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长背后的六个字.ppt_第1页
成长背后的六个字.ppt_第2页
成长背后的六个字.ppt_第3页
成长背后的六个字.ppt_第4页
成长背后的六个字.ppt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40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成长背后的六个字 海盐县实验小学 顾志能 文章发表 小学数学教师7篇 小学教学(即小学青年教师)3篇 中小学数学8篇 小学教学研究2篇 小学教学参考4篇 在小学数学教育、小学教学设计、教学月 刊等其它知名刊物近10篇,被一些公开出版书籍采用的 有多篇,被人大书报资料中心采用3篇。 文章获奖 国家级、省级奖项6次,连续4年嘉兴市一等奖,其它 县市级奖许多。 第一个字:勤 人生在勤,不索何获。 张衡 我们的知识层次低 我们的工作任务重 我们为什么要比别人更勤奋? 付出和收获是成正比例的两种量! 一句话和大家共勉: 第二个字:学 博观而约取,厚积而薄发。 苏轼 1.学习的内容 教学实践经验 教育教学理论 实践辛苦型 经验积累型 科研创新型 学者专家型 教师成长与理论积累的关系 我们要学习哪些理论? 建构主义 发现学习 探究学习 再创造理论 尝试教学法 双基教学 2.学习的途径 听课 交流 看书 上网 看书 看书之“三” 三步曲:不爱看勉强看喜欢看 三个层次:仰看侧看俯看 三结合:看教学杂志、看教学专著、看杂书 上网 第三个字:思 为学之道,必本于思。思则 得知,不思则不得也。 程颐 思考之一:差异缘何产生? 按角分:用“强抽象”的方式构造概念,是思维过程是顺 向的。 按边分:用“抽象”和“概括” 的方式构造概念,思 维过 程是先顺向、再逆向的。 概念系统的结构不同 概念的构造过程不同 思考之二:分类思想如何教学? 课中 时刻对照 课前 全班学生可分为胖的和高的。 学生可以分为小学生和中学生。 我们家三个人,有喜欢看体育节目的,有喜欢 看文艺节目的,有喜欢看唱歌的。 思考之三:难点如何突破? 分类是否已穷尽? 概念“标准”为何不一? 思考之四:一个疑问 顾老师: 今天见到汪老师了,他看到你的邮件了, 但因为工作实在太忙,没来及回,你写的文档 他也看过,觉得你很有想法,可以就此考虑写 篇文章,也会给你回邮件的,请耐心等几天。 如果十天以后他还没有给你回复,你再跟我联 系,我再催催他。 顾老师:您好! 很抱歉,一直拖拉着。关于上次你谈到的问题, 我去找过一些资料,都没有解释,78年版人教社教材 已经把等边三角形包含于等腰三角形中,也就是现在 的定义。为什么不用“只”字来缩小等腰三角形的外 延,把这个情形与梯形、平行四边形比较,如果梯形 的定义去掉“只”字,也包含了平行四边形,为何用 “只”字加以限制呢?我想可能是由于梯形和平行四 边形各自内涵相对丰富,可拓展和延伸的面也比较宽 广,为了方便研究而单设。等边三角形虽然有三条边 、三个角相等和有三条对称轴,但可拓展的余地不大 ,其他的内涵都在等腰三角形中,因此单设反而多余 。 不知道您的意见如何? 第四个字:疑 为学患无疑,疑则进也。 陆九渊 1.要善疑 2.要敢疑 第五个字:真 我们应当说真话,因为这 是我们的力量所在。 列宁 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为学生创设情境,使学生 在情境中初步认识钟表的组成,能结合自己的生活经 验,正确读、写整时,初步建立时间观念。 让学生经历观察、操作、交流等实践活动,进 一步培养学生动手、动口、动脑的实践应用能力和合 作精神,发展数感。 结合学生已有的生活,让学生充分感知生活中 处处有数学。 通过学生自行设计实践方案,引导学生学会合 理安排作息时间,养成遵守、珍惜时间的好习惯。 “全面落实”和“表面文章” 一堂课能实现很多的教学目标吗? 一堂课制定很多的教学目标都是实在的吗? 一堂课的每个教学目标都有必要写出来吗? 1.使学生初步认识钟表的组成,能正确读、写整时。 2.通过操作、设计等活动,发展学生的实践能力。 第六个字:行 知之愈明,则行之愈笃; 行之愈笃,则知之益明。 朱熹 实践的两个主要途径 上课 写作 电话:057386028748邮箱: 小学数学课堂教学案例透视 斯苗儿 小学数学教学案例研究与基本训练 金成梁 小学数学典型课示例 吴卫东 一些知名的小学数学杂志 小学数学教师 上海 小学教学(即小学青年教师) 河南 中小学数学 北京 小学数学教育 辽宁 小学教学参考 广西 小学教学设计 山西 小学教学研究 湖南 教学月刊 浙江 一些教学专著的书目 小学数学教学研究 杨庆余 小学数学教学论 马云鹏 国际视角下的小学数学教育 郑毓信 中国数学双基教学 张奠宙 数学思想方法 顾泠沅 数学符号史 徐品方、张红 数学史通论 维克多卡兹(美) 数学的故事 理查德曼凯维奇 中国算学史 、 九章算术 、几何原本 方运加向中小学教师推荐的13本书 1、数学花园漫游记(马希文著) 2、数学与哲学(张景中著) 3、数学家的眼光 4、漫话数学(张景中、任宏硕著) 5、数学历史典故(梁宗巨著) 6、数:科学的语言(美齐丹克著) 7、数学史辞典(杜瑞芝主编) 8、数学的奇妙(西尼帕帕斯著) 9、数学的故事(美理查德曼凯维奇著) 10、博弈生存社会现象的博弈论解读(潘天群著) 11、外国教育家评传(14卷)(赵祥麟主编) 12、怎样解题数学教育法的新面貌(波利亚著) 13、西方科学的起源(美 戴维林德伯格著) 大成若缺认识圆节选 正像电影阿甘正传中,阿甘妈妈对阿甘说的:“要想往前走, 就得甩掉过去。” 就像硬汉海明威说的“比别人优秀并无任何高贵之处。真正的高贵 在于超越从前的自我”。 这样暗合了刘徽割圆术也是从正六边形开始的 意境真有林黛玉说的“留得残荷听雨声”的美妙 莫名地,我想起老子第四十五章:“大成若缺,其用不弊。大 盈若冲,其用不穷。大直若屈,大巧若拙,大辩若讷。” 爱因斯坦曾经说过这样的话:“用专业知识教育人是不够的,通过专 业教育,学生可以成为一种有用的机器,但不能成为和谐发展的人。要 使学生对价值(社会伦理准则)有了理解并产生出热烈的情感,那才是 最基本的。” “花未全开月未圆”,大成“有”缺。革命尚未成功,同志仍需努 力! 是否只是“顺手一投枪”(鲁迅语)?那老师“顺手”多了, 学生是否会目不暇接、“审美疲劳”? 教材知识背景 图形的认识 图形与变换 图形与位置 图形测量 视图与投影 空间与图形 视图:将人的视线规定为平行投影线 ,然后正对着物体看过去,将所见物体的 轮廓用正投影法绘制出来的图形称为视图 。 中心投影 平行投影 斜投影 正投影 正 投 影 视图的形成原理 喜欢书法:杨明、丁辉、张亮、李兵;喜欢 画图的有黄力、李兵、郑红、丁辉、周露。 以弗赖登塔尔的“再创造学习”理论设计的一堂课 除数是一位数的笔算除法 培养一个兴趣,狠抓两个基本,体现三个为主, 做到四个当堂,运用五步教法,实施六段结构。 两个基本:基本知识;基本技能。 四个当堂:当堂作业;当堂辅导;当堂反馈; 当堂订正。 1.出示尝试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