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阅读5页,还剩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现代生产力使资本有机构成出现下降趋势刘旨贤 金志发(陕西省委党校 西安 710061)摘 要:马克思根据工业化时代生产力的特点,得出了资本有机构成提高趋势的重要论断。本文根据当代信息化生产力的特点,提出了资本有机构成下降趋势的判断;并从逻辑、统计和数理三方面进行了论证;最后阐述了这一新判断的意义。关键词:现代; 资本有机构成; 下降 马克思处在轻工业为主的工业化时代,他对资本的分析是以此为直接基础的。由工业化生产力的特点,他得出了资本有机构成提高趋势的正确结论,并由此论证了利润率下降趋势、资本主义人口规律和资本积累规律及历史趋势,得出了“两个必然”的结论。但是,二战以后,随着现代生产力的产生和发展,资本主义出现了第二次黄金时代,又一次焕发生机。对此,人们依据马克思传统理论,感到迷惑不解。其实,仍然按照马克思的分析方法,加进现代生产力因素,就可得出资本有机构成下降趋势的新结论。用这个新结论,就能很好地解说当代资本主义的新现象,并对社会主义经济发展有所借鉴。一、 现代生产力的性质与特点现代信息生产力同近代工业生产力有着根本不同的特点。现代生产力形成的根本标志电脑革命,电脑革命使生产力的性质和特点发生了根本变化。近代生产力是普通机器生产力,它以蒸气机为核心标志,取代古代的手工工具生产力。蒸气机革命的实质,是机器侧重代替人的体力,具有大量耗能、耗材的趋势,使生产具有标准化、同步化、系列化、大型化和集中化的特点。二战之后,人类生产力发生了又一次大革命,其核心标志是电脑的出现。这次大革命的实质是机器侧重代替人的脑力,开发脑力资源相对于开发物质资源显得更重要。由此,生产力出现了不同于甚至相反于工业化时代的特点。其一,个性化冲击了标准化。例如统一的制服被个性时装所取代,积木式的住房被个性化的住房所取代,甚至小轿车也个性化,诸如此类。从生产过程看,大量柔性生产方式取代制式生产方式。其二,弹性化冲击了同步化。时间统一的兵营式的生产方式,被大量的弹性工作方式所取代。其三,在系列化存在的同时,网络化生产方式出现,金字塔式的管理方式被扁平化的管理方式所取代。其四,企业平均规模由过去的大型化,转向小型化;个体机器、零部件也由大型化趋向小型化和微型化。其五,经济集中化也走向反面分散化,分散化的生产和生活方式,使过去征服自然、单纯掠夺自然和远离自然变成了善待自然、回归自然和亲近自然。 总之,现代信息生产力的性质和特点,出现了和近代工业生产力截然不同的情况。所以,资本技术构成由过去的单个劳动力推动的生产资料愈来愈多,将会变成用于劳动力自身开发的投资愈来愈多,相对用于开发生产资料的投资愈来愈少,这就导致资本有机构出现下降趋势。二、资本有机构成下降趋势的逻辑证明信息生产力使脑力的开发和使用处于中心位置,为此,必须加大劳动力培训的力度,增加对劳动力培训的投资,即增大人力资本投资。这不仅对高级劳动力经理人才和工程师人才是如此,对普通工人也是如此。普通工人由马克思时代的小学上下文化程度,上升到当代美国的大学文化程度。从三大产业变化来看,马克思时代,第二产业即工业的比重不断提高,而电脑革命以后,脑力劳动密集型产业比重自然提高,相应,新兴第三产业的比重会日益提高。与此同时,对生产资料的开发利用,由于智力的提高,科技的发达,可以做到减量化、再生化和循环化,即降低耗能耗材的水平,尽管生产资料使用的绝对量也在增加,但相对人力资本的增加而言,它的相对量是下降的。所以,现代生产力条件下,资本有机构成趋向下降。三、 资本有机构成下降趋势的统计证明对此,段进鹏和李刚两位学者,依据大量的历史统计数据,对美国制造业等行业以及全行业资本有机构成进行纵向、横向考察,认为若将上世纪五十至七十年代初发达资本主义国家资本有机构成的变动趋势概括为“提高缓慢,基本稳定,有时下降”,则当代尤其是近年来其变动趋势可进一步概括为“波动中缓慢下降”。科技进步的推动、生产资料的节约、工资水平的提升、产业结构的调整是资本有机构成变动的重要原因。(见2005年6月西安电子科技大学学报 第15卷第2期)四、资本有机构成变化趋势的数理推导随着市场经济的不断深化发展,劳动力资本作为一种资本,在生产活动中的作用不断增强,劳动者作为劳动力使用价值、劳动力价值和劳动力资本的三位一体,参与利润(剩余价值)分配的程度不断加深。在假设劳动者没有一般物质资本的前提下,劳动者的收入总额包括工资收入和劳动力资本收入(劳动力资本作为一种资本参与利润分配而获得的收入),传统的资本有机构成C/V就转化为:r=C/(V+M1) (1)用r表示资本有机构成,C表示不变资本,V表示劳动力价值即工资,M1表示劳动力资本收入,是剩余价值的一部分,V+M1表示可变资本,是劳动者所获收入总额。由于存在技术进步等因素,为了研究方便,这里我们假设剩余价值M稳步增长,资本周转速度不变,劳动力数量零增长,劳动力价值即工资不变,不变资本没有损耗。众所周知,经济学的核心是对有关利益及利益变化的分析。因此,我们首先假定一个静态的资本有机构成函数(1),当我们考虑这些变量随时间(t)的变化而发生变化时,这个函数就动态化为:r(t)=C(t)/V(t)+M1(t) (2)对于任意一个时点t,(2)式表示在该点的资本有机构成,由静态时点t到t+1的变化反映了资本有机构成的变化趋势,下面我们通过图来动态考察分析资本有机构成在长期内的变化趋势。C,V,M1,M2 C(t) V+M1(t) M(t) M1(t) V(t) M2(t) to t1 t2 t3 t4 图首先我们应该了解,劳动力资本在生产过程中始终存在,但是劳动力资本收入并不是从一开始就被确认(劳动力资本收入是指劳动力资本作为资本被社会确认并给劳动者所带来的收入),劳动力资本的存在和确认一般是不同步的,即劳动力资本收入开始的时间t1大于0,劳动力资本收入总量始终小于剩余价值总量。由于假设剩余价值稳步增长,因而我们可以设剩余价值函数为:M(t)=M0+t , 为常数 (3)(3)式表示由于科技进步等因素,剩余价值M稳步增长。0 0,t1 M1(t)= (4) t1t b(t)dt ( t1,+)b(t)是时间t的一个变量,先逐步变大,后逐步减小,表示M(t)对时间t变化的反映程度,b(t)大于0,最终倾向于常数,表示最终M1(t)与M(t)同步增长,其经济含义是:最终劳动力资本和其他资本一样,全部获得确认并参与剩余价值(利润)分配,等量资本获取等量利润。(4)式的经济含义:劳动者的劳动力资本先很难被确认,在时间点t1后逐渐被确认,随着时间的推移,被普遍承认,但由于受剩余价值量大小和劳动力资本在总资本中所占的比例等因素的限制,只能逐渐趋近剩余价值M(t),因此,b(t)曲线上有一拐点t4,拐点前加速上升,拐点后上升变缓,并最终成为与M(t)曲线平行的直线,在拐点t4前有一点t2,该点上的斜率b(t)等于。 M0+t 0,t1M2(t)=M-M1= (5) M0+t- t1t b(t)dt (t1,+) (5)式由(3)、(4)式推导而来,M2为剩余价值M减去劳动力资本收入M1后的余值,为物质资本家所有(实际可分三部分,即用于资本家个人消费、追加不变资本和可变资本),为了研究方便,假设其全部用作追加不变资本,使不变资本不断增加,在剩余价值M稳步增长的情况下,M1曲线上升,则M2曲线先升后降,在时间点t2是达到最大值,然后M2(t)曲线不断下降并最终趋于水平直线,但始终大于0。 C0+M0t+t/2 0,t1C(t)= (6)C0+M0t1+t1/2+tt1 M0+t-tt1 b(t)dtdt (t1,+)(6)式由(5)式推导而来,假设物质资本所有者把所得的剩余价值(利润)全部用于追加不变资本,即C(t)曲线的导数为M2的值,不变资本C(t)曲线随着时间变化不段增加,在t1时间点前,剩余价值M(t)被物质资本所有者全部获得,这时C(t)曲线的斜率为M(t),截距为C0的加速上升的曲线,在t1点后,斜率为M(t)-M1(t)的不断增加的曲线,但增加的速度先快后逐渐减慢,这是因为在t2点M2(t)曲线达到最大值,此后逐步下降。(6)式的经济含义:工业社会的产出对资本的偏好程度大,发展到信息社会产出对资本的偏好逐步减小,而对智力型的劳动力资本的偏好逐步增大。由于假设劳动力价值(工资)不变,可以得出:V(t)=V0 (7)(7)式的经济含义:虽然劳动者工资不断增长,但是,简单劳动所得的实际工资并没有太大的变化,此即工资铁律。下面我们把(4)、(6)、(7)式代人(2)式中,求出资本有机构成r随时间t的变化趋势,以时间点t1划分为两个阶段:(1)当0t t1时r(t)=C(t)/V+M1(t)=C0/V0+(M0/V0)t+(/2V0)tC0/V0、M0/V0、/2V0均为常数,且都大于0,因此,当时间t增大时,r(t)也增大,即在劳动力资本不能获得劳动力资本收入的时间点t1以前,随着时间的变化,资本有机构成不断提高,也可用导数求出在0tt1时,r(t)不断增加。(2)当t t1时 r(t)=C(t)/V+M1(t)= C0+M0t1+t1/2+tt1 M0+t-t t1 b(t)dtdt/V0+t1t b(t)dt在某一点t3时,资本有机构成r(t)的值最大,即在时间点t3前,资本有机构成随着时间的变化不断提高,在时间点t3后,资本有机构成随着时间的变化而不断减小,在长期内趋于一正值常数。 证明:已知t2点的b(t)=,当t1tt2时,b(t),当tt2时,b(t),点t4为M1(t)的拐点设函数F(t)= C0+M0t1+t1/2+t1t M0+t-t1t b(t)dtdt-V0+t1t b(t)dt对函数F(t)求时间t的导数,得F(t)=M0+t-t1t b(t)dt-b(t)再对上式求时间t的导数,F(t)=-b(t)-db(t)/dt在区间(t1,t2)时F(t)=M0+t-t1t b(t)dt-b(t)又因为b(t)所以 F(t)M0+t-t1tdt-=M00当t=t2时,F(t)=M0+t-t1tdt-=M00所以在区间(t1,t2)上,F(t)单调递增即在此区间r(t)不断增加。在区间(t2,t4)时F(t)=-b(t)-db(t)/dt又b(t),db(t)/dt0所以F(t)0即在区间(t2,t4上存在极大值点t3,使得F(t=t3)为极大值。即r(t=t3)时为最大值.当t+时,b(t),求极限,得r(t+)=t1+M0/即r最终趋于一常数,经济含义:资本有机构成最终趋于稳定。因此,函数F(t)在时间t2到时间t4内有极大值,该极大值对应的时间点为t3故在时间点t3时,资本有机构成r(t)的值最大。作资本有机构成r(t)函数的曲线如图,也可由图中的C(t)、V+M(t)两条曲线的比值与对应的时间,画出r(t)曲线。C(t) V+M1(t) t r r(t) 0 t1 t2 t3 t4 t 图图的部分中的两条曲线分别表示不变资本C(t)曲线和可变资本V+M1曲线,这两条曲线上的值的比,就是资本有机构成r的值,对应可以画出r随时间t变化的曲线,如图b,r(t)曲线先上升后下降,表示资本有机构成有先不断提高后逐步下降的趋势。其经济含义:在工业化时代,资本有机构成之所以不断提高,是由于劳动者仅得到工资,生产力提高从而剩余价值增长的好处全被资本家获得,即新增国民收入中,剩余价值比重越来越大,劳动力价值比重越来越小;进入信息化时代,虽然开始承认劳动力资本及其收入,但其增长速度仍赶不上生产力和剩余价值的增长速度,所以资本有机构成还在缓慢提高;当劳动力资本收入增长加快、比重加大,相应物质资本收入增长速度减缓、比重缩小,从而资本有机构成出现下降趋势;但物质资本收入和劳动力资本收入增长速度趋同时,资本有机构成趋于稳定。 五、当代资本有机构成下降趋势的意义首先,从理论意义看,有两点值得注意。一是马克思经济学说必须与时俱进。经济理论必须随着经济条件的变化而变化。生产力是最根本的经济条件,当生产力发生大革命时,经济理论或迟或早地也要发生大革命。这不是对马克思主义的背叛,恰恰是马克思主义的生命活力之源。否则,表面上维护马克思的结论,恰恰断送了马克思主义。二是承认并尊重人力资本理论。发展马克思主义不是哪一个人的专利,好像只有自称或标榜为马克思主义者才能发展马克思主义似的,不是这样的;同样,马克思主义是科学,但科学并不都是马克思主义。以舒尔茨为集中代表的人力资本论者,尽管他不是马克思主义者,但作为经济科学研究者,他的理论反映了当代一个重大的经济现实,从而是科学的,值得马克思主义经济学家真诚虚心学习和借鉴。其次,从实践意义来看,也有两点值得注意。一是资本有机构成下降使资本主义峰回路转,人本主义更加突出,由资本有机构成提高所导致的有效需求不足的经济危机大大减缓。二是对我国而言,当前所实施的科教兴国战略和人才强国战略是正确的,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是英明的。我国要正视人力资本投资相对于发达国家人力资本投资的绝对不足和相对不足。这既有客观的历史原因,但也恰恰是我国实施赶超战略的后发优势所在,加上人力资源丰富天资聪明和重教传统是我国资源禀赋的最大特点,在这方面后来居上具有非常重大的现实意义。参考文献:【1】马克思,资本论M,人民出版社 ,1975年【2】美费景汉 古斯塔夫拉尼斯,增长和发展:演进观点,商务印书馆,2004年12月第一版【3】刘旨贤 张辉,生产力经济学M,西安地图出版社,2001年7月第一版【4】段进鹏 李刚,对美国资本有机构成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DBJT15-129-2017 集中空调制冷机房系统能效监测及评价标准
- 难点解析-人教版8年级数学下册《平行四边形》专项测试试卷(含答案详解)
- 粮油食品检验人员模拟题库及参考答案详解【完整版】
- 难点解析沪科版9年级下册期末测试卷及参考答案详解(B卷)
- 难点解析北师大版9年级数学上册期中测试卷及答案详解
- 坐月子康复知识培训班课件
- Ethyl2-cyano-2-ethyl-3-methylhexanoate-d5-Ethyl-1-methylbutylcyanoacetic-acid-ethyl-ester-d-sub-5-sub-生命科学试剂-MCE
- 2-3-Bipyridine-d4-Isonicoteine-d-sub-4-sub-生命科学试剂-MCE
- 难点详解青岛版8年级下册数学期末测试卷及一套答案详解
- 临床执业医师高分题库附答案详解
- 《患者安全目标解读》课件
- 甲状腺功能亢进症课件
- 锂离子电池正极材料研究进展
- 二手房屋买卖物品交接清单
- 技师论文 变频器的维修与保养
- 非标自动化设备项目进度表
- 诊断学教学胸部查体
- 桥梁安全事故案例警示
- SB/T 10460-2008商用电开水器
- GB/T 9124.1-2019钢制管法兰第1部分:PN系列
- GA 1800.2-2021电力系统治安反恐防范要求第2部分:火力发电企业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