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市主体功能区划分中可利用土地资源评价_第1页
上海市主体功能区划分中可利用土地资源评价_第2页
上海市主体功能区划分中可利用土地资源评价_第3页
上海市主体功能区划分中可利用土地资源评价_第4页
上海市主体功能区划分中可利用土地资源评价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6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精品文档 2016 全新精品资料 全程指导写作 独家原创 1 / 11 上海市主体功能区划分中可利用土地资源评价 上海地质 ! 09 年第期 上海市主体功能区划分中可利用土地资源评价 张玮 陈基伟 刘雯 李勤奋 (上海市地质调查研究院 ,上海 ,0007) 摘 要 国家 十一五 规划纲要中确定了编制国家主体功能区规划,上海市主体功能区划分中可利用土地资源评价。根据省级主体功能区划分技术要求 ,本文对上海市可利用土地资源进行了评价。结果表明 :全市适宜建设用地 总量少 ,比例高 ,已有建设用地比重高 ,可利用土地资源总量较为贫乏 ,主要分布在远郊区。 关键词 主体功能区 可利用土地资源 评价 上海市 前言 编制全国主体功能区规划 ,推进形成主体功能区 ,是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大举措。国家 十一五 规划纲要中确定了编制国家主体功能区规划 ,将国土空间划分为优化开发、重点开发、限制开发和禁止开精品文档 2016 全新精品资料 全程指导写作 独家原创 2 / 11 发四类 ,确定主体功能定位 ,明确开发方向 ,控制开发强度 ,规范开发秩序 ,完善开发政策 ,逐步形成人口、经济、资源环境相协调的空间 开发格局。 目前许多学者专家对主体功能区划的研究思路、评价指标以及技术方法等已开展了较多探索 ,并逐步认识到可利用土地资源的评价是主体功能区划分的重要依据之一。 本文根据省级主体功能区划分技术要求 ,以区 (县 )级行政区域为评价单元 ,评价上海市可利用土地资源情况 ,为主体功能区划分提供依据。 方法 .可利用土地资源 可利用土地资源是评价一个地区剩余或潜在可利用土地资源对未来人口集聚、工业化和城镇化发展的承载能力 ,通过 人均可利用土地资源 或 可利用土地资源面积 来反 映。根据上海实际情况 ,本文采用 可利用土地资源面积 来评价。主要考虑如下 :一方面从定义可以看出 ,可利用土地资源主要表示一个地区理论上未来还有多少可以发展的空间 ,以面积来衡量较为合适 ;另一方面滩涂是上海重要的土地资源 ,可利用土地资源面积大 ,但人口稀少 ,7 - 4-6 7-8 结果产生一定的偏差。 精品文档 2016 全新精品资料 全程指导写作 独家原创 3 / 11 .计算方法 按照省级主体功能区划分技术要求 ,一个地区的可利用土地资源等于适宜建设用地面积减去已有建设用地和基本农田的面积。 本 文采用各区县 006 年土地利用现状数据 ,按照上述方法计算各区县可利用土地资源 ,将结果通过单因素聚类法进行聚类 ,分为极丰富、丰富、较丰富、缺乏、极缺乏五级 ,分别以数字 5、 4、代替。 结果 .适宜建设用地 根据技术规程和上海草地极少的实际情况 ,适宜建设用地面积为区域面积减去该区域的林地、河流、湖泊等土地。006年全市适宜建设用地总面积约为 600平方公里 ,约占全市区 (县 )总面积的 90%(图 )。 从全市情况看 ,上海是面积最少的直辖市 ,土地资源总量不足。除了少数几个区 (县 )的河 湖水面、林地面积较大外 ,大部分土地为适宜建设用地 ,呈现出适宜建设用地总量少 ,但比例高的特征。然而适宜建设用地空间分布不均 ,受行政范围制约 ,呈现出中心九城区 远郊逐渐增加的特征。 从各区 (县 )分布情况看 ,适宜建设用地面积受区域面积影响较大。中心九城区 (静安、卢湾、黄埔、虹口、闸北、长宁、徐汇、普陀和杨浦区 )适宜建设用地面积相对较小 ;而崇明县由于区域面积大 ,适 精品文档 2016 全新精品资料 全程指导写作 独家原创 4 / 11 收稿日期 :009者简介 :张玮 (979-),男 ,博士 ,从事土地利用规划研究。 009 年第期 上海地质 ! 宜建设用地面积最大。要分布在远郊区。中心九城区全部为建设用地 ,按照可利用土地资源的计算方法 ,可利用土地资源为零 ,但是依然可以通过存量建设用地盘活进行二次土地开发。 为保障上海国家大都市的城市生态安全 ,必须保持适当的农用地和未利用地的比例 ,以提供农产品、城市生态休闲空间 ,维护城市生态湿地 ,因此可利用土地资源并非全部可用于城市建设。孟旭光等 图 各区 ( 县 ) 适 宜 建 设 用 地 面 积 分 布 图究了一个区域内建设用地的生态适宜量 0 ,认为 虽然目前没有明确的、统一的比例 ,来确定一个城市的绿地比例 ,但是一些相关替代性指标可以借鉴 ,如 精品文档 2016 全新精品资料 全程指导写作 独家原创 5 / 11 中华人民共和国森林法实施细则 #、 生态县、生态市、生态省建设指标 #、 城市绿化建设指标的规定 #等涉及的绿化建设指标。由于上海属于平原地区 ,若按照 生态县、生态市、生态省建设指标 (修订 稿 )#中对生态省的约束性要求 ,森林覆盖率需达到或超过 %,除去已用于计算适宜建设用地的林地 ,全市可利用土地资源中有近 600地需用于生态建设。 .已有建设用地 006年全市已有建设用地总面积约为 400平方公里 ,占比偏高 (图 ),自我评价上海市主体功能区划分中可利用土地资源评价 ()。从全市情况看 ,已有建设用地在空间分布上呈现中心九城区 闵行、宝山、浦东、嘉定 )种圈层结构形态主要是由城市的辐射作用造成的 ,这种作用具有距离衰减的特征 ,反映出城市发展受级差地租理论的影响 9 。这种 圈层结构是动态的 ,随着城市的进一步发展 ,会进一步向外推移。 从各区 (县 )分布情况看 ,已有建设用地占比结果受建设精品文档 2016 全新精品资料 全程指导写作 独家原创 6 / 11 用地面积和区域面积的共同影响。中心九城区虽然区域面积较小 ,但是经过多年来的发展 ,已全部为建设用地 ,占比达到00%;崇明县虽有一定的建设用地面积 ,但是由于区域面积是全市各区 (县 )中最大的 , 因此占比较低。 图 各区 ( 县 ) 可 利 用 土 地 资 源 分 级 分 布 图4结论和讨论 4.主要结论 ()适宜建设用地总体上呈现出总量少 ,比例高的特征 ,在空间分布上呈现近郊低、远郊高的特 图 各区 ( 县 ) 已 有 建 设 用 地 占 比 分 布 图。 ()已有建设用地比重高 ,在空间分布上呈现中心九城区远郊区逐渐降低的圈层特征。 ()全市可利用土地资源较为贫乏 ,主要分布在远郊区。 4.讨论 可利用土地资源 计算结果实际是理论值 ,也是该区域范围内将来可用于建设的最大值 ,而主体功 .可利用土地资源 精品文档 2016 全新精品资料 全程指导写作 独家原创 7 / 11 006年全市可利用土地资源面积约为 500平方公里 ,约占全市区 (县 )总面积的 8%。中心九城区为第一级 ,浦东新区、闵行区、宝山区和嘉定区为第二级 ,青浦区、松江区、金山区和奉贤区为第三级 ,南汇区为第四级 ,崇明县为第五级(图 )。 , 上海地质 !4! 09 年第期 能区规划是有规划期限的 ,因此基于新一轮土地利用 总体规划修编 ,评价主体功能区规划期限内、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建设用地总规模约束下的可利用土地资源似乎更为确切。 参考文献 樊杰 地理学报 . 007,6(4):9方忠权 ,丁四保 地理科学 ,008,8(4):8孟召宜 ,朱传耿等 精品文档 2016 全新精品资料 全程指导写作 独家原创 8 / 11 究 源与环境 ,008,8():94楚波 ,金凤君 以东北地 区为例 007,6(6):685刘传明 ,李伯华等 地 理与地理信息科学 ,007,():646王瑞君 ,高士平等 划研究 007,(5):957王敏 ,熊丽君等 究 008,(4):058张建宁 算方法 009,():09彭震伟 上海 :同济大学出版社 , 998,40孟旭光 ,强真等 中国国土资源经济 ,006,5:8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部 态市、生态省 建设指标 (修订稿 ),008. 精品文档 2016 全新精品资料 全程指导写作 独家原创 9 / 11 2016 全新精品资料 全程指导写作 独家原创 10 / 11 es,八届国际地面沉降学术研讨会征文通知 第八届国际地面沉降学术研讨会 (将于00 年 0 月 7日在墨西哥克雷塔罗市 (开。 会议主题是 :地面沉降 ,开发自然资源引发的灾害及其影响 。 主要议题是 : 、地面沉降的自然地质作用 ;、抽汲地下流体引发的地面沉降 ; 、开发固体矿产导致的地面沉降 ; 4、地面沉降的地球化学过程 ; 5、地裂缝、断裂、岩石破碎的地面沉降 ;6、地面位移与沉降变形的监 测技术 ;7、地面沉降及其灾害的模拟 ;8、地面沉降治理与缓解措施 ; 9、社会、文化、经济对资源管理决策的影响 ;0、拉丁美洲案例研究。 (下转第 56 页 ) 第 北京市主体功能区规划 北京市“十一五”时期功能区域发展规划目 录前 言 第一部分 规划背景 第二部分 规划总则 第三部分 四大功能精品文档 2016 全新精品资料 全程指导写作 独家原创 11 / 11 区域发展规划 第四部分 六大重点产业功能区发展规划 第五部分 规划实施 前 言从 006 年到 00 年的“十一五”时期,是北京经济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