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诊断学:舌诊.ppt_第1页
中医诊断学:舌诊.ppt_第2页
中医诊断学:舌诊.ppt_第3页
中医诊断学:舌诊.ppt_第4页
中医诊断学:舌诊.ppt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7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三、舌诊,(一)概念:舌诊是观察病人舌质和舌苔的变化以诊察疾病的方法,是望诊的重要内容,是中医诊法的特色之一。,舌尖-上焦心肺;舌中-中焦脾胃;舌根-下焦肾;舌两侧-肝胆。 伤寒指掌.察舌辨证法:“舌尖属上脘,舌中属中脘,舌根属下脘”。,(二).舌诊的原理,舌与脏腑、经络、气血、津液有着密切联系;而且脏腑在舌面的分布又有一定规律。舌犹如内脏的一面镜子,凡脏腑的虚实、气血的盛衰、津液的盈亏、病位的浅深、预后的好坏,都能较客观地从舌象上反映出来,所以舌是观察内脏变化的窗口,作为辨证论治的重要依据。,(1).舌体与脏腑经络相连:手少阴心经之别系舌本,散舌下。舌为心之苗;足太阴脾经连舌本,舌为脾之外候;足少阴肾经络舌本;足厥阴肝经络舌本;手太阴肺经上咽喉与舌本相连;足太阳膀胱经经筋结于舌本;其它脏腑组织,由经络沟通,也直接或间接与舌有联系,故有“无脉不通于舌”之说。所以观察舌象的变化,可以测知内在脏腑的病变。,(2).舌络与脏腑气血相通:舌为富含血脉的肌性器官,赖气血濡养,舌色、舌形与气血的盛衰和运行状态密切相关,所以能够反映脏腑气血的盛衰。,(3).舌苔由胃气化生 曹炳章的辨舌指南:“舌之苔,胃蒸脾湿上潮而生,故曰苔”舌苔由胃气蒸化谷气上承于舌面而生成。舌为脾之外候,胃为水谷气血之海,五脏六腑皆禀气于胃,因此舌苔的变化可以观察脾胃功能的盛衰。,(4).金津玉液上承于舌 舌下肉阜部即舌系带终点两旁有一对穴,左称“金津”、右称“玉液”,为唾液腺体的开口,唾涎乃属五液,与脾肾等脏腑关系密切,因此,通过观察舌体之润燥,可以判断体内津液的盈亏及病邪性质的寒热。,(三).舌诊注意事项,方式:伸舌的方式影响,避免 过分用力、时间过长。 光线:以白天充足、柔和的自 然光线为佳。 染苔:排除食物及药物对舌象 的影响。 口腔:牙齿残缺、镶牙和张呼 吸等因素均可影响舌象。,(四).正常舌象,特征:舌体柔软灵活,淡红明润,舌苔薄白,均匀不湿不干。“淡红舌,薄白苔” 正常舌象为五脏充足,胃气旺盛,气血安和之象。,生理变异:性别年龄、体质禀赋、气候环境、生活习惯。 老年人-舌多暗红 儿童-舌多淡润 女性-经期舌偏红 肥胖-舌胖大质润 形瘦-舌瘦偏红 气候-夏季苔多色黄而厚,秋季苔多偏干偏薄;,(五) 望舌质,舌质:即舌的本体,故又称舌体,是舌的肌肉和脉络组织。望舌质包括望舌体的神色形态及舌下脉络。 舌质正常形态:淡红荣润,柔软灵活,干湿适中,舌下脉络不粗胀,分枝无瘀点。,舌神 :荣、枯,舌色:淡红、淡白、红、绛、紫,舌形:老嫩、胖瘦、点刺 、裂纹、 齿痕,舌态 :萎软、强硬、歪斜、 颤动、吐弄 、短缩,望舌质的主要内容,特征:红活明润,运动灵敏荣; 枯槁晦暗,运动呆板枯。 意义:荣有神,正气盛,病轻, 预后良; 枯无神,正气衰,病重, 预后差。,1、舌神,2、舌色(舌质颜色:淡红、淡白、红绛、青紫),淡红舌 特征:淡红润泽,白里透红。 意义:健康人或病情轻浅,气血未伤。,淡白舌 特征:舌色浅淡,白多红少淡舌; 舌色枯白,全无血色枯白舌,意义:气血两虚,阳虚寒湿。(虚证、 寒证) 淡白瘦瘪气血两虚; 淡白胖嫩阳虚寒湿;(脾肾阳虚) 枯白舌脱血夺气。 病理:贫血营养不良,内分泌失调,新陈代谢偏低畏寒,末梢血管收缩,血液充盈减少、变慢。,红舌 特征:较正常舌色红,甚至呈鲜红色。红舌可见于整个舌体,亦可只见于舌尖,舌两边。,意义:主实热、阴虚内热。 实热证-舌鲜红、起芒剌兼黄厚苔 舌尖红-多属外感风热表证初起;心 火上炎; 全舌红-邪热入里或内伤杂病 舌两边红-多为肝经有热。 虚热证-舌鲜红少苔,或有裂纹,或光 红无苔。,特征:较红舌颜色更深,或略带暗红色。(猪肝 色),绛舌,意义:主里热亢盛、阴虚火旺。 舌绛苔焦黄或焦黑-多属内热炽盛,温热病为热入营血。绛色愈深,热邪愈甚。 舌绛少苔或无苔,或有裂纹-多属久病阴虚火旺,或热病后期阴液耗损。,若舌色绛红,舌面光亮如镜-胃阴亡绝;舌色红绛干枯-肾阴枯涸 红舌与绛舌多见于基础代谢增高之疾病,如感染、甲亢、高血压、糖尿病。,青紫舌 特征:比绛色更深,全舌呈现紫色,或局部现青紫斑点。舌淡而泛现青紫者,为淡紫舌;舌红而泛现紫色者,为紫红舌;舌绛而泛现紫色者,为紫绛舌;舌体局部出现青紫斑点、大小不等为斑点舌。,意义:主血行不畅。 机理分析:紫舌多由淡白舌或红绛舌发展而成,故其主病即是在淡白舌或红绛舌的基础上出现气血运行不畅的病理改变。 全舌青紫者,其病多是全身性血行瘀滞; 舌有紫色斑点者,瘀血阻滞于某局部,或是局部血络损伤所致-血瘀证 淡紫舌而湿润-阴寒内盛或阳气虚衰 绛紫舌而干枯晦暗少津-热毒炽盛 青紫舌还可见食物中毒-亚硝酸盐中毒可伴面唇爪甲发青,3、舌形:指舌质的形状,包括老嫩、胖瘦、 点刺、裂纹、齿痕等方面的特征。,(1)老、嫩舌,嫩舌特征:纹理细腻,浮胖娇嫩。,临床意义: 多虚证(气、血、阳虚); 水湿内盛亦可见。,苍老舌纹理粗糙,坚敛苍老;,临床意义:多实证;阴虚亦可见之。,(2) 胖、瘦舌,特点:舌体比正常舌瘦小而薄,称为瘦薄舌。,临床意义:淡白瘦薄-气血两虚;红绛瘦薄-阴虚火旺。,胖舌的特征: 舌体比正常舌大而厚,伸舌满口,称为胖大舌。舌体肿大满嘴,甚至不能闭口,不能缩回,称为肿胀舌,临床意义:水湿内停、痰湿热毒上泛 淡白胖大脾肾阳虚,水湿内停 舌红胖大多属脾胃湿热,痰热内蕴, 或湿热酒毒上泛; 红绛肿胀多见于心脾热盛,热毒上壅; 诸病源候论:“心脾有热,故令舌肿” 青紫肿胀中毒或局部血络瘀阻(舌血 管瘤)。生川草乌中毒,胖大舌,(3)点、刺舌 特征:点,指突起于舌面的红色或紫红色星点(蕈状乳头体积增大)。大者为星,称红星舌;小者为点,称红点舌。,刺:指舌乳头突起如刺,摸之棘手的红色或黄黑色点刺,称为芒刺舌。点和刺相似,时常并见,故可合称点刺舌。点刺多见于舌尖部。,意义: 脏腑热极,或血分热盛。 如伴见 舌红苔黄-脏腑热极, 舌绛紫少苔-血分热甚。 舌红生芒剌-气分热盛 根据点刺出现的部位,一般可区分热在何脏,如舌尖点刺,多为心火亢盛;舌边点刺,多属肝胆火盛;舌中点刺,多为胃肠热盛。,(4)裂纹舌 【特征】:舌面出现的各种形状的裂纹、裂沟,深浅不一,大小不等。沟裂中无舌苔覆盖。可见于全舌,亦可见于舌前部或舌尖、舌边等处,裂纹的形状不一。,注意与先天裂纹以及人字沟区分,【意义】多由邪热炽盛、阴液亏虚、血 虚不润、脾虚湿侵所致。 【机理】 舌红绛燥裂热盛伤津,或阴虚火旺。(因邪热内盛,阴液大伤,或阴虚液损,使舌体失于濡润,舌面萎缩所致)。 舌淡白而有裂纹血虚不润。 舌淡白胖嫩,边有齿痕又兼见裂纹脾虚湿侵。 先天性舌裂,约占人口的百分之0.5。裂纹中有苔覆盖。,(5)齿痕舌 【特征】舌体边缘有牙齿压迫的痕迹。,【意义】主脾虚、水湿内盛证 舌淡胖大而润,舌边有齿痕寒湿壅盛, 阳虚水湿内停; 舌质淡红有齿痕脾虚或气虚; 舌红肿胀有齿痕湿热痰浊壅滞。 舌淡红而嫩,舌体不大而边有轻微齿痕者-可为先天性齿痕舌,病中见之示病情较轻,多见于小儿或气血不足者。,4、舌态:指舌体的动态。舌体伸缩自如,运动灵活,为正常舌态。提示脏腑机能旺盛,气血充足,经脉调匀。常见的病理舌态包括: 萎软 强硬 歪斜 颤动 吐弄 短缩,5、舌下络脉 【概述】正常人舌下位于舌系带两侧各有一条纵行的大络脉,称为舌下络脉。其管径不超过2.7mm,长度不超过舌尖至舌下肉阜连线的五分之三,颜色暗红。脉络无怒张、紧束、弯曲、增生,排列有序。绝大多数为单支,极少有双支出现。,【望舌下络脉的方法是】 让病人张口,将舌体向上腾方向翘起,舌尖轻抵上腭,勿用力太过,使舌体自然放松,舌下络脉充分显露。首先观察舌系带两侧大络脉的长短、粗细、颜色,有无怒张、弯曲等异常改变,然后观察周围细小络脉的颜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