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三语文测试:文言文.doc_第1页
高三语文测试:文言文.doc_第2页
高三语文测试:文言文.doc_第3页
高三语文测试:文言文.doc_第4页
高三语文测试:文言文.doc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高考资源网() 您身边的高考专家高三语文 文言文 目标检测 (满分100分,完卷时间60分钟)一、语文基础知识:(66分)1 下面句子加点词的解释正确的一项是( )A虽累百世,垢弥甚耳。 牵累B王必无人,臣愿奉璧往使。 必须C其文约,其辞微,其志洁。 含蓄D士无贤不肖,皆谦而礼交之。 没有2 下面句子加点词的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A 公子引侯生坐上坐,遍赞宾客。 称赞B 而侯生曾无一言半辞送我 言辞C 而公子亲数存之 探问D 每一令出,平伐其功 炫耀3 下面句子没有通假字的一句是( )A 其称文小而其指大B 召有司案图指从此以往十五都予赵C 以至晋鄙军之日北乡自刭D 然嬴欲就公子名4 下面句子有通假字的一句是( )A 兵挫地削亡其六郡B 自疏濯淖污泥之中C 何不铺其糟而啜其醴?D 王行度道里会遇之礼毕5 下面句子加点词古今意义基本相同的一项是( )A 又因厚币用事者臣靳尚而设诡辩于怀王之宠姬B 然皆祖屈原之从容辞令C 臣等不肖,请辞去D 颜色憔悴,形容枯槁请选出下面各组句子加点词的活用类型与例句相同的一句6 例句:舍相如广成传舍 ( )A 未尝有坚明约束者也B 左右欲刃相如C 邪曲之害公也D 卒使上官大夫短屈原于顷襄王7 例句:皆谦而礼交之( )A 卒廷见相如毕礼而归之B 屈平正道直行,竭忠尽智C 屈平疾王听之不聪D 乃使从者衣褐,怀其璧,从径道亡8 下面句子全是被动句的一组是( )信而见疑,忠而被谤 。身客死于秦,为天下笑求人可使报秦者未得 。此不知人之祸也 。何故怀瑾握榆,而自令见放为? 。夫圣人者不凝滞于物,而能与世推移 。人又谁能以身之察察受物之汶汶者乎? 。秦城恐不可得,徒见欺 。欲与王好,会于西河外渑池A B。 C。 D。请选出下面各组句子中的加点实词的意义与例句加点词意义相同的一句9 例句:缦立远观,而望幸焉( )A 若望仆不相师而用流俗之言B 吾尝歧而望矣,不如登高之博见也C 君既若见录,不久望君来D 七日既望苏子与客泛舟游于赤壁之下10例句:人固有一死,或重于泰山( )A 秦王恐其破璧,乃辞谢,固请B 君臣固守以窥周室C 臣闻求木之长者,必固其根本D 驼闻之曰:“甚善名我固当。”11例句:其次关木索,被锤楚受辱( )A 屈原至于江滨,被发行吟泽畔B 秦王复击轲被八创C 将军亲被坚执锐,自率士卒D 床中绣被卷不寝12例句:拜为上卿。以勇气闻于诸候( )A 仪与王约六里不闻六百里B 博闻强志,明于治乱C 网罗天下放失旧闻D 不求闻达于诸候13例句:廉颇闻之肉袒负荆( )A 相如度秦王虽斋决负约不偿城B 宁许以负秦曲C 令夸娥氏二子负二山D 臣恐见欺于王而负赵14例句:秦王恐其破璧,乃辞谢( )A 因宾客至蔺相如门谢罪B 侯生观公子色终不变,乃谢客就车C 多谢后世人,戒之慎勿忘D 哙拜谢,起立而饮之15例句:初一交战,操军不利,引次江北( )A 左右或欲引相如去B 设九宾礼于廷,引赵使者蔺相如C 控蛮荆而引瓯越自是契丹望宋军旗即引去16例句:王怒而疏屈平( )A 窗外疏梅筛月影依稀掩映B 穰岁之秋,疏客必食C 禹决江疏河,以为天下兴利D 以金笼进上,细疏其能17例句:直上载公子坐不让( )A 是以太山不让土壤,故能成其大B 平原君使者冠盖相属于魏,让公子曰:“.”C 二世使人让章邯D 尧以天下让许由,许由逃之18例句:行过夷门见侯生( )A 愿枉车骑过之B 于众人广坐之中不宜有所过C 沉舟侧畔千帆过D 闻将军有意督过之请选出下面各句加点虚词的意义用法与例句加点虚词相同的一句19例句:以至晋鄙军之日北乡自刭( )A 余以乾隆三十九年,自京师至泰安B 怀王乃悉发国中兵,以深入击秦C 强秦之所以不敢加兵于赵者,徒以吾两人在也D 约车骑百余乘,欲以客往赴秦20例句:嬴闻如姬父为人所杀( )A 季布为朱家钳奴B 身死于秦,为天下笑C 为长者折枝语人曰:“吾不能”是不为也D 如姬之欲为公子死,无所辞21例句:众人皆醉而我独醒( )A 争宠而害其能B 王怒而疏屈平C 幽于粪土之中而不辞者,恨私心有所不尽D 赵岂敢留璧而得罪于大王乎?22例句:内惑于郑袖,外欺于张仪( )A 故燕王欲结于君B 数遗魏王及公子书,请求救于魏C 或脱身以逃,又不容于远近D 人固有一死,或重于泰山二、阅读理解: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回答2326题。(12分)魏相字弱翁,济阴定陶人也,徙平陵。少学易,为郡卒史,举贤良,以对策高第,为茂陵令。顷之,御史大夫桑弘羊客诈称御史止传,丞不以时谒,客怒缚丞。相疑其有奸,收捕,案致其罪,论弃客市,茂陵大治。后迁河南太守,禁止奸邪,豪强畏服。会丞相车千秋死,先是千秋子为洛阳武库令,自见失父,而相治郡严,恐久获罪,乃自免去。相使掾追呼之,遂不肯还。相独恨曰:“大将军闻此令去官,必以为我用丞相死不能遇其子。使当世贵人非我,殆矣!”武库令西至长安,大将军霍光果以责过相曰:“幼主新立,以为函谷京师之固,武库精兵所聚,故以丞相弟为关都尉,子为武库令。今河南太守不深惟国家大策,苟见丞相不在而斥逐其子,何浅薄也!”后人有告相贼杀不辜,事下有司。河南卒戍中都官者二三千人,遮大将军,自言愿复留作一年以赎太守罪。河南老弱万余人守关欲入上书,关吏以闻。大将军用武库令事,遂下相廷尉狱。久系逾冬,会赦出。复有诏守茂陵令,迁扬州刺史。考案郡国守相,多所贬退。相与丙吉相善,时吉为光禄大夫,与相书曰:“朝廷已深知弱翁治行,方且大用矣。愿少慎事自重,臧器于身。”相心善其言,为霁威严。居部二岁,征为谏大夫,复为河南太守。 (汉书魏相丙吉传)23、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A、收捕,案致其罪 案:核实B、恐久获罪,乃自免去 恐:惊恐C、使当世贵人非我,殆矣 非:责怪D、相心善其言 善:认为是好的24、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的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A、 丞不以时谒 市人皆以公子为长者,能下士也B、苟见丞相不在而斥逐其子,何浅薄也 子非三闾大夫欤?何故而至此? C、时吉为光禄大夫,与相书曰: 故久立与其客语 D、朝廷已深知弱翁治行,方且大用矣 吾攻赵旦暮且下,而诸侯敢救者,拔赵,必移兵击之 25、下列各句中加点词语的意义,与现代汉语不相同的一项是A、举贤良,以对策高第 B、必以为我用丞相死不能遇其子C、武库精兵所聚 D、愿少慎事自重26、以下各项对原文的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魏相年青时研习易经,有才学,在郡中担任小吏,被举荐为贤良;后担任茂陵县令,治政严明,社会一片安定B、在魏相第一次担任河南太守期间,丞相车千秋去世,其儿子正担任武库县令,因魏相要给他治罪而擅自离职跑了。C、有人诬告河南太守魏相残杀无辜,当地许多吏卒百姓为之伸冤;而大将军霍光却因武库令事,给魏相治罪下狱。D、魏相再次担任茂陵令时,有贬谪之意,情绪低落;好友丙吉劝导他谨慎行事,终会得到朝廷的重用。27把文言文阅读材料中画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2分)(1)先是千秋子为洛阳武库令。(4分) 译文:_(2)河南老弱万余人守关欲入上书,关吏以闻。(4分) 译文:_(3)考案郡国守相,多所贬退。(4分) 译文:_28、在下面句子横线上填写正确内容:(10分)(1)其称文小而其指极大, 。(2)其志洁, ;其行廉, 。自疏濯淖污泥之中, ,以浮游尘埃之外,不获世之滋垢, 。答案:二、23、B(恐:恐怕、担心) 24、D(且,均为“将要”;A项的“以”分别为“按时”和“用”;B项的“何”分别为“多么”和“哪里”;C项的“与”分别为“给”和“同”。) 25、A(对策,古义为“应考的人回答皇帝所问关于治国的策略”,今义为“对付的策略或办法”。) 26、B(武库令考虑到当丞相的父亲刚死,少了支柱,而魏相治政甚严,担心有一天会获罪,故而擅自离职跑了。) 27、(1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