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一语文]诗歌鉴.doc_第1页](http://file.renrendoc.com/FileRoot1/2019-1/19/9f5ea3cf-ba30-4450-a701-5cc4b8715878/9f5ea3cf-ba30-4450-a701-5cc4b87158781.gif)
![[高一语文]诗歌鉴.doc_第2页](http://file.renrendoc.com/FileRoot1/2019-1/19/9f5ea3cf-ba30-4450-a701-5cc4b8715878/9f5ea3cf-ba30-4450-a701-5cc4b87158782.gif)
![[高一语文]诗歌鉴.doc_第3页](http://file.renrendoc.com/FileRoot1/2019-1/19/9f5ea3cf-ba30-4450-a701-5cc4b8715878/9f5ea3cf-ba30-4450-a701-5cc4b87158783.gif)
![[高一语文]诗歌鉴.doc_第4页](http://file.renrendoc.com/FileRoot1/2019-1/19/9f5ea3cf-ba30-4450-a701-5cc4b8715878/9f5ea3cf-ba30-4450-a701-5cc4b87158784.gif)
![[高一语文]诗歌鉴.doc_第5页](http://file.renrendoc.com/FileRoot1/2019-1/19/9f5ea3cf-ba30-4450-a701-5cc4b8715878/9f5ea3cf-ba30-4450-a701-5cc4b87158785.gif)
已阅读5页,还剩4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诗歌鉴赏(一)一、 意象:渗透着诗人主观情意的客观物像,是意与象的统一。意-诗人的思想、情感、感兴、意念。象-物像、形象。二、提问方式:你从诗中看到了一个什么样的形象? 作者为什么描写这一形象? 三、 这种类型题的答题模式是:第一步,找到诗中描绘的相关语句,准确理解形象的基本含义。第二步,用精炼的话语概括形象的特征。第三步,结合文章的主旨指出描绘形象的作用或效果。四、阅读下面一首宋诗,然后回答问题。第四桥 萧立之自把孤樽孹蟹斟,荻花洲渚月平林。一江秋色无人管,柔橹风前语夜深。综观全诗,你看到了一个什么样的人物形象?并结合句简要分析人物的心情。 技巧运用】第一步,找到诗人描绘形象的相关语句,准确理解形象的基本含意。“自把孤樽孹蟹斟”“一江秋色无人管”是描写人物形象的句子,其中“自”“孤樽”等词是关键。第二步,用精练的话语概括形象的特征。可以概括为:傲岸不羁、逍遥洒脱、闲适恬淡。第三步,结合文章的主旨指出描绘形象的作用或效果。可以概括为:一个寄情山水、傲岸不羁、逍遥洒脱、闲适恬淡的诗人形象跃然纸上。第四步,紧扣要求,整理思路,形成答案:秋天的月夜,诗人泛舟江上,自斟自酌,乐在其中,一个寄情山水、傲岸不羁、逍遥洒脱、闲适恬淡的诗人形象跃然纸上。从中我们可以感受到人物心境,虽然孤独一人,并没有茕茕孑立的凄凉之感,而是在橹声秋色中显得怡然自得。 诗歌鉴赏(二)一、 意境:由意象构成的,在整体上耐人寻味的诗歌境界。二 、意境列举:雄浑壮丽、壮阔苍茫、苍凉悲壮、闲适恬淡、清幽明净等。三 、提问方式:这首诗描写了什么样的景物?这首诗为我们展现了一幅怎样的画面?这首诗营造了一个怎样的意境氛围?四 、答题技巧这种类型题的答题模式是:第一步,抓住诗中的主要景物,在忠实原诗的基础上进行联想和想象,并运用自己的语言描绘诗中展现的图景画面。第二步,用一两个专业术语(双音节词)概括这些景物所营造的情境的氛围特点,或孤寂冷清,或恬静优美,或雄浑壮阔,或萧瑟凄凉注意遥能准确地体现景物的特点和情调。第三步,根据意境氛围地特点来分析作者地思想感情。五 、阅读下面一首宋诗,然后回答问题。梦 回林景熙梦回荒馆月笼秋,何处砧声唤客愁。深夜无风莲叶响,水寒更有未眠鸥。本诗的景物描写营造了怎样的氛围?抒发了诗人怎样的情感。【技巧运用】第一步,抓住诗中的主要景物,并运用自己的语言描绘诗中展现的图景画面。诗中描写了“荒馆”、“月”、“砧声”、“莲叶”、“鸥”等景物。诗人在一个秋天的月夜,借宿在驿馆之中,捣衣的砧声撩起了诗人思乡的情绪,夜深却无法入眠,“深夜无风”,何来枯荷的响声,原来未眠水鸥也辗转反侧,弄得枯荷沙沙作响,使人听了倍感孤独伤感。第二步,用一两个专业术语(双音节词)概括这些景物所营造的情境的氛围特点。诗中所描写景物的特点可概括为:幽寂、荒凉、冷清。情景的氛围特点可概括为:凄凉悲怆。第三步,根据意境氛围的特点来分析作者的思想感情。在此种环境中的人应是愁肠百结、乡思无限,应是孤独、寂寞、伤感。第四步,紧扣要求,整理思路,形成答案:诗歌开篇便如愁云乍起,“荒馆”、“月笼秋”展现了秋月惨淡、客馆荒凉的景物,阵阵捣衣声更是触发起无限的愁肠。尚未入睡的欧鸟在莲叶中辗转反侧,正是愁肠百结、彻夜不寐的诗人的自况。景物描写营造出凄凉悲怆的氛围,从而抒发了诗人异乡漂泊的离愁别恨。 诗歌鉴赏(三)一 、表达技巧:是诗人用来抒发感情的方法,分为抒情手法、描写手法、修辞手法、表达方式。二 、第一类:表达方式:记叙、描写、抒情、说明、议论第二类:描写手法:对比、衬托(反衬),变换人称,联想想象, 象征,类比,虚实结合 渲染烘托第三类:结构方式:前后照应、铺垫,过渡(承上启下)、设置悬念、卒章显志,欲扬先抑、制造波澜 , 特定线索、 记叙顺序(顺叙、倒叙、插叙) ,材料安排(主次、详略等),第四类:修辞手法:比喻、反复、对比、拟人、夸张、排比、对偶、引用、设问、反问、借代:第五类:描写手法:描 写 角 度: 正面描写、侧面描写描写人物的方法:语言描写、动作描写、神态描写、心理描写、外貌描写,细节描写.描写景物的角度:视觉、听觉、味觉、触觉描写景物的方法:动静结合(以动写静)、概括与具体相结合、由远到近(或由近到远)三 、提问方式:这首诗采用了何种表现手法?这首诗运用了怎样的艺术手法?诗人是怎样抒发自己的情感的?有何效果?四 、答题模式:1、赏析修辞方法:揭示手法+分析表达作用(句意+文意+主旨情感)例6.阅读下面一首唐诗,然后回答问题。登金陵凤凰台(李白)凤凰台上凤凰游,凤去台空江自流。吴宫花草埋幽径,晋代衣冠成古丘。三山半落青天外,二水中分白鹭洲。 总为浮云能蔽日,长安不见使人愁。注此诗作于天宝年间,作者被排挤离开长安,南游金陵时所作。问题:分析尾联的修辞效果及所表达的思想感情。简析“日”喻帝王,“浮云”喻小人,比喻修辞格的运用含蓄地表达了作者的思想感情。表达皇帝被奸邪蒙蔽而自己报国无门的伤痛,抒发了忧国伤时的情怀。2、赏析表达方式:怎样叙(描写)+叙(描写)什么+抒什么情例7.阅读下面一首唐诗,然后回答问题。漫成一绝(杜甫)江月去人只数尺,风灯照夜欲三更。沙头宿鹭联拳静,船尾跳鱼拨剌鸣。问题:赏析这首诗描绘了怎样的一幅美景。简析诗歌从水中月影写起,生动描写了白鹭蜷曲着身子,恬静地夜宿在月光笼照下的沙滩,船尾大鱼跃出水面而发出拨剌的响声,一动一静构成了江上月夜宁静的美景。3、赏析表现手法:手法+表达作用(句意+文意+主 阅读下面一首元曲,回答后面问题。中吕十二月过尧民歌别情王实甫自别后遥山隐隐,更那堪远水粼粼。见杨柳飞绵滚滚,对桃花醉脸醺醺。透内阁香风阵阵,掩重门暮雨纷纷。怕黄昏忽地又黄昏,不销魂怎地不销魂。新啼痕压旧啼痕,断肠人忆断肠人。今春,香肌瘦几分,搂带宽三寸。在这首小令的上阙中,作者主要运用了什么样的抒情方式?请结合具体诗句作简析。 这种类型题的答题模式是:第一步,准确地指出诗中运用了什么表现手法或表达技巧第二步,结合诗句说说这个手法或技巧所表现地内容。第三步,分析作者选用这种手法或技巧的原因。第四步,这种手法表现了诗人怎样的感情,表现出怎样的旨趣。【技巧运用】第一步,准确地指出诗中主要运用了什么表现手法或表达技巧。作者在上阙中主要运用的是借景抒情、寓情于景的抒情方式。第二步,结合诗句说说这个手法所表现的内容。远景的遥山、远水,勾起了女子无尽的回忆和思念,不堪相对;而眼前的杨柳、桃花也同样撩起了她深沉的愁绪:柳绵滚滚使她想起离人的漂泊,桃花灼灼亦使她自伤红颜薄命。景中见情,情寓景中。第三步,梳理这种手法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感情,表现出怎样的旨趣。通过对特定景物的描写,表达了女主人孤寂清冷的心境和对离人的无限思念之情。第四步,紧扣要求,整理思路,形成答案:作者在上阙中主要运用的是借景抒情、寓情于景的抒情方式。远景的遥山、远水,勾起了女子无尽的回忆和思念,不堪相对;而眼前的杨柳、桃花也同样撩起了她深沉的愁绪:柳绵滚滚使她想起离人的漂泊,桃花灼灼亦使她自伤红颜薄命。外面景物虽美,却易触发别情,而黄昏的雨点又送来一声声凄清冷寂的况味,一景一物,无不触发女主人公离别的联想,不言愁而愁意自见。 诗歌鉴赏(四)一 、诗歌语言分为:意象语言、情感语言、象征语言、特定称谓语言。 从词性角度分为:名、动、形、副、数。二 、鉴赏诗歌的语言要特别注意动词,然后是形容词、副词、数量词。三 、诗歌的语言风格:清新明快,自然质朴;平淡工丽,直率奔放;含蓄婉约,清净幽深等。四 、赏析语言分三类: 1、炼字类 (1)提问方式:这一联中最生动传神地是哪个字?为什么?某字历来为人称道,你认为它好在哪里?请结合诗句评析某字地艺术效果。 (2)答题模式:第一步,首先表明自己的看法。第二步,用一两句话准确表明该字在诗句中的准确含义。第三步,结合诗歌地有关内容具体分析这个字所描述的景象。第四步,适当展开联想和想象,说说该字营造了怎样地意境,或表达了怎样的感情等。 (3)阅读下面的宋诗,然后回答问题。溪 亭林景熙清秋有余思,日暮尚溪亭。高树月初白,微风酒半醒。独行穿落叶,闲坐数流萤。何处渔歌起?孤灯隔远汀。请结合全诗,评析第三联中“穿”、“数”二字的艺术效果。 (4)【技巧运用】第一步,表明自己的看法。评析“穿”“数”二字的艺术效果,实际就是表明,这两个字用得好,所以表明好与步好的看法这一步实际可以不谈。第二步,用一两句话准确表明二字在诗句中的准确含义。“穿”字是穿梭行走。“数”是细数。第三步,结合诗歌的有关内容具体分析这二字所描述的景象。“穿”字描写了诗人独自在落叶飘零的树林中穿行的情形。“数”形象地道出了诗人坐在林中百无聊赖地“数”起了流萤地神态。第四步,说说这两个字营造了怎样的意境,或表达了怎样的感情。“穿”字形象地传达出诗人孤独、徘徊地情绪,“数”字传神地描绘出诗人苦闷无聊的心境。第五步,紧扣要求,整理思路,形成答案:诗人于清秋日暮迈上溪亭散心。月上高树,酒已半醒,周围一片冷清幽寂。诗人独自在落叶飘零的树林中穿行。“穿”字形象的传达出诗人孤独徘徊的怀绪。诗人又坐在林中百无聊赖地“数”起了流萤,“数”字传神地描绘出了诗人苦闷无聊的心境。 2、诗眼类 (1)提问方式:某字(词)是全诗的“诗眼”,为什么?全诗围绕某字展开,请结合全诗分析。 (2)答题模式:第一步,指出该字在表达主旨中所起的作用。第二步,结合该字在表达主旨中所起的作用。第三步,指出该字在结构上所起的作用。 (3)阅读下面一首宋诗,然后回答问题。 葛溪驿王安石缺月昏昏漏未央,一灯明灭照秋床。病身最觉风露早,归梦不知山水长。坐感岁时歌慷慨,起看天地色凄凉。鸣蝉更乱行人耳,正抱疏桐叶半黄。诗人的心绪集中体现在“乱”字上,全诗是怎样表现的?请简要赏析。 (4)【技巧运用】第一步,突出该字对主旨所起的作用。本诗以“乱”为诗眼,情景交融,抒写了诗人的家国之思。第二步,结合诗句进行梳理,列举全诗围绕该字写了哪些内容。首联借残月、滴漏、昏暗的灯光暗写诗人心绪意乱。颔联直写身体之病、羁旅之困、怀乡之愁,点明“乱”的部分原因,为进一步写“乱”蓄势。颈联转写忧国之思,以天地凄凉的色彩加以烘托,使烦乱的心情更推进一层。尾联用衬托手法,借疏桐蝉鸣将诗人的烦乱心境渲染到极致。第三步,从该字在诗中的结构上所起的作用考虑。“乱”实际是全诗的纲(线索),串联诗人所见、所感、所想,使诗歌内容虽多而集中。第四步,紧扣要求,整理思路,形成答案:本诗以“乱”为诗眼,情景交融,抒写了诗人的家国之思。首联借残月、滴漏、昏暗的灯光暗写诗人心绪意乱。颔联直写身体之病、羁旅之困、怀乡之愁,点明“乱”的部分原因,为进一步写“乱”蓄势。颈联转写忧国之思,以天地凄凉的色彩加以烘托,使烦乱的心情更推进一层。尾联用衬托手法,借疏桐蝉鸣将诗人的烦乱心境渲染到极致。 3、语言风格类 (1)提问方式:这首诗在语言上有何特色?这首诗具有怎样的语言风格?请分析这首诗的语言风格。谈谈此诗的语言艺术. (2)答题模式:第一步,用一两个鉴赏术语准确点明语言特色,如清新自然、朴实无华、华美绚丽、明白晓畅、委婉含蓄、雄浑豪放、简练生动等。第二步,结合有关诗句具体分析这特色是如何体现的。第三步,指出表现了作者怎样的感情。 (3)阅读下面一首诗,然后回答问题。长干曲四首(其一)崔 颢君家何处住?妾住在横塘。停舟赞借问,或恐是同乡。这首诗歌在语言上有何特色?请略加分析 (4)【技巧运用】第一步,用一两个鉴赏术语准确点明语言特色。本诗的语言特色是:朴素率真。第二步,结合有关诗句具体分析这种特色是如何体现的。何处住,在横塘,通过自问自答的对话形式明白道出;停舟暂借问,或恐是同乡,过程何心理展露无疑。感情朴实,流露自然。第三步,指出表现了作者怎样的感情。这首诗刻画了一个朴素直率的船家女形象,蕴涵了作者欣赏、赞许的感情。第四步,紧扣要求,整理思路,形成答案:这首诗语言朴素自然,犹如民歌。“何处住”,“在横塘”,通过自问自答的对话形式,采用朴素的口头语言,不加雕琢,烘托出一个素朴率真的船家女形象。 诗歌鉴赏(五)一 评价诗歌的思想内容和作者的观点态度: 主要指能够概括诗歌的主旨,能够评价诗歌的社会意义、现实意义,能够分析作者的思想感情、生活态度。二、古典诗歌表达的思想感情有:山水情、故园情、离别情、亲友情等。 主要基调有:迷恋、忧愁、惆怅、寂寞、伤感、孤独、烦闷、恬淡、闲适、欢乐、仰慕、激愤、坚守节操、忧国忧民、边关思乡、建功报国、羁旅愁思、闺中怀人等。 古典诗歌表达的主题:寄情山水,归隐田园;厌恶战争,思乡念亲;怀才不遇,愤世嫉俗;怀古伤今,忧国忧民;相纸相思,离愁别恨;登高览胜,思春悲秋;蔑视权贵,借事言志;惜盛今衰,黍离之悲等.三、提问方式:1、表达了怎样的思想感情? 2、反映了怎样的社会现实? 3、表现了怎样的情趣? 4、这首诗的主旨是什么?四、怎样把握诗歌的思想内容和作者的观点态度?1、借助诗歌的意象。“朱门酒肉臭,路有冻死骨。”2、借助诗歌所营造的意境。 意境分三类:(1)物境:景重,情浓,意淡。王维的鹿柴 (2)情境:情重,景散,意明。陶渊明归园田居 (3)意境:意重,情浓,景淡。朱熹观书有感3、借助比喻象征来推测。4、借助不同的风格流派来揣摩。5、借助创作方法来理解。方法:现实主义和浪漫主义。6、记住不同的诗歌类别来分析。 (1)、送别诗。 特征:文题(送、赠、别)柳、酒、船、歌、长亭短亭、灞桥、南浦。 表现要点:离情别恨、深情厚谊、激励勉励。 (2)、爱情诗。 特征:青鸟、鸿雁、燕子、鸳鸯、桃花、红豆。 表现要点:绵绵思念、款款深情、离情别恨。 (3)、哲理诗、 特征:宋诗哲理诗比较多。从现象到本质,反应一定的人生哲理。 (4)、边塞诗。 特征:边关、明月、阴山、黑山。 表现要点:边塞风光,奋勇杀敌,誓死为国,征人仇怨,思乡思亲。 (5)、田园山水诗。 特征:高山,流水、明月、清风、农家风光、山间胜景。 表现要点:宁静、闲适、恬淡、丰收的喜悦、隐逸情怀。 (6)、行旅诗。 特征:驿道、马、船、杜鹃、鸿雁、客、浮萍、飞鹏。 表现要点:路途艰辛、漂泊无依、浪迹天涯、归期遥遥、孤独彷徨、思乡思亲。 (7)、咏史诗 特征:古迹、古人 表现要点:借古讽今、盛衰无常、物是人非、壮志未酬。 (8)咏物诗 特征:松、竹、菊、梅、蝉、蜂。 表现要点:托物言志,以中心物象的本质特征,寄寓诗人的情怀。 7、了解作家的生平、思想、创作风格,有助于对作品的内容的理解和把握。 8、注意题目、注解和序。五、答题模式:这首诗采用了(某种)表达方式(或修辞手法、或表现手法),写出了(某个)意象的(某种)特点,表现了(或突出了)(某种)思想、感情,起到了(某种)作用。六、阅读下面的诗,然后回答问题。 江城子 五代欧阳炯 晚日金陵异草平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5湖南怀化靖州苗族侗族自治县部分县直事业单位选调7人备考考试题库附答案解析
- 2025四川广元市招聘就业见习岗位 1663备考考试题库附答案解析
- 2025贵州省水投集团中层副职岗位竞聘1人备考考试题库附答案解析
- 2025江西江铜硅瀛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招聘员工5人备考考试题库附答案解析
- 2025贵州贵阳市南明区李端棻中学、贵阳市南明区见龙实验学校招聘备考考试题库附答案解析
- 2025浙江宁波市宁海县人民法院第三批招聘派遣制人员1人笔试参考题库附答案解析
- 掌握双十一 旅游狂欢
- 知柏地黄丸延缓肾功能进展价值-洞察及研究
- 2025版多发性硬化症常见症状及护理方法讲解
- 山东八年级物理第一学期期中考试试题以及答案(适合沪科版)
- 2025湖南益阳安化县事业单位招聘工作人员61人考试参考试题及答案解析
- 7 呼风唤雨的世纪 课件
- 电瓶托盘堆垛车安全培训课件
- 快递分拣中心操作流程及安全规范
- 机加工安全质量培训计划课件
- 2025年全国计算机等级考试三级网络技术模拟题及答案
- 2025至2030年中国卡丁车俱乐部行业市场调研分析及投资战略咨询报告
- 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分类管理名录(报告书、表、登记表)
- 加油站职业健康危害因素分析
- 2025年杭州市上城区九堡街道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招聘编外4人笔试备考试题及答案解析
- 2025年煤矿从业人员安全培训考试题库及答案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