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南安海峡科技生态园周边排涝通道工程方案设计.doc_第1页
2014南安海峡科技生态园周边排涝通道工程方案设计.doc_第2页
2014南安海峡科技生态园周边排涝通道工程方案设计.doc_第3页
2014南安海峡科技生态园周边排涝通道工程方案设计.doc_第4页
2014南安海峡科技生态园周边排涝通道工程方案设计.doc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5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南南安安海海峡峡科科技技生生态态园园周周边边排排涝涝通通道道 工工程程方方案案设设计计 中国市政工程中南设计研究总院有限公司 2014 年 03 月 2 南南安安海海峡峡科科技技生生态态园园周周边边排排涝涝通通道道 工工程程方方案案设设计计 工程号:排 10-201414 工程设计证书号 市政行业甲级 A142001257 工程咨询甲级 12120070023 中国市政工程中南设计研究总院有限公司 2014 年 03 月 3 4 总院院长: 杨远东(教授级高工) 总工程师: 邓志光(教授级高工) 分院院长: 冯仕豪(教授级高工) 项目审定: 简德武(教授级高工) 项目审查: 张卫东(教授级高工) 项目负责人: 翟作卫 许从愿 工艺专业: 翟作卫 许从愿 曾朝银 蒋启华 甘冠雄 结构专业: 唐善培 邓 涛 杨 涛 黄爱林 建筑专业: 彭宏伟 蔡健平 电气专业: 张 磊 白敬中 概算专业: 张 俊 骆晨光 目录 1 1 基基 本本 情情 况况2 2 1.1 自然地理 .2 1.2 河流水系 .3 1.3 水文气象 .3 1.4 社会经济概况4 1.5 项目区规划情况.4 2 2 项目建设缘由及必要性项目建设缘由及必要性6 6 3 3 工程论证工程论证7 7 3.1 防洪标准 .7 3.2 洪水计算.7 3.3 工程规模.10 4 4 工程总体方案工程总体方案1111 4.1 岑兜村及溪东村排涝设计 11 4.2 老港村排涝设计.15 4.3 菊江村排涝设计.18 5 5 投资估算投资估算2121 5.15.1 编制依据编制依据 .21 5.25.2 编制方法及说明编制方法及说明.21 5.35.3 投资概况投资概况 .21 6 6 存在问题存在问题2626 1 基本情况基本情况 1.11.1 自然地理自然地理 南安市位于福建省东南沿海,晋江中游,地理坐标为北纬 24 3430251925,东经 11808301183620。东接鲤城区、丰泽 区、洛江区,东南与晋江市毗邻,南部与大、小嶝岛及金门县隔海相望, 西南与翔安区交界,西通安溪县,北连永春县,东北与仙游县接壤,全 市土地面积 2036km2。南安市地势西北高、东南低,由中山、低山渐次 过渡到丘陵台地、平原、坡麓、海滩、呈明显阶状倾斜。南部为滨海, 海岸线长 32.8km。 石井镇位于南安市最南端,北与水头镇接壤,东隔五马江与晋江市东 石镇毗邻,西连龟山与厦门市翔安区交界,南临浯江与金门岛隔海相望, 全镇陆地面积 83km2,海域 50km2,海岸线 24km。石井镇境内地形由山 岭、河谷、台地、平原构成,多为丘陵地形,总体地势为西北部高,往 东南呈阶梯状降低,沿海一带以滨海堆积平原为主。 南安市海峡科技生态城位于南安市石井镇西南侧,东距石井镇区 13km,北距南安市区 41km、泉州市 41km,西距厦门市区 39km,与金 门仅距 6 海里。 南安市海峡科技生态城地理位置见图 1-1。 图 1-1 南安市海峡科技生态城地理位置示意图 3 1.21.2 河流水系河流水系 项目区内主要河流 有淗江、氵 老港沟、郭前溪,均为独立入海水系。 淗江发源于南安市与厦门市交界处的狮头山南簏,流经厦门市内厝镇后, 折向石井镇,流经溪东、淗江村,于淗江村南部入围头湾,流域面积 13.2km2,河长 8.8km,主河道平均坡降 7.7;氵 老港沟发源于狮头山南 簏,流经院前、杨山村、于氵 老港村东南侧注入围头湾,流域面积 19.7km2,河长 9.0km,平均坡降 6.9;郭前溪发源于石井镇扬仔山东 南侧,流经郭前、氵 老港、奎霞村,最后汇入围头湾,流域面积 7.2km2, 河长 4.9km,平均坡降 10。各小流域水系示意图见图 1-2。 区内河流中上游河道均较陡,暴雨来临时,洪水陡涨陡落,中下游河 谷宽阔,水流平缓,下游河口一带为感潮河段,常受外海潮水顶托影响。 图 1-2 区域各小流域水系示意图 1.31.3 水文气象水文气象 项目区地处南亚热带海洋性季风气候区,气候暧热湿润,夏无酷暑, 冬短无严寒,季风明显,台风活动频繁。 根据南安气象站统计资料分析,南安市多年平均气温 21.0,极端最 高气温 38.5(1989 年 7 月 13 日) ,极端最低气温-1.0(1999 年 12 月 23 日) ;年平均日照时数 1830h;全年基本无霜,有雾天数 8.5 天, 其中以 3 月份最多;多年平均风速 1.6m/s,全年主导风向为 ENE,其次 为 E、SSW、NNE,最大风速 22.3m/s,大风天数 47 天,其中 411 月 常受强风袭击,最大风力达 12 级,登陆台风往往带来狂风暴潮,破坏力 4 极大。 南安市南部多年平均降雨量为 11001600mm,面雨量平均 1584mm,年降雨天数在 138.9 天左右。降雨量在时空分布上不均,表现 为由西北部山区的平均降雨量 1600mm 向东南部沿海递减到 1100mm; 从年内变化上看,降水主要集中在每年的 39 月,占全年降雨量的 84.5%; 从年际变化上看,最大年份降雨量是最小年份降雨量的 3.20 倍左右,两 者相差极大。 区域多年平均陆面蒸发量在 630mm 左右,多年平均水面蒸发量在 1350mm 左右,以 610 月份蒸发量最大。 1.41.4 社会经济概况社会经济概况 (1)南安市 南安市现辖 23 个乡镇、3 个街道、2 个经济开发区,总人口约 150 万。 经过改革开放 30 年特别是近年来的建设,南安市各种优势得到充分 的发挥,全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取得令人瞩目的成就。2009 年,全市 实现国民生产总值(GDP)413 亿,总量跃居福建省县级城市第 2 名, 全国县级城市第 33 名。农业综合开发成效显著,被列为“全国秸秆氨化养 牛示范县”、 “全国龙眼生产基地县”。工业尤其是乡镇企业迅猛发展,全市 已建成 100 个工业小区,形成石料建材、水暖消防器材、建筑陶瓷、塑 料化工、针织服装、五金机械、雨具箱包、食品罐头等八大支柱产业。 全市 62 个市级重点建设项目全部开工,完成投资率比上年提高 10.2 个 百分点,完成投资额为近年来最好水平;162 个工业重点项目完成总投资 33 亿元,增长 7.25 亿元;22 个城建项目按序时进度有序推进。全社会 固定资产投资 72.6 亿元,增长 46.7%,拉动经济增长 8.2 个百分点。 近年来,国家支持福建省加快海峡西岸经济区建设,给南安市带来新 的历史机遇。南安市将牢牢把握海西发展新机遇,扎实做好“保增长、保 民生、保稳定”各项工作;积极运用先进适用技术改造提升传统产业,着 力加快产业升级;立足“一湾两翼三带”的空间格局,在现有发展基础上, 形成集工业、居住、教育、科研于一体的发展新区;切实做好对台招商 工作,推动南台经贸深度合作,力争成为福建省著名侨乡及工贸城市。 (2)石井镇 石井镇现辖 25 个行政村和 1 个居委会,人口约 7.5 万人。 作为闽东南海峡西岸经济区的对外交通要冲,石井镇拥有天然的港口 优势。石井港是南安市唯一的出海港、国家二类口岸、台轮停泊点和对 台小额贸易点,目前已建设形成泊位岸线长度约 2.2km,建有 5000 吨级 多用途码头 1 座、滚装码头 1 座(未投产) ,3000 吨级码头 1 座(其中 上游泊位改造为对台客运码头) ,2000 吨级栈桥式码头 1 座,1000 吨级 陆岛交通码头 1 座,20005000 吨级石油专用码头 7 座,渔业专用码头 1 座。目前南安市加大港口码头建设力度,为石井和金门船舶、经贸往来 提供便利条件,石井港已逐渐成为闽台贸易的“黄金水道”。 近年来,石井镇实施港口经济发展战略,坚持海洋渔业区、石材加工 区、滨海石化贸易区、延平轻工科技园区、港口商贸区等五区建设,壮 大石材、石化、航运渔业、新型轻工、旅游五大支柱产业,实施海洋经 济开发、工业园区整合开发、基础设施建设、城镇改建、环境优化五大 工程,社会经济持续健康发展。2009 年,全镇完成工业产值 57.8 亿元, 其中规模以上工业产值 39.6 亿元,工商税收 3.2 亿元。 根据石井镇总体规划修编 (2007-2030) ,石井镇将建设成为经济 繁荣、结构优化、人民生活富裕、环境优美、城乡一体、社会文明的海 西对台港口工贸强镇,对台合作交流的经济先行先试区,泉厦漳经济走 廊重要的节点城镇,泉州南翼港口、物流集散中心,南安沿海产业带的 综合性加工制造业基地。 5 1.51.5 项目区规划情况项目区规划情况 南安市海峡科技生态城位于南安市石井镇西南隅,东至原规划滨海新 城中路中线,西至淗江海堤东侧,北至溪东、淗江规划路,南至淗江航 道以北 200m 处,占地约 10.84km2。 项目区前期开发及配套基础设施建设,并引进精细化工、精密机械、 电子信息等高新技术产业、空港物流业和现代化服务业项目,远期目标 是建设成为具有国际竞争力的先进制造业、现代服务业示范基地,以及 宜居宜业现代化对台工贸港口新市政中心地标。 规划建设南安市海峡科技生态城,一是为了贯彻落实国务院关于支 持福建省加快建设海峡西岸经济区的若干意见 ,立足石井对台优势,先 行先试,精心运作,构筑两岸交流合作的平台,加强两岸产业合作和文 化交流,为南台合作注入活力;二是发挥石井区位优势,承接泉州、厦 门两城市产业辐射,拓展南安市对台经济合作领域,培植新的经济增长 点。 6 2 项目建设缘由及必要性项目建设缘由及必要性 海峡科技生态城园区开发地块填高以后,使得现状排涝体系被破坏, 势必会加剧园区周边村庄的内涝问题。主要体现在一下几个方面: 本地区多为台风雨,暴雨强度大,易造成该地区洪水集中,洪涝 灾害频繁; 园区外部分村庄现状地坪高程大多在 3.7m6m 之间,地势低洼平 坦,主要河流上游河道狭窄,坡度陡,汇流时间短,洪峰传播快,台风 暴雨形成的山洪暴发,对下游造成极大威胁;河道下游河口一带为感潮 河段,常受外海潮水顶托影响,当洪潮相遇时,洪水受外海潮水顶托而 无法顺利排泄,更加剧了洪灾程度。 下游盐田、农田、池、塘、潭等蓄水区由于园区的开发将被填平, 村庄排洪蓄洪的出路也就不复存在,原明渠变为暗涵,将活水变为死水, 蓄涝容积减少,削弱了对洪水的调蓄能力; 现状排水冲沟被园区截断,必须要另寻排水出路。 因此,为园区外周边村庄人民的生命财产安全,为园区开发的顺利进 行,为改善排涝体系的需要,本项目的建设是十分必要的。 另外,园区 1#排洪沟、2#排洪沟的防洪排涝规划已由福建省水利水 电勘测设计研究院编制完成,不在本工程范围内。 3 工程论证工程论证 3.1 防洪标准 城市防洪工程设计标准的确定直接关系到防洪工程的规模、投资及 建设周期等问题,一般同一座城市的防洪,可根据市区、工业区、郊区 等不同对象的重要程度,采用不同的防洪设计标准。现将 1993 年建设部、 水利部发布的行业标准“城市防洪工程设计规范”列下: 防洪标准 表 3-1 分 等 指 标防洪标准(重现期:年) 城市等别 重要程度 城市人口 (万人) 河(江)洪、海潮山 洪 一特别重要城市150200100500 二重要城市150502001005020 三中等城市5020100502010 四小城市205020105 本工程位于泉州南安市,海峡科技生态园区旁边。根据福建省水利 水电勘测设计院初步设计园区防洪排涝标准为 20 年一遇,已经过专家评 审。因此本工程按遭遇 20 年一遇山洪设计。 3.2 洪水计算 本次设计洪水按 20 年一遇防洪标准进行计算。 一、水文参数及洪峰流量计算 1、水文参数 本工程地处南安市石井镇,靠近厦门。故根据福建省水文总站提供的 雨量资料并类比厦门市水文站资料,采用的水文参数如下: 最大 24hr 降雨量 H24=270mm 暴雨递减指数: n1=0.50 (t1hr) n2=0.65 (t1hr) 离差系数 Cv24=0.48 偏差系数 Cs24=3.5Cv24 2、洪峰流量计算公式 洪峰流量是确定城市防洪构筑物断面尺寸的主要数据。 由于影响洪峰流量的因素错综复杂,不同地区,气候、地形、地质、 地貌不同,其洪峰流量的差别比较大。 根据本次工程设计调查、收集、整理的有关资料,泉州市许多地区 的小流域洪峰流量计算均采用水利科学研究院水文研究所编制的推理公 式。 本次设计仍采用该推理公式计算洪峰流量。为安全和慎重起见,另 外采用符合本地区山洪特点的简化公式和经验公式加以比较分析。具体 计算公式如下: 推理公式: Sp Qp=0.278 F n 8 Qp洪峰流量(m3/s); 洪峰径流系数; Sp设计频率雨力(mm/hr); 汇流时间(hr); n暴雨递减指数; F流域面积(km2); 简化公式 Sp Qp=A F=0.278( -) F n Sp A0.278( -) n Sp设计频率雨力(mm/hr); 汇流时间(hr); L =0.278 ; m.JQ1/4 m汇流参数; J主河槽平均比降; L主河槽长度(km); 入渗率(mm/hr); F汇流面积(km2) 经验公式 Qp=K Fn K径流模数; F汇水面积(km2); n面积参数。 3、计算结果 岑兜村及溪东村上游采用高水高排,故防洪排水系统的流域面积 为 0.7km2,洪峰流量计算结果如表 3-2。 洪峰流量计算成果表(m3/s)岑兜村、溪东村 表 3-2 公式 重 现 期 推理公式简化公式经验公式 P=5%15.315.214 P=10%10.610.512.6 P=2%20.920.718.5 根据上述三种公式的洪峰流量的计算成果分析,采用推理公式与采 用简化公式的计算成果相一致,与经验公式的计算结果也较接近。 根据上述计算成果的分析,确定岑兜村、溪东村 P=5%的设计洪峰流 量为 15.3m3/s。 老港村防洪排水系统的流域面积为 0.39km2,洪峰流量计算结果如 表 3-3。 洪峰流量计算成果表(m3/s)老港村 表 3-3 公式 重 现 期 推理公式简化公式经验公式 9 P=5%6.05.997.7 P=10%5.15.06.9 P=2%16.616.510.3 根据上述三种公式的洪峰流量的计算成果分析,采用推理公式与采 用简化公式的计算成果相一致,与经验公式的计算结果也较接近。 根据上述计算成果的分析,确定老港村 P=5%的设计洪峰流量为 6.0m3/s。 菊江村防洪排水系统的流域面积为 1.5km2,洪峰流量计算结果如 表 3-4。 洪峰流量计算成果表(m3/s)菊江村 表 3-4 公式 重 现 期 推理公式简化公式经验公式 P=5%23.323.127.1 P=10%21.421.324.4 P=2%31.931.535.7 根据上述三种公式的洪峰流量的计算成果分析,采用推理公式与采 用简化公式的计算成果相一致,与经验公式的计算结果也较接近。 根据上述计算成果的分析,确定菊江村 P=5%的设计洪峰流量为 23.3m3/s。 二、洪水总量计算 设计洪水总量计算公式如下: W=1000HRF W洪水总量(m3) HR一次净雨量(mm) F汇流面积(km2) 经计算,三个内涝区雨洪水总量见下表: 洪水总量计算成果表 表 3-5 项目 村庄 汇流面积(km2) 洪水总量(万 m3) 老港村0.397.6 岑兜、溪东村0.7013.6 菊江村1.5029.2 三、洪水过程线 首先确定形状系数 Wp = 3600TQp 其中 T 为洪水总历时,取 50 小时。 洪水过程分配如表 3-6 所示。 P=5%洪水概化过程线流量分配表(老港村 =0.07) 表 3-6 时 间Qt时 间Qt 00172.85 30.054181.59 60.15191.05 70.198200.77 80.246210.61 90.30220.51 100.354230.43 10 110.426240.35 120.51250.3 130.64260.25 140.97300.09 151.70350.04 15.52.98400.018 166450.006 16.54.04500 P=5%洪水概化过程线流量分配表(岑兜、溪东村 =0.05) 表 3-7 时 间Qt时 间Qt 00175.66 30.076182.91 60.23191.62 70.29201.04 80.37210.76 90.46220.60 100.57230.47 110.69240.38 120.84250.31 131.06260.26 141.70300.12 153.15350.06 15.55.89400.03 1615.30450.02 16.59.12500 P=5%洪水概化过程线流量分配表(菊江村 =0.07) 表 3-8 时 间Qt时 间Qt 001711.07 30.21186.17 60.58194.08 70.77203.00 80.95212.38 91.20221.98 101.37231.67 111.65241.37 121.98251.16 132.46260.98 143.75300.37 156.62350.14 15.511.55400.07 1623.3450.023 16.515.68500 3.3 工程规模 在确定工程规模时,首先要定出滞洪区的规模,然后再将设计防洪 标准下的洪水总量与滞洪区的滞洪库容进行比较,若滞洪库容不够又没 有自流排放条件时,则需要设置排涝泵站。 3.3.1 老港村 老港村目前现状水塘面积(滞洪面积)1.5 公顷,滞洪水位 4.0m, 起调水位 3.2m,滞洪量约 15000X0.8m=1.2 万 m3。洪水总量约 7.6 万 m3,剩余洪水总量 5.4 万 m3需要新增滞洪库容储存或者用排涝泵站排走。 考虑到现状滞洪区的淤积以及村民对水塘占用,若将全部洪水量用 滞洪区储存,滞洪水位差 1.5m,则需要滞洪面积 76000/1.5=5.1 公顷, 约 76 亩。 根据概化洪水过程线及滞洪库容与电排流量对照表,考虑到滞洪水 11 塘的淤积以及村民对水塘的占用,排涝泵站规模定为 4m3/s。 滞洪库容与电排流量对照表 表 3-7 滞洪库容 104m3 1.20.480.12 电排流量 m3/s345 3.3.2 岑兜村及溪东村 岑兜村及溪东村目前没有滞洪库容,排洪冲沟的滞洪库容有限,洪 水总量 13.6 万 m3,绝大部分需用泵站排走或者排至海峡科技生态园区内 湖中。 若新建排涝泵站强排,则泵站规模等于洪峰流量,利用排洪冲沟的 有限滞洪库容,取排洪泵站规模为 15 m3/s。 海峡科技生态园区面积约 10.84km2,扣除西北片区 0.78 km2的雨水 不进入园区内湖后,约 10.84-0.78=10.06 km2。故遇 20 年一遇洪水,园 区内排入内湖的洪水总量约 1000X0.72X270X10.06=195.6 万 m3。内湖 水面面积约 1000 亩=66.67 公顷,水位将上升 1956000/666700=2.9m。 若园区外岑兜村及溪东村洪水排入园区内湖,将使水位上升 136000/666700=0.2m。 园区内湖常水位 2.5m,若遇到 20 年一遇洪水,将使内湖水位上升 到 2.5+2.9+0.2=5.6m,因园区内道路最低标高 4.5m,为了不使道路受洪 水影响,必须将水位控制在 4.0m 以下,故需在暴雨来临前将园区内湖水 位降至 4.0-2.9-0.2=0.9m 以下。 3.3.3 菊江村 菊江村目前现状水塘面积(滞洪面积)1.97 公顷,滞洪水位 3.8m, 起调水位 3.2m,滞洪量约 19700X0.6m=1.18 万 m3。洪水总量约 2.9 万 m3,剩余洪水总量 1.72 万 m3需要新增滞洪库容储存或者用排涝泵站排 走。 考虑到现状滞洪区与民兵闸河道联通,可将剩余洪水量储蓄在河道 库容内,待潮水退去,通过民兵闸排走。 根据概化洪水过程线及滞洪库容与电排流量对照表,考虑到滞洪水 塘的淤积以及村民对水塘的占用,排涝泵站规模定为 8m3/s。 滞洪库容与电排流量对照表 表 3-7 滞洪库容 104m3 0.0340.220.580.84 电排流量 m3/s2015108 4 工程总体方案工程总体方案 4.1 岑兜村及溪东村排涝设计 岑兜村及溪东村均在海峡科技生态园区北部,1、2#排洪渠之间,汇 流面积 0.7km2,是可能发生内涝的地区之一。 4.1.1 岑兜村及溪东村排涝现状 岑兜村及溪东村排涝体系主要有排涝冲沟、农田内大大小小的水塘、 灌溉明渠等。其中,排涝冲沟最终排入老港溪(2#排洪区) ,而水塘及灌 溉明渠则用于农田用水,并最终排到(盐田)海里。 12 图 4.1 溪东村及岑兜村排水系统图 图 4.2 岑兜村南部农田 图 4.3 水塘及灌溉明渠卫星鸟瞰图 灌溉明渠 水塘 水塘 13 4.1.2 排涝存在问题 根据福建省水利水电勘测设计研究院规划的排涝系统,1、2#排洪沟 堤顶标高将达到 6.136.34m,比现状地面 3.75.5m 高,并且排涝冲沟 被园区截断,园区北部规划标高为 5.56.9m。故岑兜村及溪东村必将被 围堵成低洼地带。因此必须对低洼地带洪水进行排涝。具体见图 4.4,内 涝区二。 图 4.4 海峡科技生态园区内涝片区示意图 4.1.3 解决方案 4.1.3.1 方案一 现状排涝冲沟是内涝区二的主要泄洪通道。上游山体下排洪水均往此 通道排到老港溪,解决此排洪沟的出路将大大缓解岑兜村及溪东村的内 涝问题。故本方案将泵站设置在排洪冲沟边上,同时设置一个 2 孔闸门。 当平时和下小雨时,可不用运行泵站,打开闸门,让水直接排到截洪沟 内。当下暴雨时,关闭闸门,防止排洪沟内的洪水通过截洪沟倒灌,同 时启动泵站,将排洪冲沟上的洪水强排至截洪沟内排走。方案如图 4.5 所 示。 截洪沟 泵站 14 图 4.5 岑兜村、溪东村排涝方案一示意图 根据 3.2 节洪水计算,排涝泵站建设规模 15m3/s,配 2 孔水闸一座。 工程建安费用 2200 万元。 4.1.3.2 方案二 园区内部道路路面最低处 4.5m,湖泊水面标高 2.5m 以下。故可将内 涝区二洪水排至园区内部湖泊(滞洪区)。因此,可改建泵站为雨水箱 涵,其中,雨污分流点箱涵标高比截洪沟标高高 0.5m,将平时及小雨时 的雨污混合水通过截洪沟排至 1、2#排洪渠,当洪水及潮位顶托时,关闭 1#、2#闸门,洪水将越过雨污分流点排至内湖(滞洪区)。 另外,排水箱涵可根据园区的开发时序来建设。排水箱涵拟建两条, 分别通过纵九路及纵六路,最终排入园区内湖中。园区先开发一期时, 可根据现状排水沟或改道排水沟进行排涝,以保持现状排水系统的完整。 当纵九路或纵六路建设时,箱涵可结合道路雨水系统进行建设,以节省 投资。方案如图 4.6 所示。 图 4.6 岑兜村、溪东村排涝方案二示意图 根据洪水流量 15m3/s 计算,可建雨水箱涵 1-3m2m 两条, i=1,V=1.73m/s。同时预留余地,可排 50 年一遇洪水。故本方案需要 建设 1-3m2m 箱涵,一孔闸门 2 座。工程建安费用 2460 万元。 4.1.3.3 方案比选 对以上两个方案的优缺点汇总如表 4-1 所示. 表 4-1 内湖 内湖 1-3mX2m 箱涵 1-3mX2m 箱涵 雨污分流点 2#闸门 1#闸门 截洪沟 雨污分流点 15 方 案 编 号 优点缺点 第一部 分费用 方 案 一 1、根据规划,园区外雨 水通过截洪沟及 1、2#排洪 渠排走,不进入园区内。对 园区内部基本无影响。 2、投资较小。 1、设置泵站,村庄片 区拆迁填高后泵站用途弱 化或消失,浪费投资。 2、洪水通过泵站提升, 管理复杂,运行费用高 30 万元/年。 3、建造泵站必须同时 对截洪沟进行建设,才能 发挥其作用。而园区的开 发时序不能截洪沟同步。 2200 万元 方 案 二 1、投资最小。 2、根据开发时序进行建 设,充分发挥工程效益。 3、排水箱涵基本不用管 理,仅需少量维护清淤费用。 4、即使片区村庄开发后, 该箱涵仍可以发挥其作用, 1、园区外片区雨洪水 进入园区,对园区内湖水 体有一定冲击。 2、根据园区内湖 1000 亩核算,将使园区内湖水 位提高 0.2m,需提前降低 内湖水位,保证足够滞洪 量。 2460 万元 避免不必要的浪费。 方案二虽然当前投资比较大,但是将来可省下纵九路及纵六路雨水系 统的投资约 770 万元,并且管理维护费用低,可根据开发时序进行建设, 避免不必要浪费,若村庄片区开发填高后,则实行雨污分流制,园区内 湖污染不再。方案二优势明显。故推荐采用方案二。 4.2 老港村排涝设计 老港村位于海峡科技生态园东北部,2#排洪渠东边,汇流面积 0.38km2,是发生内涝的村庄之一。 4.2.1 老港村排涝现状 老港村目前排涝系统有老港沟、水塘、排洪冲沟、郭前溪等。其中, 老港村西侧雨水排至老港沟;南部雨水排至水塘后通过排洪冲沟排至老 港沟,与老港沟连接处设有闸门;老港村东侧农田雨水排至郭前溪。 16 图 4.7 老港村排涝系统图 图 4.8 老港村现状水塘 4.2.2 排涝存在问题 根据福建省水利水电勘测设计研究院规划的排涝系统,老港沟(2#排 洪渠)的堤顶标高达 6.34m,海峡生态园区红线(石前路)标高 5.57.5m。而老港村南部地面标高仅 3.54.5m。故老港村南部必将被围 堵成低洼地带。因此必须对低洼地带洪水进行排涝。具体见图 4.4,内涝 区一。 4.2.3 解决方案 4.2.3.1 方案一 新建排涝泵站。当平时及小雨时,打开闸门,让水排至老港沟,当暴 17 雨洪水顶托时,关闭闸门,防止洪水倒灌,同时启动泵站,将洪水强排 至老港沟,如图 4.9 所示。 图 4.9 老港村排涝方案一示意图 老港村目前水塘面积(滞洪面积)约 1.5 公顷,可利用该水塘的滞洪 库容对洪水进行削峰,以减小排涝泵站的规模。根据 3.3.1 节计算可得泵 站规模定为 4m3/s,建安费用约 800 万元。 4.2.3.2 方案二 新建滞洪区。考虑到现状滞洪区的淤积以及村民对水塘的填埋占用, 在园区东北角新建滞洪区,让截洪沟与滞洪区联通,并在截洪沟上新建 闸门,如图 4.10 所示。在暴雨来临前先行打开闸门降低滞洪区水位,增 加滞洪区滞洪作用。暴雨时,洪水顶托,关闭闸门,利用滞洪区储水。 待洪水退去,在打开闸门放水至正常水位。 图 4.10 老港村排涝方案二示意图 通过 3.3.1 节计算,需要滞洪区面积 5.1 公顷,约 76 亩。建安费用约 640 万元(含征地费用)。 4.2.3.3 方案比选 18 对以上两个方案的优缺点汇总如表 4-2 所示. 表 4-2 方案 编号 优点缺点 工程第一 部分费用 方案 一 1、可行性较高,仅 需征地 12 亩用于建设 泵站。 1、洪水通过泵站提升, 管理较复杂,年运行费用约 10 万元。 2、投资较大。 800 万元 方案 二 1、投资较小 2、管理简单,费用 低廉。 1、必须对滞洪区进行定 期清淤,以保证滞洪量。 2、需园区内 76 亩地作为 滞洪区,浪费园区内宝贵的 土地资源。 640 万元 方案一虽然投资比较大,但不需占用园区内宝贵的土地资源。故推荐 采用方案一。 4.3 菊江村排涝设计 菊江村位于海峡科技生态园西北部,1#排洪渠北边,汇流面积 1.5km2,是发生内涝的村庄之一。 4.3.1 菊江村排涝现状 菊江村目前排涝系统有水塘、河道、旧闸门,民兵闸及青年闸等。 雨水可通过青年闸和民兵闸排海。其中,河道将水塘与民兵闸连接。目 前该联通通道已经被堵死,菊江村东侧水塘只能通过旧闸门排到溪东溪, 最终通过青年闸排入海里。 图 4.11 菊江村水塘旧闸门 图 4.12 已被封堵的联通通道 联通通道 19 图 4.13 河道中部旧闸门 4.3.2 排涝存在问题 海峡科技生态园区填高后,溪东溪的建设将使菊江村水塘通过青年 闸排海的通道丧失。而另一个通道现状河道被堵死,且村民填埋河 道情况越来越严重,若不对其进行疏通,将会出现内涝问题。具体见图 4.4,内涝区三。 4.3.3 解决方案 4.3.3.1 方案一 疏通现状河道。因现状河道堵塞严重,更有甚者,直接用砖头堵死 详见图 4.12。因此本方案考虑对其进行疏通,以保证足够大的过水断面, 同时对两处旧闸门就行修葺,详见图 4.14。当平时及小雨时,打开闸门, 让水通过民兵闸和旧闸门 1 ,让水排至海里,当暴雨来临时,提前打开 民兵闸和旧闸门 1,降低水塘及河道水位,以增加其滞洪库容,关闭闸门, 防止洪水倒灌,待洪水过后,打开闸门,将滞洪区水位降至正常水平。 图 4.14 菊江村排涝方案一示意图 经计算,菊江村洪峰流量 23.3m3/s,过水断面 BXH=4.0mX2.0m 时, i=2.46,V=2.91m/s,才能保证要求。本方案建安费用约 470 万元。 4.3.3.2 方案二 新建泵站。在旧闸门 1 附近新建泵站及闸门,对水塘洪水进行强排。 同时为了保证行洪安全,对河道进行清淤。 20 图 4.15 菊江村排涝方案二示意图 根据 3.3.3 节计算,该排涝泵站规模定为 8m3/s。建安费用约 1400 万元。 4.3.3.3 方案比选 对以上两个方案的优缺点汇总如表 4-3 所示. 表 4-3 方案 编号 优点缺点 工程第一 部分费用 方案 一 1、投资较低 2、管理简单, 费用低廉。 1、暴雨及海水倒灌期间,没有 行洪出路,仅靠滞洪区库容滞洪, 安全性较差。 470 万元 方案 二 1、行洪出路 多,安全性更高。 1、投资较高。 2、洪水通过泵站提升,管理较 复杂,年运行费用约 20 万元。 1400 万 元 方案一虽然安全性较差,但只要在暴雨期间加强值班,可以降低内涝 风险,并且方案一投资较小,运行管理费用低。故推荐采用方案一。 5 投资估算投资估算 5.15.1 编制依据编制依据 本工程设计图纸及说明; 福建省市政工程消耗量定额(2005 年版); 福建省市政工程综合单价表(2005 年版) ; 福建省建筑工程消耗量定额(2005 年版) ; 福建省建筑工程综合单价表(2005 年版) ; 福建省安装工程消耗量定额(2012 年版); 福建省建筑装饰装修工程消耗量定额(2005 年版) ; 福建省建筑装饰装修工程综合单价表(2005 年版) ; 福建省建筑安装工程费用定额(2003 年版)及其现行配套文件; 全国市政工程投资估算指标(2007 年); 中华人民共和国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市政工程设计概算编制办法 ; 类似工程经济指标及有关厂家设备报价; 计价格20021980 号,国家计委关于印发招标代理服务收费管 理暂行办法的通知; 计价字19991283 号, 建设项目前期工作咨询收费暂行规定 ; 国家发改委、建设部发改价格2007670 号,关于印发建设工程 监理与相关服务收费管理规定的通知及厦发改投资2008360 号文; 泉州市现行其它有关工程造价文件。 5.25.2 编制方法及说明编制方法及说明 1 根据主要工程量采用指标法编制。 2 类似工程经济指标及有关厂家设备报价。 5.35.3 投资概况投资概况 建设项目总投资 4659.49 万元,其中工程建安及设备购置费用 3727.82 万元,详见投资估算表。 投资估算表(推荐方案)投资估算表(推荐方案) 顺 估 算 价 值(万 元) 技术经济指标 序 工 程 或 费 用 名 称土 建设 备 购 置安 装其 它小合单数指 标 号 工 程 设备总价其中进口工 程费 用计计位量元/(单位) 一一 第一部分第一部分 工程建安费用工程建安费用 3214.023214.02 331.80331.80 182.00182.00 3727.823727.82 3727.823727.82 1 排涝泵站 250.80 296.80 140.00 687.60 m3/s41719000 2 闸门 1 孔 2.6m 247.80 15.00 18.00 280.80 座 3935988 3 闸门 2 孔 2.6m 388.70 20.00 24.00 432.70 座 22163500 4 雨污分流井3*2*4.5m 14.00 14.00 座 270000 5 雨污分流井5*2*3m 8.00 8.00 座 180000 6 钢筋砼箱涵1-3*2m 2240.00 2240.00 m28008000.00 7 河道清淤 40.00 40.00 m3800050 8 浆砌块石明渠 B*H=6.0*3.5m 24.72 24.72 米 406180 第一部分费用合计 第一部分费用合计 3214.023214.02331.80331.80 182.00182.00 3727.823727.823727.823727.82 二二 第二部分费用第二部分费用 工程建设其他费用工程建设其他费用 586.52586.52586.52586.52586.52586.52 1 征地费用 54.0054.00 亩 2.70200000 2 建设单位管理费 62.8262.82 3 前期工作费 31.1531.15 4 环评费 7.957.95 23 5 设计费 161.48161.48 6 建设监理费 95.3495.34 7 办公及生活用具购置(20 人) 2.002.00 8 职工培训及提前进厂费 5.765.76 9 联合试运转费 3.323.32 10 勘察测量费 41.0141.01 11 勘察设计文件审核费 6.396.39 12 招标费用 18.0118.01 13 工程造价咨询服务费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