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B32∕T 2169.3-2012 食用农产品备案基地生产管理规范 水产品_第1页
DB32∕T 2169.3-2012 食用农产品备案基地生产管理规范 水产品_第2页
DB32∕T 2169.3-2012 食用农产品备案基地生产管理规范 水产品_第3页
DB32∕T 2169.3-2012 食用农产品备案基地生产管理规范 水产品_第4页
DB32∕T 2169.3-2012 食用农产品备案基地生产管理规范 水产品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ICS 65.020.01 B 11 备案号:36370-2013 江苏省地方标准 DB32/T 2169.3-2012 食用农产品备案基地生产管理规范 水产品 The Production Management Practice of The Edible Agriculture Products Recorded Farm-Aquatic Product 2012-12-10 发布 2012-12-30 实施 江苏省质量技术监督局 发布 DB32 DB32/T 2169.3-2012 前 言 本标准按GB/T1.1-2009标准化工作导则 第1部分:标准的结构和编写规定编制。 DB/T 2169食用农产品备案基地生产管理规范为系列标准: 1.食用农产品备案基地生产管理规范 基本要求 2.食用农产品备案基地生产管理规范 蔬菜 3.食用农产品备案基地生产管理规范 水产品 4.食用农产品备案基地生产管理规范 畜禽产品 5.食用农产品备案基地生产管理规范 蜂产品 6.食用农产品备案基地生产管理规范 米制品 7.食用农产品备案基地生产管理规范 紫菜 8.食用农产品备案基地生产管理规范 茶叶 9.食用农产品备案基地生产管理规范 水果制品 10.食用农产品备案基地生产管理规范 乳制品 本部分为DB/T 2169的第三部分,本部分应与第1部分结合使用。 本标准由江苏出入境检验检疫局提出并起草。 本部分起草单位:中华人民共和国江苏出入境检验检疫局、盐城出入境检验检疫局、连云港出入 境检验检疫局、扬州出入境检验检疫局、南通出入境检验检疫局、泰州出入境检验检疫局、徐州出入 境检验检疫局。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秦志军、袁芳、吴萍兰、蔡宝亮、乔华林、陈秀开、曾诚、施东华、唐伟。 DB32/T 2169.3-2012 1 食用农产品备案基地生产管理规范 水产品 1 范围 本规范规定了出口动物源性水产品备案基地组织管理、基地条件、布局及设施、养殖管理、质量 管理的要求。本规范适用于江苏省辖区内经检验检疫部门备案的供出口加工的动物源性水产品养殖场 的生产管理。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中的条款通过本规范的引用而成为本标准的条款。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所注日期 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适用于本文件。 GB 5749 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 GB 11607 渔业水质标准 GB 13078 饲料卫生标准 GB/T 18407 农产品安全质量 无公害水产品产地环境要求 GB/T 20014.13 良好农业规范 第 13 部分 水产养殖基础控制点与符合性规范 NY 5051 无公害食品 淡水养殖用水水质 NY 5052 无公害食品 海水养殖用水水质 NY 5071 无公害食品 渔用药物使用准则 NY 5072 无公害食品 渔用配合饲料安全限量 DB32/T 2169.1 食用农产品备案基地生产管理规范 基本要求 3 术语和定义 3.1 苗种 用于繁育、增养殖生产的水产动物的亲本、稚体、幼体、受精卵等。 3.2 养殖投入品 养殖过程中所使用的苗种、饲料、饲料添加剂及其他化学剂及生物制剂,不包括渔用药物。 3.3 渔用药物 用于预防、控制和治疗水产养殖对象的病害,促进养殖品种健康成长,增强机体抗病能力以及改 善养殖水质质量的物质 4 组织管理 4.1 组织机构和职责 备案基地应设立相应的组织机构,明确组织内各部门的职责、权限和相互关系,建立相关制度, 保证有效开展各项活动。 4.2 人力资源 4.2.1 质量监督员 DB32/T 2169.3-2012 2 备案基地应配备质量监督人员,负责药品保管及发放,并确保各项管理制度得到有效落实。质量 监督人员应熟悉并遵守农业行政主管部门有关水生动物疫病和兽药管理规定,熟悉产品输入国家或地 区相关药残控制法规和标准,并具有一定的养殖工作经验或者具有相关专业背景。 4.2.2 养殖技术员 备案基地应配备养殖技术人员,负责养殖过程中疾病诊断、处方开具、指导饲料及药物使用等。 养殖技术人员的任职条件与质量监督人员相同。 4.2.3 操作人员 操作人员应经过操作技能培训合格后方能上岗。 4.3 信息沟通 4.3.1 内部沟通 a) 备案基地应确保其质量监督员、养殖技术员、操作人员获得充分的、相关的信息和数据。 b) 操作规程、养殖投入品清单、渔用药物清单、禁用药物清单等应张贴在便于质量监督员、养殖 技术员、操作人员观看、学习的区域。 c) 操作规程、养殖投入品清单、渔用药物清单、禁用药物清单等应张贴在便于质量监督员、养殖 技术员、操作人员观看、学习的区域。 4.3.2 外部沟通 a) 备案基地应在投放苗种后及时将苗种投放情况,包括投放种类、来源、数量、密度及预期产量 等信息报告检验检疫部门。 b) 备案基地应将使用的饲料、养殖投入品及渔用药物等信息报检验检疫部门,未经备案的不得使 用。 各类养殖投入品及渔用药物使用或检测过程中发生异常情况的, 应及时报告检验检疫部门和农业、 渔业行政主管部门。 c) 发生重大疫情疫病时,备案基地应及时报告检验检疫部门及渔业行政主管部门。 d) 水产品原料检测不合格时,备案基地应及时向检验检疫部门报告并及时告知其客户。 5 备案基地条件 5.1 环境要求 养殖区域应远离医院、化工厂、垃圾场、畜禽养殖场等污染源,内部环境卫生良好。 5.2 水源要求 水源充足,水质应符合 GB 11607 的要求,淡水养殖用水应符合 NY 5051 要求,海水养殖用水应 符合 NY 5052 要求。 5.3 底质要求 养殖区域内底质应符合 GB/T 18407.4 的要求。 6 布局及设施 6.1 备案基地布局 备案基地应合理布局,科学分区,对养殖池、网箱进行标识,标明编号、养殖品种、规模、数量、 投苗日期等信息。备案基地应绘制基地平面图,平面图应标明备案基地的面积、地理位置,包括经度 和纬度。 6.2 备案基地规模 土塘或者开放性水域养殖的水面总面积应在 50 亩以上, 水泥池养殖的水面总面积应在 10 亩以上, 工厂化养殖面积应在 1000 平方米以上。 6.3 生产设施 备案基地应配备与生产能力相适应的供电设施、饲料房、药品库、工用器具存放库以及投饵、增 氧和防敌害等设备设施。进排水管道分开,并有过滤设施以避免混入外来品种。养殖、捕捞工具无毒 DB32/T 2169.3-2012 3 无害,表面平滑。 7 养殖管理 7.1 养殖计划 备案基地应制定每个品种的养殖计划和生产技术操作规范。 养殖计划内容应至少包括: 养殖品种、 计划养殖时间、计划捕捞时间、计划养殖面积、预计产量、塘口或网箱分布等。 7.2 饲料管理 7.2.1 备案基地使用的饲料应符合 GB 13078 的规定,满足动物卫生、营养需求备案基地外购的苗种在 购入前, 应对苗种供应商进行合格评价, 苗种生产经营单位应获得渔业行政主管部门的生产经营许可。 购入时应对苗种进行验收,验证随附的苗种合格证明和产地检疫证明。必要时,进行有毒有害物质残 留检测。 7.2.2 备案基地自繁苗种的生产过程应当符合相关规定,并做好苗种检疫和质量检验。 7.2.3 备案基地应对野生苗种的来源地、中转过程等信息进行风险评估,并实施苗种产地检疫。必要 时,进行药物残留检测。 7.2.4 苗种投放密度应适当。 7.2.5 应建立并保持苗种管理的相关记录,记录内容应至少包括:供应商合格评价、苗种引进、隔离、 检验、检疫、投放、分池等。 7.3 质量和卫生 7.3.1 养殖使用的饲料应符合我国及相关国家或地区的规定以及 GB 13078、NY 5072 的要求。 。 7.3.2 采购和验收 a) 备案基地应制定饲料验收标准和程序,并对饲料供应商进行合格评价,外购饲料的生产企业应 取得检验检疫机构备案资质。 b) 外购饲料进入基地前应核对供应商备案饲料名录、批次号、料号、生产日期及保质期、检验检 疫备案号、质量合格证明等信息,并对饲料进行色、形、味等感官检验。必要时应抽样实施安全风险 监测。 7.3.3 自配饲料 a) 自配饲料应有明确的配方,使用的添加剂预混合饲料或浓缩料按7.3.2管理。 b) 自配饲料使用饲料添加剂时应符合有关规定。 7.3.4 鲜活饵料 养殖过程中使用的鲜活饵料应新鲜、不变质,并符合相关质量安全要求。 7.3.5 储存 a)备案基地应设立专用的饲料存放场所,保持通风、干燥,并采取防损坏、防霉变、防污染以及 防虫、防鼠等措施。不同种类的特殊饲料、药物饲料和普通饲料应严格区分标识,标识清楚,并且分 开按批次管理。 b)备案基地应制定有关饲料储存、使用的管理制度,并在饲料存放场所醒目处张贴上墙。 7.3.6 投喂 饲料应在保质期内出库和使用,饲料的使用应按照先进先出的原则。 7.3.7 饲料管理记录 备案基地应建立并保持饲料管理记录,记录内容应至少包括:供应商合格评价、进场验收、入库、 出库、投喂(投喂对象、饲料品种、投喂时间及投喂量)、核销等信息。 7.4 其他养殖投入品及渔用药物管理 7.4.1 采购及验收 a)备案基地应对其他养殖投入品及渔用药物供应商进行合格评价。其他养殖投入品及渔用药物应 来自于具备生产许可证的生产单位或进口登记许可证的经营单位。 所购渔用药物应获得主管部门注册, DB32/T 2169.3-2012 4 取得批准文号。禁止采购我国及输入国或地区禁止使用的药物。 b)其他养殖投入品及渔用药物进入备案基地前应核对产品名称、批准文号、批次号等信息。 7.4.2 存放 a)其他养殖投入品及渔用药物应存放在专用的仓库中,由专人管理。储藏条件应符合产品标签或 产品说明规定的特殊要求。 b)应制定其他养殖投入品及渔用药物使用清单, 包括每种化学品及渔用药物的生产商、 使用方式、 使用剂量等信息,并在存放场所醒目处张贴禁用药物和拟使用渔用药物清单。 7.4.3 发放 渔用药物使用实行处方制,由养殖技术员开列诊断说明及药物处方,质量监督员凭处方发放。 7.4.4 使用 渔用药物使用应符合NY 5071 的规定,严格按照使用说明或者处方进行。 7.4.5 停药期控制 对限用的药物严格执行停药期,应建立相关追溯系统以确保已用过药物治疗的养殖产品的批次能 被确认,以便实施停药期,确保处于停药期内的产品不用于生产、加工和销售。 7.4.6 记录 对其他养殖投入品及渔用药物采购、验收、领取、使用和核销等过程予以详细记录,以确保药物 使用的可追溯性。渔用药物的使用记录内容应至少包括:渔用药物名称、使用方法、治疗效果和不良 反应、使用日期等。 7.5 病害防治 7.5.1 应制定书面的病害防治计划并有效实施,每年进行审核,必要时进行修订。内容应包括疾病预 防、治疗计划和主要病害防治方案及环境治理措施等。 7.5.2 病害防治应坚持以防为主,防治结合,及早发现、快速治疗、不留隐患。防治方法坚持物理、 生物方法优先原则,使用化学剂及渔用药物进行防治的,应保证产品中残留水平符合相关标准限量要 求。 7.6 捕捞 捕捞前,应采取适当的停食措施,停食时间依据品种以及其他有关情况确定。捕捞时应采取适当 措施减少养殖产品的应激反应及机械损伤。 7.7 包装和运输 包装和运输过程中使用的冰以及制冰用水应符合GB 5749的要求。运输时,应采取适当的防护措 施,确保水产品的安全卫生。 7.8 环境保护 备案基地应确保废水的排放符合国家有关标准要求。养殖投入品、渔用药物的包装物以及超过有 效期的养殖投入品、渔用药物应正确处理。 8 质量管理 8.1 标识和追溯管理 备案基地应建立并有效实施标识和追溯管理制度,对养殖产品进行标识,保证产品的可追溯性。对 可能影响追溯的转移(如分池、转池等)应当做好记录。 8.2 安全风险监控 8.2.1 监测计划 每个养殖季节应针对成品、苗种、养殖用水、饲料、其他养殖投入品及渔用药物等不同的对象制 定监测计划,内容至少包括监测对象、项目、限量标准、抽样时间和频次等。 8.2.2 水质监测 每个养殖季节应按照 GB 11607 对养殖用水至少进行一次水质监测。备案基地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