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境监测讲解.ppt_第1页
环境监测讲解.ppt_第2页
环境监测讲解.ppt_第3页
环境监测讲解.ppt_第4页
环境监测讲解.ppt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4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环境监测,课程基本要求:,掌握并灵活运用水体、大气监测布点原则和布点方法,采样时间和频率,以及常见污染物主要测定方法和原理;掌握固体废物样品采集及填埋场监测;掌握噪声生理量度及噪声监测方法。 理解土壤、生物样品采集和污染物测定方法,环境污染的生物监测,以及环境质量保证内容和措施。 了解环境监测特点、现状及其发展趋势,以及污染物测定的现代监测技术,了解大气和水质自动监测系统。,参考书目,吴忠标主编,环境监测,化学工业出版社,2003 陈玲,赵建夫主编,环境监测,化学工业出版社,2004 何增耀编,环境监测,农业出版社,1999. 吴邦灿主编,现代环境监测技术,第2版,2005。 国家环保总局,水和废水监测分析方法,第四版 国家环保总局,空气和废气监测分析方法,第四版,期刊:中国环境监测 中国环境监测网: 中国环境标准网: 国家环境保护总局:/ 中国环境影响评价网: / 湖北环境保护网:/ 武汉环境保护网:/,第一章 绪论,环境监测概念 环境监测目的和分类 环境监测的特点与原则 环境监测发展概况 环境标准,一、环境监测概念,1、环境分析 定义: 对环境污染物质进行化学的定性、定量分析。 特点: 定时、定点 反映某一时段、某一局部地点,2、环境监测 定义: 通过对影响环境质量因素代表值的测定,确定环境质量(或污染程度)及其变化趋势。 监测过程: 现场调查监测计划布点采样运输贮存室内分析数据处理综合评价。 思考题:环境监测与环境分析区别与联系?,二、目的和分类,1、目的: 准确、及时、全面地反映环境质量现状及其发展趋势,为环境管理、污染源控制、环境规划等提供科学依据。,环境管理制度与环境监测 环境管理制度 环境监测内容 环境影响评价 环境现状监测 建设项目环境“三同时” 环保设施竣工验收监测 排污收费 排放污染物浓度与总量监测 限期治理 治理项目竣工验收监测 环境目标责任制 地区环境质量监测 排污许可证 污染物排放量监测 污染物总量控制 污染物总量监测 ,二、目的和分类 2、分类 按监测目的分: 监视性监测 (常规监测) 研究性监测 (科研监测 ) 特定目的监测 按监测介质对象分: 水、气、土壤、固废、生物、生态、噪声、电磁辐射、放射性、热、光等。,监视性监测(常规监测或例行监测),环境质量监测: 所在地区空气、水质、噪声、固体废物等监督监测 污染源监测: 包括对污染物浓度、排放总量、污染趋势等进行定时、定点监测。分析判断污染物在时间、空间上的分布、迁移、转化、稀释自净规律。,特定目的监测,污染事故监测: 仲裁监测: 考核验证监测: 咨询服务监测:,三、特点与原则 1、特点 监测对象种类繁多 污染物浓度水平低 注重价态和形态分析 重视动态分析 监测方法和手段多样性 涉及社会面广 2、原则:优先监测,对象:,无机物:重金属、cn- 、no3-、f-、酸雨 有机物:烷烃、酚、苯并芘、有机氯、有机磷、有机砷等 客体:水、土、大气、固废、生物 齐文启、孙宗光编著,痕量有机污染物的监测,化学工业出版社,2002。,环境监测站基本工作能力一览表 大气和废气监测(共61项):一氧化碳、氮氧化物、二氧化氮、氨、氰化物、光化学氧化剂、臭氧、氟化物、五氧化二磷、二氧化硫、硫酸盐化速率、硫酸雾、硫化氢、二硫化碳、氯气、氯化氢、铬酸雾、汞、总烃及非甲烷烃、芳香烃、苯乙烯、苯并(a)芘、甲醇、甲醛、低分子量醛、丙烯醛、丙酮、光气、沥青烟、酚类化合物、硝基苯、苯胺、吡啶、丙烯腈、氯乙烯、氯丁二烯、环氧氯丙烷、甲基对硫磷、敌百虫、异氰酸甲酯、肼和偏二甲基肼、tsp、pm10、降尘、铍、铬、铁、硒、锑、铅、铜、锌、锰、镍、镉、砷、烟尘及工业粉尘、格林曼黑度 降水监测(共12项):电导率、ph值、硫酸根、亚硝酸根、硝酸根、氯化物、氟化物、铵、钾、钠、钙、镁 土壤底质固体废弃物监测(共12项):总汞、砷、铬、铜、锌、镍、铅、镉、硫化物、有机氯农药、有机质, 水和废水监测(共71项):水温、水流量、颜色、臭、浊度、透明度、ph值、残渣、矿化度、电导率、氧化还原电位、银、砷、铍、镉、铬、铜、汞、铁、锰、镍、铅、锑、硒、钍、铀、锌、钾、钠、钙、镁、总硬度、酸度、碱度、二氧化碳、溶解氧、氨氮、亚硝酸盐氮、硝酸盐氮、凯氏氮、总氮、磷、氯化物、氟化物、碘化物、氰化物、硫酸盐、硫化物、硼、二氧化硅、余氯、化学需氧量、高锰酸盐指数、五日生化需氧量、总有机碳、矿物油、苯系物、多环芳烃、苯并(a)芘、挥发性卤代烃、氯苯类化合物、六六六、滴滴涕、有机磷、挥发性酚类、甲醛、三氯乙醛、苯胺类、硝基苯类、阴离子合成洗涤剂 水生生物监测(共三类):水生生物群落、水的细菌学测定、水生生物毒性测定 噪声、振动监测(共6项):区域环境噪声、交通噪声、噪声源、厂界噪声、建筑工地噪声、振动,如空气中甲烷、氧化亚氮、氟里昂等气态物质大多在10-9 g/l级或更低,价态: 形态:如铜存在7种形态,但对鱼类有毒的主要是cu2+、cu(oh)+ 无机态和有机态,我国海产品中砷含量的调查 total arsenic concentration in seafood,鱼类的含砷情况,* l.o.d. : limit of detection,手段:化学、物理、生物、物理化学、生物化学等一切可以表征环境质量的方法 大量的专用监测仪器和设备,优先监测,优先选择:对众多有毒污染物进行分级排序,从中筛选出潜在危害大,在环境中出现频率高的污染物作为监测和控制对象。 监测对象选择: (1)潜在危害性大、出现频率高的污染物, (2)现代已有检出方法 (3) 监测结果所获得的数据,要有可比较的标准或能作出正确的解释和判断 环境优先污染物:通过优先选择的污染物。 优先监测:对环境优先污染物进行的监测,大气优先监测项目: so2、nox、co、o3、飘尘及其组分(pb、cd、苯并芘等) 饮用水: 游览水域: 灌溉和渔业用水:毒物监测 中国环境优先污染物黑名单 p8表1-1,四、环境监测发展概况,1、发展趋势 分析方法标准化 分析技术连续自动化 联用技术 3s技术 便携式、简易快速监测技术 2、现状,联用技术,gc-aas gc-aes gc-ms hplc-aas icp-ms,石油中乙基铅化合物 有机锡化合物类 挥发性、半挥发性化合物、衍生物 四烷基铅、有机锡 0.1-10ug/l海洋中al、mn、cu、ni、co、zn、sr、cd、ba、la、ce、th、u等,分离部分 流动注射(fi) 冷阱分离(ct) 气相色谱(gc) 液相色谱(lc) 毛细管电泳(ce),检测部分 原子吸收(aas) 原子荧光(afs) 原子发射(icp-oes) 等离子质谱(icp-ms),接口 部分,分析方法,high sensitivity easy coupling no peak broaden,high costs limited eluent,hplc-icpms,lc-icp-ms,hplc-hgaas,sa-10砷形态分析仪,地理信息系统技术(gis)、遥感技术(rs)、全球卫星定位技术(gps),遥测遥感技术,摄影遥感技术:水体污染情况、植物受污染状况 红外扫描遥测技术:水体热污染区域、森林火灾 激光雷达遥测技术:可以遥测大气中so2、no、co、co2、h2s、ch4等污染组分,1. 现状,(1)自动监测系统 城市空气自动监测系统:2000年, 47个重点城市实现空气质量日报和预报。目前180个地级以上城市实现空气质量日报。(so2、no2、pm10和气象5参数)。 地表水质自动监测系统:2001年,七大水系(长江、黄河、珠江、淮河、海滦河、松花江、辽河)65个站。实现了10大流域(加太湖、巢源、滇池)水质自动监测周报、月报及重点城市水源地监测月报发步。(水质5参数、氨氮、总有机碳、总氮、总磷等)。 污染源自动监测系统:2003年,3100多套(废水cod1700多套,烟尘和二氧化硫等1400多套)。 生态监测系统:长江三峡工程生态与环境监测系统,(2)监测实力 监测实力不断加强:2003年,2305个监测站,环境科研所263个 物质基础不断加强:178个国控点大中型仪器占全国50%,“十五”期间环保投入达7000亿元。 环境监测管理规范化:至2002年,发布环境标准439项,近500多个统一分析方法,314种环境监测技术规范。开发研制了多种环境标准物质。至2000年,环境标准物质569种(其中一级135种,二级434种)。建立了环境质量监测保证体系。 信息处理传输实现计算机化,2.存在问题,与发达国家的差距: (1)监测结果不能全面反映环境质量 监测指标重复监测、漏测 监控范围狭窄、监控频次不够 (2)监测手段落后,已有的标准监测方法不成体系 (3)应急监测技术相对落后,五、环境标准,1、定义 2、分类和分级 3、水质标准 4、大气标准 5、噪声标准,定义,环境标准是为了保护人群健康,防治环境污染,促进生态良性循环,同时又合理利用资源,促进经济发展,依据环境保护法和有关政策,对有关环境的各项工作(如有害成分含量及其排放源规定的限量阈值和技术规范)所做的规定。,对有害物质和因 素的限制规定,污染源允许排放 浓度和排放量,标准化符 号、代号,国家标准中所未规定的项目 地方标准应严于国家标准,2. 分类、分级,水质标准,水环境质量标准 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gb 38382002) 海水水质标准(gb30971997) 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gb57491985) 渔业水质标准(gb116071989) 农田灌溉用水水质标准(gb50841992) 排放标准 污水综合排放标准(gb89781996) 医院污水排放标准(gbj4883) 工业水污染物排放标准 制浆造纸工业水污染物排放标准(gb35442008) 制糖工业水污染物排放标准(gb219092008) 纺织染整工业水污染物排放标准(gb42871992),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gb3838-2002),依据地表水水域环境功能和保护目标、控制功能高低依 次划分为五类 : 类 主要适用于源头水、国家自然保护区。 类 主要适用于集中式生活饮用水地表水源地一级保护区、珍稀水生生物栖息地、鱼虾类产卵场、仔稚幼鱼的索饵场等。 类 主要适用于集中式生活饮用水地表水源地二级保护区、鱼虾类越冬场、洄游通道、水产养殖区等渔业水域及游泳区。 iv类 主要适用于一般工业用水区及人体非直接接触的娱乐用水区。 v类 主要适用于农业用水区及一般景观要求水域。,污水综合排放标准 (gb8978-1996),国家综合排放标准与行业排放标准不交叉执行 分为一、二、三级标准 排入类(地表水),类(海水)水域,执行一级标准 、(地表水)、 (海水),执行二级标准 排入二级污水处理厂污水,执行三级标准,大气标准,质量标准 环境空气质量标准(gb 3095-1996) 室内空气质量标准(gb/t 18883-2002) 保护农作物的大气污染物最高允许浓度(gb 9137-1988) 污染物排放标准,环境空气质量标准 (gb3095-1996),分为级 一级标准:长期,不发生任何危害 二级标准:长期和短期,不发生伤害 三级标准:不发生急、慢性中毒,三类地区 类区:自然保护区、风景游览区等 类区:居民区、商业交通居民混合区、文化区和广大农村 类区:大气污染比较重的城镇和工业区以及交通枢纽、干线等,大气污染物综合排放标准 (gb 16297-1996),现有污染源分为一、二、三级(1997年1月1日前设立的污染源) 新污染源分为二、三级,环境噪声标准,声环境质量标准(gb 3096-2008) 分为类 类:适用于特别安静的地区(康复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