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育创新案例》word版.doc_第1页
《德育创新案例》word版.doc_第2页
《德育创新案例》word版.doc_第3页
《德育创新案例》word版.doc_第4页
《德育创新案例》word版.doc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7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河北省中小学德育工作创新案例申 报 表申 报 单 位 陈家院小学项 目 名 称 从日常的点点滴滴中学会奉献项目带头人 闫辉英 中共河北省委教育工委 河北省教育厅制2012年9月填表说明:1、请详细填写表中所列各项内容,项目带头人为1人,主要贡献者最多不能超过3 人;2、项目介绍要真实准确,写明项目实施时间、实施过程、项目措施、创新点等内容,要求观点鲜明、概括准确、论述清楚、有理有据,做到理论与实践相结合,不超过5000字;3、内容填写一级题目为二号黑体,二级题目为三号黑体,内文为三号仿宋体;4、申报单位、县(区)教育局、市教育局加盖公章方可参评。河北中小学德育工作创新案例申报表申 报 单 位陈家院小学项 目 名 称从日常的点点滴滴中学会奉献项目带头人闫辉英职务校长主要贡献者联 系 电 话主要内容主要内容主要内容实践过程实施背景 一年级的霍老师发现讲台上有一片废纸,就问:“大家看见这张废纸了吗,你们说该怎么办?”有些孩子说:“应该捡起来,放到垃圾桶里。”“那一整个课间为什么也没人把它放到垃圾桶里?”全班突然沉默了。这样的事例我们屡见不鲜,下面的情况也很常见。除了乱丢垃圾、乘公交抢座、顶撞父母这些共性毛病不说,我们还发现到一些孩子干了不少“淘气事”,比如有把别人自行车的气门芯拔掉的,有的在家不听父母的,在学校不听老师的,十分任性。面对这些现实,老师们感叹不已:现在的孩子缺乏做好事的意识,不懂得为他人着想,丝毫没有奉献的精神。这是为什么呢?受当今主流媒体、影视文化、网络传媒及社会多元化思想的影响,当代未成年人的思想道德教育成为一个极为迫切的现实问题。这是共识,我们非常注重。活动不能不说是“丰富多彩”,但往往是照本宣科地进行说教或照猫画虎般开展几次活动,换而言之就是我们的道德教育,内容脱离未成年人的实际,过程脱离未成年人的主体,形式脱离社会及未成年人的现实,这样势必导致教育效果的低效,无效,乃至反效。 目的道德教育归根到底是教学生学会做人,学会负责,学会奉献。一个学生要发展,要靠人做得好,能够与人为善,与人合作团结,这样才会得到大家的赏识和喜欢。人品不好,没有人愿意与其交往。没有奉献精神,长大步入社会必然无法为社会做出巨大的贡献。为此,我们学校开展了“从日常的点点滴滴中学会奉献与感恩”主题活动。“奉献与感恩”就是为他人增加快乐或减少痛苦。 “从日常的点点滴滴中学会奉献”,就是引导每一位学生学会做好事,学会为他人做事,不做坏事,从而树立热爱祖国、热爱人民的情感,养成爱护公共财物,尊敬师长,尊重长辈,同学之间互相帮助等等良好习惯。这是道德教育的新举措。实施过程与方法首先在学生中开展丰富多彩的活动,扎扎实实地把“从日常的点点滴滴中学会奉献与感恩”活动进行下去。一、师生共同学习先进人物(时代旗帜) (1)老师和学生从课文、报刊、杂志中寻找自己心中敬仰的先进人物,将其优点记录在从日常的点点滴滴中学会奉献与感恩手册中,并加以学习。(2)在平时的学习和阅读中注意积累自己喜欢的“做人格言”或者从课文、报刊、杂志中搜集,将其摘录在从日常的点点滴滴中学会奉献与感恩手册中,让它指导我们的学习和生活。(3)学会爱自己身边的人,并用行动来表示,争取每天为别人做一件好事。做到“勿以善小而不为之,勿以恶小而为之”。二、让学生懂得回报父母之恩(1)养成向父母问候的好习惯。早上起床见到父母,要向父母道:“早安!”“早上好!”,晚上休息前,应向父母道:“晚安!”,离开家时要学会向父母道别,说明去向与回来的时间。自己上学时要及时向父母说:“再见”,当父母向自己提供帮助时,要真诚地向父母表示感谢。当自己给父母带来麻烦时,要敢于向父母认错,真诚地道一声:“对不起!” (2)学会体谅父母。当父母忙碌了一天回到家中,要为父母倒一杯水,拿一双鞋,尽可能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让父母感受到自己的进步。(3)学会尊重父母。吃饭之前请父母先吃,然后自己动筷。在吃饭过程中,自己不能尽捡好的吃,要学会为父母夹菜,好东西大家一起吃。三、懂得尊敬师长(1)搜集有关名人尊师重教的故事,以故事中的主人公为榜样。(2)见到老师主动问好,与老师说话使用礼貌用语。(3)尊重老师的劳动成果:上课认真听讲,按时完成老师布置的学习任务,努力争取优秀成绩。(4)与老师多沟通,与老师聊聊天,跟老师说说说你的悄悄话。(5)每天为老师做一件好事。四、学会宽容他人(1)善于发现同学的闪光点,并经常夸奖同学。(2)搜集有关宽容他人的故事,感受宽容的魅力。(3)今天你说了吗?“请”“对不起”“没关系”“谢谢”等文明用语。(4)联系自己的实际情况,在“从日常的点点滴滴中学会奉献与感恩手册”记下在学习和生活中“尊重别人,宽容他人”的小事例。 做法一、学生人人建立“从日常的点点滴滴中学会奉献与感恩手册” 将自己每日的奉献与感恩记录在手册上,并且摘录一句自己喜爱的“做人”格言或撰写一句“做人”的话。此举是为了让学生要用心去做,用心去体会,用心去记录。每周撰写“奉献与感恩周记”,作回顾与反省,以此陶冶自己的道德情操,启迪心智,感悟人生,树立志向。其次班主任在学校德育处的带领下,充分发挥主观能动作用,引导学生扎实有序开展活动,做到“坚持不放松,活动出成效”。 1、在班级文化建设中体现出来。如在“班级特色栏”内张贴学生活动的照片、有关活动的文章、活动积极分子的介绍;将活动的有关情况上班级黑板报等。 2、利用晨会组织学生交流日行一善事例,让学生谈谈自己的心得体会;利用班会课开展主题班会。 3、在班内进行“从日常的点点滴滴中学会奉献与感恩”争章活动。在一星期内每天都有奉献与感恩的同学可获一枚“奉献感恩”章,一个月内获得三枚“奉献感恩”章的可得一枚“真”章,获两枚“真”章可得一枚“美”章。 4、畅通家校联系渠道。期末,以调查问卷的形式进行家校沟通。取得成效活动开展一段时间后,我们明显感觉到学生在变。 学生在“奉献与感恩日记”中这样叙述:(一)每个人都有困难的时候,我们应该帮助他们,或者和他们一同解决。动手吧,让我们共同创造出一个和谐社会。(二)我的感受是做好事是很快乐的,只要人人行动起来,世界将是美好的精彩的。(三)我第一次为妈妈夹了菜,尽管有点难为情,但我内心却非常高兴,我终于把自己对母亲的爱表达出来了,那时我感受到了妈妈在短暂的一愣后从眼神中流露出了赞许和感动。 有教师说:学生们渐渐有了一颗宽容、尊重、理解他人的心,不再那么自我了,同学之间互相帮助的气氛也浓了,不再为一点琐碎的小事而吵得面红耳赤了。让我印象深刻的是一个名叫英英的孩子,以前由于觉得清洁工这个职业不好,她从来不敢在同学和老师面前说出自己爸爸的职业。可是在最近的一次班会上,这个孩子竟然对全班同学说:“爸爸为了供我上学,风里来、雨里去,再苦再累也从不埋怨,我以前那样看他,真是对不起他。现在,我要大声地说,爸爸虽然是清洁工,可他是世界上最可爱的爸爸。”还有很多孩子,从前根本无视父母、老师的付出,但现在他们开始懂得珍惜别人对自己的付出,懂得感恩了。这就是“从日常的点点滴滴中学会奉献与感恩”最大的成效。还有老师在教育日志中写道:我们经常教育学生“勿以恶小而为之,勿以善小而不为”,仔细想想这句话又何尝不是在教育老师自己呢?教育学生看到碎纸要捡起扔到纸篓里,自己却不肯随手拾起掉下来的粉笔头;教育学生见到老师要主动问好,自己却不肯在学生问好时真诚地回报一个微笑;教育学生要宽容,自己却总抓住学生的小毛病不放。有些时候自己总感叹学生难教,其实问题出在其身也不正上,事情再小也是事情,事情再小也有学生在看。 大部分家长在“从日常的点点滴滴中学会奉献与感恩”家庭调查情况表中这样说:通过这次活动,孩子们放学回家后,除了做好自己的回家作业外,余下的时间就帮家长做些小家务,平时那种“衣来伸手,饭来张口”的坏习惯也不知不觉地消失了,懂得了要珍惜粮食、节约用水、保护生态环境,懂得助人了。还有家长说,“从日常的点点滴滴中学会奉献与感恩”这个活动有深远的意义,是一个为孩子的人生奠基的活动,为孩子的成长起了很好的引导作用。此外,一些家长也反馈说,孩子现在常用学到的名言警句纠正自己的一些不良行为,让他们既汗颜又欣慰!启示教育的目的、教师的职责,是使学生们在独立面对社会的时候,不但具有充分的文化知识储备,而且具有良好的道德素质。具有良好道德素质的人,能很好地融入集体,自身能从中获得快乐,并能更多更好地为社会做出贡献。道德教育,简而言之,就是教学生学会如何做人。没有生活的德育是死德育。如果不注重学生的道德需要,德育的内容就容易脱离实际生活。德育只有紧扣学生生活实际,才能契入学生的认识,引起他们的情感共鸣,唤起他们的需要和兴趣,从而达到引导教育的目的。 所以,我们开展的“从日常的点点滴滴中学会奉献与感恩”主题活动就是以学生为教育的主体,让他们在实践中领会做人的基本,体会“奉献与感恩”的快乐,感受成长的欣喜,从而让他们将外在的行为转化为一种内在的道德需要。随着“从日常的点点滴滴中学会奉献与感恩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