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省农业科技入户工程项目合同书.doc_第1页
江苏省农业科技入户工程项目合同书.doc_第2页
江苏省农业科技入户工程项目合同书.doc_第3页
江苏省农业科技入户工程项目合同书.doc_第4页
江苏省农业科技入户工程项目合同书.doc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行业种类:蔬菜项目编号: 江苏省农业科技入户工程 项目合同书承担单位: 江都市农林局 江 苏 省 农 林 厅 制一、主要实施内容1、组建专家组。专家组成员由具有中高级技术职称的园艺、栽培专业人员组成,具体由市蔬菜产业办公室陈谋、刘雪基、郭亚军等3位同志组成。专家组负责拟订科技入户工程技术实施方案,确认技术指导员,协助筛选示范户,制订技术指导工作方案,组织技术指导员参加培训,结合农时季节特点,编写关键主推技术资料。所有专家组成员由市农林局颁发聘书。2、确定技术指导单位和技术指导员。根据江苏省农业科技入户示范工程管理办法(试行)、江苏省农业科技入户示范工程技术指导员管理意见(试行)、江苏省农业科技入户示范工程绩效评办法(试行)(苏农科20065号)等文件精神,对照项目实施技术指导单位和技术指导员产生的标准,确定以市蔬菜产业办公室为技术指导单位。技术指导员选择具有较高技术水平和丰富的农村工作实践经验、熟悉技术推广工作和示范户技术需求、有较强工作责任心和奉献精神、身体健康、能承担示范户的技术指导任务的农业院校(含农广校)毕业生和具有生产实践经验的种植大户,优先选择园艺专业类毕业生,具体由各技术指导单位推荐、个人自愿产生,由市农林局进行资格审查,择优聘任,颁发聘书。全市确定50名蔬菜产业科技入户技术指导员,技术指导员在技术指导单位和专家组的指导下开展工作,签订技术指导服务合同,每人建立工作档案。原则上每名技术指导员负责20个左右示范户的技术指导与服务工作。 3、推介发布主推品种和主推技术。根据农业部、省农林厅发布的主推品种和主推技术,结合本市生产实际,确定推介发布以西瓜、黄瓜、大椒、番茄、西兰花、湿栽水芹等为主推品种和合理种植时间、选用优质高产抗病适销品种、配方施肥技术、嫁接技术、高垄栽培、全地膜覆盖、穴盘育苗、喷滴灌技术、病虫害综合防治技术等8项主推技术,技术指导单位组织技术指导员按照示范户建设内容和需求对每个示范户分别制定技术指导方案。4、遴选示范户。示范户要求主要从事蔬菜生产,至少有1名劳动力文化程度在初中以上,科学种养水平和经济效益较高,生产经营规模较大,拥护党在农村的方针政策,明理诚信,遵纪守法,乐于帮助和带动周边农户依靠科技发展生产,能够积极参加科技培训,带头使用新技术、新品种,能提供必要的示范条件,能配合技术指导员做好技术推广和示范工作,能热情帮助周边农户,积极传授科技致富经验,能带动20个左右农户。在同等条件下,优先选择蔬菜大户、农业院校大中专毕业生、农民技术员、各类科技推广项目示范户、种养大户、绿色证书和跨世纪青年农民科技培训证书获得者,对某些方面表现突出的农村实用技术人才,可适当放宽限制条件。符合上述条件,农民自愿申报,按照公开、公平、公正的原则,经过相应的民主程序确定,示范户由确定的行政村推荐,经乡镇政府审核,报市农林局审核批准后,在所在村范围内上墙公示5天,接受社会监督,确定1000个示范户后报省农林厅备案。在示范户确定以后,农业科技入户联席办公室为示范户建立专门档案,对示范户实行动态管理,对在实施过程中不能履行职责的示范户取消资格,按相应程序另行选择补充并上报。5、开展多种形式的技术指导与培训(1)技术培训。按照“工作措施到村、上下联动抓户”和“科技人员直接到户、良种良法直接到田、技术要领直接到人”的要求,充分利用市农民科技教育培训(农广校)主阵地,组织优秀教师,对示范户按生产季节开展集中和分散培训,按照“四个一”培训模式,适时举办市级和乡级培训班。(2)入户指导。在蔬菜生产的各个关键环节,50名技术指导员到每个示范户进行技术指导服务,及时帮助示范户解决生产中的实际问题。技术指导员累计入户工作时间达100天以上,到每个示范户的指导次数不少于10次。技术指导员与示范户建立经常性联系,并可通过现场指导、电话、信函、互联网等形式对示范户进行技术指导服务,及时帮助解决生产实际难题。(3)培训与服务。在市电视台农民电视课堂栏目,分别举办大椒、番茄、西瓜、黄瓜、西兰花等主推品种的生长特性、适生范围和嫁接育苗技术、蔬菜高效栽培技术、测土配方施肥技术、病虫害综合防治技术等4项主推技术的电视讲座。设立“农技110”咨询热线,及时解答问题,尤其是科技示范户的技术难题。在蔬菜栽培及病虫害防治等关键农时,组织科技下乡,成立巡回技术服务小分队,开展面对面技术指导服务。编写通俗易懂的蔬菜生产技术明白纸和科普读本,及时免费提供给示范户。利用“江都农林网”为全市蔬菜户服务,提供新品种推介,新技术介绍和市场行情服务。全年每个科技示范户领到技术手册、技术明白纸等不低于10份。6、实行“物化技术”补贴。围绕大力推广新品种、新技术和新成果,结合我市实际情况,按照政府给补助、专家开“处方”、农民出收据、财政一支笔的办法,通过以新型生物农药、叶面肥等物化技术优先提供给示范户。二、实施地点与规模项目将在全市11个蔬菜重点镇实施,涉及50个行政村,根据各镇蔬菜生产的实际情况,每村建立高产高效示范方,确定1000个科技示范户,每个示范户辐射带动周边20个农户,共辐射带动周边2万个左右农户。具体各镇的实施地点与规模见下表:实施镇示范村示范户数量指导员数量小纪镇西贾、纪西、蒲塘、宗村、竹墩1005邵伯镇高蓬、公路、谢庄、张桥804宜陵镇白塔、许桥、团结、大陈、南陵1005樊川镇直属、永安、陆巷、樊南804郭村镇四庄、郭华、前巷、大新、张倪、兴河1206吴桥镇季刘、谢桥、宝塔、五庄、高扬、五河1206武坚镇花庄、黄思、五尖、扬景、新祥、龙河1206仙女镇七闸、江桥、涵西、陈庄、三友1005大桥镇三丰、常平、仁寿603浦头镇高汉、汉中402丁沟镇光林、丁西、韩银、鸿飞804合计50100050根据省农林厅的要求,今年的科技入户将进一步创新形式,加快农业“新品种新技术新模式”的推广应用,着力培育发展“一村一品”,为现代高效农业加快发展提供有力科技支撑。结合我市蔬菜产业的发展现状,从已遴选的50个蔬菜科技入户集中实施村中,重点培育5个蔬菜产业集中度高、可遴选示范户多、能培育出蔬菜产业特色的5个村,最终形成蔬菜产业特色明显的“一村一品”特色专业村。这5个“一村一品”特色蔬菜产业村的具体地点和品种是:1、大桥镇常平村金花菜特色村:该村现有人口1978人,劳力851人,面积1879亩,该村有种植金花菜的传统,现有金花菜种植面积400亩,种植户120户,产品在春节前后作为时令蔬菜上市,春天作为腌制秧草原料由加工企业订单收购。通过科技入户,使该村金花菜种植户发展到200户,种植面积扩大到1000亩,亩增效益200元,亩效益增12%。2、樊川镇永安村猕猴桃特色村:该村现有人口3067人,劳力729人,面积2969亩,该村猕猴桃种植已有6年,全部采用设施搭架种植,现有面积1000亩,种植户100户,在龙头企业的带动下,使用优良品种,实行标准化生产,产品品质好,市场认可度高。通过科技入户,使该村猕猴桃种植户发展到180户,种植面积扩大到1500亩,亩增效益500元,亩效益增18%。3、吴桥镇宝塔村青椒特色村:该村现有人口1476人,劳力703人,面积1501亩,该村地处吴桥万亩蔬菜园内,全村蔬菜面积1500亩,青椒种植面积500亩,种植户120户,采用秋延后和春提前种植,实行反季节栽培,种植效益较高。通过科技入户,使该村青椒种植户发展到150户,种植面积扩大到1000亩,亩增效益600元,亩效益增12%。4、小纪镇蒲塘村西兰花特色村:该村现有人口2136人,劳力1106人,面积3426亩,该村在落户小纪的超大集团带动下,蔬菜面积达到3000亩,有1000亩都种植西兰花,种植户达110户,春秋种植两季,产品由超大集团收购加工,出口日韩和东南亚国家。通过科技入户,使该村西兰花种植户发展到150户,种植面积扩大到1500亩,亩增效益300元,亩效益增15%。5、武坚镇黄思村双孢菇特色村:该村现有人口2267人,劳力965人,面积6236亩,该村在06年通过招商引资,引进外地老板投资双孢菇生产,带动了本地农户从事食用菌生产,已形成双孢菇生产基地200亩,种植户60户,具有了一定的特色规模。通过科技入户,使该村西兰花种植户发展到100户,种植面积扩大到350亩,亩增效益800元,亩效益增12%。小纪镇蒲塘村、武坚镇黄思村由陈谋负责指导,大桥镇常平村、吴桥镇宝塔村由刘雪基负责指导,樊川镇永安村由郭亚军负责指导。三、目标任务1、在全市11个蔬菜重点镇培育1000个科技示范户,每个示范户辐射带动20个农户,共辐射带动2万农户,辐射播种面积10万亩以上。2、通过培训和示范,推广适合我市栽培的大椒、番茄、西瓜、黄瓜、西兰花、包菜、韭菜等10多个品种,同时推广蔬菜设施栽培技术、高效栽培技术、测土配方施肥技术、穴盘育苗、病虫草害综合防治等技术。3、通过实施科技入户工程,使先进实用技术到科技示范户入户率和到位率达到90%以上,示范户产量和收入比前三年提高5-10%,节本增效10%以上,辐射户主导品种和主推技术到位率达到70%以上。4、对全市5个镇的5个专业村,进行“一村一品”蔬菜特色专业村进行重点培育,根据每个村的产业特点进行新品种、新技术的推广应用,做大做强特色产业,形成企业规模,成为“一村一品”的特色产业村,成为农民增效的主导产业。5、引导农民发展以蔬菜产业协会为主体的农村新型经济合作组织和技术服务组织,以蔬菜园区建设为切入点,探索良种繁育、大面积种植、销售为一体的创新机制模式,构建适合现代农业发展、市场经济体制的农业科技成果转化、技术推广机制和模式,提高农民的科学种植水平和种植收入,实现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和增加农产品的市场竞争力,为全面实施科技入户工程奠定基础。四、计划进度我市的蔬菜科技入户工程工作大体分以下几个阶段进行:(一)筹备阶段。2009年1-5月,成立科技入户工作领导小组和组建技术专家组;遴选科技示范户、确定技术指导单位和技术指导员、推介发布主导品种和主推技术、制定科技入户工程实施方案、编制技术入户指导方案、下发科技示范户手册、技术资料和举行科技入户工程启动仪式与专家组、指导员和科技示范户签订责任书和合同书等。(二)入户指导与培训。从2009年4-11月,对示范户开展技术指导和服务、兑现“物化技术”补贴、抓好以技术指导员和科技示范户为重点的主体培训、进行跟踪检查指导,开展新技术、新品种推广现场会,组织人员到示范基地进行参观、观摩、学习等。具体入户指导与培训计划如下:1、2009年4-5月 主讲蔬菜设施栽培技术、穴盘育苗技术、高垄栽培技术、地膜全覆盖技术、喷滴灌技术。由专家组对技术指导员集中培训,技术指导员到所指导的示范户进行技术要点指导,将管理技术要点明白纸5000份发放到科技户手中。2、2009年6-7月 市蔬菜办与乡镇农业农机服务中心、市农广校等组织科技带头人、技术指导员开展技术培训,主讲伏季蔬菜栽培技术、蔬菜病虫害综合防治技术、西兰花、甘兰栽培技术、蔬菜测土配方施肥,办培训班,发放明白纸2000份。3、2009年8-10月 主讲番茄、大椒、茄子反季节栽培技术,组织技术指导员开展送科技下乡,利用农业科技110开展技术咨询,开展送科技进村服务活动,在11个蔬菜重点镇开展科技培训,培训农民和科技示范户农民达5000人次,发放蔬菜栽培技术资料1万份。4、2009年11月 主讲大棚蔬菜环境调控技术,秋延蔬菜栽培技术,办培训班,发放技术明白纸2000份,进行项目跟踪检查指导。(三)总结验收。2009年11-12月,开展对科技入户工作的全面绩效评价,进行项目总结,自下而上逐级形成总结报告,接受项目验收和抽检。五、经费预算1、技术服务补贴:14.4万元(1)指导员直接补贴:8万元(包括交通、通讯、资料和劳务补贴);(2)技术指导员培训费:1.6万元;(3)技术指导员考核:4.8万元。2、示范户补贴:14.4万元(1)物化补贴:9.6万元;(2)示范户考核:4.8万元。3、项目监管补贴:3.2万元(1)组织管理费:2万元;(2)项目宣传、交流费用:1.2万元。六、具体实施单位、主要参加人员与任务分工承担单位江都市农林局,具体实施单位江都市蔬菜产业办公室,负责组建专家组、技术指导员、遴选示范户及开展培训,发放物化补贴。参加人员与任务分工姓名性别年龄工作单位职务、职称任务分工徐建国男51江都市农林局局长、农经师项目总负责吴 华女35江都市农林局副局长、高农组织管理张永新男45江都市农林局副局长、高农组织管理于庆海男49农林局科教科科长、农艺师项目管理张礼康男43农林局科教科副科长、高农项目管理施 凌男31农林局科教科助理工程师项目管理陈 谋男44江都市蔬菜办、蔬菜研究所主任、高农专家组成员刘雪基男51江都市蔬菜办、蔬菜研究所副所长、高农专家组成员郭亚军男36江都市蔬菜办、蔬菜研究所农艺师专家组成员朱粉香女44樊川镇农业农机服务中心助理工程师技术指导张武萍女43樊川镇农业农机服务中心助理农艺师技术指导马 乐男39樊川镇农业农机服务中心技术员技术指导徐会珍女40樊川镇农业农机服务中心技术员技术指导吴玉平男53邵伯镇农业农机服务中心站长技术指导黄慧琳男60邵伯镇农业农机服务中心助师技术指导李红兵男38邵伯镇农业农机服务中心农艺师技术指导管方荣男36邵伯镇农业农机服务中心技术指导丁元广男51仙女镇七闸村分管农业技术指导王寿高男37仙女镇江桥村副书记技术指导高俊凤女48仙女镇陈庄村副经理技术指导管德桃男55仙女镇涵西村副经理技术指导史德宏男52仙女镇三友村副经理技术指导邓华林男33郭村镇政府技术指导全冬明男38郭村镇农业农机服务中心助理农艺师技术指导陈兆红男43郭村镇农业农机服务中心助理农艺师技术指导凌梅女31郭村镇农业农机服务中心农技员技术指导王永清女51郭村镇大新村技术指导黄红明男40郭村镇张倪村技术指导韩志龙男57丁沟韩银村园区协调办主任技术指导罗长志男53丁沟鸿飞村支部副书记技术指导徐敦敏男45丁沟光林村村民主任技术指导田明富男47丁沟农业农机服务中心中心副主任技术指导胡同华男53武坚镇农业农机服务中心助理农艺师技术指导张鸿旺男55武坚镇农业农机服务中心农艺师技术指导胥国华男43武坚镇农业园区农艺师技术指导刘存余男38武坚镇新祥村村民主任技术指导张文广男46武坚镇龙河村村民主任技术指导李华祯男45武坚镇黄思村副社长技术指导周信平男45大桥镇仁寿社区技术指导卞国建男34大桥镇常平村社长技术指导郭德彪男48大桥镇三丰村副社长技术指导朱坚男46宜陵镇技术指导佘如江男52宜陵镇农业农机服务中心技术指导孟梅女45宜陵镇团结村副社长技术指导张明德男47宜陵镇农业农机服务中心助工技术指导蒋正发男53宜陵镇南陵社区社长技术指导刘明龙男52吴桥镇季刘村社长技术指导吴传义男52吴桥镇农业农机服务中心农艺师技术指导徐建才男56吴桥镇五塔村社长技术指导张宏斌男43吴桥镇农业农机服务中心助农技术指导梁民军男54吴桥镇五河村社长技术指导赵明男44吴桥镇高扬村社长技术指导张忠林男49小纪镇人民政府助 理技术指导沈为贤男53小纪镇农业农机服务中心助 师技术指导刘 扬男38小纪镇农业农机服务中心农艺师技术指导季章定女52小纪镇农业农机服务中心农艺师技术指导王为贵男53小纪镇农业农机服务中心农艺师技术指导李林六男54浦头镇高汉村支书技术指导徐树涛男51浦头镇汉中村村民主任技术指导七、保障措施1、加强组织领导成立江都市科技入户工程工作领导小组,建立市科技入户工作联席会议制度,制定工作方案,整合资源,相互配合,全面启动实施农业科技入户工程。江都市科技入户工程领导小组人员名单组长徐建国江都市农林局局长副组长束云山江都市农林局副局长吴华江都市农林局副局长张永新江都市农林局副局长成员蔡建华江都市农业技术推广中心主任高红芽江都市林业管理站站长陈谋江都市蔬菜产业办公室主任于庆海江都市农林局科技教育科科长2、实行责任服务,提升服务效能。全面推行责任农技服务制度,专家组成员要挂钩到乡镇,技术指导员要“包村联户”,明确工作责任和量化考核指标,提升农技人员为农服务效能,重点达到“八个一”工作责任目标:一是包干一个村,对包干村的所有农业技术工作负责,对非本专业技术问题负责联系有关专业人员解决,每年下村到户时间100天以上。二是挂钩联系和重点培育20名科技示范户;三是每年按农时季节组织100人次以上的农民实用技术培训;四是在所包村建立一个高产高效示范方;五是责任区内有一套完整的农事生产指导与服务档案记录;六是指导、服务好一个农民合作经济组织;七是参加一项农业科技项目实施或者结合生产实际完成一项科学试验;八是结合新品种、新技术试验示范工作撰写或发表一篇专业技术文章。3、加强宣传发动通过广播、电视、报刊等新闻媒体,跟踪报道试点行动的政策措施、先进经验和实施效果,大力营造科技入户工作的良好社会氛围,广泛动员农业推广、教学、龙头企业、专业协会以及广大农民积极参与科技入户工程,特别要调动农民的积极性,吸引农民广泛参与,落实科技示范户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