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程造价 毕业论文——建设项目施工阶段发包人工程造价控制研究_第1页
工程造价 毕业论文——建设项目施工阶段发包人工程造价控制研究_第2页
工程造价 毕业论文——建设项目施工阶段发包人工程造价控制研究_第3页
工程造价 毕业论文——建设项目施工阶段发包人工程造价控制研究_第4页
工程造价 毕业论文——建设项目施工阶段发包人工程造价控制研究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7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建设项目施工阶段发包人工程造价控制研究摘 要从发包人的角度出发,工程项目建设的中心任务就是实现项目目标。从客观意义上讲,投资目标的实现才是发包人经济效益的真正体现;而工程造价的确定与投资的有效控制是工程建设管理不可缺少的重要组成部分,在项目建设管理中有着特殊的地位。随着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入,国民经济持续发展,只有加强工程造价管理,才能提高项目投资效益。由于施工阶段投资量集中,故发包人对施工阶段的造价控制尤为重要,首先要建立起自己严密有效地造价管理内控体系,注重专业人员的培养,从人员上、制度上保证造价管理、控制的有效性;做好工程变更的处理方法,从各个方面做好施工阶段的造价管理;对工程施工过程中出现的索赔,做到正确对待索赔事件。近年来我国有学者在“挣得值”原理的基础上,通过引入一个工程质量指数,建立了工程项目造价、进度和质量三者的关系,实现了工程项目三要素造价与进度、质量的集成管理,建立了工程造价控制模型。据文献检索,我国学者极少对于工程项目施工阶段发包人造价控制进行深入研究,本文以建立工程施工阶段发包人造价控制模型进行研究分析,希望得出基于发包人的有效控制造价措施。关键词:发包人 造价控制 挣值法 偏差分析 施工阶段Research on Owners Cost Control of Engineering Project at Construction StageABSTRACTAs the employer, the central task of the construction project is to achieve project objectives. From an objective sense, achieving investment objective is the truly reflect of the employers economic benefits; the project cost determination and the effective control of cost is the important component of project management indispensable, and it has a special place in project management. With the restructuring of our economic, National economic development, only to strengthen project cost management, can improve investment efficiency.Since investment is concentrated in the construction stage, so it is particularly important for the developer to the construction phase of the cost control. First to establish strict internal control system of effective cost management, focus on training professionals, from staff and system to ensure the effectiveness of cost and control management ;do approach to engineering change well, do a good job from all aspects of cost management in construction stage ; do the arising in the course of construction claims right.In recent years, some scholars in China from the introduction of a quality index project based on the principle of earned value, and establish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cost, schedule and quality in a project, having achieved the integration management of cost , schedule and the quality of the project, establish the model of the project cost control. According to document retrieval, very few scholars have depth studied for the project cost control in the implementation phase of the employer in China. This paper makes a further study to this research and analysis by building the project implementation stage the developer cost control model, hoping to research that the measures of cost control based on the effective.Key Words: Developer Cost Control Earned Value Deviation Analysis Construction Phase目 录第一章 绪论11.1选题的背景及意义11.1.1选题的背景11.1.2选题的意义31.2国内外工程项目施工阶段造价控制管理现状51.2.1国内施工阶段造价控制现状51.2.2 国外工程项目施工阶段造价管理现状91.3研究内容与技术路线图121.3.1研究目的121.3.2研究方法131.3.3研究内容131.3.4 技术路线图13第二章 建设工程项目施工阶段造价控制模型与原理152.1工程造价控制模型152.1.1工程造价动态控制原理152.1.2 工程造价动态控制原理图162.1.3“挣得值”原理182.1.4工程量清单计价下的工程造价构成222.1.5工程造价动态控制模型232.2工程施工阶段造价控制的原理242.2.1动态控制原理242.2.2主动控制与被动控制相结合原理242.2.3目标控制原理252.2.4系统控制原理262.2.5技术与经济相结合原理26第三章 建设工程项目施工阶段发包人造价控制分析研究273.1建设项目施工阶段工程造价失控的原因273.2发包人在施工阶段造价控制主要面对的问题293.2.1建设项目造价管理机制存在的问题293.2.2建设项目造价控制方法存在的问题293.2.3建设项目实施过程中的具体问题293.2.4计价方式不合理的问题333.3工程量清单计价模式下发包人的造价控制要点353.3.1工程项目施工招标阶段353.3.2工程项目施工阶段363.3.3工程项目竣工结算阶段38第四章 建设工程项目施工阶段发包人造价控制措施研究404.1工程施工阶段发包人的造价管理措施404.1.1建立严密有效的造价管理内控体系404.1.2做好工程变更的管理与控制414.1.3工程变更的处理要求及合同价款变更的处理方法444.1.4成立造价管理部门注重造价管理人员培养444.1.5正确对待施工阶段的索赔444.2工程施工阶段发包人的造价控制模型建立464.2.1WBS分解464.2.2发包人施工阶段工程量清单计价下的计价活动模块划分494.2.3工程施工阶段发包人的造价控制模型的建立50第五章 案例分析515.1项目概况515.1.1项目背景515.1.2项目目标515.2学生宿舍楼项目费用要素分解515.3学生宿舍楼工程合同项目造价基本参数525.3.1预算计划值 BCWS525.3.2已完工作量实际值ACWP535.3.3已完工作量的预算成本BCWP545.3.4实际质量价值ACZWP545.4学生宿舍楼工程合同项目造价偏差分析555.5对策分析60结论与展望62参考文献63致 谢66外文资料67中文译文71天津理工大学2011届本科毕业论文第一章 绪论1.1选题的背景及意义1.1.1选题的背景1. 施工阶段造价控制建设项目投资失控是中国固定投资领域长期以来普遍存在的现象,工程建设的投资膨胀现象严重,造成工期越拖越长,工程造价越来越高。而建设工程消耗大量的人、材、机资源,它投资大,建设周期长,综合性强,对国民经济影响重大1。目前,在中国工程建设领域,普遍存在着技术与经济相分离的状况,在项目实施过程中,工程技术人员往往只注重工程质量控制与工程进度控制,忽略对工程建设项目的造价管理,而技术人员忽视工程造价,造价管理人员不懂得与工程造价相关的工程技术知识,所以,工程造价就难以有效地控制。近些年来,国际上发达国家对工程投资的要求是事前预控、事中控制。而我国传统的做法在客观上造成轻决策、重实施,轻经济、重技术,先建设、后算帐的后果,使得造价管理的控制目标长期难以实现2。而对工程建设项目的造价管理应当是在项目的各个施工阶段分别进行管理的,根据建设项目的实施进度、管理内容及管理侧重点的不同,我们将建设项目的阶段划分为投资决策阶段、设计阶段、招投标阶段、施工阶段及竣工验收阶段3。各阶段的过程及具体工作内容如图1.1所示。图1.1 项目全过程造价管理各阶段及主要工作内容Fig.1.1 Each stage of the whole project cost management and main work contents资料来源:据文献3绘制由图1.1可以看出,随着项目阶段的进行,投资目标随着建设实践的不断深入而分阶段设置的,在施工阶段,施工企业建设工程造价的控制目标制定不合理,缺乏科学规划和先进管理;材料价格管理方法落后,材料采购不科学,不能很好地掌握采购时机,加上建筑市场管理混乱,材料价格失真,使得占建安工程成本 60%70%的材料费用失去控制;在施工组织方面,多数施工企业还一直沿用老办法,现有的人、财、物没能得到合理配置与利用,造成施工成本过高,大量资源浪费,从而导致工程造价居高不下。因此,从总体上看,中国建设项目在施工阶段造价失控的现象仍然严重,所以有必要对其现行的工程造价管理及工程项目施工阶段影响造价的主要因素作进一步研究和分析。2. 发包人施工阶段造价控制目前,建设项目预算超概算,概算超结算,结算超决算的现象在我国的固定资产投资领域是非常普通而且非常严重的情况。导致极大地浪费了国家资材,并滋生了腐败和犯罪。我国1988年开始推行的建设工程监理制度和在之后推行的造价工程师执业资格制度,在一定程度上对工程建设的投资失控现象起到了一定积极的作用,但由于长期以来,重质量,轻造价的思想还存在。在建设项目的施工阶段,我国目前实行的是以三角建设管理方式为主的建设监理管理方式。建设工程项目管理各参与方的关系如图1.2所示。图1.2 建设工程项目管理各参与方的关系Fig.1.2 The relationship of All participants construction project management资料来源:据文献50绘制由图1.2说明三角建设管理方式是指由建设单位(发包人)分别与承包单位(主要是施工单位)和监理单位签订合同,构成建设项目管理的三角,也就是由发包人、监理公司、承包商来共同对项目进行管理。这种三角建设管理方式并不能对建设项目施工阶段的造价进行有效地控制。在工程项目实施过程中,监理单位主要对工程项目质量进行监督控制,造价控制由发包人牢牢把握住,事实上很多发包人不是工程造价方面的专业人士,他们习惯于先干活,后算帐,先进行签证、变更,确定签证变更的工程量,而签证、变更的部分的单价实行暂定,施工阶段的工程造价往往处于失控状态,直至工程竣工后,发包人将竣工结算委托造价咨询公司就已有的资料(包括图纸、变更、签证、隐蔽工程记录)和已完工程对工程造价进行最后的审核结算。发包人虽然掌握造价的权利,但其往往不能很好的控制造价,而且发包人方面缺乏造价方面的专业人才,不能很好地意识到问题,因此发包人往往不能使工期、造价、质量三大目标统一的实现。违反工程项目建设基本程序,设计漏项和变更,发包人、监理、承包商关系协调,现场签证管理混乱等问题严重,使得发包方无法有效的控制施工阶段造价。而且各方面的相关法规,法制的不健全,特别是我国的现行的造价管理体制的落后,还不能从根本上扭转工程造价失控的现象。1.1.2选题的意义随着中国经济体制的变革,建设工程程序及工程造价管理体制有了很大变化,但是在现阶段,建设项目造价管理方面还存在很多问题,投资失控现象始终存在。市场经济的变化多端,使工程投资的确定与控制变得更为复杂,这就需要发包人对工程造价的管理始终贯穿于项目的全过程。所谓全过程的造价管理工作就是从项目可行性研究开始,经方案优选、初步设计、施工图设计、施工、竣工验收直至项目试投产运行,实行整个项目周期的造价控制和管理。它要求整个建设工程项目的造价管理由一个单位负责,这样有利于明确责任、积累经验,避免了多头低效管理,使整个建设工程项目的造价管理工作顺利地开展。因此,全过程造价管理的关键在于项目投资者或发包人,他们的积极参与是建设项目全过程造价管理的成败所在。建设项目全过程造价管理示意图如图1.2所示。建设项目全面造价管理示意图如图1.3所示。图1.2 建设项目全过程造价管理示意图Fig.1.2 Total-course cost management of constrction project资料来源:据文献1绘制全过程造价管理全要素造价管理全风险造价管理全团队造价管理 图1.3 建设项目全面造价管理示意图Fig. 1.3 Total cost management structure资料来源:据文献3绘制由图1.3可以看出建设项目全面造价管理是分为全过程造价管理、全要素造价管理、全风险造价管理、全团队造价管理的。工程造价管理由两个并行且各有侧重又互相关联、相互重叠的工作过程构成,即工程造价的规划过程与控制过程。工程造价规划过程的主要任务是确定或计算工程造价费用,并制定工程项目建设期间控制工程造价的具体方案;其控制过程的主要任务则是在投资决策阶段、设计阶段、建设项目发包阶段和施工阶段,把建设项目投资的发生控制在投资限额以内,并随时纠正产生的偏差,以保证项目投资管理目标的实现。项目建设前期,以工程造价的规划为主;工程造价的控制则主要体现在建设项目施工阶段3。工程造价控制结构图如图1.4所示。项目造价控制项目决策阶段控制招投标费用阶段控制设计阶段控制项目施工阶段控制竣工阶段控制图1.4 工程造价控制结构图Fig.1.4 Project cost control structure资料来源:自行绘制由图1.4可以看出,项目造价控制贯穿项目的整个生命周期,每个阶段都要进行造价控制。其中施工阶段是资金投入最大的阶段,是工程项目建设的具体化实施过程,造价控制是工程系统的有机组成部分,其控制特点主要体现在行之有效的组织调控严谨务实的技术经济措施和有章可循的合同与信息管理上,发包人在该阶段对造价的控制是实现预期建设目标的保证4。工程施工阶段的工程造价管理可分为三个环节:招标管理、施工管理和结算管理。目前我国在工程项目施工阶段,主要由发包人、监理公司、承包商来共同对项目进行管理,包括现场的变更认定与进度款支付,而造价工程师或机构的工作重点主要放在招投标与竣工决算阶段,技术人员缺乏专业的造价知识,造价人员不能及时的参与工程管理,技术与经济相分离,难以有效的控制工程造价发包人虽然掌握造价的权利,但其往往不能很好的控制造价,而且发包人面缺乏造价方面的专业人才,不能很好地意识到问题,发包人往往不能使工期、造价、质量三大目标统一的实现。违反工程项目建设基本程序,设计漏项和变更,发包人、监理、承包商关系协调,现场签证管理混乱等问题严重,使得发包方无法有效的控制施工阶段造价。所以,有必要在此基础上研究发包人在该阶段对造价控制的措施,结合“挣得值”法建立新的发包人在施工阶段造价控制模型。1.2国内外工程项目施工阶段造价控制管理现状研究工程建设项目施工阶段造价管理问题,应该先了解国内外有关工程项目造价管理研究的历史和现状。1.2.1国内施工阶段造价控制现状1. 国内造价管理发展过程从新中国建国至今,我国的建设项目造价管理基本经历了传统的静态造价管理模式、现代部分价动态调整造价管理模式和量价分离的市场化造价管理模式三个阶段5,如表1.1所示:表1.1 中国工程造价管理制度发展时间表Table 1.1 Chinese engineering cost management system development schedule时期年代影响具体时间段事件20世纪50年代开始到80年代中期我国的计价模式是与计划经济相适应的概预算计价模式,虽然在执行过程中屡有反复,但基本没有什么变化1953年到1957年工程造价管理制度的建立主要表现为适应计划经济需要的概预算制度的建立时期 1958年到1966年概预算定额管理逐步被削弱,概预算与定额管理权限也全部下放,造成现在全国工程量计量规则和定额项目在各地区不统一的现象1967年到1976年概预算定额管理工作遭到严重破坏,概预算和定额管理机构被撤销,预算人员改行,建设项目造价处于无人管理1977年起国家恢复重建造价管理机构,组织制定工程建设概预算定额、费用标准及工作制度20世纪80年代中期到90年代中期仍然采用概预算计价模式,但允许根据市场价格的变化,动态调整价格,并且给出了一整套价差调整计算公式,利于工程造价的合理确定1988年建设部成立标准定额司,各省市、各部委建立定额管理站1990年7月中国建设造价管理协会成立,逐步推行造价管理体制改革20世纪90年代中期至今我国工程造价管理发生了由传统“量价合一”的计划模式向“量价分离”的市场模式的重大转变,同时也表明,我国招标投标制度真正开始驶入国际惯例的轨道1994年建设部、国家体改委印发了全面深化建筑市场体制改革的意见,提出“加快改革现行定额取费制度,建立由市场形成价格的新机制”的设想。1996年制定全国统一工程量计算规则和消耗量基础定额,实施“控制量、指导价、竞争费”的造价管理体制改革方案,逐步实行市场化,与国际接轨。2003年7月1日起建设部于2003年2月以国家标准形式发布建设工程工程量清单计价规范GB50500-2003,从2003年7月1日起在全国范围内正式实施,我国工程造价管理发生了由传统“量价合一”的计划模式向“量价分离”的市场模式的重大转变,我国招标投标制度真正开始驶入国际惯例的轨道资料来源:据文献27绘制2国内工程造价控制管理现状随着人们对建设项目造价管理的理解和认识不断深入,建设项目造价管理的观念和方法进行着深刻的变革,但在建设项目造价管理中仍然存在着许多不足,其带来的问题主要表现在6:不重视投资决策阶段工程造价的确定与控制,投资估算管理薄弱;重视施工阶段的造价管理,忽视前期阶段的造价管理;评标方法不完善;工程竣工结算阶段的工程造价高估、冒算现象严重。(1)学者对施工阶段发包人造价控制措施的见解。近年来学者提出施工阶段发包人造价控制措施的总结如表1.2所示。表1.2 发包人造价控制措施总结分析Table 1.2 The measures of the developers Cost control summarize视角作者造价控制的措施和方法启示发包人俞培铭54建立严密有效的造价管理内控体系据文献检索,大部分学者都认为建立健全组织措施内控体系,做好工程变更,正确对待工期索赔时发包人控制施工阶段造价的有效措施。做好工程变更的管理与控制工程变更的处理要求及合同价款变更的处理方法成立造价管理部门,注重造价管理人员培养正确对待施工阶段的索赔吴擎坤4建立健全组织措施采用合同措施有效控制造价要严格控制工程变更程序竣工决算阶段是造价控制工作的最后阶段技术和经济措施相结合是对项目造价的有效控制。孙丽萍 靳琳55对各种施工方案进行技术上、经济上的对比分析, 从中选出最合理的方案制定先进合理的工程造价控制目标材料价格是影响建筑产品成本的重要因素严格控制设计变更, 规范设计程序加强项目管理, 避免承包单位索赔事件的发生李明亮56计量支付强调量价分离控制,对各阶段付款环节进行重点监控制定与完善管理制度对设计变更制定严格的审批流程,严格控制重大设计变更的数量和金额李宁生57设计变更和现场签证是提高工程造价的重要因素预防承包商索赔事件的发生资料来源:自行绘制根据表1.2可以得出,发包人对施工阶段的造价控制尤为重要,首先要建立起自己严密有效地造价管理内控体系,注重专业人员的培养,从人员上、制度上保证造价管理、控制的有效性;做好工程变更的处理方法,从各个方面做好施工阶段的造价管理;对工程施工过程中出现的索赔,做到正确对待索赔事件。(2)学者对施工阶段造价控制的见解。张政利 7指出针对如何有效地进行工程造价管理,并在确保工程质量的前提下,降低工程造价,进行了探讨,作为工程造价人员应提高自身综合素质,促进工程造价向更深、更广泛的发展。其提出一项工程从决策到竣工交付使用,都有一个较长建设期,由于不可控制因素影响,在计划的工期内,有许多影响工程造价动态因素,如工程变更、设备材料价格、工资标准费率、利率、国家政策以及各种国家强制推行的新技术、新工艺,这些必然会影响到工程造价的变动。所以,研究建筑工程造价控制问题从而对造价预算进行有效控制,成为当前业界所关注的焦点。季静河 8指出从工程造价的国内外发展历史入手,全面阐述了当今工程造价理论的最新发展现状,并介绍了目前在国际工程造价领域被广泛应用的国际惯例,希望能为工程造价管理与国际接轨有所帮助。研究了美国CM造价模式,文章讨论了该模式下发包人委派项目经理并授予其领导权,项目经理运用各种管理手段和丰富的管理经验进行决策。在此发包方、设计、承包商共同改善设计,承包商在设计阶段介入,降低成本,进行快速施工(FAS.TTRACK)以缩短工期。于保华 9指出正确地编制工程造价对政府和发包人的决策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我国工程造价管理工作的现状我国现行的工程造价管理制度是在上个世纪五十年代形成、八十年代完善起来的。目前,发达国家对工程投资的要求是事前预测、事中控制。而我国传统的做法在客观上造成轻决策、重实施,轻经济、重技术,先建设、后算账的后果。由于工程技术人员的技术经济观念和造价控制意识淡薄,致使造价层层反超,工程造价的目标控制难以实现。为了更好地进行造价管理学术界在八十年代就提出了全过程造价管理和控制的概念,有关部门也就建设项目的可行性研究和预决算向两头延伸的要求作出了相应的规定,把我国造价管理的观念和方法提到了一个新的高度。确立全过程控制投资意识工程造价的控制与管理,就是在项目决策阶段、设计阶段和建设项目施工阶段,对工程造价进行全过程研究比较,把建设项目的造价控制在科学合理的范围之内。徐大图 10提出建设项目投资控制,就是在投资决策阶段、设计阶段、建设项目发包阶段和建设施工阶段,把建设项目投资的发生控制在批准的投资限额以内,随时纠正发生的偏差,以保证项目投资管理目标的实现。认为对一项投资额比较大的工程项目的技术路线选定和投资决策进行研究,并提出了全寿命费用分析 (Life Cycle CostingLCC),在其中采用全寿命费用分析理论,在项目投资的前期要对建设工程项目的全过程工程造价进行分析控制,特别是设计阶段,更应如此。程鸿群 11提出工程造价是项目投资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投资者和承包商共同关心的问题。应用网络计划技术,经过工程造价-工期-资源配置优化后确定工程造价,再利用工程经济原理,分析影响工程造价的因素并进行量化,从而确定最优方案下的最低工程造价。尹贻林,王振强 12提出了WTO对工程造价管理造成影响的规定主要有服务贸易总协定和政府采购协议。服务贸易总协定简称为GATS,是于1994年4月乌拉圭回合谈判通过的,因为GATS把建筑工程及其专业服务列为服务贸易范畴,并加以规范,所以GATS是对我国建设市场、建筑市场、工程咨询(包括工程造价管理)产生重大影响的规定。其遵循的主要原则是最惠国待遇原则、透明度原则、发展中国家的更多参与原则、市场准人原则、国民待遇原则和逐步自由化原则。薛由庆 13提出了为适应当代国际建筑市场一体化发展的要求,我国的工程造价动态管理有必要借鉴工业发达国家建筑工程造价管理的成熟经验,建立一个完整有效的管理信息系统 ,实行量价分离的定额管理方式,加强各个阶段的工程造价控制工作。目前,我国大部分建设项目的投资预测与控制绝大多数是从项目的施工阶段开始的,即项目设计阶段结束后,根据施工图纸计算工程量计价,测算工程预算价格作为项目投资控制的依据,而在设计阶段,我国工程设计领域长期以来没有做到技术与经济的优化结合,技术人员缺乏经济观念,设计思想保守,使设计成果的经济性得不到充分体现14。而图纸设计完成后,在施工过程中,由于社会、自然、人为、经济等因素对建设工程的影响直接表现在对施工阶段的造价上,施工人员只知道按图施工,不过问造价控制,造价管理人员只从经济的角度,如定额、价格信息等角度谈造价控制,很少深入现场了解具体施工方案、过程,因此,难以有效控制工程造价、降低施工成本、节约社会资源,其中,施工成本和施工方案是产生问题的关键。所以,传统意义上依靠财务部门决算报表进行成本管理明显存在时效性滞后的弊端,而反映在财务帐面上的成本失控,造价超支,已是既成事实的现象15。(3)近年来学者对“挣值”法对造价控制影响的见解。近年来我国有学者在“挣得值”原理的基础上,通过引入一个工程质量指数,建立了工程项目造价、进度和质量三者的关系,实现了工程项目三要素造价与进度、质量的集成管理,建立了工程造价控制模型。罗新星,苗维华58认为在工程项目管理过程中,为了有效地对工程进度、成本、质量进行监控,从整体上反映和评价项目进展情况,引入了项目管理中的项目进展评价技术-挣值法。先提出进行挣值的三个指标,分析这个三个指标分别是时间的参数,并推导出4个重要的指标,分析各个指标进行工程造价管理的实质,提出了进度、费用、质量的联合监控管理,并应把这种思想应用于工程项目全寿命周期的管理。文章的最后用了一个实际的案例对挣值法进行造价动态控制做了验证。王月明,林群仙,吴芳59把赢得值和MATLAB软件结合起来,利用MATLAB软件对工程造价进行动态管理。作者认为利用赢得值原理不仅可以进行工程进度/造价现状,而且还可以进行预测。在文中提出了工程预算总费用(BAC)和工程实际总投入费用(EAC)。阳淑媛60先提出赢得值的6个基本参数的含义及用赢得值进行项目施工阶段工程造价控制的基本步骤,进而改进赢得值原理中的进度偏差表示方法,直接以时间偏差表示进度偏差。据文献检索,我国学者极少对于工程项目施工阶段发包人造价控制进行深入研究,有必要在建立的工程造价控制模型的基础上建立工程施工阶段发包人造价控制模型。1.2.2 国外工程项目施工阶段造价管理现状1. 国外造价管理发展过程在国外,从19世纪30年代,英国工程的施工招投标中,就采用了工程量清单计价方式16,工程量清单由发包人的工料测量师(quantity surveyor)(相当于我国的造价工程师)提供,所有的投标都以发包人提供的工程量清单为基础,从而使最后的结果具有可比性。国外造价管理制度的产生和发展如表1.3所示。74表1.3 国外造价管理制度的产生和发展Table 1.3 Foreign cost management system and the formation of the development时间发展情况重大事件16世纪开始工料测量师(Quantity Surveyor一QS)这一从事工程项目造价确定与控制的专门职业在英国诞生在资本主义发展最早的英国,从16世纪出现工程项目管理专业分工的细化19世纪正式的工程预算专业就诞生了,与此同时,许多人开始研究如何开展工程造价管理控制的理论与方法。继而,工程造价管理首先在英国诞生了。英国在1868年经皇家批准成立了“皇家特许测量师协会(Royal Institute of hearted Surveyors-RICS),”以英国为首的资本主义国家在工程建设中开始推行项目的招投标制度 20世纪的30年代到40年代,工程造价管理从一般的工程造价确定和简单的工程造价控制的初始阶段,开始向重视投资效益的评估、重视工程项目的经济与财务分析等方面发展,一个“投资计划和控制制度”就在英国等经济发达的国家应运而生,完成了工程造价管理的第二次飞跃。由于资本主义经济学的发展,使许多经济学的原理开始被应用到工程造价管理领域。20世纪50年代到60年代工程造价管理从理论与方法的研究,到专业人才的培养和管理实践推广等各个方面都有很大发展的时期。1951年澳大利亚工料测量师协会(Australian Institute of Quantity Surveyors一AIQS)宣布成立。1956年美国造价工程师协会(Ameriean Assoeiation of Cost Engineers一AACE)宣布成立。1959年加拿大工料测量师协会(Canadian Institute of Quantity Surveyors一CIQS)也宣布正式成立。20世纪70年代到80年代,各国的造价工程师协会先后开始了自己造价工程师执业资格认证工作,70年代和80年代是工程造价管理在理论、方法与实践等各个方面全面发展的阶段。20世纪80年代末、90年代初,工程造价管理理论与实践研究进入综合抽象阶段。这一时期,以英国工程造价管理学界为代表,提出了“全生命周期造价管理(Life Cycle Costing-LCC)”稍后,以美国工程造价管理学界为代表,推出了“全面造价管理(T0tal cost Management一TCM)”。美国造价工程师协会于1992年更名为“国际全面造价管理促进协会(The Association for the Advancement of Cost EngineeringInternational一-through Total cost ManagementAACE- I)”.20世纪90年代初至今,世界各国仍处于对有关概念和原理的研究上,20世纪90年代是工程造价管理步入全面造价管理的阶段。资料来源:据文献1绘制2. 国外工程造价控制管理现状建设工程项目工程造价控制是作为一门经济学科在20世纪60年代以后而产生的,特别是科学管理方法在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大量出现,工程造价领域开始应用了经济学的原理。20世纪80年代末、90年代初,学者们对工程造价管理理论与实践的研究进入了综合与集成阶段。各国纷纷借助其他管理领域在理论与方法上的最新成果进行改进了现有工程造价确定与控制理论和方法,更为深入而全面地对工程造价进行了研究。美国设计工程师L. D. Miles(麦尔斯)等人在二战期间总结出一套比较完整的科学方法,此科学方法在保证同样功能的前提下降低成本,此后发展为目前的价值工程。美国的建筑业广泛应用了价值工程。价值工程应用的步骤主要包括信息收集、功能分析、方案创造、方案筛选、方案发展、方案的实施和反馈这六个阶段。英国的价值工程专家 John Kelly和 Steve Male对价值工程在建筑业中的应用进行了划分,从高到低为:(1)项目层次(2)空间层次(3)部件层次(4)构件层次。对整个建设项目在不同层次上应用价值工程的影响是不一样的。应用价值工程层次越高就相当着其介入项目建设过程的时间越早。目前,价值工程在建筑业中除了继续在空间、部件、构件这三个层次发挥效力外,更多地应用到决策的前期,在更高的层次上发挥效力。 Harding A.,Lowe D.J., Emsley M.W. etal 17认为将工程项目投资评估与造价管理的理论结合,提出了英国的“全生命周期造价管理”(Life Cycle Costing-LCC),对建设工程造价在投资决策阶段、设计阶段、建设项目发包阶段和建设施工阶段,进行全生命周期控制。美国国防部于1967年首次确立“赢得值”原理(EVC),研究开发了造价/工期控制系统规范(Cost/Schedule Control System Criteria-C/SCSC)这一项有效的项目管理技术。 1974年美国能源部根据“赢得值”原理,开发了 “执行效果测量系统” (PMS),这是一套费用/进度综合控制程序。1996年这套方法才向民用开放并被更名为挣值管理(EVM- Earned value Management)。项目执行效果通过建立赢得值理论模型 (EVC-Earned value Concept)进行评价。项目实施的执行效果通过输入简单的参数和变量、模型就能够科学、定量地评估,并且对项目费用、进度进行控制,使工程建设产生较好的经济效果18。这套理论与方法为美国的项目成本(或造价)管理带来了很好的效果。Steven. M. 和 Garold . D 19认为以网络计划为基础,实行投资与进度的联合控制度,称为CPM or PERT/Time-Cost,研究了价格网络理论,国内也叫价格网络。此外,R. I .Carr 20对全过程造价控制进行了初步的探讨;R .E .Dragoo和R .A .Letendre 21同样提出了只有全过程的造价控制,才能管理好建设项目工程造价的思想和观点。1992年美国造价工程师协会更名为“国际全面造价管理促进协会”(The Association for the Advancement of Cost Engineering International-through Total Cost Management-AACE-I),为了推动全面造价管理理论和方法的发展,其给出了全面造价管理 (Total Cost Management-TCM)的定义,全面造价管理就是有效地使用专业知识和专门技术去计划和控制资源、造价、盈利和风险。建设工程全面造价管理包括全寿命期造价管理、全过程造价管理、全要素造价管理和全方位造价管理。从此,全世界对国际工程造价控制的研究进入了全新的阶段。1.3研究内容与技术路线图1.3.1研究目的目前,建设项目预算超概算,概算超结算,结算超决算的现象在我国的固定资产投资领域是非常普通而且非常严重的情况。导致极大地浪费了国家资材,并滋生了腐败和犯罪。我国1988年开始推行的建设工程监理制度和在之后推行的造价工程师执业资格制度,在一定程度上对工程建设的投资失控现象起到了一定积极的作用,但由于长期以来,重质量,轻造价的思想还存在;造价的权利还掌握在发包人手中,不愿意放权给外单位人员,而发包人方面缺乏造价方面的专业人才,不能很好地意识到问题;而且各方面的相关法规,法制的不健全,特别是我国的现行的造价管理体制的落后,还不能从根本上扭转工程造价失控的现象。因此,有必要对我国现行工程造价管理及建设项目施工阶段对工程造价的控制作进一步研究和分析。建设项目各个阶段对总造价的影响与发包人措施如表1.4所示。表1.4 建设项目各个阶段对总造价的影响与发包人措施Table 1.4 The influence of different stages of construction projects to the total cost and Measures with the owners阶段对总造价影响发包方此阶段如何控制决策阶段项目决策阶段涉及到计划、规划、土地房屋等部门,造价管理部门需负责编制项目估算指标,制定投资估算编制的管理办法。参加的人员应由经济专家、市场分析专家、工程技术人员、土木工程师、企业管理人员、造价工程师、财会人员等组成,且必须具备一定的专业实践经验。必须保证数据的真实性、科学性、可靠性,从而保证造价的准确性和客观性。设计阶段项目设计阶段是成本控制的关键与重点,据经验分析,设计费用一般占建设全过程费用的 1%左右,但其对工程造价的影响占 75% 以上。强化经营观念、合理确定系统功能和技术标准。抓好设计龙头是工程投资控制的关键积极推行限额设计招投标阶段不仅对保障工程质量,同时对工程造价大幅度降低,进而使工程造价得到合理有效的控制,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制定严格规范的招标程序合理划分标段注重招标文件的编制依据不同的建设项目情况制定评标办法。施工阶段工程投资主要发生在施工这一阶段,该阶段浪费投资的可能性很大计量支付强调量价分离控制,对各阶段付款环节进行重点监控。制定与完善管理制度竣工阶段工程造价的结算审核是确定最终工程造价的必要程序及重要手段重点做好结算审核编审人员要具有一定的专业技术知识,而且还要有较高的预算业务素质资料来源:自行绘制由于施工阶段投资量集中,故发包人对施工阶段的造价控制尤为重要,首先要建立起自己严密有效地造价管理内控体系,注重专业人员的培养,从人员上、制度上保证造价管理、控制的有效性;做好工程变更的处理方法,从各个方面做好施工阶段的造价管理;对工程施工过程中出现的索赔,做到正确对待索赔事件。作为发包人而言,工程项目建设的中心任务就是实现项目目标。从客观意义上讲,投资目标的实现才是发包人经济效益的真正体现;而工程造价的确定与投资的有效控制是工程建设管理不可缺少的重要组成部分,在项目建设管理中有着特殊的地位。随着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入,国民经济持续发展,怎样加强工程造价管理,提高项目投资效益?近年来我国有学者在“挣得值”原理的基础上,通过引入一个工程质量指数,建立了工程项目造价、进度和质量三者的关系,实现了工程项目三要素造价与进度、质量的集成管理,建立了工程造价控制模型。据文献检索,我国学者极少对于工程项目施工阶段发包人造价控制进行深入研究,有必要在建立的工程造价控制模型的基础上建立工程施工阶段发包人造价控制模型。1.3.2研究方法本文主要研究方法如下:1. “挣得值”法“挣得值”方法是对项目进度和费用进行综合控制的一种有效方法。本文运用“挣得值”法研究基于发包人的施工阶段造价控制模型。2. WBS结构分解法WBS以可交付成果为导向对项目要素进行分组,归纳和定义了项目的整个工作范围每下降一层代表对项目工作的更详细定义。本文运用WBS对发包人施工阶段造价进行分解。3. 案例分析法通过案例对基于发包人的施工阶段工程造价控制模型进行分析研究,验证其正确性。4. 动态控制分析法建设工程项目全过程造价动态控制采用动态控制的手段对造价进行控制的一种管理方式。本文在动态控制的基础上,建立基于发包人施工阶段造价控制模型。1.3.3研究内容造价控制是项目建设过程中质量、投资、进度三大控制目标的重点之一,它贯穿于项目建设的全过程。在施工阶段,工程设计已经完成,工程量已具体化,该阶段主要任务是监督合同执行、有效地控制工程实施中的变更、监督和控制合同价款的支付,确保工程质量、投资、进度目标的实现。主要研究内容如下:(1)如何解决施工阶段工程造价失控,包括违反工程项目建设基本程序,设计漏项和变更,发包人、监理、承包商关系协调,现场签证管理混乱等问题。(2)建设项目施工阶段工程造价控制应采取怎样的措施。(3)根据现今学者建立的工程造价控制模型进行修改,建立新的施工阶段发包人造价控制模型,并用案例验证其正确性。1.3.4 技术路线图本文技术路线图如图1.5所示。图1.5 技术路线图Fig.1.5 Technology roadmap资料来源:自行绘制第二章 建设工程项目施工阶段造价控制模型与原理2.1工程造价控制模型2.1.1工程造价动态控制原理建筑工程项目的工程造价是实施过程中所有支付费用的总和,而工程造价的管理则是指在工程管理过程中对工程造价进行计算与控制,是建设项目中一项重要的技术与经济活动,也是管理工作中的一个独特的、相对独立的领域,进行全过程造价管理则是造价的计算与控制,是对从项目立项开始直至竣工使用来进行全过程管理,由于建设项目建设过程是一个动态过程22,因此,对其进行全过程造价控制也应为一个动态控制过程。1. 基于项目全过程的动态控制原理建筑行业的全过程动态控制可分为质量动态控制、工期动态控制、造价动态控制等。其中建设工程项目全过程造价动态控制应贯穿于建设项目全过程,是采用动态控制的手段对造价进行控制的一种管理方式,控制过程中要求各专业人员应全程介入,根据项目建设不同阶段运用专业技术知识进行动态管理。,项目全过程造价活动分析原理图如图2.1所示。图2.1 项目全过程造价活动分析原理图Fig. 2.1 The analysis principle diagram of whole project cost activity资料来源:据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