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阅读5页,还剩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幼儿园科技探索室环境创设的探索与实践【摘要】结合上海“二期”课改精神,如何在幼儿园大班开展主题活动背景下幼儿科技活动呢?该文主要介绍了科技探索室环境的创设的成因,特别具体的设计状况,最后也进行了反思。通过环境室环境的创设,使幼儿获得丰富的感性经验,通过多种形式的科技活动,萌发热爱科学的情感,促进幼儿科学素质的提高,为幼儿的全面发展奠定良好的素质基础。【关键词】科技探索室;创设;活动区皮亚杰认为儿童是在与周围环境的相互作用的过程中,逐步建构起关于外部世界的知识,从而使自身认知结构得到发展。我园科技探索室的建立,让幼儿在感受乐趣的同时,随之产生认知兴趣和探索欲望,激发了幼儿对科学的兴趣与创新的启蒙。一、科技探索室建立的原因 幼儿园教育纲要指出:“提供丰富的可操作的材料,为每个幼儿都能运用多种感官、多种方式进行探索提供活动的条件。” 幼儿的年龄特点决定了幼儿的学习是在具体活动中进行的,他们是通过动手操作,接触具体事物和感性形象来获取知识,让幼儿通过看一看、摸一摸、做一做、玩一玩,在玩中学、做中学中获得对科学知识的认识。结合新教材,基于对主题背景下的科技活动的需要,班级老师在幼儿个别化的学习过程中,都建立了一个探索区域,即科技角。在科技探索角中,教师们提供了相应了科技探索内容:如:玩水、玩磁铁、玩蔬菜、树叶,玩地球仪,进行沉与浮、虹吸现象、斜坡移动、溶解融化等小实验,尝试着运用研钵、钩子、量杯、试管、直软尺,直至榔头、锯子等各种工具.各种活动的创设满足了不同层次幼儿的需要,幼儿的主动性、积极性、创造性得到了充分发挥。然而,区角内容的丰富,还远远不能满足幼儿的求知、探索的欲望,一个一个的为什么?有时在一个区角中难以解决。同时。由于班级区角场地限制、幼儿对科技活动主题的兴趣点不同、活动的进程快慢不同,造成一部分幼儿的探究活动无法继续;有时很难使得多个主题同时展开.于是,顺应幼儿发展、观察、探索的需要,我们专门开辟、建立了幼儿科技探索室。 幼儿园科技探索室是幼儿园科技教育资源集中存储、传递和探索、操作的地方,是原有班级探索区角活动与主题活动中的科技活动延伸与发展。对课程的平衡起着补充、调节的作用。幼儿园探索室的建立,形成了资源集中、资源共享、资源使用的高效率与资源产生的扩张作用。二、科技探索室的具体内容我们在建立科技探索室所遵循的要求是:1、以幼儿发展为中心。2、情景性原则;3、合作互动与交流。如何在二期课改背景下,在主题活动中挖掘科技探索室的价值、功能,最大限度发挥其在幼儿园科学活动中的作用,努力体现其自主、开放、探索、发现、操作等环境特点。我们进行了初步的尝试。本着科技探索室活动应体现科技教育的开放性、游戏性、趣味性、丰富性、层次性和现代性等特点,结合新的园舍,我们对科技探索室做了一些调整:表1 科技探索室调整前后的内容调整内容调整前 调整后 区域划分 以主题内容划分区域 以幼儿活动方式为主。 材料提供 以标本、成品玩具为主 以半成品、废旧材料为主,增添大量的操作工具。 活动内容 以某一主题为主 多个主题并存,满足幼儿不同发展的需求。不定期变化内容、材料 活动形式 由教师引导完成某一任务 幼儿自由选择探索、发现 指导策略 引导、鼓励幼儿达成预设目标 观察、帮助、商讨、记录、分享等 我们设计科技操作室的学习环境和活动内容,充分利用各种资源支持幼儿的“自主学习”。首先,我们按幼儿的活动方式创设了相对独立又相辅相成的活动区,将科技操作室划分为探索区、制作区、生活实践区、阅览区及资源区五个活动区,各区域之间即独立又相融,其次,为支持和帮助幼儿的主动探索,我们根据大班幼儿的年龄特点,遵循探索性、自主性、趣味性、整体性等原则来创设每个活动区并提供丰富的材料和工具,激发幼儿的学习兴趣,帮助幼儿形成学习动机。下面介绍科技探索室各分区:1、 材料区:通常类似班级中百宝箱。但是,他的意义远比百宝箱大,材料区的材料要成为支持幼儿“学习”的一个部分。我们在材料区鼓励幼儿、家长共同收集、提供所需的各种材料和工具,以支持、帮助幼儿的自主学习、合作探索。我们的材料区域中收集了大量废旧材料,如:各种纸盒、绳子、瓶罐、管子、木块、钉子、布等等,在此过程中我们还潜在地渗透给幼儿一种“爱惜资源、变废为宝”的思想,发挥孩子的创造意识。同时,我们还为幼儿提供了各种小工具,如:剪刀、胶水、笔、尺、螺丝刀、榔头、起子、等,为了让幼儿学会正确、安全地使用工具,我们给每样工具配上使用介绍(照片形式),并在较危险的工具上做上标记,提醒幼儿小心使用。材料区的建立,在很大程度上满足了幼儿自主学习的需要,它进一步激发幼儿的动手实践、体验成功、不断创新的强烈愿望。2、 实验区:这是是让幼儿动手操作,发现科学现象,提高科学探索兴趣的区域。这里摆放适合幼儿发展水平和需要的操作材料:如秤、小电珠、磁铁、三棱镜、醋、小汤勺、大中小玻璃杯、各种废旧的纸盒、剪刀、胶水等,在活动中让幼儿自由选择、自主观察、自由动手、自主表达,使幼儿学会运用观察、比较的方法,掌握物体的各种特性,初步学会选择、判断、迁移,增强逻辑思维能力,从而提高幼儿对科学的兴趣与科学素养。结合大班教材中的主题内容与幼儿身边的科学,我们设计了并进行了一系列科技探索的活动,如:“奇妙的蜡烛”、“奇妙的电”、“会变的颜色”、“桥面与承重”、“自制缆车”等等。根据维果斯基的“最邻近发展区”理论设计成层次各异的科学小实验、科技制作活动。结合多彩的民间活动主题中,蜡染活动引起了幼儿的兴趣,看到蜡烛在加热的过程中发生的变化以及在蜡染活动中感知的经验,孩子们对新年多彩的蜡烛发生了浓厚的兴趣。于是,老师依据幼儿关注的热点,一起收集了造型各异的蜡烛,在欣赏、感受蜡烛工艺品的精美同时,孩子们开始尝试自己制作小蜡烛;蜡烛的受热融化,由固体变为液体,加入容器中受冷变成固体,再加入其他的颜色蜡烛,两者之间发生的变化,我们鼓励幼儿通过自主探索不断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得到科学的启蒙。原先提供的酒精灯,考虑到幼儿活动的安全,我们购买了电磁炉,在细小的改变过程中,让孩子感受到了科技发展,给人们带来的方便。3、制作区:我们依据主题活动开展的特点,以及主题活动进入和发展的顺序不同,允许幼儿依据自己的经验进行科学活动。如:大班的科学探索:会发亮的电珠活动中,教师提供了多种不同的材料,电珠、电池、导线、磁铁、棉线、铁丝等,让幼儿在与材料的互动中感知、体验, 积累对电的经验。幼儿的发展走向是不同的,有的幼儿对各种“线”发生兴趣,于是,他就探索各种线的通电问题如成人知道的导电与绝缘的材料,有的幼儿对电线的连接产生了浓厚的兴趣,似乎孩子的注意力,是想办法让电珠亮起来。不同幼儿的关注点的不同,在科技探索室里,孩子可以在材料区中选择选择需要的各种绳子、线、麦管等材料,也可以在制作区中,动手制作会亮的小电珠。更可以在阅读区中,查看相关的资料。为大班孩子提供各种有趣的科技小制作。如中国人主题中的制作灯笼、旅行去的缆车制作、多彩的民间活动中的风筝制作等科技活动,通过孩子们的设计图纸、选择材料、使用相应的小工具等,了解科学小知识,体验科学的秘密。4.生活实践区:生活实践区就象我们家中的厨房,它体现了“让孩子在生活中学科学,让科学回归生活”的教育理念。我们为孩子提供了生活中的家用电器:电热水瓶、微波炉、榨汁器、多功能刨子等,通过幼儿动手做一做、榨一榨、捏一捏,体验了生活劳动中的快乐和其中蕴涵的科学知识。如包饺子的活动过程中,孩子们通过面粉加水和面,感知面粉从粉状到面团的变化过程,初步掌握了水与面粉的配比;而在揉面、制作皮子及包饺子的过程中,孩子的分工合作、社会性与坚持性等也得到了发展。5.阅读区:我们还在阅览区内为幼儿提供了大量的科技图书(图片)、标本等,拓展孩子的知识经验。为幼儿提供了多媒体的课件,如discouery、幼儿园主题探索等等,让孩子们通过多媒体,了解科技的发展,我们提供相应的图书资源,让孩子们可以在书中领悟带科学的无处不在。三、运用科技探索室开展活动的实践案例科学教育活动应当是开放的,是来源于幼儿生活经验,又是幼儿生活经验的提炼与补充,是将日常的科学现象通过一个个的活动,让幼儿感知、体验。如,科技制作“缆车”的活动是在科技探索室中进行的,活动开始之前幼儿来到了这里,看见了前几天大家一起用纸浆制作的两座大山被钉在了科技探索室的墙上,在大山上面还安装了两个轱轳和长长的两根绳索,许多幼儿都觉得很好奇,就议论开了:“瞧!这里装了两根绳子,这是干什么用的呀?”“我知道!这是挂衣服用的。”“这里又不洗衣服,你说得不对!”还有的幼儿忍不住就直接来问我:“老师这绳子干什么的?”这时有一个孩子突然想到了,大声地叫到:“哦,我想起来了!上次我跟爸爸妈妈旅游时见过,这是挂缆车用的!”经他一提醒,孩子们恍然大悟:“老师真聪明!把缆车都造到科技探索室里来了,这样我们在科技探索室就能玩缆车了,真棒!” 对于幼儿来说原来离他们很遥远的缆车器材突然出现在自己的眼前简直有些不可思议,我们充分利用了科技探索室的空间将室外一些复杂环境下需要的器材放进了室内,使幼儿在做做玩玩中更进一步了解缆车的性能及缆车与绳索关系,很好地体现科学探究的特征。活动中,通过教师的引导,幼儿的思维更具体化、明朗化和针对性,同时又给幼儿的思考留有一定的空间,激励幼儿去思考更深层次的问题,幼儿的参与的意识明显增强了,表现也更出色,极大地激发了幼儿学习科学的兴趣,使幼儿更乐意学习。 良好的环境是促进幼儿发展的一个因素。为幼儿的观察创造条件,物质环境是实现科技教育的具体保证,它会吸引幼儿积极的投入到活动中去。因此在科技探索室里,我们让周围充满了可供观察的元素,我们给予幼儿良好的探究环境。“风筝”的活动的产生,源于幼儿在去大华公园远足时,看到许多人在草坪上放风筝,表现出对风筝极大的兴趣。有幼儿问:“风筝是怎样在天上飞的?为什么不掉下来?为什么风筝都有尾巴?风筝的身上有什么?”于是,便产生了“风筝”这个主题。之后老师、家长与幼儿一起收集有关风筝的资料、图片、图书、网上下载的资料、买来的风筝等等,于是我们通过归类,将风筝的图片、照片、资料及实物都在科技探索室里展示出来,在活动中幼儿通过看一看、摸一摸,对风筝的构造有了初步的认识,了解到风筝有骨架、面、连接点等几部分组成;也知道了风筝有各种好听的名字。无论是对风筝特点的了解还是幼儿对知识探究的兴趣都有了较大的提高,他们在活动中的主体性、探究性及自主性都得到了较好的体现。又如,同样是水的主题,我们在探索室提供了不同层次的材料,让不同年龄的幼儿开展主题活动:如:小班幼儿的年龄小,知识经验较弱,我们为幼儿提供一些常玩的玩具,有小汽车、玻璃球、海洋球、彩色积木、塑料小篮、小纸船,让幼儿在与水的嬉戏中发现水的流动等特征,进而发现不同玩具在水中的沉浮现象,激起了幼儿再次探索的兴趣和愿望。中班的幼儿喜欢亲自尝试,已具备一定的操作能力。在溶解活动中,我们为幼儿准备了杯子、固体饮料、热水、凉开水、小勺等。活动时,孩子们自制饮料 在冲冲泡泡喝喝中,领悟冲饮料的方法,发现溶解的现象。大班幼儿有一定的观察能力,善于感觉到周围事物变化的规律,并能发现问题、提出问题,主动寻求解决问题的答案。在探索“沉与浮”的活动中,我们让幼儿通过“使沉下去的东西浮起来,让浮起来的东西沉下去”,在几多的操作、探索中,幼儿初步理解了物体沉与浮的现象。四、对科技探索室的实践思考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5年智能建筑节能系统岩棉保温材料采购与安装服务合同
- 2025年跨境电商企业债转股项目投资合同模板
- 2025年特色美食节活动策划与全方位推广服务合同
- 2025年新型石材材料研发采购合作合同
- 2025年酒店餐饮窗口承包合同食品安全责任保险全面覆盖范本
- 水彩基础理论课件
- 培训知识片头课件
- PVC仪表培训课件
- 变电站管理课件
- 生化5800培训课件
- 高速天桥拆除方案(3篇)
- 2025年中国冷链物流行业投资前景分析、未来发展趋势研究报告(智研咨询发布)
- 2025合作合同范本下载
- 手外伤急救诊疗流程标准化
- 农村土地托管培训课件
- 老年专科护士学习培训汇报
- 基孔肯雅热防控培训课件
- 公司岗位补助管理办法
- 游戏与儿童发展课件
- 捐赠助学活动方案
- 健康体检服务投标方案投标文件(技术方案)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