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阅读5页,还剩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精品文档 2016 全新精品资料 全程指导写作 独家原创 1 / 6 开题报告 一、选题的依据及意义 孝 是中华传统文化中对做人,立身,处世的基本要求,开题报告。在中华文化史中,孝文化以其强劲的活力历久弥坚,世代传承。 孝 这一观念是随着父系制社会的产生而产生的;它 起源 于殷商,而 形成 于周代。春秋战国时期,以孔子为代表的儒家学派建立了以 仁 为核心的儒家思想体系。同时,将 孝 与 悌 相结合,作为 仁 的思想核心。论语记载: 孝悌也者,其为仁之本也 。 (学而 )继孔子之后,其弟子曾子不断充实孝的内涵,并进一步的把孔子提出的 君君,臣臣,子子 的等级名分和 臣事 君以忠 的政治概念融入孝道,使孝的意蕴更加广泛深远。公元 5 世纪初,汉字和儒家经典传入日本。在这之前,日本并不存在 孝 的道德和伦理观念,只有 忠 的概念。明治维新以后,日本成为家族式的天皇制国家,忠孝道德被作为国家的基本道德。近代以来,日本的统治阶级极力推行家族国家观, 忠孝一致 与 忠孝一体 发展成为日本国民道德的最高标准。作为一种思想意识和文化精神 忠孝 道德已经深深融入到日本民众的思维行动方式以及感情,生活之中。同时也对日本的政治和法律等产生了深刻的影响。 二、国内外研究现状及发展趋势 (含文献综述 ) 孝文化对中国历史的影响是广泛和深远的。传统中国文化在精品文档 2016 全新精品资料 全程指导写作 独家原创 2 / 6 某种意义上,可称为是孝的文化;传统中国社会更是奠基于孝道上的社会,孝道乃是中华文明区别于古希腊罗马文明和印度文明的重大文化现象之一。正如曾国藩所说: 读尽天下书,无非是一个 孝 字 。孙中山先生在其三民主义民族主义中指出 孝经所言的孝字,几乎无所不包,无所不至,现在世界上最文明的国家,讲到孝字,还没有象中国讲的这么完全。 就连西方的学者也对 孝 在中国传统文化中的地位进行过充分的描述,黑格尔在研究中国文化时曾作过这样的分析: 中国纯粹建筑在这样一 种道法结合上,国家的特征便是客观的 家庭孝教 ,中国人把自己看作是属于他们家庭的,而同时又是国家的儿女 (历史哲学东方世界中国 )。马克斯韦伯说过中国人 所有人际关系都以 孝 为原则 。与此相对,日本思想史中的忠孝思想,则是将 忠 作为他们行为的最高准则。诚如鲁思本尼迪克特所著的菊与刀中的陈述, 履行了 忠 的义务也就履行了其它一切义务。他们力求确保 忠 不仅是地图上的一个范围,也是道德圆拱桥上的一块拱心石。 此外,张昆将的德川日本忠孝概念的形成与发展:以兵学与阳明学为中心一书中也就其发展 及变迁进行了详尽的阐述和深刻的剖析。 三、本课题研究内容 孝 的起源、形成、发展、演变进行阐述,并分析其时代背景、原因和过程,开题报告开题报告 ()。 精品文档 2016 全新精品资料 全程指导写作 独家原创 3 / 6 .孝 在传入日本以后,其发展、演变过程及其时代背景原因和具体体现。 孝 文化的异同,并分析其形成的原因及影响。 较中日 孝 文化的异同,了解 孝 文化对各自的民族文化和民族精神的形成、发展的影响,在求同存异,扬长避短的原则上,取其精华去其糟粕,形成顺应时代发展的 孝 的道德观。 四、本课题研究方案 本课题主要是通过阐述同 出一脉的 孝 文化在中日两国的演变史,分析其演变过程及原因,比较它们的异同之处,来了解在 孝 文化的影响下,两国道德发展的历史,以及由此各自形成的独特的民族文化和民族精神。当今世界经济飞速发展,人类社会即将步入老龄化社会,而孝道作为历史文化资源,其合理内核可以推进现代化社会的发展,在和睦家庭、维系社会稳定、提高国民的伦理素质等方面都能够起到积极作用。 五、研究目标、主要特色及工作进度 研究目标 通过比较中日两国 孝 文化的异同,并分析形成这种异同的原因,从而更好的了解 孝 文化的发展历史,让日语学习者更好的 了解两国文化,为语言和文化的学习提供助益。 主要特色 精品文档 2016 全新精品资料 全程指导写作 独家原创 4 / 6 分别从纵向和横向上阐述 孝 文化的发展史,再进行比较、分析, ,方向明确,思路清晰,对比鲜明,有利于读者对照理解。 工作进度 、收到任务书,收集资料 、完成开题报告、论文大纲 参考文献 鲁思本尼迪克特 M990. 严协和 M989 张光新 .忠孝 道德在日本现代化过程中的变异 D006. 4李卓 M006. 5尚会鹏 本人 M6张践 J000. 7张昆将 忠 孝 概念的形成与发展一一以兵学与阳明学为中心 M008. 8大口裕子 M996. 9泽柳政太郎 M94. 0石井満 M98. 上野千鹤子 M04. 新渡户稻造 M99. 精品文档 2016 全新精品资料 全程指导写作 独家原创 5 / 6 道端良秀 孝问题 M4桑原隲蔵 990. 5杨英杰 M6加地伸行 M985. 开题报告 第 计算机专业开题报告参考 发布时间: 07网络教学的设计与评价研究 开题报告 随着现代信息技术的迅猛发展,网络技术在教育中的应用日益广泛和深入,特别是 校园网的接轨,为中小学教育提供了丰富的资源,使网络教学真 正成为现实,同时也为中小学教育开辟了广阔的前景。陈至立部长在全国中小学信息技术教育工作会议上指出:“全国实施中小学 校校通 工程,努力实现基础教育的跨越式发展。”“校校通工程的目标是用 5 年到 时间,加强信息基础设施和信息资源建设,使全国 90%左右独立建制的中小学校能够上网,使中小学师生都能共享网上资源,提高中小学的教育教学质量。”“校校通”工程的启动和发展,给中小学教学带来革新的机会,为学科教学信息化奠定了物质基础。如何有效地利用网上的资源,建构基于网络的现代教学模式是一个迫切研究的问题,而开展网络 教学模式研究的重要理论基精品文档 2016 全新精品资料 全程指导写作 独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免疫宣传日宣传活动总结模版
- 老年教育课程中的终身学习理念与教学方法创新探索报告
- 区块链技术提升办公体验的路径
- 斯德哥尔摩:能源来自于想象心得体会模版
- 中式餐饮行业未来发展与市场机遇分析
- 小学生英语自我介绍演讲稿
- 提升乡村医疗服务能力的行动计划
- 健康教育对预防疾病的贡献与措施创新研究
- 医疗AI技术对专科护士职业发展的影响
- 生物质热电联产行业发展趋势与市场前景深度解析
- 2024年全国寄生虫病防治技能竞赛备赛试题库-上(血吸虫病、疟疾)
- 2025陕西省高二学业水平考试物理模拟试卷试题(含答案详解)
- 保障体系及小组的管理文件模板
- 行业标准-水电站运行风险管理规范
- JBT 6434-2024 输油齿轮泵(正式版)
- 浙江省杭州市临平区2022-2023学年七年级下学期英语期末试题
- 液面和功图课件
- 中华民族共同体概论课件专家版10第十讲 中外会通与中华民族巩固壮大(明朝时期)
- 2024年风力发电运维值班员(高级工)理论考试题库-上(选择题部分)
- 美国学生阅读技能训练
- 溺水病人的急救护理课件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