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秋战国艺术史-春秋战国艺术品鉴赏.docx_第1页
春秋战国艺术史-春秋战国艺术品鉴赏.docx_第2页
春秋战国艺术史-春秋战国艺术品鉴赏.docx_第3页
春秋战国艺术史-春秋战国艺术品鉴赏.docx_第4页
春秋战国艺术史-春秋战国艺术品鉴赏.docx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春秋战国艺术史-春秋战国艺术品鉴赏文春秋战国艺术史-春秋战国艺术品鉴赏文2017年8月大同韩新传播学院期末报告摘 要春秋战国(公元前770年公元前221年)是中国历史上的一段大分裂时期。而东周在战国后期(前256年)被秦国所灭,所以春秋战国时期在时间上并不全然包含在东周王朝里面。春秋战国可以分为春秋时期和战国时期,其分水岭是在公元前453年,韩、赵、魏三家灭掉智氏,瓜分晋国为标志。春秋时期,简称春秋,指前770年-前476年,是属于东周的一个时期。春秋时代周王的势力减弱,诸侯群雄纷争,其中以“春秋五霸”最为著名。那就是齐桓公、晋文公、宋襄公、秦穆公、楚庄王相继称霸。战国时期,简称战国,指公元前475年前221年,是中国历史上东周后期至秦统一中原前,各国混战不休,故被后世称之为“战国”。“战国”一名取自于西汉刘向所编注的战国策。其实,春秋战国时代在学术上算是百家争鸣的时代。各种艺术迅速发展。另外,在春秋战国之交,欧洲的希腊文化也正进入发展的盛期,中西两大文化体系遥遥相对。两相比较,希腊以技艺高超的雕刻闻名于世,为后世留下无数的艺术珍品,在世界美术史上放射着永不磨灭的光辉;中国春秋战国时期则以多功能的青铜器闻名于世,青铜器是集雕刻、绘画、书法、工艺于一体的综合艺术品,融实用、审美于一身,既是沟通人权与神权的信物,又是区别等级名分的标记。关键字:中国历史,东周,秦国,春秋事情,战国时期,韩,赵,魏,智氏,晋国,春秋五霸,战国策目 录摘要 1目录 2图目录 3研究目的 4相关研究 1.1 青铜器铭文 5 1.1A 影响 6 1.2 道家 8 1.2A 影响 9 1.3 左传10 1.3A 影响11结论12参考书目13图目录8图1.1战国青铜器铭文图1.2 甲骨文图1.3 金文图1.4 小篆研究目的春秋战国的历史对于我们普通人来说,是那么熟悉又那么陌生。熟悉的是那个时代有我们耳熟能详的历史人物,比如白起1和屈原2等等。其次,陌生的是那个时代距离我们非常遥远,这段历史的故事和背景对我们几乎是一片空白。虽然春秋战国对我们来说是很遥远很陌生,但是它历史却是我们应该了解和学习的一段历史。中国数千年的封建文化和民族文化就起源于此与此同时,也深刻影响了我们的思想和文化。1 白起:(前332年?前257年),战国策作公孙起,郿县(今陕西省眉县常兴镇白家村)人,中国战国时代军事家、秦国名将,兵家代表人物。白起担任秦国将领30多年,攻城70余座,歼灭近百万敌军,被封为武安君。白起一生有伊阙之战、鄢郢之战、华阳之战、陉城之战和长平之战等辉煌胜利,千字文将白起与王翦、廉颇和李牧并称为战国四名将。2 屈原:(前340年?前278年?),战国时期楚国人,芈姓,屈氏,名平,字原。相关研究1.1 青铜器铭文青铜器铭文又称金文3、钟鼎文。字体主要是篆书,多数刻在青铜器的内底或者是盖内。铭文始见于商代早期,到了中晚期的时候才逐步增多,但文字较短,最短者才只有一到二字,最长者也不超过50字。内容多数较为简单,主要是记录了族名、祭祀对象、作器者名和用途等。但已经具备结构、章法和用笔这三个构成书法艺术的要素。西周时期是铭文发展的鼎盛期,铸铭青铜器大量出现,铭文字数大幅度增多,都是刻在器物的腹部、肩部等显著位置。铭文内容较为广泛,通常都是和王室事务相关,涉及到分封、赏赐、册命、征伐、法律诉讼、土地转让等多方面,具有书史的作用。书体的风格多样,在中国古代书法艺术史上占有最辉煌的一页。在那个时候,春秋青铜器铭文就已经表现了随意性,它内容很多都是夸耀祖先、联谊婚媾等。与此同时,战国青铜器铭文内容书史较为淡化,刻铸工艺不如西周,但错金4铭文工艺大发展,书体多变,出现了很多艺术字体,也具有了浓厚的地方特色和丰富多样的风格。3 金文:金文是指铸造在殷周青铜器上的铭文,也叫钟鼎文。商周是青铜器的时代,青铜器的礼器以鼎为代表,乐器以钟为代表,“钟鼎”是青铜器的代名词。4 错金:错金是指一种金属丝镶嵌的工艺,用金银丝在器物的表面上镶嵌成花纹或文字。在西京杂记卷一和后汉书舆服志有记载。1.1A 影响其实,青铜铭文对后世有着深大的影响。第一:是铭文内容丰富,是第一手历史记录,所以学者可以根据这些铭文研究商周的历史。第二:作为文字,从古代早期的甲骨文5,到秦朝的小篆6,我们可以看得出是汉字演变的重要环节。 另外,金文的用笔和布局都大有讲究,具有一种审美的自觉。然而之前的甲骨文,刻写者所刻写出来的字样其实很难看出审美的自觉,而且美学色彩相当地浅淡。所以,金文的出现,意味着中国书法艺术觉醒的开端。5 甲骨文:又称契文、甲骨卜辞、或龟甲兽骨文,主要指中国商朝晚期王室用于占卜记事而在龟甲或兽骨上契刻的文字,是中国及东亚已知最早的成体系的文字形式,它上承原始刻绘符号,下启青铜铭文,是汉字发展的关键形态。现代成熟汉字或标准楷书即由甲骨文渐渐演变而来。6 小篆:小篆是在秦始皇统一中国后(前221年),推行“书同文,车同轨”,统一度量衡的政策,由丞相李斯负责,在秦国原来使用的大篆籀文的基础上,进行简化,取消其他的六国文字,创制了统一文字的汉字书写形式。 图1.1 战国青铜器铭文 图1.2 甲骨文图1.3 金文 图1.4 小篆1.2 道家古代的道家是一种思想流派,最早追溯到上古时期。春秋时,老子就有收集了古圣先贤的大智慧,并把它总结了古老的道家思想的精华,最后便形成了道家完整的系统理论,也标志着道家思想已经正式成型。“道家”的学说以“道”为最高哲学范畴,认为“道”是世界的最高真理,“道”是宇宙万物的本原,“道”是宇宙万物赖以生存的依据”。道家学者运用“道”来探究自然、社会以及人生之家的关系。道家主要代表人物有老子7、庄子8等等。道家是形成道教的一门基础,而道教是发展和继承道家的一门学问。所以,道家在中华哲学、文学、科技、艺术、音乐、宗教等等有着深远的影响。道家崇尚自然,有辩证法的因素和无神论的倾向,主张清静无为,反对斗争;提倡道法自然,无所不容,自然无为,与自然和谐相处。在西汉初年和唐朝初年,汉文帝、汉景帝、唐太宗、唐玄宗都是以道家思想来治理国家,使人民从前朝苛政之后得以休养生息,成为最强盛的王朝。历史称之为文景之治9、贞观之治10、开元盛世11。7 老子:李聃(生活于公元前7世纪前后),姬姓李氏,名耳,字伯阳、外字聃,世人尊称为老子,华夏族,师从殷商末臣之商容,于东周春秋末之周守藏室任吏、春秋时代思想家,隐居邢台广阳山。此人有着作被人们广泛奉为道德经,是道家的经典、全球文字出版发行量最大的著作之一。8 庄子:(约前369年前286年),名周,生卒年失考,约与曾任漆园吏。著名思想家、哲学家、文学家,是道家学派的代表人物,老子思想的继承和发展者。后世将他与老子并称为老庄。他也被称为蒙吏、蒙庄和蒙叟。9 文景之治:指的是中国汉文帝和汉景帝所统治的时期,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个出现的治世,奠定了其后雄才大略的汉武帝将汉朝推上顶峰的基础。10 贞观之治:指的是唐朝唐太宗在位期间的清明政治。由于唐太宗(李世民)能任人廉能,虚心纳谏,重用魏征等诤臣;并采取了一些以农为本,文教复兴,完善科举制度等政策,使得社会出现了安定的局面。唐太宗在位期间只使用一个年号,为贞观(627年649年) ,故史称贞观之治。1.2A 影响在艺术方面,老子、庄子本身是从未谈过关于艺术的问题,也没有表示过艺术到底有没有价值的观点。那老子和庄子对于后代艺术的影响在于他们的思想所展示的人生境界是一种艺术化的人生(尤其以庄子的人生哲学为甚)。本文就举个戏剧方面的例子。在中国,戏剧也受到了庄子的人生哲学影响,其中就以尚真作为中国戏剧灵魂。中国戏剧本质上表现一种人格境界、真我境界,常带有一种平民气息。另外,在创作手法上,以庄子的寓言手法为基础,把日常生活的事件表演化,然后又从表演化中体现出日常生活的日子。所以在创作性和演出上不自觉地提高了境界。汤显祖11就以庄子的一汝神,端而虚作为对演员的演出要求。11 汤显祖:(1550年9月24日1616年7月29日),字义仍,号海若、清远道人,晚年号海若士,一作若士。明代末期戏曲剧作家及文学家,被誉为与莎士比亚同期及影响力相等的伟大文学家。1.3 左传左传是中国古代一部编年体史书,共35卷,13篇中篇幅最长,在四库全书中为经部。左传全称春秋左氏传,原名左氏春秋,汉朝时又名春秋左氏 , 春秋内传,左氏。汉朝以后才多称左传,是为春秋做注解的一部史书,与公羊传、谷梁传合称“春秋三传”12。左传是春秋左氏传的简称,除此之外,在历史上还有左氏春秋、春秋古文、左氏、春秋内传等等不同的名称。春秋是中国历史上第一部编年体史书,记载了鲁隐公元年至鲁哀公十四年(公元前七二二年至公元前四八一年)的历史。左氏传则起于鲁隐公元年,迄于鲁哀公二十七年。由于春秋经记事过于简略,各段文字少则一字,最常不超过四十五字,可以说是仅有主要标题,并没有具体内容,使人们无法了解历史事件的因果关系。孔子根据春秋向弟子传授历史,最初只是口耳相传,时间久了,简略的记事已经难以明了历史的详细过程与孔子当初所想要表达的意念,在这样的情况下,就出现了传授并解释春秋的文字,以事实来说明春秋经文的内容。而左传一般都认为就是解释春秋经的文字。左传记事比春秋长十三年,文字也多了十多倍,比较能够具体地记载春秋时期各诸侯国的政治、军事、外交等方面的大事。御览六百十引桓谭新论曰:左氏经之与传,犹衣之表里,相待而成,有经而无传,使圣人闭门思之,十年不能之也。这段文字真切地描绘出左传与春秋的关系。12 春秋三传:春秋三传:是春秋左氏传春秋公羊传春秋谷梁传的合称。春秋经文言简义深,如无注释,则无法理解。注释春秋的书,有左氏、公羊、谷梁三家,另有邹氏、夹氏二家,早在汉朝即已失传。所以自汉至今,学者仅仅凭借“三传”研读春秋。春秋是记事的,后多散佚,仅留下孔子整理的鲁国春秋,汉代有重新编撰整理的“春秋三传”,即公羊传谷梁传左传,且都是编年体史书。1.3A 影响左传对后世的影响首先体现在历史学方面。它不仅发展了春秋的编年体,并引录保存了当时流行的一部分应用文,给后世应用写作的发展提供了借鉴。本书在中国的文学界也有极高的艺术价值,对史学也有巨大的贡献!其内容也记述了这一时期列国的政治、军事、外交等方面的重大事件和有关言论,以及天道、鬼神、占卜等;作者对凡是可以借鉴和劝诫的都进行记载。另外,左传也有有鲜明的政治与道德倾向。其观念较接近于儒家,强调等级秩序与宗法伦理,非常重视长幼尊卑之别,同时也表现出“民本”思想,因此也是研究先秦儒家思想的重要历史资料。 可以看出这是春秋战国时代一种重要的思想进步。作者要求担负有领导国家责任的统治者,不可有一丝的自私之心,而要从整个统治集团和他们所拥有的国家的长远利益考虑问题,这些地方都反映出儒家的政治理想。结论 从上述三样的春秋战国艺术品来看,都为现代带来了很多的影响。从文字艺术上,从教育思想上,再到关于政治和道德上,都给我们带来了不少影响。我们也从中获取了不少知识,也让我们深深了解到了春秋战国这一个兴起的时代。参考书目1) 张钟杰(2012)。什么是青铜铭文。与22/08/2017,截取360doc个人图书馆。网址:/content/14/1021/20/19926691_418774258.shtml2) 百度/维基百科/yahoo网址:(A) 春秋战国:/item/%E6%98%A5%E7%A7%8B%E6%88%98%E5%9B%BD/53913#6(B) 金文:/item/%E9%87%91%E6%96%87/3464#4(C) 左传:/wiki/%E5%B7%A6%E4%BC%A0#cite_ref-1(D) 左传来源与概说:/question/index?qid=20081104000015KK10207(E) 道家:/wiki/%E9%81%93%E5%AE%B6#.E5.BD.B1.E5.93.8D3) 中国文物大辞典(2009)。青铜器铭文。与22/08/2017,截取人教网2010.网址:/pdysh/xszx/l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