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城市轨道交通发展及现状调查报告.doc_第1页
中国城市轨道交通发展及现状调查报告.doc_第2页
中国城市轨道交通发展及现状调查报告.doc_第3页
中国城市轨道交通发展及现状调查报告.doc_第4页
中国城市轨道交通发展及现状调查报告.doc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铁道运营管理专业培养目标:随着城乡居民不断增加,百姓出行需求更加强烈,预计2018年铁路旅客发送量达40亿人,旅客周转量将达到16000亿人,货物发送量将达42900亿吨,现在人首选铁道轨道供电专业培养目标:预计2020年全国铁路营业里程达到12万公里以上,其中客运专线1.6万公里以上,电化率为60%,规划建设新线4.1万公里。铁路的大发展需要更多的青年学子投入铁道通信信号专业培养目标:铁道信号的首要作用是保证列车运行正安全:铁路信号装备是组织指挥列车运行,保证行车安全,提高运输效率,传递行车信息,改善行车人员劳动条件的关键设备,铁道线路工程专业培养目标:我国铁路系统经过今年来的技术引进和自主研发,铁路技术的开发应用呈现吃加速的趋势,当前的工作重点是提升高速铁路系统技术开发及建设;铁路行车安全技中国城市轨道交通发展及现状调查报告2013年11月15日一、调查背景 当前,我国大中城市普遍存在着道路拥挤、车辆堵塞、交通秩序混乱的现象,已成为城市发展的“瓶颈”问题。随着我国城市规模和经济建设飞速的发展,城市化进程在逐步加快,城市人口在急剧增加,大量流动人口涌进城市,人员出行和物资交流频繁,交通需求急剧增长,城市交通供需矛盾日趋紧张。发展以轨道交通为骨干,以常规公交为主体的公共交通体系,为城市居民提供安全、快速、舒适的交通环境,引导城市居民使用公共交通系统是国外大城市解决城市交通问题的成功经验,也是我国大城市解决交通问题的惟一途径。 城市轨道交通定义:城市中使用车辆在固定导轨上运行并主要用于城市客运的交通系统称为城市轨道交通。在中国国家标准城市公共交通常用名词术语中,将城市轨道交通定义为“通常以电能为动力,采取轮轨运输方式的快速大运量公共交通的总称”。一般而言,广义的城市轨道交通是指以轨道运输方式为主要技术特征,是城市公共客运交通系统中具有中等以上运量的轨道交通系统(有别于道路交通),主要为城市内(有别于城际铁路,但可涵盖郊区及城市圈范围)公共客运服务,是一种在城市公共客运交通中起骨干作用的现代化立体交通系统。二、调查的基本情况(一)调查目的1、了解我国城市轨道的历史发展概况2、了解我国城市轨道的现状及存在问题 3、了解我国城市轨道发展对城市经济发展的,包括对装备制造业、就业、城市空间布局、城市环境等的影响。(二)调查方法 本报告针对中国城市轨道交通的发展、现状及对社会的影响展开调查。调查采取从网上搜寻大量资料并进行筛选总结的方法进行。(三)项目执行调查时间:自2013年11月12日 至11月15日。三、调查结果(一)中国各大中城市的轨道交通发展历史(即已建成通车的城轨交通) 1908年,我国第一条有轨电车在上海建成通车,揭开了中国城市轨道交通建设的序幕。随后,大连、天津、沈阳、北京、哈尔滨等城市相继修建了有轨电车线路,也在当时的城市公共交通中发挥了骨干作用。旧式有轨电车行驶在道路中间,与其他车辆混行,运行速度不高,正点率低,。随着汽车工业的发展,城市道路面积明显地不够用。到了20世纪50年代,中国各大城市开始相继拆除旧式有轨电车,到50年代末,只有大连、长春、鞍山等个别城市保留至今。 由于人口及汽车的猛增,有限的城市道路面积和无限增长的汽车数量产生了尖锐矛盾。城市轨道交通再次进入规划者的视野。中国的地铁始建于1965年。 1965年 北京地铁 中国最早的地铁线路 1965年7月1日,北京的第一条地铁开工,1969年10月1日第一条地铁线路建成通车,使北京成为中国第一个拥有地铁的城市。目前北京在建地铁有4、5、10、奥运支线、机场特铁,2008年长度达200公里。2007年12月24日是北京地铁1号线和13号线缩短高峰运行间隔的第一天,地铁全网客运量突破300万,达到3018347人次,全线开行列车2306列,其中加开临客82列。至此,北京地铁成为中国大陆第一个日客流超过300万人次的地铁系统。 1970年 天津地铁 1984年12月28日建成通车,天津规划地铁系统总长度227公里,预计到2010年将累计实现轨道交通通车总里程130公里。 1990年 上海地铁 上海轨道交通建设始于1990年初。截至2008年底,运营线路总长236公里,车站总计162座。覆盖13个行政区域,线网规模位列全国之首;2008年上海轨道交通共运送乘客11亿人次,单日最高客流量达436.2万人次(2008年12月31日),最高换乘客流达116.7万人次。 以上海地铁1号线附近的和欣国际花园为例,该项目总建筑面积26万平方米,其中住宅面积24万平方米,12-18层时尚电梯景观小高层,从2006年1月的6937元/平方米一路增至去年6月的12252元/平方米,累计增长幅度达到76.66%。 1993年 广州地铁广州地铁一号线于1993年12月28日正式动工,1997年6月28日起开始试运营。广州是我国第4座建有地铁系统的城市。 1999年 深圳地铁 始建于1999年,于2004年12月28日正式通车。现已投入运行的有罗宝线和龙华线,全长21.866公里,并设有19个车站。 2000年 南京地铁 总投资84.8亿元的南京地铁1号线于2000年12月动工,全长21.7公里,设16站,是目前国产化水平最高、造价最低的地铁项目,平均0.184元/公里的票价也为全国最低。目前在建和即将开建地铁的城市还有西安、成都、哈尔滨、杭州、沈阳、长沙等城市 2004年 重庆跨座式单轨 中国首条跨座式单轨线路是在有“山城”之称的重庆修建的。2004年11月6日开通。截止2013年5月,运营线路已有5条,运营里程突破140公里,日最高客运量突破百万乘次。其中,轨道交通2号线是中国西部地区首条城市轨道交通线,也是中国首条跨座式单轨交通线路。(二)中国城轨发展现状(即正在建设及规划中的城市轨道交通)1、国内轨道交通产业发展趋势京津冀城际轨道交通网 长江三角洲城际轨道客运专线 珠三角城际轨道交通网 2、城市轨道交通主要类型 地铁 市郊铁路 轻轨 单轨 导轨 线性电机牵引的轨道交通 有轨电车7种。其中市郊铁路、地铁、轻轨和有轨电车应用最广泛,线性电机牵引系统最有发展前途。3、国内城市轨道交通装备制造业 2002年2月,根据轨道交通装备发展需要,国务院决定由原中国铁路机车车辆工业总公司分立重组为:v 中国南方机车车辆工业集团公司v 中国北方机车车辆工业集团公司这是我国两家最大的轨道交通装备制造企业。国内有50多家轨道交通装备主要企业都成为这两家公司的成员单位。在我国现行的铁路运输装备业生产和采购体制下,两大集团占据了铁道部购置的机车、客车、货车、动车组及车辆配件中95%以上的市场份额。v 中国南车集团公司中国南车具备铁路机车、客车、货车、动车组、城轨地铁车辆及相关零部件自主开发、规模制造、销售、修理、租赁服务的完整体系。以2007年新签合同总额计,该公司是中国最大的城轨地铁车辆制造商。四个国内城轨车辆厂家中占有其三。其主产品的国内市场占有率均超过50%;在高速动车组领域的市场份额占80%以上。 湖南株洲轨道交通工业园 株洲电力机车研究所 株洲电力机车公司 株洲车辆厂 株洲时代新材料股份公司技术中心 v 中国北车集团公司公司经营业务范围:铁路机车车辆(含动车组)、城市轨道车辆、工程机械、机电设备、电子设备及相关部件等产品的研发、设计、制造、修理、服务 业务。该集团在铁路机车车辆和城市轨道车辆产品中占国内市场份额一半以上。多种轨道牵引方式的铝合金、不锈钢城轨车辆系列产品,占有国内65%以上的市场份额。 长春轨道交通装备制造产业园产业园规划面积为6.5平方公里,其发展方向是建成全国规模最大、竞争力最强、产品结构合理、具有国际一流水平的铁路客车和城市轨道车辆研发、生产与出口基地。 4、中国城轨交通国际合作企业轨道交通装备制造方面,最强的国家有德国、法国、加拿大和日本等。在轨道交通装备供应方面,三大跨国公司占有全球市场50%以上的份额,分别为:加拿大庞巴迪公司占23法国阿尔斯通公司占18德国西门子公司占14 v 加拿大庞巴迪运输(集团)公司全球最大的铁路与轨道设备生产商,产品包括铁路客运和城市轨道交通车辆,以及完整的运输系统,为轻型轨道车辆市场领袖。在中国,庞巴迪已在青岛、长春、江苏分别建有三个合资企业,在北京、上海、广州和香港均设有办事处。在中国主要投资生产三种铁路和城市轨道客运产品:地铁、干线车辆,以及牵引和控制设备。 目前,已与CPC集团合作成立了江苏常牵庞巴迪牵引系统有限公司(BCP),通过技术引进的方式生产轨道牵引传动系统。v 法国阿尔斯通公司国际轨道交通领域最著名的跨国公司之一,其高速列车、摆式列车、电动车组等优势产品占据了全球第一的位置,在全球轨道交通牵引电机市场占有率高达50%。在中国,阿尔斯通公司成立了11家合资企业(2家分公司在香港)并签订了多项合作协议,其在中国产业转移的基本战略是通过转让技术和提供服务,进行产品本地化生产。 该公司目前与KTK集团在车辆的内饰系列、柴油发电机组控制系列等产品上已经开展项目合作。v 德国西门子交通技术集团 在铁路自动化技术方面全球领先。其业务范围包括自动化与供电,机车车辆,交钥匙工程和综合服务四大领域。在中国,有两家合资企业,分别在西安和湖南株洲。已成功参与了中国各地的轨道交通基础设施建设,为中国的铁路工业提供了配套的产品、系统和解决方案。CPC集团目前已与该公司进行技术合作,成为西门子的全球供应商之一。附表1:中国内地2010-2015年主要城市地铁建设规划目标(2010年11月资料)名称行政级别获批时间规划目标北京直辖市20世纪50年代已通车里程336km。到2015年和2020年,本市轨道交 通通车里程将分别达到660km和1000km左右。天津直辖市20世纪60年代已通车里程130km。到2020年,本市轨道交通将由17条城区与4条市域线组成,总规模将达到1036km。上海直辖市1990年3月已通车里程420km。2010年至2020年,上海将建条轨道交通新线,并延伸条线路。到年,网络总长将达km。广州省会城市1992年6月已通车里程236km。2011-2020年广州还将建设11条线路,2020年线网规模达到600km以上。深圳特区城市1998年5月规划 2030年有条线路,总长约km。南京省会城市1999年4月到2030年,将由17条轨道交通线构成617km的网络。杭州省会城市2005年6月杭州轨道交通线网将由18条轨道线路构成,总长度278km。哈尔滨省会城市2005年6月线网规模已从原“四线一环”调整为“九线一环”,线路长度从143km增加到340km。沈阳省会城市2005年7月规划线路共计11条,总长400km。成都省会城市2005年8月由7条线路组成,总长274.15km,其中地下线长度144.24km,地上线129.91km。武汉省会城市2006年4月规划13条地铁线路,总长560km。西安省会城市2006年9月未来10年内,建成两条“十字形”的地铁主线路;到本世纪中叶,形成由6条地铁线路组成的城市快速轨道交通线网,总长将达251.8km。苏州地级市2007年2月规划4条地铁线路,线网总规模达到169.7km。重庆直辖市2007年6月至2020年,建设“六线一环”364km线网和60个重要的换成枢纽。东莞地级市2008年7月远期规划由4条线路构成,全长194.37km。宁波地级市2008年8月到2020年建成1号线、2号线和3号线,全线长102km,无锡地级市2008年11月至2015年,建成轨道交通1号线、2号线,总长度56.11km。长沙省会城市2009年1月到2020年,长沙规划地铁线路6条,总长度将达到230km。郑州省会城市2009年2月郑州市轨道交通线路规划由6条线路组成,总长188.25km。福州省会城市2009年6月线网远景(2050年)由7条线组成,线网全长184.2km。昆明省会城市2009年6月020年前形成六条线路,全长1626km。大连地级市2009年8月线网远景(2050年)由7条线组成,线网全长184.2km。南昌省会城市2009年8月远景规划9条地铁线路,总长262.9km。青岛地级市2009年8月规划8条地铁线路,总长231.5km。合肥省会城市2010年7月规划方案由6条城市轨道交通线路组成,全长181.1km。南宁省会城市2010年8月规划由骨干线2条和辅助线4条组成,线网全长178km。贵阳省会城市2010年9月规划由4条线路构成,总里程140km左右。长春省会城市2010年10月规划由5条地铁和2条轻轨线路组成,线网总长度256.9km。石家庄省会城市上报 太原省会城市上报 济南省会城市上报 乌鲁木齐省会城市上报 兰州省会城市上报 附表二:中国城市轨道交通现状(2012年10月资料)施工中地铁1.南昌地铁(NCRT)(地铁公司2008年10月16日正式挂牌成立,2013年初开通试运行)2.郑州地铁(Zhengzhou Metro)(1号线2013年底通车,2号线2015年通车,5号线2016年通车,3.武汉地铁(Wuhan Metro)(2号线2012年底通车,4号线一期2013年通车,4号线二期2014年通车,3号线2015年通车)4.福州地铁(Fuzhou Metro)(1号线2014年建成通车,2号线2018年前建成通车,37号线,2030年前完成建造)5.无锡地铁(Wuxi Metro)(1号线2014年6月通车 2号线2016年6月通车)6.宁波地铁(NBRT)(1号线2009年6月26日开工,2014年竣工并投入通车运营)7.长沙地铁(Changsha Metro)(1号线2010年12月26日开工建设,2014年12月建成通车)8.长春地铁(Changchun Metro)(2002年10月30日长春轻轨3号线(轻轨)试运营,1号线(B车)将于2014年完工,长春地铁2号线2012年开工建设,2016年通车)9.太原地铁(Taiyuan Metro)(2012年6月12号获得国务院批准)10合肥地铁(Hefei Metro)(1号线2014年底开通运营,2016年底正式运营)11.青岛地铁(Qingdao Metro)(3号线2010年至2014年,2号线2012至2016年)12.南宁地铁(NNRT)(1号线全线已于2011年12月29日正式开工,2016年中通车)13.桃园捷运(Taoyuan RTS)(机场接运2013年通车)14.台中捷运(Taichung MRT)2012年2月21日(绿线2015年通车)15.石家庄地铁16.澳门轻轨(轻轨一期已于2012年2月21日开工,2015年建成通车)17.常州地铁(2012年5月11号获得国务院批准,1号线2016年建成通车 2号线2018年建成通车 3号线2015年开工)18.贵阳轻轨(1号线已进入施工阶段,2016试运行)19.厦门地铁(2012年5月15号获得国务院批准,未开工)20.兰州地铁(2012年5月19号获得国务院批准 1号线 2016年一号线通车)21.石家庄地铁(2012年8月2日已获得国务院批准 2017年一期工程通车)22.广州地铁(四号线南延线、七号线二期、八号线北延段、十一号线(环线)、十三号线、十三号线、十四号线首期及支线、十六号线、二十号线、白鹅潭联络快线)规划中地铁(2012年10月资料)1.马鞍山地铁(审批规划中,未开工)2.芜湖地铁 (审批规划中,未开工)3.唐山地铁 (审批规划中,未开工)4.徐州地铁 (审批规划中,未开工)5.乌鲁木齐地铁(审批规划中,未开工)6.济南地铁(审批规划中,未开工)7.镇江地铁(审批规划中,未开工)8.南通地铁(审批规划中,未开工)9.台南捷运(红线,蓝线,橙线规划中)10广州地铁(三号线东延段、四号线南北延长线、五号线东延段、六号线东延段、七号线、八号线北延段、十号线、十一号线(环线)、十二号线、十三号线、十四号及支线、十六号线、二十号线、和白鹅潭联络快线(三)我国城市轨道交通发展存在的问题 1.轨道交通线网规模问题 我国轨道交通在整个城市公共客运系统中承担的客运量比重较低,只占10%左右,与国外同等地位的大城市相比,轨道交通的发展速度相对缓慢。线网密度小。我国大城市现有的轨道交通线网密度与国外大城市差距较大,如北京、上海广州的线网密度(公里平方公里)分别为0.09、0.09、0.07,而东京、纽约、巴黎及伦敦则分别达到0.79、0.76、0.41、0.74。 万人拥有轨道线网长度小。我国大城市人口密度比欧美等大城市高,交通需求也远远大于这些城市,而万人拥有的轨道线网长度却很低,北京、上海广州的万人拥有轨道线网长度分别为0.13、0.07、0.05,纽约、巴黎及伦敦分别为0.77、0.97、1.64.2.协调发展问题 我国轨道交通发展不仅网络规模小,而且在场站布局、与各种运输方式之间的衔接配合上缺乏统一性和协调性,往往是针对轨道交通方式或单一的轨道交通线进行规划布局,在整体水平上没有体现布局系统化、集成化和节奏高速化。3.国产化及标准化问题 我国城市轨道交通的国产化工作今年来虽然取得了很大的成绩,已经取得了阶段性的成果,对于降低轨道交通造价起到了积极的促进作用,推动了城市轨道交通建设的发展,部分轨道项目的国产化率达到了70%以上,但是随着全球经济一体化的发展趋势,国产化工作还有待于进一步的深化。目前确定国产化重点车辆和信号,还没有突破性进展,关键技术和设备尚需从国外进口。4.体制问题投资体制 我国轨道交通建设运作上开始实现由单一的政府投资向多元化和市场化转变,初步形成了“政府引导,社会参与,市场运作”的投资格局。 在投资渠道上,现有轨道交通建设投资来源于财政渠道的多,取之于市场机制的少,大多城市轨道交通建设需要依靠政府多方举措资金,制定长期计划,逐步组织实施。在投资方向上,整体投资意识不足,在轨道交通建设投资对提高城市交通系统总体发展水平的作用上缺乏综合性系统评价。 在资金分配上,“应急建设、应急投资”的现象十分普遍,而不是根据城市经济发展情况,制定出相应的轨道交通发展规划,导致轨道交通建设资金很难到位,规划和建设不相协调的矛盾比较突出。管理体制问题由于管理体制上的条块分割,使得城市轨道交通规划建设与其它交通运输方式间以及与区域间轨道交通以及对外交通运输的规划建设缺乏有效的衔接配合,使得城市综合交通运输总体效率较低,城市轨道交通一体化及综合运输规划建设相对滞后。(四)我国城市轨道交通对城市社会经济文化的影响1、城轨交通对城市空间格局的影响(以上海为例)(1)轨道交通与城市空间结构的相互关系根据城市土地利用与交通相互作用的一般原理,轨道交通车站与城市公共活动中心这两类节点相互耦合,一方面会促进城市公共活动中心的发展,另一方面又为轨道交通提供了客流,保证轨道交通的经济效益。基于交通可达性的影响,轨道交通与城市空间之间的相互作用使得城市空间表现出围绕车站节点(交通可达性最优点)自发组织的空间特征和相关效应。有关研究表明,即使在两类节点相互分离的情况下,车站地区的可达性和人流集中的优势在空间上会吸引原来的城市中心向车站地区转移。两者的相互作用可以表述为以下4个阶段:1)新的车站难以设置在已经存在城市中心的地区,因此设置在中心的周边地区。2)由于车站地区人流集中,站前商业设施开始聚集,与此同时,中心区的商业设施受到影响,规模开始减少,但并不明显。3)站前商业发展速度和潜力进入快速增长阶段,中心区的现有功能衰退并向车站地区进行空间转移。4)车站内部的联合开发也趋于立体化和综合化。车站以及周边地区再开发的规模增大,进一步向周边拓展,同时开发品质进一步提升,成为该地区新的城市中心(包括原有中心的部分地区),或者比原有中心更高级的城市中心。当然,各级城市中心与轨道交通车站之间相互作用的强弱,取决于轨道交通在整个交通体系中的重要度,以及现有中心地区的发展。现实中,由于许多城市中心发展已经比较成熟,交通供给与需求基本平衡,同时在社会文化脉络等因素的影响下,新设置的车站并不能在短时间内改变城市中心的功能、规模以及空间上的迁移;另外,在一个分散和高度机动化的城市中,轨道交通建设对城市相对可达性的改变影响很小,对城市空间影响的作用也会减弱,北美许多研究结论证实了这一点。(2) 轨道交通支撑城市副中心的发展城市副中心发展的早期就需要轨道交通支撑,上海市徐家汇地区的发展是城市中心建设与交通枢纽耦合的一个成功案例。对比徐家汇和五角场地区的调查数据发现,通过公共交通到达这两个地区的比例都高达70%左右,其中通过地铁到达徐家汇地区的比例为41%,公共汽车的比例为32%。而五角场地区的公共交通仅有地面公共汽车(电车),见图4。比较徐家汇地区与五角场地区的辐射范围,可以认为正是由于轨道交通的建设,改变了城市可达性的空间分布,扩大了徐家汇地区的辐射范围,从而形成了城市的副中心。根据这一规律,如果轨道交通枢纽能够与城市各级公共活动中心在空间上叠合,就可以保证轨道交通的客流,而足够的客流又支撑了城市公共中心的活力,便形成了一种良性的耦合模式。根据上海市中心城分区规划、上海市中心城控制性编制单元规划、上海市城市轨道交通系统规划的图纸和数据,将城市中心体系空间分布与现状(2003)和规划(2020)的轨道交通车站网络空间布局相叠合,分析各级城市中心地区与轨道交通车站地区在空间布局上的结合情况发现,仍有42%的地区级公共活动中心、37%的社区级公共活动中心缺乏轨道交通车站的支撑。(3) 引导城市用地布局调整城市总体规划确定的城市中心体系需要根据轨道交通的布局加以调整,以更合理地体现土地利用与交通的互动关系。外围车站地区应适度布置办公和城市商业、公共设施用地,增加现代服务业的就业岗位,为轨道交通线路提供充足客流。图5为轨道交通1号线和2号线双向实施的比较。2号线跨越黄埔江两岸,连接陆家嘴和南京路人民广场地区,双向客流就比较均匀。而在其他外围地区,由于围绕轨道交通车站地区的办公和商业用地比例远远低于上海市中心内环,缺乏服务和办公的就业岗位,轨道交通客流呈现一种潮汐现象,1号线北延伸段的双向不均匀系数高达6.7:1。双向客流的不均匀性导致一个方向容量不足,而另一个方向能力过剩。这说明在轨道交通1号线的北延伸段上应增加对城市次级中心建设的考虑。2、城市轨道交通对城市生活的影响(以上海为例)缩短交通时间 完善生活配套 改变生活方式 (1) 地铁的运营大大缩短了市民日常的交通时间 空间上的距离可以用缩短时间来解决交通工具类型高峰运量(人)速度公共汽车0.41万人1520km/h城市轻轨14万人2535km/h地下铁路46万人3060km/h上表可以看出:轻轨和地铁速度为公共汽车的2到4倍,且有轨道可以准点运行 。与一般交通工具相比,地铁速度上革命性的提升,使得传统的所谓“地段”概念今后将会随着轨道交通的延伸而得到极大的改观,距离远近的心理概念将由自然的空间距离转变为搭乘轨道交通的方便程度,人们将趋向于考虑时间距离。以人民广场莘庄为例:(2)地铁的运营改善了周边的生活配套居民特征:以当地居民为主生活配套:社区型商业,仅能满足日常生活需求置业特征:置业外流型居民特征:以当地居民为主、导入外来(外地)置业人口生活配套:社区型商业,仅能满足日常生活需求置业特征:置业导入型居民特征:混合型(本区+外地+外区)生活配套:成熟的商业配套置业特征:置业稳定型(本地住房升级+外来刚性需求)3、城市轨道交通对房产业的影响轨道交通房地产及非轨道交通房地产价格增幅对比图:4、城市轨道交通对城市自然生态系统的影响城市轨道交通是一种存在已久的公共交通方式。近几十年来,在我国曾一度受到冷落。实践证明,在高新技术迅速发展、人们环保意识迅速提高的今天,城市轨道交通以全新的面貌成为都市交通圈中公共交通骨干系统,是促进城市可持续发展的21世纪的“绿色交通”系统。城市轨道交通系统由城市(郊区)铁路、地下铁路、轻轨铁路组成。其中轻轨铁路又含多种类型:轻轨电车、自动导轨电车、单轨电车、磁悬浮列车等。1城市轨道交通系统可节约大量的土地资源。据报道,全欧铁路用地占欧洲总面积的0.03%;而公路用地却占到1.3%,为铁路用地的43.3倍。西欧高速铁路用地只相当于同等运量的公路用地量的40%。由于城市轨道交通与高速铁路相比速度低、编组小、防护距离小,用地率小于高速铁路。2城市轨道交通可节约大量的能源。以2020年我国国民经济发展预测值估算,铁路运量每增加1个百分点,将少占用333.4km2的土地资源,同时减少能耗2Mt标准煤。据东日本铁路公司统计,该公司完成了客运总量的30%,却只消耗了总能耗的7%。铁路与其它交通系统的综合能耗比为1:5:7。5、城市轨道交通对相应装备制造业的影响十年中,我国城市轨道交通装备发展迅速,从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