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_2018学年八年级历史上册第六单元第20课社会生活的变化导学案新人教版.docx_第1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六单元 第20课 社会生活的变化学习目标:1、了解轮船、火车、电报、照相和电影等在中国出现的经过2、了解申报、商务印书馆 剪发辫、易服饰、改称谓的过程诊断补偿1.( )签订以后,外国人纷纷在中国开办工厂,开采矿山,掠夺中国廉价的按劳动力和资源。2.清末状元张謇,提出了( )的口号,并创办了( )等一系列企业,发展了中国的民族工业。3.( )期间,帝国主义忙于战争,暂时放松了对中国的经济掠夺,中国民族工业进入了( )4.中国近代民族工业的特点:中国近代民族工业在( )( )( )三座大山的夹缝里求生存。图发展总的来说是落后的,从行业看,主要集中在( );从地区看,上海、武汉等( )( )大城市比较发达。广大内地确非常薄弱。 预习导航认真阅读教材,回答下列问题:1、 了解轮船、火车、电报、照相和电影等在中国出现2、 了解申报、商务印书馆3、了解社会习俗的变化新知导学 大家看一下第一幅图的火柴,可是在过去,一些老人把它叫做洋火,大家知道为什么吗?大家看一下第二幅图知道上面的像片是谁吗,知道他的事迹吗?我们这节课一起来学习一下。达标测试1、19世纪70年代以后,一位京城的官员要与在上海的亲友取得及时联系可以选择的最便捷的手段是( )A写封书信 B拍有线电报 C发无线电报 D打长途电话2、锁定瞬间即逝的历史时刻依靠的是近代发明的( ) 电报电影电脑照相A B C D3、在19世纪末的上海,大众传媒发展迅速,报纸和文化出版机构相继出现,体现了西方列强入侵后西方生活方式的浸染和挑战,上海走在大众传媒的前列。当时上海的报纸是( )A民报 B中外纪闻 C申报 D时务报4、在近代中国,剪发辫、易服饰、改称呼,不仅是社会变迁在人们日常生活中的突出反映,同时更因其时代背景而具有了象征性意义。这里的“时代背景”主要是指( )A洋务运动 B鸦片战争 C辛亥革命 D新中国成立5、1932年,上海的一位女仆人给北京的男主人通话。下列通话符合该时期时代特点的是( )“大人”,你何时回来“先生,你家小姐生病了”“老爷,北京的学生缠足的一定很多吧” “先生,太太请您换一件中山装”A B C D6、在近代,随着国门被打开,许多外国人来到中国,目睹了中国社会生活的变迁。他们可能看到中国人( ) 乘火车探亲访友 坐轮船出国留学 陪朋友看电影 陪家人看电视A B C D (1) 图一的报纸创刊于哪一年?创办地点在哪里?它主要刊载什么内容?(2) 图二是近代中国历史最长、规模最大文化出版机构,它的名字是什么?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