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议柴胡(1)_第1页
小议柴胡(1)_第2页
小议柴胡(1)_第3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精品文档 2016 全新精品资料 全程指导写作 独家原创 1 / 3 小议柴胡 (1) 【摘要】 柴胡是一味常用的中药,味苦辛平,入心包、肝、三焦、胆经。有轻清、升散和疏泄的特点,能解表退热,疏肝解郁,升举阳气。产地不同,处方名也不同 ;剂量大小不同,用治的病种也不相同。根据柴胡的药理作用,配伍不同的药物,方剂的作用也不相同。以柴胡为代表的方剂很多,如大柴胡汤、小柴胡汤、柴胡疏肝散、逍遥丸等,至今仍指导临床。由于柴胡的药理特点,肝体阴用阳,因此在有阴血不足时,要配伍柔润之品,以防耗阴损血。 【关键词】 柴胡 ;辨证用药 柴胡是一味常用的中药,临床上使用很广泛,涉及中医各科 领域。柴胡味苦辛平,入心包、肝、三焦、胆经。具有轻清、升散、疏泄的特点。有透表退热,疏肝解郁,升举阳气,截疟的功效。用治感冒发热,寒热往来,疟疾,黄疸,头痛目赤,耳聋口苦,肝气郁结,胸肋胀痛,月经不调,气虚下陷,久泻脱肛,子宫下垂等病。为了更进一步了解柴胡,从以下四个方面议议。 1 柴胡产地不同,其药理作用有异 本草汇言:“银柴胡、北柴胡、软柴胡,气味虽皆苦寒,而俱入少阳、厥阴,然又有别也。银柴胡清热,治阴虚内热也 ;北柴胡清热,治伤寒邪热也 ;软柴胡清热,治肝热骨蒸也。其出处生成不同,其形色长短黑 白不同,其功用内外精品文档 2016 全新精品资料 全程指导写作 独家原创 2 / 3 两伤主治不同。”由于柴胡生长的地方不同,形态不同,名也不同。据文献记载,有狭叶柴胡、兴安柴胡、大叶柴胡、长颈柴胡、膜缘柴胡、小柴胡、竹柴胡、金黄柴胡、多脉柴胡等名。以长江为界,长江以北,产于辽宁、甘肃、河北、河南、陕西、内蒙古、山东等地的柴胡,称为北柴胡,又名硬柴胡,秋柴胡。长江以南,产于湖北、江苏、四川、云南、贵州等地的柴胡称为南柴胡,又名软柴胡,春柴胡,细柴胡,香柴胡。而其幼苗,称为嫩柴胡。 北柴胡清热解表之力偏强,南柴胡疏肝解郁之力偏强,嫩柴胡升举阳气之力偏优。为了提高疗效,不同 炮制加工,其药理作用也不同。用醋拌匀,文火炒后晒干,治慢性肝病 ;用鳖血拌匀闷润,文火炒,晒干,治晚期肝硬化 ;用白酒拌匀闷,炒晾干,治虚热病症。而滇南本草还有“发汗用嫩蕊,治虚热,调经用根”之说。而新鲜柴胡的药理作用更好。 2 柴胡剂量大小不同,其功效亦不同 药品化义:“柴胡性轻清,主升散,味微苦,主疏泄,若用二、三钱,能祛散肌表若少用三、四分,能升提下陷。”本草正义:“柴胡升举,亦非所宜,惟必审知其为脾阳不振,中气下陷,则东垣之补中益气之方,乃堪采用。然升、柴升清,特其少少之辅佐品耳 。”因此,李东垣的补中益气汤中的柴胡用量不过 3g,为佐使之用。古代医学家,运精品文档 2016 全新精品资料 全程指导写作 独家原创 3 / 3 用柴胡完全是根据不同疾病,配伍时调整柴胡的剂量。伤寒论中的大小柴胡汤剂量偏大,为君药,均在半斤。而和剂局方之逍遥散中的柴胡剂量一般在 5 6g 左右。 现代医学家蒲辅周大师,用柴胡疏肝理气剂量为一钱。而刘奉五前辈用柴胡祛邪解表为 9 12g,解郁升阳为 3 5g。罗元恺前辈善用柴胡,用于退热,发汗解表,用 15 18g;用于疏肝解郁,调经剂量偏小,适中为 6g 左右 ;用于升举阳气,剂量宜轻,宜小,一般不超过 3g。他说:有的人用柴胡,不 管什么病配什么方中,概用 9 12g,不符合中医辨证用药原则。 古法多为:清热解表,谓之三钱,疏肝理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