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业课]hu上海大学2002年攻读硕士学位研究生.doc_第1页
[专业课]hu上海大学2002年攻读硕士学位研究生.doc_第2页
[专业课]hu上海大学2002年攻读硕士学位研究生.doc_第3页
[专业课]hu上海大学2002年攻读硕士学位研究生.doc_第4页
[专业课]hu上海大学2002年攻读硕士学位研究生.doc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4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hu上海大学2002年攻读硕士学位研究生入学考试试题招生专业:金融学考试科目:产业经济学、现代经济学、微观、宏观经济学、国际贸易学)一、名词解释(每个3分,共15分)1.经济人(economic man)2.生产者剩余(producers surplus)3.潜在的GDP(potential GDP)4.挤出效应(effectiveness of crowding out)5.货币幻觉(monetary illusion)二、简答题(每题6分,共30分)1.作图解释“吉芬商品”(giffen goods)2.规模报酬和生产要素报酬的区别。3.实现帕累托最优(pareto-optimality)的条件。4.用IS-LM模型分析下述情况对总需求的影响(1)由于大量公司破产而引起的悲观情绪;(2)货币供给量增加;(3)物价上升。5.宏观经济学认为通货膨胀的原因有哪些?三、计算题(第1题5分,第2题10分,共15分)1.垄断厂商总收益函数为TR100QQ2,总成本函数TC104Q,求厂商利润最大化的产量和价格。2.假设在一个开放的经济中,消费函数为C3000.8yd,投资函数为I2001500r,净出口函数为NX1000.04y500r,货币需求函数为L0.5y2000r,政府支出g=200,税收函数为t=0.2y,名义货币供给为M550,价格为P1。试求:(1)IS曲线方程;(2)LM曲线方程;(3)当产品市场和货币市场同时均衡时的收入和利率。四、论述题(每题20分,共40分)1.什么是市场失灵(market failure)?试述其原因。2.新古典宏观经济学与凯恩斯主义的主要分歧在哪里?你支持哪一个观点,并说出理由。答案部分上海大学2002年攻读硕士学位研究生入学考试试题产业经济学招生专业:金融学考试科目:现代经济学(微观、宏国际贸易学观经济学)一、名词解释(每个3分,共15分)1.经济人(economic man):指经济生活中一般人的抽象。其本性被假设为是利己的,总是力图以最小的经济代价去追逐和获取自身的最大的经济利益。这样人们做出经济决策的出发点,就是私人利益,每个人都寻求个人利益极大化,而不会做出于已无利的事。它是西方经济学在进行经济分析时的一个基本假设,也称为理性人。经济人假设包括以下内容:在经济活动中,个人所追求的惟一目标是自身经济利益的最大化。例如,消费者所追求的是最大限度的自身满足;生产者所追求的是最大限度的自身利润;生产要素所有者所追求的是最大限度的自身报酬。这就是说,经济人主观上既不考虑社会利益,也不考虑自身非经济的利益。个人所有的经济行为都是有意识的和理性的,不存在经验型和随机型的决策。因此,经济人又被称为理性人。经济人拥有充分的经济信息,每个人都清楚地了解其所有经济活动的条件与后果。因此,经济中不存在任何不确定性。获取信息不需要支付任何成本。各种生产资源可以自由地、不需要任何成本地在部门之间、地区之间流动。经济人的利己主义假设并不等于通常意义上所说的“自私自制”,即该假设并不意味着这些市场活动个体只会关心自己的钱袋子,相反,他们会在孜孜以求地追求自己最大利益的过程中,自然地、必然地为社会提供最优的产品和服务,从而客观地实现一定的社会利益。2.生产者剩余(producers surplus):指生产者愿意出售商品的价格同生产者实际出售商品的价格之间的差额,是对生产者总的净收益类似的量度。某些生产者的生产成本正好等于市场价格,其他生产者的生产成本可能低于市场价格,并且如果市场价格降低,他也仍要进行生产和出售。因此,生产者通过出卖这些商品而获取利益一种剩余。对每一单位商品来说,在生产者接受的市场价格和生产这个单位的边际成本之间,剩余是不同的。它代表每一单位的利润加上生产要素增加的租金。从市场总体来看,生产者剩余是介于供给曲线和市场价格之间的那块面积,这是低成本生产者在市场价格下出售而得到的总利润加上要素租金。 图:生产者剩余在上图中,就是阴影三角形的面积,供给曲线S表示了生产者愿意出售的数量和愿意出售的价格的数量组合,但在市场均衡的情况下,厂商的产品均按照价格P0来出售,因此,价格P0与供给曲线之间的三角形面积即为生产者剩余,而价格与需求曲线D之间的三角形面积为消费者剩余。3.潜在的GDP(potential GDP):指在既定的技术状况和人口规模条件下可以达到的且不致加速通货膨胀的最高水平的GDP,它是利用现有一切可利用资源所能生产的物品和劳务的最大值,也可以简单的认为是高就业的GDP。潜在GDP不是一个实际产出量。一般认为只有在充分就业时,才有可能实现潜在国内生产总值。而实际产出和潜在国内生产总值的差额,称为国内生产总值缺口。4.挤出效应(effectiveness of crowding out):指政府支出增加引起私人部门消费和投资下降。政府支出挤出效应需要一个条件:经济处于充分就业水平。挤出效应的作用机制是:政府支出增加,商品市场上竞争加剧,价格上涨,实际货币供应量减少。因而用于投机目的的货币量减少;用于投机目的的货币量减少引起债券价格下降,利率上升,结果投资减少。由于存在着货币幻觉,在短期内,将会有产量的增加。但在长期内,如果经济已经处于充分就业状态,那么增加政府支出只能挤占私人支出。货币主义者认为,当政府增加政府支出而没有增加货币供给时,那么实际上是用政府支出代替私人支出,总需求不变、生产也不会增长。所以,货币主义者认为财政政策不能刺激经济增长。5.货币幻觉(monetary illusion):亦称为货币“错觉”。西方货币理论用语。指人们忽视货币收入的真实购买力,而只注重名义价值的一种心理错觉。某些资产阶级经济学家认为,工人极易陷入货币幻觉,即容易发觉货币工资增加与减少的变化,而较难察觉物价水平的升降变化。当物价与工资按同一比例提高时,他们会把货币工资的增加看成是实际工资的增加。短期内,货币幻觉对消费也有影响。假定实际工资不变,货币工资与物价等比例上升,工人较强烈感到的是名义货币收入的增加,从而增加消费支出,使实际消费水平上升。反之,当货币工资与物价等比例下跌时,使实际消费水平下降。货币幻觉对投资也有影响,当利率下降小于通货膨胀率的下降幅度时,投资者可能因为名义利率下降,而大量借入资本投资。相反,投资者会减少投资。此外,个人所得税体制也会产生货币幻觉效果。因为税率和纳税都是以货币收入为依据的,如果货币收入和物价都下跌而实际收入不变,纳税人所属的纳税等级会相应降低,他们的实际税收负担也会下降。货币幻觉只能在通货膨胀的一定幅度内出现,当通货膨胀普遍化和加速后就不复存在。二、简答题(每题6分,共30分)1.作图解释“吉芬商品”(giffen goods)答:吉芬商品指由英国统计学家罗伯特吉芬(Robert Giffen)发现,因而以他姓氏命名的一种需求与价格之间呈反常变化的商品。吉芬商品的价格与需求量的变动违反了需求规律,即价格越低购买得越少,价格提高反而购买得更多,商品需求量与其价格成正比关系。 吉芬商品是一种特殊的低档物品。作为低档物品,吉芬物品的替代效应与价格成反方向的变动,收入效应则与价格成同方向的变动。吉芬物品的特殊性就在于:它的收入效应的作用很大,以至于超过了替代效应的作用,从而使得总效应与价格成同方向的变动。这也就是吉芬物品的需求曲线呈现出向右上方倾斜的特殊形状的原因。现用下图说明吉芬商品的价格效用变化。图中的横轴和纵轴仍分别表示商品1和商品2的数量,其中,商品1是吉芬商品。商品1的价格下降前后的消费者效用最大化的均衡点分别为点和点,相应的商品1的需求量的减少量为,这就是总效应。通过补偿预算线可得:为替代效用,它是一个正值;是收入效应,它是一个负值。而且,负的收入效应的绝对值大于正的替代效应的绝对值,所以,最后形成的总效应为负值。在图中,点必定落在、两点之间。图 吉芬商品的替代效应和收入效应 2.规模报酬和生产要素报酬的区别。答:规模报酬是指在技术水平和要素价格不变的条件下,当厂商所有投入要素都按同一比例增加减少时,生产规模变动所引起产量的变动情况。规模报酬反映了厂商所有投入要素成比例变动与相应产出变动之间的生产技术关系。也就是说,规模报酬仅与厂商内部发生的技术现象有关。生产要素报酬是指在生产过程中,在其他要素保持不变的情况下,一种生产要素的变化引起的产量变化。生产要素报酬反映的是在厂商规模固定的情况下,改变可变要素时相应的产量变化。 规模报酬与生产要素报酬是两个不同的概念,不可把二者相混淆。两者的区别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规模报酬论及的是厂商规模变动时,产量如何变化,属长期分析;而要素报酬考察的是在既定的生产规模下,增加可变要素时产量的变化,属短期分析。(2)导致厂商规模报酬递增的原因主要是由于生产专业化程度的提高,生产要素的不可分割性,生产规模扩大后管理更合理等。规模报酬不变的原因是由于在规模报酬递增阶段的后期,大规模生产的优越性已得到充分发挥,厂商逐渐用完了种种规模优势,同时,厂商采取各种措施努力减少规模不经济,以推迟规模报酬递减阶段的到来。在这一阶段,厂商规模增加幅度与报酬(产量)增加幅度相等。规模报酬递减的原因主要是规模过大造成管理费用的增加和管理效率的降低等。生产要素报酬产生的原因在于对于任何产品的短期生产来说,可变要素投入和固定要素投入之间都存在一个最佳的数量组合比例。随着可变要素投入量和固定要素投入量的变化,生产要素报酬发生递减或递增规律。3.实现帕累托最优(pareto-optimality)的条件。答:帕累托最优也称为帕累托最适度、帕累托最佳状态或帕累托最优原则等,是现代西方福利经济学中讨论实现生产资源的最优配置的条件的理论。在社会既定的收入分配条件下,如果对收入分配状况的某种改变使每个人的福利同时增加,则这种改变使社会福利状况改善;如果这种改变让每个人的福利都减少了,或者一部分人福利增加而另一部分人福利减少,则这种改变没有使社会福利状况改善。帕累托认为,最优状态应该是这样一种状态:在这种状态下,任何对该状态的改变都不可能使一部分人的福利增加,而又不使另一部分人的福利减少,这种状态就是一个非常有效率的状态。帕累托最优状态包括三个条件:(1)交换的帕累托最优条件。在交换方面,任何一对商品之间的边际替代率对任何使用这两种商品的个人来说都相等,即,此时该社会达到了产品分配的帕累托最优状态,从而实现了交换的效率。(2)生产的帕累托最优条件。对于有多个个人、多种商品、多种生产要素的经济,达到均衡时要求:在生产方面,任何一对生产要素之间的边际技术替代率在用这两种投入要素生产的所有商品的生产中都相等,即,此时该社会达到了帕累托最优状态,从而实现了生产的效率。(3)生产和交换的帕累托最优条件。生产和交换的一般最优状态:在生产与交换两者之间,任何一对商品间的生产的边际转换率等于消费这两种商品的每个个人的边际替代率,即。如果所有的市场(产品市场和生产要素市场)均是完全竞争的,则市场机制的最终作用将会使生产资源达到最优配置。在帕累托最优这种理想的状态下,有限的生产资源得到最有效率的配置,产量最高,产品的分配也使社会成员的总体福利最大。4.用IS-LM模型分析下述情况对总需求的影响(1)由于大量公司破产而引起的悲观情绪;(2)货币供给量增加;(3)物价上升。答:(1)大量公司破产会影响人们对经济的看法,公众对经济前景持消极态度,这会影响消费者的消费需求和企业的投资需求,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社会总需求会减少,表现在IS曲线左移。(2)货币供给量增加不直接影响社会总需求,但可以间接影响总需求。货币供给量增加,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LM曲线右移,这就降低了市场利率,市场利率的下降刺激企业的投资需求,因此总需求增加,在ISLM图形上表现为均衡点的产出增加。(3)物价上升也不直接影响总需求。在名义货币供给量不变的情况下,物价上升导致实际货币供给量降低,LM曲线左移,这就提高了市场利率,而市场利率的升高将抑制企业的投资需求,总需求也减少,在ISLM图形上表现为均衡点的产出减少。5.宏观经济学认为通货膨胀的原因有哪些?答:按照西方经济学的解释,通货膨胀的主要原因有:需求拉上、成本推进、混合性以及结构性等因素。(1)需求拉上的通货膨胀。这是从总需求的角度来分析的原因,它是指商品市场在现有的价格水平下,经济的总需求水平超过总供给水平,导致的一般物价水平上升引起的通货膨胀。引起总需求过多的因素有两大类:一类被称为实际因素,如消费需求和投资需求扩大,政府支出增加、减税以及一国净出口增加等因素都会使IS曲线向右移动,引起总需求曲线的向右移动,使经济在现有的价格水平下总需求超过总供给。另一类被称为货币因素,即货币供给量的增加或实际货币需求的减少。这会使得LM曲线向右移动,也会导致总需求在现有价格水平下扩大。在经济的总供给没有达到充分就业的产出水平之前,总需求的增加在使价格水平上升的同时,也使总产出增加。随着经济接近充分就业产出水平,总需求再增加,产出也不会再增加,而只会导致价格水平的上升。(2)成本推进的通货膨胀。这是从供给的角度来分析通货膨胀的原因,它是指由于生产成本的提高而引起的一般物价水平的上升。供给就是生产,根据生产函数,生产取决于成本。因此,从总供给的角度看,引起通货膨胀的原因在于成本的增加。成本的增加意味着只有提高原有的价格水平才能达到原来的产出水平,即总供给曲线向左上方移动。在总需求不变的情况下,总供给曲线向左上方移动会使国民收人减少,价格水平上升。根据引起成本增加的原因不同,成本推进的通货膨胀可以分为工资成本推进的通货膨胀、利润推进的通货膨胀和进口成本推进的通货膨胀三种。(3)供求混合推进的通货膨胀。这是把总需求与总供给结合起来分析通货膨胀的原因,许多经济学家认为,通货膨胀的根源不是单一的总需求拉上或总供给推进,而是两者共同作用的结果。(4)结构性的通货膨胀。结构性通货膨胀是由于各经济部门劳动生产率的差异、劳动力市场的结构特征和各经济部门之间收入水平的攀比等引起的通货膨胀。三、计算题(第1题5分,第2题10分,共15分)1.垄断厂商总收益函数为TR100QQ2,总成本函数TC104Q,求厂商利润最大化的产量和价格。解:MR100-2Q MC4利润最大化时MCMR即 100-2Q4得 Q48P100Q522.假设在一个开放的经济中,消费函数为C3000.8yd,投资函数为I2001500r,净出口函数为NX1000.04y500r,货币需求函数为L0.5y2000r,政府支出g=200,税收函数为t=0.2y,名义货币供给为M550,价格为P1。试求:(1)IS曲线方程;(2)LM曲线方程;(3)当产品市场和货币市场同时均衡时的收入和利率。解:(1)当产品市场均衡时 得 即IS方程(2)当货币市场均衡时 得 即LM方程(3)联合,解得 四、论述题(每题20分,共40分)1.什么是市场失灵(market failure)?试述其原因。答:市场失灵指完全竞争的市场机制在很多场合下不能导致资源的有效配置,不能达到帕累托最优状态的情形。竞争性市场是有效率的,但如果市场存在垄断、非对称信息、外部性以及公共产品时,市场会出现失灵,这时价格机制不能起作用或不能起有效作用。(1)垄断。在现实经济中,由于物质技术条件、人为的和法律的因素以及地理位置、稀缺资源等自然因素的存在,所以垄断普遍存在。在垄断市场上,由于企业的边际收益与平均收益分离,所以价格高于边际成本。这时,尽管消费者之间仍可以实现有效率的交换,但社会并不能用最低的成本向消费者提供最需要的商品组合。不完全竞争的市场不仅不能使用最低成本的生产方式,而且增加生产还会进一步提高社会的福利水平,从而生产没有达到最优。此外,垄断还可能造成其他的社会成本。例如,完全垄断厂商缺乏降低成本和进行技术革新的动力,从而社会生产既定的产量花费较多的成本;垄断厂商为了获得超额利润而采取寻租行为等。(2)公共物品。公共物品具有非排他性和(或)非竞争性。由于非排他性,公共物品一旦被生产出来,每一个消费者可以不支付就获得消费的权力。这就是说,在消费公共物品时,每一个消费者都可以做一个免费乘车者,造成公共物品市场供给不足。公共物品的非竞争性使得私人供给的社会成本增加,而社会利益得不到发挥。(3)外在性。外在性是造成社会估价与社会成本出现差异的另一个重要原因。它是指交易双方的经济行为未经交换而强加于其他方的经济影响。例如,大气污染、噪音以及私人绿化等。从社会的角度来看,施加外部影响的经济当事人的成本不仅包括生产成本,而且包括强加于他人的成本;同样,它的收益不仅包括它收取的出卖产品所获得的收入,而且包括给他人带来的但又无法收取报酬的好处。但是,按照市场的原则,施加外部影响的经济当事人只会考虑它看到的收益和成本。结果,外部经济效果使得社会估价不等于社会成本,并且完全竞争的市场体系也没有提供一种机制,让交易双方考虑对其他人所施加的经济效果。除了上述三个制约市场机制发挥作用,导致市场失灵的原因以外,市场结构不合理、信息不完全等其他因素也可能引起市场失灵。2.新古典宏观经济学与凯恩斯主义的主要分歧在哪里?你支持哪一个观点,并说出理由答:新古典宏观经济学和凯恩斯主义经济学是目前西方宏观经济学中两个较有影响的理论流派。两者的主要分歧在于:(1)假设条件不同。新古典宏观经济学与凯恩斯主义经济学最明显的分歧是,前者坚持市场出清假设,而后者则坚持非市场出清假设。新古典宏观经济学家认为,工资和价格具有充分的伸缩性,可以迅速调整,通过工资价格的不断调整,使供给量与需求量相等,市场连续地处于均衡之中,即被连续出清。总之,新古典宏观经济学把表示供给量和需求量相等的均衡看作为经常可以得到的情形。与此相反,凯恩斯主义则认为,当经济出现需求扰动时,工资和价格不能迅速调整到使市场出清。缓慢的工资和价格调整使经济回到实际产量等于正常产量的状态需要一个很长的过程,例如需要几年的时间,而在这一过程中,经济处于供求不等的非均衡状态。(2)在解释经济波动方面不同。新古典宏观经济学与凯恩斯主义经济学的分歧是,前者试图用实际因素从供给方面解释宏观经济波动,后者则用货币因素从需求方面解释宏观经济波动。在新古典宏观经济学看来,引起经济波动的实际因素很多,其中技术是一个重要的因素。在人口和劳动力固定的情况下,一个经济社会中所生产的实际收人便取决于技术和资本存量。换句话说,这时总量生产函数取决于表示技术状况的变量z和资本存量k,即yzf(k)。如果假定资本折旧率为,则在所考察时期的期末,经济中的可供利用资源为当期的产量加上没有折旧的资本存量,即总资源函数为:。假定总资源只有两个用途:消费和积累。现在假定由于技术进步,使z值增加,则生产函数和总资源函数向上移动,则原有的资本存量、产量和总资源都会相应地增加,从而使下期的消费和资本积累也相应地增加。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