神话妖术,就显得稍微有些不合理了。(二)不合逻辑,背离真实水浒传不合逻辑的地方基本上来说还是很少的,但也存在那么几处。下面举三个例子,仅作为对水浒传局限性的一种参考,而不作为主要论据,因为这种不合逻辑的地方几乎每部作品都会有的。首先来看秦明,对秦明首次出场的描写,主要写的是他的性格,说他是性格急躁而声若雷霆,所以被称为霹雳火,后来书中也多次提到他性格里的这一特点。因此,在读者的印象中秦明就是火爆脾气,那么,与他的性格一比,他的入伙便显得有些不合逻辑。秦明本来事不愿入伙的,是宋江设计陷害,使得秦明全家老小丧命,秦明也被误会,上天无路,下地无门,没了办法才入的伙。但是,转念一想,一个火性子的人,他的全家老小被宋江等间接害死,他不打上清风寨倒就罢了,又怎么会入伙呢?即使是到了走投无路这一步,他第一想到应该是自尽,或者是找宋江拼命,但绝对不会是入伙。张清飞石打了梁山英雄,并未造成死亡事件,都有那么多人要去火拼,但秦明却的入伙却是很安稳,这样的状况实在是没有由来。一到说不过去的时候作者就以一句“合当天罡星聚首”,“合当地煞星碰头”来敷衍,这有时候就显得有些牵强附会了。接下来看看宋江被赵能、赵得追捕这一节,宋江被逼遁入还道村,躲进玄女庙,最后却还得到三卷天书。用常识来推理的话,当一个人在被人追杀的时候是不可能睡得着觉的。这就好比明知强盗拿着明晃晃的刀剑进了家,任何人都不可能毫不在意地呼呼大睡。宋江在作者的笔下太不同于常人了,他身处绝境而不乱倒也罢了,刀子在身边捅来捅去,他却还能安然入睡,难道是“人逢喜事精神爽,背时倒霉瞌睡多”吗?又或者是他跑累了?不过再怎么说正常人都只会彻夜难眠,而不是睡得那般熟,这是不符合现实的。最后来看看张清和董平的死。董平在宁海城下骂战被飞炮打伤手臂,于是一心要报仇,便在夜里私下把张清约出来,去找宁海军算账,下面请看百回本第九十五回“张顺魂捉方天定,宋江智取宁海军”里的这段描写:“过了一夜,臂膊料好,不教卢先锋知道,自和张清商议了,两个不骑马,先行上关来。关上走下厉天闰,张韬来交战。董平要捉厉天闰,步行使枪。厉天闰也长枪来迎,与董平斗了十合,董平心里只要厮杀,争奈左手使枪不应,只得退步。厉天闰赶下关来,张清便挺枪去刺厉天闰,厉天闰却闪在松背后,张清手中那条枪,却搠在松树上,急要拔时,搠牢了,拔不脱。被厉天闰还一枪来,股上正着,戳倒在地,董平见戳倒张清,急使枪去战时,不提防张韬在背后拦腰一刀,把董平剁做两段。”施耐庵、水浒传M、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97 年,1224 页看了这一段文字后,有几处让人觉得不对劲的地方。其一、董平的性格在作者的笔下一直是温和稳重,他怎么可能和秦明一样,去逞一时之气要报仇,甚至不惜连累张清、不怕违了卢俊义的军令,悄悄出营交战,这与他的性格不符;其二、董平是五虎中军的马军头领,惯于马上作战,他又不是步军头领李逵,出战时为何要舍马步行?有人或许会说是他怕卢俊义知道。但在偌大的一个大军营里,要牵两匹马出去而不让卢俊义知道也不难做到。也有人觉得是因为原文所说“董平要活捉厉天闰,故步行用枪”,这便更说不通了,因为不是只有步行才能抓人。林冲走马飞擒扈三娘,扈三娘马上生擒郝思文就足以证明在马上也是可以抓人的。骑在马上比在地上强,并且马快,败时容易逃,一个中军大将,不可能不知道这些行军打仗的道理;其三、张清的绝技是飞石,曾经一连打伤梁山十五员头领,这些头领中都不是吃素的,如关胜、董平、秦明、徐宁、呼延灼、刘唐、索超、雷横、朱仝等,无论哪一个都是名副其实的精英级人物。张清在以上这些人都知道他有飞石绝技的情况下,也能在非常短的时间内把这些人都胜过,怎么到这个关头反倒舞起枪来?不利用自己的优势,这就太不合逻辑了。只能说是作者想要让笔下哪个人死,那不管怎样他都死定了;其四、这一点是最让人费解的,董平、张清夜里来战,厉天闰看见只有两人,而且在松林之中,肯定会防对方有诈,怎么会轻易便自行下关来与他们交战。行军打仗的时候,只要稍有作战常识,就肯定会防着对方使诈而不轻易下关。二、思想上的局限思想是一部作品的灵魂,是作品核心价值的指向,直接影响读者对作品的认知度,甚至影响着作品成就的高低。水浒传虽为名著,却掩饰不了它思想上存在的局限,无论这种局限是体现在作品中体现的思想文化中,还是体现在作者大脑中的思想意识中,都会影响整部作品。水浒传在思想上的局限性与作者所处的时代有着密切的联系,作品中扭曲的忠君忠义思想和歧视女性的男权思想都是封建思想的缩影。下面就主要从这两个方面来进行简单的分析。(一)男权思想主导下对女性的严重歧视在中国好长的一个历史时期,女性受到了极其不公正的待遇,男尊女卑是古时中国的一个重要观念,在这个观念的影响下,歧视女性人物在文学领域确实有体现。但是水浒传作为一部出色的长篇小说,它针砭的就是封建制度这种不合理的制度,却在其整部作品中体现出男权思想主导下的对女性的严重歧视。水浒传上的女性人物本来很少,而在这些本来就不多的妇女当中,基本上找不到一个可以正面歌颂的女性形象。首先来看梁山泊上为数不多的三位女头领,孙二娘的绰号是母夜叉,顾大嫂的绰号是母大虫,在作者的描写中,她们是两个相貌奇丑,性格粗犷,心狠手辣的女魔头,甚至绰号都那么难听。再来看看扈三娘,恰恰相反,书中也写到她是“天然美貌海棠花”施耐庵、水浒传M、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81 年,第 675 页,是“玉雪肌肤,芙蓉模样,有天然标格”施耐庵、水浒传M、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81 年,第 883 页),好色之徒王矮虎一见其美貌便“奋不顾身”要去抢来做夫人可见她长得漂亮;再说武艺,呼延灼攻打梁山泊时她能和秦明,花荣,林冲,孙立四位名将并列打前五阵,战关胜是首批出战的主将之一,生擒郝思文、彭玘,单捉王英,祝家庄屡败宋江,很长一段时间内打得宋江军落花流水,她是很重要的一名武将,可见她的武艺之高。然而,就是这样一个艺貌俱佳的女子,她的一生及最后结局甚至比孙二娘,顾大嫂还不如。她先是被宋江用暗含的影响力和号召力威逼委身下嫁给了无才无貌无本事还好色不讲义气的王英,毁了其自主选择人生幸福的可能性;接着她被用来当探事头领,基本上就是大材小用,埋没了她一身武艺。最后与大多数将领英勇战死不同的是,她为救王英,中了郑魔君妖术,被砖块砸死,可叹这样一个优秀的女子就得到了这样的结局!接下来看看另外一些女性形象,潘金莲是通奸杀夫的贱人;潘巧云是勾搭成奸的淫妇;卢妻氏是私通管家的骚货;阎婆惜是见利忘义的小人;王婆是撺掇怂恿的能手她们没有一个是好人。特别是对潘金莲和潘巧云的描写,一个不顾伦理想叔嫂乱伦,另一个更可气,不顾世俗去私通和尚,作者大概只是抱着女性该“从一而终”的思想,便“直面强烈批判女性的淫,曲笔褒扬男人的欲,”李英然,孙文莲、水浒传:两性描写中的生态意蕴J.、石家庄学院学报(2008 年第 10 卷第 4 期)、第 1 页。对于潘金莲和潘巧云的结局,作者以血腥残忍近乎疯狂的方式,用赞美的笔触安排了她们的死。更值得一提的是张顺去请安道全给宋江治病,然而,安道全沉溺于女色,不愿前往替宋江治病,张顺便把无辜的女妾杀死。女妾并没有什么罪,却惨遭毒手,这个过程作者写得轻松淡定,丝毫没有流露出惋惜的情绪。在水浒里我们不能说女性就是鱼肉,男人就是刀俎,这样的说法有很多人是不接受的。但如果书中能找出哪怕是一个受赞颂能得到好结果的女性也还能让人接受,然而事实是一个也没有。作者评价最高的应该是林冲的妻子,虽然用来描写她的语言不多,但我们依稀能看得见她的贤惠、刚烈和忠贞,然而这样一个几近完美的传统女性最后却只能被逼得上吊而死,悄无声息,死后林冲也只是问问便罢按周汝昌老先生的话来说“恐怕是作者从来没遇见过好的女人”语出百家讲坛系列节目:周汝昌眼中的四大名著(二)水浒传的艺术成就。从以上的几个典型例子,可以看出,“作者在描写这些女性形象时,有意无意地对我国几千年来所形成的传统女性观念做了一次集中和充分的表现, 对女性美的否定和红颜祸水观念,显示出这些观念已深深渗入作者的思想,变成了作者书写意识的一部分,”董阳、水浒传与中国传统文化中的女性观J、重庆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 年第 10 卷 5 期这说明其原因恐怕作者并不仅仅是没见过好女人,更重要的是和他的思想观念直接相关。中国是以传统父系承传和父权制度为核心,从孔子的“唯小人与女人为难养也”,到孟子的“男女授亲义不亲,礼也”,再到宋程朱理学的盛行,无处不体现出男尊女卑的思想,作者在不知不觉中受到这种封建思想很大的影响,因而对突起的市民阶层非常不满,因为他们冲破束缚,追求自由,崇尚情欲,破坏了封建正统,而以封建士大夫自居的作者当然要尽力鞭笞。作为一部划时代的名著,却流露出如此明显的歧视女性的思想,和男尊女卑这种见识臭味相投,甚至是趋之若鹜,这是全书的遗憾之处。“这部伟大的现实主义作品反映了落后、封建的妇女观,并没有给女性以鼓舞,这也正是水浒传这一名著的美中不足”唐萍,严锐、从比较中看水浒女性形象及作者的妇女观J、甘肃高师学报、2005 年 03 期虽然在中国漫长的封建史上女性的地位一直不高,受到很不公正的待遇,而宋以后更是到了无以复加的程度,明清亦然。明初的三国演义中,女人大多数是作为政治的牺牲品而出现的,可以轻易看出古代女性的悲惨地位,但这也是历史造成的,作者并没有明显歧视女性的思想。基本上来说,明清时期,在文学领域里对女性的态度还是比较正面的,只有水浒传里能发现作者对女性的严重歧视。在醒世姻缘传和金瓶梅里,可以看到女性地位的提升。至于聊斋志异和红楼梦里,作者对女性的赞颂可谓已臻极致。红楼梦赞颂宝黛爱情,极力针砭封建旧道德观念;高度评价女性是让人见之清爽的“水做的骨肉”等等,这些进步思想,水浒传只能够汗颜。(二)忠君思想下导致的忠义扭曲水浒传又名忠义水浒传,以其描写梁山英雄的忠和义而得名,作者就是想描写一批忠义两全的梁山英雄。“忠、孝、义”这三者是古代评价一个人品德完善的重要尺度,水浒传中梁山的英雄好汉因其忠义而受到了广大读者的称赞。但是,由于作者深受封建忠君思想的影响,从而导致作品中体现出来的忠义被扭曲了。梁山上绝大多数人是由于官府逼迫而无奈地暂时在水泊栖身的,他们中很多人都日夜盼望着朝廷能够对他们招安,可谓是身在梁山心在朝。他们中很多人被逼得家破人亡,然而却把这一切归为奸臣当道混淆了高高在上的皇帝的视听,他们认为皇帝还是好皇帝,上梁是正的只是下梁歪。他们从来没想过偷偷跑出来私会妓女李师师、三番五次听信谗言、重用奸佞的皇帝怎么可能是个好皇帝,至少不是一个有作为的明君。首先来看梁山的首领人物宋江,宋江可以说是一步步被逼上梁山的,但他想的还是尽忠皇帝,封妻荫子,最后不仅仅是害了自己还害了跟他出生入死的兄弟们,这种忠,便不能不说是愚忠了。再看梁山的其他人,当阮氏三雄在石碣村打渔被官家逼得几乎走投无路时,他们后来还能唱出“酷吏赃官都杀尽,忠心报答赵官家”和“先斩何涛巡检首,京师献与赵王君。”施耐庵、水浒传M、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81 年、第 241 页)这样的段子,其实当时自上而下都是一样,可“酷吏赃官都杀尽与忠心报答赵官家这两个本来相互矛盾的存在,在他们看来却是统一的”李希凡、水浒全传序M、长沙:岳麓书社、1988 年、第 2 页。虽然后来他们终于认识到皇帝是扶不起的“大阿斗”,于是去见吴用想再次造反,但迫于对宋江的所谓忠和义,他们只得作罢;李逵是少见的不尽皇帝“忠”的,他要“杀上东京,夺了鸟位”施耐庵、水浒传M、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81 年、第 574 页,但后来却也死在了对宋江的忠上,对宋江的义上。当他得知是宋江故意诈他下了毒药后,到快死时竟然说下辈子还在一起做兄弟,这样的忠何其沉重!这种忠,也不能不说是愚忠。之所以会塑造出这样一群拥有愚忠思想的好汉,跟作者封建士大夫强烈的忠君思想有着直接的联系,在他的意识里,臣民就应该对皇帝尽忠,哪怕皇帝再昏庸,甚至是无端要了臣民的命,臣民也不能有所反抗,这时,所谓的“忠” 就被扭曲了,梁山好汉也就被作者塑造成了一群追求愚忠的忠臣。梁山好汉忠是愚忠,那么义呢,义也是假义。一个梁山水泊,描写的是一群绿林好汉占据山林惩奸除恶,他们称之为“替天行道”,看起来很有义气。然而一个明摆着的道理就是正如忠孝不能两全一样,忠义也不大可能两全。在忠和义这两个字上面他们既然选择了忠作为前提,就不可能有真正的义,至少不可能有真正意义上完整的义。作者一心想把英雄塑造成为义士,他们锄强扶弱,除暴安良,劫不义之财,杀不义之人,这些都是义的具体体现,然而只要与忠君的事相冲突,义便荡然无存了。要不然,李逵和那么多英雄就不会间接被宋江害死,宋江不会放走林冲最痛恨的高俅,也不会在一谈到招安的时候英雄好汉们便两派斗嘴。先以卢俊义被逼上梁山为例来分析一下水泊众人的义,这些梁山好汉为了让卢俊义上山可谓是无所不用其极了!卢俊义是一个好好的员外爷,生活无忧,吴用用计在他家提了藏头诗:“芦花丛中一小舟,俊杰俄从此地游,义士若能知此理,反躬逃难可无忧。”施耐庵、水浒传M、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81 年、第 848 页这首藏头诗暗含了“卢俊义反”四个字,这在当时那就相当于造反的铁证啊,于是被卢妻和管家李固抓着把柄,害得卢俊义深陷囹圄,在发配途中如果没有燕青相救,更是会遭毒手。梁山英雄不仅以陷害的方式逼人上山,更兼不能保证被逼的人的性命,义从何来?一个过得逍遥自在的员外爷,硬是一步一步地被逼上梁山。然而水泊英雄的不义行为并不仅限于此,有些行为不单单是不义,甚至已经玷污了农民运动本身。破不了呼延灼的连环马,宋江便派时迁设法盗走徐宁的金宝甲,然后再让汤隆一路哄骗他,走走停停,硬是把一个金枪班教师徐宁计骗上山,而更甚的是被骗者徐宁还是施骗者汤隆的姑舅哥哥,这是哪里的义呢;朱仝义释雷横是讲了义气,获罪刺配沧州,然而他在沧州知府家知遇甚厚,想着好好干好好过以后的生活,根本就没有意向投靠水泊,但不料梁山人为了“报答”他,计行凶残之招。在他抱着小衙内看河灯之夜,横空里闯出个“黑厮”李逵,一斧头劈死了小衙内,逼得朱仝不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