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免费预览已结束,剩余22页可下载查看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湖北美术学院艺术硕士专业学位论文分 类 号 学 号 学校代码 密 级 艺术硕士专业学位论文大数据背景下的武汉地铁客流导视系统探析学 号:学科专业:艺术设计学视觉传达设计 20中文摘要现代化建设步伐的加快使得城市范围不断扩大,地铁建设自然成为城市发展的主题之一。地铁如同城市的经脉,体现着一个城市的特点,是该城市的历史、文化、政治、经济及艺术与设计的缩影。论文以在大数据背景下武汉地铁视觉导视系统的设计为主要研究对象,运用当前流行的大数据分析、统计、运算等方式,重点解决视觉导视系统在武汉城市地铁这一公共空间环境中应具有的识别、客流分流等问题。通过观察,信息分析等研究方法,提出武汉地铁现有导视系统存在的问题,并根据视觉设计与大数据分析相结合,从而创造性地提出现有问题并加以思考,探讨解决方式,并力求为今后城市地铁客流视觉导视系统的设计给予切实可行的理论依据与参考办法。今天的时代,是一个大数据时代,是讲究创意、突破的时代。目前,很多国家的地铁视觉导视系统在经历了第一阶段满足“中规中矩”的需求之后,进入了“追求品质,追求个性,大数据化,科技化的突破”的阶段。面对这样的设计要求,如何在满足功能性的基础之上,利用大数据,研究出一套好用,实用的导视系统,成了本次设计的关注点。本文正是希望从设计理念的更新、审美需求的转变、科学技术的进步与发展等角度入手,对现代地铁导视系统的设计进行带有时代意义的研究,以期望对武汉地铁导视系统的设计有直接的指导意义。 关键词:视觉传达;大数据;视觉导视系统;客流导视;武汉地铁AbstractSpeed up the pace of modernization makes the city scope expands unceasingly and nature of subway construction to become one of the themes of urban development. As the citys subway meridians, embodies the characteristics of a city is the citys history, culture, politics, economy and the epitome of art and design. Thesis under the background of big data to Wuhan metro visual guide the design of the visual system as the main research object, using the current popular large data analysis, statistics, computing, focus on visual guide depending on the system in the public space environment of Wuhan city subway, problems such as identification and traffic diversion. Through the observation, the methods of information analysis, this paper puts forward the problems existing in the system of Wuhan metro existing traffic, and according to the visual design combined with large data analysis, and strive to for the future urban subway traffic visual guide the design of the visual system to give the feasible theoretical basis and reference.Today is a big data era, is fastidious about the originality, breakthrough time.At present, many countries of the Metro Guide visual system after the first stage to meet the needs of appropriate, into the pursuit of quality.Facing the requirement of this design, how to meet the basic functional, using a large data, developed a set of easy to use, guide system, into the design focus.This paper is the hope from the design idea renewal, aesthetic demand change, the progress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 and development aspects, conducts the research with the epoch significance of design of modern subway signage system, in order to Wuhan subway signage system design has a direct guiding significance.Key words: Visual communication. Big data . The visual guide system . Traffic guide system . Wuhan metro目录中文摘要IAbstractII目录III第一章 绪论11.1课题研究的背景1 1.1.1国外研究现状1 1.1.2国内研究现状11.2课题研究的意义、方法及拟解决的问题1 1.2.1课题研究的意义1 1.2.2课题研究的方法2 1.2.3拟解决的问题21.3课题研究的创新之处3 1.3.1研究角度的创新3 1.3.2理论观点的创新3 1.3.3实践应用的创新3第二章 武汉地铁客流导视系统现状与存在的问题32.1现状3 2.1.1进站3 2.1.2购票4 2.1.3候车4 2.1.4乘车5 2.1.5出站与换乘52.1问题5 2.2.1站口数量与位置分配问题5 2.2.2同台换乘问题6 2.2.3标识牌指引不清晰6 2.2.4无候车引导6 2.2.5事故预警与处置系统导向不完善6第三章 关于地铁导视系统元素构成73.1地铁导视系统标识详解7 3.1.1位置标识7 3.1.2指示标识7 3.1.3图解标识7 3.1.4限制标识83.2地铁导视系统设计原则8 3.2.1地铁行业属性8 3.2.2地铁导视系统一般遵循的原则83.3地铁导视系统设计要素9 3.3.1文字9 3.3.2图形符号10 3.2.3色彩11第四章 大数据分析对地铁运营及导视的影响124.1大数据分析12 4.1.1大数据分析的定义12 4.1.2大数据分析与传统数据分析的区别12 4.1.3大数据分析特征124.2大数据带来地铁领域的思维变革13 4.2.1不再进行地铁数据抽样分析,而是地铁对所有数据进行分析13 4.2.2不是对地铁数据进行精确分析,而是要地铁数据做混杂性分析13 4.2.3不要纠结于“为什么”,而要让数据自己“告诉”我们应该怎样设计。134.3大数据分析在地铁领域中的应用14 4.3.1 信息化运营14 4.3.2 地铁客流预警14 4.3.3 用大数据分析降低运营成本14 4.3.4 安全隐患登记15第五章 基于大数据背景下的地铁导视系统思考155.1 地铁站外人流导视155.2进站口人流控制导视165.3屏蔽门上方客流排队上车实时显示16第六章 结 论186.1主要研究工作及成果18致 谢19参考文献20附 录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及作品情况21第一章 绪论1.1课题研究的背景1.1.1国外研究现状 理论方面,欧美各国的地铁视觉导视系统设计起步较早,积累了丰富的经验,他们关于视觉导视系统设计的研究理论已经达到一定的水平,并在应用方面也取得了相当成绩,积累了丰富的经验,有很多值得借鉴的地方。在设计方面也涌现出一系列优秀的、对视觉导向系统具有深远影响的设计。国外视觉设计师的设计理念较为新颖,在图案的处理,色彩的选择,材料的运用取等方面都有其独到的见解,并且善于将视觉导视系统与地方人文文化进行有机的结合,关注乘客的感受和体验,在设计上充分体现了地铁视觉导向系统的实用性、文化性和人性化设计理念。但对于国内而言,关于视觉导向系统设计的认识还不够深入和完善,还没有形成自己的一套设计系统体系。1.1.2国内研究现状 实践方面,我国已经有多个城市开通了地铁,各城市的导视系统的设计风格很类似。导向系统的设计还处于萌芽状态,设计的不够完善、也不科学。相比法国、西班牙、德国、日本等国家,国内对于视觉导向系统的设计还正处在与世界接轨的过程中。1.2课题研究的意义、方法及拟解决的问题1.2.1课题研究的意义 随着现代化建设的不断加速,地铁建设已经成为城市发展的重要助推器。地铁体现着一个城市的特点,是该城市的历史、文化、政治、经济及艺术与设计的缩影。 本人的毕业论文定位在大数据的背景下,对武汉地铁客流导视系统的设计与研究。从自己在乘坐地铁时,遇到的一些不便,想通过自己所学的知识,提出解决办法。对这一实际设计任务的承担,为自己就这一重大主题设计,提高自己理论高度,加强自我分析能力,提升自我设计能力提供了不可多得的机遇。因此,结合大数据,研究优化武汉地铁导视系统设计是本论文的核心所在。 今天的时代,是一个大数据时代,是讲究创意、突破的时代。目前,很多国家的地铁视觉导视系统在经历了第一阶段满足“中规中矩”的需求之后,进入了“追求品质,追求个性,大数据化,科技化的突破”的阶段。面对这样的设计要求,如何在满足功能性的基础之上,利用大数据,研究出一套适合武汉地铁发展的导视系统,成为本次论文的关键点。本文正是希望从审美需求的转变、设计理念的更新、科学技术的进步与发展等角度入手,对现代地铁导视系统的设计进行带有时代意义的研究,以期望对武汉地铁导视系统的设计有直接的指导意义。1.2.2课题研究的方法 (1)文献研究。 通过搜集大量与城市地铁导视系统相关资料,强化论文理论与基础,充分体现在大数据背景下,武汉地铁视觉导视系统的设计原则与方法。 (2)数据采集与研究。 将大数据概念的概念引入武汉地铁导视系统的设计中,通过地铁站内获取的数据进行假设与研究,获取数据。通过对这些数据的分析,研究出一套符合武汉地铁导视设计的方法。 (3)网络调查。 从国内外网站获取与地铁导视系统和大数据方面的资料。1.2.3拟解决的问题 (1)从大数据与艺术设计相结合的方式,研究武汉地铁导视系统的大数据化理念,大数据化形式以及大数据化方法。 (2)着重点出现有的武汉地铁客流导视系统存在的问题。通过把大数据分析与武汉地铁客流导视系统设计结合起来,以期望做一次实质性尝试。1.3课题研究的创新之处1.3.1研究角度的创新 论文的创新点体现在进行跨学科尝试,将艺术设计专业,计算机专业,统计专业等专业的知识融合在一起,实现了对地铁导视系统的设计,充分体现了跨学科解决问题的优势。1.3.2理论观点的创新 论文的创新点首先表现在武汉地铁视觉导视系统的设计中引入大数据的概念。大数据是当前较为流行的数据分析方式,通过这种数据分析,能够帮助我们对地铁导视系统做更好的设计,从而架起地铁运营与乘客之间的桥梁。1.3.3实践应用的创新 论文将枯燥的统计数据,预测数据翻译成可视化的信息,呈现为导视系统的一部分,成为形象化的导向标识为乘客提供导向服务。这种设计观点倡导了视觉导向系统的多功能化,是设计与大数据的一种融合,是设计与最新科技的融合。 第二章 武汉地铁客流导视系统现状与存在的问题2.1现状 地铁导视系统目的在于引导乘客顺利的进站、乘车、出站。我以一个乘客的角度,来模拟一下各环节中遇到的情形。2.1.1进站 当你在路边看到一个蓝色指示牌(见图2.1-1),上面圆形区域是武汉地铁logo,下面方形区域写着地铁(METRO),就说明附近有地铁车站,顺着箭头直行就能找到,具有很强指示性。在地铁入口处设有站点指示柱,包括站点名,该站的出口编号,该条线路的主题色等。下到地铁空间,会发现多个乘车,出站的标牌。 2.1.2购票进入地铁空间,沿着通到前往站厅能看到“自动售票”指示牌,顺着指示牌方向可以找到自动售票机购买车票。各个站都有足够乘客使用的自动售票机,见图(2.1-2)。在售票机旁边一般都会有“地铁路线图与车票价格表”标识牌,以方便乘客购票。站内还有各站点的票价图,见(2.1-3)。2.1.3候车 通过检票闸机进入站台层候车,可以看到站台两侧有详细的站点信息,乘客可以根据信息明确知道去左边候车还是右边候车。站台中还有“地铁线路图”标识牌,上面有武汉地铁线路图。站台上设有LED屏和液晶视讯系统显示列车到站时间。在站台屏蔽门上方也有“开行方向指示”及“站点”标识牌。见图(2.1-4)。2.1.4乘车列车到站后,乘客可以依照地面上的箭头标识自觉礼让上下车。一般的原则是候车的乘客站在屏蔽门两侧,下车的乘客从屏蔽门中间下车,乘客应该遵守先下后上的原则。进入车厢后,在车厢的门楣上方有LED显示屏,通过LED显示屏和车辆报站广播,乘客可以清楚地知道列车运行到了哪一站。另外车厢前后两侧也配有LED显示屏,会实时显示车辆运行位置。见图(2.1-5)2.1.5出站与换乘下车后,可看到“出站”或“换乘” 标识牌,沿着标识牌来到站厅层,可以看到“车站区域信息图与车站空间示意图”,上面标出了各出口的接到地图与热点位置,乘客可选择出站位置。最后乘客刘一悬挂的导向标识牌就能顺利完成出行的旅程。如需要换乘的乘客,根据标识牌走到换乘线进行换乘。2.2问题2.2.1站口数量与位置分配问题设计时对人流量把握不足,站口的数量太少是一个主要问题。例如武汉地铁二号线光谷广场站,最高峰时曾接近20万客流,整个站厅层人满为患,甚至在进站口需要分流来控制进站人流。造成这种状况的原因,主要是光谷广场站前期规划进站口太少,无法满足大人流量时的进站出站压力。另一个主要问题就是进站口的位置问题。例如武汉地铁四号线岳家嘴站。岳家嘴站有三个出入口都在岳家嘴立交桥的正下方,只有一个出入口在路边,这给乘客进出站造成了非常大的不便利。同时,立交桥下的地铁进出站口都建了绿化带,乘客不易看清。2.2.2同台换乘问题 洪山广场站和中南路站是地铁4号线与2号线的交会站,为方便乘客换乘,在国内首创了同站台换乘模式。但地铁开通以来,不少乘客不太清楚同台换乘的方式,没有理解“同向在中南路站换乘,异向在洪山广场站换乘”这句话。2.2.3标识牌指引不清晰 地铁4号线部分站点标识不清。如东亭站,A、B出入口都标着“中北路”;岳家嘴站B、D、E出入口,只标明了周边街道,没有详细参照物或建筑物;洪山广场站内,地铁4号线与2号线的标识混合在一起,让不少外地乘客犯晕。2.2.4无候车引导 站台层中,往往离电梯与楼梯近的屏蔽门前排队的乘客比较多。而远离电梯楼梯的屏蔽门前排队人数相对较少。站台层没有明确标识牌告知乘客应该分散候车。还有一种情况,当列车进站后,排队人数较多的屏蔽门,车厢内的人也比较多,而排队较少的屏蔽门,车厢内人数比较少。这就导致一辆列车中,有的车厢很拥挤,而有的车厢却过于宽松,这就是人流没有得到合理引导所导致的。2.2.5事故预警与处置系统导向不完善 武汉地铁在营运过程中,曾遇到几次故障,造成全线延误。针对故障,官方虽然通过广播通知和人工引导客流,也通过微博微信等移动应用及时发布通知,有一定效果。但想做到应急处置速度快,迅速疏散人群,仍有很多地方需要完善。第三章 关于地铁导视系统元素构成3.1地铁导视系统标识详解 同常规导视系统内容分类一样,地铁导视系统内容按功能分大致分为: 位置标识、指示标识、图解标识和限制标识。3.1.1位置标识 位置标识是以说明语,图形符号来明确目的地具体位置的标识。位置标识需要用最直观的设计形式让乘客明白该处为何处,一般为中英文名称加图形符号再加定位色彩的组合形式。地铁站内的位置标识有: 站名标识、出口标识、电梯及楼梯标识、车站入口处地铁标识、售票处标识、自动售票机标识、问讯处标识、补票处标识、进站检票处标识、车站控制室标识、站点名称识别标识、卫生间男女标识等。3.1.2指示标识 指示标识借助表示前后左右方向性图形传达信息的标识。其功能是在地铁站内提供清晰的方向,引导乘客进站、通行、售票、检票、候车、乘车、下车、换乘、出站这一系列的行动。导向牌也是地铁站内重要的指示标志,通常在交叉口设置。除了引导乘车的一级导向标识牌以外,还有二级指示,如:厕所、公交站、停车场等。地铁交通图也属于导向系统的一个重要环节,在站台候车区域需要安置地铁线路总图,屏蔽门上方也需要安置该线路的站点图。3.1.3图解标识 图解标识是在乘客距离目的地较远的情况下,从“这里”到“那里”需要经过一定的线路,这时通常用地图、图解进行说明,让乘客更方便的找到如:列车服务时间识别、车票使用规则及注意事项、地铁线路和票价表、地铁站内平面图、地铁站内楼层图,以及出口处公交车站转乘咨询、公共服务及设施如:医院、学校、公安局、旅游景点等。3.1.4限制标识 限制标识是指根据现场的具体情况,在保障安全的基础上,告知乘客行为必须遵守某些规则的标识。地铁中的限制标识由政府统一规定、便于营造地铁系统安全环境。安全标识分禁止、命令、警告、提示四种,参照国际标准1503864一1084制定。3.2地铁导视系统设计原则3.2.1地铁行业属性地铁被称为“大容量快速交通”,是以解决人口、环境、能源三大危机和医治“城市病”为目的的城市地下空间开发利用的主要形式,不仅缓解了地面交通压力,也给市民出行提供了极大便利,同时土地利用率也提高了。地铁站一般都建在城市的商圈,公园,居住密集区,人在地铁站中的行动具有大量性、集合性的特点,“通过”行为为主,“滞留”行为为辅。寻找自己想去的地方是地铁站中乘客最长有的行为之一。因此,高效的视觉导视标识系统对提高车站的运营效率有至关重要的作用。3.2.2地铁导视系统一般遵循的原则地铁站是一个目的性很强的功能空间,人们对于标识信息一般都是主动接收。由于空间狭小,地铁站的导向标识系统以城市地图和线路标识为主。所以,导向标识系统设计上要简洁、概括,版面要大而醒目。地铁导视系统一般遵循以下原则:(1)单纯性。简单易懂。快速发现、尽快理解导向信息,就需要摒弃繁杂的细节,实现传达信息的首要目的。(2)及时性。地铁站导向标识设置要适时与适地,也就是说标识应该在适当的时间适当的地点出现。人们在地铁空间的哪个空间点最容易发生识别导向障碍,这里就是需要设置标识的点,而这个空间点也是关键时间点的发生场所。(3)明确性。视觉标识应该具有很强的突出性和强调性。这需要掌握和利用人的知觉特性和表现技术,使信息更明确,易接受。这使乘客不会在地铁中找不到自己想要去的目的地。(4)连续性。乘客在地铁空间里的活动是连续不断的,其接受的导向标识信息应该是持续、连贯的,这是乘客在地铁空间拥有良好体验的重要保证。(5)统一性。在复杂的地铁空间里,导向标识应具有统一风格。(6)系统性。在整个地铁区域内,综合整体的导向标识设计系统是各局部区域导向设计的组合。局部和整体必须具有关联性。(7)通用性。标识需要符合国家或国际标准的规定,并尽量与人们已有的概念、一般认识、习惯一致。3.3地铁导视系统设计要素3.3.1文字在视觉导向系统设计中,文字可以独立作为设计形态存在,也可以与图形进行综合设计但在设计中要根据设计理念和所处环境特征进行综合考虑。(1) 易识别。地铁空间中的文字应该在短时间内准确有效的将信息传达给乘客,使乘客及时了解地铁空间中的明确信息。 (2)文字字体。无论是中文字体还是英文字体,多采用无饰线体。汉字设计要强调形象性和表意性。国内地铁中的汉字多采用明黑体。英文多采用railway Type的无饰线体。另外阿拉伯数字具有明显的数量和顺序的指代意义。(3)内容把控。视觉导向系统设计在文字的表达上,应严格按照国家规定标准的汉语和拼写规范,尽量使用国际通行的图形符号,从而明晰信息的准确性。(4)文字尺寸。视觉导向系统设计是普遍性的设计,对大众的文化层次要求也是最低限度的。大家能否看得懂是视觉导向系统设计的字体推广的重要基础,易识别的、传达性强的字体才是最佳的选择。视距标识图形的边长尺寸汉字字体高度英文字体高度距离40m480m以上160m以上120m以上距离30m360m以上120m以上90m以上距离20m240m以上80m以上60m以上距离10m120m以上40m以上30m以上距离5m60m以上20m以上15m以上距离1m35m以上9m以上7m以上视觉与各属性尺度对照表3.3.2图形符号从符号功能来看,符号学理论认为,符号是表达、传播意义、信息以及知识的象征物。图形符号设计需要遵循四个特点:1、在确保标识识别性的前提下,探寻标识单纯、简介而具有事物典型特征的表现手法。2、标识中的人物造型要有生命感,加强视觉上的表现力和传达力。3、标识中事物造型要敢于创新,要统一协调,标识整体应具有强烈的时代感。4、要考虑到大量制作、缩放及普遍使用的工艺效果。(1)常规通用符号日本是较早提出图形符号标准化的国家,2001年,日本工业规格(JIS)公布了由日本设计协会和标识设计协会共同设计的“125种标准化标识提案”,这是当前世界上最为完整的一套国家标准化标识符号。人物的行走、坐卧、饮水等姿态更具有现实感,给人栩栩如生的感觉。(2)个性化符号很多知名企业或者地铁、车站都会有自己的一套品牌图形符号,这也是建立在符合国际标识符号标准化的前提下的。3.2.3色彩色彩相对于物体的形态有着更强烈的视觉冲击力,可以间接影响乘客的情绪。所以,在地铁空间中,色彩成为有效传达视觉信息所要考虑的必要因素。在地铁导视设计中,色彩发挥着极其重要的作用。色彩在地铁线路中发挥着很重要的作用。线路的色彩往往会很突出,直接使用到站内的室内色彩上,包括附体,楼梯,天顶、屏蔽门玻璃贴、车体内部等。如武汉地铁2号线的标志色是梅花红,乘客看到梅花红就会想到地铁2号线。在站外的导览牌上也会有对应线路的颜色。 色彩在地铁空间中的运用必须遵循的几点原则。 (1)外观为功能服务。地铁空间中,色彩永远是为功能服务的,地铁空间是功能很强的公共建筑。 (2)乘客心理研究。优秀的导视系统色彩能够给乘客带来愉悦的感受,反之则会使乘客产生厌烦情绪。 (3)空间立体安排合理。色彩能在空间搭配中起到良好效果,正确处理色彩在空间中的运用,比例,协调性,有助于空间环境的整体改善。 (4)突出本地化特色。地铁是一个城市的缩影,每个城市有自己独特的色彩,在地铁空间中应考虑到城市文化的融合,适当使用本地化色彩。第四章 大数据分析对地铁运营及导视的影响4.1大数据分析4.1.1大数据分析的定义大数据分析是指对大量非结构化和结构化的数据进行分析处理,从中获得有价值信息,具有数据类型多、数据量大、处理要求快等特点,需要用大量的数字处理器和存储设备。4.1.2传统数据分析与大数据分析的区别(1)传统抽样分析只是分析一部分数据得出结果,而大数据分析则是分析全部数据,从而得出结论。(2)传统数据分析往往面比较窄,而且是同类数据的分析。大数据分析不但可以非同类数据的分析,甚至可以跨领域分析,从而再组合数据得出结果。(3)传统数据分析很注重过程和结果的关系,而大数据分析不再只关注这种因果关系,而是从这种关系中进行分析,找到正确的结果。4.1.3大数据分析特征(1)数据量大。如今,每过1分钟,全世界有1820T的新数据产生。(2)具有时效性。对于突发事件,如海啸预警,要求在短时间内做出精确判断,为相关部门及时做出反应给出了参考数据。(3)非结构化数据逐渐成为主流。目前全球80%以上的数据是非结构化和半结构化数据,且相比结构化数据,非结构化和半结构化数据量正在以更快的速度增长。4.2大数据带来地铁领域的思维变革4.2.1不再进行地铁数据抽样分析,而是地铁对所有数据进行分析 当数据处理技术已经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时,在大数据时代进行地铁数据抽样分析就像在手机时代用寻呼机一样,有点落伍。 之所以选择采样数据分析,是因为当时的技术还不能达到分析大量数据的要求。我国地铁运营初期,数据的取得,基本上使用的都是抽样数据,虽然能通过这些数据得到一些有用的结论,但因为抽样数据的局限性,导致结论并不全面。 选择全面收集完整数据,我们就能从不同的角度,观察和研究数据。所以,我们往往会选择收集全面而完整的数据。地铁领域应该重视数据的采集工作,因为我们现在有能力去处理它。地铁需要拥有自己的数据采集管理系统,每天采集重要运营数据,从行车信息到运营指标、客流信息、运力配置的分析、汇集、管理,这个系统每天所要处理的数据会很大,但却能为地铁运营提供重要的数据依据,为客流导视系统设计提供强有力的数据设计支撑。4.2.2不是对地铁数据进行精确分析,而是要地铁数据做混杂性分析 在地铁运营过程中,每天发生的事情不尽相同,突发事件随时有可能出现,在不断出现的新情况里,允许不精确的出现已经成为一个新的亮点,而不是缺点。容错标准放宽后,以前认为是废数据的数据也能得到利用,我们能用数据做更多的事情,这就是大数据的优势。4.2.3不要纠结于“为什么”,而要让数据自己“告诉”我们应该怎样设计。 在大数据时代,我们不必非得知道现象背后的原因,而是让数据自己“发声”。相关关系通过识别有用的关联物来帮助我们分析一个现象,而不是告诉我们这件事的内在原因。例如我们把“开学季”与“地铁班次间隔时间”做为相关关系或者关联物。每当开学季来临,武汉地铁人流量就会猛增,特别是光谷广场站。那么通过开学季,我们可以迅速找到开学季相关的关联物“地铁班次间隔时间”,那么我们就能通过调整间隔时间来尽快疏散人流。当然相关关系并不是一对一的关系,可以是一对多或者多对多。 建立在相关关系分析法基础上的预测是大数据的核心。我们要让“数据”告诉我们应该怎么应对,怎样改变,怎样做好地铁相关领域的设计工作。4.3大数据分析在地铁运营与导视中的应用4.3.1 信息化运营 地铁公司引入运营数据管理系统,从客流信息、运力配置、行车信息到运营指标,再到运营大事件和客运服务等数据的汇集、分析、管理,大数据系统每天处理的数据量是非常惊人的。这些数据能为有效解决运营过程中的众多问题提供数据分析依据。4.3.2 地铁客流预警 检测和预测客流的关键指标,通过分析指标,并与以往进行数据对比,预知异于常态的信息并通过声音,图片,多媒体平台进行报警,以达到对地铁管理人员进行提示和警告。地铁客流预警按照预警的对象包含网络预警、线路预警、车站预警和车站管理对象预警等。4.3.3 用大数据分析降低运营成本 利用大数据分析,可精确掌握整条线路的运营成本情况并加以优化。根据数据,在线评估,对运营所要采购的相关产品进行精确化分析,能把每一分钱都花在刀刃上,用有限的资金办最大的事情。如一个车站需要配几台安检机,系统能根据每日该站人流情况来判断,给出准确的结论。4.3.4 安全隐患登记 随着武汉地铁四号线二期的贯通,武汉地铁每日的人流量增大了不少。如何在高人流量的高压力下保障地铁安全是急需解决的问题。大数据分析能够主动发现问题并警告登记。知道了解每天哪些设备需要修。如果依靠手工派单,运营保障很难做得很好。同时,面对巨大的客流,没有语境机制,后果不堪设想。第五章 基于大数据背景下的地铁导视系统思考 5.1 地铁站外人流导视在距地铁站出入口一百米的位置设置LED导视屏(图5.1-1)。LED导视屏实时显示的内容为:1、离此处最近的地铁站出入口人流密集程度。2、基于大数据分析结果,实时显示该地铁出入口在何时出现人流量最大,引导人流避开高峰。3、当前时间。 5.2进站口人流控制导视每个地铁站进出口上方安装LED导视屏,基于大数据统计,实时显示站内人流量,给准备进站的乘客一个明确的提示。当站内人流趋于饱和时,提示即将进站的乘客站内人流已饱和,请乘客暂时不要进站,从而缓解站内压力,保障站内秩序,确保安全。(图5.2-1),图(5.2-2)。5.3屏蔽门上方客流排队上车实时显示乘客进入站台厅进行候车时往往会出现一个现象。每个屏蔽门前候车的乘客数量是不同的,往往排队较多的屏蔽门对应列车内的乘客比较多,而相对排队较少的屏蔽门前,对应列车内的人相反比较少,这就造成了一个问题。有的乘客很轻松能上车,而有的乘客上车会非常困难,而且上车后,有的车厢会非常空,有的车厢会非常拥挤。见图(5.3-1)针对这种情况,我大胆设计出了一种基于大数据分析的导视方式。首先,在每节车厢增加称重系统,称重系统把每节车厢的重量传给数据处理中心,数据处理中心将每节车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5年广西崇左市事业单位工勤技能考试题库及答案
- 2025年广东省汕尾市事业单位工勤技能考试考试题库及参考答案
- 2025年机关事务招聘笔试模拟题
- 2025年地震局公务员招考模拟题集冲刺解析
- 深圳企业税务知识培训课件
- 盘州市亿丰砂石经销有限公司石灰岩矿环评报告
- 2025年高效节能LED灯具采购与安装一体化服务合同
- 2025年金融行业风险管理软件定制开发与持续升级服务合同
- 2025年农产品电商蔬菜肉类采购与配送服务合同
- 2025高品质巡回演出舞台设施搭建与拆除全方位服务合同
- 《油气管道无人机智能巡检系统技术管理规范》
- 2025年新版期权知识考试题库带答案
- GB 46030-2025建筑用安全玻璃安全技术要求
- 2025年新《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知识竞赛测试题库含答案
- 2025年度吉林辅警招聘考试题(含答案)
- 吉安市新庐陵投资发展有限公司及下属子公司2025年第二批面向社会公开招聘笔试备考题库及答案解析
- 幼儿园卫生及安全检查标准
- 儿童动漫消费偏好-洞察及研究
- 2025年12345热线考试题库
- 网络接入管理办法
- 隧道二衬安全注意事项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