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阅读5页,还剩6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 庙山中心卫生院 心房纤维颤动与脑卒中 2 内容 房颤概况 房颤与脑卒中 脑栓塞的表现 处理 中山大学附属第一医院脑血管科 曾进胜 3 中山大学附属第一医院脑血管科 曾进胜 4 房颤的概念 心房各部位呈现一种快速紊乱的电活动 动 00分 听诊:心音强弱不等,心律绝对不齐,脉搏短绌 心电图: 颤时代以不规则颤动波,频率 300600次 /分, 中山大学附属第一医院脑血管科 曾进胜 5 中山大学附属第一医院脑血管科 曾进胜 6 中山大学附属第一医院脑血管科 曾进胜 7 中山大学附属第一医院脑血管科 曾进胜 8 中山大学附属第一医院脑血管科 曾进胜 9 中山大学附属第一医院脑血管科 曾进胜 10 危险因素 主要:老年、瓣膜性心脏病及充血 性心力衰竭 其他:高血压、女性、糖尿病、左心室肥大、 伴左心室机能障碍的冠状动脉疾病、各 型心肌病、心包炎、先天性心 脏病 中山大学附属第一医院脑血管科 曾进胜 11 10150例患者中 老龄( 高血压( 冠心病( 心衰( 风湿性瓣膜病( 中山大学附属第一医院脑血管科 曾进胜 12 一般人群:大约为 大于 60岁:大约为 3%大于 80岁:可达 10 房颤的患病率 中山大学附属第一医院脑血管科 曾进胜 13 房颤与脑卒中 缺血性脑卒中: 颤是最常见的原因 , 占半数以上 房收缩功能丧失而致心输出量减少( 15,继发局部脑血流量不足,导致脑梗死 中山大学附属第一医院脑血管科 曾进胜 14 脑出血 5%脑出血患者有房颤 因此,不能绝对认为房颤患者的脑卒中就是栓塞 中山大学附属第一医院脑血管科 曾进胜 15 严重出血 (颅内 , 需输血 ) 各试验总计 出血率 华法令 对照 75岁 中出血率 ( 年出血率 华法令 ( 阿斯匹林 (325mg/d) 严重出血 颅内出血 中山大学附属第一医院脑血管科 曾进胜 16 房有效收缩力减弱,左心耳与左心房高峰顺行血流速度明显下降 ,左房内血流瘀滞,易造成左心耳附壁血栓形成。 中山大学附属第一医院脑血管科 曾进胜 17 栓子脱落后 75 到达脑动脉系统 23 到达外周循环 2 到达内脏器官 中山大学附属第一医院脑血管科 曾进胜 18 中山大学附属第一医院脑血管科 曾进胜 19 中山大学附属第一医院脑血管科 曾进胜 20 慢性房颤起病最初几个月脑栓塞的危险性最大,几年后仍有危险 每年的发生率为 5,终生发生率为 35 常反复致脑栓塞, 2 3复发于首次发病后 1年之内 中山大学附属第一医院脑血管科 曾进胜 21 风心病脑栓塞 90 有房颤 二尖瓣狭窄者每年约有 4 发生脑栓塞 , 合并房颤者危险性增加 3 7倍 , 比正常人高 18倍 栓子最易在房颤发病后不久或房颤纠正后不久脱落 中山大学附属第一医院脑血管科 曾进胜 22 心源性脑栓塞 主要特征: (1)突然发病 , 神经障碍即刻达到最重程度 (2)有心源性栓子来源 (3)大脑皮层或小脑有多处梗塞 , 病变累及多处血管供血区 中山大学附属第一医院脑血管科 曾进胜 23 次要特征 (1)早期仅约 5 , 7天后重复扫描将有 10 以上 (2)脑血管造影无脑动脉粥样硬化改变 (3)脑血管造影显示脑动脉闭塞突然消失征象 中山大学附属第一医院脑血管科 曾进胜 24 (4)有其他脏器栓塞征象 (5)超声 、 (6) 往往有出血性梗塞 中山大学附属第一医院脑血管科 曾进胜 25 值得重视的临床特征 发病特点: 活动者突发神经功能障碍 迅即达到高峰 逐渐进展或缓慢发病者仅占 右 中山大学附属第一医院脑血管科 曾进胜 26 值得重视的临床特征 ( 1)起病时意识 ( 2)发病时有抽搐 ( 3)起病时有头痛及恶心呕吐 但病初有剧烈头痛及抽搐并不可靠 中山大学附属第一医院脑血管科 曾进胜 27 值得重视的临床特征 多数栓子阻塞于大脑中动脉或其分支 大脑前动脉 10% 椎基底动脉栓塞 病变范围大 、 神经功能障碍严重 、 常无 心源性栓子阻塞小的穿动脉引起腔隙性梗塞者甚罕见 中山大学附属第一医院脑血管科 曾进胜 28 恶性大脑中动脉梗死 大脑中动脉 ( 起始部或颈内动脉远端闭塞后 , 如果不能在短期内建立起有效的侧枝循环 , 可引起大脑中动脉供血区完全性脑梗死 ,从而出现一系列症状和体征 , 严重者因脑疝而死亡 。 这种脑梗死的病死率高达 80%, 因而被称为 “ 恶性大脑中动脉梗死 ( CA 中山大学附属第一医院脑血管科 曾进胜 29 恶性大脑中动脉综合征 (CA 致命性大脑中动脉梗死( CA 占位性大脑中动脉梗死( 完全性大脑中动脉梗死 中山大学附属第一医院脑血管科 曾进胜 30 发生率 瑞士 在心房纤颤的脑梗死患者中高达 15% 中山大学附属第一医院脑血管科 曾进胜 31 一般起病时偏身瘫痪程度较重,同时有偏身感觉丧失者,提示 若同时有失语或意识障碍,更应高度警惕 完全性偏瘫、偏身感觉缺失、偏盲、失语和意识障碍等组合症状出现提示大脑中动脉闭塞的可能性为 73%,其中昏迷只是最重要的死亡预测因子 入院时 0分 分者,发展为 中山大学附属第一医院脑血管科 曾进胜 32 影像学检查预测的可能性 早期 67%或 50%、大脑半球脑肿胀、中线结构移位和 00%, 93. 5%,100%, 和 但敏感性不高(分别为 和 ) 中山大学附属第一医院脑血管科 曾进胜 33 中山大学附属第一医院脑血管科 曾进胜 34 中山大学附属第一医院脑血管科 曾进胜 35 灰白质分界模糊的特异性和敏感性均高( . 可提示 95%的可能性会发展为 中山大学附属第一医院脑血管科 曾进胜 36 起病 14(平均 时内 现入院时 0, 45发展为恶性大脑中动脉闭塞的强力预测指征,敏感性达 100%,特异性为 94% 中山大学附属第一医院脑血管科 曾进胜 37 中山大学附属第一医院脑血管科 曾进胜 38 起病 6小时内 6%和 100% 临床症状和体征的敏感性和特异性仅分别为 36% 45% 中山大学附属第一医院脑血管科 曾进胜 39 附壁血栓的检查 二维超声心动图 ( 经胸壁 ) : 发现 4T 观测左心房大小 二尖瓣运动 但用来确定左房内 经食道:易发现心房 山大学附属第一医院脑血管科 曾进胜 40 中山大学附属第一医院脑血管科 曾进胜 41 心脏 优于二维超声心动图 , 可发现后者难于发现的心房内 山大学附属第一医院脑血管科 曾进胜 42 脑动脉造影 (1)颈动脉及椎动脉无粥样硬化征象 (2)闭塞的血管及其分文无动脉粥样硬化征象 (3)一过性闭塞征 (即初次造影时的血管闭塞征象于重复造影时消失,但应在起病后 9天内造影,否则易遗漏 中山大学附属第一医院脑血管科 曾进胜 43 有不同程度的动脉粥样硬化时,须综合考虑 宜多用非创伤性检查如 减少直接脑血管造影的必要 中山大学附属第一医院脑血管科 曾进胜 44 确诊困难 既有心脏栓子来源 , 又有脑血管病变 , 常难判定卒中的确切病因 , 有时尸检也不能定论 中山大学附属第一医院脑血管科 曾进胜 45 房颤的处理 无器质性心脏病、年轻患者,复律是治疗的目标 对大多数 律并不能带来多大益处 ,因此并不绝对强调复律的必要 中山大学附属第一医院脑血管科 曾进胜 46 不能转变为正常心律,则需要地高辛、 离子通道阻滞剂等药物控制心室律,保证足够的心输出量 中山大学附属第一医院脑血管科 曾进胜 47 抗血栓治疗 药物 栓塞事件 (%年 ) ) 华法令 (80%) 对照 8 0+% 阿斯匹林 21 对照 = 结论: 预防血栓栓塞事件 : 华法令 要地位 阿斯匹林 等效果 。 一级临床试验 (n=6500+, 65 中山大学附属第一医院脑血管科 曾进胜 48 中山大学附属第一医院脑血管科 曾进胜 49 抗血栓治疗建议 60岁 , 无心脏病 阿斯匹林 325mg/d / 不用 60岁 , 有心脏病 ,无危险因素 阿斯匹林 325mg/d 60 无危险因素 阿斯匹林 325mg/d 60 +糖尿病 /冠心病 华法令 () + 阿斯匹林 81d 75岁及以上 ,尤其女性 华法令 ( 华法令 () 甲亢 风心病 -(二狭 ) 华法令 (,或更高 ) 人工瓣膜 既往栓塞史 食管超声 中山大学附属第一医院脑血管科 曾进胜 50 凝治疗 缺血卒中 颅内出血 国际标准化比值 0 15 10 5 1 山大学附属第一医院脑血管科 曾进胜 51 抗凝治疗的注意事项 抗凝治疗前脑部 有排除颅内出血性疾病后,才能开始抗凝,否则会加重出血症状。 抗凝治疗后,要避免针灸或外科手术,以免引起出血。 中山大学附属第一医院脑血管科 曾进胜 52 抗凝治疗的注意事项 国人口服抗凝剂的剂量较国外文献报道的量小, 1/3 1/2剂量即可达到有效的抗凝效果,并且受饮食因素影响 中山大学附属第一医院脑血管科 曾进胜 53 口服抗凝治疗的现状 660已行抗凝治疗的房颤患者, 37%符合适应症 50%未能把 适应症的慢性房颤, 15%受了抗凝治疗 中山大学附属第一医院脑血管科 曾进胜 54 我国房颤患者虽有接受了抗血栓治疗 其中大部分应用抗血小板治疗() 长期抗凝者仅 抗血栓治疗组,卒中的发生率显著低于非抗血栓组( p中山大学附属第一医院脑血管科 曾进胜 55 统性回顾分析 缺血性脑卒中的最新资料: 21个已完成的随机、双盲临床试验,共有 23,424个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 中山大学附属第一医院脑血管科 曾进胜 56 分析 结果 每 1000个使用抗凝治疗的患者中,卒中复发减少 9例,但同时发生症状性颅内出血的人数增加 9例 因此抗凝减少急性期复发的疗效被出血性转化的危险性抵消了 中山大学附属第一医院脑血管科 曾进胜 57 如何正确评价这些试验的结果? (1) 验抗凝疗效的随机试验应符合以下标准: ( 1)对卒中的不同亚型应区别对待,特别重视心源性、动脉动脉栓塞导致脑梗塞或严重颅内、外动脉狭窄的患者研究 中山大学附属第一医院脑血管科 曾进胜 58 如何正确评价这些试验的结果? (2) ( 2)严密监测凝血酶原时间以防止出血 然而, 验均未达到上述标准,而且相去甚远。 中山大学附属第一医院脑血管科 曾进胜 59 如何正确评价这些试验的结果? (3) 但至少可以提示了今后研究的方向: 应该加强对心源性、大动脉狭窄性卒中的研究 需更多的临床试验才能得出对临床实践有指导意义的结论 中山大学附属第一医院脑血管科 曾进胜 60 五抗凝治疗的展望 抗凝治疗缺血性脑卒中的疗效尚未得到临床试验的最终肯定,但目前在临床上普遍应用。 中山大学附属第一医院脑血管科 曾进胜 61 抗凝治疗在美国的情况 最近一份调查报告:美国医生 219名医生在过去的一年内共诊治过约 14,636个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其中 22%的患者在起病 24小时内接受抗凝治疗 中山大学附属第一医院脑血管科 曾进胜 62 抗凝在美国的情况 适应证:比较认可心源性脑栓塞、 进展性卒中、后循环梗塞和反复 另外一项对北美医生的调查结果基本一致。 中山大学附属第一医院脑血管科 曾进胜 63 1) ( 1)不应该把抗凝治疗不加选择地用于所有缺血性脑卒中患者 ( 2)已有的临床试验均未能客观评价抗凝对于各种卒中亚型患者的疗效 中山大学附属第一医院脑血管科 曾进胜 64 2) ( 3)需要有更多的临床研究来验证抗凝对于合并明确心、脑血管损害患者的疗效 ( 4)抗凝能有效预防静脉血栓形成和肺栓塞 ( 5)通过对血栓栓塞病理机制的认识和临床实践可以推测:肝素可以防止红色血栓发展、播散和继发栓塞; 中山大学附属第一医院脑血管科 曾进胜 65 3) ( 6)在有更明确的研究结果问世之前,抗凝至少可以用于以下患者:大动脉闭塞或严重狭窄、有高度复发危险的心源性脑梗塞、静脉窦和脑静脉血栓形成 中山大学附属第一医院脑血管科 曾进胜 66 适应症 再栓塞危险性高的心源性脑梗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5房地产广告效果监测与反馈服务合同
- 2025版汽车保养维修服务合同范本
- 2025版建筑垃圾清运与环保产业投资合作合同
- 2025年度智慧城市建设反担保保证合同模板
- 2025版环保项目担保合作合同
- 2025年度高端住宅项目测绘服务合同范本
- 2025版石灰产品买卖及市场分析报告合同
- 2025年度三方重型机械设备租赁及操作培训合同
- 2025版二手房翻新装修服务合同
- 建筑工程大清包合同
- 2024年度新版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课件
- 精度班组安全标准化汇报
- 2024年国家电网招聘之法学类题库附参考答案【精练】
- 2024上海市奉贤区第八批储备人才及定向选调生招募91人高频考题难、易错点模拟试题(共500题)附带答案详解
- 电线电缆产品生产许可证实施细则样本
- 湖南高职单招《综合素质测试》考试题库(含答案)
- 口腔颌面部外伤的处理课件
- 《现代涉外礼仪》课件
- 春风十里不如你:一本书读尽冯唐人生金线年轻时极尽欢喜年长
- UL塑料燃烧测试培训
- 产后骨盆修复培训课件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