慈溪市永新带钢有限公司突发环境事件综合应急预案.doc_第1页
慈溪市永新带钢有限公司突发环境事件综合应急预案.doc_第2页
慈溪市永新带钢有限公司突发环境事件综合应急预案.doc_第3页
慈溪市永新带钢有限公司突发环境事件综合应急预案.doc_第4页
慈溪市永新带钢有限公司突发环境事件综合应急预案.doc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99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文件编号:HDSH-HJYA-01版 本:V1.0慈溪市永新带钢有限公司突发环境事件综合应急预案签署人: 发布日期:慈溪市永新带钢有限公司二O一三年十二月颁布通告慈溪市永新带钢有限公司突发环境污染事件综合应急预案经公司应急领导小组审议通过,现予以颁布,自 年 月 日起生效。公司各有关部门应按本预案要求,认真做好突发环境事件预防和应急准备工作。 慈溪市永新带钢有限公司 签发人: 年 月 日 目 录1 总 则11.1 编制目的11.2 编制依据11.3 适用范围41.4事件分级41.5工作原则42 基本情况72.1公司简介72.2自然环境102.3公司社会环境163 环境敏感点183.1水环境183.2空气环境183.3环境敏感点184 环境危险源及其环境风险204.1环境危险源的确定204.2环境危险源的环境风险324.3事故状态下水环境影响分析345 环境风险等级评估365.1评估程序365.2评估方法375.3环境风险等级确定426 应急能力建设446.1应急处置专业队伍446.2应急设施(备)和物资457 组织机构和职责477.1 组织机构477.2 职责478 预防与预警508.1建立健全预案体系508.2环境危险源监控508.3监测与预警509 应急响应529.1 响应流程529.2 分级响应529.3启动条件539.4信息报告与处置549.5 应急准备569.6现场处置措施569.7应急终止5910 后期处置6111 应急保障6211.1 应急安全保障6211.2 应急交通保障6211.3 应急通信保障6211.4 人力资源保障6311.5 财政保障6311.6 其他保障6312 监督管理6412.1预案培训6412.2 预案演练6512.3 预案修订6612.4 预案备案6613 附则6713.1 预案的签署和解释6713.2 预案的实施6714附件68附件1公司环境风险等级评估定级表69附件2环境影响评价文件70附件3 公司地理位置图72附图4 公司周边环境图73附件6应急救援组织机构名单75附件7外部应急救援单位联系电话77附件8 固体处置协议78附件9环境敏感点分布图82附件10专项预案与现场处置预案目录83附件11公司主要危险化学品MSDS资料84附件12突发环境事件报告表87附件13污水处理工艺流程图93附件14突发环境事件应急预案评估考核表94附件15专家评审会签到表99附件16修改完善清单100II慈溪市永新带钢有限公司突发环境污染事件综合应急预案1 总 则1.1 编制目的为了建立健全环境污染事故应急机制,有效预防突发环境污染事故,强化突发环境污染事故处置能力,提高公司应对环境污染事故能力,对泄漏、爆炸、运输、非正常排放以及自然灾害引发的突发性事故的隐患进行实时监控和预警,防止突发性环境污染事故的发生。公司员工能在事故发生后,按照预案要求紧急疏散人员,采取措施防止污染扩展影响到周围环境,将事故损失和社会危害减少到最低程度,维护社会稳定,保障公众生命健康和财产安全,保护当地环境和下游水资源安全,促进社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1.2 编制依据1.2.1 国家法律法规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1989年12月26日);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污染防治法(2008年2月28日);中华人民共和国大气污染防治法(2000年4月29日);中华人民共和国固体废物污染环境防治法(2004年12月29日);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2002年6月29日);中华人民共和国消防法(主席令第六号,2008年10月28日);危险化学品安全管理条例(国务院591号令,2011年3月2日);使用有毒物品作业场所劳动保护条例(国务院令第352号,2002年4月30日);关于防范环境风险加强环境影响评价管理的通知(环发2005152号);浙江省环境污染监督管理办法(浙政令第216号,浙江省人民政府,2006年9月1日施行);浙江省固体废物污染环境防治条例,浙江省人大2006年6月1日施行;浙江省建设项目环境保护管理办法(浙江省人民政府,2003年12月15日)。1.2.2有关行业技术规范标准危险化学品重大危险源辨识(GB18218-2009);国家突发公共事件总体应急预案(新华网北京2006年1月8日电);国家危险废物名录(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部令,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第1号,2008年6月6号);危险化学品名录(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局公告2003第1号,2003年3月3日);建设项目环境风险评价技术导则(HJ/T169-2004);剧毒化学品名录(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局等8部门公告2003第2号,2003年6月24日);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分类管理名录(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部令,2008年9月2日);浙江省突发环境事件应急预案编制导则(公司版 全本)浙江省环境保护厅,2012年10月;突发环境事件应急预案管理办法环办2011379号,2011年6月;浙江省公司事业单位突发环境事件应急预案管理实施办法(试行),浙环函(2012)449号,浙江省环境保护厅 2012年11月5号。浙江省公司环境风险评估技术指南(试行)(浙环办函【2013】165号突发环境事件信息报告办法部令第17号,2011年5月3日;宁波市杭州湾新区突发环境事件应急预案;1.2.3相关标准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GB3838-2002);环境空气质量标准(GB3095-2012);大气污染物综合排放标准(GB16297-1996);污水综合排放标准(GB8978-1996);工作场所有害因素职业接触限值(GBZ2-2002);工业公司设计卫生标准(GBZ1-2010)。1.2.4项目资料(1) 慈溪市永新带钢有限公司年产10万吨冷热带钢和5万吨钢管生产线项目环境影响报告书及环评批复文件;(2)慈溪市永新带钢有限公司氨分解制氮氢混合气项目安全现状评价报告;(3)其他该项目相关资料。1.3 适用范围本预案适用于慈溪市永新带钢有限公司厂区范围内可能发生的以下各类突发环境污染事故的应急响应:(1)危险化学品及其它有毒有害物品在贮存、运输、使用和处置过程中发生的爆炸、燃烧、大面积泄漏等事故;(2)生产过程中因意外事故造成的其它突发性环境污染事故;(3)自然灾害引发的其它突发性环境污染事故。1.4事件分级公司根据环境污染事件的影响范围和需要调用的应急资源,将厂区内可能发生的环境污染事件按照其影响的范围划分为三级,详见表1:表1突发性环境污染事故分级应急等级定义可能发生状况厂外级事故超出了工厂的范围,临近的工厂受到影响,或者产生连锁反应,影响事故现场之外的周围地区。盐酸、液氨等发生大量泄漏,且发生火灾爆炸,或厂区内发生多处泄漏爆炸,厂区内应急力量无法满足,可能对环境造成较大影响。厂区级事故限制在工厂内的现场周边地区,影响到相邻的生产单元。盐酸、液氨等危险目标发生大量泄漏,但未发生火灾爆炸,依靠厂内应急救援力量可以消除危险,对环境可能造成一般影响。车间级事故出现在公司的某个生产单元,影响到局部地区,但限制在单独的装置区域物料少量泄漏可在5分钟内可控制处理的,对环境影响较小。1.5工作原则(1)预防为主、减少危害。贯彻落实“预防为主、减少危害”的方针,坚持事故应急与预防工作相结合。做好预防、预测、预警和预报工作,做好常态下的风险评估、物资储备、队伍建设、完善装备、预案演练等工作。 (2)统一领导,分级负责。在本公司办公室的统一领导和协调下,各职能部门按照各自职责和权限,负责有关突发环境污染事件的应急管理和应急处置工作。(3) 企业自救、属地管理。突发环境污染事件响应由公司应急指挥领导小组指定现场应急处置的指挥官,有关职能部门密切配合,充分发挥指导和协调作用。(4) 整合资源、联动处置。采用先进技术,采用先进的救援装备和技术,充分发挥专家作用,增强应急能力。依法规范应急工作,确保应急过程科学、合理、快速、有效。1.6应急预案关系说明本预案与宁波杭州湾新新区突发环境事件应急预案相衔接,横向与公司安全生产应急预案相衔接,竖向与公司专项环境应急预案以及现场处置预案相互协调。关系图如图1所示:宁波杭州湾新区突发环境事件应急预案慈溪市永新带钢突发环境事件综合应急预案专项环境应急预案现场处置预案慈溪市永新带钢安全生产事故综合应急预案图1 应急预案响应关系示意图第6页 2 基本情况2.1公司简介慈溪市永新带钢有限公司创建于2004年,公司位于宁波杭州湾新区金溪路116号,是一家生产冷热带钢和钢管为主的有限责任公司,公司注册资金1008万元,厂区总用地面积53334m2,建筑面积32031m2。该公司于2004年开始筹建年产10万吨冷热带钢、5万吨钢管生产线工程,慈溪市环境保护局于2004年3月以慈环开200415号文批复了该项目的环境影响报告表,项目总投资13133万元。2009年9月,项目通过了慈溪环境保护局竣工环保验收。该公司主要生产冷热带钢和钢管两种产品,目前生产能力为冷热带钢10万吨、钢管5万吨,尚未达产。该公司现有员工150人,年工作日300天。表2 公司概况表公司名称慈溪市永新带钢有限公司公司地址宁波杭州湾新区金溪路116号经济性质独资经营(港资)企业法人徐国明环保主管孙福苗职工人数200人注册资本1008万美元占地面积53334 m2建筑面积32031m2主要涉及危化品盐酸、液氨、液碱、片碱2.1.1公司布局厂区设有办公楼、宿舍楼、变电房、贮罐区、废气处理设施等各一处,污水处理站两个,一备一用。厂区公用办公楼、宿舍楼位于南侧,顺序从西至东排列;两个污水处理设施、废气处理设施以及盐酸贮罐位于厂区的北边;厂区从北到南的车间布置依次为酸洗作业区、轧机作业二区、热处理作业区、制管作业区、轧机作业一区、精整作业区、900轧机作业区,成品仓库设置在制管作业区的东边。项目在氨分解作业区设置9个的液氨钢瓶,在酸洗车间北边罐区设3个固定盐酸原料贮罐,2个废酸贮罐,露天布置。详见附件公司平面图。2.1.2生产工艺:2.1.2.1 冷热带钢工艺流程图见图2:钢带开卷酸洗6080清洗热风烘干氨分解炉N2、H2收卷冷轧退火炉800850精轧切边上油包装产品入库图2 项目冷热带钢生产工艺流程图工艺说明:外购定尺热轧带钢开卷后采用盐酸酸洗的方法去除氧化铁皮,经清洗、烘干后收卷,再进入冷轧工序对热轧带钢进行冷轧,接着进入罩式退火炉进行退火(750780,3248h),冷却后进行平整、拉矫、切边,再进行上油包装后入库。其中氨分解炉工艺流程见图3:液氨钢瓶氨分解纯化装置混合气储罐生产用气设备预热器图3 项目氨分解生产工艺流程图工艺流程描述:(1)制混合气工艺液氨钢瓶由供应单位送至厂区,液氨经预热器气化为气态氨,再经减压阀减压至0.05MPa以下,进入氨分解装置,在800850的温度和催化剂的作用下,氨在分解炉内发生裂解:2NH3=3H2+N2-Q,从而形成压力为0.05MPa的混合气体(75%氢气、25%氮气)。(2)气体纯化工艺分解后的高温混合气体,在经纯化后的残余氨3ppm、露点-65,分解气进入除氧器进一步除掉微量氧,然后在冷却器内冷却后,进入干燥器(13X分子筛床)除去残余水分及其他杂质。(3)气体储存工艺纯化后的气体送往混合气贮罐,再供生产车间使用,多余的混合气高空排放。2.1.2.2钢管工艺流程图见图4:酸雾废边角料钢带分离制管拉直割断打包入库图4 项目钢管生产工艺流程图工艺说明:钢管生产采用企业自产的钢带进行进一步加工,钢带分离后用制管设备在1000下将钢带卷成钢管,然后拉直、割断后打包入库。2.2自然环境2.2.1地理位置杭州湾新区位于杭州湾南岸,北与上海隔海相望,距慈溪中心市区仅12公里,浒崇公路(延伸段)、东外环线直接市区。纵向的芦庵公路、浒崇公路、东外环(杭甬高速公路连接线延伸段)、樟新公路和横向的329国道、中横线、杭州湾大通道将共同构成新区外围交通网络。杭州湾新区区域规划陆域面积235平方公里,海域面积350平方公里,是浙江省首个海洋经济发展大平台,是宁波市目前最新最大的开发区。慈溪市永新带钢有限公司位于宁波杭州湾新区金溪路116号,项目位于慈溪市永新带钢有限公司现有厂区内,不涉及新增用地。厂区东面紧挨宁波力盟工业有限公司,南面为金溪路,隔路为五金横江,西面紧靠宁波三基钢管有限公司,背面为九塘横江,隔江为宁波辰佳电器有限公司。公司地理位置图详见附件3。2.2.2 气象特征气温:慈溪市地处我省东南沿海,属于亚热带季风区。气温受冷暖气团交替控制和杭州湾海水调节,冬暖夏凉,气候温暖湿润,据庵东气象站1954-1999年资料统计,多年平均气温为16,月平均气温以7月份最高,为28.2;一月份最低,为4.0。极端最高温度38.5,极端最低气温9.3,无霜期一般为230240d。降雨量:本区域雨量充沛,多年平均降雨量1272.8mm,最大年降雨量1821.3m(1954年),最小年降雨量 675.6mm(1967年)。降雨时空分布不均,全年降水可分三期,从4月15日至7月15日是梅雨期;7月16日至10月15日为台汛期;10月16日至次年4月14 日为非汛期。各期气候特征显著不同,梅汛期,太平洋副热带高压逐渐加强,温暖空气与北方空气相遇,静止锋在本地区徘徊,形成连续阴雨天气;台风期,冷空气衰退,在副热带高压控制下,台风袭击频繁,每当台风过境或受边缘影响时,夹带大量水气,往往形成强烈的台风暴雨;非汛期,本地区受冷高压控制,天气稳定少雨,仅当北方冷空气南下时,伴有雨雪天气出现。日照:全年平均日照 2038.4h,最多1963年2399h,最少1954年1546.1h。 辐射:历年平均太阳总辐射量112kcal/cm2,以7月最多,14.64 kcal/cm2,12 月最少,5.84 kcal/cm2。光温效率的时间分布:6-9 月接近 1,12月-2月仅0.2,光温同步为作物充分利用太阳能提供较好的条件。积温:活动积温历年平均 5045.5,80%保证率和积温4950,都小于一年三熟的要求指标5300。推广一年三熟耕作制在季节上比较紧迫。蒸发:历年平均年蒸发量961.4mm,约比降水量低24%,但7、8月份蒸发量大,分别比降水量在32%和43%。霜:历年平均无霜期244天,初霜降平均11月23日。最早1966年 10月29日;最晚1967年12月3日。终霜期历年平均3月23日。最早1955年、1960年,2月23日,最迟1965年4月11日。雪:积雪最大深度达17cm(1977年1月30日),平均初雪期12月27日,最早11月16日(1960年),最迟1月25日(1965年)。风向风速:本区平时多吹季风,每年11月至翌年2月为偏北风,且多大风,4-7月为偏南风,8月起又逐渐向北偏转,7-9月是台风活动频繁的季节,其中以8-9月份为最多,台风登陆最大瞬时风速为28m/s,对工程影响较大。根据庵东气象站最近五年慈溪市全年最多风向为E,次风向为NW,其频率分别为14%和11%;全年以NW风向平均风速最大,为3.8m/s,SSW风向平均风速最小,为2.5m/s。各风向年平均风速为 3.0m/s。2.2.3水文特征(1)地表水水系:慈溪隶属姚江流域,但真正排入姚江的流域面积不足 23%,大部分皆自成水系北排入杭州湾,故又称北排水系。根据慈溪西高东低和南高北低的地势,境内建有西 北河、西河、中河和东河四个水系,除西河水系及中河的石堰小水系受制于姚江调控外, 其余均为北排水系自行调控运行。本项目所在地属西河区、西北河区,该水系东起鸣山路东,北至十塘横江,南、 西与余姚接壤。其中,纵向排涝骨干河网有陆中湾、三八江、建塘江,横向汇流主干河 道有三塘横江、八塘横江、十塘横江。西河区以陆中湾北排为主,三塘横江为汇流河道; 西北河区有八塘横江、十塘横江汇流并通过建塘江、三八江北排。水量:慈溪雨量充沛,多年平均径流量5.35108m3。但人口众多,年人均占有量仅512m3,为浙江省人均占有量的24%。境内降水时空分布不均匀,河流虽多,但小而浅,地表拦蓄能力弱,降水季节大量径流泄入海,致常年供水量不足,水资源供需矛盾尖锐。慈溪内陆水域约 61.75km2,较长的河道73条,长770km,河床坡降平缓,平均水深1.21.4m,南北向河流大都北流入海,杭州湾新区内的较大的河流东西向的八塘江、九塘和南北流向的四灶浦江等,区内还有多条南北流向的河道。海闸:慈溪河网的特点之一是每条排海河流均在出海口设有排海闸,共有一线排 海闸31座,但由于规模较小,加上滩涂淤积等原因,实际发挥排涝功能得只有14座。目前在骨干河网改造工程中,11条纵向骨干河道约设10座一线排海闸,如新建的陆中湾十塘闸和淡水泓十塘闸等,使总的排洪能力得到加强。水库:全市南部丘陵水库作为水源保护区,集中分布在东河区和中河区,为全市的生活、工业生产和农业用水及城镇主要景观用水;中河区和西河区建有滩涂水库满足 工农业生产用水。全市共建有中型水库4 座,小(一)型水库13座,小(二)型水库6座,山塘128处,合计水库总库容1.42亿m3,设计兴利库容1.165亿 m3。纳污水域:九塘横江、十塘横江均为挖泥筑堤后形成的内河,主要功能为蓄洪排捞。九塘横江河宽60m,平均水深4m;十塘横江河宽150m,平均水深4m。(2)地下水慈溪市地下水资源贫乏,全市天然地下水资源为4056 万m3/a(其中基岩丘陵区为1776万m3/a,平原区2280万m3/a),地下水可开采资源只有782万m3/a,目前已被开采的地下水不到10万m3/a。地下水资源量占全市多年平均水资源总量的6.2%,地下水基本类型为平原潜水,承压水和孔隙水及基岩裂隙水。平原潜水基本为咸水和微咸水,开采利用率低,其中地下潜水(微咸水)为1755.5万m3/a,承压微咸水182.5万m3/a,承压淡水为10.4万m3/a。(3)海洋水文潮汐特征:杭州湾平均水深810m,浅海分潮显著。慈溪海岸潮汛属于浅海不规 则半日潮类型,沿岸潮位的日不等现象比较明显,涨落潮流向几乎与岸线平行,受杭州湾(钱塘江出口)喇叭状地形影响,潮位呈西高东低变化,沿海常年多西北东北大浪,潮流促使岸滩淤积,风浪导致岸滩冲蚀。市域内海域面积为342.34km2,属于杭州湾水 流主体的隐蔽区,水层较浅,海水盐分较外海低,含沙量大。潮位:由于杭州湾形状为漏斗状,外海潮波传入海湾时受地形影响潮波发生变形,沿岸潮位变化较大,高潮位变化自湾口向湾顶沿程逐渐增高,低潮位逐渐降低。潮差:杭州湾涨潮流在湾内传播时受岸线压缩,能量聚集,即漏斗效应,湾内潮差由湾口向湾顶逐渐增大,南岸湾口镇海站平均潮差为 1.73m,至西三站增大为5.38m,湾顶潮差约是湾口的3倍。潮流:慈溪近岸深水区潮流为往复流性质,涨潮流历时约 6h,落潮流历时约6.4h,流向受地形影响,在不同岸段有所不同。从2000年3月西三潮沟及附近水域水文测验资料分析统计得到,庵东滩面前沿深水区涨、落潮最大垂线平均流速分别为3.01m/s、2.48m/s,涨潮流速大于落潮流速,涨急时流向为193,落急为40。西三潮沟内涨潮流速也明显大于落潮流速。2.2.4 地形地貌慈溪地形属浙北平原区,为杭州湾南岸海滨冲积沉积平原。县境总面积1154km2(不含海域,未计入1954年后新成陆地),以平原为主,“二山一水七分地”。地势南高北低,呈丘陵、平原、滩涂三级台阶状朝杭州湾展开。岸线北凸成弧形,长77.56km(1986年图版量标)。平原大部成陆于千年以内。全境地层稳定,土壤深厚肥沃,有大片海涂资源可供开发。地势自西向东缓缓倾斜,西部地区北高南低,东部地区南高北低。南缘为四明山余脉构成的山地丘陵,西南至东北走向,以与余姚市交界的蹋脑岗为全市之巅。北部平原地势低平,河网密布。平原面积占全市陆域面积的82%,海拔高程一般在3.0m下。慈溪地质可分二个构造体系:新华夏系构造,轴线呈4060主向展布,上林湖断裂、洪家断裂、岙里徐断裂及下侏罗统浅变质岩发育的北东走向片理构造和宽缓褶 皱均属该体系的构造形迹;东西向构造主要成分为压性断裂,代表性断裂有上滩头断裂、竹山断裂、任家溪断裂、凤浦岙断裂及其化一些北西或北东向扭性断裂。境内断裂与 境外活动断裂不相交切,为地震非危险区。其地震活动特点是震级小、强度弱、频率低。根据地震部门对本区域基本裂度的鉴定值为度。杭州湾新区面临杭州湾开敞式海域,均为历史上围涂而成,全区地势平坦,平均海拔2m-4m。区内呈平原地貌景观,以沙质粉土为主,精细相间,土地平均承载力为7.5吨/平方米。厂区地形地貌简单,呈长方形。2.3公司社会环境宁波杭州湾新区其前身是慈溪经济开发区,位于市域北部,杭州湾跨海大桥南岸,是一片因桥而谋、与桥同兴的发展大平台。2001年11月,随着杭州湾跨海大桥立项开工,慈溪经济开发区由慈溪市城区迁入杭州湾新区,正式启动开发建设。2005年6月,国务院批准在慈溪经济开发区内设立浙江慈溪出口加工区,同年9月,宁波市批准成立浙江慈溪出口加工区(经济开发区)管理委员会,作为宁波市政府派出机构。2009年11月,市委、市政府作出了加快开发建设宁波杭州湾新区的决定,在整合慈溪出口加工区、经济开发区管委会基础上,设立宁波杭州湾新区管委会。2010年2月23日,宁波杭州湾新区党工委、管委会正式挂牌成立。根据决定,宁波杭州湾新区的定位为“国家统筹协调发展的先行区、长三角亚太国际门户的重要节点区、浙江省现代产业基地、宁波大都市北部综合性新城区”。宁波市“十二五”规划纲要进一步提升了新区的战略定位,为“宁波北翼国际化新城区”和“产业转型新基地”。宁波杭州湾新区规划陆域面积235平方公里,海域350平方公里,临时托管1个镇、23个行政村,现有常住人口近15万人。经过10年开发,目前新区35平方公里制造业区块初步建成,累计引进工业项目294个,投产企业221家;27平方公里城市功能区块启动建设,世纪金源、合生创展两大投资超百亿的城市综合体项目正式开工,科技创业服务中心、宁波大红鹰学院杭州湾校区、浙东旅游集散中心、世界银行GEF湿地等一批先期功能性项目陆续建成投用。第40页 3 环境敏感点根据环境影响报告书显示和实际查勘,企业所在地周边无重要的取水口,无饮用水水源保护区、自然保护区、珍稀水生生物栖息地。结合相关资料和现场踏看确定,公司周围主要环境保护目标为:3.1水环境3.1.1地表水水环境:主要保护目标:九塘横江、五金横江、马中江、二号直江保护级别: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GB3838-2002)III类。3.1.2海洋水环境:主要保护目标:杭州湾南岸海域保护级别:海水水质标准(GB3097-1997)II类标准。3.2空气环境主要保护目标:企业所在区域的空气环境。保护级别:环境空气质量标准(GB3095-2012)二类区。3.3环境敏感点表3企业敏感点对照表序号敏感点名称企业实际情况备注1有饮用水水源保护区无2自然保护区无3重要渔业水域无4珍稀水生生物栖息地无5人口集中居住区有表4 环境敏感点分布表序号敏感点名称方位距离/km主要特征1横村SSW1.02.0km涉及人口约1.8万人。主要涉及慈溪市杭州湾新区横村、东横村、西横村、新三村、掘船村、天灯村等行政村。2东横村SE1.4km3西横村SW2.1km4新三村SE2.0km5掘船村S1.9km6天灯村SW2.8km7宁波力盟工业有限公司E共用围墙1000人8宁波三基钢管有限公司W共用围墙600人9九塘横江N8m宽3010五金横江S85宽2511马中江W793宽2512二号直江E302宽40环境敏感点分布图详见附件。4 环境危险源及其环境风险4.1环境危险源的确定公司涉及的危险化学品主要有盐酸、液氨、液碱。4.1.1危化品使用、储存情况表如下:表4 危化品使用、储存情况表序号名称CN号/UN号危险性类别毒性分级最大储存量/t包装方式储存地点1盐酸81013/1789第8.1类 酸性腐蚀品/62.5罐装贮罐区2液氨23003/1005第2.3类 有毒气体(高度危害)3.15钢瓶氨分解车间3液碱82001/1824第8.2类碱性腐蚀品/20桶装污水处理站旁4片碱82001/1823第8.2类碱性腐蚀品/3袋装污水处理站旁注:全文涉及的最大储存量为仓库储存量+生产装置内存在量。4.1.2污染物产生、收集和处置情况4.1.2.1工艺产污环节1)冷热带钢钢带开卷酸洗6080清洗热风烘干收卷冷轧退火炉800850氨分解炉N2、H2精轧切边上油包装产品入库废气G1废水W1蒸汽废气G2固废S4冷却水固废S6固废S5固废S2、S3废气G3废气G4固废S1图5项目冷热带钢生产工艺及产污环节2)钢管钢带分离制管拉直割断打包入库固废S4酸雾废边角料图6项目钢带生产工艺及产污环节4.1.2.2污染物产生汇总表 表5污染物产生汇总表序号项目产生量排放量废气含酸废气G1盐酸雾(有组织)3.320.16盐酸雾(无组织)0.060.06含油废气G2油雾2.650.30天然气燃烧废气G3烟气量(万m3/a)2525二氧化硫0.0040.004氮氧化物0.030.03氨分解炉废气G4氨0.070.07盐酸贮罐呼吸废气盐酸雾(kg/a)188.818.9食堂油烟0.140.03废水酸洗废水W1废水量80002400CODCr400.14总铁2.40.0008生活污水水量51005100CODCr1.790.31氨氮0.130.04SS1.020.1固废氧化皮S1金属40.80酸洗槽槽渣S2酸、金属90废酸液S3金属300废乳化液S4乳化液150废边角料S5金属1500废油S6油1.10污水处理站污泥酸10000生活垃圾-6004.1.2.3污染物的收集和处置1、废水的收集和处置措施:公司废水经管道流入污水处理站(处理工艺图见附件),经过污水处理站处理达标后,由厂区管道排入杭州湾新区市政管道。生活污水经厂区管道流入杭州湾新区市政管道。生产废水管道污水处理站管道生活污水管道化粪池市政管道市政管道处理图7项目废水的收集和处置措施图2、废气的收集和处置措施:公司在酸洗车间外安装了相应的废气吸收处理装置,产生的废气由收集管道收集,进入废气喷淋吸收塔,废气在二级喷淋吸收塔内通过投加液碱及水进行吸收处理,废气经喷淋吸收后大部分氯化氢气体或有害物质被去除,再经过塔体顶部的除雾装置去除水雾后再通过引风机输送至15米排气筒高空排放。废气收集、处理工艺流程图见下图:废气收集系统二级喷淋吸收塔除雾装置引风机排气筒高空排放循环水池(加淡碱及水)图8项目废气的收集和处置措施图3、固废收集和处置措施:公司危险固废中的水处理污泥一部分收集放置于酸洗车间内,堆放处有小围堰,地面硬化;一部分收集放置于靠西边的污水处理站。水处理污泥委托嘉兴市环科化工有限公司处置。废酸收集放置于污水处理站旁的两个20t容量的废酸罐中,再委托嘉兴市环科化工有限公司处置。废乳化液委托宁波港强实业有限公司处置。水处理污泥临时堆场嘉兴市环科化工有限公司废酸废乳化液废酸罐环卫部门清运生活垃圾宁波港强实业有限公司宁波市科环新型建材股份有限公司委托委托委托委托图9项目固废收集和处置措施图4、项目环保治理措施汇总表如下:表6 环保治理措施汇总表污染物分类工程措施名称治理措施去向废气废气吸收处理装置收集管道收集,进入废气喷淋吸收塔,废气在二级喷淋吸收塔内通过投加液碱及水进行吸收处理,废气经喷淋吸收后大部分氯化氢气体或有害物质被去除,再经过塔体顶部的除雾装置去除水雾后再通过引风机输送至15米排气筒高空排放大气废水污水处理站雨污分流,雨水直接排入园区管网,废水通过管道收集至污水处理站,处理达标后送至杭州湾新区市政管道杭州湾新区污水处理厂生活污水经化粪池处理后排至杭州湾新区市政管道固废废酸委托嘉兴市环科化工有限公司处理资质单位废乳化液委托宁波港强实业有限公司处理污水处理站污泥委托宁波市科环新型建材股份有限公司处理生活垃圾环卫部门清运填埋场4.1.3重大危险源辨识重大危险源辨识根据危险化学品重大危险源辨识(GB18218-2009)进行,危化品主要储存场所为贮罐区和氨分解车间。本项目原料和产品中的相关物质为为液氨(盐酸不属于GB18218-2009危险化学品重大危险源辨识标准中的列出的危险物质),其主要存储量及临界量详见下表。 表7 公司危险物质实际存放量与临界量对比表危险物料名称最大储存量(t)临界量(t)qi/Qi液氨(氨水)3.15100.315(qi/Qi)=0.3151,公司危险物质的存储量低于临界量,故公司不构成重大危险源。4.1.4最大可信事故表8最大可信环境污染事故设定风险类型发生单元危险因子发生频率最大可信事故对策反应生产、储存过程中泄漏贮罐区盐酸、氯化氢等10-3贮罐破损、贮罐区输送泵或管道阀门破损、操作不当,引起物料泄漏流淌至地面,氯化氢扩散,污染地表水、大气和土壤。需要采取措施污水管网生产废水10-3污水管道、阀门破损,污水泄漏至厂区甚至厂外,污染地表水和土壤。需要采取措施酸洗车间及废气处理设施氯化氢等10-2车间内的酸洗槽破损;废气治理设施故障,造成废气未经治理直接排放,污染大气环境境。采取措施污水处理设施生产废水10-3污水处理设施老化、破损,造成污水泄漏至厂区甚至厂外,污染地表水和土壤。需要采取措施液氨钢瓶氨气10-4液氨钢瓶破损,接口处、阀门等破损失效,造成液氨泄漏,氨气扩散至周围大气。需要采取措施液碱罐氢氧化钠10-4液碱罐破损引起物料泄漏流淌至地面,污染地表水、大气和土壤。需要采取措施火灾爆炸液氨钢瓶氨气10-4氨气泄漏,与空气混合可形成爆炸性混合物,遇明火燃烧爆炸。需要采取措施氨分解装置氢气、氮气10-4由于操作不当,造成进气口形成负压,空气进入系统,有引发火灾、爆炸事故或窒息。需要采取措施重大自然灾害引起事故全厂区域水、风等10-6水淹厂区,使桶装原料上浮侧翻,造成水污染地表和土壤注意关心根据公司工艺情况,生产过程中潜在危险分析,并结合典型事故案例,公司最大可信事故如下:事故类型:液氨泄漏;盐酸泄漏事故发生点:液氨钢瓶存放处输送管道处盐酸贮罐酸洗槽事故环节:阀门、管线和接头处。事故后果:液氨泄漏,进入大气环境,从而可能会导致周边环境受到污染。盐酸泄漏,进入水环境,从而可能会导致周边环境受到污染。上述总结该项目的环境危险源具体见表9:表9 项目的环境危险源汇总表序号位置设备危险因子最大可信事故环境风险1液氨钢瓶存放处液氨贮罐、输送管道氨气管道破裂、阀门破损泄漏2氨分解车间氨分解装置氮气、氢气管道破裂、阀门破损泄漏火灾爆炸3贮罐区罐、泵、管道氯化氢管道、罐体、输送泵故障破裂泄漏4废气处理装置区废气处理装置氯化氢误操作或设备故障废气泄漏5酸洗车间酸洗槽氯化氢、盐酸酸洗槽或管道破裂泄漏6液碱存放处液碱罐氢氧化钠液碱罐破裂泄漏7污水处理设施处理池废水破裂泄漏4.1.5最大可信事故源项分析 (1)事故情况下液氨泄漏量估算及后果分析最大可信事故为企业中9个液氨钢瓶有1个由于外界原因或操作不当发生泄漏,计算其泄漏速率并分析其后果。A、液氨泄漏速率假定企业中9个液氨钢瓶有1个由于外界原因发生泄漏,对于液体氨的泄漏,假定泄漏口直径为1cm,液氨钢瓶压力为3MPa,环境温度为20。液氨是按加压液化的工艺储存在钢瓶中,因此可用液体经小孔泄漏的源模式计算泄漏速度: 式中,Q0为液体泄漏速度,kg/s;Cd为孔流系数,(取0.55);A为小孔的横截面积,m2,(取A=7.8510-5m2);为泄漏液体密度,kg/m3,(液氨=610kg/m3);Pg为容器内介质压力,Pa,(Pg=3MPa);g为重力加速度,g=9.8m/s2;A0为钢瓶的横截面积,z0为裂口之上液位高度,m,(液氨液位与裂口之间的高差为h=0.2m),t为泄漏时间,s。通过计算,氨的泄漏速度约为0.08kg/s。液氨泄漏到大气中,因压力瞬间变为常压,其中一部分会迅速蒸发为气体,从高压的气液平衡状态转化为常压下的气液平衡状态,即闪蒸。为了计算方便,此事故考虑液氨从泄漏口喷出后全部闪蒸。因此,氨气体的挥发速率0.08kg/s。B、泄漏后气体的扩散表10 液氨环境风险评价标准液氨浓度(mg/m3)影响30最高容许浓度:中国MAC-无组织排放监控值0.6嗅阈值0.20(一次值)居住区大气有害物质最高允许浓度20时间加权平均容许浓度(PC-TWA)30短时间接触容许浓度(PC-STEL)采用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大气环境HJ2.2-2008推荐模式(SCREEN3)进行估算(估算模式是一种单源预测模式,利用预设的气象条件进行计算,通常其计算结果大于采用进一步预测模式的技术浓度值)。根据HJ2.2-2008推荐的估算模式计算下风向各点预测浓度,污染物估算模式浓度预测结果见表11。表11污染物估算模式浓度预测结果表,浓度mg/ m3距离(m)时(min)50100150200250500800100020003000400050001150.0958.128.80.40.110.000.000.000.000.000.000.002150.0960.3833.321.3313.250.000.000.000.000.000.000.005150.0960.3833.321.3314.954.700.900.070.000.000.000.0010150.0960.3833.321.3314.954.702.081.400.020.000.000.0015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2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83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4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5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6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C、后果分析在50m范围左右,液氨的落地浓度严重超标,液氨的最大落地浓度为150.09mg/m3,超过短时间接触容许浓度(PC-STEL),但持续时间较短,蒸发结束后距离泄漏点50m处10min后已经未检出。因此距离泄漏点50m处短期浓度严重超标,气味较浓,超过短时间接触容许浓度(PC-STEL)。在100m范围左右,事故持续时间10min内液氨的落地浓度严重超标,液氨的最大落地浓度为60.38mg/m3,超过短时间接触容许浓度(PC-STEL),持续时间较短,蒸发结束后距离泄漏点100m处10min后已经未检出。在150m范围左右,事故持续时间10min内液氨落地浓度超标严重,液氨的最大落地浓度为33.3mg/m3,超过短时间接触容许浓度(PC-STEL),10min后150m范围液氨落地浓度已未检出。在200m范围左右,事故持续时间1min内液氨落地浓度未检出,但事故时间230min内,液氨落地浓度有较大超标,最大落地浓度为21.3mg/m3,未超过短时间接触容许浓度(PC-STEL),超过时间加权平均容许浓度(PC-TWA),超过液氨的嗅阈值,空气中有明显气味。10min后200m范围液氨落地浓度已未检出。在事故发生后2000m范围外,液氨最大落地浓度为0.42mg/m3,出现在2000m处20-30min时,未超过环境标准限值,未超过液氨的嗅阈值,空气中无明显气味。在事故发生后5000m范围外,液氨最大落地浓度为0.08mg/m3,出现在5000m处20min时,未超过环境标准限值,未超过液氨的嗅阈值,空气中无明显气味。从以上假定事故分析可知,此类事故发生时,液氨泄漏的影响在一定范围内较小,在事故发生时间10min内,150m范围内液氨的落地浓度影响较大,超过短时间接触容许浓度(PC-STEL) 30mg/m3,在200m范围内有重度刺激的液氨味。(2)事故情况下盐酸泄漏量估算及后果分析最大可信事故为企业中其中1个20t盐酸贮罐由于外界原因发生泄漏,计算其泄漏速率并分析其后果。A、泄漏量的计算公司最大盐酸贮罐体积16.7m3,高h=2.4m。假设裂口半径=0.1m。液体泄漏速度可按流体力学的伯努利方程计算,其泄漏速度为:式中,Q0为液体泄漏速度,kg/s;Cd为液体泄漏系数,(取0.50);A为裂口面积,m2,(均取);为泄漏液体密度,kg/m3,(盐酸);P为容器内介质压力,Pa,(P=P0);P0为环境压力,Pa;g为重力加速度,g=9.8m/s2;h为裂口之上液位高度,m,(盐酸液位与裂口之间的高差为h=1.2m)。将各参数值代入式中,计算得盐酸:Q0=83.5kg/sB、泄漏后的扩散 液体泄漏后立即扩散到地面,一直流到低洼处或人工边界,如防火堤、岸墙、厂区道路等,形成液池。液体泄漏出来不断蒸发,当液体蒸发速度等于泄漏速度时,液池中的液体量将维持不变。泄漏的盐酸属于高挥发,则从液池中蒸发量较大,大量蒸发在液池上面后会形成蒸气云,并扩散到厂外和马路造成污染,对较远人员也有一定的危险;如果渗透进土壤或流进附近河流内,将对土壤环境及水环境造成严重影响。 如果泄漏的液体已达到人工边界,则液池面积即为人工边界围成的面积。如果泄漏的液体未达到人工边界,则可假设液体的泄漏点为中心呈扁圆柱形的光滑平面上扩散,这时液池半径r用下式计算:(1)瞬时泄漏(泄漏时间不超过30s)时(2)连续泄漏(泄漏连续10min以上)时式子,为液池半径,m;为泄漏的液体量,kg;为重力加速度,;为泄漏时间,s。瞬时盐酸:m=Q0t83.5kg/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