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型货车气压制动系统结构设计-开题报告_第1页
重型货车气压制动系统结构设计-开题报告_第2页
重型货车气压制动系统结构设计-开题报告_第3页
重型货车气压制动系统结构设计-开题报告_第4页
重型货车气压制动系统结构设计-开题报告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纸, 明书全套毕业设计均有 大学 本科 毕业设计 开题报告 题 目 重型货车气压制动系统结构设计 指 导 教 师 院(系、部) 机械工程学院 专 业 班 级 学 号 姓 名 日 期 教务处印制 1 一、 选题的目的、意义和研究现状 义 : 随着我国汽车产业的不断发展和新交通法规的实施,我国的汽车及其运输管理开始走向正轨,农用运输车将逐渐退出市场,而 重 型运输自卸车逐渐呈现出广阔的发展前景 。 然而 车辆交通安全历来是人们最为关心的问题之一,它直接关系到人民生命和财产的损失,因此汽 车制动系统的可靠性研究至关重要。 行车制动系统用来保证汽车能够迅速降低 车速直至停车,它是关系到汽车运输生产率和行车安全的重要系统。汽车在行驶过程中驾驶员要经常使用制动器,为了减轻驾驶员的工作强度,目前汽车基本上都采用了伺服制动系统或动力制动系统。载重汽车一般均采用动力制动系统。 制动系统主要由供能装置、控制装置、传动装置、制动器及制动力调节装置等组成。制动系统的分类: 按制动能量传输方式来分类,制动系可分为机械式、液压式、气压式、电磁式及上述二种以上组合式。 以发动机的动力驱动空气压缩机作为制动器制动的唯一能源,而驾驶员的体力仅作为控制能源的制动系统称之为气压制动系统。 气压制动系 统是动力制动系最常见的型式,由于可获得较大的制动驱动力,且主车与被拖的 挂车以及汽车列车之间制动驱动系统的连接装置结构简单、连接和断开均很方便,因此被广泛用于总质量为 85野汽车和客车上。 气压制动系是发展最早的一种动力制动系,其供能装置和传动装置全部是气压式的。在我国中重型货车上广泛采用,如一汽 风 河 型五吨载货车 零部件价格低廉,社会保有量大 ,配件易购,特别是 但气压制动系必须采用空气压缩机、储气筒、制动阀等装置,使其结构复杂、笨重、轮廓尺寸大、造价高;管路中气压的产生和撤除均较慢,作用滞后时间较长,因此,当制动阀到制动气室和储气筒的距离较远时, 有必要加设气动的第二级控制元件 继动阀以及快放阀;管路工作压力较低制动气室的直径大。因而目前制动气室置于制动器之外,通过杆件及凸轮或楔块驱动制动蹄。 2 二、研究方案及预期结果 (设计方案或论文主要研究内容、主要解决的问题、理论、方法、技术路线及论文框架等) 随着汽车行驶车速的不断提高,对汽车制动性能的要求也越来越高。汽车的制动系统除了实现良好的制动性能外,还要尽可能地减小驾驶员的工作强度。因此,动力制动系统在汽车上得到了广泛的应用。 汽车的制动性是汽车主动安全性研究的重点内容之一。 本文主要内容 根据重型货车的相关数据和特点对其气压制动系统 结构 进行设计 。 气压制动系统主要 减轻了驾驶员的工作强度 , 提高了制动的 稳定性 。 气压传动与控制、汽车理论、结合机械相关知识进行计算与设计。 首先了解 气压 制动系统的组成。 1)供能装置 包括供给、调节制动所需能量以及改善传能介质状态的各种部件。其中产生制动能量的部分称为制动能源。人的肌体亦可作为制动能源。 2)控制装置 包括产生制动动作和控制制动效果的各种部件。 3)传动装置 包括将制动能量传输到制动器的各个部件。 4)制动器 产生阻碍车辆的运动或运动趋势的力 (制动力 )的部件,其中也包括辅助制动系中的缓速装置。较为完善的制动系还具有制动力调节装置以及报警装置、压力保护装置等附加装置。 其次: 对气压制动驱动机构的设计计算。 1)制动气室选择计算。 2)储气罐的选择计算。 3)空气压缩机的选择。 4)制动阀与继动阀的选择与计算。 第三:制动器的设计与计算。 第一章:绪论 第二章:制动系统总体设计 3 第三章:制动器的设计与计算 第四章:气压驱动机构的设计与计算 第五章:技术经济性分析 第六章:结论部分 气压制动可获得较大的制动驱动力,驾驶员操作轻便可减轻驾驶员的工作强度,提高制动的稳定性。 0 号纸 2 张 说明书 1 份 20000 字左右 翻译外文资料 1 篇 4 三、研究进度 第 12 周:毕业实习; 第 34 周:查阅分析资料,整理原始数据,确定设计步骤,并形成论文框架; 第 56 周:制动器、气压驱动机构的参数选择与确定 第 78 周: 气压驱动机构的设计与计算 第 910 周: 制动器的设计与计算 第 1112 周: 整理计算结果 绘制零件图 第 1314 周:绘制装配图, 系统 原理图; 第 1516 周:检查前面的设计过程及数据,书写说明书; 对论文格式及文字进行检查,确保无误。 第 17 周:准备答辩 四、主要参考文献 1 陈家瑞 M版 械工业出版社, 2005. 2 刘惟信 M华大学出版社, 3 王文斌 M械工业出版社, 4 尹 廷 D津大学研究生院, 5 何宇平 汽车制动性能的研究 J 京理工大学学报 1995(4) 6 王望予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