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阅读5页,还剩6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精品文档 2016 全新精品资料 全程指导写作 独家原创 1 / 11 归园田居教学设计 归园田居教学设计 中山市教研室 /郭跃辉 本文发表于学语文 07 年第期,归园田居教学设计。 【摘要】归园田居是陶渊明的名,也是各种教材必选的诗歌名。中学语文教师对这课文的研讨文章可谓汗牛充栋,本文将在继承前人成果的基础上,从学情与文本体式两个角度,进行教学设计,淡化诗歌的表现手法与作者的思想感情,注重学生对诗歌的理解,提高学生诗歌鉴赏的能力。 【关键词】归园田居 学情 文本体式 两个世界 美学观照 一 、【学情分析】 通过问卷调查发现学生在理解与鉴赏本诗方面存在着以下问题:、大部分学生都能够对照注释,理解诗歌,但是理解流于表面,即只能够回答诗歌抒发的作者的思想感情。、即使是思想感情,很多学生流于概念化的理解,即厌恶官场、渴望回归田园等已有的阅读经验以及教材上的阅读提示。、很多学生提出疑问:中间一段景物描写,读起来也并没有感到多美,为什么就能成为流传千古的经典? 4、对诗歌题目的停顿,存在着疑问。 5、部分同学提出,不知道精品文档 2016 全新精品资料 全程指导写作 独家原创 2 / 11 学习这首诗歌的意义在哪里,特别是在现在这样一个功利化的时代。 6、个别同学在背诵 方面存在困难。 二、【教学目标与教学内容】 两个世界 ,提高学生理解诗歌的能力。 诗意化 的鉴赏方法,提高学生鉴赏诗歌的能力。 三、【教学时数】 课时 四、【教学过程】 (一)第一步:导入 在一个 学而优则仕 的官本位的社会里,做官是读书人实现自己政治抱负的唯一途径。但是陶渊明却 不为五斗米折腰 ,毅然辞别官场,回归田园,那么, 田园世界 真的那么吸引人吗?让我们一起走 进归园田居 (二)第二步:解题 首先来看题目,题目是 归园田居 是都无法从语法角度进行清楚的解释。一般的读法是 归园 /田居 ,似乎 归园 是一个意思, 田居 是另一层意思。其实不然,北京大学中文系教授袁行霈先生经过考证,认为: 园田居 乃渊明之一处居舍(另有下泽田舍 等),其少时所居,地近南山,即庐山。他二十精品文档 2016 全新精品资料 全程指导写作 独家原创 3 / 11 五岁前后离开此处,至五十五岁方重归 园田居 ,大约三十年也。按照袁行霈教授的观点,题目正确的读法应该是 归 /园田居 ,应该是一个动宾短 语。文本中还有一处旁证就是诗句 守拙归园田 ,后面一句是 方宅十余亩 ,上句的 园田居和下句的 方宅 构成了衔接。本首诗正是围绕 归 和 园田居 展开的。 (三)第三步:理解陶渊明构建的 田园世界 教师朗读,学生自读,最好能够熟读成诵,并且对照注释,对诗歌进行白话还原。时间大约为 5 分钟。 初次把握诗歌大致内容之后,教师提出第一个问题:陶渊明在这首诗中构建了两个 世界 :一个是 尘俗世界,一个是 田园世界 ,再读诗歌,填写下面的表格中空缺的部分: 诗中与之 相关的词语 特点 尘俗世界 田园世界 第一列的问题并不难,学生很快就能找到:尘网、樊笼 /丘山、旧林、故渊、自然。不过可能有的学生会忽视诗歌最后一句话 久在樊笼里,复得返自然 ,于是要引导学生对诗歌进行整体观照,不可囿于一隅。至于第二列的问题,即两个世界的特点分别是什么?这就要考查学生的理解与精品文档 2016 全新精品资料 全程指导写作 独家原创 4 / 11 概括能力了。为了突出 田园世界 的特点,有必要先把握 尘俗世界 的特点。 学生答案预设一:肮脏。理由:作者说 误落尘网中 ,尘网 中的 尘 不就是灰尘吗?灰尘 当然是脏的,这也表明作者在暗示官场的肮脏。 教师点评:这位同学能够抓住关键词句进行解读,很好。但是,带 尘 字就意味着肮脏吗?我们说 滚滚红尘尘世 ,难道就是肮脏的世界吗? 学生答案预设二:黑暗。理由: 尘网 其实只是比喻的说法,并非真的有尘土,在此指代的是官场,陶渊明因为不堪接受上司的 侮辱 ,愤而辞官,这也看出官场的黑暗。 教师评点:这位同学能够透过 尘网 的表层意思,去把握其指代的意义,并且能够联系陶渊明的生平进行理解,很好。但是 黑暗 一词的感情色彩是不是太浓 了? 学生答案预设三:拘束。不论是 网 ,还是 樊笼 ,都有约束人的自由的意思。人在官场,一切都要按照官场规则办事,上级派邮督来督察。为人骄横的邮督一到彭泽县就差人把陶渊明叫来见自己,而且要穿好官服,否则将影响他的前程。这些都是身不由己的,为此,陶渊明才辞官回家。 教师点评:这位同学能够分析 网 和 樊笼 的意象,引申出 不自由 的含义,并且能够结合陶渊明的辞官经历进行理解,分析得很透彻。 精品文档 2016 全新精品资料 全程指导写作 独家原创 5 / 11 学生答案预设四:繁忙。虽然文中没有直接点出这一点,但是作者说 虚室有余闲 ,既然在 田园里有悠闲的感觉,那么与之对应的官场肯定就是公务繁忙,作者忙于公事,得不到片刻清闲,因此向往回归田园,教案归园田居教学设计 ()。 教师点评:这位同学能够从对立面的意思入手进行分析,很机智,很准确! 在把握了 尘俗世界 的特点之后,那么 田园世界 的特点也就 呼之欲出 了。 学生答案预设一:自由、悠闲。在官场如同 尘网,如同 樊笼 ,没有人身自由,那么身在田园,便可享受自由而悠闲的生活了。 教师点评:依然从对立面的意思入手进行分析,不错。 学生答案预设二:美感。 尘俗世界 充满了社会主流价值的功利性,例如入世、立功、做官、经世致用等,那么 田园世界 的特征就应该是无功利、诗意、出世、隐居、审美等。 教师点评:这位同学能够深入表层世界的价值观层面,去把握 田园世界 的精神价值,可见,他对文本的理解更加深入一层了。 (四)第四步:进一步赏析陶渊明构建的 田园世精品文档 2016 全新精品资料 全程指导写作 独家原创 6 / 11 界 学生再次朗读诗歌,特别是从 方宅十余亩 到 虚室有余闲 这十句诗,要反复朗读。读完之后,教师提出问题:陶渊明的 田园世界 真的很美吗?或者说,你认 为这段描写的景物美不美?请阐述你的理由。 学生答案预设一:作者选取的意象本身并不具有美感,例如方宅、草屋、榆柳、桃李、村、烟,特别是鸡和狗,都是农村最平常最常见的景物,怎么会美呢? 学生答案预设二:鸡和狗固然都是农村常见的动物,但是榆柳和桃李,还有炊烟,其实本身还是具有美的特征的,这一点可以通过想象获得,例如榆柳和桃李的颜色、烟的形态特征,还可以联系其他诗歌中类似的意象。 学生答案预设三:就算这些事物不美,但是在一个独特的场合,即对刚刚脱离了官场的苦海的诗人来说,他离开三 十年后,又回到了昔日长大的地方,那种亲切感、幸福感是溢于言表的,因此在诗人独特的审美、诗意的目光的观照下,一切都是那么悠闲,一切都是顺应自然,自然即美。 教师点评:刚才几位同学都谈了自己的看法,有的同学回答问题不停留在概念的表面,而是具体分析炊烟、桃李的美,这种思路值得赞赏;有的同学能够将写作语境、作者的心境与诗歌本身结合起来解读,收到了很好的阅读效果。那除此以外,有没有别的视角,例如诗歌的文体特征? 精品文档 2016 全新精品资料 全程指导写作 独家原创 7 / 11 教师引导学生从诗歌的 文体特征 的角度去赏析诗歌,这就是一种依据文本体式的阅读策略 。也就是说,我们要回答的不仅仅是 景物本身美不美 ,或者说是 作者的心境使得景物描写很美 ,而且我们还要站在读者的角度,站在文本的 言说形式 的角度去思考:是什么文体特点让作者笔下的景物描写显得很美?或者说,景物本身美不美,这是次要问题,主要问题是:作者对景物描绘得美不美?这是一个颇具挑战性的问题,学生可能一时还找不到思路。不过教师提示了诗歌的 文体特征 ,学生的答案也会朝着这个方向思考。 学生答案预设一:这十句诗都讲究押韵,例如田、间、檐、前、烟、颠、闲,虽然不如后代的律诗那么有法度,但读起来 确实朗朗上口,从而使日常事务带上诗歌的独特的韵味特征,这一点可以反复朗诵。 学生答案预设二:诗歌讲究对偶。对偶,则是一种语言构造技巧, 无 与 有 的对照, 形 与 声 的对照等,远 与 近 的对照、 聚 与 散 的对照等等,这不仅是一种修辞技巧,一种描写技巧,而是一种诗歌的独特的文体特征。 学生答案预设三:作者很讲究炼字,叠词 暧暧 和依依 、动词 荫 和 罗 的使用等等。 暧暧 ,写出了远方村落的稀疏朦胧的特点, 依依 写出了炊烟袅袅上升的状态。 荫 和 罗 ,似乎并非客观的 景物描写,而是带有了人精品文档 2016 全新精品资料 全程指导写作 独家原创 8 / 11 的特征, 荫 ,好像是人物的活动, 罗 ,似乎是人物在罗列某种东西。 学生答案预设四:作者在诗歌句法方面也很有考究。试比较 狗吠深巷中,鸡鸣桑树颠 和 狗在巷中叫,鸡在树上鸣 ,显然,后者带有强烈的口语化的特征,前者则是很讲究句法的使用,即状语后置。 教师点评:上述同学抓住了诗歌的押韵、对仗、炼字、句法等角度,对这几句的景物描写进行了文体方面的观照,这其实就是鉴赏的要义所在。所谓鉴赏,不仅能够说出诗歌之美,而且还要讲出道理来,讲讲诗歌因何而美。 (五 )第五步:进一步理解陶渊明构建的 田园世界 的意义 按照现代人的看法,做官意味着富贵,意味着特权,意味着更高的平台与更多的社会资源,谁都向往做官,谁都向往考公务员,其实对于陶渊明而言,做官也是一种物质意义上的保障,既然如此,怎么理解 归园田居 的独特意义呢? 这是一个开放性的问题。首先是 隐居 的文化母题对后世诗人的影响。后世诗人,无不在入世与出世之间反复徘徊,既 身在江海之上 ,又 心居乎魏阙之下 ,这也是中国古代文人的一道独特的风景,也为我们留下了一大批流传千古的名。 精品文档 2016 全新精品资料 全程指导写作 独家原创 9 / 11 其次是如何正确对待 立功 与 自由 之间的矛盾冲突,在这个点上,切不可对 功业价值 进行过度批判,而应该辩证看待二者的得失,在立功、自由、人生价值、精神享受等价值观念中做出理性的选择。 这部分,不必过度展开,价值观引导即可。 (六)第六步:结束语 归园田居我们就学完了,掩卷沉思,确乎回味无穷。其实,对于诗歌,理解和鉴赏是两大能力,前者着重于内容,后者着重于文体。希望我们在阅读诗歌时,多在内容理解方面下功夫,多在诗歌的文体特征方面花心思。谢谢大家! 五、 【教学反思】 一、依据学情进行教学设计。很多时候,教师总是站在自己的位置去设计教学,有时候就会出现 学生会的老师拼命讲,学生不会的老师也不讲 的情况。了解学情,落到实处并不容易,我采取的是问卷调查的方式,将学生的已有经验与新的困惑进行分类整理,据此设计教学流程。例如学生的问题在于如何认识陶渊明的 田园世界 以及分析中间十个景物描写的句子,据此,我设计了两个主要的教学流程。 二、依体式,定终点;缘学情,明起点;中间搭 精品文档 2016 全新精品资料 全程指导写作 独家原创 10 / 11 个台阶。这是王荣生教授提出的备课策略。 终点 ,就是教学目标,这一点 要根据文本的体式确定,本节课的教学目标就定为 理解诗歌 与 鉴赏诗歌 ,前者是把握诗歌的内容,后者是把握诗歌的文体特征。 起点 ,就是学情。根据体式与学情,我搭了两个主要 支架 :一是用填表格的方式,理解陶渊明构建的 田园世界 ,二是用文体角度,赏析中间十个景物描写的句子,进一步赏析陶渊明构建的 田园世界 有一首一尾两个 辅助支架 :一是对题目的解读与理解,二是对 田园世界 的意义的理解。 三、 教师引导、学生主导 的 双导教学模式 生思考讨论的时间多达 0 分钟,加上回答 问题的时间,至少占了一节课的 0 分钟,教师仅仅起着穿针引线的作用。在教师的指导下,学生不仅有探讨的热情,而且对文本的理解越来越深入,学生的思维能力在这个过程中也得到了训练。 归园田居教学设计 第 求全却失了“全” 归园田居(其一)教学反思 求全却失了“全” 归园田居(其一)教学反思延川县永坪高级中学贺 娜归园田居是陶渊明辞官归隐之时的一组重要的诗歌作品,写于其“不为五斗米折腰”之后。厌倦了官场的繁缛礼节,迎来送往,向往山川田园的陶渊明,最终结束了时仕时隐的生活,选择在挚爱 的田园中度精品文档 2016 全新精品资料 全程指导写作 独家原创 11 / 11 过余年。归园田居(其一)更是清楚地告诉读者 他要回家。于是我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和诗歌本身的特点,上课时紧扣一个“归”字来预设问题,从“归”来鉴赏诗人的情感,体会他的精神追求。所以我提出四个问题:“缘何归”、“归何方”、“从何归”、“归如何”在课堂上师生合作共同解决,并在中间穿插了陶渊明身世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销售合同里面的质量协议
- 法院签订法企共建协议书
- 汽柴油购销意向合同范本
- 项目投资合作协议书合同
- 物业费如何计算合同范本
- 苏州加装电梯协议书范本
- 矿山承包开采合同协议书
- 海南文旅合作协议书范本
- 签订协议一方拒绝给合同
- 网络安装服务的合同范本
- 职业教育教材建设与管理研究
- 2025年 杭州市萧山区卫健系统事业单位工作人员招聘考试笔试试卷附答案
- 2025秋一年级上册语文上课课件 4 日月山川
- 2025年中国离子膜法烧碱行业市场发展前景及发展趋势与投资战略研究报告
- 机关健身房管理制度
- 财产保险理赔答疑手册
- CJ/T 295-2015餐饮废水隔油器
- CJ/T 410-2012隔油提升一体化设备
- 石油化工监理工作报告
- 天津市和平区五十五中2025届数学八下期末调研试题含解析
- 医学科研成果转化实践分享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