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验三水稻产量性状调查及测产.ppt_第1页
实验三水稻产量性状调查及测产.ppt_第2页
实验三水稻产量性状调查及测产.ppt_第3页
实验三水稻产量性状调查及测产.ppt_第4页
实验三水稻产量性状调查及测产.ppt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0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实验三 水稻产量性状调查及测产 水稻成熟期产量测定 测产是在水稻收获前,通过田间调查,估测水稻产量 的方法。在实际生产中通常是把不同生产水平的田块进行 分类,然后选出能够代表该类的田块进行测产,并通过计 算(把测产的结果分别乘以各代表类型的面积,并将各类 型田块的产量累计),便可求出全部田块的产量。 n代表性田块的田间测产方法很多,常用的有下列二种: n1、小面积试割法: 在大面积测产中,选择有代表性的小田块,进行收割, 脱粒、称湿谷重。有条件的则送干燥器烘干,称重,而一 般按早、晚季稻和收割时天气情况,按70-85%折算干谷, 并丈量该小田块面积,计算出每666.7m2干谷产量。 水稻成熟期产量测定 选好测产田块后,即取样调查,根据田块大小及田间生 长状况定取样点(调查点),取样点力求有代表性和均匀分布 ,常用的取样方法有五点取样法、八点取样法和随机取样法 (如下图)。 水稻成熟期产量测定 n2011年9月18日,袁隆平院士主持的超级杂交水稻攻关,在湖南省 邵阳市隆回县羊古坳乡百亩片平均亩产926.6公斤。 n验收程序:农业部组织的专家组将107.9亩示范田,分成了18块, 编号。7人专家组分成三小组,抽签,抽出了2、5、8号稻田作为 验收样本。先丈量面积,采用皮尺实地量,同时还选用了GPS测量 仪,两种方法反复检测,得出稻田面积。经手工收割、脱粒和烘 干、去杂,测定亩产。 水稻成熟期产量测定 n其中,2号田实收面积501.2平方米,实收毛谷920.1公斤,5号田 实收面积599.1平方米,实收毛谷1165.9公斤,8号田实收面积562 平方米,实收毛谷1106.1公斤。经烘干除杂后,按籼稻含水量 13.5%折算,分别折合亩产901.1公斤、938.2公斤,940.5公斤, 加权平均,得出百亩片平均亩产926.6公斤。 水稻成熟期产量测定 2、穗数、粒数、粒重测产法: 水稻单位面积产量是由每666.7m2有效穗数,每穗平均 实粒数和千粒重构成,对这三个因子进行调查测定,就 可求出理论产量。 每666.7m2产量(kg)= 每666.7m2穗数每穗实粒数千粒重/10001000 (万/ 666.7m2 ) (粒/穗) (g) 水稻成熟期产量测定 一、实验目的 (1)掌握水稻测产的方法和技术; (2)了解水稻产量构成因素的调查方法。 二、实验材料 稻穗、米尺、电子天平、计算器、记录纸张等 。 三、实验方法 1、田间测产 确定取样点。要求样点有代表性,可在田间按梅花取样 法取样,每亩设5个样点。 每个样点用1m2测产框量1m2面积水稻收获,以全田各样 点的平均值估测全田总产量。 三、实验方法 2、产量构成因素及产量调查 确定取样点。要求样点有代表性,可在田间按梅花取样 法取样,每亩设5个样点。 测定株距、行距,估算单位面积总棵数。每个样点用皮 尺测量11株水稻的株、行距离,除以10,得出1个样本的 株、行距。以各样点平均值作为代表田的平均株行距, 并按公式估测全田总棵数: 每亩总棵数= (666.710000) /(平均株距(cm) 平 均行距(cm)。 每棵有效穗数调查 在每个样点内,连续数10棵稻株的有效穗(结实 粒数5粒穗-1)。以5样点的平均值作为全田 平均每棵有效穗数。 各样点按照平均有效穗数收获稻株1棵,编号并 装入网袋,带回室内考种。 估算全田有效穗数: 每亩总有效穗=每亩总棵数平均每棵有效穗数 每穗总粒数、实粒数和结实率的调查 将样本小心脱粒,调查每个有效穗的实粒数、空粒 数和总粒数,取平均值。 计算结实率: 结实率=(平均每穗实粒数/平均每穗总粒数)100% 注:凡充实不到2/3的谷粒均不作为实粒处理。 测定千粒重 随机选取脱粒后的实粒数1000粒,放入干燥培养箱内。将 温度调至84,大约经24小时,谷粒达恒重后,1%的电 子天平称重,为千粒重(g)。 估算理论产量 理论产量(kg)= 单位面积有效穗数平均每穗结实粒 数千粒重(g) /(1000*1000) 四、作业 n1、填写下列产量构成因素和植株经济性状调查表。 水稻成熟期产量构成因素和植株经济性状调查表 n n品种 有效穗 总粒数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