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阅读5页,还剩54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范县新区至龙王庄公路改建工程 项目实施方案目 录项目地理位置图 - 5 -第1章 项目背景- 5 -1.1 项目名称与业主单位- 5 -1.2 项目概况- 5 -1.3 项目背景- 6 -第2章 编制过程及编制依据- 9 -2.1 编制过程- 9 -2.2 编制依据- 10 -2.2.1 任务依据- 10 -2.2.2 规范标准依据- 11 -第3章 交通量预测- 13 -3.1 交通调查与分析- 13 -3.2 预测思路与方法- 13 -3.2.1 预测年限及特征年份- 13 -3.2.2 项目远景交通量构成- 13 -3.2.3 预测方法- 14 -3.3 趋势交通量预测- 14 -3.3.1 经济社会发展预测- 14 -3.3.2 区域经济与交通增长的弹性系数分析- 16 -3.3.3 交通量增长率预测- 18 -3.4 趋势型交通量预测结果- 19 -3.5 诱增交通量预测- 19 -3.6 交通量预测结果- 20 -第4章 道路现状及符合性评价分析- 21 -4.1.1 路线现状及符合性评价分析- 21 -4.1.2 路基路面现状及符合性评价分析- 21 -第5章 设计原则及路线走向- 22 -5.1 项目设计原则- 22 -5.1.1 总体设计原则- 23 -5.1.2 线形设计原则- 23 -5.2 路线走向- 23 -5.2.1 路线走向及主要控制点- 23 -5.2.2 沿线主要途径村镇:- 24 -5.2.3 沿线主要交叉- 25 -第6章 建设必要性及建设意义- 25 -6.1 建设必要性- 25 -6.1.1 是建设濮范台扶贫开发综合试验区的迫切需要- 25 -6.1.2 是缓解交通压力、优化路网结构的迫切需要- 26 -6.1.3 是改善范县贫困现状的迫切需要- 26 -6.2 建设意义- 27 -6.2.1 对促进交通路网结构发展具有主要意义- 28 -6.2.2 可促进带动沿线经济社会的不断发展- 29 -6.2.3 可促进和带动区域旅游业的发展- 29 -第7章 建设规模与技术标准- 30 -7.1 项目建设规模- 30 -7.1.1 建设规模- 30 -7.1.2 路基断面- 30 -7.1.3 路面结构- 30 -7.1.4 桥涵工程- 31 -7.1.5 路线交叉- 31 -7.2 技术标准- 31 -第8章 建设条件与建设方案- 33 -8.1 自然地理条件- 33 -8.1.1 地理位置- 33 -8.1.2 地形、地貌- 33 -8.1.3 工程地质- 34 -8.1.4 地震烈度- 35 -8.1.5 水文- 36 -8.1.6 水文地质- 37 -8.1.7 气候- 37 -8.1.8 自然地理条件对工程的影响程度- 38 -8.2 筑路材料及运输条件- 38 -8.2.1 路基用土- 38 -8.2.2 砂石料等原材料- 39 -8.2.3 水、电- 40 -8.3 建设方案及施工注意事项- 40 -8.3.1 路基工程- 40 -8.3.2 路面工程- 42 -8.3.3 绿化及环保设施- 45 -8.3.4 桥涵工程- 45 -8.3.5 路线交叉- 45 -第9章 工程概算投资及资金筹措- 46 -9.1 编制依据- 46 -9.2 编制说明- 46 -9.3 主要工程数量- 48 -9.4 人工及主要材料数量- 49 -9.5 工程预算投资- 49 -9.6 资金筹措及来源- 49 -第10章 施工组织方案- 50 -10.1 施工环境- 50 -10.2 施工计划安排- 50 -10.3 工程管理- 51 -10.4 安全文明施工措施- 52 -10.5 环境保护措施- 53 -10.6 结论意见- 54 -10.7 存在问题及建议- 54 -第11章 附图及概算- 55 -11.1 路基标准横断面图- 55 -11.2 路面结构设计图- 55 -11.3 安全设施布设横断面图- 55 -11.4 单悬臂警告、禁令结构设计图标志牌面大样图- 55 -11.5 示警柱、轮廓标设计图- 55 -11.6 界碑、百米桩及里程碑一般构造图- 55 -11.7 平面交叉布置图- 55 -11.8 路面工程数量计算表- 55 -11.9 交通安全设置一览表- 55 -11.10 平面交叉设置一览表- 55 -11.11 工程施工概算- 55 -郑州华路兴公路科技有限公司 Holysun RB Engineering Co.,Ltd(China)第1章 项目背景1.1 项目名称与业主单位1)项目名称:范县新区至龙王庄公路改建工程 2)业主单位:范县农村公路管理所3)建设地点:范县新区至龙王庄段4)编制单位:郑州华路兴公路科技有限公司1.2 项目概况范县新区至龙王庄公路改建工程 ,项目路线全长6公里,原有道路为沥青路,原路面宽度为5m。项目位于范县龙王庄乡,随着近几年道路沿线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与运输结构的不断调整,汽车交通量快速增长,特别是中小货车与小型客车的急剧增加,原有道路年久失修路基路面损毁严重。现有道路路基、路面结构严重损坏,造成道路通行能力急剧下降,部分路段出现大面积沉陷及坑槽等病害,已基本失去通行能力,大大增加了公路运输成本,已严重制约了沿线区域的经济社会发展。为此,范县农村公路管理所拟对辖区内公路进行改建,全线按三级公路标准进行改造;设计时速40Km/h,路基宽度9.0m,路面宽度7.0m。项目改建后,将会提高现有公路的运输通行能力,促进沿线与周边地区的物质、文化交流,改善沿线农产品及农资化肥的运输环境,推动本地区的工农业生产,对促进范县辛庄乡及项目沿线与周边村镇的经济社会发展,提高地方资源调配及道路运输能力具有重大意义。对改善道路运营条件,加强城乡、村镇之间的交通往来具有重要意义。1.3 项目背景范县位于冀鲁豫三省交界,黄河下游的“豆腐腰”地段,隶属濮阳市,面积590平方公里,人口50.4万其中农业人口42万人,辖4镇8乡,586个行政村,耕地面积51万亩,属暖温带大陆型季风气候,四季分明,温度适宜,光照充足。范县地处中原腹地,东濒台前,南望山东鄄城,距省会郑州270公里,地处濮(阳县)范(县)台(前县)扶贫开发综合试验区正中心、中原经济区东北部,同时处于冀中南及环渤海经济区边缘环抱,以及中原经济区、环渤海地区、冀中南地区、东陇海地区的辐射纽带核心,极其特殊的地理位置,为濮阳市及范县的经济社会发展,带来了广阔的发展前景和发展空间。因境内黄河下游“豆腐腰”地段以及金堤河的险要,同时又处于冀鲁豫三省交界,因而历来就有“南有黄河天险,中隔两道大堤”之险要,在军事上具有一定价值,自古以来,这里就是兵家必争之地,革命战争时期,曾是冀鲁豫边区根据地,被誉为边区“小延安”。山西中南部至日照铁路通道穿境而过,东至山东日照港口,与京九铁路相连,西至山西境内,与京广铁路相接,在范县境内设有万吨级货运编组站和二级客运站。范(县)辉(县)高速公路和即将开工建设的德(州)商(丘)高速公路、高(平)范(县)高速公路在境内交汇,交通便利,位置优越。 1)地处濮范台扶贫开发综合试验区正中心范县因地处冀鲁豫三省交界,全县人多地少,地处偏僻,灾害频繁,是国家级贫困县,特殊的地理位置严重制约了县域经济的发展,也为范县的经济社会发展带来了广阔的发展前景和发展空间。在范县当地流传有这样一个顺口溜:山东地里有个河南县,河南县里有个山东乡,山东乡里住着河南村,河南村里住着山东人。2011年10月8日,在国务院关于支持河南省加快建设中原经济区的指导意见中,涉及濮阳的内容有13处之多,其中已明确“建设濮(阳县)范(县)台(前县)扶贫开发综合试验区”,将支持扶助对象明确到县级的条文,濮范台扶贫开发综合试验区是唯一的一个。这样的“明确”,使濮阳发展濮(阳县)范(县)台(前县)的战略上升到了国家战略这样一个前所未有的高度;这样的“明确”,给予了濮阳市和濮阳县、范县、台前县前所未有的历史发展机遇和优势。2)符合中原经济区建设持续推进要求2011年10月,国务院下发了关于河南省加快建设中原经济区的指导意见。中原经济区地处中国中心地带,全国主体功能区明确的重点开发区域,其范围涵盖河南全省、延及周边地区的经济区域,地理位置重要,市场潜力巨大,文化底蕴深厚,在全国改图革发展大局中具有重要战略地位。河南地处黄河中下游地区的内陆腹地,属承东启西、连南接北的过渡地带,位于京津塘、长三角、珠三角和成渝城市带之间,且是国家南北、东西交通大动脉的枢纽,新欧亚大陆桥和进出西北六省的门户。独特的地理位置,使得河南成为全国举足轻重的铁路、公路、航空、通讯和能源枢纽,是中华腹地、国家战略综合交通枢纽。 近日从中原经济区规划编制启动会上获悉,下一步河南省重点将从新型城镇化、新型工业化、新型农业现代化、基础设施建设、改革创新、民生等六个方面持续推进中原经济区建设,其中主要有:1)新型城镇化:年内建新型农村社区300个以上,强化新型城镇化引领,推进城乡统筹、城乡一体化发展,增强县域城镇承载承接作用,把县级市、县城作为吸纳人口转移的主要载体2)基础设施建设:所有县城20分钟上高速,加强交通、能源、水利和环保等基础设施建设,构建现代化基础设施体系,提升“三化”发展支撑保障水平。3)改革创新:开展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坚持把改革创新作为破解瓶颈约束、保障要素供给的主攻方向,为中原经济区建设提供体制机制保障,创新土地集约节约利用机制,积极开展土地综合整治、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优化城乡建设用地空间布局。3)符合“十二五”农村公路“县畅乡联”发展规划“十二五”时期,河南省农村公路将按照统筹城乡发展要求,以实现“县县畅、乡乡联、串村道路等级化”为目标,五年将新改建县乡公路16万公里,新、改建村道24万公里,改造桥梁15万延米。实现县城与周边县城二级公路以上连接,县城与所辖乡镇实现三级及以上公路连接,乡镇与周边乡镇实现以三级公路为主的互联互通,串村乡道达到等级公路标准,并基本实现网状连通,同时解决骨干路网上的危桥和无桥问题。为响应河南省“十二五”农村公路发展规划,实现“县畅乡联”的目标,并为提高农村公路通达密度和深度,形成“村镇成网”格局,范县人民政府及交通运输局将持续加大农村公路投入力度,进一步完善农村路网结构,方便群众出行,促进新农村建设。本项目的建设将有利于改善区域交通环境,促进项目沿线经济的发展。第2章 编制过程及编制依据2.1 编制过程受项目业主单位范县农村公路管理所委托,郑州华路兴公路科技有限公司承担了该项目实施方案的编制工作,接到委托后随即成立了项目调查组、外业勘测组及内业编制组,根据业主要求及相关规范规定,制定了详细的路线调查、勘测与编制方案,于2014年3月初开始进场调查、勘测,2014年3月底完成了项目实施方案的编制。整个详细调查、勘测与编制过程如下:1)现状道路及交通量调查:为了全面了解本项目所在地区及主要影响区域公路网中现有交通的实际情况,把握现有公路交通的流量、流向及交通特性和构成,项目组对道路现有交通量情况进行了详细的调查,并查找了历年交通量调查情况。通过对调查区域历史和交通现状的调查分析,了解掌握区域路网交通量的变化趋势、交通流的组成、区域交通发生、吸引分布、运行特征等状况,为交通量预测提供基础数据,并为经济评价的参数提供依据。 2)未来交通量发展预测:以机动车交通量调查为基础,通过分析社会经济与交通运输两者之间的关系,研究客货流量、流向特点,参考历年交通量调查资料、民用汽车保有量以及公路客货运输量,在预测社会经济发展的基础上,本项目自然增长的趋势型交通量预测采用弹性系数法进行:即通过研究确定项目影响区域未来年交通量增长率与经济增长率之间的弹性系数,依据远景经济发展预测推算相应的影响区域交通量增长速度,以老路现状交通量为基础推算出远景年老路交通量,即获得项目趋势型交通量。诱增交通量与转移交通量参照其他项目一般情况,采用定性分析和定量计算相结合的方法预测。3)带状地形图勘测:利用RTK动态GPS卫星定位技术,并与国家控制点联测,对项目沿线及影响区域现状进行平面地形测量,包括沿线房屋、村庄、学校、被交叉路线、通讯设施、电力设施、河道、经济林与土地等,进行详细调查,并对沿线地质、水文资料及路线控制点位置等必要资料进行了收集与整理。4)项目路线方案选定:将带状地形图及沿线地质、水文与路线控制点等项目相关资料搜集整理,采用先进的计算机辅助设计系统及CAD软件,根据现场调查情况及勘测数据,根据公路工程相关规范要求及技术标准,用计算机进行优化选线,在满足设计规范的情况下进行多个路线方案的比较,同时采用先进CAD技术及计算机辅助设计系统绘制“全景效果图”,根据道路线型与周围环境的整体协调情况择优输出选线结果。同时根据选定路线方案现场实地定线,进一步校验路线设计的合理性与准确性,同时进行沿线水利、水文及历史、人文等其他相关数据资料的收集,并对沿线土质进行了现场采集和试验测定。5)外业资料数据整理:根据区域路网规划、路线控制点、沿线地质状况及影响区域水利水文等相关资料数据,确定平纵断面、路基路面、桥梁涵洞、路线交叉、环境保护、筑路材料等初步方案。6)实施方案编制出版:路线、路基路面、桥涵、路线交叉、环境保护等项目初步方案确定后,向业主及交通、发改等相关单位汇报沟通,经业主及交通、发改等相关单位研究后,根据最终确定方案进行项目实施方案的编制、复核、审核工作,修正审定后出版成册。2.2 编制依据2.2.1 任务依据随着中原经济区建设的持续推进,以及濮范台开发综合试验区战略的顺利实施,濮阳市根据全省的公路网规划和社会经济发展的需求,在配合全国、全省建成国道主干线公路的同时将加快该是地区公路网建设的步伐,加快农村建设和完善濮阳市公路网络,全面实施“区内联网,区外对接”的战略部署。根据濮阳市“十二五”交通路网规划,以及2012年交通工作会议精神,同时按照市交通主管部门与农村公路管理部门改造实施方案,为实现“县县畅、乡乡联、串村道路等级化”目标,范县农村公路管理所及上级交通主管部门,拟对该项目进行改建。受范县农村公路管理所委托,我方在接到工程项目实施方案编制任务后,抽调主要技术人员组成项目实施方案项目组,在范县及上级交通主管部门的指导下,以及辛庄乡人民政府的密切配合下,于2014年3月底完成了工程项目实施方案的编制工作。2.2.2 规范标准依据1)河南省与濮阳市公路网规划,以及范县农村路网规划;2)范县农村公路管理所项目委托书;3)交通运输部关于印发公路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编制办法的通知(交通运输部【2010】178号)、公路工程基本建设项目设计文件编制办法(交公路发【2007】358号);4)河南省交通运输厅关于执行、的通知(豫交计200838号);5)河南省交通运输厅关于印发河南省公路桥梁改造项目实施方案编制办法(试行)的通知(豫交计【2008】156号);6)公路工程技术标准(JTGB01-2003)、公路工程名词术语(JTJ 002-87)、公路自然区划标准(JTJ 003-86);7)公路勘测规范(JTG Cl0-2007)、公路勘测细则(JTG/T Cl0-2007);8)公路路线设计规范(JTG D20-2006);9)公路路基设计规范(JTGD30-2004);10)公路环境保护设计规范(JTG B04-2010);11)公路水泥混凝土路面设计规范(JTG D40-2011)12)公路水泥混凝土路面施工技术细则(JTG/TF30-2014);13)公路工程地质勘察规范(JTG C20-2011);14)其他相关的国家和行业标准、规范及现场踏勘资料。第3章 交通量预测3.1 交通调查与分析交通量调查分析和预测是公路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的主要环节,交通调查的目的在于通过长期连续性观测和短期的临时观测,了解区域交通流量在时间、空间上的变化和分布规律,从而掌握项目所在地区交通的历史与现状实际资料。交通调查基础数据,是进行交通现状评价、远景交通量预测、综合分析建设项目必要性和合理性的基础。3.2 预测思路与方法3.2.1 预测年限及特征年份项目初步安排于2015年3月开工,2015年7月底建成通车。根据交通部水运公路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编制办法规定和公路工程技术标准(JTG B01-2003)三级公路预测年限为项目建成后15年,据此确定项目交通量预测期限为20152028年。3.2.2 项目远景交通量构成一般情况下,公路项目远景交通量由三部分构成,即通道内自然增长的趋势交通量在本项目的转移、项目建成后产生的诱增交通量、从其他运输方式转移的交通量。由于本项目性质为新建工程,分析项目所处地区的运输环境和路网结构,可以看出目前项目通道内有县道X004。本项目位于范县东南部,连接新区至龙王庄乡,主要为龙王庄乡以及沿线村庄之间车辆出行提供交通便利。本区域资源丰富,但是公路等级水平较低,本项目老路目前为平原微丘区四级公路,现有路基宽7.0m,路面宽5.0m,设计行车速度20km/h,部分路段行车速度能达到30km/h,老沥青路面,长期使用后路面病害较为普遍,本项目改建后X004的部分交通量将向本项目分流。成为本项目未来的趋势型交通量增长依据。由于区域交通条件的极大改善,将使区域内原来由于运输条件所限而未能实现的潜在运输需求成为现实,同时诱发新的交通需求,即为产生的诱增交通量。项目所处通道无其他运输方式,因此,项目远景交通量由老路趋势型交通量和诱增交通量两部分组成。3.2.3 预测方法根据项目自身特点及资料占有情况,本项目自然增长的趋势型交通量预测采用弹性系数法进行:即通过研究分析确定项目影响区域未来年的交通量增长率与经济增长率之间的弹性系数,依据远景经济发展预测推算相应的影响区域交通量增长速度,以老路现状交通量为基础推算出远景年份老路交通量,即获得项目趋势型交通量。诱增交通量参照其他项目一般情况,采用定性分析和定量计算相结合的方法预测。3.3 趋势交通量预测3.3.1 经济社会发展预测报告第二章已对项目影响区域历年经济发展状况和现状经济水平进行了分析,并对其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进行了阐述,从中可以看出省市政府部门保持国民经济持续快速发展的决心和信心,以及区域经济基础条件的有力保障。同时,结合国内外经济发展形势,对区域经济社会发展条件进行了系统的论述,分析区域经济发展的环境基础。根据以往规划指标的完成情况来看,由于诸多因素影响,政府部门的规划指标与实际发生往往存在一定差距,因此,项目影响区经济发展预测,以河南省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十一五”发展规划为基本框架,以当地政府的发展规划为主要依据,以影响区历史经济发展资料为基础,在定量计算的基础上,结合定性分析、类比分析等多种方法,预测影响区未来经济发展的速度,分析过程见图 31图 32,经济增长分析结果详见表 31。图 31 濮阳市GDP时间序列分析图图 32 范县GDP时间序列分析图表 31 影响区经济增长率预测表影响区20102015201620202021202520252030濮阳市9.18%7.93%6.39%4.24%范县8.21%6.75%5.25%3.97%平均8.70%7.34%5.82%4.11%3.3.2 区域经济与交通增长的弹性系数分析交通和经济密切相关,特别是公路交通,由于其即可作为一种单一运输方式而独立存在,又是其他各种运输方式得以完全实施的条件,可以认为,作为复式联动与综合运输的桥梁与纽带,公路运输的水准,直接反映了一个区域经济的发达程度,二者相辅相承,相互影响。因此报告中拟采用经济指标与公路交通运输指标的弹性分析,确定两者之间的相关关系,从而以规律易循、计划性强的经济指标推导出公路交通指标的发展规律。鉴于项目直接影响区域近年来受客观因素影响,流量观测年份较少,数据连续性不强,以此为样本分析出的结论必将与实际出现加大偏差,因此,报告弹性系数拟在交通宏观发展分析的基础上,参照项目相邻路段道路未来年弹性系数综合取定。从社会发展趋势的角度看:经济全球化已逐步成为世界经济发展不可逆转的历史潮流,我国经济受世界经济的影响日益加深,对外贸易不断扩大;区域经济迅速发展;区域间经济往来日益密切;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大中型城市的产生,小城镇数量大大增加。这些都将促进区域间的物资交流。另外,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对物资需求越来越丰富,高附加值产品、鲜活产品需求不断增加。从公路运输特点的角度看,公路运输快速、灵活、门到门的运输特点,适合小批量、高附加值货物的运输要求。从经济发展的角度看,经济发展初期表现为粗放式经营,物质交换以大批量、低附加值的原始材料为主,随着经济发展由粗放式经营向集约型转化,物质交换以小批量、高附加值的科技产品为主,导致弹性系数逐渐降低。就货运而言,根据国内外的发展经验,在经济发展初期,因工业、基础产业的迅速发展,需运送大量的原材料和初级产品,公路货运需求较大。公路货物的运输弹性系数较大,随着工业化发展及产业结构的调整,产业结构转向技术密集型,产品运输向轻、小、高附加值方向发展,货物运量减少,货运弹性系数呈幅度较大。就客运而言,随着各影响区域经济的发展及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商务旅客出行和旅游出行必将大幅度增加,因此未来出行的绝对数将迅速增加,预计客运量弹性系数会有所下降,但幅度相对较小。公路客运与货运在不同时期的增长率也不一样。在经济发展初期,货运增长速度比客运快,即货运弹性高于客运弹性系数。但在经济发展过程中,随着国民收入的增加及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对出行的需求也会不断提高,人均出行次数大幅度提高,公路客运增长速度要高于公路货物运输量,货运弹性系数必将小于客运弹性系数。结合影响区域的经济发展水平,参照Study of Prioritization of Highway Investments and Improving Feasibility Study Methodologies, Pilot Study Report,RUST PPK in association with Symons Travers Morgan and HPDI(世界银行公路投资优化研究和可行性研究方法改进)的研究成果和中交公路规划设计院对公路客、货运输主要指标对经济指标的弹性关系的分析,确定影响区弹性系数见表 32。表 32 弹性系数具体取值表时 期货 车客 车2010-20151.061.092015-20200.880.92020-20250.790.832025-20300.750.773.3.3 交通量增长率预测将未来各时期区域经济预测增长率与对应的弹性系数相乘,得到项目趋势型交通量增长率,公式如下,结果详见表 33所示。式中:-交通出行增长率(%); -交通增长弹性系数;-GDP增长率(%)。表 33 交通量增长率预测表类型2010-20152015-20202020-20252025-2030客车9.74%6.74%5.12%3.47%货车9.06%6.59%4.87%3.38%3.4 趋势型交通量预测结果本报告趋势型交通量的预测是按照水运、公路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编制办法中的平均增长曲线法,其数学模型为:式中:预测第t年的交通量(辆/日);基年交通量(辆/日);交通量年均增长率(%);预测年数。各特征年汽车趋势型交通量预测结果见表 34。表 34 趋势型交通量预测结果表单位:小客车辆/日年份客车货车合计2014782 1141 1923 20201201 1735 2936 20251514 2201 3715 20281710 2403 4113 3.5 诱增交通量预测由于项目目前的交通环境较差,项目开通后将大大改善这一状况,对区域社会经济发展也将起到不可小觑的推动作用,参照其他项目,本项目诱增交通量以老路趋势型交通量的5%计算。3.6 交通量预测结果由于未来道路状况的改善,以及远景交通机械化的发展,混合交通的比例将不断下降,结合其他分析结果,报告拟定项目建成初年混合交通量比例占汽车交通量的25%,此后以每年1%的速度匀速下降至10%,可以预测出此项目的混合交通量。因此,本项目未来各特征年预测结果见表3-6。表 35 交通量预测结果单位:小客车辆/日年份趋势交通量诱增交通量混合交通量合计客车货车客车货车2014762 1119 324348224382015865 1252 416051127292016922 1340 436452228912017941 1414 4973532300920181057 1528 53775442846 20191128 1629 57825513036 20201204 1736 61885563238 20211260 1811 6492542376920221331 1909 67965453567 20231398 2002 711015363742 20241471 2092 741065264269 20251546 2202 781115124124 20261599 2276 811144894265 20271655 2353 84119464467520281761 2452 861224394860从交通量预测结果来看,评价末年本项目路段年平均日交通量为4860辆,远景年交通量处于公路工程技术标准规定双车道三级公路的年平均日交通量20006000辆的设计标准。第4章 道路现状及符合性评价分析4.1.1 路线现状及符合性评价分析长期以来受地理因素影响及交通条件限制,随着沿线经济社会的不断发展,以及农村运输结构的调整与汽车交通量的增加,该项目已无法满足日益增长的交通量需求,道路损坏严重部分路段已基本全部失去通行能力。经现场沿线勘察并在地形图上选线比对,该项目现有线形基本符合要求无较大安全隐患,全线可以基本可以利用原路改建,局部利用现有路基及边沟扩建。4.1.2 路基路面现状及符合性评价分析本项目全长6km,路基宽度9.0m,路面宽度7.0m,原有道路为5m宽沥青混凝土路面,该段需进行改建,随着近年沿线地区经济及运输业的不断发展,尤其随着交通量的急剧增长,特别是超载车辆的快速增长,导致现有道路损坏严重,坑槽遍布已基本失去通行能力,目前仅能满足农用车通行,该段需进行改建。目前道路况严重病害实况老路沥青现状病害图片如下: 老沥青病害照片第5章 设计原则及路线走向根据本项目在公路网的性质、地位和功能,以及所在区域经济发展要求和投资能力,本次项目实施应达到以下几个目标:1)改建后的公路技术标准基本符合公路网规划布局,预期在全县公路网中的地位相适应;2)改建后公路通行能力应满足建成后近远期交通量增长需求;3)改建后的公路的行车安全、行车速度、服务水平、抗灾能力应比目前有较大水平的提高。5.1 项目设计原则根据本项目在路网中的性质、功能、地位的分析以及实施目标的要求,本次项目实施掌握技术标准应遵循以下原则:1)总体上服从全市路网规划要求;2)兼顾城市和乡镇的发展规划;3)尽可能沿现有公路布线,以充分利用现有公路路基或用地;4)根据地形、地质等条件灵活掌握技术标准,不强求全线一致;5)和相邻路段衔接要协调;6)尽量绕避学校、村庄,不可避绕时,做好防噪音和安全设施;积极贯彻保护生态环境方针。5.1.1 总体设计原则在确保满足标准规范和规程与强制性标准前提下,本着确保工程质量及经济情况下,尽可能提高耐久性及满足当地群众需要,为车辆提供安全、快速、舒适的行车条件,完善交通设施,同时具备良好的景观,体现道路的性质与功能。设置合理、完善的防排设施,为道路提供良好的排水条件。工程具备良好的经济效益、社会效益,便于实施,缩短工期,体现以人为本的设计理念。5.1.2 线形设计原则在满足规范规定要求及原有线性前提下,力求线形连续、顺适,并与地形、地物相适应,与周围环境相协调。根据设计规范要求,确定标准横断面,保证路面横向排水需要,并且不影响行车安全。保证路面在衔接处高程顺畅,不影响竖向设计整体性。与平面、纵断面协调,保证景观的连续效果,并与总体规划相协调,以便于施工放样。5.2 路线走向5.2.1 路线走向及主要控制点1)范县新区至龙王庄公路改建工程 ,拟建项目起点位于新区板桥路,路线走向自北向南,途径韩张村、濮鹤高速、孟楼镇人民政府、 孟楼桥、孟楼东街村、县道X001、任楼村、祝庄村;项目终点龙王庄乡。沿线主要控制点主要有项目路线起点、路线终点,沿线过路平交口及过街村口与两侧建筑物,以及沿线所经主要公路、河流、水坑、水渠、桥涵等均为本项目设计、施工主要控制因素及控制点。项目起点 项目终点 途径彭楼桥 5.2.2 沿线主要途径村镇:拟建项目全长6公里, 起点位于新区板桥路,沿线主要途径韩张村、濮鹤高速、孟楼镇人民政府、 孟楼桥、孟楼东街村、县道X004、任楼村、祝庄村;项目终点龙王庄乡。沿线主要交叉项目沿线主要交叉与二三级及县乡道公路平面交叉2处,沿途与生产道及等外路平面交叉多处。第6章 建设必要性及建设意义6.1 建设必要性6.1.1 是建设濮范台扶贫开发综合试验区的迫切需要濮阳县、范县和台前县3县占濮阳市人口和面积的近2/3,但长期以来,这些地区因水患不断,加上交通不畅,群众的创业创新观念淡薄,经济社会发展相对落后,成为濮阳乃至河南省发展经济的短板。面对这种状况,濮阳市委市政府建设“濮范台扶贫开发试验区”的初步设想,在2011年1月4日至6日得到省委书记卢展工充分肯定和大力支持。卢书记说:“濮阳有很多优势,你们是伸进山东的一条金刚腿,要踢出个样子来。濮阳经过努力,一定会成为中原地区向沿海发达地区延伸、衔接、融合的前锋。”卢展工书记对濮阳的新定位和殷切期望,成为指引濮阳赶超发展的路标,也变成了督促鞭策濮阳广大干部群众开拓进取、奋力前行的巨大动力。省长郭庚茂来濮阳调研时,也对濮阳提出建设濮范台试验区寄予厚望,希望濮阳成为中原经济区快速发展的先行先试区。此后,常务副省长李克、副省长刘满仓等先后来濮调研,听取我市推进濮范台扶贫开发综合试验区建设工作情况的汇报,并对此项工作都作出了重要批示。2011年1月9日召开的市委经济工作会议,正式把“建设濮范台扶贫开发综合试验区”列入濮阳市今后一个时期的十五件大事之一。根据2011年10月8日国务院关于支持河南省加快建设中原经济区的指导意见,加块濮阳县、范县、台前县的道路交通等基础设施建设,构建铁路、高速和干线公路网,解决濮范台扶贫开发综合试验区发展的瓶颈制约,使其将来成为中原经济区最便捷的出海通道。实施县乡公路升级改造,建设滩区防汛迁安路网,实现“县县畅、乡乡联、社社通”的交通网络。6.1.2 是缓解交通压力、优化路网结构的迫切需要濮阳市位于河南省东北部,地处豫、鲁、冀三省交界,交通运输是经济腾飞的基础,与社会进步、经济发展有着密切的联系,交通运输发展的快慢、优劣直接影响着国民经济的发展。公路交通在交通综合运输体系中处于重要地位,起着基础性作用。但濮阳市还存在诸如路网结构不合理,高等级公路里程所占比重较小,县乡公路等级较低、道路损坏严重等问题,不能够满足日益增长的道路运输需求本项目的实施,对提高现有道路等级和区域公路网络的整体通行能力,增强公路设施的综合服务水平,缓解交通压力,实现区域物流快速通道,促进沿线农业产业结构调整,优化路网结构布局等具有主要意义,为沿线企业及产业集聚区的发展提供快捷、顺畅的公路网;也可以促进沿线旅游资源的开发;带动当地沿线经济发展,提高沿线人民的生产生活水平,并将最终促进濮阳市的综合发展,增强濮阳市在全省中的综合实力。6.1.3 是改善范县贫困现状的迫切需要范县尽管因为各种原因落后了,但它却有自己独特的发展优势:它处于中原经济区对接山东和环渤海经济圈的前沿,作为全省集中连片扶贫开发重点地区、豫北区域协调发展的战略支点和豫鲁冀三省区域合作的经济开放区,劳动力资源丰富,具有承接东部沿海地区劳动密集型产业转移的潜在优势;黄河滩区面积大、开发程度低,是全省的土地、水、生态等后备资源储备库,具备加快发展的后发优势;石油、天然气、煤炭和岩盐资源丰富,是中石化布局产业和中石油产业扶贫的重要地区,化工产业初具规模,具备实现自我发展、快速脱贫致富的产业基础。同时境内物产资源丰富,已探明石油储量2亿吨,天然气储量88亿立方米,为中原油田油、气主产区。已探明以濮城为中心的卤水分布面积为620平方公里,远景储量达960亿吨,品位高,杂质含量低,具有很高的开发价值。境内煤炭资源面积82平方公里,储量7.46亿吨。主要农作物有小麦、水稻、玉米、花生、大豆、棉花等。项目建设后,充分发挥冀鲁豫三省交界区位优势,按照工业强县、农业稳县、商贸活县、劳务富民的总体思路,对大力发展县域经济,促进范县及濮城与沿线村镇经济社会发展,均具有重要战略经济意义。综上所述,濮阳市作为中原经济区、环渤海地区、冀中南地区、东陇海地区的纽带,应抓住自己的地理位置优势,拉近与中原经济区的经济差距,通过独特的地域优势,加强与周边地区的联系,发展自身经济。研究认为该项目的实施,符合范县、濮阳市及河南省的总体经济发展和公路网发展规划,同时也符合当前我国采取的扩大内需、拉动经济战略,改建后必将对改善区域投资环境,促进经济发展,改善公路网状况等诸多方面产生巨大的推动作用。6.2 建设意义本项目的实施,对提高现有道路等级和区域公路网络的整体通行能力,增强公路设施的综合服务水平,缓解交通压力,实现区域物流快速通道,促进沿线农业产业结构调整,优化路网结构布局等具有主要意义,为沿线企业及产业集聚区的发展提供快捷、顺畅的公路网;也可以促进沿线旅游资源的开发;带动当地沿线经济发展,提高沿线人民的生产生活水平,并将最终促进濮阳市的综合发展,增强濮阳市在全省中的综合实力。6.2.1 对促进交通路网结构发展具有主要意义改革开放以来,尤其随着中西部大开发的不断深入,地方经济有了长足的发展,初步形成了以农业为主、工业为辅、第三产业迅速发展的产业格局,经济发展较快,人民群众物质生活和经济水平明显提高。由于基础差,底子薄造成现有基础设施数量少,每年都主要以群众集资和地方交通补助为主,导致了交通建设严重滞后的现状,同时有严重制约着范县经济的发展和广大人民群众脱贫致富奔小康的进程。该项目的建设实施,对完善农村路网结构,加快交通基础实施建设步伐,加快农村公路事业的发展,促进地方经济的发展,从面使整个路网布局更趋合理。根据濮阳市及范县 “十二五”交通路网规划,对外能有效的将沿线各区经济圈联系起来,而且能够建立一条中心城区与新农村社区及现有村镇之间快捷通道,解决沿线村镇、市区交通问题,实现跨越式快速发展,选择“点、线、面”战略成为最佳途径和最佳的战略方式,而农村公路作为区域间连接沿线村镇、社区的主要通道,是“点、线、面”发展战略中的“线”,与省道、县道一起形成合理完善的路网结构,将极大的带动了经济建设发展进程,不但可以带动沿线经济社会发展,也使得中心镇区与沿线村镇更好的连成一个整体,使县区、乡镇、村社区更加有效的联通,为区域经济发展起到重要作用。6.2.2 可促进带动沿线经济社会的不断发展项目建成后将有利于改善沿线土地使用条件,确保了道路交通的顺畅,增强了人流、车流、物流的通达性,为沿线村镇居民提供更便捷的出行条件,降低了运输成本,同时交通的便利也有利于道路周边地块的土地增值,为沿线村镇经济发展提供便利的基础设施条件,带动沿线土地开发,促进区域经济社会发展。6.2.3 可促进和带动区域旅游业的发展范县历史悠久,西汉初(公元前206年)始置县,以南临范水而得名,迄今已有2200余年历史,是范姓、顾姓、秦姓、姚姓的起源地,“扬州八怪”之一的郑板桥,曾在此任县令五载。境内现存有丹朱文化遗址、闵子墓、苏佑墓、范武子墓等文化古迹。范县境内,毛楼生态旅游区是在黄河流域自然生态环境的基础上,依托地理优势,精心改造的自然景观。目前已建成“黄河奇观”、“大河观澜”、“月下听涛”、“沙滩消夏”、“秋水观鲤”等八大景观。今后还规划兴建4个生态旅游区,18个旅游景点,使毛楼成为具有黄河田园风光特色的生态旅游区。荡舟赏芙蓉,立岸观河涛;信步花间路,林深闻啼鸟。使人有“返璞归真”、“回归自然”之感。景区内游乐项目也丰富多彩,主要有激流飞舟、水上摩托、河边赛马、河滩驼铃、开心乐园、池塘垂钓、驽箭狩猎等。顺利通过国家、省、市有关部门验收,被誉为“中国第一黄河生态旅游区”。2001年毛楼西生态旅游区经国家旅游局验收,被评为国家“AAA级”景区。本项目的建设,可使区域内旅游景点间的交通更为便利,对促进沿线文化交流及当地旅游资源开发有着重要意义,可以带动范县旅游事业的进一步发展,迎来更多的中外游客。第7章 建设规模与技术标准7.1 项目建设规模7.1.1 建设规模范县新区至龙王庄公路改建工程 ,该项目全长6公里。7.1.2 路基断面因受原有路基宽度及两侧土地限制,按照业主及土地、交通主管部门意见,结合现有道路交通状况,为尽可能利用现有路基减少用地,同时为了便于雨水排放。路面宽度7.0米、路基宽度9.0米,路面横坡1.5%、路肩横坡3%,路基填方边坡1:1.5、挖方边坡1:1,考虑到土地利用限制,除挖方边坡地段路肩外侧设置排水边沟外,填方地段不再设置边沟,全线采用纵、横坡及原有沟渠解决沿线排水问题。7.1.3 路面结构根据公路水泥混凝土路面设计规范(JTG D040-2010)规定,参照濮阳市地方道路管理部门关于2013年农村公路路面结构及技术等级标准及业主建议,同时结合该项目实际通行荷载状况及路面结构层计算数据,最终确定该项目新区至龙王庄乡,K24+000-K3+000段老沥青路面网裂、松散损坏严重、路线长度为6km,老路面宽5m,路面结构采用:2.2cm细粒式沥青(AC-10)+4.0cm中粒式沥青(AC-16)+18cm水泥稳定碎石基层2+ 20cm原路冷再生基层(7天无侧限抗压强度2.5MPa,加宽部分加7cm碎石)。设计荷载采用:公路级。7.1.4 桥涵工程路线位于平原微丘区,由于道路沿线除过村路段外大部分为基本农田,农民浇灌土地有时要隔路取水,根据现在农民灌溉方式,在沿路线灌渠位置埋设过路管涵,以便于沿线群众灌溉。结合现场实际情况,原桥利用1道。7.1.5 路线交叉推荐方案沿线与二三级及县乡公路平面交叉2处,沿线与生产道及等外公路平面交叉多处。7.2 技术标准按照工程技术标准(JTGD40-2011)规定,结合濮阳市及范县农村公路网规划,为节约工程投资,根据业主及县交通主管部门意见,并结合道路实际情况,充分利用现有道路及沿线设施,原则上沿老路改建,建设里程6km。项目采用平原微丘区三级公路技术标准,设计时速4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连续性血液净化技术及护理
- 9.1开启线上教学课件
- 贵州省六盘水市2024-2025学年高二下学期期末质量监测化学试卷(含答案)
- 新解读《GB-T 36221-2018航空电机用薄超轻型深沟球轴承》
- 用心倾听课件
- 生理性支抗矫正课件
- 大网膜淋巴瘤护理查房记录
- 生活中的安全知识培训课件
- 课程讲解考试题及答案
- 雷州护林员考试题库及答案
- 员工自愿自己缴纳社保协议书范本
- 《胸痛中心质控指标及考核标准》(第三版修订版)
- 旅游行业导游培训制度与措施
- 《视觉表现技巧》课件
- 临时场地租赁协议书范本
- 五社联动推进基层治理现代化
- 心理危机干预中的伦理问题探讨-深度研究
- 金沙县殡仪馆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
- 《糖尿病健康讲座》课件
- 高速铁路接触网设备运行与维护课件:接触网分段绝缘器
- 《湖南省房屋建筑和市政工程消防质量控制技术标准》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