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阅读5页,还剩78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水利水电项目业主方工期反索赔研究摘 要由于水利水电工程工期较长,涉及的经济和法律关系复杂、受自然条件和客观因素的影响大,导致项目的实际情况与项目招标投标时的情况相比往往会有一些变化,从而会影响到工期。而工期作为项目的三大目标之一,其变化会牵涉到合同双方的利益目标的实现。本文立足于业主的角度,通过FIDIC合同与我国水利水电工程施工合同范本进行比较分析,在借鉴国内外索赔分析理论和实践的基础上,对施工延误情况下的工期索赔进行了研究,针对实际操作工程中经常发生的共同延误,深入分析共同延误的责任分担。并且通过建立业主方工期反索赔矩阵来分析是否给予承包商顺延工期。本文侧重于反驳和预防承包商的工期索赔的原则及一般方法研究,总结归纳了业主方全过程工期反索赔管理。其目的是为了使工程项目管理人员在施工合同履行过程中能正确地看待工期索赔,有效地处理承包商的工期索赔,使广大业主能够增强索赔管理意识,有效保障业主的合法权益不受侵害。关键词: 业主 工期反索赔 FIDIC合同 水利水电工程施工合同范本 方法 Research on the Owners Counter-claims for Time in Water Conservancy and Hydropower ProjectAbstract As the time of water conservancy and hydropower project is long,the project is complicated by the economic and legal relations and natural conditions as well as objective conditions has a great impact on the project,leading to some differences between the actual situation of the project and that of it when bidding which will affect the construction time. As one of the three objectives,changes in the project time will have an impact on the interests of both parties.This paper is based on the perspective of the owners,through the comparisons between the FIDIC contract and domestic “Template of Water Conservancy and Hydropower Project Construction Contract”,taking the theories and practices of domestic and foreign claims into account,investigating the claims on the basis of the construction delays under the construction time and analyzing the shared responsibility for the frequent common delays happened in projects in practice. And construction time counter-claims matrix to owners is established in order to analyze whether to give the contractor extended time.This paper focuses on the principles and general research methods about prevention and refutation of claims to the contractors construction time and summarizes the management of the whole process of construction time counter-claims to owners. The purpose of this paper is to enable project management staff to manage the claims on construction time during the process of construction contracts correctly,to deal with the claims to the contractors construction time effectively so that the majority of owners will enhance the awareness of claims management and protect the legitimate rights and interests of the themselves without being violated.Key Words: Owner Counterclaims of Time FIDIC Contract Standard Form of Contracts for Hydrology and Hydropower Projects Method 目 录第一章 绪论11.1 研究背景和意义11.1.1 研究背景11.1.2 研究意义21.2 国内外研究现状31.2.1 国内研究现状31.2.2 国外研究现状41.3 研究内容71.4 研究方法与手段71.5研究步骤81.6 技术路线图8第二章 业主方工期反索赔概述92.1施工索赔管理概述92.1.1施工索赔的基本概念和特征92.1.2施工索赔的起因102.1.3施工索赔的分类102.1.4施工索赔的作用122.1.5业主与承包商施工索赔比较122.2业主工期索赔管理分析142.2.1业主工期反索赔管理任务142.2.2业主工期反索赔管理的工作步骤15第三章 不同合同条件下水利水电工程业主工期反索赔分析173.1基于不同合同条件的工期索赔条款识别173.1.1 FIDIC合同条件下的工期索赔条款识别173.1.2 我国水利水电工程施工合同范本介绍183.1.3我国水利水电工程施工合同范本下的工期索赔条款识别213.1.4 业主方工期反索赔矩阵223.2业主方工期反索赔方法253.2.1网络分析法253.2.2动态分析法263.3.3动态网络分析法293.2.4 CPMTIA分析法323.2.5不同工期索赔条款下的业主方反索赔方法353.3不同合同条件下的业主方工期反索赔程序对比分析363.3.1承包商工期索赔程序363.3.2业主工期反索赔程序423.3.3 FIDIC与水利水电土建工程施工合同条件下业主方工期反索赔关键点比较453.4 业主方全过程工期反索赔管理45第四章 水利水电项目工期反索赔应用案例594.1工程背景:594.2 承包商向业主提出索赔604.3业主对承包商提出的索赔进行反索赔614.3.1 条款识别614.3.2 业主方工期反索赔矩阵的运用624.3.3 基于业主方工期反索赔程序分析案例624.3.4 业主方全过程工期反索赔管理在本案例中的运用634.3.5 索赔结果分析66结论67参考文献68致 谢70天津理工大学2008届毕业论文第一章 绪论1.1 研究背景和意义1.1.1 研究背景1983年,云南省鲁布革水电站第一次利用世界银行贷款,对水电站引水系统工程进行了国际竞争性招标,第一次按国际惯例进行水利水电工程项目管理,拉开了水利水电建设领域国际工程建设的序幕。自此开始,广东省广州抽水蓄能电站工程、四川省二滩水利枢纽工程、河南省小浪底水利枢纽工程及山西省万家寨引黄入晋工程等水利水电工程,均相继利用世界银行等海外金融机构的贷款,通过国际竞争性招标的形式进行工程的招标,并按照国际惯例进行了工程项目管理工作。国际工程项目管理工作牵涉到合同管理、投资管理等多方面的内容,在鲁布革工程之后的20多年时间里,鲁布革工程经验己汇入中国深化改革、扩大开放的历史洪流,在更广阔的范围进行与国际接轨的实践。在20多年来的实践中,工程建设领域的专家、学者及工程管理人员对国际工程的项目管理工作进行了深入的研究,形成了一系列的项目管理理论体系。工程索赔管理是工程项目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工程项目管理工程师热点关注的领域。在国际工程中,索赔已经成为许多承包商的经营策略之一,并作为保护其自身正当利益、弥补工程损失与提高经济效益的重要手段。许多国际项目通过成功的索赔能使增加的工程收入达到工程造价的10%20%,有许多工程的索赔甚至超过了工程合同额本身。我国工程索赔是从20世纪80年代在云南鲁布革引水发电工程首次采用国际工程管理模式中出现而开始的,索赔概念也自此进入中国【8】。经历了近20年的风风雨雨,工程索赔工作已取得了进一步的发展,并获得了较为显著的成效,工程索赔无论在数量或金额上都呈不断递增的趋势,倍受业主、承包商及有关部门的关注。但工程索赔及其管理还是我国工程建设中一个相对薄弱的环节,工程承包企业在索赔管理方面还普遍地缺乏经验,有些工程公司领导对施工索赔的作用还估计不足,对索赔业务知之甚少,需培养造就出自己的一批有经验的索赔管理专家;另一方面,作为从事咨询服务的中介机构咨询监理公司,由于开展业务时间较短,也缺乏索赔管理方面的经验。目前,我国的咨询工程师尚未在国际上得到认可,国内咨询监理公司还无资格走出国门,参与国际市场竞争。更新观念,提高认识,强化索赔管理能力是提高我国项目管理整体水平的一个重要环节。目前,我国施工索赔管理主要存在以下问题:1.对索赔概念普遍存在认识模糊,理解偏差,甚至错误的现象。索赔是当事人保护自己避免损失、增加利润、提高效益的重要手段。而我国的很多承包商一直对索赔存在惧怕的心理,对索赔存在惧怕的心理,对索赔讳莫如深,担心索赔会损害己方与业主的关系,害怕引起争端甚至打官司,影响其长远发展。有些业主则由于项目投资不足、自己决策失误等原因,利用自己的有利地位的条件,不准承包商索赔,不让承包商索赔,也不同意承包商的正当和合理索赔要求。然而,还有些承包商还存在“低报价拿标,高索赔赚钱”的思想,企图完全靠索赔赢得利润,这些都是对索赔及索赔管理缺乏正确的认识。事实上,西方承包商认为,没有一项工程合同可以不发生索赔而结束。索赔完全是一种正当的权利要求,是在合同实施工程中的一项正常的业务。美国某机构曾对政府管理的各项工作进行调查,被调查的22项工程中,共发生施工索赔达到427次,平均每项工程索赔约20次,其中378次为单项索赔,其成功率为95.15%,49次为综合索赔,其索赔成功率为75.15%。而我国由于受传统思想的束缚及其相关机制不够健全等因素的影响,索赔发生率很低【11】。2.索赔经验与索赔实例资料贫乏。索赔管理虽在我国经历了二十几年的发展,取得了一定的成就,也解决了不少的事件,但其经验还处于探索期间。由于我国学者或承包商鲜有专门从事索赔即索赔管理的理论研究,致使索赔理论远远落后于实际工作的需要,特别是索赔定量分析方面的系统研究在我国刚刚起步,施工索赔的方法、手段不够严谨,不够科学,易被业主抓住漏洞,从而使索赔不能成功。由于我国承包商对索赔的模糊认识,对国际、国内经典案例很少进行系统总结,从而在工程实践中丧失了许多良好的索赔机会,我国大多承包商也很少对索赔经验和教训进行系统总结,也很少对典型索赔案例进行收集、整理和分析,所以企业在针对具体工程索赔时,不知如何进行和运作,存在不会索赔的现象,不但蒙受了巨大的经济损失,同时,也失去了索赔经验积累的机会。事实上,历史上一些著名的工程索赔案例历来是西方承包商在进行类似工程索赔时的有力依据【12】。3.对索赔风险认识不足。在实际项目建设过程中,有许多技术因素、人为因素、社会因素以及自然因素等在不同程度影响着项目实施的实际效果,这就是项目的风险因素。这些因素随着项目的进行而不断发展变化,如果不加以研究控制的话,就有可能形成项目的重大损失,导致工程项目索赔的出现。然而,在我国大多的业主、承包商及监理工程师对项目索赔风险因素认识的不够全面系统,从而,在不同程度上蒙受了巨大的损失。要降低投资风险,提高投资效益,确保工程目标任务的顺利完成,就需要认真分析和研究影响项目实际效果的各种因素,及时发现并处理各种潜在的风险因素,将项目实施的风险控制在合理的范围内。1.1.2 研究意义由于水利水电工程工期较长,涉及的经济和法律关系复杂、受自然条件和客观因素的影响大,导致项目的实际情况与项目招标投标时的情况相比往往会有一些变化。工程变更包括工程量变更、工程项目的变更(如发包人提出增加或者删减原项目内容)、进度计划的变更、施工条件的变更等。这些变更最终往往表现为设计变更,因为我国要求严格按图施工,因此如果变更影响了原来的设计,则首先应当变更原设计。考虑到设计变更在工程变更中的重要性,往往将工程变更分为设计变更和其他变更两大类。工期作为项目的三大目标之一,其变化会牵涉到合同双方的利益目标的实现。从业主的角度来说,工期的延长意味着竣工的推迟,而推迟竣工的直接后果是项目费用增加或预期利润不能实现。同时,现代工程项目投资大、建设期长、技术复杂,这就决定了工程实施过程中不可预见因素多,早投产可能因此而减少自然条件、政治条件、经济条件、法律条件等变化带来的各种损失。因此,合同中对工期有严格的规定,对工期的延误,要求承包商支付高额的误期损失赔偿费【9】。从承包商的角度来说,工期的延误,一方面引起管理费增加,收益的延迟获得,另一方面还要面临向业主支付高额的误期损失赔偿费的风险。工期索赔,既能获得时间的延长,避免支付延误违约赔偿费,又是费用索赔的基础。因此,无论是业主还是承包商,对工期索赔都非常重视。工期索赔是工程索赔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许多工程费用索赔都是以工期索赔为前提的,搞好工程索赔管理是做好工程进度管理和成本管理的重要基础。完善企业的索赔管理职能部门,可以促进企业整体经营管理水平的提高和增强企业在国际承包商市场上的竞争力。1.2 国内外研究现状1.2.1 国内研究现状国内对工程索赔的研究尚处于起步阶段。已发表的论文和出版的著作大都是对索赔进行一般要领性的叙述,或是具体经验的总结,或是结合工程实例对索赔进行定性的分析和说明,而对索赔的系统理论分析和定量研究却很少。国内己出版的著作中,以国际工程承包经营管理策略,建筑工程索赔等对工程索赔的论证详细,但内容多为基础知识的介绍和理论性的叙述,几乎没有具体方法的研究,中国建筑工程总公司出版了国际工程索赔原则及案例分析一书,在该书中对一些实际案例进行了具体分析,涉及到一些定量计算,但所用简单,如:对提出索赔的合理时间没有得出确切的结论,也没有对索赔提出的合理性进行论证等。王祖9编著的工期控制,该著作中对工期管理进行了详细地研究,但没有提出工期索赔的具体计算方法,作者就这一问题的索赔进行了探讨,而对索赔的其他方面几乎没有提及。另外,近几年,也有一些大专院校的硕士生以此为论题,大多论文是更注重从施工管理的角度对问题进行定性分析,但论文中对具体索赔的计算方法的探讨几乎很少。虽然理论工作者和工程界人士越来越重视索赔问题了,但是我国对施工索赔的研究仍然处在起步阶段。国内对施工延误索赔研究主要是从案例分析的角度对索赔做了一些分析,文献的内容主要放在索赔的合同分析和责任划分以及工期延误分析上,在结合施工管理中的实践经验的基础上提出一些索赔分析评价的原则和方法,在费用索赔分析方面也开始有所涉及。现在,我国已加入WTO建筑业既在面临着机遇又面临着挑战。国际建筑市场上双方对索赔工作较为重视,索赔不仅能维护施工企业自身的合法权利,提高经济效益,而且能防止被反索赔,以减少或避免企业自身的损失【18】。因此我国必须加快对施工索赔管理理论及其应用的研究,使之更具有可操作性和实用性,以便能对我国的工程项目管理工作者起指导作用,提高在工程项目管理中索赔的成功率。国内对施工索赔的研究尚处于起步阶段,大多数发表的论文和出版的著作仅限于一般性的叙述,缺乏系统性的研究。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 结合工程实例对索赔进行定性分析和说明:水利部小浪底水利枢纽建设管理局编写的黄河小浪底建设管理文集从业主和工程师的角度总结介绍了该工程的合同管理情况和对索赔的一些处理与评估。中国建设工程总公司培训中心编译了国际工程索赔原则及案例分析,汇集了国外的索赔案例,对研究索赔问题有较大帮助。梁监编著的国际工程施工索赔全面系统地论述了国际工程施工索赔方面的理沦、实践、管理做法及最新发展。东南大学的成虎编著的建筑工程合同管理与索赔以工程合同和索赔的管理为出发点,结合大量有代表性的合同管理和索赔案例,从各个角度深入分析和评价了建筑工程合同管理和索赔管理方面的内容。2. 对实际上程中的索赔问题进行简单的论述和一般性的介绍:中国对外承包工程商会在1991年编写了国际工程索赔务实一书,主要讲述了索赔的具体操作。对外经贸部和对外承包工程商会主办的国际经济合作刊物中也有一些谈及施工索赔的文一章。3.对经验的总结:汪晓金【19】的建筑施工合同索赔管理一书力图全面阐述土木建筑业施工合同管理中的索赔问题,是作者对鲁布革引水系统工程合同管理经验的总结。4.对索赔的定量研究:郭耀煌、王亚平著的工程索赔管理将定性分析与定量模型紧密结合,对工程实施阶段的索赔进行系统而深入地研究,对我国的国际承包商进行有效的索赔提供重要的理论指导。5.与索赔分析有关的软件的研究与开发:包括对信息系统和专家系统的研究和设计。虽然理论工作者和工程界人士越来越重视索赔问题了,但是我国对施工索赔的研究仍然还处在起步阶段。国内对施工延误索赔研究主要是从案例分析的角度对索赔做了一些分析,文献的内容主要放在索赔的合同依据分析和责任划分以及工期延误分析上,在结合施工管理中的实践经验的基础上提出一些索赔分析评价的原则和方法,在费用索赔分析方面也开始有所涉及。施工索赔的研究还未能使合同法律人士、财务经济人员、管理人员积极参与进来,各研究机构之间相对独立、分散,缺乏一个领导的组织机构,研究经费短缺,研究条件困难,也缺少进一步的交流促进和提高的机会。政府部门或行业协会应组织一个领导机构,联合合同、法律、财务经济、管理方面的研究机构,注重实际工程案例资料的记录整理,定期以刊物、会议的形式发表研究成果,指定帮助各承包商尤其是在国外的承包商对索赔的认识,提高管理水平,为国家创造了经济效益。1.2.2 国外研究现状1.国外施工索赔研究的内容:施工索赔研究涉及到管理、经济、技术、法律等方面,既有理论探讨也有实践经验总结,是一个基础研究和实际应用结合的课题。国外对施工索赔的研究方向和内容着重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索赔管理的主要内容包括文档管理、信息管理,索赔的提出和确认,对索赔实践的识别,索赔的合同依据和合同解释,不同的合同形式对预防索赔的发生以及各种索赔争端解决方式。(2).索赔分析评价技术和方法是施工索赔研究的重点。主要内容包括构造各种网络进度计划进行计算和评价,利用CPM或PERT技术来分析索赔的原因和责任,计算产生的管理费和利润补偿。(3).计算机在索赔分析和管理中的应用是当今索赔研究的热点。叮以将各种文字和图表结合软件进行文档管理,或者利用数据库技术、多媒体技术等构造信息系统,以支持索赔的提出和作为评价处理索赔的证据。开发了许多辅助学习系统、计算分析系统、信息支持系统和专家系统。2.国外施工索赔研究方法:(1).案例研究分析某个具体工程中涉及的实际的索赔问题,及评价、解决的方法,从中归纳出所具有的共性;同时,通过问卷调查等形式研究多个索赔案例,以特定的指标进行数理统计分析,从中归纳出索赔与某些相关因素的联系,由此得到的理论对实践具有指导意义。(2).合同和法律观点这种方法主要从合同和合同适用的法律的角度看待索赔问题。研究合同的制定、履行,合同的条款,合同各方之间的关系,以及索赔解决的合同问题和索赔引起的诉讼问题。(3).技术观点这种观点从工程技术角度出发研究索赔发生的原因、影响、补救、分析、评价索赔的影响以及如何分配责任等。(4).管理观点这种观点从项目管理和施工管理的角度研究施工索赔,也包括施工索赔本身的管理问题。(5).经济方法这种方法主要从财务经济的角度研究施工索赔的费用构成,计算施工索赔的款额。上述各种方法不是能够截然分开的。例如对如何防止索赔发生的问题,既能够提出合同和法律上解决的措施,也能够提出工程技术上的解决方案,因此常常综合使用上述各方法。有关延误和延误索赔问题的文献比较多,因为各种类型的索赔(如变更令,地形地质条件变化,不可抗力等)都可能引起合同工期的延误。文献的研究内容涉及到延误索赔的管理和分析等各个方面,既有合同观点的探讨,也有工程技术(CPM网络技术)的分析,包括以下几点:(1).同期记录完备准确的合乎实际的信息是分析评价延误的基础,也是索赔成功的关键。如何保持同期记录和记录的内容、格式在许多文献中有论述。值得注意的是多媒体技术的发展,利用该技术可以保存声音、图形、图像等多种类型的信息。(2).实施进度和CPM关键路径法在延误分析评价过程中,普遍采用了关键路径法。有文献谈到如何从同期记录中构造实施进度数据库,以及使用自动进度评审技术,各种决策支持系统和专家系统来分析评价延误索赔。使用关键路径法和同期记录可以用来分析延误产生的原因和确认延误责任方,评价延误造成的影响和分摊责任。(3).延误识别技术怎样尽早地识别延误对阻止延误、减少延误损失、解决延误是至关重要的。一般采用实施进度与基准进度比较来判断该工序是否存在延误和延误多少。(4).延误的阻止和解决延误索赔解决的最好办法就是在延误刚一发生就阻止它。较多的文献谈到了阻止延误索赔发生的措施和解决延误索赔的方法。其中合同各方采取协调合作的态度,依靠同期记录进行实时动态分析,采取可选择的争议解决办法,如双方和解,第三方人员调解仲裁等,可以避免将索赔诉于法庭。(5).浮动时间问题浮动时间的不同分配决定着延误的计算方法。浮动时间的所有权意味着风险在双方间的分配,影响承包商的施工控制的灵活性。关于谁拥有浮动时间的问题,文献作了许多研究。综上所述对国外研究的分析得到下列结论:(1).从内容看,施工索赔是一门融社会科学、自然科学为一体的边缘学科,包含了许多专业的知识。施工索赔研究需要工程技术人员、经济财务人员、合同法律专业人上共同研究探讨。(2).从研究方法看,必须将合同法律的观点和工一程技术的观点结合起来去分析问题,这就要求我们必须了解合同和合同适用的法律,必须懂得工程技术知识,公平合理地分析评价施工索赔。(3).从手段看,重视计算机等新技术的应用。计算机在施工索赔领域的应用比较广泛。既可作为其他应用方面的基础,对各种文字和图表进行文档竹理;也可以是一种高层次的应用,利用计算机仿真和人工智能技术,模拟施工过程,利用数据库技术和多媒体技术对施工数据分析和评价,利用管理信息系统、决策支持系统和专家系统来实现部分计划、组织和控制等管理职能,并在一定程度上做出判断和决策【4】。目前国际国内对多事件工期延误的责任归属主要有三种观点:初始事件原则(prineiple of Responsibility on Initial Event),即在多事件交叉时段之前业已发生的事件,承担交叉时段的全部责任。不利于承包商原则(Princ Piel of Adverse Responsibility on Conartetor),即在交叉时段内,只要出现了承包商的责任或风险,不管其出现次序,也不论干扰事件的性质,该时段的责任全部由承包商承担。责任分摊原则(Prineiple of on Rseponsibiliyt sharing),即指交叉时段内的事件应由业主、承包商分别承担责任时,按各干扰事件对干扰结果的贡献分摊责任,并由干扰事件的责任方承担。在这三种观点的基础上,王祖志通过多因素影响网络施工活动的状态及责任管理分析,提出了运用因素分析法原理,解决交织责任影响项目中不同施工活动工期管理的情况,简化了实践中的管理工作6。赛云秀等人同过对某施工延误发生前后网络状态差异的分析,来评定该延误对总工期的影响,并引入共同延误的概念,分析了共同延误作用下,总工期受到的影响及延误双方的责任分担。关于工期索赔的责任分担问题,杨德钦指出在多事件交叉干扰下,传统的施工合同索赔责任划分与计算的三种观点存在缺陷,初始事件原则违反了公平原则:不利于承包商原则既不符合逻辑,又违背公平原则;责任分摊原则没有解决建设工程项目承包商索赔研究定量的问题。从法律、项目合同当事人的根本利益和实践角度出发,利用信息不对称理论论证了多事件交叉干扰条件下工期延误索赔的“工期索赔雇主责任优先,费用索赔承包商责任优先”的命题。在确定工期延误原因的基础上来计算工期索赔值,其中,网络计划方法是计算工期索赔值的常用方法。M.Asem,Ortwin,wickwire,J.M.和smiht R.F,Wcikweri.JM.,Hurblut,S.B.Lemrna,LJ【1】等人对不同合同中的索赔进行了研究,并探讨了关键线路法(CPM)在具体合同索赔中的应用。1996年,Mashaiko kunishima和Emikioshiji5在The Principles of construction Management中对网络技术进行了深入的研究,给出了利用网络计划技术定量研究索赔量的模型。Singh,Amarjit提出了众多索赔因素如工程中断、工程延迟、变更指令、加速施工、工程量变更等同时存在的索赔解决途径,并给出了计算合理索赔额的系统方法。毛义华在分析索赔概念的基础上,利用工期成本优化,工期资源优化的原理及方法,以两类典型的工程索赔问题为例,寻求运用网络优化技术解决工程索赔定量分析问题的途径,为获取合理的索赔方案提供理论依据【2】。在工程项目工期索赔处理中,各个因素单独考虑与各个因素综合考虑可能会得出不同的结果,不同的因素组合会产生不同的影响,这是由于各个因素引起网络计划中的工序持续时间的改变,对最终工期延误的影响具有“叠加效应”和“发散效应”。产生这两个效应的原因,是考虑不同因素组合下引起网络计划关键线路的转移所致。因此郭汉丁指出,在处理工程项目工期索赔时,应以批准的原网络计划为基准,全面综合分析各种因素情况下对工期延期的影响,严格区分和界定引起工期延期的各方责任,准确确定不可原谅拖延、可原谅且不予经济补偿的拖延和可原谅且可得到经济补偿的拖延【3】。1.3 研究内容在工期索赔的分析过程中,准确计算出工期索赔值是施工索赔的重要方向。动态分析法是一种计算工期值的合理方法,通过将延误动态地加载到实际进度中,比较前后网络状态的差异,来评定该延误的影响。工期延误在工程实施过程中是经常发生的,本文系统地分析了产生工期延误的原因,找到了合理划分工期延误责任的原则,提出了CPM一TIA工期延误的系统分析方法,具有思路清晰,可操作性强的特点,可以为承包商进行工期延误分析提供一个实用合理的分析手段。1.4 研究方法与手段本课题将以收集的国内外资料为基础,以索赔与反索赔理论为指导,结合具体工程实例,将主要运用了以下方法:1.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方法。本课题将坚持“理论源于实践,高于实践,服务于实践”的原则,把索赔与反索赔理论与工程实践相结合。2定性分析与定量分析相结合的方法。定性分析和定量分析各有其自身的优点,也存在不足,我们应该更科学合理的把定性分析和定量分析的方法结合起来。3.对比的方法。本课题将结合工程实践,依托施工索赔也反索赔,运用对比方法,分析在工程实践中如何应对各种索赔,有效的规避风险。1.5研究步骤1收集资料,对论文研究有一个大概的初步设想。2通过图书馆和互联网大量查阅相关资料,对该课题与导师进行深入的研究与探讨。3通过分析材料,总结国际和国内有关文献,撰写论文。4案例分析和总结5参考文献1.6 技术路线图本课题研究技术路线图:图1.1 技术路线Fig.1.1 Technology Rout资料来源:自我总结绘制第二章 业主方工期反索赔概述2.1施工索赔管理概述2.1.1施工索赔的基本概念和特征施工索赔是指在施工合同履行过程中,根据法律、合同规定及惯例,当事人一方由于另一方未履行合同所规定的义务或者出现了应当由对方承担的风险而遭受实际损失时,通过一定的合法程序向对方提出给予补偿要求的行为。施工索赔是一种正当的权利要求,是一种以合同和法律为依据的、合情合理的行为,是一种补偿性要求。从合同法的角度理解,索赔可以理解为邀约。合同法第13条规定“当事人订立合同,采取要约、承诺方式。”第14条规定“要约是希望和他人订立合同的意思表示,该意思表示应当符合下列规定:1.内容具体确定;2.表明经受要约人承诺,要约人即受该意思表示约束。”当业主向承包商发出施工索赔要求,要求补偿费用时,提出的索赔要求是具体的。当索赔报告送达承包商,经过承包商同意后,业主提出索赔的要求就不能改变,即受到提出索赔要求的标的和数量的约束,不能反悔。所以业主的施工索赔是符合要约的构成要件的。当然,业主提出的索赔并不意味着承包商就必须答应,完全可能出现两种情况:一种是承包商给予业主承诺,即答应业主提出的索赔要求,则在业主和承包商之间形成一份相对于原合同的补充合同,作为对原合同规定的权利、义务的补充或变更,双方必须遵守;第二种情况就是承包商不同意业主的索赔要求,不给予承诺,而在合同约定的期限内向业主提出对要约内容进行实质性变更的内容,这时承包商对业主索赔的返回意见就形成了新的要约,最后通过一定的解决方式得到最终的索赔结果。所以,从合同法的角度,施工索赔是要约。从上述施工索赔的基本概念和性质可以看出,施工索赔具有以下主要特征:1.索赔的双向性。即施工索赔不仅承包商可以向业主索赔,业主也可以向承包商索赔,从法律的角度来讲,承包商和业主在工程建设项目中的索赔地位是平等的【25】。2.索赔以实际损失为前提。即与签订的合同标准相比较,已经发生了非自己原因造成了实际的经济损失或权利上的损害。这提出施工索赔的前提条件。3.索赔是补偿性的。即施工索赔是一种无过错方向有过错方提出给予工期或费用补偿的权利要求和主张。4.索赔必须有切实的依据。即索赔必须以法律法规、合同文件及工程建设惯例为依据。5.自己没有过错。非己方责任是进行施工索赔的必要条件,在所提出的索赔事件上,自己应该没有过错。如果在某损失件中双方都有过错时,应该将责任划分清楚,变换成某一方没有过错的情况。6.索赔是单方行为,双方未达成协议。索赔属于单方面行为,属于要约。对对方尚未形成约束力,这种索赔能否达成协议,必须通过确认(如双方协商、谈判、调解或仲裁、诉讼)后才能实现。2.1.2施工索赔的起因引起工程项目施工索赔的原因非常多和复杂,主要有以下几方面:1.工程项目的特殊性。现代工程项目具有建设规模大、技术性强、投资额度大、工期长、材料设备价变化快等特点,致使工程项目在实施过程中存在很多不确定因素。而且工程施工合同又必须在工程开工前签订,对于如此复杂的工程及环境,合同双方不可能对项目中遇到的所有问题作出合理的预见和规定,而且业主往往在工程实施过程中还会有很多新的决策。这一切使得合同变更极为频繁,而且合同变更必然会导致项目工期和成本的变化,从而产生了业主与承包商之间的施工索赔问题。2.工程项目内外部环境的复杂性和多变性。一个工程项目不是孤立地存在的,它总是受到技术环境、经济环境、社会环境、法律环境等的制约,诸如地质条件的变化、材料价格的上涨、货币的贬值、国家政策及法规的变化等,会在工程项目实施过程中经常发生,使得工程项目的实施计划与实际情况有所不同,这些因素同样会影响合同状态的变化,导致工期和费用的变化,从而产生施工索赔。 3.参与工程建设主体的多元化。一个工程项目要成功的建成,必然有业主、工程师、设计者、总承包商、分包商、材料设备供应商等多家参建单位,各方面的技术、经济关系错综复杂,相互联系又相互影响,只要一方失误,不仅会造成自己的损失,而且会影响其他合作者,造成他人的损失,从而导致施工索赔和争执。4.施工合同的复杂性和易错性。建筑工程施工合同文件多而复杂,经常会出现措词不当、存在缺陷、施工图纸错误、以及合同文件前后自相矛盾或可出现多义性等问题,造成合同双方对合同文件理解不一致,从而出现施工索赔问题。以上这些问题,随着工程项目的逐步展开而不断暴露出来,使工程项目的合同状态发生变化,造成工程项目的实际工期和造价与计划的不一致,从而影响到合同各方的利益,这是由建筑产品、建筑生产过程和建筑产品市场经营方式等方面所决定的,这就是施工索赔的根源。2.1.3施工索赔的分类施工索赔贯穿于整个施工过程中,可能发生的范围比较广泛,依据分类标准、方法不同而不同,主要有以下几种分类方法。1.按施工索赔当事人不同分类,施工索赔可分为:(1)承包商与业主间的索赔。这类索赔大都是有关工程量计算、变更、工期、质量、价格等方面的争议,也有中断或终止合同等其他违约行为的索赔。(2)承包与分包商间的索赔。其内容与前一种大致相似,但大多数事分包商向总包商索要付款和赔偿及承包商向分包商罚款或扣留支付款等。2.按索赔的依据分类,施工索赔可分为:(1)合同内的索赔,是指索赔所涉及的内容和权利可以在施工合同中找到依据,并可根据合同规定明确划分责任。一般情况下,合同内施工索赔的处理和解决相对容易。(2)合同外的索赔,是指索赔所涉及的内容和权利难以在合同条款中找到依据,但可以根据从合同引申含义和合同适用法律或政府颁发的有关法规中找到索赔的依据。3.按业主索赔的目的分类,施工索赔可分为:(1)正确履约索赔,是指在工程实施过程中,由于承包商违约业主向承包商提出索赔,要求承包商改正原有的违约行为后果,正确履行合同规定的义务,以有效保障业主的合同权益。(2)费用索赔,是指承包商没有完全按照合同要求履行义务给业主造成了实际损失,而这种损失不能由追加的履约行为来完全弥补时,业主在承包商按照合同正常执行所得的资金种扣减一部分来弥补损失【21】。4.按干扰事件的性质分类,施工索赔可分为:(1)工程延误的索赔。因为业主未按照合同要求提供施工场地、未及时交付图纸、技术资料、场地等,或非承包商原因业主指令停止工程实施,或其他不可抗因素等造成工程中断,或工程进度放慢,造成工期拖延的,这是工程中最常见的一类索赔。(2)工程变更索赔。由于业主或工程师指令修改设计、调整工程量、增加或删除部分工程、修改实施计划、变更施工顺序等,造成工期延长或费用增加。(3)工程加速索赔。由于业主或工程师指令承包商加速施工,缩短工期,引起承包商额外开支提出的索赔。(4)意外风险或不可预见因素索赔。在工程实施过程中,因人力不可抗拒的自然灾害、特殊风险以及一个有经验的承包商通常不能合理遇见的不利施工条件或外部障碍,如地下水、地质断层、溶洞或地下障碍物等引起的索赔。(5)工程终止的索赔。由于某种原因,如不可抗力因素,或合同中一方严重违约,致使合同无法正常履行的情况下,合同的另一方行使解除合同的权力所产生的索赔。(6)其他索赔。如货币贬值、汇率变化、物价、工资上涨、政策法令变化,业主推迟支付工程款等原因引起的索赔。5.按索赔的处理方式分类,施工索赔可分为:(1)单项索赔单项索赔是针对某一干扰事件提出的。索赔的处理是在合同实施过程中,干扰事件发生时或发生后立即进行。它由合同管理人员处理,并在规定的索赔有效期内向工程师提交索赔意向书和索赔报告,由工程师审核后交业主,再由业主作答复。单项索赔通常原因单一、责任单一、分析比较容易,处理起来也比较快。但有些单项索赔,如工期延期、工程中断、工程终止等事件引起的索赔,涉及的内容也比较复杂,索赔数额也比较大,处理起来也很复杂。(2)综合索赔综合索赔又称一揽子索赔,是指承包人再工程竣工结算前,将施工过程中未得到解决的或承包人对发包人答复不满意的单项索赔集中起来,综合提出一次总索赔,在合同双方在交付工程前或交付后进行最终的谈判协商。综合索赔一般都是单项索赔中遗留下来的意见分歧较大的难题,责任的划分、费用的计算等都各持己见,不能立即解决。2.1.4施工索赔的作用施工索赔是保证合同当事人合法权益的一种重要举措,其主要作用有:1.保证施工合同的实施施工合同一经签订,合同双方即产生权利和义务关系,这种权利受法律保护,这种义务受法律制约。施工索赔是施工合同法律效力的具体体现,并且由施工合同的性质所决定。如果没有施工索赔和关于施工索赔的法律规定,则施工合同形同虚设,对对方难以形成约束,施工合同的实施就得不到保证。施工索赔能对违约者起到警戒作用,使其考虑到违约得后果,以尽力避免违约事件发生。所以,施工索赔有助于合同双方更加紧密的合作,有助于合同目标的实现。2.落实和调整施工合同双方经济责任关系施工合同双方有权利、有利益、同时也应承担相应的经济责任。谁未履行合同责任,构成违约行为,造成对方损失,侵害对方权利,则应承担相应的合同处罚。离开施工索赔,施工合同的责任就不能体现,合同双方的权责利关系就不平衡。3.维护施工合同当事人正当权益施工索赔是一种保护自己、维护自己正当权益的手段。在现代工程承包中,如果承包人不能进行有效的索赔,不精通索赔业务,往往使损失得不到合理及时得补偿,就会影响正常的生产经营活动,甚至出现倒闭。对发包人而,如果不能有效预防和处理承包人的索赔,以及向承包人提出索赔,就会使自己承担较大的工程风险,包括资金、工程质量、工期以及投资效益的损失,甚至造成工程无法实施。4.促使工程造价更加合理施工索赔的正常开展,把原来列入工程报价的一些不可遇见费用改为按实际发生的损失支付,有助于降低工程报价,使工程造价更加合理。2.1.5业主与承包商施工索赔比较从法律角度来说,工程建设项目中承包商和业主的地位是平等的,承包商可以向业主提出索赔,业主也可以向承包商提出索赔。但是,由于业主和承包商的不同合同地位和索赔管理的目标不同而使得二者提出的索赔又有很大的差别。1.对索赔机会把握程度不同根据工程施工合同对业主和承包商的要求不同,业主的主要责任是为使工程的正常实施而向承包商提供适当的建设条件,如提供施工图纸、办理建设手续、提供工程实施的环境和拨付相关资金等,这些条件是否符合签订的施工合同条件要求,承包商是比较容易掌握的,所以承包商比较容易准确把握施工索赔机会。承包商的责任是向业主提供符合合同要求的工程建设成果,而表征符合合同要求的建设成果的各项指标,除了时间指标外,其他诸如质量、总体性能的评价指标涉及十分复杂的因素,在合同中也不可能对这些指标给予十分明确的说明或规定,同时业主往往不是工程技术方面的专家,也缺乏第一手信息资料,因此业主不容易把握向承包商索赔的机会,同时也给有效反击承包商的施工索赔带来一定的难度。2.索赔的目的不同承包商向业主提出索赔的目的是费用的增加或工期的延长,最终的目的为了经济利益。而在业主和承包商保持合同关系期间,业主的最终目标是要求承包商保质保量地完成建设项目,得到自己满意的工程成果,即按照合同要求正确履约,保证项目系统的整个寿命周期内的经济效益,所以当承包商违约时,业主向承包商提出索赔的首要目的是获得满足合同标准的工程成果,其次才是费用和其他要求。3.索赔数量的确定难易程度不同在合同执行出现异常情况时,承包商的损失较容易确定,其索赔量在很大程度上取决责任的分担。而合同执行出现异常情况对业主影响深远,有的甚至影响建设项目的整个寿命周期,所以承包商的某种违约行为给业主带来的伤害很难计量。4.索赔分析评价时考虑的时段不同承包商对业主的违约行为进行分析评价时一般只考虑到整个建设工程的竣工完成时,而业主对承包商的违约行为进行分析评价时,一般会把违约给自己带来影响的时间拉得很长,即考虑到承包商该违约行为对自己今后(系统运行后)收益情况的影响,有时甚至考虑对系统整个寿命周期运行效果的影响。5.索赔谈判中的地位差别在索赔谈判中,业主一般都处于优势地位,这是因为合同的不完全性使得业主对承包商行为的评价具有很大的弹性,特别在现阶段,我国建筑工程交易中买方的主导地位更是提高了业主的这种优势。6.索赔程序繁简程度不同在施工合同条件中,对承包商和业主的索赔都有规定。对承包商向业主索赔需要在索赔事件发生的28天之内向工程师提交索赔意向通知,如果超出了这个时间,承包商则丧失了索赔权利。在合同中对业主的要求却没有这样的提法,在FIDIC施工合同条件1999版中只是规定雇主要尽快发出索赔通知。在我国建筑工程施工合同(示范文本)中虽然规定了业主应在28天内发出索赔通知。但程序也没有承包商的索赔程序复杂和严格。并且索赔处理是工程师的一项工作,业主的索赔通常是由工程师办理,而承包商的索赔由承包商向工程师递交报告后,由工程师处理的,因此业主的索赔更方便。通过上述比较分析,相对承包商施工索赔而言,业主施工索赔表现出以下几方面特点:1.索赔发生的频率较低业主对承包商的选择,一般都要经过直接或间接地考察或严格地通过招投标筛选,在正常情况下,施工质量一般能达到要求,特别是国家实行工程质量责任终身制和项目经理负责后,承包商都比较重视工程的质量。至于是否能够按照合同工期竣工的问题,一个单项工程只有一次,甚至一个建设项目只有一次。因此,只要承包商在施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5年旋涡式鼓风机合作协议书
- 广告宣传栏制作协议
- 2025年江西危险品资格证理论考试试题2024年的
- 企业出口贸易资质及运营证明(8篇)
- 深度解析管理学试题及答案
- 学校内部教育培训合作协议
- 家政服务中介合同
- 农业种植技术转让协议
- 室内装修工程施工合同
- 餐饮业高效点餐与智能厨房管理方案
- 人教版九年级上册英语单词表
- 前期物业管理服务合同电子版(八篇)
- 12G614-1砌体填充墙结构构造
- 12SS508 混凝土模块式室外给水管道附属构筑物
- 部编小学语文(2年级下册第3单元)作业设计2
- 护士调换科室申请书范文
- 北师大版数学七年级下册期末测试卷及答案
- 2024-2030年国内外骨骼机器人行业市场发展现状及竞争格局与投资前景研究报告
- 江苏省盐城市2023-2024学年六年级下学期期末检测数学试卷
- 浙江2023年7月高中学业水平考试地理试卷试题真题(含答案详解)
- 乙炔气瓶检验作业指导书+检验技术记录表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