悬移支架放顶煤安全高产的经验.doc_第1页
悬移支架放顶煤安全高产的经验.doc_第2页
悬移支架放顶煤安全高产的经验.doc_第3页
悬移支架放顶煤安全高产的经验.doc_第4页
悬移支架放顶煤安全高产的经验.doc_第5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悬移支架放顶煤安全高产的成功经验摘要:介绍62213底区工作面的地质概况、悬移支架放顶煤的优越性和高产高效管理手段。关键词:安全高产 悬移支架放顶煤 高产手段1、前言 淮南矿业集团*矿位于淮南煤田中部,是一座有50多年开采历史的矿井。井田南北走向长5.6公里,东西倾斜宽3.75公里,面积20.23平方公里。矿井系统条件复杂,地质条件复杂,悬移支架炮采放顶煤工艺在我矿使用到今,由最初的产量低、耗材多,到现在的产量高、耗材少,并达到月产最高64076t,为我矿的安全高产提供了宝贵的意见。2、地质概况煤层赋存条件: C13煤层为结构简单的厚煤层,平均煤厚为6.5m,顶区回采后,底区剩余煤厚4.5m,煤层局部靠底部含一层厚0.10.6m的夹矸,局部块段有夹矸插入体及底鼓变薄带,煤层倾角平均25度,煤种为1/3JM,密度为1.37t/m3。顶底板岩性:老顶为中粒砂岩,厚度为5.0m直接顶为细砂岩,厚度为1.0m老底为灰色泥岩,厚度为1.4m。主要地质构造66213底区工作面地质较复杂,由顶区回采过程中地质资料收集显示工作面落差在0.7m以上的断层有8个,落差在1.0m以上的断层有5个。工作面开采技术条件:设计工作面可采走向长度1050m,平均倾斜长度100m,基本采高 2m,放顶高度为2.5m,采放比为1:1.25;工作面上下顺槽均采用工字钢支护。工作面上、下出口采用挑棚加强支护3、悬移支架放顶煤工艺的优越性 支护方式我矿改变了以往的单体支柱和兀型钢梁配合的支护方式,而采用悬移支架支护方式。悬移支架稳定性好,支护强度大,有前探梁能及时支护顶板,有效控制了冒顶及推、垮棚事故,保证了工作面安全生产。悬移支架为液压控制,操作轻便省力,除了安装、拆运、调架困难外,其不需要人工回柱,这大大降低了工人的劳动强度,还杜绝了因回柱造成的柱、梁丢失。其移架速度快,生产效率高。 放煤工艺流程与放煤顺序 工艺流程:落煤伸前探梁过顶移主梁攉煤移副梁剪网放顶煤补网抵车(顶板破碎时先伸前探梁及时支护)。66213底区工作面为炮采放顶煤开采,经过对比,确定了放煤最佳效果是采用多轮间隔顺序等量放煤法,即第一名放煤工按1,3,5-放煤口顺序放煤法,一次放出顶煤量的1/2-1/3,然后另一放煤工按2,4,6,-,放煤口顺序放煤,2个放煤口间隔3-4架,这样反复进行二三轮,将煤放出。此种方法使顶煤保持均匀下落,煤块均匀,并减少矸石混入,可提高回采率。生产实践表明,多轮间隔顺序等量放煤法效果好,有利于提高采出率,降低含矸率。方法对比1、由于C13煤层赋存气体多,采取一次放顶煤不利于瓦斯的排放,也不利于煤炭资源的回收,顶板也不利于控制。2、我矿采取先采顶分层,再采底分层的采煤工艺,底分层采用悬移支架放顶煤工艺,分层开采使瓦斯得到了充分的释放,抽排区采用顶板走向钻,底板穿层钻、上隅角埋管等方式预抽瓦斯。采放比过大,浪费资源,采放比过小开采成本过高,我矿开采顶分层后底分层采放比为1:1.25,保证了煤矿资源的回采率也控制了经营成本。放煤采取低位剪网放煤 ,放煤口位于底板上方0.3 m 0.5m,规格为0.3 m0.3 m,剪成V或型。工作面只准有24个放煤点同时放煤,其间距保持在20m以上,同一个放煤点上、下开口间距为2.53m。同一作业段严禁采放同时作业,采放间距必须保持在50m以上。每轮开口严格控制放煤量和放煤时间,实行均匀放煤,保证顶板均衡下落,煤放净后及时用笆子堵住放煤口,并用塑料绳联接好放煤口,放煤口要挂牌管理。对于在工作面上、下出口,工作面过地质异常带时的放煤管理,采取用钩子掏放,避免了探头超限,也充分的回收了附表:悬移支架放顶煤与兀型钢梁放顶煤比较方法优越性比较材料消耗比较悬移支架放顶煤支护强度大、工作操作容易、工人劳动强度小、棚档大利于行人,煤容易形成漏斗状下漏,放煤速度比较快也比较放煤。支架整体性好,防倒性好,由于支架用提柱绳与支柱连接,不需要人工移柱。片帮时超前支护容易,前探梁可直接伸出护顶,避免了工人在顶板无支护的情况下进行作业。能有效控制冒顶等事故发生。过地质变化带和人为原因造成悬移支架棚档过大时,由于调架困难,我矿研制了调架器,能有效调节棚档。坑木使用少型钢梁放顶煤支护强度小、钢梁容易折断、工人劳动强度大、工人移柱、挂梁时等需过车操作烦琐并对安全不利,防倒绳日久容易断,工人容易忘记挂防倒绳造成伤人事故。棚档过小不利于行人,工作面放煤时,煤不容易放出,矸子容易堵塞放煤口,影响放煤。需在老塘侧打挑棚支护,放煤前需要挪移,影响高产。支架整体性差,片帮不能及时支护。当发生片帮、冒顶时,操作困难,需打撅棚后,再可在支护不完整的地方过顶,挂梁,对于工人安全性不好。坑木使用多4、安全高产管理手段(1)强化对生产过程的管理。制定了质量标准化实施办法,建立了队干、班长现场交接班制度、重大隐患交接班制度。每班设一名煤质巡检员,在顺槽下帮打矸子窖,下顺槽、上风巷安专人负责卫生环境。这些措施大大减少了煤中含矸率。 (2)材料管理。对材料按照“谁损坏、谁赔偿”,“谁承包、谁管理” “谁丢失、谁双倍赔偿”的原则, 对没有使用完的材料、器具安排专人负责回收和看管,实行两天一曝光制度。 (3)劳动组织管理。在加强劳动组织管理中,坚持定员、定额管理,合理配备劳动组织。合理利用时间,完善队干跟班制度、班前、班后对工作面进行总结,定期对工作量的完成情况和工作中的问题进行分析。严格执行班前会、班后会签名制度。合理使用劳动力,压缩勤杂人员,充实一线作业人员,成立以书记、工会主席等为成员的督导小组来保证工作面一线生产人员出勤相对稳定。坚持贯彻集团公司的“以人为本”的宗旨,充分调动了广大职工的积极性,提高了工时的利用率和生产效率。(4)职工素质教育。加强了对职工进行强制教育培训的力度,建立师徒帮教制度使各工种职工能快速熟练掌握所在岗位的业务技术及操作技能,做到立足本职、精通本岗,同时对职工进行自救、防突等知识的培训 ,从而实现了职工全面参与生产,大大提高了职工劳动技能水平和安全意识。(5)加强现场质量管理。质量标准化是保证煤矿安全生产和文明生产的规范。井下教育,由于煤矿职工在井下的时间比较长,井下教育尤其重要,建立以跟班队长和班长为主要落实人的井下教育制度,对小范围、多轮次的讲解。真正把质量标准化工作落实到生产操作中,我队也多次获得集团公司质量标准化工作面。对照质量标准化标准制定了工作面的具体标准,责任到人,奖罚兑现,狠抓落实。工作面必须动态保持“三直”、“两平”、“两畅通”,保持良好的工作环境,创造高产高效的安全。充分发挥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