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稿多投“的界定.doc_第1页
”一稿多投“的界定.doc_第2页
”一稿多投“的界定.doc_第3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一稿多投”的定义国内定义:(1)一稿多投是指一篇内容相同或基本相似的稿子,由一个作者投往多家宣传媒体,犹如一女嫁多夫是件不道德和很不光彩的事。(2)一稿多投有广义与狭义之分。广义上的一稿多投是指作者将同一件作品投给多家期刊社的行为包括在法定或约定禁止再投期限以外或在明知自己的作品己经或将要发表情况下将同一件作品投给其他期刊社的行为。狭义上的一稿多投是指作者在法定或约定的禁止再投期间同时或先后将同一件作品投给两家或两家以上期刊社的行为。(3)一稿多投是指作者在法定或约定禁投期间,或者在期限以外获知自己作品已经发表而将同一作品或改头换面投向多家报刊社以供使用的行为。(4)一稿多投是指将内容相同、基本相同或部分内容相同的论文稿件,同时或相继投向两家以上刊物企图发表的行为。国外定义:同样的信息、论文或论文的主要内容在编辑和读者未知的情况下,于一种或多种媒体(印刷或电子媒体)上同时或相继报道一次或多次。国外学界对“一稿多投”或“一稿两投”的行为有许多不同的称谓,最常见的是“重复发表”(repetitivepublieation),有的学者称作“自我剽窃”(self-plagiarism),甚至有的学者称其为“剽窃”(plagiarism)。美国生物学编辑委员会(CBE,现扩大为科学编辑委员会,CSE)下属的编辑政策委员会1996年推荐用“多余发表”(redundantpublieation),因为其适用于无论重复发表事实上是否已经发生(即己经重复投稿)的情况。在Harvard Continuing Edueation Home Page关于(学术诚信和到窃)讲义和演讲中有这样一段话:“当你剽窃的时候,你是在拐走另一个人的脑产儿(braln child),不仅如此,你还在对其他人声称:这是你自己的脑产儿(brain child),你利用它给你自己并没有真正去做的工作赢得声誉,所以你又是在说谎和诈骗,你从原作者那里不公平地窃取了本应属于他的认可和荣誉。”自我剽窃(self-plagiarism)国外学者对“自我剿窃”(self-Plagiarism)定义为以下两种情况:一是引用自己以前作品中的观点和方法,也称为“自引”,二是将自己的作品略微修改后,再次发表,即“一稿多投”。这种“自引”的情况非常多见,指作者在一系列的作品中重复使用文章而没有引用之前发表的文章作为参考文献。在国外,学者大量的“自引”被认为是剽窃。2006年中国计算机学会青年计算机科技论坛“如何保障学术诚信”的研讨会上,IBM公司watson研究中心研究员、副总裁技术助理王敏博士向与会者介绍了国外在学术诚信方面的一些做法时,提到了“自我到窃”(seif-pfagiarism)的问题,他是这样说的:“你做了一个东西,做得很好,你又加了一点东西,加的这点东西是不是可以写一篇新的文章,自己应该有一个认识,这个如果是新的,你可以写。如果只是一个小的改动,那是不可以写的。就是你投到会议或者投到刊物去,这个时候你必须要交代清楚你这个是在原来的基础上发展出这么多,而不能不提以前这一段了,给人的印象是你新做这么多,这就是自我剿窃了。”重复发表(repetitive publieation)重复发表(repetitive publieation)是指作者向不同出版物投稿时,其文稿内容(如假设、方法、样本、数据、图表、论点和结论等部分)有相当重复而且文稿之间缺乏充分的交叉引用或标引的现象。这里涉及到两种不同的行为主体,一种是指将自己的作品或成果修改或不修改后再次发表的行为,另一种是指将他人的作品或成果修改或不修改后再次发表的行为。后者是典型的到窃、抄袭行为,在这里所说的重复发表仅指第一种行为主体。国外所指的重复发表(repetitive Publication)中如果是指第一种行为主体的,便等同于我们所说的“一稿多投”。根据国际学术界的主流观点,以下类型的重复发表不属于“一稿多投”行为,可以再次发表:(l)在专业学术会议上做过口头报告或者以摘要、会议墙报的形式发表过初步研究结果的完整报告,可以再次发表,但不包括以会议论文集或类似出版物形式发表的全文;(2)类似于在一种刊物发表过摘要或初步报道而将全文投向另一种期刊的文稿;(3)有关学术会议或科学发现的新闻报道类文稿,可以再次发表,但此类报道不应通过附加更多的资料或图表而使内容描述过于详尽;(4)重要会议的纪要,有关组织达成的共识性文件,可以再次发表;(5)对首次发表的内容充实了50%或以上数据的学术论文,可以再次发表;(6)论文以不同或同一种文字在一种期刊的国际版本上再次发表;(7)论文是以一种只有极少数科学家能够理解的非英语文字己发表在本国期刊上的属于重大发现的研究论文,在国际英文学术期刊再次发表;(8)同一篇论文在内部资料发表后,可以在公开发行的刊物上再次发表;以上再次发表均应向期刊编辑部充分说明所有的、可能被误认为是相同或相似研究工作的重复发表和先前报告,并附上有关材料的复印件;必要时还需从首次发表的原期刊获得同意再次发表的有关书面材料。多余发表(redundant publieation)国外“多余发表”(redundant publieation)一词经常和“香肠论文”同时使用,常常是评价科技论文中“香肠论文”现象,用来说明这些论文的多次发表是多余的,严重的浪费资源,对读者而言,阅读其中的任何一篇文章就含有了足够的信息量。国外学者KassirerJP,AngenM在1995年时注意到,作者将某个较大科学研成果的有效内容“支解”为若干“最小可发表单元”(多篇论文的形式),先后投多个杂志发表的现象,并将这种稿件形象的比喻为“腊肠切片”或“香肠论文(salamislieing)”。国内一般将这类“一稿多投”的类型叫做“化整为零式”,“分期交货式”,从事编辑工作的人称这种现象为“变相重复发表”。“香肠论文”具有以下形式特点:(l)作者单位相同,或大部分作者相同,包括第一作者相同或不同,作者排名顺序相同或不同;(2)主要的研究方法相同;(3)研究内容及结果有50%以上重复;(4)结论类似。细读被“支解”后的多篇“香肠论文”具有以下实质性特点:(l)用一篇总的论文更具有信息量,且比用多篇“香肠论文”更为完整,更具有关联性;(2)可以在同一篇论文中表达所有必要的信息,根本无需增加篇幅;(3)多篇“香肠论文”发表,可能会降低这项研究成果的重要性,使得研究成果变得残缺和支离破碎;(4)多篇“香肠论文”发表,读者可能阅读其中某一篇论文即已足够,其他的几篇都是多余的。2国外期刊对论文“一稿多投”的处置办法发出了撤消原来论文的通告,以警示作者、告知读者。目前,中国学术期刊(光盘版)电子杂志社和同方知网联合开发的“学术不端文献检测系统”(AMLC)检测来稿。相信不久的将来,在检索各种学术论文数据库时,不会再出现一连串的多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