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长学校教案》word版.doc_第1页
《家长学校教案》word版.doc_第2页
《家长学校教案》word版.doc_第3页
《家长学校教案》word版.doc_第4页
《家长学校教案》word版.doc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家长学校教案-培养学生健全的人格小学部 任忠利教学目的:1、让家长明确在家庭教育中培养学生健全人格的重要性。2、建议家长如何培养孩子的受挫能力。教学重点、难点:引导家长们明白应该怎样培养孩子的受挫能力。教学过程:一、导入。尊敬的各位家长,你们好。首先欢迎你们来参加我们的家长会。感谢你们在百忙之中来到学校,共同来关注学生的学习情况,关心学生的发展情况。今天我们共同探讨的问题是怎样培养孩子的受挫能力。二、帮助家长们明确家长在家庭教育中培养学生健全人格的重要性。要想引导未成年人走正确的人生道路,必须培养孩子做一个健全的人,要具有随时迎接挫折,迎接“丢脸”,经历痛苦的思想准备。这样的教育特别应该从小学生抓起,从小培养孩子们在挫折中成长的能力。三、建议家长培养受挫能力的具体做法(一)、认识自我,完善自我1、 引导孩子正确地认识自我,了解自我2、用典型的事例进行自我能行的教育。3、亲近孩子,教其反思(二)、遇到困难,学会解决(三)、受到打击,学会面对1、学会面对自己2、学会面对父母(四)、心中不愉,学会交流沟通人活着就是要做热爱生活的人才是强者。只有那些“热爱丢脸,欢迎挫折,经历痛苦”的人,长大后,才能追求成功,铸造人生的辉煌。我希望孩子们在我们老师与家长的共同努力下都能成为学习生活中的真正强者。和孩子一起走向成功教学目的: 1.以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精神为指导,体现现代家庭教育理念、知识、方式、方法。2.针对三年级学生家长的家庭教育实际,激发家长学员的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使家长进一步充分认识家庭教育的重要性,牢固树立正确的家庭教育理念。3.具体了解三年级孩子需要养成哪些良好习惯,以及家庭教育中如何培养孩子良好的习惯。4.学会科学正确地运用赏识教育法进行家庭教育。教学手段: 使用多媒体课件课时长度: 2小时教学过程: 一、小游戏导入1.小游戏: 1)双手五指伸开,双手对应,连续按压5次,然后快速地击掌15次。估算所用的时间。2)先估算自己5秒钟能鼓多少次掌,再试一下。2.谈话: 提起成功的家长,人人羡慕,都想做一个成功的家长。可是羡慕过后,大家的畏难情绪也来了。其实做一个成功的家长,并不是大家想象的那样困难。古语说得好:“不为也,非不能也。”刚才大家鼓掌15次,你知道你用的时间是多少吗?昨天我跟学生做了一个实验:我问他们5秒钟能鼓多少次掌?“大概5次吧。”“最多10次。”我说:“你们试一下。”结果有的5秒钟鼓了20多次。这就是人的潜能。实际上人的潜能是非常大的,只是你不知道而已。同样,教育好孩子,我们每个人也有这样的潜能。只要你努力去做了,你就一定能做好。即使你没有做到最好,你努力了,尝试了,也不会为此后悔。因此,今天我想和在座的各位家长朋友交流的话题是:和孩子一起走向成功。二、充分认识家庭教育的重要性。1.家庭是孩子形成习惯、性格、脾气以及道德水平的最重要的地方。家庭教育是学校教育和社会教育的基础和前提,对孩子的成长起着举足轻重的关键作用。2.家庭教育是一个非常复杂的系统工程,它不同于一个工厂,出了次品我们可以重新再来。我们的每一个孩子都是这个世界的唯一,教育孩子我们不能失败,也失败不起。德国著名教育家福禄贝尔也说过:“国家的命运与其说是掌握在当权者的手中,倒不如说是掌握在母亲的手中。”这句话很有哲理性,它深刻地说明了家长在教育子女中所起到的重要作用。3.良好的家庭教育能促使孩子走上健康的人生道路,激发其早日成材。(据调查,中国科技大学少年班的学生有69.8%是来自于知识分子家庭。也就是说这些孩子从小就受到良好的家庭教育。4.还有部分家长认为教育孩子是学校和老师的事情,其实这是一个严重的错误。大家想一想,一个班级一般有五六十人,老师的责任心再强,也不可能对每一个学生都了如指掌,做到因材施教。那么最了解孩子的,真正能做到因材施教的是谁呢?是我们自己-孩子的家长。因此,非寄宿生家长相对于寄宿生家长来说,有更多的机会对孩子进行家庭教育,更有利于对孩子的身心健康,习惯培养,亲情观念、性格养成等进行潜移默化的教育影响。三、牢固树立正确的家庭教育理念。(一)在教育孩子方面要多向农民学习。我们都知道,农民种庄稼的时候,他会不辞辛苦地播种、施肥、锄草、灌溉、捉虫等等。虽然很辛苦,仍然会出现收成不好的情况,可是农民从来不会埋怨庄稼:“我这么辛苦地培育你,你为什么就不好好地长呢?”“你太对不起我了!” 他肯定会从自身查找问题,是育种的问题?还是施肥的问题?或者是其它问题等等。可是我们家长呢,孩子出现了问题,家长很少从自身找问题,往往是直接把矛头对准孩子,指责孩子,打骂孩子。这样指责、打骂的结果不是解决了问题,往往是把矛盾激化,甚至使家长和孩子的关系越来越恶化。家庭教育是一个非常复杂的过程,因为每个孩子都是这个社会上的唯一。他们有不同的家庭环境,不同的教育背景,不同的个性,所以没有成功的范例可以让我们复制。我们唯一能做的就是要像农民一样,按规律办事。孩子出现了问题,我们要多从环境、方法、自身等多方面查找问题。然后亡羊补牢,采取补救措施,最终帮助孩子健康快乐地成长,使他们成为一个好孩子,成为一个对社会有用的人才。(二)培养孩子良好的行为习惯。1教育孩子,从其本质上来说,就是培养孩子良好的行为习惯。良好的行为习惯是小学生成人成材的基础,是小学生腾飞的翅膀。例:波兰天文学家哥白尼从小勤学好问。例:北宋沈括朗读白居易诗后,不懈探求。例:诺贝尔奖获得者谈自己在幼儿园学到了最重要的东西。2培养小学生良好行为习惯有哪些错误认识、错误做法? 1)“只要成绩好,管他习惯不习惯!”(没有好习惯那里会有好成绩。2)“只抓成绩,不抓习惯。”(本末倒置,习惯未抓好,成绩肯定上不去。)3)“只抓学习习惯,不抓思想道德习惯。(重智轻德,孩子成了“跛子”)4)“现在孩子小,不要抓,到初中再抓也不迟。(问题成堆,积重难返)5) 现在小学生习惯不好不要紧,长大懂事自然就会好了。“船到桥门自然直嘛!”(习惯是日积月累形成的,习惯成自然,再改就很难。)6)父亲要求严,母亲护短;母亲抓得紧,父亲有意见。(孩子钻空子)7)父母亲抓得严、抓得细,外公外婆、祖父祖母“隔代亲”成了“防空洞”。(孩子利用矛盾,结果害了自己)8)家长忙工作、忙应酬、忙打牌,“没空”抓孩子的习惯培养。(孩子养成自由散漫的习惯。)9)家长高兴时对孩子“乖乖亲”,家长不高兴时对孩子“横挑鼻子竖挑眼”,挥舞“皮榔头”。(孩子养成喜乐无常的习惯,难以教育。)10)“赏识教育”过度,吹捧过分,缺少批评教育(孩子 骄傲,听不得批评,过分自信,骄娇两气十足。)四、勤于学习科学的家庭教育方法。(一)了解小学生需要培养的良好行为习惯。1.中小学生守则小学生日常行为规范中的内容。2.简介我校校本德育教材正礼我校根据小学六个年级学生不同的年龄特征、心理特点和认知水平,分别确定了“孝悌、安全、卫生、环保、公共、倾听”六大教育重点,分别培养“学会打招呼”“学会行走”“学会打扫”“学会环保”“学会交往”“学会听说”等六大文明礼仪习惯。整套教材将正则文化一线贯串,各册成章,由浅入深,德品相融,极具实用价值。我们三年级学生的礼仪教育训练重点是:以“扫好地”为突破口的卫生礼仪。当前,绝大部分学生生活在“4+2+1”家庭,自己动手搞好清洁卫生的观念比较淡漠,讲究清洁卫生的能力较差,在校怕值日,打扫卫生怕脏怕累的为数不少。学校三年级礼仪教育重点卫生礼仪,让学生以“扫好地”为突破口,有助于学生养成勤劳朴实、爱护环境的习惯,培养学生吃苦耐劳、乐于付出、勇于拼搏的精神,。拇指教育是鼓励是表扬;食指教育是批评是指责。我们中国人习惯用食指教育,而西方国家习惯用拇指教育。比如说,小孩子画一个苹果。在中国,我们的老师、家长看到孩子画的苹果,常常指指点点,这儿不像那儿不好。更有甚者,会说你画的什么呀!乱七八糟的!这些话给孩子带来的是失败与挫折感。孩子明亮、期盼的眼神马上暗淡下来。从而就可能扼杀了一个画画的天才;西方国家呢,家长或老师即使看到画的实在不像,也常常会伸出大拇指鼓励孩子的画独特、有创意、与众不同。所以西方国家拇指教育出来的孩子大都胆大敢冒险,能创新;而我们中国食指教育出来的孩子常常胆小、因循守旧缺乏创新意识。鼓励表扬给孩子带来的是自信;批评指责甚至拳脚相加,只能使孩子变得唯唯诺诺、胆小怕事、缺乏自尊、缺乏自信、不敢承担责任。有人说孩子做了好事我们表扬、鼓励,做错了事我们怎么去表扬呀?例:小孩打碎碗(保全了孩子的自尊,培养了孩子的自信)。所以我们做家长的教育自己的孩子要多用拇指,找到孩子的闪光点,给孩子更多的鼓励、表扬。坚持下去就能培养出能创新、敢自信的孩子。2)赏识自己的孩子,多竖比少横比。横比:我们的一些家长总爱拿自己的孩子和别的孩子来比,这样比来比去,极其容易把孩子的自尊、自信甚至灵性比没了。横比的结果。例:儿子对爸爸说,克林顿和他一样大都当上总统了(不但没有教育成孩子,反而被孩子奚落了一番)竖比:就是和孩子自己比。当孩子比以前有进步,哪怕是有一点点儿,我们就要及时给予肯定和表扬,鼓励孩子继续努力争取更大的进步。如果孩子和以前比有了退步,我们也不要指责孩子,而要帮助孩子查找原因,寻找对策,帮助孩子克服困难。这样不管孩子进步也好退步也好,都是孩子和自己比。孩子的自尊心、自信心就会得到保全。3)赏识孩子的努力而不是聪明周宏老师的赏识教育推广以来,受到社会各界的一致好评。一些家长好象也找到了教育孩子的法宝,在教育孩子时候也尝试着赏识自己的孩子。可是赏识来赏识去,孩子的尾巴越翘越高,学习不努力成绩直线下滑。这到底是为什么呢? 常常听到一些家长这样赏识自己的孩子:“孩子你真棒!”,“你真聪明!”这些家长往往赏识的是孩子的聪明,而不是孩子的努力。赏识孩子的聪明,孩子会认为自己学习好是因为自己脑子灵,不是努力学习的结果!忘记了想学习好,有好成绩还需要努力学习,而不是聪明就能学习好。4)赏识孩子努力的过程而不是最后的结果我们的家长平时忙工作、忙生意,没时间管孩子。可是孩子考试成绩一出来,家长就特别的关注,回到家问的话常常是:“考得怎么样?考了多少分?在班里排多少名?年级里排多少名?等等”孩子考得好,家长往往表扬或者物质奖励。末了一定会加上一句:“好好学,不要骄傲”如果考得不好,孩子的麻烦可就大了:有的家长斥责孩子,还有的家长软体罚,就是不和孩子说一句话,有的家长甚至打骂孩子。孩子成绩退步了不是现在没有学好,而是他平时就没有学好。我们做家长的往往关注孩子的考试成绩,不重视孩子的学习过程。例:家长不看过程,只看分数,赏识孩子。(结果是:孩子觉得不管学不学,学得好坏,只要考试时分数高就行,于是为了得高分就千方百计作弊。)家长过分的看重孩子的分数,不注重孩子学习的过程,只能使孩子学会投机取巧、走捷径、不踏实!赏识孩子努力学习的过程,培养出来的将是脚踏实地、努力学习的孩子!所以我们赏识孩子时,要更多的赏识孩子努力学习的过程,而不是最后的结果考试成绩。5)哪怕是表扬与鼓励也要给批评留的位置我们提倡赏识教育,但不能走极端,认为孩子只能表扬鼓励,而批评不得。著名教育家关鸿羽教授说,好孩子是综合教育的结果,有表扬也有批评。无原则的表扬不仅不利于孩子成长,还容易使其骄傲自满,心理承受能力降低。也就是说,发现了孩子的缺点,不能熟视无睹、听之任之,要给以必要的教育甚至惩罚。一个没有受过批评和委屈的孩子是很难成才的。批评教育的重要作用在于,它可以使孩子认识到什么是不能做的,并及时调整自己的行为。关教授认为:表扬为主,批评为辅;严爱结合,刚柔相济。哪怕是表扬与鼓励,也要给批评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