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阅读5页,还剩4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毕业设计开题报告设计 题 目: 苏教版语文九年级下册茅屋为秋风所破歌教学方案系 (院): 文化与传媒学院 专 业: 汉语言文学专业 年级(班): 2011级 2班 学号: 201101024088 姓 名: 龙 宇 指导教师: 刘 光 明 2014年9 月 重庆文理学院本科毕业设计开题报告1.毕业设计的目的和意义古诗词是阅读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我国古典文学中的精华,古代教育家孔子说:不学诗,无以言。诗言志,诗传情。学习古诗不仅可以丰富学生的知识,提高学生的写作水平,还能发展学生的思维能力,提高学生的欣赏品位与审美情趣。现实主义是中国古代文学的两个基本流派之一,而杜诗是现实主义的典范,学习杜诗,不仅要学习其凝练精粹的语言,卓然天成的结构,形象生动的刻画,更要感受学习杜甫忧国忧民、推己及人的博大胸襟。在逐步推进的过程中,让学生对诗歌的形式特点有更深入的认识,通过推荐的方式让学生更多的了解我国的古代诗词名篇。达到丰富学生文学基础知识,提高阅读与写作水平,发展学生思维能力,提高学生欣赏品味和审美情趣的目标。此外,毕业设计于我们自身的意义,在于通过毕业设计来检查我在大学期间的所学,锻炼我们的教学策划能力,同时为我们的就业打下一定的基础.2.该项设计的实践操作与理论研究现状(文献综述)(这一部分分作两个研究方面陈述:该项设计的实践操作现状和该项设计的理论研究现状)一 该项设计的实践操作现状案例1:关于茅屋为秋风所破歌教学设计茅屋为秋风所破歌是苏教版语文九年级(下)第四单元的一篇课文。作为一首古诗,这首诗不论在语言上,还是在结构上,或者是情感表达上都极具个性特点。关于茅屋为秋风所破歌的教学设计,不同地区和不同风格的教师有着有各自不同的思路与方法。下面笔者试从教学目标及重难点、教学方法、教学设计等方面加以陈述.(一)教学目标及重难点从笔者搜集的资料来看,很多教学设计的教学目标都设计为:1、 掌握文中字词的正确读音,积累一定的文言基础知识2、 朗读诗歌做到以声传情,有表情的朗读,并背诵诗歌。3、 学习诗人忧国忧民、兼济天下的精神。单元目标要求“要品味古诗文名句的思想感情,结合亲身体验加深理解”结合新课标、本文的具体阅读特点以及本学段学生的总体特点,培养学生的古诗文阅读能力和写作能力。作为实现学生“知、情、意”三维发展的教学目标。阅读能力是学生发展过程必须掌握的重要知识技能,结合古诗文教学的特点,我认为“把握文章结构,有节奏的朗读课文,通过反复诵读领会文章主旨”是本文的教学重难点。同时引导学生对古诗词名句的鉴赏和兴趣,感受古人旷达洒脱的胸襟是很重要。(二)教学方法无忧无虑语文网的网友“海豚湾”4采用朗读与鉴赏相结合的教学教学法,百度文库资料中某老师5情景导入法、讲授法、提问法、小组合作交流法等相结合的教学方法。我认为二者的教学法都值得借鉴,并让之在我的教学设计中适当合理的运用。(三)教学设计语文资源网一位网友6式,把教学设计分为:创设情境初读感知演读深究品读感悟拓展延伸, 值得借鉴。情景导入新课导入时激发学生兴趣,创造良好的课堂氛围,确定一定课堂基调的开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好的新课导入学生就能迅速的进入所需要的境界之中,形成良好的人课堂氛围常常可以起到事半功倍,旗开得胜的最佳教学效果。江西教师网的钟明发老师7拟对联一副,“踏雪寻梅只为一睹芳容,傲骨凌寒姿;读诗悟情但求百味愁心,忧国忧民绪”,激趣导入新课。无忧语文网一位老师8设情境的方法导入新课,介绍作者当时所处的时代背景及作诗时作者的境况,将学生带入到一个伤感但不伤情的情景中的。既交代了背景又梳理了文章大意。 网友“一颗冬天的树”9绍“歌行体”,进行简介导入。 另一位作者从课题入手,进行审题导入。 2.整体感知中学语文教学资源网中某老师10言情,非读无以体会,应该以读贯全堂。朗读之中求理解,理解更能读出味道”整体感知课文。长安区鸣犊初中张甜老师采用11课文录音,初步感知课文。 2、指名学生谈听后感受。(明确:作者身处漏雨茅屋还时刻想着穷苦大众,体现了他的忧国忧民的思想。)江西教师网的钟明发老师采用:(1)先让学生齐读,并提醒学生在齐读时注意字的读音,注意领会这首诗的思想感情。学生齐读完后,教师指正解读并纠正字音。(2)教师进行朗读指导。(3)教师进行范读。福建省晋江市季延初级中学邓鹰老师12学生齐读全诗,教师对其中的难辨字进行点拨。(2).教师做一般朗读,意在正音,学生边听边为难辨字注音。(课件展示部分字的注音和解释)(3)学生自由朗读,教师提醒学生注意诗歌的韵脚。(4).集体朗读,为朗读配上合适的背景音乐(如风声、雨声、雷声等),渲染气氛。3.演读深究为培养学生的想象力,口头表达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中学语文网的多位老师采取分节鉴赏的方法引导学生进行思考,感受战争之后社会的衰败,人与人之间的关系,贫苦人们的无奈及诗人推己及人、兴怀天下的难得之处。让学生思考后发言,是他们的想象力和口头表达能力得到锻炼。4.品读感悟郑州的李果老师13堂主佳作边读边赏”边读边赏,领会美点(可从词语推敲、表现手法、情感表达等方面入手)设计目的:培养学生鉴赏诗歌的能力,领悟文学作品独有的文字魅力,增强学生的阅读兴趣。(四)拓展延伸在这个环节中,不同的老师采取了不同方式,下面列举几个、”情思飞扬 假如你能穿越时空隧道,回到唐朝,站在诗人杜甫的面前,你想对这位可敬的老人说些什么?一份油然而生的敬意;一份发自内心的关怀; 一片穿越时空的祝福与告慰;设计目的:培养学生的想象能力和写作能力,通过写作,让学生感受到杜甫身上的人性美,得到美好情操的升华。2、可安排学生对杜甫的其他现实主义风格的诗篇进行品读。3、议一议(学生合作,讨论交流)1)结合全诗内容,谈一谈你认为作者是一个什么样的人?2)像杜甫这样具有伟大情怀和理想的古仁人还有很多,请列举两个。二 该项设计的理论研究现状关于茅屋为秋风所破歌的相关理论研究(一)李锦意老师在文学教育杂志上的在朗读古诗词中渗透文学教育14诗词是文学作品的最早样式, 当初它是配乐歌唱的。由于时代的发展, 今天已很少有人唱读了。但古诗词适合读的特点却是众所公认的。我认为, 读( 朗读或诵读而不是默读) 是古诗词教学的第一关, 初读、熟读、诵读, 是师生感知诗词内容, 接受文学熏陶的重要一环。(二)广州市萝岗区镇龙第二中学的龙伟云老师在中学古诗词教学的思考与探索15诗词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并介绍了一些有效的新方法。存在的问题:脱离实际,简单的翻译讲解,死记硬背。学生在学习古诗词时存在较大的困难,要真正领悟诗词的精髓,进而达到陶冶情操,培养道德,提高审美情趣的目的,还需要我们教师正确的引导,让学生真正做到熟、懂、会赏析。所谓“熟”,包括熟读和背诵两层含义所谓“懂”,就是要求学生能够正确理解古诗词中的个别字词的含义,准确把握诗人(词人)的思想感情,而赏析却是要求老师从行文构思、修辞特点、表达方式、表现手法!名句等方面做一个正面的引导,从而把握诗词所蕴含的内在思想感情。龙老师还列举了一些有效的新方法,如:表演法、歌唱法、朗读法(分组轮读、自由读、指名读、表演朗读、范读、配乐朗读)、图画法、写作法等。(三)王远在中学古诗文教学的唤醒教育研究16直以来,语文教学在“分数为上”的指导思想下,越来越成为一种近似于刻板的教学流程,教师在语文教学过程中,将语文教学变为一种程式化的“科学研究”,语文课程其独具的人文特性却在逐渐消弭,人文教育的内涵逐渐缺失,学生从语文教学中得到仅仅是听说读写的技术,而人格的塑造和道德的发展相对滞后,造成了学生普遍的信仰缺失,这和语文教学“树人”的初衷及最大的功用背道而驰。古诗文主要是指中国古代的诗歌和散文,具有历史文化悠久的特点。中学语文教材中收录的古诗文精神内涵积极向上,对学生崇高信仰的建立和正确价值观的塑造具有积极的作用。而唤醒教育作为一种教学理念可以最大限度的激发古诗文的人文价值,唤醒学生的自我意识,促进学生思想的觉醒。新课标指出:“应该重视语文的熏陶感染作用,注意教学内容的价值取向,同时也应尊重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独特体验”。唤醒教育理念能更好的辅助中学古诗文教与学。唤醒教育理念的精髓在于唤醒,古诗文的特点在于情感充沛、内容集中,将唤醒教育理念融入中学古诗文教学过程中有助于学生更好的理解文本情感和文本意义,同时也便于对学生的唤醒。九年制义务教育全日制小学语文教学大纲17朗读是阅读教学中最经常最重要的训练。朗读有助于深入体味文章的思想感情,在反复朗读中,学生自会感受文章内容,想象情景意境。特别值得注意的是,凌宏初在的逻辑思考中指出,以前的文学分析大多把杜甫的茅屋为秋风所破歌一诗划为“狂风破屋、村童凌侮、夜雨侵迫、推己及人”四个段落,以为己经找到了作者的思路。事实上,这首诗的段落和思路二者并不完全一致的。笔者认为这首诗只有两个逻辑段落。第一段(开篇至“长夜沾湿何由彻?”)包话“狂风破屋、村童凌侮、夜雨浸迫”三个层次,记述了作者亲身经历的一次劫难。这第一段是作品思路的第一步。第二段(“安得广厦千万间”至篇终),表达了作者的社会理想。这第二段,实际上己经是作者思路的第三步了。通过逻辑推理的形式得到了一种不同的,但是科学的结果。这样的思维方式值得我们借鉴。综上所述,不同的老师对茅屋为秋风所破歌有不同的理解,并在自己理解的基础上,结合学生实际,作出了不同的教学安排,体现了不同的教学风格和各具特色的教学方法。并探索出了切实有效的新方法新模式。在教学实践中发现了一些问题,并提出了部分解决方案,但是笔者仍然发现一些问题,如语文学习中的文学性与科学性的思考;相关教师提出的新方法是否普遍适合我们的教学;语文学习时效性与实效性,我希望在以后的教学与研究中得到答案。三 研究扩展针对语文学习的时效性与实效性,笔者进行简要分析。语文学习的过程,是一个零散积累的过程:今天我学到一个知识点,收了起来;明天又学到一个知识点,又收了起来;后天,又收了一个就像是捡珍珠一样,一颗颗地捡起来并放到盘子里这是一个积累的过程,但只是积累只是语文学习的第一步,并不能达到我们最终的学习目的。语文注重应用能力的考查,所以积累了之后,能否有效地“调用”积累的素材将是这种能力的体现。就像是一盘散的珍珠虽然放到了一个盘子里,但是当我们需要其中某一颗珍珠时,能否很快的从散珠子中找到我们需要的那一颗呢?如果不能很快地找出来很难,因为盘里的珠子是散的,那盘子里有这颗珠子等于没有。考试何尝不是如此?并不止在于你积累了多少,还要看你能用上多少? 另外,语文学习的方法也切忌于“概念化”,否则显得苍白空洞。以作文为例,当我们提出问题:“如何能写好作文”时,学生的回答往往是“多阅读、多思考、多参考、多练习、多观察”听起来,是非常有道理,但仔细想,才发现都是“没有用”的道理。之所以说是没有用的,就是没有具体可操作的指导,比如“多阅读”,怎么样去阅读?阅读什么?“多观察”,怎么样去观察?观察什么在这些细节方面却缺少具体的指导。而这些细节方面的方法性的东西,却是需要学生在老师大的方面指导下,自己多总结的。因此,文科的学习,拓展是最重要的组成,方法上显得“散”,要求得却十分具体。语文的学习方法可以概括为:立足课本、走向课外、具体方法、寻找规律。语文课程,单纯靠课本是不可能学好语文的、单纯靠老师上课讲的内容也是不可能学好语文的! 所以笔者认为,在教授语文的时候,不能为了应付考试而片面强调时效性,更应该重视语文学习的实效性。 3.毕业设计的内容(一)设计茅屋为秋风所破歌教学程序 一课时1. 开门见山2. 一气贯通3. 文章串讲4. 庖丁解牛5. 是非只为多开口6. 书声琅琅7. 探究性作业(作文)(二)撰写茅屋为秋风所破歌教学设计的理论说明我的教学过程则是参照了张晓西的谈新课程理念下的初高中古诗词教学18主编的语文课堂教学操作艺术学设计中,我采用了,小组讨论,个别表达,学生评价相结合的形式,这样把课堂还给学生,不仅培养学生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能力,还培养了学生的集体荣誉感和集体主义精神,培养了人际交往技能和经验,同时也能更加容易挖掘出学生的潜在能力。在教学中还注重培养学生的科学精神、科学意识以及语文实践能力。 4.该设计中要解决的主要问题关于茅屋为秋风所破歌(1)学生兴趣学习、自主、合作、探究学习的培养(2)培养学生质疑的能力、口头表达能力、逻辑思维能力(3)培养学生的人道主义精神、换位思考的方法(4)培养学生关注、感受、发现生活的良好习惯和语文实践能力同时,通过本设计也要提高设计者自身的语文教学理论知识修养,积累教学经验,提高教学设计能力和教学组织策划能力。 5.设计计划确定选题、收集文献资料: 2014年5月1日5月10日 撰写开题报告: 2014年5月11日5月31日 开题时间: 2014年6月1日6月7日 调查研究、实践: 2014年6月8日12月31日 形成论文初稿: 2015年1月1日3月14日 论文修改、定稿、打印: 2015年3月15日4月25日 提交论文、做好答辩准备: 2015年4月26日5月3日 参加答辩: 2015年5月4日5月10日 6.参考文献1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制订.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32课程教材研究所,中学语文课程教材研究开发中心编.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初中语文16册 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83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制订.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S.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34 钟明发茅屋为秋风所破歌教案. /yztf69/column26980/ce6e784a-1dde-4817-a472-e8e3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设施设备运行检测评估
- 2025浙江宁波市慈溪市机关事务管理局直属机关幼儿园招聘派遣制人员3人笔试备考题库及答案解析
- 2025医师定期考核试题及答案
- 2025下半年浙江舟山市属事业单位招聘工作人员27人笔试备考试题及答案解析
- 从细节处体现出高贵的礼仪品质
- 农学中的农村环境卫生管理政策解读
- 2025年老年医学常见病诊治考试答案及解析
- 2025年中医妇科常见病症诊疗考试答案及解析
- 2025年四川宜宾市筠连县事业单位引进81名高层次人才笔试高频难、易错点备考题库带答案详解
- 2025年城市污水处理厂智能化升级改造对城市基础设施的影响报告
- 弱电工程移交模板
- 中心静脉深静脉导管维护操作评分标准
- 中学生网络安全教育课件
- 疼痛护理文献读书报告
- 心肺复苏操作并发症
- 胆管空肠吻合术护理查房课件
- 《生理学》课程标准
- 《中国铁路总公司物资采购评标专家及专家库管理办法》(2015)327
- 化妆品代加工合同范本
- (18-23)高考英语真题汇编专题9 情景交际和特殊句式(含解析)
- 生物制药技术专业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