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阅读5页,还剩3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作 业 3 答 案 土木工程力学(2) (初稿 仅供参考) 一.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10分) 1.静定结构影响线的形状特征是( A ) A. 直线段组成 B. 曲线段组成 C. 直线曲线混合 D. 变形体虚位移图 2.图示结构某截面的影响线已做出如图所示,其中竖标y,是表示( C ) A. P=1在E时,C截面的弯矩值B. P=1在C时,A截面的弯矩值 C. P=1在C时,E截面的弯矩值D. P=1在C时,D截面的弯矩值 P=1 ABC D E y 3.绘制任一量值的影响线时,假定荷载是( A ) A. 一个方向不变的单位移动荷载B. 移动荷载 C. 动力荷载D. 可动荷载 在力矩分配法中传递系数与什么有关( D ) 荷载线刚度近端支承 远端支承 汇交于一刚结点的各杆端弯矩分配系数之和等于( A )。 1/2 二判断题(每小题2分,共10分) 1.静定结构和超静定结构的内力影响线均为折线组成。() 2. 图示结构C截面弯矩影响线在C处的竖标为 () A B C 3. 简支梁跨中C截面弯矩影响线的物理意义是荷载作用在截面C处的弯矩图形( ) .在多结点结构的力矩分配法中,可以同时放松所有不相邻的结点以加速收敛速度。() 5. 力矩分配法适用于连续梁和有侧移刚架。( ) 10kN/m A BC D 8kN 4m2m2m4m 解:此结构有两个刚结点,A、D均为固定端,因此AB、BC、CD 三个杆件都属于两端固定梁。它们的转动刚度均为4i。 计算分配系数 可设则 B结点:C结点: 三用力矩分配法计算图示连续梁,并绘制弯矩图。各杆EI相同且为常数。(10分) 计算固端弯矩 q P L/2L/2 结点约束力矩: 按先B后C的顺序,依次在结点处进行2轮分配与传递 通过叠加求出最后杆端弯矩。 有关的载常数: (见下页列表) 10kN/m A BCD 8kN 4m2m2m4m 分配系数 固端弯矩 分 配 与 传 递 0.50.50.50.5 13.3313.33 44 00 6.676.663.333.33 3.673.661.831.84 0.920.920.460.46 0.230.230.13 最后杆端弯矩17.12 5.745.74 0.110.111.96 1.96 0.11 5.74 17.12 (20) M图(kN.m) 绘弯矩图。 (8) 四用力矩分配法计算图示各结构,并绘制弯矩图。各杆EI相同且为常数。(20分) 1. 解:此结构有两个刚结点,A、D均为铰支端,因此AB、CD两个 杆件都属于一端固定另一端铰支梁,转动刚度为3i,而BC段属 于两端固定。它的转动刚度为4i。 设则 计算分配系数 B结点: C结点: q P L/2L/2 0 计算固端弯矩 有关的载常数: A B D 24kN EI 6m6m 48kN/m 3m3m C EIEI 按先B后C的顺序,依次在结点处进行 3 轮分配与传递。 通过叠加求出最后杆端弯矩。 (见下页列表) A B D 24kN 6m 6m 48kN/m 3m 3m C 分配系数 固端弯矩 分 配 与 传 递 3/74/74/73/7 00144 144270 82.2961.71 0 41.14 90.3767.770 45.19 19.3725.82 0 12.91 7.385.53 0 3.69 1.582.11 0 1.05 0.60.45 最后杆端弯矩0082.6682.66100.75100.75 82.66 100.75 (216) (36) M图 (kN.m) 绘弯矩图。 8kN/m24kN.m A BCD 32kN E EIEIEI 6m6m3m 3m 2. 试用力矩分配法计算图示连续梁并绘弯矩图。 分析: 此题特点是有一悬 臂杆DE,刚结点B 处有外力偶,各杆 的线刚度相等。 解:将悬臂段 DE 去掉,视结点 D 为铰支座,其上作用有集中力24kN 和集中力偶 36kN.m (如附图所示) 附图: 计算分配系数 B结点: C结点: 则设 3m 36kN.m CD 24kN32kN 计算固端弯矩 按先B后C的顺序,依次在结点处进行三轮分配与传递 通过叠加求出最后杆端弯矩。 M P 00 0 P 固点反力矩有关的载常数: (见下页列表) 分配系数 0.50.50.5710.429 固端弯矩000018+3636 分 配 与 传 递 126 6 12 6.8525.148 0 3.426 1.713 1.7130.8570.857 0.4890.368 0 0.245 0.122 0.122 0.061 -0.061 0.0350.026 0 杆端最后弯矩5.0810.1613.8412.463636 固点反力矩 -24 8kN/m 24kN.m A BCD 32kN E 6m6m3m 3m3m 12.46 5.08 10.16 13.84 12.46 36 (48) M图 (kN.m) (-12) (-24) 绘弯矩图。 五用力矩分配法计算图示各结构,并绘制弯矩图。各杆EI相同且为常数。(20分) 20kN/m D 10kN 2m AB 4m C E 2m 2m 2m 32kN 解:此结构的AB段、CD段均为静定部分,可简化为下图 : 40kN.m 10kN BC E 32kN 20kN.m 40kN M P 00 0 P (单结点刚架) 1. (1) 计算B结点的分配系数: 设则 有关的载常数: (2) 计算B结点处的固点反力矩和各杆的固端弯矩: 通过叠加求出最后杆端弯矩。 绘弯矩图。 在B结点处进行分配与传递 (见计算框图) B结点处的约束力矩: C B E 4/7 3/7 20(固点反力矩) 固端弯矩 分 配 与 传 递 00 440 9.14 6.86 4.570 杆端弯矩4.57 9.14 10.86 40 DABC E 40 10.86 20 (32) 9.14 4.57 M图(kN.m) 2. 10kN/m D A B 4m C E 2m4m2m 20kN 解:此结构有两个刚结点B和C,AB杆件属于一端固定另一端铰支梁,转动刚度为3i,而 BC、BD、CE段属于两端固定,它的转动刚度为4i。 设则 结点B: 结点C: qP 有关的载常数: (1) 计算结点的分配系数: (2) 计算各杆的固端弯矩: 结点约束力矩: 通过叠加求出最后杆端弯矩。 按先 B 后 C 的顺序在结点处进行 2 轮分配与传递 计算框图:D A BC E3/11 0 B 4/114/111/21/2 固端弯矩 分 配 与 传 递 0000201010 2.733.643.631.82 0.56 1.82 4.09 4.092.052.05 0.750.74 0 0 0.38 0.190.190.09 杆端最后弯矩 0.37 1.452.89 0 17.83 14.944.284.28 2.14 D A BC E 17.83 14.94 4.28 4.28 (20) (20) 1.45 2.89 绘弯矩图。 M图(kN.m) 2.14 六. 用力矩分配法计算所示对称刚架,并绘制弯矩图、剪力图。各杆EI相同且为常数。 16kN/m D A B 4m CE 4m 16kN/m 4m F 解:此结构属于对称刚架,偶数跨, 对称荷载情况。取半刚架简化为左图 : 16kN/m A B 4m C 4m 简化后的结构为单结点无侧移刚架。 设 则 有关的载常数: q A结点的约束力矩 A B C 0.50.5 固端弯矩 分配与 传递 杆端弯矩 21.3321.3300 10.66 10.67 5.33 26.6610.6710.67 5.33 5.33 按正对称性补全右半刚架的弯矩图,按反对称性补全右半刚架的剪力图。 A B C 10.67 10.67 5.33 26.66 (20) 左半刚架的弯矩图 (单位: KN.m):左半刚架的剪力图(KN): 36 A B C 44 + 28 + A B D 10.67 10.67 5.33 26.66 (20) E F 10.67 10.67 26.66 (20) C 4 M图 (kN.m) Q图 (kN) A B C + 28 + 28 36 36 + 4 D E F 附:剪力计算过程 AB C K 2m2m2m 的影响线 的影响线 的影响线。八.画图示静定梁 A B =1 QA A B QA 虚位移图 的影响线 七.画图示伸臂梁和的影响线。 (5分) (5分) 九.绘制伸臂梁C截面、D截面的弯矩影响线和剪力影响线 的影响线 的影响线 AB 1m3m1.5m 0.5m CD D 的影响线 的影响线 (5分) 复 习 参 考 题 (往届部分作业答案) 一. 用力矩分配法计算图示连续梁并绘弯矩图,并求C支座的反力。 1. A BC D 30kN E EI EI2EI 3m3m 2m 6kN/m6kN/m 4kN 3m3m q 1/8ql2 CD P 0. C D m 1/2m m C D A BC D 30kN EI EI2EI 3m3m 6kN/m6kN/m 4kN 3m3m 8kN.m m P q C D -1/8ql+1/2mm (3). 计算固端弯矩 (1).简化悬臂端(见上页图示)解: (2).计算分配系数: 设EI=3 则 (4).按先C后B的顺序依次在结点处进行三轮分配与 传递,最后叠加计算各杆端弯矩值。(列表如下) 约束力矩: (较大) A BC D 30kN EI EI2EI 3m3m 6kN/m6kN/m 4kN 3m3m 8kN.m 分配系数0.4290.4290.5710.571 固端弯矩6.75 -22.522.5 -2.75 分 配 与 传 递 -11.28-8.47 0 8-8 0 -5.64 1/2 9.1812.21 0 1/2 6.11 -3.49-2.62 0 1/2 -1.75 0.751.00 1/2 0.5 -0.29-0.21 1/2 -0.15 0.060.09 杆端弯矩 0 0 0 016.74 -16.7414.05-14.058 -8 (5). 绘弯矩图并计算C支座反力RC 。 16.74 14.05 8 6.75 6.75 45 29.61 CDE FA B C RC QCDQCF (11.02)(-14.55) RC = 14.55 + 11.02 = 25.57(kN) A BC D 30kN E EI EI2EI 3m3m 2m 6kN/m6kN/m 4kN 3m3m F 杆端弯矩 016.74-16.74 14.05-14.058-80 弯矩图: (kN.m) 20kN/m80kN.m A BCD 100kN E EIEI2EI 4m2m2m4m2m 分析: 此题特点是有一悬 臂杆DE,刚结点B 处有外力偶,各杆 的线刚度不等。 解:将悬臂段 DE 去掉,视结点 D 为铰支座,其上作用有集中力40kN 和 集中力偶 40kN.m (如附图所示) 20kN/m 40kN.m CD 40kN 附图: 计算分配系数 设则 B结点: C结点: 2. 20kN/m80kN.m A BCD 100kN E EIEI2EI 4m2m2m4m2m 20kN/m 40kN.m C D40kN 计算固端弯矩 (B结点处的外力偶可先不考虑) q m P 00 0 按先B后C的顺序,依次在结点处进行三轮分配与传递(列表) (第一轮计算时,B结点处外力偶直接乘以分配系数) 通过叠加求出最后杆端弯矩。 绘弯矩图。 80kN.m A BCD 100kN EI EI2EI 4m2m2m4m 20kN/m 40kN.m 40kN 分配系数 0.50.50.40.6 固端弯矩 0050+50 20+4040 分 配 与 传 递 25 40 32.532.5 40 25 2537.50 12.5 6.256.25 3.125 3.125 1.251.875 0 0.625 0.312 0.3130.1560.156 0.062 0.094 0 杆端最后弯矩35.7871.568.4459.4759.474040 外力偶的分 配弯矩 35.78 71.56 8.44 59.47 40 100 40 M图(kN.m) RC 66.9844.87 66.98+44.87 =111.85(kN) 二. 试用力矩分配法并利用对称性 作图示结构M图。(EI为常数) 80kN q=15kN/m 3m3m6m6m 6m AB CD EF q=15kN/m 40kN40kN 解:将原结构的荷载分解成对称和反 对称的两种情况,然后分别计算,最后 叠加。 1 .对称荷载作用 3m3m6m3m3m 3m3m3m q=15kN/m 40kN A B E K 计算分配系数 设EI=6 则 简化的半刚架: 计算固端弯矩 B结点的不平衡力矩 将进行分配、传递 叠加计算最后杆端弯矩 (列表,见下页) 2. 反对称荷载作用 40kN40kN 3m3m6m3m3m 简化的半刚架: 40kN 3m3m3m A B E K 计算分配系数 设EI=6 则 计算固端弯矩 B结点的不平衡力矩 将进行分配、传递 叠加计算最后杆端弯矩 (列表,见下页) 0.286 0.286 0.428 0 0 -30 30 0 0 -4.29 -8.58 -4.29 -8.58 -12.84 -4.29 -8.58 -34.29 21.42 -12.84 0 40kN 3m3m3m A B E K 3m3m3m q=15kN/m 40kN A B E K A A BK B E BE BK 0.40.40.2 0 0-3030-45-22.5 63633-3 36-2736 -42-25.5 A B E K 3 6 27 36 42 25.5 (60) A B E K 8.58 4.29 12.84 21.42 34.29 (60) + 34.29 12.84 8.58 4.294.29 21.42 34.29 8.58 12.84 21.42 61.29 57.42 54.84 2.58 1.29 29.16 14.58 7.29 14.58 7.29 (120) 绘最后弯矩图 27 36 42 42 36 27 6 3 6 3 25.5 25.5 三. 试用机动法绘出图示多跨静定梁的指定量值的影响线。 A 8m 1m 6m BCD K P=1 1m RA、MK、QK、QC RA影响线 11 A DC B 1/4 求RA影响线的 虚位移图 A BCD X=1 RA (去掉A支座) MK影响线 11 K AD C QK影响线 1m KADC B A BCD K QK QK X=1 求MK影响线的虚位移图: 求QK影响线的虚位移图: (定向支座) A 8m 1m 6m B C D K 1m MK X=1(相对转角)(中间铰) A B C D QC QC X=1 1 K AD C QC影响线 (切断) 求QC影响线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涟源九年级联考数学试卷
- 车位转让合同范本
- 利川期末考试初三数学试卷
- 机建加工合同范本
- 拍摄项目预算合同范本
- 多平台发行协议
- 终身水电气供应合同
- 明星市场评估与分析协议
- 2025年体育公园健身器材采购、安装及保养服务合同
- 全国理科乙卷数学试卷
- GB/T 20671.7-2006非金属垫片材料分类体系及试验方法第7部分:非金属垫片材料拉伸强度试验方法
- GB/T 10781.1-2006浓香型白酒
- 冀教版六年级英语上册课件Unit-2
- 轴孔用YX型密封圈规格尺寸
- 肾上腺疾病外科治疗
- 第9章探放水钻机及相关设备的安全使用.
- 水调歌头·游泳-课件
- 人教版三年级下册体育与健康教案(全册教学设计)
- 交通部农村公路建设标准指导意见
- 卫浴店面管理
- 清表施工方案4常用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