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阅读5页,还剩2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目录第一章 狼牙山概况41 自然概况41.1 地理位置41.2 地文条件51.2.1 地质51.2.2 构造51.2.3 地形地貌51.2.4 土壤51.3 气候条件51.3.1 气候51.3.2 光照51.3.3 降水、湿度61.3.4 风61.4 水文条件61.4.1 地下水补给61.4.2 地下水径流61.4.3 水质状况61.4.4水利用情况61.5 森林资源条件61.5.1 植物资源61.5.2 动物资源72.人文概况82.1 狼牙山名字的由来82.2 狼牙山经济发展状况82.2.1 弘扬革命文化的需要82.2.2 促进地方林业可持续发展的需要82.2.3 促进旅游业发展的需要82.2.4 促进地方经济发展的需要92.2.5 精神文化生活的需要92.3 森林公园建设的指导思想9第二章 旅游资源评价91.1 自然景观资源91.1.1 森林景观资源91.1.2 地貌景观资源101.1.3 天象景观资源131.1.4 水体景观资源131.2 人文景观资源131.3 可借景观资源14第三章 旅游规划定位141.1 目标市场定位141.2 旅游主题定位151.3 旅游形象定位151.4 旅游发展目标151.41 生态效益151.42 经济效益151.43 社会效益15第四章 旅游项目规划161.1景观建设161.2 基础设施建设171.3 环保建设181.4 宣传规划191.5 机构设置191.6 投资估算及资金筹措19第五章 旅游产品规划201.1 旅游产品规划的目的211.2 狼牙山旅游目标市场定位211.3旅游产品211.3.1狼牙山红色体验游211.3.2狼牙山生态观光游211.3.3狼牙山地质探讨游221.3.4狼牙山休闲度假游22第六章 旅游形象设计221.1旅游标志221.2 标准字体231.3象征图案231.4吉祥物241.5宣传口号24第七章 旅游容量测算241.1 环境容量的测算原则241.2 环境容量测算251.3 游客容量计算261.4 游客规模预测26第八章 整体总结27第一章 狼牙山概况狼牙山位于保定西北约50公里的易县,坐落在易县西部的太行山东麓,距县城45公里。景区奇峰林立,峥嵘险峻, 群峰状似狼牙,直刺云天。抗日战争时期,以八路军五勇士舍身跳崖而闻名于世。如今,这里既是省级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又是一座省级森林公园。1 自然概况1.1 地理位置狼牙山森林公园位于河北省易县县城西南36公里,隶属易县狼牙山国营林场,地理坐标东经1151538-1151544,北纬39033-39041,距北京160公里,距保定市区45公里,距清西陵60公里,距满城汉墓20公里,京赞线从其脚下穿过。园区北缘与易县良岗镇接壤;园区东部与易县西山北乡接壤;园区南部、西部与狼牙山镇接壤。园区总面积2165公顷。公园内森林覆盖率70.2%原始林面积0公顷次生林面积916公顷人工林面积1249公顷公园内林地面积2165公顷国有林地面积2165公顷集体林面积0公顷其它林地面积0公顷1.2 地文条件1.2.1 地质狼牙山森林公园属太行山山脉,在距今8.5-5.7亿年隆起为陆地,在距今5.7亿年-4.5亿年的古生代又下降为海洋,称为华北浅陆表海。从距今4.5亿年后,本地区又隆起为陆地,并接受了长期陆相沉积。伴随着中生代和新生代的造山运动,地壳隆起构成了太行山脉的主体。狼牙山森林公园地带为第四纪冰期而形成的沉积岩,处于新华夏一级构造太行山隆起与华北平原沉降带的接处部。1.2.2 构造狼牙山森林公园在大地构造上属于河北地质构造中山西台背斜区的北端。1.2.3 地形地貌狼牙山森林公园地处太行山北端东麓,雄伟壮丽,气势磅礴。东连平原,西倚太行,南连丘陵,北接南湖为太行山与华北平原过渡带。狼牙山山峰峭立,如鬼斧神工,最高海拔1105米,最低海拔150米,高差达955米,大部山峰海拔500-800米。地貌十分复杂,既有陡峭的山脊、耸立的山峰,又有平地;既有深沟峡谷,又有缓坡漫滩。地形西北高,东南低,坡度在20-62之间。据蚕姑坨碑文记载:“易州城南八十里,有山曰郎山,巍巍高耸,上下百丈有余,左右千有余里。”奇特地貌景观,使游客流连忘返,尤其是在北京、保定、天津、石家庄等大中城市中有较大影响,进一步开发的前景十分广阔。1.2.4 土壤根据全国第一次土壤普查材料。狼牙山森林公园内的土壤为一个土类,即褐土类;两个亚类,即石灰性褐土和褐土性土。总的特点是:宏观水平是由低向高,由东向西随海拔高度的增高而发生演变规律,即石灰性褐土-褐土性土。是质地山,多为石灰岩岩石,由于风化慢,水土流失,因此中上部苍岩裸露,植被稀落,石多土少,土层一般在10-20厘米,成鸡窝状分布,深浅不均。丘陵岗坡主要有石灰岩类、古洪积堆呈孤立状存在,它的形成在第三世纪之前,后被黄土覆盖,时间长久,土被水冲走而岗顶基岩、卵石裸露,为非耕种薄层粗骨多砾褐土性土。中下部被垦为农田,土层在20厘米左右,为耕种型薄层褐土性土。1.3 气候条件1.3.1 气候狼牙山森林公园属暖温带半湿季风气候,冬寒夏热,四季分明。历年平均气温11.9,最冷一月份,月平均气温零下10.4,极端最低气温零下29.1;最热七月份,月平均气温27.4,极端最高气温41.6。1.3.2 光照狼牙山森林公园光照资源丰富,光照充足,历年日照时数为2630.6小时,历年日照百分率59%,全年25积温4577.0(初日18/3,终日12/11),10积温为4265.1(初日6/4,终日24/10)。初霜冻日期平均在11月10日,平均无霜期180天。1.3.3 降水、湿度狼牙山森林公园受季风影响,降水的季节分布不均,平均降水日数0.1毫米为71.2天。总的情况为:春季干燥,多风少雨;夏季炎热,雨量集中;秋季凉爽,雨量不定;冬季寒冷,降水稀少。历年平均降水量564.5毫米,其中74.7%的降水集中在夏季,秋季占全年降水量的14.6%,春季占全年降水量的8.7%,冬季占全年降水量的2%。历史上最大年降水量913.5毫米,最小年降水量258毫米,全年相对湿度63%,八月份最高达87%。年均蒸发量为1650.6毫米,是降水量的2.9倍。1.3.4 风春、秋、冬多以西北风,夏季多东南风。历年各月平均风速为1.8米/秒,以春季风速最大,为2.5米/秒,八级以上大风年均25天。1.4 水文条件狼牙山森林公园处于海河流域,河流均属大青河系。1.4.1 地下水补给大气降水渗入是地下水的主要补给来源,山区沟谷和河流的渗漏是地下水的另一补给来源。1.4.2 地下水径流地下水径流受构造、地势和水动力条件的影响,平均径流深229.3毫米,多样平均径流总量58.3万立方米。1.4.3 水质状况狼牙山森林公园属易县石灰岩地区,地下水埋藏较深,水质良好,化学类型以Ca(Hco3)2、Mg(Hco3)2为主,PH值6.8,接近中性,硬度为9.48,含氟量0.04毫克/升,其它元素如砷、铅、锌、汞含量均低于国家I类饮用水标准值。狼牙山公园周围没有污染性工矿企业,地表水环境质量好,溶解氧大于7.5,其它微量元素和大肠杆菌群均小于国家I类地表水标准值。1.4.4水利用情况狼牙山森林公园以棋盘坨主峰和蚕姑坨为分水岭,狼牙山岭西、岭南中的大气降水流入瀑河,后汇集到龙门水库(尚未开发水上娱乐项目);蚕姑坨岭南中的大气降水流入南易水,蚕姑坨岭北中的大气降水流入白沙河,后汇集到南湖(安格庄水库)。1.5 森林资源条件狼牙山森林公园植物资源丰富,景观独特,风光旖旎,总面积2165公顷,有林地1520公顷,森林覆盖率70.2%。1.5.1 植物资源狼牙山森林公园在中国植物区系区划上,属华北植物区系;在中国植被区划上,属暖温带落叶阔叶林区。森林植被以乔灌阔叶混交林为主,主要分布在公园中部、西部、北部;东部和南部主要以人工景观林为主,生长状况良好。狼牙山植被类型有:针叶林、阔叶林、针阔混交林、灌丛、灌草丛、草丛、岩生植被、湿生植被、水生植被9种,植物资源有96科325属817种。 黄栌 主要有: 见表一:乔木:针叶树种有油松、华山松、白皮松、云杉、侧柏、园柏;阔叶树种有核桃楸、山核桃、鹅耳枥、栓皮栎、槲栎、青檀、桑树、杜仲、构树、山楂、沙果、海棠、苹果、山荆子、李、红果、杏、桃、梨、山桃、樱桃、山杏、柿、黑枣、枣、皂角、合欢、刺槐、国槐、苦楝、臭椿、香椿、楷木、火炬树、五角枫、栾树、白蜡、榆、毛白杨、山杨、垂柳、旱柳、加拿大杨、214杨、北京杨灌木:黄栌、荆条、酸枣、山皂角、花椒、石榴、绣线菊、月季、紫荆、紫穗槐、胡枝子、锦鸡儿、杜鹃、鼠李、丁香、流苏、枸杞、锦带花、六道木、红瑞木草本:羊白草、黄背草、茅草、节节草、星星草、蒿类、蒺藜、含羞草、蓖麻、马兰、山韭菜、羊胡草、鬼叶草、灰菜、串红、鸢尾、石竹、桔梗药材:柴胡、蒲公英、党参、车前、半夏、甘草、防风、灵芝、大红袍、荆芥、丹参、知母、木通、五味子、金银花、白头翁攀援植物:山葡萄、豌豆、牵牛花、爬山虎、猕猴桃、瓜萎、丝瓜、葫芦、南瓜、忍冬、葛藤观赏植物:菊花、月季、美人蕉、芍药、秋海棠、西府海棠、隶棠、鸡冠花、葵花、玫瑰、腊梅、刺梅、蔷薇、紫薇、榆叶梅、碧桃、百日红、木槿、黄刺玫、迎春、连翘、山杏、山桃、樱花水生植物:薄罗藓、金鱼藻、黑藻、苦藻、龙须眼子草、水芹1.5.2 动物资源现有动物资源为哺乳纲、鸟纲、爬行纲、两栖纲及昆虫。见表二: 松鼠哺乳纲:松鼠、花鼠、灰鼠、黄鼠狼、刺猬、獾、野兔、田鼠、蝙蝠鸟类: 麻雀、喜鹊、斑鸠、鹞、鹰、乌鸦、鸽子、布谷鸟、猫头鹰、啄木鸟、山雀、拾鸡、野鸡、翠鸟、窝乐、百灵鸟、黄鹂节肢、环节、软体动物: 虾、蚌、水蛭、蚯蚓、蝎子、蜘蛛、土元昆虫: 蟋蟀、蝈蝈、螳螂、蜻蜓、蚂蚱、蝴蝶、金龟子、天牛2.人文概况2.1 狼牙山名字的由来狼牙山古称郎山,因其山势险峻状似狼牙,直刺云天,故改名为狼牙山。狼牙山旅游区始建于1986年,1992年经省林业局批准为省级森林公园,属易县狼牙山国营林场。自批准建立省级森林公园后,公园基础设施建设和环境建设取得了长足发展。但由于受资金制约,进一步改善公园的软硬环境已显乏力,严重制约公园的健康发展,与中国北方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其名不符。为加强公园各方面的建设,改善公园旅游的环境,提升旅游环境容量,激发游客的爱国热情,增强民族凝聚力,争取国家项目资金支持,达到变林场资源优势为经济优势的目的,特申报国家级森林公园。2.2 狼牙山经济发展状况2.2.1 弘扬革命文化的需要狼牙山森林公园内,在海拔1100米的高峰之巅五勇士跳崖处,建有五勇士纪念塔一座;在山脚公园门口处建有一处五勇士陈列馆。每逢清明节、“五四”、“七一”、“八一”“十一”游客如梭,来此凭吊“五勇士”,学习其爱国主义精神,是青少年入党宣誓的地方。随着国家的精神文明建设的加强,现已成为全国爱国主义教育基地之一。由于山势险峻和缺乏资金,旅游路和陈列馆外场地狭小,益显其游客增长与容量狭小之矛盾。为加强爱国主义教育,急需加大旅游路和纪念馆场外的开发力度,以满足人们红色旅游的需要。2.2.2 促进地方林业可持续发展的需要建立森林公园可以在不消耗木材的情况下,取得高于砍伐木材收入的经济效益。可有效地维护生物的多样性和森林生态的稳定性,对维护和改善生态环境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通过建设国家级森林公园,可以安置大量林业工人,增加职工收入,保持林业职工的稳定,更有效的保护森林资源。同时,可以将收入的一部分反哺林业,促进地方林业的可持续发展。2.2.3 促进旅游业发展的需要狼牙山因五勇士而闻名遐迩,现已成为红色旅游圣地,但由于景点较为单一,除满足游客的爱国主义教育外,不能满足游客对生态旅游的要求。森林公园的建设,可加大对景区景点的开发力度,扩大旅游规模,丰富旅游资源,增加旅游项目。通过开展红色旅游、生态旅游以及形式多样的旅游项目,可提高旅游品味和公园知名度,促进区域旅游业的发展。2.2.4 促进地方经济发展的需要森林旅游属于林业第三产业,服务性很强。通过建立国家级森林公园,可提高其知名度,扩大招商引资范围,带动相关产业的发展,最终实现促进地方经济发展的目的。2.2.5 精神文化生活的需要随着经济的发展,人们用于精神文化生活的资金越来越多,向往大自然,热爱大自然,喜欢绿色是人类理性的回归,更是精神文化生活需要。双休日、“五一”、“十一”黄金周更为其提供了方便,通过建立国家级森林公园,可扩大环境容量,满足人们精神文化生活的需要。2.3 森林公园建设的指导思想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在保护和改善园区的生态环境下,合理利用和开发自然资源。在遵循自然规律和经济规律的同时,大力发展以森林旅游为主的林业第三产业,促进人与自然的和谐和林业的可持续发展。第二章 旅游资源评价景观资源评价狼牙山悠久的历史和各种古老的神话传说,造就了独特的灿烂 文化,形成了以五勇士纪念塔为标志的,表现中华民族气节的革命文化。以蚕姑圣母庙为标志的,表现民俗风情的道教文化。独特的天然景观和生态景观,使园区成为远近闻名的著名旅游胜地。该园区于1992年经省林业局批准为省级森林公园,园区内山势险峻,壁立高万仞,山回路转,曲径通幽,山势陡峭,台阶层层似天梯,植被葱郁,景色宜人。该园区的景观资源分为自然景观资源和人文景观资源两大类。 1.1 自然景观资源1.1.1 森林景观资源公园内山体植被随海拔变化有明显的垂直分布,海拔700米以下为人工油松、侧柏、刺槐林和以山皂荚、荆条为主的灌木林;海拔700米以上为天然次生林和人工林,主要植被类型有三个,即(1)落叶阔叶林群丛带,主要有栎类、栾树、核桃楸、五角枫、鹅耳枥、槐等树种;(2)针叶林带,主要是由油松、侧柏组成;(3)针阔混交林带,主要为油松-栎类混交林、油松-鹅耳枥混交林、侧柏-刺槐混交林、侧柏-栎类混交林。公园内还有16个植物群系,即(1)黄栌群系(2)栓皮栎群系(3)胡枝子群系(4)鹅耳枥群系(5)栾树群系(6)人工油松林群系(7)人工侧柏林群系(8)人工刺槐群系(9)山桃群系(10)山杏群系(11)绣线菊群系(12)核桃楸群系(13)椴树群系(14)栎树群系(15)樱桃群系(16)黄连木群系。每个群系均可成为公园一景。此外,在阴坡和潮湿的地面上有很多苔藓及蕨类植物,特别是在岩石表面还有大量地衣生长,每逢雨季,在森林有大量野生菌,险处还有灵芝生长。公园所属范围内,绝大多数山峰海拔在700-1000米,园内植物种类极为丰富,森林季相景观明显,春季杏花、桃花、刺槐花竞相绽放,争奇斗艳;夏季,漫山翠绿,郁郁葱葱,景色宜人;秋季,红、黄、绿层林尽染;冬季,白雪皑皑,银装素裹,翠绿相间,景色宜人。(1)千亩藤区位于公园东侧,主要以葛藤、野葡萄、猕猴桃为主。藤体缠树、树顶交叉攀援,从树下走过如同巨大的帷帐。从山顶眺望,帷帐上花满枝头,呈现花海奇观。(2)天下奇观胭脂湖位于棋盘坨的西侧,四周群峦如聚,中间是一盆地,如高山出平湖。由枫、橡、栎、黄栌、松柏等为主组成的不同树种的树木,形成色彩斑斓的一片浩瀚的林海。每逢秋季来临,红叶如霞,黄叶似金,绿叶滴翠,秋风拂来,夕阳漫洒,此起彼伏,犹如碧波腾起细浪,更似一江秋水中洒满的胭脂,因而称之为胭脂湖。唐代大诗人杜甫曾来此地,留下了“林花看雨胭脂湿”的千古佳句。(3)七星古柏相传2000多年前为孙膑在此坐化升天之处,位于棋盘坨上。该树在1米高处分成七枝,呈圆柱环形中空长势,酷似连花盆,其乃乔木身灌木型,正好供一人打坐,惟妙惟肖,扑朔迷离,耐人寻味。(4)虬状古橡树位于棋盘坨西侧有两株古橡树,树龄在一千年以上,树干直径达1.2米,树皮裂痕深达10公分,有5个侧枝像成虬髯状延伸,犹如五抓神像。1.1.2 地貌景观资源(1)郎山竞秀郎山竞秀是古燕国十大美景之一,狼牙山古称郎山。据水经注记载:西汉武帝时期,因其嗜信巫蛊之术,太子刘据被巫,武帝轻信谗言而杀太子,太子令郎刘询为避难而逃至此。因看其山险峻、雄奇、秀丽、幽静、当地民风淳朴而隐居于此,故而称谓郎山。郎山素有36坨72峰之说。远看山峰如林,竞相争空,层峦叠嶂,云雾飘绕,漫山苍翠,而成为一大天然美景。(2)红玛瑙溶洞该溶洞内因有3处表面很薄的紧贴于溶洞壁的大小约宽20厘米、高约30厘米的一层红玛瑙,而把该洞称为红玛瑙溶洞,极具观赏价值,而无开采价值。位于公园门口处内0.2公里,海拔约500米。红玛瑙溶洞为太行山断裂式溶洞。因为该溶洞岩石并非为易溶的石灰岩,而是长城系(16亿年间),溶蚀较缓慢的白云质灰岩(Caco3、Mgco3),所以它不易侵蚀成水平洞,而是沿断裂面向两侧侵蚀,恰该溶洞有一条北西向断裂通过,才奇迹般地出现宏伟壮丽纵向溶洞景观。不属于太行山区较为常见的水平横向侵蚀溶洞,即喀斯特溶洞。洞口紧邻旅游路,洞内冬暖夏凉。随洞口拾级而下,洞内景观独特,有钟乳石、滴水观音、玲珑宝塔、皇罗伞盖、金龟倒挂、小溪、小湖、奕奕发光的红玛瑙;然后再拾级而上,仍有不少特殊景观,上下高差100多米,出口亦靠园路,整个溶洞容积约为1.6万立方米。(3)小鬼脸出红玛瑙溶洞后,沿游路向左拐拾级而上,坡面陡峭,上仰绝壁下俯悬崖,路两侧之间有一定的斜坡面,地势险恶,当地群众称之为小鬼脸。(4)阎王鼻子过了小鬼脸后,即开始穿越山脊,海拔约600米,因其山脊突出如鼻,道路狭窄,一脚蹬空即可坠入万丈深渊,当地群众称之为阎王鼻子。(5)饮虎池在狼牙山棋盘陀东南半山腰处,海拔约800米,路边紧邻悬崖处有一天然石坑,直径约3米,其状如井,一年四季井水不竭,冬不结冰,夏不浑浊,其水清澈甘洌,是过去寺人取水和老虎饮水的地方,故而称之为饮虎池。(6)棋盘坨棋盘坨之巅为狼牙山主峰,五勇士纪念塔就矗立其上。在主峰之下的山脊处(海拔约950米)因有一天然361目石棋盘而得名。在棋盘旁有一千年古柏,周围较为开阔。森林茂密,古树参天。传说是仙人弈棋的地方,至今还流传着一个动人的故事。几百年前,山下石家统村的李亮民夫,有一天赶着毛驴到棋盘坨砍柴,正巧碰上二仙翁在青石上对弈,因其落子巧妙,棋艺精湛而误了砍柴,就偷站在一旁看二仙翁对弈。青石旁边还有仙桃一株,二仙翁边弈边随手摘取树上的仙桃吃,农夫也偷吃二仙翁扔弃的仙桃核,等二仙翁弈棋结束,农夫再找他的毛驴,已荡然无存,早已成了一堆白骨。回家一看,母亲已早死多年,一问才知人间已过3百年有余。从此,人们才知棋盘坨是仙人境地。(7)回音谷位于红玛瑙溶洞后左侧的山谷,两侧峭壁通天,如刀削斧劈,绵延两千余米,两壁兀立对峙,无处可攀援。石壁上缝缝页页,层次清楚,称之为兵书峡谷。上有古木青藤倒挂奇景,素有“峭壁千年挂碧松”之说,高空雄鹰飞掠。只见一丝青天。由于绝壁排空,谷长壁陡为一线景观,恰谷口被天然的影碑封堵,十分隐蔽,形成了密闭的带状谷地,特殊的造型具有回音、共鸣,折射和放大效果,有如同立体音响的婉转回荡之功能。(8)北方石林位于五勇士纪念塔西侧,海拔约960米,山顶上高耸入云貌似狼牙的山峰柱群,自然天成,高低错落有序,千姿百态,构成一个浓缩的大千世界,置身其中,如穿梭石林,变幻莫测。石林在北方出现乃是特殊条件下的产物,是中生代造山运动期间,形成不同方向断裂,将厚大均匀的易被水溶解的白云质灰岩,切割成多组,有规律分布的方柱状,后该地区曾出现过温暖湿润的亚热带雨林时期,大量的地表雨水,沿断裂缝冲刷、溶蚀,使棱角消失,单体林状石群逐渐显露出来,因其生成环境同云南石林相近,才神奇的出现在北方。 (9)金蟾位于棋盘坨东南,海拔约800米,陡峭并排倒挂三只形状如“金蟾”裸露的溶洞岩壁,大小直径约1.5米,根据气压的变化可预报阴晴天气。如果“金蟾”全面干燥,肯定是晴空万里;如果“金蟾”的头部变湿预示着阴雨天气到来;如果“金蟾”大部分潮湿或蟾嘴滴水,就预报大暴雨即将来临。据地学专家考察,金蟾崖是一处已经裸露的溶洞岩壁,所以称“金蟾”并非与岩壁16亿年白云质灰岩同期生成,而是1.4亿年燕山地壳运动后,形成的溶洞钟乳石,溶洞为裂隙式溶蚀而成,所以已被碎石覆盖的洞底会常年积水,只是隐在地下不易被人察觉。其钟乳石漫长生长的过程,多为滴淋状态,又有泥质混入,该钟乳石实为钙泥成分的微细多孔状,这些多孔钟乳石具有了可吸附水的毛吸作用,这样当暴风雨欲来之际,其气压、温度和湿度骤然发生变化,毛吸现象也随之越演越烈,溶洞底的水会吸到地表,因变化梯度的差异,无形之中起到了预报天气的奇效。(10)风动石半山腰一凌云孤峭之顶,海拔约850米,座落一异地飞来上大下小单支点相接的巨石,成不稳定平衡,每当阵风袭来,前后摇摆,险象环生,称之风动石。它生成条件十分严格,是由断裂和风蚀作用综合效果而成,世间异常罕见,为国内珍奇景观。风动石下部如人体上身,风动石如人体头部,因其形状如同一个将军,又称将军岩。风动石历来被列为国内珍惜景点,我国载入史册著名的六大风动石仅分布在福建、江苏境内沿海一带,并多以花岗岩海浸、海蚀而成。国家旅游地质学家近日在太行山狼牙山景区沉积岩中,首次发现,并为典型名符其实风蚀成因的风动石,故倍受青睐,震动了地学界。(11)南天门位于蚕姑坨南侧,海拔约920米,处于壁空万丈的悬崖上,从侧面可直接见到南边的太阳,透过可看到龙湖船只在水中畅游。(12)西天门位于红玛瑙溶洞后侧,两壁悬崖百丈,园路从此经过,如同一道石门。(13)仙人桥位于棋盘坨西南侧的山崖之上,海拔约870米,四周绝壁,两悬崖之间有一巨型长条石相连,由此可到棋盘坨。从下观望犹如桥梁一般。传说是王禅老祖为到棋盘坨下棋而搬运来的外来石。(14)一线天位于仙人桥西南侧,海拔约650米,两侧悬崖百丈,宽约2米,岩壁之上灌木丛生,向上只看见一线蓝天,甚是险峻壮观。1.1.3 天象景观资源观日台,位于狼牙山海拔1105米的主峰,早上向东眺望,可见红日从地平线上冉冉升起,万道霞光;晚上可观落日余晖,景色迷人。每逢雨季,山峰位于云端之上,远眺素波滚滚,云海涛涛,似飘游于仙境,山下大雨倾盆,山上阳光灿烂,不是仙境胜似仙境。1.1.4 水体景观资源在公园内每逢雨季,山间溪水潺潺,流水淙淙,泉水叮咚,如琴弦奏乐,悦耳动听。1.2 人文景观资源(1)五勇士纪念塔位于公园的主峰海拔1100米之上,四周悬崖峭壁。1942年晋察冀地区政府为表彰五勇士宁死不屈的精神。在狼牙山棋盘坨的主峰上修建了“五勇士纪念塔”。1985年党和政府决定重建“狼牙山五勇士纪念塔”,1986年9月25日落成典礼,塔身白色,呈五棱通心,钢筋混凝土结构,塔底直径3.1米,塔高21米,塔顶是琉璃瓦五角棱尖角宝顶,塔内有廊梯可直通其顶。四周景色尽收眼底,塔左侧建有走廊,走廊右端直通塔内,左端建有五角棱尖凉亭,可供游憩。亭内有六棱二层十二块大理石碑,碑上分别有彭真、聂荣臻、杨成武等党和国家领导人的题词。凭亭眺望,便有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的感觉。塔前还有碑楼、厅楼、围墙、花坛等,五勇士纪念塔镶嵌在周围中间,整个建筑气势雄伟,10公里处清晰可见,是进行革命传统教育的游览胜地。(2)蚕姑坨蚕姑坨是园内的第四大主峰,坨上有蚕姑圣母庙21座,庙宇90余间,始建于东汉光武帝刘秀时期,四周苍松翠柏,奇花异草相伴,更显得幽静仙气,远近百姓到这里来上香,祈求消灾降福。(3)孙膑洞位于棋盘坨西侧,洞深12米,洞宽5米,洞底平坦。相传孙膑再此用石块推演兵阵,钻研兵法,闲时与其师王禅老祖(鬼谷子)在棋盘坨上弈棋。(4)老君堂位于狼牙山西侧,有殿堂两栋,传说是太上老君炼丹的地方,地势险要,是汉武帝之太子之令郎刘询居住过的地方。抗日战争时期为八路军仓库和杨成武将军的指挥所。(5)三教堂位于棋盘坨西北侧,因其堂内同时供奉“如来、老子、孔子”佛、道、儒三祖而得名,堪称中华奇观。(6)郎山索道位于公园门口处内约50米,横跨东西两座山峰的大峡谷,落差高达450米,索道长1300米,从大峡谷的底处乘上缆车可直达棋盘坨,再步行半小时的路程就可达五勇士纪念塔处。因此接待游客面更加宽泛,不能登山的可乘缆车,尽情游览狼牙山风光。1.3 可借景观资源易县是旅游大县,景区景点较多,可借景观资源有彰显皇陵文化的世界文化遗产、国家4A级旅游区清西陵、彰显道教文化的老子道德经幢和洪崖山后土皇帝庙、彰显佛教文化的龙泉大历寺、彰显长城文化的军事要塞紫荆关、彰显燕赵文化的燕下都遗址、燕子塔、血山塔、荆轲塔,同时还有古砚文化易水砚、古瓷文化易州胶胎瓷、今古奇观中的义士羊角哀、左伯桃黑白二塔、古寺遗址峨嵋晚钟;风景旅游区:龙湖度假村、南湖风光、千佛山省级森林公园、云蒙叠翠云蒙山、华盖烟岚华盖山、孔山望月孔山、拒马奔涛拒马河、易水寒流中北易水河等,游人在尽情游览园区内景色之余,也可饱览具有易县特色的自然人文景观。易水砚是中国四大古砚之一,具有涵墨、吸毫,质地细腻等特点。胶胎陶瓷是易县经过充分挖掘整理而重现失传的民间瓷艺,曾代表国家作礼品赠送给日本首相。第三章 旅游规划定位1.1 目标市场定位狼牙山森林公园地处京津保三角区,交通条件极为便利。2004年公园共接待外地游客20余万人次,旅游收入536万元。公园建设以狼牙山风景园区和蚕姑坨景观园区及生态观光园区为重点,以自然森林生态游和人文旅游为主题,在满足游客平时和双休日游览观景的同时,重点搞好“五一”、“五四”、“七一”、“八一”、“十一”等节假日园区景观和基础设施的建设,吸引大批周边及相邻省市的游人来此旅游。狼牙山的游客来源分布:北京、天津、石家庄、保定。具体见表一表1 狼牙山森林公园的客源地分布情况客源地距离北京天津河北其它所占比例(%)4522321因此狼牙山的市场范围定位是:以京津冀地区市民为主,面向全国市场全面撒网。市场人群主要是:学生、中老年人群和红色旅游爱好者。1.2 旅游主题定位为打造具有狼牙山特色的生态旅游品牌,狼牙山森林公园规划开发应在保护环境和生物多样性的前提下,以生态旅游养保护,合理有效地利用旅游资源。园区开发以狼牙山风景园区和蚕姑坨景观园区为重点,开发“绿色” 生态旅游和“红色”旅游。树立品牌经营观念,建立品牌战略,设计出自己的品牌名称、品牌标志和品牌口号,加大品牌营销力度,打造出有狼牙山特色的知名品牌。为人们提供一个优美舒适、集观赏性、教育性、娱乐性为一体的旅游环境。使游客可根据喜好自主选择景区和游程,在观赏奇特自然风光的同时,能够观赏到优美的人文景观,体现了以人为本的原则,实现了人与自然的和谐统一和景区的可持续发展,从而带动相关产业的繁荣,促进区域经济的腾飞,实现生态、社会、经济的最佳效益。1.3 旅游形象定位狼牙山森林公园地处太行山北端东麓,雄伟壮丽,气势磅礴。东连平原,西倚太行,南连丘陵,北接南湖为太行山与华北平原过渡带。狼牙山山峰峭立,如鬼斧神工,最高海拔1105米,最低海拔150米,高差达955米,大部山峰海拔500-800米。属暖温带半湿季风气候,冬寒夏热,四季分明。奇峰林立,峥嵘险峻。狼牙山因五勇士而闻名遐迩,现已成为红色旅游圣地,因而狼牙山森林公园的旅游形象定位于省级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同时又是一座省级森林公园。1.4 旅游发展目标1.41 生态效益森林公园的建设,可以更好地保护森林资源、自然环境,改善当地的生态环境。调解气候,保持水土,涵养水源,净化空气,提供优美洁净的工作生活环境。预计森林公园建成后,公园森林覆盖率可达到90%。1.42 经济效益森林公园建成后,主要收入来源有餐饮和旅游收入。森林公园按每人每次消费80元计,则到2014年游人共计128.2万人次,旅游系数按0.8计算,旅游收入预计可达8204.8万元,经济收入13500万元,共计2.17亿元,扣除成本、工资、税收等,按纯利润40计算,到2014年公园旅游纯收入3281.9万元。1.43 社会效益(1)带动地方发展第三产业,增加就业机会和财政收入,带动区域经济的腾飞。 (2)可使游人感受祖国壮丽的山河,悠久的历史文化,增强人民热爱祖国的情愫,陶冶情操,促进两个文明建设。(3)森林公园不仅为游人提供了游憩场所,并为科技工作者提供了科研、实验场所及青少年科普基地。(4)森林旅游业的发展,带动了饮食业、交通运输业、商业、邮电通讯的相应发展,调整周边区域产业结构,充分显示了旅游业的巨大社会效益,而且投资少、见效快、收益好。综上所述,此项目是一个将经济效益、社会效益、生态效益有机结合起来的有利于可持续发展的项目。第四章 旅游项目规划狼牙山风景园区图1.1景观建设(1) 狼牙山风景园区分为管理区及休闲餐饮区、红色旅游区、生态保护区。管理区设在公园门口,占地5公顷,现建有停车场2处,面积3000平方米,管理处一处,建筑面积120平方米。休闲处餐饮区 建有凉亭2座,星级宾馆3栋,日可接纳3000人多次,建筑面积1.2万平方米,床位1200个。红色观光区 现有已开发的景区有,狼牙山五勇士陈列馆、红玛瑙溶洞、登天梯、阎王鼻子、小鬼脸、棋盘坨、五勇士纪念塔等。规划建设的景点有悬空寺、龙泉寺、九姑奶奶庙。(2)蚕姑坨景观区蚕姑庙和南天门为主要景点,现已得到初步开发,已对游客开放。在该景观区内,继续加大景区景点的开发力度。规划新建停车场1处,1300平方米。在宜林荒山大力栽植人工景观林,使之成为仅次于狼牙山风景园区的第二大旅游热点。(3)生态观光园区狼牙山森林公园在大地构造上属于河北地质构造中西台背斜区的北端。地貌奇特,植被茂密,光照资源丰富,光照充足。狼牙山森林公园属易县石灰岩地区,地下水埋藏较深,水质良好。另外这里的动植物资源也丰富多彩。狼牙山森林公园大气质量高于国家大气环境质量(GB30961996)一级标准;地面水质量高于国家地面水环境质量(GB38381988)一级标准;土壤质量达到国家地壤环境质量(GB156181995)一级标准;旅游旺季主要景点负离子含量超过5万个/m3;空气细菌含量为1千个/ m3以下。是亲近自然,呼吸自由空气,放松紧张生活的绝佳去处。1.2 基础设施建设(1)道路工程现状现公园各区到现有主要景点均有小路可达,但多为单行路,路面窄,需进行整修。新建区和计划开发的景点道路均不能满足旅游需要,尤其是狼牙山风景园区西侧,棋盘坨至龙泉寺线路,需进行统一规划建设。规划原则公园内交通条件的好坏直接影响着游人的游园情绪和安全,对公园和旅游业的发展具有决定性的意义,园内道路规划应在充分利用现有道路的基础上,遵循方便、安全、快速、舒适、经济的原则。 规划内容狼牙山景观园区:新修宽1.5米石材小路6.1km。蚕姑坨景观园区:新修宽6米的主干路,水泥路面,长7km;宽3米的支路,水泥路面,长3km;宽1.5米的小路,长5.6km,路面可采用多种铺装材料。(2)供电通讯设施目前园内各旅游开发区已接入供电线路,但还不能满足公园正常经营发展的需要,各主要景点、服务设施均需就近接电,以满足游人游园和公园正常经营的需要。蚕姑坨景观园区需架设低压线路3公里,安装变压器1台。架设电话线2公里,安装程控电话10部。(3)给排水公园用水主要为游人、工作人员生活用水和公园建设、灌溉及管护用水。污水主要为生活污水和雨水。公园给水规划打井2眼,其中狼牙山风景园区1眼,蚕姑坨景观园区1眼,每眼机井配备泵站6处,共埋设给水管道6km。公园排水公园排水主要包括生活污水和雨水的排放,生活污水经无害化处理,达到国家排放标准后排放,雨水根据地形自然排放,需要地段设排水沟。(4)服务设施规划原则保护景观,方便游客,因地制宜,合理布局,形成质朴、实用、美观的风格,与自然森林环境统一和谐。公园内不宜修建工程量大、规格高的大型建筑,在各区修建的服务设施及宾馆等不超过三层。各类服务建筑布局宜相对集中,色彩淡雅,形式多样,就地取材,形成独特的地方风格。旅游服务设施的档次应多样化,做到高、中、低档相结合, 以满足不同游客的需求。规划内容蚕姑坨景观园区 管理处房面积80平方米,生产用房60平方米,停车场l处500平方米,售票管理用房l处,面积6平方米。全园在各区入口、主要景点和游人比较集中地段建生态公用厕所共10座。在游道、广场、度假村等公共场所设立样式美观大方的垃圾箱50个,全园建垃圾处理场2处,面积共1000平方米。(5)其他设备购置购买办公、生产用车共2部。1.3 环保建设(1)认真贯彻森林法、文物保护法、野生动物保护法、环境保护法、森林防火条例等法律、法规,制定严格的保护管理实施办法,建立治安防范组织,搞好安全保卫,及时发现、制止和查处破坏资源、景观的行为;配备专业护林队伍,加强巡山护林工作,制止乱砍、盗伐林木,乱挖乱采野生花卉、药材、树桩、盆景等破坏资源的行为;景区内不得开荒、采石;重点景区要禁牧,加强对动植物资源的保护,维护生物多样性;控制游人规模,建立治安管理组织,及时查找对景观景点资源的破坏隐患。(2)自然生态环境、各类风景资源,应坚持以保护为主,适度开发的原则,依法建园,建立健全保护制度,切实保护好森林自然景观、人文景观及野生动物资源,做到风景资源的永续利用。生活垃圾和粪便要及时处理,实行专人管理,保持园区内干净卫生,加强宣传,提高游客的环保意识,保护好公园内的生态环境。(3)调整好风景开发与保护的矛盾,避免盲目开发建设及对风景资源的破坏。(4)森林防火是森林公园管理工作的重要内容,必须坚持“预防为主,积极消灭”的方针。建立健全护林防火组织机构、扑火队伍和规章制度。认真宣传,增强服务人员和游客的防火意识,建立健全预测预报网络,加强防火设施建设,建立防火隔离带,建防火瞭望台5个;风力灭火机50台,消防水源3处,防火电话4部,防火工具1200把。发现和预防火情的发生。加强联防联护和防火的组织领导,严格控制火种、火源,划分防火责任区,落实防火责任制,协调防火与旅游的关系。(5)把病虫害防治工作看得与防火一样重要,建立病虫害监测网络,搞好预测预报,坚持以生物防治为主,大量应用天敌防治,维护林内生态平衡,加强森林植物检疫,杜绝外来病虫害的传入。1.4 宣传规划(1)建立宣传中心,购买宣教器材一套。(2)制作公园导游图,景观画册等宣传资料。(3)宣传游园知识,以及各项管理保护制度等。1.5 机构设置(1)机构设置原则符合国家和地方政府的有关文件规定,确保国家的各项方针、政策法律法规得以贯彻执行。兼顾森林公园短期和长远工作重点,体现科学性和整体性。机构精简、机动灵活、运转协调、高效统一,有利于森林公园的建设和发展。坚持管理人员高素质、高效率、高效益的原则。坚持聘任制,坚持忙时多聘、闲时少聘的原则。实行多劳多得、按劳付酬,责、权、利一致和不劳不得的原则。(2)组织机构建立狼牙山国家级森林公园管理委员会,隶属林业局,办公地点设在狼牙山风景园区。下设2个分区管理处(狼牙山管理处、蚕姑坨管理处)、一个办公室、计财科、基建科、生产科、绿化科、旅游接待管理科、风景管理科、治安保卫科等。1.6 投资估算及资金筹措(1)估算依据投资估算主要依据省、地各有关规定和市场价格进行。房建工程按当地市场价格估算。道路、水、电等项目参照县工程建设指标。通讯设备及其它设施器材,按市场价格估算。勘察设计等前期费用,按工程价的l估算。不可预见费按工程费的5估算。(2)估算采用的主要指标道路建设 新修主路50万元公里 支路30万元公里 步道15万元公里建筑工程 宾馆0.1万元平方米农家院0.03万元/平方米一般建筑0.1万元/平方米停车场0.01万元/平方米公用设施 打井30万元眼供水管道10万元公里输电线路5万元公里通讯线路l万元公里程控电话002万元部环保防火设施 风力灭火机0.12万元/台垃圾箱0.02万元/个生态型厕所5万元/个景观建设 风景林建设250元/亩生态保护100元/亩其 它 办公用车10万元/辆垃圾清理车8万元/辆简介牌0.05万元/个(3)估算结果公园建设总投资6700万元。其中建设直接费用5911.4万元,勘察设计费59万元,流动资金392万元,不可预见费297.6万元。直接费用中基础设施建设767.7万元,景点建设3540万元,森林景观建设491.5万元,建筑工程503.8万元,环保建设175.4万元,宣教450万元,其它23万元。详见投资估算表。(4)资金筹措本着边建设边发展的思路,实行多渠道筹措资金,谁投资谁受益,共同开发,受益共享。前期投资争取国家及有关部门扶助和市县财政、相关单位配套,争取尽快发挥效益。资金来源分别为:国家财政投资、省以上旅游、林业、农业、水利、交通等部门投资1400万元,县财政配套1400万元,县直有关部门入股投资600万元,主要用于道路、通讯、绿化、景点修复等基础设施建设;招商引资3000万元,群众自筹200万元,主要用于服务设施建设,实行谁投资,谁经营,利益分成。第五章 旅游产品规划1.1 旅游产品规划的目的旅游市场中最具说服力的便是该旅游景区的旅游产品,旅游产品是一个景区旅游业发展的重要组成因素,一个好的旅游产品可以吸引更多的旅游者前来游览,也可以开发出潜在的旅游者,使其产生旅游动机并进行旅游活动。因此,旅游产品规划的目的在于:通过对旅游产品的规划使其发挥最大的经济效益和环境保护效益,保持景区的可持续发展。1.2 狼牙山旅游目标市场定位正如前面所提到和分析到的:狼牙山森林公园地处京津保三角区,南邻石家庄,地理位置优越,交通便利。2004年公园共接待外地游客20余万人次,日高峰接待游客4500人次,旅游收入536万元,创经济效益0.8亿元。根据以往调查显示:到狼牙山森林公园旅游的游客京津冀居民占80左右。 公园周边地区旅游资源相当丰富:有彰显皇陵文化的世界文化遗产、国家4A级旅游区清西陵,彰显道教文化的老子道德经幢和洪崖山后土皇帝庙,彰显佛教文化的龙泉大历寺,彰显长城文化的军事要塞紫荆关,彰显燕赵文化的燕下都遗址、燕子塔、血山塔、荆轲塔,同时还有古砚文化易水砚、古瓷文化易州胶胎瓷、今古奇观中的义士羊角哀、左伯桃黑白二塔、古寺遗址峨嵋晚钟;风景旅游区:龙湖度假村、南湖风光、千佛山省级森林公园、云蒙叠翠云蒙山、华盖烟岚华盖山、孔山望月孔山、拒马奔涛拒马河、易水寒流中北易水河等。由于狼牙山优越的地理位置吸引了大量的游客前来观光考察,尤其在北京、保定、天津、石家庄等大中城市中有较大影响。因此狼牙山的市场范围定位是:以京津冀地区市民为主,面向全国市场全面撒网。市场人群主要是:学生、中老年人群和红色旅游爱好者。1.3旅游产品1.3.1狼牙山红色体验游狼牙山森林公园内,在海拔1100米的高峰之巅五勇士跳崖处,建有五勇士纪念塔一座;在山脚公园门口处建有一处五勇士陈列馆。每逢清明节、“五四”、“七一”、“八一”“十一”游客如梭,来此凭吊“五勇士”,学习其爱国主义精神,是青少年入党宣誓的地方。随着国家的精神文明建设的加强,现已成为全国爱国主义教育基地之一。随着国内红色旅游的兴起和发展,狼牙山景区以其特有的爱国故事吸引着无数爱国人士的心。1.3.2狼牙山生态观光游狼牙山森林公园属暖温带落叶阔叶林区,在华北地区具有代表性。狼牙山森林公园动植物资源丰富,景观独特,风光旖旎,总面积2165公顷,有林地1520公顷,森林覆盖率70.2%。园内有苍鹰、鸢、雀鹰、白尾鹞、鹊鹞等珍稀国家二级保护动物,有植物资源96科325属817种,动物资源121种。公园有椴树、白皮松、侧柏、雪松等多个具有杀菌作用的树种,主要景点细菌含量低于1000个/cm3;空气负离子含量达到40000个/cm3;大气环境质量达到国家规定的一级标准;公园周围没有污染性工矿企业,地表水质量好,溶解氧7.5mg/L。是一个放松身心,真正体验大自然,进行生态观光旅游的胜地。1.3.3狼牙山地质探讨游狼牙山地貌景观资源丰富,狼牙山森林公园地处太行山北端东麓,山势险峻,山峰林立,森林茂密葱葱,地貌景观资源丰富。红玛瑙溶洞、小鬼脸、阎王鼻子、饮虎池 、 棋盘坨、回音谷、北方石林、风动石、金蟾等景点在地貌类型中各具特色堪为不可多得的奇异地貌胜地。地质探讨游,能使游客在领略狼牙山森林公园奇异的地貌类型的同时,体验地质探讨的乐趣。1.3.4狼牙山休闲度假游狼牙山休闲度假游是针对长期和中长期游客而设置的。狼牙山有独特的风景,秀丽的景观,危崖绝壁,峻岭崇山,松桦荫浓。诸多景观,构成了一幅雄奇多姿、光彩夺目的天然画卷,是不可多得的旅游胜地,同时山内建有独具山林野趣的木屋,幽雅别致,可满足各层次的旅游服务需要,您可独揽新鲜的田园风光,体验恬静的农家生活,也可以走出去欣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好心情的源泉-花卉美景
- 农产品市场竞争发展总结
- 医生个人工作总结范文
- 艺术表演机构劳动合同及知识产权授权协议
- 知识产权置换股权合作开发合同(量子科技)
- 城市快递配送合同纠纷处理与法律支持协议
- 文化创意包工头承包会展活动劳务合同
- 环保项目竣工财务决算编制与审计服务合同
- 离婚协议户口迁移及共同财产分割与子女安置合同
- 夫妻共同房产买卖及分割协议范本
- 2024年贵州遵义市市直事业单位选调31人历年高频难、易点(公共基础测验共200题含答案解析)模拟试卷
- 《建筑基坑工程监测技术标准》(50497-2019)
- GA 1809-2022城市供水系统反恐怖防范要求
- 近效期药品登记表
- 2022年全国工会财务知识大赛参考题库精简600题(含各题型)
- 特高压交流与特高压直流输电技术特点对比分析
- 康复医学科关于无效中止康复训练的制度与流程
- GB/T 13460-2016再生橡胶通用规范
- 《矩阵论》研究生教学课件
- 中国荨麻疹诊疗指南(2022版)
- 北京市统一医疗服务收费标准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