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长沙县实验中学备课纸课题 寡人之于国也教学目标1掌握文中重点词语和句式的意义和用法。2学习巧用比喻说理释疑的方法,提高论辩能力。3初步了解孟子“仁政”(“王道”观)的具体内容。教学重点1文中重点词语和句式的意义和用法。2学习孟子善用比喻说理,气势充沛的论辩方法。教学难点1对孟子“仁政”内容的理解。2领会孟子辩词的思想性、逻辑性。课时安排二课时教学程序 第一课时(一)了解孟子及其思想1、导入孟子是继孔子之后的儒学大教师,我们经常“孔孟”并称,初中时,我们学习过孟子二章。得道多助,失道寡助、生于忧患,死于安乐,都是劝说君王施仁政。我们今天学习的寡人之于国也也体现了孟子的这一主张,并且文中还阐述了他“仁政”的具体内容。 2、孟子和他的散文(1)孟子,名轲,字子舆,战国时邹人。他受业于孔子的孙子子思的弟子,是儒家继孔子之后又一位重要的代表人物,后称为“亚圣”。其政治主张与社会理想的根本核心是:“民本”、“仁政”。他直接继承了孔子的师传,他继承和发展了孔子的思想,把孔子侧重于个人道德的“仁”,推演为政治方面的仁政学说。后世常以“孔孟”并称,孟子生于“天下方务于合纵连衡,以攻伐为贤”的战国年代,其主张不被诸侯采纳,于是“退而与万章之徒序诗书,述仲尼之意,作孟子七篇”,表述他的见解和主张。(2)孟子是一部全面反映孟子思想的语录体散文集,内容涉及政治活动、政治学说以及哲学、伦理、教育思想,是儒家经典著作之一。孟子散文在写作上很有特色:气势充沛,感情强烈,笔带锋芒,富于鼓动性,有纵横家、雄辩家气概;善用比喻和寓言陈说事理,辩论是非,既能吸引人们的注意,又加强了说服力。(二)听课文朗读,注意一些字词的读音和写法。(三)学生初读课文,订正字音王好(ho)战 弃甲曳(y)兵而走 谷不可胜(shng)食也数罟(cg)不入洿(w)池养生丧(sng)死无憾(丧:为动用法。陈涉世家:“等死,死国可乎”)鸡豚(tn)狗彘(zh)之畜(x) 庠序( xing ) 孝悌( t )然而不王(wng)者 涂有饿莩(pio)(四)全班同学齐读。(五)结合注解朗读,合作讨论归纳本文的文言现象,了解文意。 按前后桌组成学习小组,学生遇到问题,向小组其他组员提出,组内自行解决,如解决不了,小组长可向全班同学征求意见,确定答案。通假字1.直不百步耳( 通“只”,只是,不过 )2.王如知此,则无望民之多于邻国也( 无通“毋” ,不要 )3.颁白者不负戴于道路也 ( 颁通“斑” 头发花白 )4.涂有饿莩而不知发 ( 涂通“途” 道路 )词类活用名词活用作动词(1)填然鼓之鼓打鼓(2)树之以桑树种植(3)七十者衣帛食肉衣穿(4)黎民不饥不寒,然而不王者,未之有也王称王(5)王无罪岁罪归罪动词作名词是使民养生丧死无憾也(活着的人,死去的人)形容词作动词 谨庠序之教(认真从事)使动用法 则移其民于河东,移其粟于河内(使.迁移)特殊句式状语后置句申之以孝悌之义树之以桑则无望民之多于邻国也宾语前置未之有也判断句非我也,岁也然而不王者,未之有也固定句式1.直不百步耳,是亦走也(只是罢了,那还是)2.或百步而后止,或五十步而后止(有的有的.)3.是何异于刺人而杀之,曰:“非我也,兵也”?(这与有什么不同呢?)(六)、请同学准确翻译课文,注意关键字,请其他同学点评指正。(七)、布置作业 熟读课文并背诵课文。第二课时教学步骤一、检查学生熟读课文情况二、整体感知:1、提问:这篇课文记载了孟子和梁惠王的一次对话,这次对话是围绕什么问题展开讨论的?明确:“民不加多。”2、文章中谈及“民之加多”的语句有哪些?请学生用自己的话概括每部分主要内容。寡人之民不加多,何也?1段提出问题:提出“民不如多”的疑问。则无望民之多于邻国也。2、3、4段分析问题:分析“民不如多”的原因。斯天下之民至焉5、6、7段解决问题:阐述孟子“仁政”的具体内容使民加多的根本措施。小结:这些语句既对每一部分的内容起画龙点睛的作用,又体现了各部分之间的内在联系,把全文各部分连成了一个有机的整体。三、具体赏析:(1)提问:梁惠王自认“尽心”的理由或具体做法是什么?明确:“河内凶,则移其民于河东,移其粟于河内;河东凶亦然。”(2)提问:通过和邻国相比,梁惠王感觉如何?明确:“察邻国之政,无如寡人之用心者。“(3)提问:梁惠王面临怎样的困惑?明确:于国尽心,但民不加多。教师对背景点拨提示:战国时代,各诸侯国的统治者,为外争城夺地,相互攻伐;对内残酷剥削,劳役繁重,破坏生产力,造成了兵员缺乏、劳力不足,这是个十分突出的问题。争夺人力,成为各诸侯国统治者的当务之急。那梁惠王当然会提出“民不加多”的疑问了。(4)孟子在说明梁惠王移民移粟的措施与“邻国之政”并无本质区别时,为什么要“请以战喻”?明确:可喻的事情很多,之所以用打仗为喻,是因为梁惠王喜欢打仗,这样便于启发对方,让他领悟“五十步笑百步”的不对,比较容易。(5)对“五十步笑百步”的喻义如何理解?举例说说生活中有没有发生过“五十步笑百步”的事呢?明确:“五十步笑百步”比喻缺点或错误的性质相同,只是情节轻或重的区别。梁惠王移民移粟与邻国统治者治国不尽心实质上没什么区别,都是虐民暴政,只是形式上或数量上不同而已,从而引出要使民加多,必须施仁政,行王道。(6)孟子认为“民之加多”,就要施仁政,行王道。他的“仁政”思想的具体内容是什么?包括几个方面?明确:;两方面:一是“王道之始”的道理,一是“王道之成”的道理。(7)提问:要做到“王道之始”,应采取了哪些合理发展生产的措施?生产的效果怎样?明确:“不违农时,谷不可胜食也。数罟不入洿池,鱼鳖不可胜食也。斧斤以食入山林,材木不可胜用也。”(8)要做到“王道之成”,还应采取了哪些措施?会产生怎样的效果?明确:孟子用了四组排比句:“五亩之宅,树之以桑,五十者可以衣帛矣。鸡豚狗彘之畜,无失其时,七十者可以食肉矣。百亩之田,勿夺其时,数口之家,可以无饥矣;谨庠序之教,申之以孝悌之义,颁白者不负戴于道路矣。”其中前三组排比是孟子养民的主张,后一组是教民的主张。这样,作者在这四组排比里,把自己的主张层层铺叙,渲染得有声有色,为梁惠王展现了一幅美好的前景。顺理成章地得出“然而不王者,未之有也”的结论,即“王道之成”了。(9)提问:有了合理的措施,还需要有合理的态度。孟子是怎样批评当时统治者不顾人民死活的?明确:“狗彘食人食而不知检,涂有饿莩而不知发,人死,则曰:非我也,岁也。是何异于刺人而杀之,曰非我也,兵也?王无罪岁,斯天下之民至焉。”这一段是从反面证明使民加多应有的态度。提问:这一段用什么方法进行说理?学生思考、讨论、发言。 狗彘食人食 涂有饿莩归罪于年成不好明确:对比涂有饿莩比喻刺人而杀之归罪于武器如果我们有了合理的措施、合理的态度,那么正如最后一句所说:“斯天下之民至焉。”(10)请学生归纳孟子仁政思想。提示:发展生产,制民之产,教化百姓,除虐政。总的来说有两点:一是保民,使民无衣食之患;二是教民,用儒家的思想教育人民。三、孟子为什么能取得这样的论辩效果? 探究,明确:(1)善于揣摩对方的心理,把握情势,巧设陷阱,诱使对方入彀;(2)运用比喻论证的手法,把抽象的思想形象化,产生神奇的论辩效果;(3)语言上多用排比的形式,气势磅礴,锋芒毕露,犀利明快。当然,最根本原因在于:(4)具有特立独行、顶天立地的“大丈夫”精神。孟子首先是一个傲岸不屈的“大丈夫”,其次才是一个口若悬河的雄辩家。他特立独行,傲气十足,敢爱敢恨,有股“浩然之气”,而底子是“大丈夫”精神。他说:“居天下之广居,立天下之正位,行天下之大道;得志,与民由之;不得志,独行其道。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此之谓大丈夫。”正是这样的道德信念、人格自负,使他目空一切,“说大人,则藐之,勿视其巍巍然”,使他知言察情,巧施辩术,气盛辞壮,取得很好的论辩效果。追问:你估计梁惠王会不会接受孟子的主张?(鼓励学生发表不同见解)史记孟子荀卿列传中资料记载:孟轲,邹人也。受业子思之门人。道既通游事齐宣王,宣王不能。适梁,梁惠王不果所言,则见以为迂远而阔于事情。当是之时,秦用商君,富国强兵。楚、魏用吴起,战胜弱敌。齐威王、宣王用孙子(膑)、田忌之徒,而诸侯东面朝齐。天下方务于合纵连横,以攻伐为贤,而孟轲乃述唐、虞、三代之德,是以所如者不合。退而与万章之徒序诗书,述尼之意,作孟子七篇。孟轲,是邹国人。他曾跟着子思的弟子学习。在通晓儒家学说之后,(便去)游说侍奉齐宣王,齐宣王没有任用他。(于是)到了魏国,梁惠王不听信他的主张,(他的言论)反而被认为是迂曲玄远而不切实际。当时,(各诸侯国都在实行变革),秦国任用商鞅,使国家富足,兵力强大;楚国、魏国也都任用过吴起,战胜了一些国家,削弱了强敌;齐威王和宣王举用孙膑和田忌等人,国力强盛,使各诸侯国都东来朝拜齐国。正当各诸侯国致力于“合纵连横”的攻伐谋略,把能攻善伐看作贤能的时候,孟子却称述唐尧、虞舜以及夏、商、周三代的德政,因此不符合他所周游的那些国家(的需要)。于是就回到家乡与万章等人整理诗经、书经,阐发孔子的思想学说,写成孟子一书,共七篇。三、试讨论归纳本文的主题和说理特点。明确:主题:本文记载了孟子和梁惠王的一次对话,围绕“民不加多”的问题展开讨论,阐述了孟子“仁政”的具体内容,并在一定程度上揭露了社会的不平等。说理特点:(见教参)1.结构严谨民不加多的疑问;民不加多的原因;民加多的措施(教师按此结构逐一提问,学生逐一背诵)2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3六年级数学上册 四 人体的奥秘-比信息窗2 人体中的水分-按比分配说课稿 青岛版六三制
- 河北省邯郸市肥乡区七年级历史下册 第三单元 明清时期: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巩固与发展 第22课 活动课 中国传统节日的起源说课稿 新人教版001
- 考点解析-人教版八年级上册物理声现象《声音的特性》章节测评试题(含答案解析版)
- 梯级拦蓄供水工程环境影响报告书
- 基于价值共创理论的种业企业品牌价值评估多案例研究
- 自然材料在大班区域游戏中的投放与使用研究
- 机电设备安装施工风险评估方案
- 七年级地理下册 8.4 法国说课稿 湘教版
- 达标测试人教版八年级上册物理声现象《声音的特性声的利用》难点解析试题(含答案及解析)
- 基于价值链视角W公司成本管理研究
- 2025年贵州省警(协警)招聘考试题库及答案
- (新教材)2025年秋期部编人教版二年级上册小学语文全册教案(教学设计)(新课标核心素养教案)
- TCCTAS 162-2024 公路中央分隔带组合型波形梁护栏技术规程
- (2024版)小学六年级数学考试命题趋势分析
- 04质量奖(现场)评审报告
- 湖北省荆州市《公共基础知识》国考招聘考试真题含答案
- GB/T 9728-2007化学试剂硫酸盐测定通用方法
- 幼儿园小班社会:《红绿灯》 课件
- 全身式安全带定期检查表
- 《中药商品学》考试复习题库(含答案)
- 钢结构冷库施工方案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