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流系统资源有效利用率10.ppt_第1页
物流系统资源有效利用率10.ppt_第2页
物流系统资源有效利用率10.ppt_第3页
物流系统资源有效利用率10.ppt_第4页
物流系统资源有效利用率10.ppt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59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部 门: 太钢自动化公司 黑 带: 周喜龙 开始日期: 2006年11月20日 结束日期: 2007年04月20日 提高太钢物流跟踪 系统资源有效利用率 1. 项目陈述 太钢自动化公司负责并承担集团公司进厂、出厂、厂际物资计量业务,随着新建产线的逐步投运,产能扩大一 倍,所有的物资量也扩大一倍,急需提高物流跟踪系统的资源(人员、设备、计量运行体系等方面)利用率,以适应集团 公司生产的需要。 根据集团公司2006年1-11月物资计量数据统计分析,焦化原煤、新炼钢区域废钢物资是目前物资量中增加最多的 ,且焦化是冶金工业最前端工序,废钢是炼钢系统最大量的物资,为此以这两种物资作为项目的突破点,实现改进。 2. 项目范围: 太钢焦化厂原煤、新炼钢废钢消耗物流 3.现状及目标 项目指标 现 状目标值 潜在最佳值 提高太钢物流跟踪系统资 源有效利用率50%80%83% 6 Sigma 项目授权书 项目编号:TISCO/6BB-2006-40 项目名称:提高太钢物流跟踪系统资源有效利用率 部 门: 自动化公司 黑 带: 周喜龙 分 类公司倡导者单位倡导者项目倡导者财务专员黑 带 签 字胡玉亭王 洪何建平段志红周喜龙 日 期06年11月20日06年11月20日06年11月20日06年11月20日06年11月20日 4. 项目实施日期 起始日期: 06年11月20日 结束日期: 07年04月20日 5. 顾客需求 外部顾客:希望在进厂或出厂物资计量时方便快捷,避免手续繁琐和停车等候。 内部顾客:为保供生产,物资及时卸货入库,避免车辆排队等候和厂内绕行。 6. 项目收益 合理人力资源配置,减少人力资源浪费,衡器设备均衡计量,全公司物资合理、有序、科学计量,从而提高太钢 物流跟踪系统资源有效利用率,收益预计200200万元. 7、团队成员 成员银丽 馨任慧娟申宏伟龙顺 平温鹏李振中罗胜王省林李华王犁赵鹏伟石玉生 部门自动化公司自动化公司制造部计财 部 原材料采 购部 加工厂焦化厂 2 D-1 D-1 定义阶段计划定义阶段计划 阶段工 作 任 务 1 项项目选选定背景 2 项项目与战战略的联联系 3 问题陈问题陈 述、顾顾客的声音及CTE 4 项项目范围围 5 Y的定义义、基线线水平和目标陈标陈 述 6 效益预预算 7 项项目的人力组织组织 架构 8 项项目推进计进计 划 3 1、随着公司150万吨不锈钢项目的投产,公司 进厂、厂际、出厂物资量大增,因而对 太钢物流跟踪系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急需提高人员、设备、计量运行体系的运行效率,一 方面满足外部顾客进出厂物资计量快捷、方便,减少手续繁琐和停车等候,缩短在厂区的滞 留时间,另一方面满足内部顾客及时卸货入库保供生产,以适应太钢准时精益生产的需要。 2、根据太钢2006年1-11月物资计量数据,7、8月份以后,物资流量逐步增加,厂区道路 运输繁忙,而ERP信息化系统要求物流和信息流同步,使生产消耗物资及时进入物理库存和 信息库存,以保证各工作(成本)中心的生产投入保持必要的库存,为下一步准时制生产作 准备,因而提高物流跟踪系统效率迫在眉睫,刻不容缓。 3、汽车运输方式是我公司重要的物资保供形式,新生产线投运以来,汽车运输物资也 成倍增加,更加重了厂区运输负荷,特别是西门和新西门(煤运通道),西门为新炼钢系统 废钢计量通道,新西门为原煤计量通道,主要为焦化厂运输原煤,均是公司汽车大宗物料的 进厂通道,平均每日进厂运输的车辆分别达到1000辆以上,在某些时段汽车排起长队等候计 量,在附近的库区等候卸货。大量的运输车辆在厂区道路、计量区域、卸货区域滞留等待形 成拥堵,不能及时卸货和回皮计量,造成计量数据无法及时上传ERP系统,难以保证物流和 信息流的统一。 D-2 D-2 项目选定背景项目选定背景 4 D-3 D-3 项目选定背景项目选定背景 汽车进厂大宗原燃料统计帕累托曲线图 车数统计图吨数统计图 对汽车进厂物资统计数据进行分析,前2项物资占到所有物资的80%,根据柏拉图 原则,将前2项物资作为此次改进项目的优先改进项,即焦化厂进厂原煤、炼钢系统 废钢原料作为问题突破点,逐步改进物流系统,提高资源有效利用率。对其它物资不 单独进行分析。 5 太钢经营战略 建设成为 全球最具竞争力 的不锈钢企业 部门经营战略 准确 优质 创新 高效 BB 项目 提高太钢物流 跟踪系统资源 有效利用率 项目达到预定目标,将提高太钢物流跟踪系统有效性,提高 客户满意率,减少客户抱怨,减少厂区物流拥堵。 D-4 D-4 与战略联系与战略联系 6 D- 5 D- 5 问题陈述问题陈述 问题陈述(Problem statement) : 据2006年汽车运输(焦煤、废钢)计量数据统计结果,其中在标准时间内完成的车 数约为50%, 由于物流不畅,不能及时将物资卸入库内,造成厂区物流拥堵,特别是7月 份计质量系统运行后,ERP要求物流和信息流实现同步,以保证物理和信息库存物料满 足生产投入的需要。因而,如果物资到厂、卸货入库的数据无法及时上传,将影响生产 的正常运行,直接影响到公司生产经营目标的完成,并可能造成一定的经济损失。 7 D- 6 D- 6 顾客及顾客及 CTECTE 内部顾客:焦化厂 二钢厂 顾客要求:物资及时卸货入库 数据及时上传系统 项目CTE 物流跟踪系统资源有效利用率80% 1.根据2006年1-11月物资计量统计数据,焦化厂进厂原煤从前半年的每月平均 116609吨,上升到后半年的191674吨。二钢厂新炼钢系统投运后废钢消耗平均每日 需要备料2000吨,每月平均消耗近50000 吨。 2.焦化厂是冶金工业的前部工序,废钢是炼钢系统主要的大量的原料,况且公司 运煤通道和废钢运输通道车辆大增,经常拥堵。 由此可见,将提高公司物流跟踪系统有效利用率进行立项、改进的必要性及重要 性。 外部顾客:物资供应商和承运方 顾客要求:减少物流拥堵 8 D- 7 D- 7 项目范围项目范围 厂际物流 Process 进厂(焦煤、废钢)物流出厂物流 重车进厂 太钢物流图 上秤计量回皮计量卸货空车出厂 9 D- 8 Y D- 8 Y 及缺陷定义及缺陷定义 DEFECT Y1.原煤进厂到卸货入库的时间标准时间 Y2.废钢进厂到卸货入库的时间标准时间 Y定义 物流跟踪系统资源有效利用率 计算公式:Y= 100% 每月符合标准时间的车数 每月焦煤(废钢)计量总车数 Y1.原煤进厂到卸货入库的时间标准时间(8小时) Y2.废钢计量到卸货入库的时间标准时间(7小时) 10 D- 9 D- 9 基线及目标陈述基线及目标陈述 基线 50% 目标 80% 潜在最佳值 数据来源: 06年1-11月计量数据 与07年公司目标值 83% 11 D- 10 D- 10 效果陈述效果陈述 直接效益 煤运通道衡器、焦化卸煤区机械 24小时计量。废钢通道汽车衡,新废 钢料场废钢卸货区机械24小时运行。 物资量增加一倍,人员、设备不增加 ,通过优化流程,提高资源有效利用 率,保证物资按时计量、卸货入库, 信息即使上传,确保准时生产,减少 库存,缩短运输车辆厂区滞留时间, 节约人力资源成本、设备投资和库存 占用,直接收益200万元。 间接效益 项目改善后,确保物资准时入库 ,保证准时制生产,同时提高顾客 满意度。 直接节约的成本: 2,000,000元 12 D- 11 D- 11 人力组织人力组织 龙顺平 单位倡导者:王 洪 指导老师:王平军 专业 管理员 核心成员 李振中罗胜王省林温鹏李华申宏伟任慧娟银丽馨 绿 带 专业 管理员 系统 工程师 成本 管理 生产 计划 物流 管理 网络工 程师 调度室 主任 工程 师 王犁赵鹏伟 废钢 管理 采购 管理 黑带: 周喜龙 石玉生 煤炭 管理 项目倡导者:何建平 13 D- 12 D- 12 项目推进计划项目推进计划 内容时间时间工作计计划 定义义-D 开始日期:11月15日 完成日期:11月20日 1、项项目选选定,项项目团队团队的确定及培训训。 2、形成项项目授权书权书。 3、形成定义阶义阶段项项目报报告。 测测量-M 开始日期:11月20日 完成日期:12月31日 1、计计算出立项时项时的工程能力。 2、通过过流程图图、因果图图、C&E矩阵阵找出关键键X;运用 FMEA找出改进进机会。 3、总结测总结测 量阶阶段,确定需要进进一步分析的关键键因素。 分析-A 开始日期:12月31日 完成日期: 1月31日 1、利用流程的分析工具对对影响影响资资源有效利用率的变变量 进进 行进进一步分析,以便找出影响输输出的关键输键输入因子X。 改善-I 开始日期: 1月31日 完成日期: 3月20日 1、针对针对影响物流跟踪系统资统资源有效利用率的关键键因子进进行 改 善。 控制-C 开始日期: 3月20日 完成日期: 4月20日 1、明确已经经做出的改变变,制定应变计应变计 划。 2、聚焦关键键控制点,对对少数重要的控制点进进行监监控。 3、核算财务财务收益。 14 阶段工 作 任 务 1 测测量系统统分析 2 工程能力分析 3 绘绘制鱼鱼骨图图 4 C&E矩阵阵 5 C&E矩阵阵柏拉图图 6 失效模式分析(FMEA) 7 采取部分改善后的 2nd FMEA 8 部分改善措施 9 效果验证验证 10 小结结 M- 1M- 1 测量阶段计划测量阶段计划 15 测量内容:进厂计量时间 样本数量:共10个车90数据 测量机器:时钟 测 量 者:银丽馨、任慧娟、申宏伟 记 录 者:银丽馨 测量方法:随机抽样 从ANOVA Table分析结果可知: P/TV=9.22%,小于10%,说明测量 系统可用,分组数=15,说明测量系统 分辨率可以满足要求。 M- 2 M- 2 测量系统分析测量系统分析 Study Var %Study Var Source StdDev (SD) (6 * SD) (%SV) Total Gage R&R 0.011621 0.069724 9.22 Repeatability 0.005887 0.035321 4.67 Reproducibility 0.010019 0.060115 7.95 测量者 0.002844 0.017062 2.26 测量者*样本 0.009607 0.057643 7.62 Part-To-Part 0.125511 0.753069 99.57 Total Variation 0.126048 0.756290 100.00 Number of Distinct Categories = 15 16 M- 3M- 3 Y Y的工程能力分析的工程能力分析 现状: Inverse Cumulative Distribution Function Normal with mean = 0 and standard deviation = 1 P( X 0): Z = -2.94 P-Value = 0.998 Test and 废钢 for Two Proportions Sample X N Sample p 1 30 55 0.545455 2 64 87 0.735632 Difference = p (1) - p (2) Estimate for difference: -0.190178 95% lower bound for difference: -0.325249 Test for difference = 0 (vs 0): Z = -2.32 P-Value = 0.990 从2P检验分析结果可知: P-Value = 0.998,大于 0.05,说明系统资源有效 利用率得到了明显提高, 12月份焦煤物流跟踪系统 资源有效利用率达到 70.4%。 从2P检验分析结果可知: P-Value = 0.990,大于 0.05,说明系统资源有效 利用率得到了明显提高, 12月份废钢物流跟踪系统 资源有效利用率达到 73.6% 。 32 计量 出票 重车计量作业卸货作业办理票据回皮计量 卸货 空车 上秤 上货位 计量 出厂 上货位作业 重车 进厂 0.28h 0.45h 0.34h 5.86h 0.11h 平均时间从8.08降低到7.04h 信息流物流 下发采购订单 ERP 接收进入库存 计质量 衡器 计量 收方 卸货 收方 卸货 质量 检验 回皮 计量 数据 匹配 前 后 M-19 M-19 改善措施实施后改善措施实施后y1y1的时间控制的时间控制 0.36h 0.72h 0.53h 6.28h 0.19h 33 计量 出票 重车计量作业卸货作业办理票据回皮计量 卸货 空车 上秤 上货位 计量 出厂 上货位作业 重车 进厂 信息流物流 下发采购订单 ERP 接收进入库存 计质量 衡器 计量 收方 卸货 收方 卸货 质量 检验 回皮 计量 数据 匹配 0.22h 0.39h 1.02h 4.65h 0.18h 平均时间从7.65降低到6.46h 前 后 M-20 改善措施实施后y2的时间控制 0.26h 0.43h 1.08h 5.66h 0.22h 34 M- 21M- 21 改善措施实施后改善措施实施后Y Y的现状分析的现状分析 项项 目优优先数备备 注 汽车车到达 均衡 交通管制160 由于交通管制是外部原因,难难以协调协调 ,只能尽量规规避交通管制带带来的风险风险 ,在此暂暂不作进进一步的分析。 网络络系统统 网络络运行监监控 维护维护 不足 120 对对网络络运行监监控程度的影响作用在下 一阶阶段进进行分析。 计质计质 量 系统统 缺乏对对系统统的 维护监维护监 控经验经验 120 对计质对计质 量系统统运行维护维护 经验经验 的影响作 用在下一阶阶段进进行分析。 卸车车能力 设备维护设备维护 不够够 有效利用率低 140 对对卸车车能力对对目标标的影响作用将在下 一阶阶段进进行分析。 1、对事先风险数100的绿色部份,进行了快速改善,降低了失效风险。 焦煤进厂物流跟踪系统资源有效利用率上升为70%,废钢进厂物流跟踪系统资源 有效利用率上升为76%, 抽样统计的进厂到卸货入库的时间焦煤从8.08h下降到7.04h ,废钢从7.65h下降到6.46h。 2、对二次FEAM分析后100的红色部份,由于对失效的根本起因不够确认,将在 下阶段通过分析、实验等手段来确定主要起因并加以改善。 3、A阶段将对以下4个因子作进一步的分析和验证,同时还要对卸货作业流程进 行详细分析。 35 A-1A-1 分析分析阶段计划阶段计划 阶段工 作 任 务 1 对对卸货货作业业的流程分析 2 网络络系统统运行监监控对资对资 源有效利用率的影响分析 3 计计质质量系统统运行维护对资维护对资 源有效利用率的影响分 析 4 卸车车能力对资对资 源有效利用率的影响分析 5 小结结 36 A-2 卸货作业的流程分析 根据M阶段对物资进厂计量到出厂各个阶段时间的流程分析,卸货作业的流程占用 了80以上的时间,所以需要对卸货作业流程进行详细的流程分析。 库区停车 库区目测 库区验单 库区质检实物卸货 卸货确认 系统卸货验单签发 运输输司机现场现场收料者质检质检者卸货货点实实物卸货货者系统统卸货货者库库区管理者 0.14h 0.12h 0.30h4.35h 卸货点 0.5h 0.05h 0.14h0.06h 0.15h 0.16h0.28h4.86h0.48h0.17h0.10h 0.08h 红色为废钢时间数据,黑色为焦煤时间数据 37 根据A阶段现场对焦煤卸货和废钢卸货的跟踪分析,对两个货区的卸货作业不增值 的活动进行改善。 库区 验单 库区 目测 库区 质检 卸 货 等 待 实物 卸货 系统 卸货 卸货 确认 验单 签发 0.150.160.284.760.480.180.170.10 总计 5.96 焦 煤 卸 货 流 程 时 间 改 善 方 案 库区 验单 库区 目测 库区 质检 卸 货 等 待 实物 卸货 系统 卸货 卸货 确认 验单 签发 0.150.160.284.760.480.180.170.10 总计 6.28 A-3 卸货区卸货作业的改善 38 库区 验单 库区 目测 库区 质检 卸 货 等 待 实物 卸货 系统 卸货 卸货 确认 验单 签发 总计 5.26 废 钢 卸 货 流 程 时 间 改 善 方 案 库区 验单 库区 目测 库区 质检 卸 货 等 待 实物 卸货 系统 卸货 卸货 确认 验单 签发 0.120.140.304.250.500.150.140.06 总计 5.66 0.120.140.304.250.500.150.140.06 A-4 卸货区卸货作业的改善 39 A-5A-5 卸货作业流程分析卸货作业流程分析 通过现场对焦煤卸货和废钢卸货的跟踪,两个货区的卸货作业都 存在不同程度的不增值活动。 焦煤卸货区:根据M阶段的改善计质量系统卸货终端设在实物卸 货区,现场收料者可以作为系统卸货者,在确认实物卸货之后,即可 在系统中卸货。同时由于现场收料者配有手持读卡器,现场人员可以 验单(卡)的同时进行目测实物。 通过流程的合并调整可以缩短时间:0.32h 废钢卸货区:根据现场跟踪,废钢进入库区均有卸货人员持单引 导,库区目测、质检可以与验单同时进行。同时可以在现场实施系统 卸货。 通过流程的合并调整可以缩短时间:0.40h 40 结论: P=0.0360.05 拒绝原假设,支持对立假设。说明网络系统监 控与资源利用率有关,在统计学上是显著的。 所以加强网络监控作为以后的改善措施。 A-6 网络系统监控对资源利用率的影响分析(推理统计) Chi-Square Test: 合格次数, 缺陷次数 Expected counts are printed below observed counts Chi-Square contributions are printed below expected counts C2 C3 Total 1 46 1 47 42.93 4.07 0.220 2.317 2 30 2 32 29.23 2.77 0.020 0.215 3 40 8 48 43.84 4.16 0.337 3.551 Total 116 11 127 Chi-Sq = 6.660, DF = 2, P-Value = 0.036 假设检验: 通过卡方检验验证网络系统监控对资源利用率 是否有影响 H0假设:网络系统监控与资源利用率无关 H1假设:网络系统监控与资源利用率有关 合格次数缺陷次数总总数 自动监动监 控扫扫描 24小时值时值 班处处 理 46147 自动监动监 控扫扫描 日常8小时处时处 理 30231 日常8小时时人工 监监控 40848 41 结论: P=0.0270.05 拒绝原假设,支持对立假设。说明计质量维护 经验与资源有效利用率有关,在统计学上是显 著的。所以加强计质量维护培训作为今后改进 措施。 A-7 计质量系统维护经验对资源利用率的影响分析(推理统计) Chi-Square Test: 合格次数, 缺陷次数 Expected counts are printed below observed counts Chi-Square contributions are printed below expected counts C2 C3 Total 1 10 4 14 12.66 1.34 0.558 5.261 2 32 2 34 30.74 3.26 0.052 0.487 3 24 1 25 22.60 2.40 0.086 0.814 Total 66 7 73 Chi-Sq = 7.258, DF = 2, P-Value = 0.027 假设检验: 通过卡方检验验证计质量系统维护经验对资源 利用率是否有影响 H0假设:计质量维护经验与资源利用率无关 H1假设:计质量维护经验与资源利用率有关 合格次数缺陷次数总总数 未培训训 10414 2个月经经 验验 32234 6个月经经 验验 24125 42 结论: P=0.0010.05 拒绝原假设,支持对立假设。说明卸车能力 与资源有效利用率有关,在统计学上是显著 的。所以把提高卸车能力作为以后的改善措 施。 A-8 卸车能力对资源有效利用率的影响分析(推理统计) Chi-Square Test: 合格次数, 缺陷次数 Expected counts are printed below observed counts Chi-Square contributions are printed below expected counts C2 C3 Total 1 164 69 233 179.67 53.33 1.366 4.602 2 158 52 210 161.93 48.07 0.095 0.322 3 217 39 256 197.40 58.60 1.946 6.555 Total 539 160 699 Chi-Sq = 14.885, DF = 2, P-Value = 0.001. 假设检验: 通过卡方检验验证卸车能力对资源有效利用 率是否有影响 H0假设:卸车能力与资源有效利用率无关 H1假设:卸车能力与资源有效利用率有关 合格次数缺陷次数总总数 80作业业率164 69 233 85作业业率15852210 90作业业率21739256 43 NO项项目名称控制方式责责任人完成日期 1网络络运行监监控 通过过增加监监控频频次提高 网络络系统统运行稳稳定 李振中1月31日 2 计质计质 量系统维统维 护护 通过过技术术培训训和交流提 高维护维护 操作水平 何建平1月31日 卸车车能力提高 通过过设备维护设备维护 提高卸车车 设备设备 有效作业业率 石玉生 赵赵朋伟伟 1月31日 4 卸货货作业业流程调调 整 固化调调整后的流程操作 石玉生 赵赵朋伟伟 1月31日 A-9 A阶段小结 A 阶段可改善的项目: 44 I-1 改善阶段项目计划 阶段工 作 任 务 1对对卸货货作业业的流程进进行常规规改善 2对对关键键因子再一次进进行FMEA分析 3效果验证验证 4小结结 45 I-2 对关键的因子再一次进行FMEA分析 输入潜在要因当前控制方法RPN采取措施 严 重 度 发 生 率 探 测 度 RPN 网络络系 统统运行 监监控 网络运行监 控维护不足 2 4小时监控网络 系统,发生问题 30分钟内解决, 通过技术手段实 施自动系统扫描 。 192 系统自动扫描,设立 自动报警,建立运行 值班记录,发现问题 立即处理,时间不得 超过30分钟。 83 3 72 计质计质 量系统统 维护维护 缺乏对系统的 维护监 控经 验 1、制定培训计划 ,提高人员技能2 、设立24小时值 班人员监控计质 量系统,发生问 题30分钟内解决 。 120 按培训计划要求对维 护人员实施培训和考 试,进行培训效果验 证,使维护人员完全 掌握计质量系统。 63354 卸车车 能力 卸车设备 有 效利用率低 1、卸车设备 能源 有限,保持当前控 制方法:加强设 备维护 管理,保 证卸车设备 在卸 车作业期间无故 障,作业间隙检 修维护。 120 按设备维护 制度实施 点检维护 ,使卸货设 备有效时间延长。 63472 46 I-3 对关键影响因子的改善方案 因子类类型改善方案 网络络系统统 运行监监控 关键键 因子 根据A阶阶段对对网络络系统统运行监监控与资资源有效利 用率的推理分析,对对网络络系统统的运行监监控进进行改善 ,设设立24小时值时值 班制,实现实现 网络络系统统自动监动监 控扫扫 描报报警,对发现对发现 的问题问题 在30分钟钟内处处理。 计质计质 量系 统维护统维护 关键键 因子 根据A阶阶段对计质对计质 量系统维护统维护 与资资源有效利用 率的推理分析,加强计质计质 量系统维护统维护 技术术培训训,制 定培训实训实 施计计划,外聘专专家和技术术人员讲员讲 解培训训 ,提高维护维护 人员实员实 践处处理能力和预预控能力。 卸车车能力 关键键 因子 根据A阶阶段对对卸车车能力与资资源有效利用率的推 理分析,对对卸车设备车设备 重点维护维护 ,建立定期点检维检维 修制度,合理储备储备 易损备损备 件,提高设备设备 有效作业业 时间时间 。 其它因子 非关键键 因子 根据M阶阶段FEMA分析中对对各项项因子的分析,继继 续续采取相应应的措施。 47 I-4 改善效果的验证 月份 2006年1-11月 2006年12月 2007年1月 2007年2月 2007年3月 焦煤50%70.4%79.5%80.183.7 废钢51%73.5%81.0%82.384.6 经过改善后,2007年焦煤、废钢物流系统资源有效利用率 统计表如下: 48 I- 5 采取改善措施后流程时间缩短 效果: 平均时间时间 比原来缩缩短1.04小时时,物流系统资统资 源有效利用率达到目标值标值 。 49 I- 6 采取改善措施后流程时间缩短 效果: 平均时间时间 比原来缩缩短1.19小时时,物流系统资统资 源有效利用率达到目标值标值 。 50 C-1 对关键因子X的管控 NO项项目名称控制方式责责任人完成日期 1 网络络系统统运行监监控 制定系统监统监 控运行标标准李振中3月30日 2 计质计质 量系统维护统维护 制定培训计训计 划并按期执执行何建平3月30日 3 卸车车能力 制定设备维护设备维护 点检标检标 准 石玉生 赵赵朋伟伟 3月30日 对物流资源有效利用率有显著影响的关键因子进行管控,避免 项目完成后,操作者突然回到旧的习惯和工作程序上去,并最终形 成长期的影响并持续下去。 51 C-2 改进措施固化为工艺技术 将改进措施固化为工艺技术操作标准 序号名 称 1 网络络系统监统监 控运行制度 2 计质计质 量系统维护统维护 制度 3 设备维护设备维护 点检检制度 4 计质计质 量系统统操作手册 5 衡器点检维护标检维护标 准 6 衡器测测量过过程控制标标准 52 月份2006年11月前 2006年12月2007年1月2007年2月2007年3月 2007年4月 焦煤50%70.4%79.5%80.183.7%84.2 废钢51%73.5%81.0%82.384.6%84.9 50% 80%(83%) 焦煤 废钢 经过改善措施后,Y的现况如下: C-3 控制阶段(改善后、巩固期) 分 析 1、平均水平 改善后物流资资源有效利用率由原来平均50%上升到80,不仅仅达到了目标值标值 , 且达到并超越了潜在最佳值值。 2、稳稳定性 改善前后一直呈稳稳步上升趋势趋势 ,稳稳定性好。 53 C-4C-4 Y的控制图 从2007年2月-4月共对焦煤和废钢抽取10组数据, 数据结果表明,对Y的控制有效。 54 C-5C-5 Y Y的工程能力分析(的工程能力分析(改善后、巩固期改善后、巩固期) 工程能力分析: 改进前:水平为0.025069 目标: 水平为0.841621 实施改善后:水平为1.00271 现状: Normal with mean = 0 and standard deviation = 1 P( X = x ) x 0.51 0.0250689 目标: Normal with mean = 0 and standard deviation = 1 P( X = x ) x 0.8 0.841621 实施改善后: Normal with mean = 0 and standard deviation = 1 P( X = x ) x 0.842 1.00271 实施改善后水平阶梯图 0.02507 1.00271 0.84162 55 C- 6 C- 6 进厂焦煤计量流程控制计划 序号流程关键键因子控制方式评评价办办法 责责任人 1重车车 进进厂 计质计质 量和网 络络系统统 24小时时系统监统监 控,故障处处 理不超过过0.5小时时 生产调产调 度日 常检查检查 龙顺龙顺 平 衡器设备设备 每周点检检2次,每月过过程测测 量1次 下工序检查检查 评评价 董建业业 2上货货位卸货货确认认 按规规定的流程,先目测测, 后刷卡,再按先来后到上 货货位,最后卸车车。 定期分析数 据检查检查 通报报 石玉生 3 卸货货 作业业 卸车车能力 作业间业间 隙检检修维护设备维护设备 ,卸车车期间间最大限度发发 挥设备挥设备 能力 统计统计 卸车车用 时时,执执行经经 济济考核 石玉生 4 办办理 票据 系统统集中卸 货货 逐一卸货货 定期分析数 据检查检查 通报报 石玉生 5 出厂 计计量 系统统信息传传 递递 在汽车车到达之前,物料 信息必须录须录 入计质计质 量系 统统 定期收集数 据检查检查 通报报 56 C- 7 C- 7 进厂废钢计量流程控制计划 序号流程关键键因子控制方式评评价办办法 责责任人 1重车车 进进厂 计质计质 量和网 络络系统统 24小时时系统监统监 控,故障处处 理不超过过0.5小时时 生产调产调 度日 常检查检查 龙顺龙顺 平 衡器设备设备 每周点检检2次,每月过过程测测 量1次 下工序检查检查 评评价 董建业业 2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