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古文重点》word版.doc_第1页
《医古文重点》word版.doc_第2页
《医古文重点》word版.doc_第3页
《医古文重点》word版.doc_第4页
《医古文重点》word版.doc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秦医缓和一特殊字、词、句(一)通假字1.是谓近女室 。 谓通“为”,因为。2.于是有烦手淫声,慆堙心耳,乃忘平和。 烦通“繁”,繁杂。 忘:通“亡”,亡失3.晋国无乱,诸侯无阙。 阙:通“缺”,疏失。(二)古今字1.梦大厉,被发及地。 被:通“披”。 2将食,张,如厕,陷二卒。 张:通“胀”。 3.乃舍也已 舍:通捨,放弃。(三)异体字1.分为四时,序为五节,过则为菑。菑:同“灾”,此指疾病。2.主不能籞 籞:同御,制止。3.二豎子 豎:同竪,疾病。(四)实词活用 1公曰:“何如?”曰:“不食新矣”。 新:形容词用作名词,指“新收获的麦子”。2厚为之礼而归之。 归:动词的使动用法,使归。3六月丙午,晋侯欲麦。 麦:尝新麦。名次用作动词。4于是有烦手淫声,慆堙心耳。慆、堙:形容词使动用法,使惑乱;使堵塞。5今君不节不时,能无及此乎? 时:名词用作动词,按时。6.不可为也。 为:为.治疗7.厚为之礼而归之。 厚:厚赠,形容词活用作动词。(五)特殊语序1主是谓也。即:谓主也。 以“是”为标志的宾语前置。 2.何如? 即:如何。 疑问句中,疑问代词做宾语往往置于谓语之前。3若我何? 即:对怎么办? 虚词的凝固结构。 (二)重点词1(大)厉:恶鬼。 2被(发):通“披”,披散。3(搏)膺(而)踊:膺,胸膛;踊,跳跃。4疾病:患重病。5二竖子:二个儿童,后人用以称疾病。 6膏肓:膏,心尖脂肪 肓,心脏和膈膜之间。此处病位深隐,药力难达,喻病情危重。7达(之不及):贯通,穿透,此指用针刺。8 示(而杀之):给看。 9如(厕):往,到去。10发(为):表现。 11征(为):验证。12序(为五节):依次排列。 13淫(生六疾):过度。 14图恤:谋虑,顾念。 15社稷:借指国家。3. 课外阅读 在昔黃帝之御極也,以理身緒餘治天下,坐於明堂之上,臨觀八極,考建五常,以謂人之生也,負陰而抱陽,食味而被色,外有寒暑之相蕩,內有喜怒之交侵,夭昏札瘥,國家代有。將欲斂時五福,以敷錫厥庶民,乃與岐伯上窮天紀,下極地理,遠取諸物,近取諸身,更相問難,垂法以福萬世。於是雷公之倫,授業傳之,而內經作矣。歷代寶之,未有失墜。蒼周之興,秦和述六氣之論,具明于左史。厥後越人得其一二,演而述難經。西漢倉公傳其舊學,東漢仲景撰其遺論,晉皇甫謐刺而為甲乙,及隋楊上善纂而為太素。時則有全元起者,始為之訓解,闕第七一通。迄唐寶應中,太僕王冰篤好之,得先師所藏之卷,大為次注,猶是三皇遺文,爛然可觀。扁鹊传一特殊字、词、句(一)通假字 1乃呼扁鹊私坐,閒与语曰。 閒:通“见”,私下。2今主君之病与之同,不出三日必閒。 閒:通“见”,病愈。3太子何病,国中治穰过于众事? 穰:通“禳”,祭祀。4是以阳缓而阴急,故暴蹷而死。 蹷:同“厥”,气上逆而昏厥。5治病不以汤液醴灑。 灑:通“釃”,滤过的酒。6镵石挢引,案扤毒熨。 案:同“按”。7乃割皮解肌,决脉结筋。 诀:通“决”。8搦髓脑,揲荒爪幕。 荒:通“肓”。爪:通“抓”。幕:通“膜”。9曾不可以告咳婴之儿。 咳:通“孩”,小儿笑。10若以管窥天,以郗视文 郗:通“隙”,缝隙;11能使良医得蚤从事。 蚤:通“早”。 12秦太医令李醯,自知伎不如扁鹊也。 伎:通“技”。(二)古今字1. 畜蓄:蓄养 2.藏脏:脏腑 3. 因五脏之输,乃割皮解筋。 输:通“腧”,腧穴4. 若以管窥天,以郗视文 文:同“纹”,图案。5. 目眩然而不瞚。 瞚:同“瞬”,眨眼。6.扁鹊乃使弟子子阳厉针砥石。 厉:同“砺”,研磨。7.以八减之齐和煮之。 齐:同“剂”。(三)异体字(小伙伴,好多字我找不到吖,自己看书哈!)1.疆强 2.脈脉 3鍼针 4歎嘆(四)实词活用1舍客长桑君过,扁鹊独奇之。 奇:形容词意动用法,认为奇特。2闻太子不幸而死,臣能生之。 生:动词使动用法,使生。3扁鹊乃使弟子子阳厉针砥石。 厉、砥:名词用作动词,皆研磨之义。4扁鹊过齐,齐桓侯客之。 客:名词意动用法,以为客。5.时:名作动,按照运行(五)特殊语序1饮是以上池之水三十日。 状语后置(介宾短语作状语)。2血脉治也,而何怪? 宾语前置(疑问句中疑问代词作宾语)。(二)重点词 1.閒:閒(与语):悄悄地。(必)閒:病愈。 (有)閒:一会儿。 2(血脉)治:正常。 3而(何怪):你。4 得无.乎:莫不是.吧 5诞之:欺骗我。 6 精光:风仪神采 7.弃捐填沟壑:“死”的婉言。 8.潸:眼泪。 9.并:偏聚10. 由(扁鹊):依从、遵循三.课外阅读 扁鵲過趙。趙王太子暴疾而死。鵲造宮門曰:“吾聞國中卒有壤土之事,得無有急乎?”中庶子之好方者應之曰:“然。王太子暴疾而死。”扁鵲曰:“入言鄭毉秦越人能活太子。”中庶子難之曰:“吾聞上古之為毉者曰苗父,苗父之為毉也,以菅為席,以芻為狗,北面而祝,發十言耳。诸扶而來者,舉而來者,皆平復如故。子之方能如此乎?”扁鵲曰:“不能。”又曰:“吾聞中古之為毉者曰俞柎,俞柎之為毉也,搦腦髓,束肓莫,炊灼九竅而定經絡,死人複為生人,故曰俞柎。子之方能若是乎?”扁鵲曰:“不能。”中庶子曰:“子之方如此,譬若以管窺天,以錐刺地,所窺者甚大,所見者甚少,鈞若子之方,豈足以變駭童子哉?”扁鵲曰:“不然。物故有昧揥而中蛟頭,掩目而別白黑者。太子之疾,所謂屍厥者也。以為不然,入診之,太子股陰當温耳,中焦焦如有嘯者聲,然者皆可治也。”中庶子入報趙王。趙王跣而趨出門,曰:“先生遠辱幸臨寡人,先生幸而有之,則糞土之息得蒙天履地而長為人矣;先生不有之,則先犬馬填溝壑矣。”言未已,涕泣沾襟。扁鵲遂為診之。先造軒光之竈,八成之湯,砥針礪石,取三陽五輸,子容捣藥,子明吹耳,陽儀反神,子越扶形,子遊矯摩,太子遂得複生。天下聞之,皆曰扁鵲能生死人。鵲辭曰:“予非能生死人也,特使夫當生者活耳。夫死者猶不可藥而生也。”悲夫!亂君之治不可藥而息也。詩曰:“多將熇熇,不可救藥。”甚之之辭也。华佗传一特殊字、词、句(1) 通假字1 坐毕归,行数里,昕卒头眩堕车。 卒:通“猝”,突然。佗令温汤近热,渍手其中,卒可得寐。2.如佗所刻 刻:通剋,限定。3.故当死 故:通固,必定。(二)异体字1.一曰虎,二曰鹿,三曰熊,四曰猨。 猨:同“猿”。2.即如佗言,立吐虵一枚。 虵:同“蛇”。3.旁人数为易汤,汤令火爰之。 火爰:同“暖”。4.瞋恚。 瞋:同嗔,愤怒。 5.引輓 輓:同挽6.猨 猨:同猿7怱怱 怱:同匆(三)古今字1.县车边,欲造佗。 县:同“悬”2.应便拔针,病亦行差。 差:同“瘥”,病愈。3.县吏尹世苦四支烦。 支:同“肢”。4.蒜齑大酢,从取三升饮之。 酢:同“醋”。5.郡守子知之,蜀使勿逐。 属:同“嘱”6.佗术实工,人命所县。 县:同“悬”(四)实词活用1 病若在肠中,便断肠湔洗,缝腹膏摩,四五日差。 膏:用药膏。名词作状语。2寻当下之,延当发汗。 下:使下。动词使动用法。3佗临死,出一卷书与狱吏,曰:“此可以活人。” 活:使活。动词使动用法。4是以古之仙者为导引之事,熊颈鸱顾。熊:像熊那样。鸱:像鸱那样。均名词作状语。5言久服去三虫,例五脏,轻体。 轻:使轻。形容词使动用法。6.佗脉之曰 脉:为.诊脉7.太祖累书呼 书:用书信。名作状语(五)特殊语序1亲中人有病如成者。 以“者”为标志的定语后置。2普依准佗治,多所全济。 陈述句的主谓倒装。3.状语后置 小儿戏门前4.数量定语倒装 即作汤二开二.重点词1辟:征召。 2应(除):立即。 3(某)许:处所,部位。4行(差):立即。 5中宿:半夜。 5之(厕):往,到去。6向来:刚才 7逆(见):迎面。 8.不快:不适,有病。 9 寻(差):随即。 10稍(小差):逐渐。 11可(尺所):大约。 12不时:不及时 13当(得):方才,14数(乞期):屡次。 15信(病):确实。16(便)收:逮捕。 17考验:审讯验实。 18首服:供认伏罪。19含宥:宽恕。 20考竟:在狱中处死。 21强死:死于非命。22将(爱):保养。 23故(当死):必定。 24去(药):收藏。25(使)极:疲惫。 26(皆)瘳:病愈。27 (为)率:比例、标准。3. 课外阅读 史稱華佗以恃能厭事,為曹公所怒。荀文若請曰:“佗術實工,人命系焉,宜議能以宥。”曹公曰:“憂天下無此鼠輩邪?”遂考竟佗。至倉舒病且死,見醫不能生,始有悔之之歎。嗟乎!以操之明略見幾,然猶輕殺材能如是。文若之智力地望,以的然之理攻之,然猶不能返其恚。執柄者之恚,真可畏諸,亦可慎諸。原夫史氏之書於冊也,是使後之人寬能者之刑,納賢者之諭,而懲暴者之輕殺。故自恃能至有悔,悉書焉。後之惑者,復用是為口實,悲哉!夫賢能不能無過,苟置之理矣,或必有寬之之請。彼壬人皆曰:“憂天下無材邪?”曾不知悔之日,方痛材之不可多也。或必有惜之之歎,彼壬人皆曰:“譬彼死矣,將若何?”曾不知悔之日,方痛生之不可再也。可不謂大哀乎?丹溪翁传一、特殊字.词.句(一)通假字纪:通“记”,记载。 辟:通“譬”,譬喻。 侍:通“伺”,伺奉。 葆:通“保”,保住。 (二)异体字懽:同“歡(欢)” 甦:同“苏” 誌:同“志”(三)古今字厲:同“励”,勉励。 (四)、实词活用1 吾卧病久,非精于医者,不能以起之。 起:使动,使.痊愈 2.以吾倍子作汤洗涤,皱其皮。 皱:使动,使.收缩3. 一时学者咸声随影附,翁教之亹亹忘疲。 声,影:名作状语,像声音,影子一样少:形作动:轻视(五)特殊语序 1翁穷昼夜是习。 (宾语前置) 2乡之诸医泥陈、裴之学者,闻翁言,即大惊 而笑且排。 (定语后置) 3于是诸医之笑且排者,始皆心服口誉。 (定语后置) 4苟见枝叶之辞,去本而末是务。(宾语前置)三.课外阅读 素問,載道之書也。詞簡而義深,去古漸遠,衍文錯簡,仍或有之,故非吾儒不能讀。學人以易心求之,宜其茫若望洋,淡如嚼蠟,遂直以為古書不宜於今,厭而棄之,相率以為局方之學。間有讀者,又以濟其方技,漫不之省。醫道隱晦,職此之由,可歎也!震亨三十歲時,因母之患脾疼,眾工束手,由是有志於醫。遂取素問讀之,三年似有所得。又二年,母氏之疾,以藥而安。因追念先子之內傷,伯考之瞀悶,叔考之鼻衄,幼弟之腿痛,室人之積痰,一皆歿於藥之誤也。心膽摧裂,痛不可追,然猶慮學之未明,至四十歲復取而讀之。顧以質鈍,遂朝夕鑽研,缺其所可疑,通其所可通。又四年,而得羅太無諱知悌者為之師,因見河間、戴人、東垣、海藏諸書,始悟濕熱相火為病甚多。又知醫之為書,非素問無以立論,非本草無以立方。有方無論,無以識病;有論無方,何以模仿?夫假說問答,仲景之書也,而詳於外感;明著性味,東垣之書也,而詳於內傷。醫之為書,至是始備;醫之為道,至是始明。由是不能不致疑于局方也。局方流行,自宋迄今,罔間南北,翕然而成俗,豈無其故哉?徐而思之,濕熱相火,自王太仆注文已成湮沒,至張、李諸老始有發明。人之一身,陰不足而陽有餘,雖諄諄然見於素問,而諸老猶未表章,是宜局方之盛行也。震亨不揣荒陋,陳於編冊,並述金匱之治法,以證局方之未備,間以己意附之于後。古人以醫為吾儒格物致知一事,故目其篇曰格致餘論,未知其果是否耶?後之君子,幸改而正諸汉书艺文志序及方技略1、 特殊字.词.句(1) 通假字1. 没:同“殁”。 2. 從:通“纵”,纵横 。 3. 反:同“返”。辩:通“辨”。 4.落:通“络”。 5.慈:通“磁”。磁石。 6.见:同“现”。 (二)异体字1 闵:同“悯”,忧虑。 2.齐:同“剂” ,方剂(三)异体字1瘉:同“愈” 2.箴:同“针”。 3僊:同“仙” 4.盪: 同“荡”。5胷:同“胸” 6.晻:同“暗(四)实词活用1、乃燔灭文章,以愚黔首。 愚:形容词使动用法,使愚昧 2、每一书已,向辄条其目。 条:名词活用为动词,分条列出3、今删其要,以备篇籍。 备:形容词使动用法,使完备4、反之于平 反:动词使动用法,使恢复5、同死生之域,而无怵惕于胸中。 同:形容词意动用法,认为相同6、方技者,皆生生之具,王官之一守也。 第一个“生”:动词使动用法,使生存7、故论其书,以序方技为四种。 序:名词活用为动词,按次序排列(五)特殊语序1.是以圣王制外乐以禁内情。介词宾语前置。二重点实词1.燔(灭):烧毁。 2.书(缺):文字。3 删(其要):选取,节取。4.原(人血脉):探求,推求。 5.起(百病):阐述。 6.度(箴石):判定。7.(假药味之)滋:药物功效。 8.因(气感):依据。 9.(之)际:会和。10.寿考:长寿。 11.怵惕:恐惧。12.(有)述:绍述,继承。13守:职守。 14.晻昧:昏暗不明。三.课外阅读 頃余之舊契讀孟堅漢書藝文志載五苦六辛之說,而顏師古輩皆無注解,渠特以問余。余顧其內經諸書中亦不見其文。既相別矣,乘蹇且十裏外,颯然而悟,欲復回以告,予之舊契已歸且遠,乃令載之以示來者。夫五者,五臟也;臟者,裏也。六者,六腑也;腑者,表也。病在裏者,屬陰分,宜以苦寒之藥湧之泄之;病在表者,屬陽分,宜以辛溫之劑發之汗之。此五苦六辛之意也。顏師古不注,蓋闕其疑也,乃知學不博而欲為醫難矣。余又徐思五積六聚,其用藥亦不外於是。夫五積在臟,有常形,屬裏,宜以苦寒之藥湧之泄之;六聚在腑,無常形,屬表,宜以辛溫之藥發之汗之,與前五苦六辛亦合。亦有表熱而可用柴胡之涼者,猶宜熱而行之;裏寒而可用薑附之熱者,猶宜寒而行之。余恐來者不明內經發表攻裏之旨,故並以孟堅五苦六辛之說附於卷末。伤寒论序一特殊字、词、句(一)通假字1卒然遭邪风之气。 卒:通“猝”。2患及祸至,而方震栗。 栗:同慄。3乃勤求古训,博采众方,撰用素问九卷 撰:通“選”。4并平脉辨证,为伤寒杂病论合十六卷。 平:通“辨”。5经络府俞,阴阳会通。 俞:通“腧”。(二)古今字1.知:同智 2.共:同供,供给(三)异体字1.災:灾 2.決:决 3.覩:睹(四)词类活用1.华其外而悴其内。华:形容词使动,使华丽; 悴:形容词使动,使憔悴。2.感往昔之沦丧。感:为动用法,为感叹。3.伤横夭之莫救。伤:为动用法,为悲伤。(五).重点句式宾语前置:1.惟名利是务。 2.毛将安附焉? 3.彼何荣势之云哉? 4.未之闻也。二重点实词1才秀:才能出众。 2曾:竟然。企踵:企求,企望。孜孜汲汲:贪求不已、迫不及待的样子。5婴:遭受。6.赍:拿着,持。 7游魂:文中指行尸走肉8徇物:谓追求名利等身外之物。 9冰谷:履薄冰、临深谷之省,喻危险的境地。 10稔:年。 11自:如果。12思过半:谓领悟过半。 13府俞:泛指腧穴。14.口给:口才敏捷。 15.短期:死期。 16多闻博识:多听广记。 17.(请)事:奉行。三.课外阅读 夫傷於寒,有即病者焉,有不即病者焉。即病者發於所感之時,不即病者過時而發于春夏也。即病者謂之傷寒,不即病謂之溫與暑。夫傷寒溫暑,其類雖殊,其所受之原則不殊也。由其原之不殊,故一以傷寒而為稱;由其類之殊,故施治不得以相混。以所稱而混其治,宜乎貽禍後人。以歸咎于仲景之法,而委廢其太半也。吁!使仲景之法果貽禍于後人,傷寒論不作可也;使仲景之法果不貽禍于後人,傷寒論其可一日缺乎?後人乃不歸咎於已見之未至,而歸咎于立法之大賢,可謂溺井怨伯益,失火怨燧人矣。夫仲景,法之祖也。後人雖移易無窮,終莫能越其矩度。由莫能越而觀之,則其法其方,果可委廢太半哉?雖然,立言垂訓之士,猶不免失於此,彼碌碌者,固無足誚矣。夫惟立言垂訓之士,有形乎著述之間,其碌碌者當趑趄猶預之餘,得不靡然從令,爭先快睹,而趍簡略之地乎?夫其法其方委廢太半而不知返,日惟簡便是趍,此民生之所以無籍,而仲景之心之所以不能別白矣。嗚呼!法也,方也,仲景專為即病之傷寒設,不兼為不即病之溫暑設也。後人能知仲景之書本為即病者設,不為不即病者設,則尚恨其法散落,所存不多,而莫能禦夫粗工妄治之萬變,果可憚煩而或廢之乎?是知委廢太半而不覺其非者,由乎不能得其所以立法之意故也。黄帝内经素问注序一特殊字、词、句(一)通假字1、而世本纰缪,篇目重叠。 缪:通“谬”,谬误。2大济蒸人。华叶递荣 “蒸”通“丞”,众多。3.或脱简不书,而云世阙。“阙”通“缺”(二)古今字鍼:同针(三)异体字1.或两论倂吞,而都为一目。併:“并”的异体字。2.倂方宜而为欬篇。欬:“咳”的异体字。3.迺其数焉。迺:“乃”的异体字。 4未尝有行不由迳 逕:“径”的异体字。5且将升岱嶽。嶽:“岳”的异体字。 6.命世奇傑。 “傑”为“杰”之异体字8. 羣疑冰释。“羣”为“群”之异体字(四)实词活用:1. 目牛无全。 目:名词作动词,视,看见。2.重经合而冠针服。别目以冠篇首。 冠:名词作动词,前面加上。3.皆朱书其文。 书:名词作动词,书写4.咸日新其用。 日:名词作状语,一天天地。5.华叶递荣。 华叶:名词作状语,象花和树叶一样。 6.羣疑冰释。 冰:名词作状语,象冰融化一样。7.皆朱书其文。 朱:名词作状语,用深红色。 8.咸日新其用。 新:形容词使动,使创新。9.退至教以先针。退、先:使动,使退后,使在前面。10.加字以昭其义。 昭:形容词使动,使明白清楚。11.增益以光其义。 光:形容词使动,使明显。12.孔安国序尚书曰 序:名词为动用法,为.作序。13.不谋而遐迩自同,勿约而幽明斯契。 遐迩、幽明:形容词活用为名词,远和近的事物、有形和无形的事物。 二重点实词1黎元:百姓。 2仁寿:长寿。 3三坟:传说远古时代伏羲、神农、黄帝的著作。4由:通过。 契:符合。忒:差错。 奉生:养生。 蒇:完善,完备 标格:对经文理解的正确标准。10命世:闻名于世。 1蒸人:众人。 12式:用。 13龟镜:借鉴。 14纰缪:错误. 15披会:翻阅领会。 16淹:久。 17诣:往,到去。 18适:往,到去。 19勒:汇总。 20敷畅:使全面畅通。 21夷夏:各族人民。 22俾:使。 23工徒:医生。24徽音:此指素问造福于民的美德. 25累属:连续不断。类经序一特殊字、词、句(一)通假字1. 大而阴阳变化,小而草木虫鱼。 而通“如”2. 繇此言之,儒其可不尽心是书乎? 繇通“由”3. 能葆其真,合乎天矣。 葆通“保” 4. 至若天道茫茫,运行今古,苞无穷,协惟一。 苞通“包”5. 此余之所以载思而不敢避也。 载通“再” 6. 后世有子云其悯余劳锡而之斤正焉。 “锡” 通“赐”7. 其何裨之与有? 与通欤8. 元有滑婴宁之撮钞。 钞通抄.9. 晦者明,隐者见。见通现(二)古今字1. 藏府经络之曲折。 藏府治内。 藏同脏,府同腑2. 因敢忘陋效矉。 矉同颦(三)异体字1.宋臣高保衡等敍 敍同叙 2. 二豎遁矣 豎同竖3.然不屑沿街持缽。 缽同钵 4. 鍼:“针”的异体字(四)实词活用:1.又有目醫爲小道,並是書且弁髦置之者。目:名词活用为动词,视,看。弁髦:名词活用为状语,像黑色布帽、眉际垂发一样的无用之物2.字字皆法,句句皆理。法:作为法则,效法。理:有道理。3 變態莫測,明能燭幽。 明:形容词活用为名词,高明者。 烛:名词活用为动词,洞察。 幽:形容词活用为名词,隐藏的病症。4. 昧性命之玄要,盛盛虛虛,第一个盛、虚:使旺盛、使虚弱5. 分條索隱,血脈貫矣。 血脉:名词活用为状语,像血脉一样6.不翼以說,其奧難窺。 翼:名词活用为动词,辅助。7.夫内经之生全民命。生:使生存,全:使保全。8.尽启其秘而公之于人。使公开。9.然後附意闡發,庶晰其韞。晰:形容词使动用法,使清晰10.蓋彼無須類,而此欲醒瞶指迷,則不容不類。类:名词活用为动词,分类醒:动词使动用法,使清醒 指:动词为动用法,为指明方向 瞶、迷:形容词活用为名词,不明者,迷惑者。11.阴阳既立,三才位矣。位:确立位置。(五)重点句式1.其何裨之与有? (宾语前置 )二重点单词1.肇端:起始。 2.曲折:源委本末。 3.业:已经。 4.规规:细小貌。 5.胪列:罗列,陈列。 6.究心:尽心,专心。 7.赤子:百姓。 8杀:少。 9.绎:探究,研究。 10.涂地:犹“涂炭”烂泥与炭火。喻灾难困苦 11.由堂入室:从厅堂进入内室。喻由浅入深。 12.韫:收藏。文中作收藏的内容。 13.粤:句首语气词。 14.更秋:经历多年。 15.绪:头绪,端绪。 16.两仪:天与地。 17.三才:天、地、人。 18.五内:五脏。 19.三垣:古代天体中星名。此指人体的上中下三焦。 20治(矣):正常,太平。 21治(内):主宰。 22四大:人身。 23. 指诸掌:了如指掌。喻事理易易明。24驹隙百年:谓人生百年如白驹过隙,忽然而已。喻人生短暂。 25协:和谐,统一。 26翼:辅助。 27. 阚:窥视。 28歧贰:分歧,不一致 29效矉:东施效矉。喻不善摸仿,弄巧成拙。30蚊负:蚊虫负山。喻才能微薄,而担负重任。 31. 操觚:执简。喻写作 32虞:担忧。 33壁影莹光:指凿壁借光和借萤光照书勤学苦读事。此喻借鉴和帮助。三.课外阅读景岳,名介賓,別號通一子,越之山陰人也。其父為定西侯客,介賓年十四,即從游于京師。天下承平,奇才異士集于侯門。介賓幼而濬齊,遂徧交其長者。是時,金夢石工醫術,介賓從之學,盡得其傳。以為凡人陰陽,但以血氣、臟腑、寒熱為言,此特後天之有形者,非先天之無形者也。病者多以後天戕及先天,治病者但知有形邪氣,罔顧無形元氣。自劉河間以暑火立論,專用寒涼,其害已甚,賴東垣論脾胃之火,必務溫養,救正實多。丹溪出,立陰虛火動之論,寒涼之弊又復盛行,故其註本草,獨詳參、附之用。又慨世之醫者,茫無定見,勉為雜應之術,假兼備以幸中,借和平以藏拙。虛而補之,又恐補之為害,復製之以消;實而消之,又恐消之為害,復制之以補。若此者,以藥治藥尚未遑,又安望其及於病耶?幸而偶愈,亦不知其補之之力,攻之之力耶? 及其不愈,亦不知其補之為害,消之為害耶?是以為人治病,沉思病原,單方重劑,莫不應手霍然。一時謁病者,輻輳其門,沿邊大帅皆遣金幣致之。养生论一特殊字、词、句(一)通假字、古今字、异体字 1.较:通“皎”。 嚣:通“枵”。 2.燋:通“焦”。3. 棲:“栖”的异体字。 4.熏:通“荤”。 5.务:通“瞀”。 6.塗:通“途” 7.災:“灾”的异体字。 8.由:通“犹”。9. 絃:“弦”的异体字。 10.彊:“强”的异体字。(二)实词活用:1.夫神仙雖不目見 目:名词活用为状语,凭眼睛 2.醇醴發顔 发:动词使动用法,使发生变化3.蝨處頭而黑,麝食柏而香,頸處險而癭,齒居晉而黃。 黑:形容词活用为动词,变黑 香:形容词活用为动词,发出香味 瘿:名词活用为动词,长瘿瘤 黄:形容词活用为动词,变黄4.芬之使香而無使延哉 芬:名词活用为动词,香气侵袭5.風寒所災 災:名词活用为动词,伤害6.而不知慎衆險於未兆 兆:名词活用为动词,显露征兆7、外物以累心不存 累:形容词的使动用法,使劳累(三)重点句式 惟五谷是见,声色是耽。大医精诚一特殊字、词、句(一)通假字、古今字、异体字 1.荣: 通“营” 2. 俞:同“腧” 3. 麤:“粗”的异体字 4. 崄:“险”的异体字 5. 悽:“凄”的异体字 6.慙:“惭”的异体字7. “虻”的异体字 8. 蔕:“蒂”的异体字 9.恥:“耻”的异体字 10.諠:“喧”的异体字 11. 譁:“哗”的异体字 12.燿:“耀”的异体字 (二)实词活用:1. 市而用之。市:买。 2. 不得道听途說,而言医道已了。道、途:在路上。3. 寒而冷之。冷:(形容词)使冷。 4. 热而温之。温(形容词):使温。 5. 虽曰贱畜贵人。贱、贵(形容词):认为低贱、认为高贵。 6. 学者不可恥言之鄙俚也。 恥(形容词):认为可耻。 (三)重点句式: 1艺能之难精者也 。(定语后置) 2何以得其幽微? (宾语前置) 二重点实词1(由来)尚:久远。 2今(病):句首语气词,相当于“夫”。3.(其不)殆:危险,值得。 4.可(治):拖延时间。5.功夫形迹(之心):借故推托。 6審谛:周密审察。7、丝竹:音乐。 8曲碎:琐碎。 9救济:救世济民。 10谅(非):确实。 11寻(此):探求。 12形迹:拘礼,客套,此指借故推托。 13(同)患:厌恨。 14.生命:活物。病家两要说一特殊字、词、句(一)通假字、古今字、异体字 1.悞:“误”的异体字。 2.抝:“拗”的异体字 3.躭:“耽”的异体字。 4.阁:同“搁”。 5.玅:“妙”的异体字。 6.谓:通“为”。 7.反:同“返”。 8.卒:同“猝”。(二)实词活用:1.然必也小大方圆全其才,仁圣工巧全其用。 全:形容词活用作动词,全部掌握。2.烛幽隐于玄冥之间者。 烛:名词作动词,照亮,引申为洞察。3.此所以相知之难,自古苦之。 苦:形容词为动用法,为苦恼。(三)重点句式:1.多,何以败也? 疑问代词“何”作介词“以”的宾语前置 2.则仓卒之间,何所趋赖? 主谓倒装 始生之者,天也;养成之者,人也。能养天之所生而勿撄之谓之天子。天子之动也,以全天为故者也,此官之所自立也。立官者,以全生也。今世之惑主,多官而反以害生,则失所为立之矣。譬之若修兵者,以备寇也。今修兵而反以自攻,则亦失所为修之矣。夫水之性清,土者抇之,故不得清;人之性寿,物者抇之,故不得寿。物也者,所以养性也,非所以性养也。今世之人,惑者多以性养物,则不知轻重也。不知轻重,则重者为轻,轻者为重矣。若此,则每动无不败。以此为君,悖;以此为臣,乱;以此为子,狂。三者,国有一焉,无幸必亡。今有声於此,耳听之必慊,已听之则使人聋,必弗听;有色於此,目视之必慊,已视之则使人盲,必弗视;有味於此,口食之必慊,已食之则使人瘖,必弗食。是故圣人之於声色滋味也,利於性则取之,害於性则舍之,此全性之道也。世之贵富者,其於声色滋味也,多惑者,日夜求,幸而得之,则遁焉。遁焉,性恶得不伤?万人操弓,共射其一招,招无不中。万物章章,以害一生,生无不伤;以便一生,生无不长。故圣人之制万物也,以全其天也。天全,则神和矣,目明矣,耳聪矣,鼻臭矣,口敏矣,三百六十节皆通利矣。若此人者,不言而信,不谋而当,不虑而得,精通乎天地,神覆乎宇宙,其於物无不受也,无不裹也,若天地然。上为天子而不骄,下为匹夫而不惛。此之谓全德之人。贵富而不知道,适足以为患,不如贫贱。贫贱之致物也难,虽欲过之,奚由?出则以车,入则以辇,务以自佚,命之曰招蹶之机;肥肉厚酒,务以自强,命之曰烂肠之食;靡曼皓齿,郑卫之音,务以自乐,命之曰伐性之斧。三患者,贵富之所致也。故古之人有不肯贵富者矣,由重生故也,非夸以名也,为其实也。则此论之不可不察也。孙思邈,京兆华原人也。七岁就学,日诵千余言。弱冠,善谈庄老及百家之说,兼好释典。洛州总管独孤信见而叹曰:“此圣童也。但恨其器大适小,难为用也。”周宣帝时,思邈以王室多故,乃隐居太白山。隋文帝辅政,征为国子博士,称疾不起。尝谓所亲曰:“过五十年,当有圣人出,吾方助之以济人。”及太宗即位,召诣京师,嗟其容色甚少,谓曰:“故知有道者,诚可尊重,羡门广成,岂虚言哉?”将授以爵位,固辞不受。显庆四年,高宗召见,拜谏议大夫,又固辞不受。上元元年,辞疾请归。特赐良马及鄱阳公主邑司以居焉。当时知名之士宋令文、孟诜、卢照邻等,执师资之礼以事焉。照邻有恶疾,医所不能愈,乃问思邈:“名医愈疾,其道何如?”思邈曰:“吾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