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阅读5页,还剩4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古诗鉴赏-羁旅诗适用学科语文适用年级适用区域全国通用课时时长(分钟)2课时知识点羁旅诗教学目标掌握羁旅诗的思想内容和艺术特色, 学习羁旅诗的解题方法与技巧。教学重点掌握羁旅诗的解题方法与技巧。教学难点提高羁旅的综合鉴赏能力。教学过程一、课堂导入在封建社会里,为了生计,为了前途,为了理想,为了抱负,人们不得不离开家乡,转徙各地。这一去,山长水阔,不知何时才能相见。敏感的诗人身在他乡,无处不起思乡之情,羁旅之愁。今天我们走近他们的身边,去听听他们的心声。二、复习预习请鉴赏下面的羁旅诗。次北固山下(唐 王湾)客路青山外,行舟绿水前。潮平两岸阔,风正一帆悬。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乡书何处达,归雁洛阳边。注释:北固山:在今江苏镇江市以北,三面临江。悬:端端正正地高挂。鉴赏提示:抓住物象组合所体现的特征,分析寓于景物形象中的思想感情。关注诗歌的有效信息诗歌的题目、点题句、作者、注释、表达感情的最重要的语句,找到理解的切入点。“次”:驻扎,停泊。“客” 为诗人。第一句点题,联系注释,可推知洛阳是故乡。“客路”:自己要走的旅途,“行舟”“乡书”“归雁”这些意象表达了身在江南旅途,而神思在洛阳故里,表现了诗人思念亲人的感情。 三、知识讲解考点1羁旅诗概述羁旅诗是中国古代诗歌中非常重要的一个部分。古人由于道路崎岖难行,交通工具落后,一别动辄多年,再会难期。所以古人或久宦在外,或长期流离漂泊,或久戍边关, 所谓“羁旅”,即因上述种种原因,长久寄居他乡之意。在此过程中,他们因眼中所见,耳中所闻,心中所感,触发灵感,写下诗篇,就叫做羁旅诗。它们或写羁旅之思(行旅之人旅途的艰辛、寂寞以及对家乡、亲人的思念),或写思念亲友,或写征人思乡,或写闺中怀人。写作上或触景伤情,或感时生情(中秋望月、重阳登高、伤春悲秋、日暮思归),或托物传情(月、雁、笛、柳),或因梦寄情,或妙喻传情。羁旅类诗词中有一些关键的字词,如“孤”、“悲”、“无情”、“怜”、“空”、“独”、“故园”、“相思”等,这些都是鉴赏的切入点。有时特殊的节日,也是关键信息,如冬至、除夕、元宵节、重阳节等重要节日,常常引发旅人的思乡怀人之情。考点2羁旅诗的常见意象1、月亮人生的圆满、缺憾;情感的无奈;时空的永恒;思乡思亲。(代表性意象)2、孤雁孤独;思乡;思亲;音信。(代表性意象)3、寒蝉悲凉。4、猿猴伤感。5、落花凋零;失意;人生、事业的挫折。6、沙鸥飘零;伤感。7、黄叶凋零;成熟;美人迟暮。8、凄风、苦雨人生的失意;伤感。9、杜鹃环境的凄凉;人的哀伤,思亲、思乡;忠贞。(羁旅诗重要意象,送别诗也常用)考点3羁旅诗的主要思想内容(一)直接叙写思亲怀乡之情。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唐)孟郊游子吟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唐)李白静夜思(二)叙写羁旅之苦,抒发客居他乡的游子漂泊、凄苦、孤寂的心境以及绵绵的乡愁。移舟泊烟渚,日暮客愁新。(唐)孟浩然宿建德江鸡声茅店月,人迹板桥霜。(唐)温庭筠商山早行(三)抒发抑郁不得志之情。名岂文章著,官应老病休。(唐)杜甫旅夜书怀寄卧郊扉久,何年致此身?(唐)马戴灞上秋居考点4羁旅诗常用的艺术手法1、借景抒情。借景抒情顾名思义就是借助景物来抒发情感。如商山早行中“鸡声茅店月,人迹板桥霜”,以凄清的景象抒发了羁旅者的愁思。2、虚实结合。实景是诗人描写的现实客观景物,虚景是诗人通过联想或想象而虚拟的景物,虚实结合更能表达出一种浓郁的情思。如南朝诗人江总的于长安归还扬州,九月九日薇山亭赋韵“心逐南云逝,形随北雁来。故乡篱下菊,今日几花开?”前两句以流云南逝、大雁来归写出了自己南归的行踪和急切的心情,后两句由实入虚,进入想象,以揣测故园篱菊,花事如何,表达对家乡的思念。3、渲染。渲染指的是诗歌一而再、再而三地描写一个事物,以使事物的形象更为突出或突出某种气氛或烘托某种情思。如杜甫的旅夜书怀中“细草微风岸,危樯独夜舟。”就渲染出孤清、冷寂的气氛,与诗人漂泊生活孤独凄凉的苦闷心情相吻合。4、以乐景写哀情。如杜甫的绝句,当时诗人客寓成都,亟思东归,因战乱道阻,未能成行,所以有“今春看又过,何日是归年”的叹息。但诗的前两句“江碧鸟逾白,山青花欲燃”却勾画出一幅浓丽的春日画面,极言春光融洽。如此美景,何以思归?原来这是以乐景写哀情,以客观景物与主观感受的鲜明对照,反衬诗人思乡之情更加浓厚。5、代为之思(联想)。不说自己想家,却说家人想自己,令人倍觉凄凉。如杜甫的月夜:“今夜鄜州月,闺中只独看。遥怜小儿女,未解忆长安。香雾云鬟湿,清辉玉臂寒。何时倚虚幌,双照泪痕干?”诗人设想了一幅妻子望月怀远的画面,忆之深,故望之久,将妻子写得娇美动人,也衬托出诗人的思之切,爱之深,读来格外动人。另外如白居易的邯郸冬至夜思家、王维的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等,都是想象家中的亲人在思念、谈论自己,从而表达自己的思乡之情的。四、例题精析定势思维法:就是按照积累的思维活动经验教训和已有的思维规律,在反复使用中所形成的比较稳定的、定型化了的思维。信息三看法:1.看标题。2.看注释。3.看题干。【例题1】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下列题目。乌夜啼李白黄云城边枝欲栖,归飞哑哑枝上啼。机中织锦秦州女,碧纱如烟隔窗语。停梭怅然忆远人,独宿空房泪如雨。注:秦州女:唐代李善注引纤锦回文诗序曰:“窦韬,符国秦州人。被徙沙漠,其妻苏氏。韬临去别苏,誓不更娶,苏氏织锦,作回文诗以赠之。”【题干】1.这首诗描绘了怎样的景象?“黄云城边枝欲栖”一句在诗中起来什么作用?【答案】本诗描绘出傍晚时分归鸦栖枝,织锦秦州女空房中思念丈夫,自伤孤寂的情景。(2分) “黄云城边枝欲栖”一句突出城边景色之暗淡,渲染(营造)了凄凉气氛,奠定了诗歌之感伤基调。【解析】定势思维:景色题简答模式描写了+场景再现+特点+景色(图画)【题干】2.这首诗是如何突出表现织锦秦州女的情感的?请就其中两点作分析。【答案】以归乌夜啼渲染氛围,为下句表现织锦秦州女思亲念远的孤苦作铺垫。化用窦滔妻苏氏织锦赠回文诗的典故,使织锦秦州女思念丈夫的情感内蕴更加丰厚。“隔窗语”或“停梭怅然”等细节描写细腻,让人能真切感受到思妇的孤寂哀伤。“泪如雨”运用了比喻(夸张),形象地刻画了一个独自哀伤的思妇形象。【解析】首两句,描绘了环境,渲染了气氛,在有声有色的自然景物中蕴含着的愁绪牵引了读者。“机中织锦秦川女,碧纱如烟隔窗语”,这织锦的秦川女,更可看作唐时关中一带征夫远戍的思妇。诗人对秦川女的容貌服饰,不作任何具体的描写,只让人站在她的闺房之外,在暮色迷茫中,透过烟雾般的碧纱窗,依稀看到她伶俜的身影,听到她低微的语音。“停梭怅然忆远人,独宿空房泪如雨!”这个深锁闺中的女子,她的一颗心牢牢地系在远方的丈夫身上,“我心匪石,不可转也”,“我心匪席,不可卷也”,悲愁郁结,无从排解。追忆昔日的恩爱,感念此时的孤独,种种的思绪涌上心来,不禁泪如雨下。这如雨的泪也沉重地滴到诗人的心上,促使读者去想一想造成她不幸的原因。最后点明主题,却又包含着许多意内而言外之音。诗人不仅不替她和盘托出,作长篇的哭诉,而且还为了增强诗的概括力量,放弃了看似具体实是平庸的有局限性的写法,从上述几种异文的对比中,便可明白这点。【例题2】谪岭南道中作李德裕岭水争分路转迷,枕榔椰叶暗蛮溪。愁冲毒雾逢蛇草,畏落沙虫避燕泥。五月台田收火米,三更津吏报潮鸡。不堪肠断思乡处,红槿花中越乌啼。注这首七言律诗,是李德裕在唐宣宗李忱即位后贬岭南时所作。【题干】1.试分析首联中“争”和“暗”字的妙处。【答案】争”字,用了拟人手法,点出了“路转迷”的原因,好像道路纡曲,使人迷失方向是“岭水”故意“争分”造成的。 “暗”字,突出枕榔、椰树等常绿乔木的茂密,遮天蔽日,连溪流都为之阴暗。【解析】第一句写山水,岭南重峦叠嶂,山溪奔腾湍急,形成不少的支流岔道。再加上山路盘旋,行人难辨东西而迷路。这里用一“争”字,不仅使动态景物描绘得更加生动,而且也点出了“路转迷”的原因,好像道路纡曲,使人迷失方向是“岭水”故意“争分”造成的。这是作者的主观感受,但又是实感,所以诗句倍有情致。第二句紧接上句进一步描写山间景色,桄榔、椰树布满千山万壑,层林叠翠,郁郁葱葱,一派浓郁的南国风光。这一句中用一“暗”字,突出桄榔、椰树等常绿乔木的茂密,遮天蔽日,连溪流都为之阴暗。这一联是从山水林木等方面选择最具有地方特色的景物来写。【题干】2.清人沈德潜认为颔联“一语双关”, 言在此而意在彼,请分析这种说法。【答案】颔联表面写在谪贬途中处处提心吊胆的情况:害怕遇到毒雾,碰着蛇草;更担心那能使中毒致死的沙虫,连看见掉落的燕泥也要畏避,有力地渲染了岭南地区的荒僻险恶。实际上诗人运用双关的写法,用这种险恶的自然环境比喻官场的凶险,,用“毒雾” “蛇草”等来喻指奸佞小人,从而表达对他们的憎恶和畏惧之情。【解析】岭南道中溪流纵横交错,地势迂回曲折,置身其间,茫然不知身在何处。沿途随处可见高大的乔木,绿树丛阴下,溪流显得格外幽深。我在旅途中提心吊胆,担心遇上毒雾,碰着蛇草;为了躲避沙虫,看见燕子衔泥也会急忙让开。这里的风俗很特别,五月即收稻米,三更公鸡就打鸣,每当涨潮,它还会按时啼叫,这时津吏就会通知乡民潮汛要来了。这一切让人一时难以适应,看着那鲜艳欲滴的红槿花,听着那树上越鸟的鸣叫,想到想起家乡,这谪居岁月何时是个尽头,想起这些真是肝肠寸断。【例题3】客怀何应龙客怀处处不宜秋,秋到梧桐动客愁。想得故人无字处,雁声远过夕阳楼。【题干】1.诗的最后一句是如何写景的?请结合诗句赏析【答案】雁声远过夕阳楼”:那一声声雁叫,徒增诗人的失望,只那一声声雁叫,也早让人心欲碎了。“远”字极妙,诗人盼“字”到来,雁却远远地飞过,颇有无情之叹,此刻我们似乎看到了诗人目送鸿雁消失在夕阳的光里时的失望和颓然默坐的神情。诗人并不采用直抒胸臆的方式来写因秋而来的悲愁,而是缓缓写来,轻轻落笔,让愁思如“密雨斜侵”,欲罢不能,以现愁思之深。抒发了异乡客怀念家乡,怀念亲人的情怀。【解析】首句“ 客怀处处不宜秋”,漂泊不定、天涯羁旅的情怀是脆弱的,常常经不起一片秋叶的飘落。“处处”虽有到处之意,却又深刻地道出了游子极易悲秋的情怀。“不宜秋”是惆怅之语。之所以“不宜秋”,是因为“秋到梧桐动客愁”,秋风时至,梧叶翻飞,秋雨梧桐的萧瑟景象触动了游子的悲秋。“梧桐更兼细雨”“秋雨梧桐叶落时”的凄苦场面,怎不令人备感寂寞、空虚、无聊和无奈。在孤单寂寞的秋日里,能有亲人的一言半语,或许也宽慰孤独的灵魂,然而却又“故人无字到”,“无字到”便更加重了孤独,无疑是愁上加愁了。这与杜甫“亲朋无一字,老病有孤舟”有相近之处。“ 雁声远过夕阳楼”那一声声雁叫,徒增诗人的失望,只那一声声雁叫,也早让人心欲碎了。“远”字极妙,诗人盼“字”到来,雁却远远地过,颇有无情之叹,此刻我们似乎看到了诗人目送鸿雁消失在夕阳的光里时的失望和颓然默坐的神情。 诗人并不采用直抒胸臆的方式来写因秋而来的悲愁,而是缓缓写来,轻轻落笔,让愁思如“密雨斜侵”,欲罢不能,以现愁思之深。 本诗抒发了异乡客怀念家乡,怀念亲人的情怀。 五、课堂运用【基础】 鹧鸪天晏几道十里楼台倚翠微,百花深处杜鹃啼。殷勤自与行人语,不似流莺取次飞。惊梦觉,弄晴时。声声只道不如归。天涯岂是无归意,争奈归期未可期。在这首词中,作者为什么要描写杜鹃的啼叫声?最后两句是什么意思?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答案】古人认为杜鹃的啼叫声好像在说:“不如归去!不如归去!”这首词的主题是游子思乡,最适宜从描写杜鹃的啼叫声入手。最后两句是说:不是不想回家,只是自己不能决定回去的日期。表达了作者无法主宰自己的生活,浪迹天涯有家难归的感慨。【解析】 “杜鹃”是古典诗歌中常见的一个意象,它那“不如归去”的啼叫声总会引起游子思妇的无限感伤。故抓住这一意象,就抓住了这类诗歌的抒情类别。【巩固】余干旅舍(唐)刘长卿摇落暮天迥,青枫霜叶稀。孤城向水闭,独鸟背人飞。渡口月初上,邻家渔未归。乡心正欲绝,何处捣寒衣。【注】本诗是刘长卿寄居在余干(今属江西)旅舍时所作。1. 这首诗使用了哪些意象来表达离情乡思?【答案】暮天,枫叶(霜叶),孤城,独鸟,渡口,月,捣寒衣。【解析】熟悉羁旅诗常见意象:月亮:人生的圆满、缺憾,情感的无耐,时空的永恒,思乡思亲;孤雁:孤独,思乡,思亲,音信,消息;寒蝉:悲凉;猿猴:哀伤;落花:凋零,失意,人生、事业的挫折;沙鸥:飘零,伤感;黄叶:凋零成熟,美人迟暮,新陈代谢。2. 有人评论此诗有“时渐进,情渐浓”的特点,请结合相关意象赏析。【答案】暮色初起,稀稀落落的枫林(飘零的霜叶)触动了诗人的离情乡思;随着暮色渐浓,孤城关闭,独鸟归巢,诗人孤独寂寞之情渐深;夜幕降临,明月初上,空寂的渡头更让诗人乡心欲绝:偏偏在这个时候,却不知哪里传来捣寒衣的砧声,诗人的思乡之情更加浓烈。诗歌正是借助这一系列引发乡愁的意象,随着时间推进不断叠现,从而使离情乡思逐渐浓化。【解析】1、照顾全面,从整首诗来考虑;要有分点答题的意识。2、精确运用一些诗歌鉴赏术语,紧扣诗句进行分析。3、牢记“答案在诗(文)中,而不在心中”,下结论要有依据。【拔高】月夜杜甫今夜鄜州月,闺中只独看。遥怜小儿女,未解忆长安。香雾云鬟湿,清辉玉臂寒。何时倚虚幌,双照泪痕干。【注解】:、鄜州:现陕西省富县。、云鬟:妇女的鬓发。、清辉:指月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修井工程考试试题及答案
- 山东航空考试试题及答案
- 中考监考考试试题及答案
- 建筑实务考试题及答案
- 食管癌患者的临床观察
- 外科三基试题及答案
- 家电公司税务风险防范办法
- 班主任初中工作计划总结
- 山东省宁阳四中2026届化学高一上期末调研试题含解析
- 2020-2025年消防设施操作员之消防设备中级技能综合检测试卷B卷含答案
- 现场液位计培训课件图片
- 氧气安全培训课件
- 景区演艺演员管理制度
- 2024年甘肃省张家川回族自治县教育局公开招聘试题含答案分析
- 亲子活动热狗活动方案
- 2025年黑龙江、吉林、辽宁、内蒙古高考生物真题试卷(解析版)
- 河南省郑州市2023-2024学年高一下学期6月期末物理试题(解析版)
- 2024年中级统计师《统计基础理论及相关知识》真题及答案解析
- 智能制造虚拟仿真实训基地建设目标
- 《慢性乙肝治疗策略》课件
- 施工用电合同协议书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