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一理化生]全国中小学优秀教案评比臧海晶.doc_第1页
[高一理化生]全国中小学优秀教案评比臧海晶.doc_第2页
[高一理化生]全国中小学优秀教案评比臧海晶.doc_第3页
[高一理化生]全国中小学优秀教案评比臧海晶.doc_第4页
[高一理化生]全国中小学优秀教案评比臧海晶.doc_第5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全国中小学“教学中的互联网搜索”优秀教学案例评选一、教案背景1,面向学生: 中学 小学 2,学科:高中地理2,课时:13,学生课前准备:(一)、预习教材、收集通化市在水资源利用过程中产生的问题及解决措施(二)、完成学案二、教学课题:第三章 地球上的水 第三节 水资源的合理利用1、知识与技能了解水资源的概念和衡量水资源的具体指标。运用图表说明我国和世界水资源时空分布特征。说明水资源的数量和质量对人类生存和发展的意义。了解水资源面临的问题和实现水资源可持续发展的措施。2、过程与方法通过阅读有关资料和图片,培养学生的读图分析能力。通过案例和问题分析,培养学生思维方式,挖掘学生潜力,激发学生的求知精神。通过开展小组合作探究和个性发展,培养学生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树立资源利用的可持续发展观点。增强学生水资源的忧患意识,树立科学的资源观,养成节约用水的良好习惯。三、教材分析本节教材内容是人教版第三章地球上的水第三节的内容,前两节主要是从不同的空间介绍人类赖以生存和发展的“水环境”的特点,而本节则侧重于阐明人与水的相互关系。所以,树立正确的水资源观,认清当前全球及我国的水资源状况,懂得科学、基本的水资源可持续利用策略和措施,无疑是本节的重难点。教材首先介绍了世界和我国的水资源的状况,介绍的重点在水资源的分布不均。接着,教材阐述了水资源与人类社会的关系,紧扣水资源的数量和质量对人类经济活动的影响,在活动中安排了以色列水资源的利用作为案例探究让学生理解现代科技的进步对水资源利用的影响。并以咸海面积缩小的原因分析及对地理环境产生的影响作为案例提出要从开源和节流两个方面促进水资源的持续利用。教学重点:认识水资源的数量和质量对人类生存与发展的意义,及如何合理利用水资源。教学难点:举例说明水资源的数量、质量对人类生存与发展的意义。教学之前用百度在网上搜索水资源的合理利用的相关教学材料,找了很多教案和材料作参考,了解到教学的重点和难点,确定课堂教学形式和方法。然后根据课堂教学需要,利用百度图片搜索关于通化市2010年洪灾和西南五省干旱的图片,创设问题情境。用百度网上搜索下载关于水资源的各类图片,培养学生读图、析图、归纳总结问题的能力。通过百度在网上搜索一些关于水资源的文字资料和图片资料,做成PPT课堂给同学们演示,使学生增强学生水资源的忧患意识,树立科学的资源观,养成节约用水的良好习惯。四、教学方法 读图问题式教学法、自主探究法、分组合作学习法五、 教学过程【情境导入】 通过今年通化市的洪灾和去年西南五省干旱图片对比反映发生水旱灾害的主要原因是降水的分布不均,如何利用水资源减少经济损失引出本课。【百度图片】:/hzl5488/album/item/8ec997125109808cc1fd7875.html#IMG=79a7e480468054959023d9b0/cyyyayy/album/item/45710f7c993a373f28388a93.html#【讲授新课】(一)、水资源及其分布1、学生阅读教材通过设计问题来梳理学生对水资源的理解(图文转换的方式)2、读图表分析:世界水资源的分布/web/14534/otherData/1/14534_163286/14534_163286_1256655237186.jpg3、读我国降水量图,分析归纳我国水资源分布规律及原因中国地理_20060315233912515中国年降水量分布图.jpg_我爱大笨的百度空间相册(二)、水资源与人类社会通过三组图片对比分析归纳人类与社会的关系,并通过实例说明。上海百货网-农夫山泉,创造记忆点、/i?ct=503316480&z=0&tn=baiduimagedetail&word=%C8%FD%BD%AD%C6%BD%D4%AD%BB%FA%D0%B5%BB%AF%CA%D5%B8%EE&in=25521&cl=2&lm=-1&pn=9&rn=1&di=38994929715&ln=2000&fr=&fmq=&ic=0&s=0&se=1&sme=0&tab=&width=&height=&face=0#pn28/i?ct=503316480&z=&tn=baiduimagedetail&word=%C4%CF%B7%BD%CB%AE%CC%EF&in=7906&cl=2&lm=-1&pn=3&rn=1&di=41168630310&ln=2000&fr=&fmq=&ic=&s=&se=&sme=0&tab=&width=&height=&face=/i?ct=503316480&z=&tn=baiduimagedetail&word=%B6%BC%BD%AD%D1%DF%CB%AE%C0%FB%B9%A4%B3%CC&in=2937&cl=2&lm=-1&pn=5&rn=1&di=8232597915&ln=2000&fr=&fmq=&ic=&s=&se=&sme=0&tab=&width=&height=&face=/i?ct=503316480&z=&tn=baiduimagedetail&word=%BA%A3%CB%AE%B5%AD%BB%AF%B9%A4%B3%A7&in=15189&cl=2&lm=-1&pn=10&rn=1&di=8009412390&ln=449&fr=&fmq=&ic=&s=&se=&sme=0&tab=&width=&height=&face=#pn7开放性探究:1、对比分析两案例沙漠中的奇迹以色列和消失的咸海在相同的干旱条件下,为什么产生了不同的结果?/i?ct=503316480&z=&tn=baiduimagedetail&word=%BA%A3%CB%AE%B5%AD%BB%AF%B9%A4%B3%A7&in=6353&cl=2&lm=-1&pn=11&rn=1&di=12121106250&ln=449&fr=&fmq=&ic=&s=&se=&sme=0&tab=&width=&height=&face=案例探究:咸海面积和水量减少?-水资源的合理利用2、两地对水资源的利用对我国有什么借鉴意义?(三)、合理利用水资源问题研究:1、通过案例和生活实际总结归纳水资源在利用过程中产生的问题、原因。2、想想怎样利用水资源能减少通化市和西南五省干旱带来的经济损失?小结:高考链接:2010年高考题知识迁移:探究我国华北地区水资源短缺的原因及解决措施【板书】第三章 第三节水资源的合理利用水资源及其分布 利用 问题 解决措施 原因六、 教学反思一、主要优点1、在研读课标和重新整合教材的基础上,本课的教学设计较好的体现了新课程理念和地理课程目标的要求。突出地图为载体与问题式教学,注重学生对知识的自我构建与应用。2、在处理教学内容与时间的关系上,根据我们的教学进度和本课教学内容,将两个课时的安排调整到一个课时进行,提高课堂教学效率。根据教学结果看,进行这样的调整不仅更加方便教学,而且效果较好。体现了新课程教学“用教材,不是教教材”的新思想。3、围绕本课重点内容,补充了许多教学材料和资源进行教学,特别对水资源的理解上能通过图片考察了学生图文转换能力、通过三组图片对比不仅丰富了内容,增加了学生的感性认识,而且能激发学生兴趣,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4、对重难点知识点的落实上能够联系生活实际,通过三组图片对比分析来突破水资源的数量和质量对人类生存与发展的意义,通过两案例和生活实际对比分析归纳水资源在利用过程中产生的问题及原因并就如何减少通化市的水灾和西南干旱的经济损失而归纳出解决水资源短缺的措施。二、主要缺点:1、虽然教师注重了启发式教学,但由于内容较多、学生基础较差的关系,还是反映出教师引导的过多。2、时间显得比较紧张,有些内容学生的不是很深刻,也缺乏练习巩固的时间。3、教学气氛还不够活跃,师生教学互动不足,可能会影响教学效果。三、需要注意的问题1、设计的问题还要根据课标、教材和我校学生实际,突出重点并能引发学生思考,具有探究价值。对有一定难度的问题可给予必要的提示和启发。2、提问学生发言要注意代表性和针对性。要求学生在别人发言时学会倾听,虚心学习。鼓励学生勇于表达自己的见解,大胆质疑。对同学发言中的新意和亮点要充分肯定,及时表扬。七、 教师个人介绍省份:吉林省 学校:吉林省通化市靖宇中学 姓名:臧海晶 职称:中教一级 电话电子邮件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